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老人与海》主题性与海洋文化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老人与海》主题性与海洋文化分析

摘要:语料库技术用于文学作品分析的优势在于大量所需的语料可以非常便捷地被提取并清楚地呈现于眼前,以便研究者观察和分析。
通过语料库技术,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的主题词、搭配词及其主题性进行观察分析能更直观、更充分地揭示出人与自然、人与鱼、人与人之间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中所蕴含的海洋文化。
关键词:语料库《老人与海》海洋文化分析一、海洋文化综述文化有各种划分,按照生成的地域划分,可分为内地文化与海洋文化。
内地文化以内地为背景,海洋文化是指以海洋为依托;内地文化是农业文化,海洋文化则是渔业及商业文化,两者代表人类文明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
海洋文化无疑更具有人类生命的本然性和壮美性:其硬汉精神,其崇尚力量的品格,其崇尚自由的天性,其强烈的竞争冒险意识和开创意识,其激情与浪漫,其壮美心态等,都与内地文化的讲求以柔克刚,讲求中庸之道,讲求温良恭谦,讲求好汉不吃眼前亏,讲求三思而后行,讲求靠天吃饭,讲求守成本分,讲求禁欲节度,讲求知足常乐等等,迥然有别。
形象地说,内地文化保守,海洋文化开放;内地文化信奉故土难离,海洋文化崇尚流动;内地文化劝人忍耐,海洋文化同情反抗;内地文化崇尚勤劳,海洋文化崇尚机遇;内地文化相信“一分汗水,一分收获”,海洋文化信奉“能拼就会赢”。
总之,内地文化一切要循规蹈矩,海洋文化处处想不守规矩。
“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
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
”{1}这一本质在海明威的作品《老人与海》中都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二、《老人与海》的主题性分析自问世以来,《老人与海》就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但研究的焦点大多限于作品中主人公的硬汉精神,虽然这种硬汉精神也是海洋文化的一部分,但还不够全面;其研究方法也大多采用的是定性分析,运用语料库对定量的语言进行定性分析的并不多见。
老人与海——大海的象征意义

老人与海——大海的象征意义大海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被用作象征具有深刻的意义。
而《老人与海》这部由美国作家海明威创作的小说,更是将大海的象征意义发挥到了极致。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解析《老人与海》中大海的象征意义,包括力量与挑战、自然界与人类相互关系以及人生意义等方面。
首先,大海象征着力量与挑战。
小说中的主人公老渔夫桑地亚哥为了捕到一条大鱼而踏上海洋。
这条大鱼在整本小说中扮演着虽然无声却极具威慑力量的角色。
与这条巨大的大鱼搏斗使桑地亚哥感受到了生命力的强大与自然界的威严。
正如小说结尾桑地亚哥所言:“一个人可以被时髦的、虚假的文化束缚,自己也可以束缚自己,但是大海,大海是自由和真实的。
”其次,大海也象征着自然界与人类相互关系的和谐与对抗。
在小说中,海洋中的生命形式如鱼、鲨鱼和鸟类等,与桑地亚哥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这些生物既是海洋的一部分,又是拥有独立意识和生命力的个体。
海洋的力量有时让人类感到渺小与无力,但同时也与人类共同构成了自然界的生态系统。
通过与海洋的对抗,桑地亚哥不仅获得了成就感,也感受到了自然界与人类的和谐共生。
此外,大海还象征着人生意义的追求与坚持。
桑地亚哥在捕鱼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
在他看来,捕鱼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对自己存在意义的追寻和证明。
无论是鱼的体型、天气的变化还是自己身体的疲惫,桑地亚哥都坚持不懈地与之抗争,试图证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海洋的考验,桑地亚哥最终实现了自我超越和自我救赎的目标。
总结起来,《老人与海》中的大海象征着力量与挑战、自然界与人类相互关系的和谐与对抗以及人生意义的追求与坚持。
通过对大海的描绘,海明威将主人公的生命旅程与自然界的壮丽相映成趣,让读者感受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深沉而又复杂的面貌。
同时,大海也承载着人类对自由、真实以及对生命的渴望与追求。
这些意义的丰富与深情相互交织,使《老人与海》成为了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智慧的文学作品。
《老人与海》教案:分析海洋意象的象征意义

《老人与海》教案:分析海洋意象的象征意义《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一部经典小说,讲述了一个老渔夫与大海斗争的故事。
海洋意象在小说中贯穿始终,其象征意义也十分深刻,引发人们对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以及人生意义等问题的思考。
本文将对《老人与海》中海洋意象的象征意义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教学建议。
一、海洋意象的象征意义1.海洋的辽阔与神秘《老人与海》中的大海是一片广袤、神秘的领域。
老渔夫和他的小船在这片大海上摇摇晃晃,像是一只小小的船只被深深吞没在无垠的海洋中。
这种广袤、神秘的境界,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钦佩之情。
海洋在人类文化中一直被赋予着“神秘”的象征意义,它超越了个体的存在,代表着全人类的宇宙存在感。
2.海洋的不可掌控性在小说中,海洋给人以不可掌控的感觉。
尽管老渔夫熟练地摆布着他的小船,但在大海面前,他显得是那么的渺小和脆弱,大海丰富而复杂的内部结构让任何一种预测都是徒劳的。
海洋教人们认识到,虽然我们可以在海洋中遨游,但终究无法支配它或掌控它。
这象征了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无能为力和不可控性。
3.海洋的危险在小说中,海洋也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地方,其中的巨浪、鲨鱼、暴风雨等随时可能威胁到渔民的生命。
与此同时,海洋也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有着丰富的生态系统和资源。
因此,通过与海洋亲密接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生死、伟大与威胁的象征。
4.海洋的寂静小说中经常出现船在海上行驶时的寂静场景。
这种寂静给人一种平静、宁静的感觉,给阅读者带来了一种平静的感受。
同时,也与海洋的奇妙和难以捉摸的不可思议性相呼应。
二、教学建议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素材,让学生对自然界、尤其是海洋的神秘之美有更深刻的感受,从而通过阅读小说时更好地理解和理解小说中的海洋象征意义。
2.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的意义在分析小说时,可以与学生探讨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保护自然环境和满足人类生存需要之间的矛盾。
the old man and the sea赏析

the old man and the sea赏析摘要:1.作品简介2.主题思想3.人物分析4.艺术特点5.总结全文正文:【作品简介】《老人与海》是20世纪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位古巴老渔民桑地亚哥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展开殊死搏斗的故事。
这部小说不仅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还使得海明威荣获了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主题思想】《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在于表现人类在面对自然挑战时,坚定的信念、勇敢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力。
通过描绘桑地亚哥与马林鱼的搏斗,以及他与鲨鱼的斗争,展示了人类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
这部作品传达了这样一个信念:无论面对多么强大的敌人,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敢拼搏,就有可能战胜困难。
【人物分析】1.桑地亚哥:他是小说的主人公,一位年迈的渔民。
他勇敢、坚定、智慧,具有顽强的意志力。
尽管年事已高,但他仍然坚持捕鱼,渴望捕捉到一条大鱼。
在与马林鱼的搏斗中,他展现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
2.马林鱼:它是桑地亚哥捕捉到的一条巨大鱼类,是小说中的核心形象。
马林鱼象征了自然的力量,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较量。
虽然最终被鲨鱼吃掉,但它仍然具有崇高的悲剧色彩。
【艺术特点】1.简洁明了的文字:海明威的作品以简洁著称,他用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丰富的画面,使读者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2.象征手法:通过对马林鱼、鲨鱼等形象的刻画,表现了人与自然、勇敢与妥协等主题。
3.人物塑造:以桑地亚哥为代表,展示了古巴渔民勇敢、坚韧的性格特点。
【总结全文】《老人与海》是一部体现人类勇敢拼搏、不屈不挠精神的作品。
通过讲述桑地亚哥与马林鱼、鲨鱼的故事,展示了人类在面对自然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勇敢毅力和顽强意志。
《老人与海》的主题探究

《老人与海》的主题探究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叫桑提亚哥的老渔夫与一条大马林鱼的搏斗。
这部小说的主题包括毅力、自我超越、孤独、荣誉和死亡等。
毅力与自我超越
桑提亚哥是一个非常有毅力的人,他在与大马林鱼的搏斗中坚持不懈,虽然最终失去了鱼,但他却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自我超越。
这种毅力和自我超越也体现在他对生活的态度中,他虽然年老体弱,但却一直在努力工作,为了谋生而不断地出海捕鱼,这种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孤独与社会孤立
桑提亚哥在他的社区中是孤独的,没有伴侣或家人,而且他的捕鱼运气不好,使他在社会上变得越来越孤立。
这种孤独使他在与大马林鱼的搏斗中更加坚定,也表明了一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和意志来克服孤独。
荣誉与尊严
桑提亚哥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荣誉和尊严而战,这也是他与大马林鱼的搏斗的一个重要原因。
尽管最终桑提亚哥失败了,但他并没有失去他的荣誉,他的精神力量甚至比那条大马林鱼还要强大。
这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尊严而奋斗,无论结果如何。
死亡与生命
小说中充满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桑提亚哥一直在探索他的生命的意义,而与大马林鱼的搏斗也成为他面对死亡的一种方式。
在小说的结尾,桑提亚哥回到了家中,疲惫不堪,但他并没有放弃生命,这表明即使面对死亡,我们也可以拥有生命的意义。
解读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

解读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老人与海》是美国文学泰斗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古巴渔民桑提亚哥为主人公,讲述了他孤身出海捕鱼,与大海斗争的故事。
小说通过桑提亚哥与大海的交互,深刻揭示了生命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丰富的象征意义。
一、海洋的象征意义海洋是整个故事的主背景,它既是桑提亚哥的敌人,也是他的朋友。
小说中的海洋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景色,更是象征着命运、时代、自然和生命等多重意义的存在。
首先,海洋象征命运。
小说中的海洋莫测、无常、不可控,桑提亚哥与之抗争,其实就是在抗争命运的摆布和安排。
桑提亚哥说自己有时候像一只在大海中漂浮的塑料瓶,任由海水推动他去哪里。
这启示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命运,毫不退缩,尽管命运充满不可测性,我们也要积极应对。
其次,海洋也承载了时代变迁的含义。
小说中提到,桑提亚哥年过六十,对于一个渔民而言已经是年迈之人。
他的事业是捕鱼,他执着于捕到越来越大的鱼,但他却发现现在海里的鱼越来越少。
这正是反映了时代的变迁,现代化的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等都影响着海洋生态的平衡。
小说唤起我们对于环境的关注,同时也呼吁我们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最后,海洋还可以视作是生命的象征。
生命和大海一样不可限量,人们可以在海洋中感受到无尽的宽广和深邃。
小说中桑提亚哥郑重地说过:“它是我认识的、见过的、遇到过的最大、最严格、最仁慈的父母。
”这里的“它”就是指代海洋,说明了海洋在人们心目中的尊崇地位。
我们的生命也如海洋一般广阔而深邃,无论何时都应该珍惜、舍弃不必要的浮躁,投身于内在的修养和成长。
二、老人的象征意义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是一个已经几乎失去了生命力的老人,他把一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大海。
他勇敢、坚忍、乐观的品格是海明威想要呈现的社会道德风貌。
首先,老人象征了人类面对时间、命运而坚韧不拔的精神。
桑提亚哥的身体非常虚弱,但是他却依然不放弃生活。
尽管桑提亚哥失去了母鱼和鲨鱼,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绝望,仍然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
基于语料库分析小说《老人与海》的文体特征

w ae tr O t u b y o te hy te hm
a C
T e h
3 9
4 0
引言 : 体学 是 一门 古老 的学 科 , 文 语料 库 应 用于语 言 研究 则是 在2 O世纪 6 代之 后 , 者 结合 而产 生 的语 料 库 文体 学 (op s 0年 二 C ru S lts tii) 年 来 随着语 料库 语 言 学 的发 展新 兴 的一 个 研究 途 径, y sc 是近 旨在 借 助语料 库 工具, 以实证 的手 段对 各类 文本 的文体 特 征进 行定 量描 写 和定 性分析 m 文 学文 体学 本身 是一 个实 证研 究的 学科 , 。 有 赖于 对 文学 语料 的搜 集和 描 述分 析 。而 语料 库语 言学 则 因强 调利 用语 料库 收 集 的语料 对 文本 进行 量化 分析 而 成为 文体 学 研究 方法 的 有益 补充 。 外, 者对 形式 与意 义关 系 的共 同关注进 一步 促成 此 两
9 5 9 5 9 4 9 3 9 0 8 9 8 8 8 5 8 5 8 2
I t w o l ud 蛆 fo rm hn a d wi l l d wn o b e whn e b c ak
a i n He i fh s ta ht Ia ]n l od l hm i
te h ad n h e o f I
t o
1 8 1 9 2 0 2 t 2 2
2 3Leabharlann 25 0 2 1 0 】7 9 17 9 14 9
1l 9
hd a wi t h
3 5 3 6 3 7 3 8
1) i 6 14 0 l1 l H 9 9 9 7
语料 库 工具 AnC n . 1 ( id w ) 0 7和 UA C r uT o t o c 2 w W n o s2 0 3. M o p s o l
老人与海作品主题及意义

老人与海作品主题及意义摘要:一、老人与海作品概述二、老人与海主题分析三、老人与海意义解读四、结语正文:一、老人与海作品概述《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位古巴老渔民桑地亚哥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展开殊死搏斗的故事。
这部作品以其简洁明快的文风、生动形象的人物塑造、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挖掘,成为了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
二、老人与海主题分析1.勇敢与坚韧:作品通过桑地亚哥的形象展现了一个勇敢面对困境、永不放弃的硬汉形象。
他在与马林鱼的搏斗中,凭借坚韧的意志和毅力,历经艰难困苦,虽败犹荣。
2.人与自然:桑地亚哥与马林鱼的搏斗,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界的抗争。
在这场较量中,人类不仅要面对强大的对手,还要承受来自自然界的种种考验。
作品表现了人类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精神。
3.自我挑战与超越:桑地亚哥在捕鱼过程中,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超越自我。
这种对自我的挑战和超越,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突破自我的精神品质。
三、老人与海意义解读1.永不言败的精神:作品通过桑地亚哥的奋斗历程,传达了永不言败的精神。
这种精神鼓舞着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勇敢拼搏,直至最后一刻。
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作品中,桑地亚哥尊重自然,尊重对手。
他的捕鱼行为并非一味追求利益,而是体现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3.关注人性:作品深入挖掘了人性的内涵,展现了人类在面对挑战时的勇敢、顽强、智慧等品质。
这对于我们认识人性、强化自我精神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四、结语《老人与海》作为海明威的代表作,通过讲述桑地亚哥与马林鱼的搏斗故事,传递了勇敢、坚韧、挑战与超越等精神品质,展现了人类在面对自然挑战时所体现出的顽强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语料库技术用于文学作品分析的优势在于大量所需的语料可以非常便捷地被提取并清楚地呈现于眼前,以便研究者观察和分析。
通过语料库技术,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的主题词、搭配词及其主题性进行观察分析能更直观、更充分地揭示出人与自然、人与鱼、人与人之间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中所蕴含的海洋文化。
关键词:语料库《老人与海》海洋文化分析
一、海洋文化综述
文化有各种划分,按照生成的地域划分,可分为内地文化与海洋文化。
内地文化以内地为背景,海洋文化是指以海洋为依托;内地文化是农业文化,海洋文化则是渔业及商业文化,两者代表人类文明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
海洋文化无疑更具有人类生命的本然性和壮美性:其硬汉精神,其崇尚力量的品格,其崇尚自由的天性,其强烈的竞争冒险意识和开创意识,其激情与浪漫,其壮美心态等,都与内地文化的讲求以柔克刚,讲求中庸之道,讲求温良恭谦,讲求好汉不吃眼前亏,讲求三思而后行,讲求靠天吃饭,讲求守成本分,讲求禁欲节度,讲求知足常乐等等,迥然有别。
形象地说,内地文化保守,海洋文化开放;内地文化信奉故土难离,海洋文化崇尚流动;内地文化劝人忍耐,海洋文化同情反抗;内地文化崇尚勤劳,海洋文化崇尚机遇;内地文化相信“一分汗水,一分收获”,海洋文化信奉“能拼就会赢”。
总之,内地文化一切要循规蹈矩,海洋文化处处想不守规矩。
“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
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
”{1}这一本质在海明威的作品《老人与海》中都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二、《老人与海》的主题性分析
自问世以来,《老人与海》就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但研究的焦点大多限于作品中主人公的硬汉精神,虽然这种硬汉精神也是海洋文化的一部分,但还不够全面;其研究方法也大多采用的是定性分析,运用语料库对定量的语言进行定性分析的并不多见。
本研究旨在这方面做些尝试。
三、基于主题性的海洋文化分析
7. the fish is calm and steady.
9.“the fish is my friend too”,he said aloud.
12. the fish pulled on steadily and the boat moved into the tunnel of clouds.
从以上含有fish的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老人在与大马林鱼的较量中,双方都在比耐力、比勇气,甚至比智慧。
海是鱼的领地,是鱼的故乡,相对老人来说,鱼更了解海洋,尤其是远海、深海,所以大马林鱼在不慎上钩之后,毫不慌乱地(例8)、稳步地、缓慢地、持之以恒地、不知疲倦地把老人往远海里拖(例1、2、 3、 6、 7、11、12、13),因为它知道要想战胜对手,唯一的办法就是仗着自己强大的体魄(比老人的小船还要长两英尺)将对手领入到自己熟悉而对手陌生的环境中,首先在思想上、精神上摧垮对方,让对手知难而退。
可是,老人也不甘示弱、毫不畏惧,原本就想去别人从没去过的远海挑战一下自我,更何况好不容易得到的机会又怎能轻易放弃?其实,环境对他很不利。
首先,深海他从来没去过,对那一带海域完全不熟悉;其次他缺粮缺水,只能靠吃生鱼来维持体力;更糟糕的是他的左手出了问题,另一个关键主题词“hand”除了用来劳作以外,很大一部分是用来描述他的左手痉挛,不能伸直,无法劳动,只能靠嘴和左臂来配合右手。
然而,他凭借自己的勇敢、忍耐力和冒险精神,在这样恶劣环境中坚持和马林鱼周旋(例2、7、11、15、16)。
当大马林鱼意识自己不能在精神上打垮对方的时候,才开始武力抗争:跳跃,翻滚、打转。
但最终因为三天没有进食,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消耗殆尽,大马林鱼在优雅地做完最后一跃,充分地向
老人展示了自己的力量和尊严之后,壮美地死去,虽败犹荣。
因此,在双方对垒的过程中,无论是老人还是大马林鱼都表现出惊人的耐力和勇气以及不到最后关头,决不屈服的海洋精神,在这场较量中,没有谁是真正的失败者。
(二)老人与海盗――鲨鱼小说的另一个关键主题词就是鲨鱼(shark)。
鲨鱼主要代表一切破坏性的力量,是掠夺成性、制造灾难,阻止人们达到理想境界的各种破坏性恶势力的象征。
{2}老人在与大马林鱼较量了三天两夜,最终获胜,费尽周折将鱼绑于船侧身,正准备凯旋之时,来了一群鲨鱼,要不劳而获地掠夺老人的战利品,于是老人刚刚结束了一场持久战,马上又要投入到另一场打击侵略者的保卫战中。
在这场战争中,老人明显处于劣势,他势单力薄,鲨鱼则强大成群、凶悍残忍,这场战争的结果不言而喻。
但是面对强大的敌人,老人是否就此妥协,屈服,将战利品拱手相让呢?非也。
那么在这场战斗中,老人又表现出怎样的海洋精神呢?全文含鲨鱼的句子一共是75句(含sharks),现举例说明如下:通过对以上句子中的动词和副词进行观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鲨鱼的凶猛、贪婪和攻击性以及老人的顽强、不屈和忍耐。
例1说明鲨鱼的蓄谋已久,例2、5、6、8说明鲨鱼的速度之快,攻击性之强;例2反映鲨鱼的有恃无恐、稳操胜券,根本不把老人放在眼里;例3、4、5、6、7体现了老人面对强大的敌人毫不畏惧,勇敢地与强盗展开殊死搏斗;最终虽因寡不敌众,没能保住自己的胜利果实,但却捍卫了自己的尊严,正如他自己所说“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充分体现了老人不畏强暴、誓死不屈的海洋精神。
(三)老人和背弃者――男孩很多文学评论对男孩马诺林这个角色都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但我个人认为,这个男孩不太地道。
他五岁就开始跟着老人学习捕鱼,跟随多年,一直敬佩他的人品与技术。
老人的妻子很早就过世,又无儿无女,对他来说,马诺林就像自己亲生的孩子,可以说马诺林成了老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可是就在他八十四天没捕到鱼,别人都可怜他甚至嘲笑他时,尽管他还在赞赏老人“要论捕鱼,属您最行,有很多了不起的好把式,可像您这样的就您一个”。
结果还是顶不住家人的压力离开了老人。
尽管他也有充足的理由,是父母逼迫他这么做的。
但有研究表明,马诺林此时已经是个成年人了。
{3}作为一个有自主能力和成熟思维的成年人,若是自己不愿意离开,哪怕父母再反对,他们也奈何不了你。
可见,马诺林还是对老人失去了信心,明知道他的离开对老人的打击很大,结果还是离开了老人,丢下他一人独自去应对凶险难测的茫茫大海。
可是老人又是怎样对男孩的背弃的呢?理解、包容,一如既往地爱着、思念着,当最后男孩决定重回老人身边时,老人又大度地欣然地接纳了他。
这种海一样的胸怀在老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老人独自出海的两天两夜里,曾多次念叨“要是那孩子在这就好了”,每当此时就会想起以前与孩子一起捕鱼时的情景。
可以说,男孩对老人的同情和崇拜给了老人很多的温暖与信心,使得他有勇气和自信与大马林鱼较量、跟鲨鱼斗争。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男孩成了老人的力量源泉以及精神支柱。
老人只记得男孩的好,从不计较他曾经的背弃,再一次体现了他那容纳百川的海洋胸怀。
四、结语
海洋文化不只限于人类,它应该由与海洋有关的一切生灵所组成。
人类的生命来自海洋,人类的文化起源于海洋。
海洋的浩瀚壮观、变幻多端、自由奔放、奥秘无穷,都使得人类视海洋为力量和智慧的象征与载体。
海洋文化包罗万象,由海洋而生成和创造的文化都属于海洋文化;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如人们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都属于海洋文化的范畴。
海洋文化中崇尚力量的品格、崇尚自由的天性,其强烈的个体自觉意识、竞争意识和开创意识都在《老人与海》中人与鱼、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1} 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 [美]海明威:《老人与海》,黄源深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3} 周霄:《马诺林是个男孩吗――重读〈老人与海〉》,《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