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300指数期货的推出对沪深300指数的流动性的影响
沪深300是什么意思

沪深300是什么意思沪深300是中国股市中的一只指数基金,由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共同推出。
该指数基金是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旨在跟踪沪深300指数的收益。
沪深300指数是衡量中国证券市场整体表现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国内股指期货交易的标的之一。
它首次发布于2005年,涵盖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300只具有代表性的股票。
沪深300指数是以市值加权法计算的,即股票的权重与其市值成正比。
指数的样本股是根据一定的选股规则筛选出来的,以确保具有一定的市值、流动性和代表性。
沪深300指数的成分股覆盖了不同行业的龙头公司,包括金融、房地产、能源、制造业、消费品等领域。
它的涵盖范围广泛,代表了中国股市的整体走势和发展趋势。
沪深300指数的编制方法相对稳定,每年6月和12月进行调整,调整时间在市场闭市之后进行。
这也使得沪深300指数更具有参考价值,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中国市场的整体情况。
沪深300指数的存在和发展对中国股市以及中国整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作为投资者参考的重要指标,也是观察中国经济变化和市场波动的重要工具。
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对市场投资者有重要影响,也能反映市场的整体风险和机会。
沪深300指数的历史表现显示,中国股市的整体走势存在波动和风险,但也有较大的投资机会。
投资者可以通过沪深300指数基金来参与中国股市的投资,实现资产的增值。
总之,沪深300指数作为中国股市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投资者了解中国市场的整体情况和把握投资机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投资沪深300指数基金,投资者可以间接参与中国股市的投资,实现资产增值的目标。
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间风险传染效应及影响因素

收稿日期:2020-09-04修回日期:2020-10-21作者简介:李延军,男,陕西延川人,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证券市场;林雪瑞,女,河北沧州人,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证券市场。
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间风险传染效应及影响因素李延军林雪瑞(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天津300401)摘要:本文选取2005—2019年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沪深300股票指数日收盘价数据,结合股票推出时间、股价波动性,设置样本组、对照组,运用GARCH 模型、DCC-GARCH 模型、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间的风险传染效应及影响因素,并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对策,以期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结果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间存在双向的风险传染效应,且经DCC-GARCH 模型分析表明风险传染效应在动荡期尤为明显;影响这种风险传染效应的因素有很多,主要表现为微观因素中的股票市场流动性和股票市场不确定性与极端事件两个方面。
关键词:沪深300股指期货;沪深300股票指数;风险传染;DCC-GARCH 模型;多元线性回归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21)01-0069-09DOI :10.19647/ki.37-1462/f.2021.01.010一、引言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加深、联动性加强,金融市场间的风险传染效应已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之一。
风险传染效应即在危机发生时,不同金融市场间价格波动的相关性较稳定时期明显增加的现象,它通过贸易传染、资本流动等宏观层面和噪声交易、羊群效应等微观层面的传染渠道引起金融资产收益率和价格波动。
信息时代的到来加速了金融市场间讯息的传递,为金融市场间风险的加速传染埋下隐患。
因此,如何防范金融市场间的风险传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跳跃、流动性变化与价格发现能力研究——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分析

2 0 0 8 ) 利用波动率传递 的强度来研究期货市场 的价格发现功能。由于中国的股指期货推 出时间不长 , 相 关研究 文 献 尚不 多见 。 肖辉 等 ( 2 0 0 6 ) 使 用脉 冲反应 和 一般 因子分 解模 型 发 现期 货 市 场在 价 格 发现
过 程 中 占据 主导地 位 。何 诚颖 等 ( 2 0 1 1 ) 使 用 向量误 差 修 正模 型 和脉 冲响应 函数分 析 的 结果 表 明 沪深 3 0 0股 指期货 市 场对新 信息 的反 映速 度快于 现货市 场 。吉瑶 等 ( 2 0 1 0 ) 的结论是 期货 与现货 的关 系 本身
财 贸研 究
2 0 1 3 . 3
跳跃 、 流 动 性 变 化 与 价 格 发 现 能 力 研 究
— —
基 于 沪深 3 0 0股 指 期货 的分 析
程 展 兴
( 上 海财 经大 学 金 融 学院 , 上海 2 0 0 4 3 3 )
摘
要: 引入 “ 方差 互换 ” 跳跃 检验 方法 , 详细考 察 沪深 3 0 0股 指期 货各 品种价格 的跳跃行 为 ,
法 比双幂 变差检 验方法更 有效 , 对跳跃 的捕 捉更 显著 , 并 且 当存 在市 场微 观 结构 噪声 时 , 使用 该 方法 仍
然可 以较好 地识 别跳跃 的发生 。
鉴 于此 , 本 文在 J i a n g和 O o me n( 2 0 0 8 ) 、 J i a n g等 ( 2 0 1 1 ) 的基 础上 , 利用 “ 方 差互 换 ” 跳跃 检 验体 系 , 并在 统计检 验方 法上加 以改进 , 全面分 析 中 国沪 深 3 0 0股 指期货 各 品种 的价格 跳跃情况 ; 同时针对 现货 市 场 的沪深 3 0 0指数 , 考察波动 率 和跳 跃发 生 的情况 , 并 回答 以下 问题 : 沪深 3 0 0股 指期 货究 竟 有 没有 跳跃 现 象发生 ?如何 去识别 ?其发 生 时 间有 没有 规 律性 ?跳跃 发 生前 后 的 流动性 ( 交易 量 ) 有 没 有 明
中国股指期货推出后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中国股指期货推出后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摘要】股指期货从引入的那一刻开始就承担了比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更多的使命。
学界对股指期货的推出对现货市场波动性影响的方向和程度仍有众多分歧。
实证发现,沪深300指数期货的推出减小了现货市场的波动性。
但从数值上来说,其影响很小。
【关键词】股指期货波动性 garch模型现货市场一、数据的来源及说明(一)沪深300指数日收益率的描述性统计将数据按照事件的发生时点即2010年4月16日分为两部分。
2005年4月8日至2010年4月15日共1221个样本,2010年4月15日至2011年4月23日共246个样本。
通过软件eviews5.1计算分析得出结果:(1)股指期货推出后沪深300指数收益率均值低于股指期货推出前,且日平均收益率均不显著异于零;(2)股指期货推出前后指数日收益率的标准差反映出:退出后股指的波动性减小,但差距不大;(3)股指期货推出前后指数日收益率偏度系数均小于零,说明推出前后指数日收益率的分布略呈负偏,但由于偏斜系数都比较小,所以仍可以认为它们的分布大致是对称的。
(二)数据处理及模型建立沪深300指数日收益率序列自回归滞后阶数的选择。
经济系统的惯性以及经济活动的滞后效应往往导致股票指数收益率的时间序列存在着短期自相关,当滞后1阶时,aic值和sc值最小,且f统计值显著。
因此选择滞后1阶较为合适,即回归方程应为:二、平稳性检验根据沪深300指数日收益率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各阶段t统计量值均小于在1%、5%、10%显著性水平下相应的临界值,从而拒绝随机游走的假设,因此本样本时间序列不存在单位根,表明沪深300指数日收益率序列是平稳序列,从而可以对其进行garch建模。
三、arch-lm检验沪深300指数日收益率序列的波动具有积聚性,因此可以初步判断其波动具有arch效应,所以需要对其进行lm检验,见表1。
对其检验后结果如表1所示,表明arch-lm效应显著,即日收益率序列存在波动的积聚性,因此选择garch模型。
浅谈沪深300股指期货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

浅谈沪深300股指期货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摘要】沪深300股指期货作为金融衍生品,在我国股票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引言部分介绍了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定义、起源和研究目的。
在分析了沪深300股指期货与股票市场的联系、交易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同时探讨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对我国股票市场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在总结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总体影响,提出了未来展望,并做出结论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揭示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在我国股票市场中的重要性和影响,为相关投资者和市场监管部门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沪深300股指期货、股票市场、影响、交易特点、积极影响、消极影响、总体影响、展望、结论、起源、研究目的。
1. 引言1.1 什么是沪深300股指期货沪深300股指期货是国内股指期货市场中的一种重要品种,是指以沪深300指数作为标的物进行交易的衍生品。
沪深300指数是由沪深证券交易所联合发布的代表股票市场整体走势的指数,是反映我国A 股市场整体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交易也是以远期交易为基础,投资者通过交易期货合约来交换未来一定时间内的股指价格变动风险,从而进行投资和对冲操作。
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交易机制与股票市场有所不同,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
投资者可以通过参与沪深300股指期货交易来对股票市场进行定价和套期保值,从而影响股票市场的整体运行情况。
了解和掌握沪深300股指期货的特点和交易规则,对于投资者和市场监管机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沪深300股指期货的起源沪深300股指期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5年4月8日,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同时上市交易。
沪深300指数是由沪深股市著名的300只大盘股组成,是衡量A股市场整体表现的重要指标。
沪深300股指期货作为股票市场的衍生品,其起源主要是为了满足投资者对于对冲风险、套利交易等需求。
在起源时期,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交易量并不高,市场参与者相对较少。
股指期货与股指现货之间价格发现与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高频数据的实证分析

股指期货与股指现货之间价格发现与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高频数据的实证分析杨东晓【摘要】Stock index futur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inancial derivatives in capital market,so it becomes the center of attention among many researchers in this field.In order to study its ability to resolve new information and the risk spill-over effect between stock index and the stock market, using 5-min high frequency data,we test for the co-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HS300 stock index future and HS300 stock index,and then we use 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 to test for the Lead-la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The results show that stock index futures have stronger price discover ability.In addition,by using BEKK-GARCH model,it is proved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volatility spill-over effect between these two markets.%股指期货不仅是当今资本市场上最受关注的金融产品,也是最有活力的风险管理工具之一。
沪深300ETF的交易机制及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沪深300ETF的交易机制及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内容摘要:沪深300ETF是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和申购/赎回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投资者可以在ETF二级市场交易价格与基金单位净值之间存在差价时进行套利交易。
沪深300ETF是中国市场推出的重量级ETF基金。
沪深300ETF的推出能够加剧股票市场的繁荣。
关键词:沪深300ETF 交易机制跨市场交易股票市场沪深300ETF推出历程2006年深沪交易所开始联合基金公司积极研究、探索跨市场ETF产品。
股指期货确定以沪深300指数作为首期期指产品,进一步刺激了交易所和基金公司研究跨市场沪深300ETF产品。
2009年深沪两市的跨市场沪深300ETF产品基本成型,分别确定了深交所和嘉实基金公司合作,上交所和华泰柏瑞基金公司合作。
2010年4月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正式推出使得与之对应的跨市场沪深300ETF产品推出更具紧迫性。
2010年9月深交所进行了深市跨市场ETF第一次全网仿真测试。
2011年1月深交所进行了深市跨市场ETF第二次全网仿真测试。
2012年2月6日嘉实沪深30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及联接基金同日获得中国证监会的受理,标志着跨市场ETF进入审批阶段。
2012年3月上旬深交所和上交所分别进行了深市跨市场ETF第三次全网仿真测试和沪市跨市场ETF实验室测试。
2012年3月26日嘉实沪深30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宣布正式获得证监会批准发行,标志着跨市场ETF正式起航。
沪深300ETF~华泰柏瑞版,自2012年4月5日至2012年4月26日进行发售;沪深300ETF~嘉实版,自2012年4月5日至2012年4月27日进行发售。
两只沪深300ETF基金几乎同时诞生。
沪深300ETF推出的历史意义沪深300指数是具有中国市场代表性的宽基指数,有A股“晴雨表”之称,以其为标的的沪深300ETF将成为投资者投资中国最为有效、方便的选择之一,有望成为未来A股主要投资者的核心配置资产之一。
沪深300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市场波动性影响研究

沪深300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市场波动性影响研究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沪深300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1. 期货对现货的影响机理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股票指数是紧密关联的。
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二是信息传递和市场预期。
期货价格反映了市场对股票指数未来价格走势的预期,因此期货的价格变化将反映在现货市场上。
2. 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股指期货交易会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促进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降低买卖差,从而减少了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
一方面,期货市场的存在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使市场更加活跃;另一方面,期货市场的交易机制可以促进投资者对市场走势的认知和对风险的管理,降低了市场的风险溢价和价格波动。
3. 实证研究已有研究表明,股指期货交易对现货市场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期货交易的活跃程度和成交量与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
股指期货交易量的增加会降低现货市场的波动性。
(2)信息传递效应:股指期货交易可以带动现货的交易活动,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信息效率,从而给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参考。
股指期货交易的价格变化与现货市场之间存在双向关联,这种关系表明期货市场对于现货市场的信息传导效应是双向的,而且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是可利用的。
(3)价格发现效应:股指期货交易可以提高市场的价格发现效率,降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股指期货市场的存在使得其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联系贯穿着整个产业链,所以期货市场的波动对现货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
4. 结论股指期货交易可以促使市场更加活跃,降低市场的价格波动,并通过信息传递和价格发现效应提高市场的效率,使市场在有序的环境下运行。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高度活跃的期货市场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市场操纵、价格歧视等问题,需要加强监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深300指数期货的推出对沪深300指数的流动性的影响
作者:赵伟孔楠
来源:《时代金融》2011年第33期
【摘要】市场流动性是考察市场运行效率和成熟程度的重要指标,是影响市场效率的一个根本因素。
本文通过Martin流动性指标,实证分析了价格、成交量和波动性在沪深300指数期货推出后,对沪深300指数流动性的变化的影响程度,证明了沪深300指数期货对现货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
【关键词】流动性 Martin指标股指期货
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变现的能力,投资者能够迅速以合理价格进行金融交易,并且不会导致价格发生显著波动的市场运行态势。
流动性高的市场上,价格能充分地反映市场信息,投资者很快做出理性决策,进而促进资源有效配置。
一、数据和指标的选取
在研究流动性的过程中,学术界对于市场流动性的研究主要有价格法,交易量法,价量结合法等。
价差法是衡量流动性的一个简便易用的指标,但价差法实际衡量的是交易成本,对交易规模并不敏感。
交易量法常见的衡量指标有成交量和换手率。
这些指标都忽略了价格的变化。
价量结合法则同时从价格和交易量两方面来考量,兼顾到了市场的宽度和深度,故选取Martin流动性比率作为实证指标。
在交易时间内价格的平稳分布的假设条件下,Maritin指标用每日的价格变化幅度与每日的交易量之比来衡量流动性,以价格的平方克服了价差正负的变化。
Martin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
(1)
式中,Mt为Martin流动性比率,pt 表示t日股票收盘价,vt表示t日的成交量。
Martin指数越大,表示相等交易量下股价波动越大,流动性越差。
实证采用沪深300指数从2008年11月3日到2011年9月28日的日收盘数据,共712个数据,作为样本数据,以股指期货上市日为对称分界点。
二、实证检验与分析
由式(1)建立如下方程:
(2)
式中,Mt为马丁指数,Vmt为日成交量,Varmt为日波动率(价格方差),Pmt为日收盘价,D为引入变量,股指推出之前D为0,推出之后D为1。
根据Martin流动性指标,我们对方程进行OLS回归,并引入虚拟变量D以检验沪深300指数期货推出前后沪深300指数的流动性。
结果如下:
LOG(Mt)=-0.164*LOG(Vmt)+0.548*LOG(Varmt)+0.399*LOG(Pmt)+0.855*D-11.890 从表1中的模型估计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lnPmt在1%的置信度下,系数为正且高度显著,表明沪深300指数的流动性和沪深300指数价格成负向关系,高价格以摊薄固定成本的效益并不明显。
2.lnVarmt在1%的置信度下,系数为正且市场的波动率非常显著。
说明在沪深300指数期货推出后市场的波动率与流动性成负相关关系且显著。
3.lnVmt在1%的置信度下,系数为负,并显著与Martin指标呈负向相关,也就是说在沪深300指数期货推出后,沪深300指数的市场流动性与成交量正向相关,且系数具有显著性。
4.指数期货推出后引入虚拟变量D在1%的置信度下其系数为正且显著,即沪深300指数市场的表明股指期货的推出使得市场标的指数沪深300流动性并未得到提高,相反有些下降。
三、结论与展望
沪深300指数的推出,并未使得沪深300指数市场的流动性得到明显的提高,究其原因,沪深300指数推出时间较短,可采样的数据量偏少,另外流动性还受市场微观结构的影响,以及市场波动性、机构投资者参与程度不高,投机氛围比较浓重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詹场,胡星阳.流动性衡量方法之综合评论[J].人文及社会科学,2001,(11).
[2]肖辉,刘文财.股票指数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关系研究[J].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