普济方-326

合集下载

保真丸_普济方卷二二六引_卫生家宝方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保真丸_普济方卷二二六引_卫生家宝方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保真丸_普济方卷二二六引_卫生家宝方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保真丸_普济方卷二二六引_卫生家宝方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原方 (3)1.1.组成:肉苁蓉(酒浸1宿)1两,舶上茴香(炒香)1两,川牛膝(酒浸)1两,白蒺藜(炒,捣去尖)1两,葫芦巴(炒香)1两,补骨脂(炒香)1两,黄耆(盐水浸)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杜仲(去粗皮,炒断丝)1两,菟丝子(酒浸2宿,蒸熟,研细)1两,白茯苓1两,山茱萸1两,薯蓣(炒)1两,桂心(去粗皮)1两,川楝子(肉)1两,南木香(湿纸裹煨)1两。

31.2.功效:真气虚惫,下焦伤竭,脐腹强急,腰脚痠痛,精神困倦,面色枯槁,小肠疝气,夜梦遗精,小便滑数。

(3)1.3.来源:《普济方》卷二二六引《卫生家宝方》。

(3)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3)2.相似度50%:石斛丸 (3)2.1.组成:石斛2两(去根,锉),牛膝(去苗)1两,山茱萸1两,续断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1两,沉香1两,钟乳粉1两,桂心1两,熟干地黄1两,白茯苓1两,泽泻1两,黄耆(锉)1两,菟丝子(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1两,蛇床子1两,薯蓣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鹿茸(去毛,涂酥,炙令微黄)1两,巴戟1两,杜仲(去粗皮,炙微赤,锉)1两,补骨脂(微炒)1两。

(3)2.2.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1宿)1两,舶上茴香(炒香)1两,川牛膝(酒浸)1两,白蒺藜(炒,捣去尖)1两,葫芦巴(炒香)1两,补骨脂(炒香)1两,黄耆(盐水浸)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杜仲(去粗皮,炒断丝)1两,菟丝子(酒浸2宿,蒸熟,研细)1两,白茯苓1两,山茱萸1两,薯蓣(炒)1两,桂心(去粗皮)1两,川楝子(肉)1两,南木香(湿纸裹煨)1两。

(4)2.3.加:石斛、牛膝、续断、沉香、钟乳粉、熟干地黄、泽泻、蛇床子、鹿茸、巴戟 (4)2.4.减:舶上茴香、川牛膝、白蒺藜、葫芦巴、川楝子、南木香 (4)2.5.功效:肝肾久虚,腰体不利,肌肤羸弱。

解凡散_普济方卷三六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解凡散_普济方卷三六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解凡散_普济方卷三六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解凡散_普济方卷三六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原方 (5)1.1.组成:生蟹足半两,白蔹半两。

(5)1.2.功效:小儿头骨连囟开作缝者。

(5)1.3.来源:《普济方》卷三六三。

(5)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5)2.相似度100%:生蟹足敷方 (5)2.1.组成:生蟹足半两,白蔹半两。

(5)2.2.原方对照:生蟹足半两,白蔹半两。

(5)2.3.药材组成不变,剂量不同。

(5)2.4.功效:小儿解颅。

(5)2.5.来源:《千金》卷五。

(5)3.相似度50%:蟹足散 (5)3.1.组成:生蟹足骨(焙干)半两,白蔹半两。

(5)3.2.原方对照:生蟹足半两,白蔹半两。

(5)3.3.加:生蟹足骨 (5)3.4.减:生蟹足 (5)3.5.功效:小儿解颅不合。

(5)3.6.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七。

(5)4.相似度50%:下胎丸 (5)4.1.组成:半夏2两,白蔹2两。

(6)4.2.原方对照:生蟹足半两,白蔹半两。

(6)4.3.加:半夏 (6)4.4.减:生蟹足 (6)4.5.功效:胎衣不下,或子死腹中,或血冲上昏闷,或血暴下,或胎干而不能产。

64.6.来源:《保命集》卷下。

(6)5.相似度50%:合欢饮 (6)5.1.组成:合欢皮、白蔹。

(6)5.2.原方对照:生蟹足半两,白蔹半两。

(6)5.3.加:合欢皮 (6)5.4.减:生蟹足 (6)5.5.功效:肺痈久不敛口。

(6)5.6.来源:《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6)6.相似度50%:二白散 (6)6.1.组成:白芷1分,白蔹1份。

(6)6.2.原方对照:生蟹足半两,白蔹半两。

(6)6.3.加:白芷 (6)6.4.减:生蟹足 (6)6.5.功效:诸鲠。

(7)6.6.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7)7.相似度50%:半夏散 (7)7.1.组成:半夏(为末,用生姜汁制作饼,晒干)半两,白蔹1两。

《普济方》美容方药初探

《普济方》美容方药初探

《普济方》美容方药初探中医美容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在相当多的典籍中记载了大量用于美容疾病治疗和驻颜的方药。

《普济方》是明代朱棣领衔编撰的一部大型方书,全书收集了明初以前的中医方剂61 739首,其中涉及美容方面的多达1 100余首,规模空前,主要包括美容治疗和美容保健两方面内容。

书中全面总结汇集了当时中医美容的经验,颇具特色,对于我们研发美容及损容性皮肤病治疗药物具有一定的实用及研究价值。

笔者通过对书中美容方药的粗略研究,对其特色进行了初步探讨。

1内容丰富详实爱美之心,自古有之。

《普济方》中美容方药主要集中于头面2大门22类,主要具有润肤驻颜、除皱祛斑、生发乌发的作用,从而对手面发体具有保健作用;另外也包括了对发于面、手等部位的损容性疾病具有治疗作用的方药。

保健美容方药主要集中于头门之乌髭发、荣养髭发类及面门之泽面、澡豆、面膏等,内容上首先就该门类属性做一简单论述,如乌髭发类“发本于足少阴。

髭本于手阳明。

二经血气盛则悦泽。

血气衰则枯槁。

“荣养髭发类”夫肾主骨髓。

脑为髓海。

发者。

脑之华。

髓之所养也。

冲脉为经络之海。

其浮而外者……血盛则渗灌皮肤。

生毫毛。

此髭发所本也。

若髭发不生。

或生而黄悴。

则脑虚。

冲脉衰。

无以荣养故也。

须以药治之。

令润泽也。

”由此可见先审视辨别疾病的病因病机,阐明发病机理是其一大特色。

而方药以具有润发泽毛、乌发生眉、润肤洁面、驻颜去皱等的头面部美容作用为主。

在卷二百二十三诸虚门补虚驻颜色类中亦载有养生保健,防容颜衰老作用的方药。

“夫血气者人之神,又心者身之本神之变,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服以驻颜色当以益气血为先,倘不如此,徒区区于膏面染发之术道远矣”。

卷二百二十六诸虚门方药“人参固本丸”下载:“夫人心生血,血生气,气生精,精盛则鬓发不白,颜貌不衰,延年益寿”。

充分认识到肾精对摄生保健的重要意义,体现了固精延年的养生学思想。

人体皮肤的衰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延缓衰老是需长期探索的课题,书中大量驻容延衰的方药无疑对于中医美容保健学及现代中医抗衰老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

《普济方》目生肤翳

《普济方》目生肤翳

《普济方》目生肤翳目生肤翳(附论)夫目生肤翳者。

以腑脏气血虚实不调。

加以风邪痰饮。

郁于膈上。

熏蒸既久。

冲发于目。

乃龙木论云。

黑翳如珠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

忽然疼痛难忍。

泪出不开。

有翳如珠子。

在黑睛上。

如大人患者。

肝肾俱劳。

毒风入眼。

如此疾状。

不宜针灸触拨。

宜服补肾丸。

如小儿患者。

即是实热急疳。

只宜服羚羊角饮子。

歌曰。

黑翳珠排黑水间。

医工会者始知难。

如神药点翻为极。

服药汤丸即得安。

不用强看将手拨。

恐因手重出青涎。

遇医挑拨并烧炙。

要见三光路更难。

冰瑕翳深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

或痒或痛。

发歇不定。

作时赤涩。

泪出眵瞒。

致令黑睛上膜横立似青瑕。

多少不定。

久后为患。

全损眼目。

此疾不可挑拨。

摩去钩割。

切宜服茺蔚散。

除热。

人参汤。

点退翳清凉散。

立效。

歌曰。

黑睛横竖点青瑕。

似翳沉沉少与多。

医者细看如此状。

根深入骨莫挑摩。

老忧久后深为患。

除热除风药最佳。

出入不防须省谨。

志心医疗别无他。

因他患后生翳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

或即赤烂。

渐生翳膜侵睛。

盖是瞳仁。

即无所见。

医者细看翳心。

若不赤黄。

犹见光明。

宜令钩割熨烙。

后点烂翳散。

服细辛散。

歌曰。

眼因他患后。

渐渐失光明。

初觉微生膜。

经年翳便成。

遍通睛上白。

日久赤黄生。

火逆顺生翳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

皆因五脏虚劳。

风热冲于肝膈之间。

渐渐生翳。

或从上生向下。

或从下生向上。

名曰逆顺之障。

亦宜钩割熨烙。

点膜去除晕膜。

然后宜服补劳人参丸知母饮子立效。

歌曰。

一般眸有翳。

逆顺要须知。

从上生为逆。

名医效亦迟。

消停经日月。

汤药至还离。

熨方决明散(出圣济总录)治眼生肤翳。

遮覆瞳仁。

决明子(微炒)地骨皮玄参黄连(去须)桔梗(炒)柴胡(去苗)茯神(去木各三分)山栀子仁(半两)羚羊角屑(一两)上粗捣筛。

每服五钱。

以水一盏半。

入净洗淡竹叶十片。

煎至七分。

去滓放温。

食后服临卧再服。

坠翳丸(出海上方)治眼疾日深。

及白翳大者。

人参川当归(各一钱)甘菊花(一钱半)北细辛北五味川芎旋复花(各二钱)黄连(二钱半)荆芥(三钱)甘草(七钱半)黄芩防风羌活(各三钱)柴胡(三钱半)知母(四两)赤芍药白蒺藜(炒各半两)木贼(去节一两)以上锉散。

备急丹_普济方卷三六六_方剂树

备急丹_普济方卷三六六_方剂树

备急丹_普济方卷三六六_方剂树备急丹_普济方卷三六六_方剂树 (1)1.原方 (2)1.1.组成:青黛3两,芒消2两,白僵蚕1两,甘草4两。

(2)1.2.功效:咽喉肿疼。

(2)1.3.来源:《普济方》卷三六六。

(2)2.咽喉备急丹 (2)2.1.药材组成不变,剂量不同。

(2)2.2.组成:青黛3两,芒消2两,白僵蚕1两,甘草4两。

(2)2.3.功效:喉闭。

(2)2.4.来源:《卫生宝鉴》 (2)3.吹喉朴消散(《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 (2)3.1.加:朴消、消石、胆矾、白矾、寒水石 (2)3.2.组成:朴消、消石、胆矾、白矾、芒消(五味皆枯干)、寒水石(烧)、白僵蚕(直者,炒)、甘草(炙,锉)、青黛(研)各等分。

(3)3.3.功效:口疮及喉闭。

(3)3.4.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3)1.原方1.1.组成:青黛3两,芒消2两,白僵蚕1两,甘草4两。

1.2.功效:咽喉肿疼。

1.3.来源:《普济方》卷三六六。

2.咽喉备急丹2.1.药材组成不变,剂量不同。

2.2.组成:青黛3两,芒消2两,白僵蚕1两,甘草4两。

2.3.功效:喉闭。

2.4.来源:《卫生宝鉴》3.吹喉朴消散(《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3.1.加:朴消、消石、胆矾、白矾、寒水石3.2.组成:朴消、消石、胆矾、白矾、芒消(五味皆枯干)、寒水石(烧)、白僵蚕(直者,炒)、甘草(炙,锉)、青黛(研)各等分。

3.3.功效:口疮及喉闭。

3.4.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当归散_普济方卷三二九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当归散_普济方卷三二九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当归散_普济方卷三二九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当归散_普济方卷三二九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原方 (8)1.1.组成:当归、白芍药、香附(炒)、棕毛皮各等分(一方无棕毛皮)。

.. 8 1.2.功效:血崩。

(8)1.3.来源:《普济方》卷三二九。

(8)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8)2.相似度75%:当归散 (8)2.1.组成:当归、白芍药、香附(炒)各等分。

(8)2.2.原方对照:当归、白芍药、香附(炒)、棕毛皮各等分(一方无棕毛皮)。

(8)2.3.减:棕毛皮 (8)2.4.功效:血崩;妇人产后虚弱。

(8)2.5.来源:《儒门事亲》卷十二。

(8)3.相似度50%:加减四物汤 (8)3.1.组成:当归、白芍药、生地黄、黄芩各等分。

(8)3.2.原方对照:当归、白芍药、香附(炒)、棕毛皮各等分(一方无棕毛皮)。

(8)3.3.加:生地黄、黄芩 (8)3.4.减:香附、棕毛皮 (8)3.5.功效:妊妇伤寒,热极发斑,状如锦纹者。

(8)3.6.来源:《济阴纲目》卷九。

(8)4.相似度50%:补肝散 (8)4.1.组成:当归、白芍药、羌活、秦艽。

(9)4.2.原方对照:当归、白芍药、香附(炒)、棕毛皮各等分(一方无棕毛皮)。

(9)4.3.加:羌活、秦艽 (9)4.4.减:香附、棕毛皮 (9)4.5.功效:内伤筋挛。

(9)4.6.来源:《症因脉治》卷三。

(9)5.相似度50%:川芎升麻汤 (9)5.1.组成:川芎半两,川升麻半两,当归(去芦,洗净)半两,白芍药半两。

95.2.原方对照:当归、白芍药、香附(炒)、棕毛皮各等分(一方无棕毛皮)。

(9)5.3.加:川芎、川升麻 (9)5.4.减:香附、棕毛皮 (9)5.5.功效:痘疹已出,未能匀遍,或毒气壅遏,虽出不快。

(9)5.6.来源:《卫生总微》卷八。

(9)6.1.组成:当归4两,川芎3两,坤草6两,香附2两。

三白散_普济方卷三十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三白散_普济方卷三十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三白散_普济方卷三十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三白散_普济方卷三十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原方 (4)1.1.组成:远志(去心)、莲肉、白茯苓各等分。

(4)1.2.功效:小便遗涩痛,赤白浊。

(4)1.3.来源:《普济方》卷三十三。

(4)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4)2.相似度67%:莲子粥 (4)2.1.组成:莲肉(去心皮)6两,芡仁(炒)4两,白茯苓(水飞)3两。

(4)2.2.原方对照:远志(去心)、莲肉、白茯苓各等分。

(4)2.3.加:芡仁 (4)2.4.减:远志 (4)2.5.功效:水气。

(4)2.6.来源:《济众新编》卷七。

(4)3.相似度67%:莲肉丸 (4)3.1.组成:莲肉(去心)、白茯苓各等分。

(4)3.2.原方对照:远志(去心)、莲肉、白茯苓各等分。

(4)3.3.减:远志 (4)3.4.功效:梦泄白浊。

(4)3.5.来源:《普济方》卷三十三引《海上良方》。

(4)4.相似度67%:茯莲煎 (4)4.1.组成:莲肉、白茯苓各等分。

(5)4.2.原方对照:远志(去心)、莲肉、白茯苓各等分。

(5)4.3.减:远志 (5)4.4.功效:白浊,遗精。

(5)4.5.来源:《仙拈集》卷二。

(5)5.相似度50%:四味丸 (5)5.1.组成:熟干地黄3两(焙),天门冬3两(去心,焙),白茯苓3两(去黑皮),远志(去心)3两。

(5)5.2.原方对照:远志(去心)、莲肉、白茯苓各等分。

(5)5.3.加:熟干地黄、天门冬 (5)5.4.减:莲肉 (5)5.5.功效:五劳七伤。

(5)5.6.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5)6.相似度50%:人参丸 (5)6.1.组成:人参1两(去芦头),远志1两(去心),白茯苓1两,生干地黄1两。

(5)6.2.原方对照:远志(去心)、莲肉、白茯苓各等分。

(5)6.3.加:人参、生干地黄 (5)6.4.减:莲肉 (5)6.5.功效:惊悸。

《普济方·针灸》

《普济方·针灸》

《普济方·针灸》绝孕治妇人绝产。

若未经产者(资生经)。

穴阴廉。

灸三壮。

即有子。

治绝子带下。

月事不调。

穴中治绝子。

穴次漏泉商丘治妇人断绪。

及疗失精绝子。

穴中极治绝子。

脏有恶血。

上冲腹。

疼痛不可忍。

及腹厥痛绞刺。

穴石关治女子疝瘕。

按之如以汤沃两股中。

小腹肿。

阴挺出。

痛经。

带下。

阴肿或痒。

漉青汁如菜羹。

血闭。

无子。

不嗜食。

穴曲泉治女子不子。

阴暴出。

淋漏。

月水不来。

多闷心痛。

穴水泉阴跷治不子。

阴暴出。

经痛。

穴然谷治绝子。

疟寒热。

阴挺出。

不禁白沥。

痉脊反折。

穴上治拘挛腹满疝。

月水不下。

乳余疾。

绝子。

阴痒。

贲豚上。

腹坚痛。

下引阴中。

不得小便。

穴阴交治绝子不血。

血在内不下。

胞转不得尿。

小腹满石水痛。

反治引胁下胀。

头痛身背热。

贲豚寒。

小便数泄不止。

穴关元治妇人怀孕。

不论月数。

及生产之后。

未满百日。

不宜灸之。

若绝子。

灸脐下二寸五分间动脉中。

三壮。

治子门不端。

小腹苦寒。

阴痒及痛。

贲豚抢心。

饥不能食。

腹胀。

经闭不通。

小便不利。

乳余疾。

绝子。

及拘挛腹疝阴痒。

穴中极治大疝绝子。

穴华宾治女子无子。

咳而短气。

穴涌泉治无子小腹痛。

穴气冲治绝产若未曾产。

穴阴廉治妇人绝子。

穴然谷。

灸五十壮。

治妇人绝嗣不生胞门闭塞。

穴关元。

灸三十壮。

报之。

治妇人妊子不成。

若堕落。

腹痛漏见赤。

穴胞门。

灸五十壮。

治妇人绝嗣不生。

穴气门。

灸百壮。

治妇人子脏闭塞。

不受精。

疼。

穴胞门。

灸五十壮。

治妇人绝嗣不生。

漏赤白。

穴泉门灸十壮。

三报。

治月水不利。

贲豚上下。

并无子。

穴四满。

灸三十壮。

治妇人胞落颓。

脐中灸三百壮。

身交灸五十壮。

三报(又脐下横纹中)。

又脐对脊骨五十壮。

又玉泉灸五十壮。

三报。

治妇人下胞垂注。

阴下脱。

穴玉泉。

灸五十壮。

三寸。

灸随年壮。

三报。

治妇人阴冷肿痛。

穴归来。

灸三十壮。

三报。

治妇人断绪。

带下。

穴中极。

治断绪。

产道冷。

穴关元。

日灸百壮止。

治妊不成。

数堕落。

穴玉泉。

灸五十壮。

三报(玉泉。

即中极)。

又龙门三十壮。

治妇人无子。

穴关元。

灸七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26 列印页数:16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21 列印页数:8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22 列印页数:9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26 列印页数:17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27 列印页数:18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42 列印页数:46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30 列印页数:23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30 列印页数:24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23 列印页数:11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24 列印页数:12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23 列印页数:10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24 列印页数:13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25 列印页数:14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25 列印页数:15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31 列印页数:25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41 列印页数:43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32 列印页数:28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38 列印页数:38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38 列印页数:39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28 列印页数:20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29 列印页数:21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34 列印页数:32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35 列印页数:33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21 列印页数:7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36 列印页数:34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20 列印页数:5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20 列印页数:6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27 列印页数:19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34 列印页数:31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18 列印页数:2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19 列印页数:3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31 列印页数:26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32 列印页数:27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33 列印页数:29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05 18:01:33 列印页数:30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36 列印页数:35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37 列印页数:36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37 列印页数:37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41 列印页数:44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 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内文: 子部,医家类,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 用户名称:ZJAM
列印日期/时间:03/15/2005 18:01:42 列印页数:45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