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最新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天马》优秀学案2(精品)

合集下载

2016-2017学年最新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天马优秀学案2(精品)

2016-2017学年最新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天马优秀学案2(精品)

《天马》学案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生词。

3. 理解重点词句意思及课文主要内容,感知天马的艺术价值。

二、重点难点1. 感知天马的艺术价值。

2. 体会“天马”所体现的奇特艺术想象力。

三、学习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我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道天马的艺术价值及象征意义。

2.我能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在朗读中品味情感,在朗读中积累。

3.我会学习写简单的提纲。

二、导学问题⒈复习检测听写词语:⒉自主学习我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弄懂下面的问题:⑴所学内容回顾:说一说‚天马‛留给你的印象。

⑵为什么说‚天马‛是我国古代造型艺术和冶炼、铸造技术的结晶,是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代表性杰作?⑶天马作为中国的旅游标志是因为()⑷我知道课文各部分写的是什么,知道作者是按照()到()的。

课文第(1)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第(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第(3、4、5)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第(6)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第(7)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再读课文,在文中感受最深的地方做批注。

⒊交流协作交流自主学习1、2、3、4、5⒋展示激励:展示自主学习1、2、3、4、5⒌深化引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有这样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⒍达标检测⑴组词活()伦()型()东()怡()论()形()炼()⑵照样子写含有“马”的词语。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天马》教案三篇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天马》教案三篇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天马》教案三篇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作者从艺术价值、外形特点、名称由来以及象征意义等四个方面介绍了作为中国旅游图形标记的天马。

学生分析学生在本篇课文的课前参与时,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并通过第一课时的梳理,理清了文章的写作顺序提出了一些问题。

在课堂学习中,他们通过质疑、研讨、朗读等多种方式实行学习,从而找到了学习中的喜悦,体会了合作学习的快乐,并将很多好词佳句在不知不觉中积淀了下来。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马的精神,其中国特色和风格,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使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及学习记提纲式笔记。

3.学习7个生字、新词,多音字“处”。

4.尝试快速阅读法。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马的精神,其中国特色和风格,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使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及学习记提纲式笔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精彩两分钟:介绍相关马的成语或成语故事或其他。

一、引入提起马,你有什么话想说?学生1:马以前是人们的代步工具。

学生2:马代表着一种永不停息的精神。

学生3:说起马,让我想起了广阔的草原。

……的确如你们所说,提起马,每个人都会有很多话要说,老师对马也是情有独钟,因为它的强健,因为它的蓬勃向上,更因为他的执着与忠实。

二、交流预习情况老师: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首先要扫清文字障碍。

请大家分小组交流预习情况。

1.学生分组交流:主要内容:读准字音书空字形解释字义2.学生汇报交流情况(1)要注意的读音:疾匹处奔(2)易错字:穗辔镫我们找到的形近字有:(学生随机说,教师协助归纳),请大家实行组词练习。

冶()伦()飘()载zai()治()论()票()zai()型()练()协()处chu()形()炼()肋()chu()老师:现在,我们分组朗读课文,看一看能否做到讲课文读准确。

(学生分组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在此基础上教师抽测朗读情况。

)三、读书画批、质疑老师:请大家默读课文,把你的收获和问题标注在书上,一会儿我们实行交流。

2016-2017学年最新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天马》文本解读与教学建议(精品)

2016-2017学年最新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天马》文本解读与教学建议(精品)

《天马》文本解读与教学建议《天马》是一篇极具特色的科普说明文。

它文质兼美,简洁明晰,重点突出,不仅具有一般说明文科学严谨的表达特点,而且语言生动形象,感情色彩浓郁。

阅读此文,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马的艺术价值和象征意义的同时,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情感体验,并且感悟文本的结构特点,习得既科学严密又引人入胜的介绍说明的方法和策略。

一、结构简明,思路清晰本文结构简洁明晰,行文自然流畅,重点突出,仅700多字,把天马的文物出土、特征、名称、地位、现实意义等介绍得清清楚楚。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行文结构与学生的阅读心理相契合。

课文共七个自然段,可以概括为五个部分:第一自然段讲天马被确定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第二自然段讲其来历;第三、四、五自然段是重点,从造型和构思等方面描述了天马的艺术价值;第六自然段写天马的名称,同时进一步表现其艺术成就;第七自然段照应开头,讲其作为中国旅游图形标志的现实意义。

这样的行文思路看似平常,细读之下,我们发现作者的安排匠心独运。

第一自然段写天马是我国旅游的图形标志,简单的说明介绍,却隐含着一个读者自然会生发的疑问:偌大的中国,历史悠久,文物不计其数,为什么偏偏选天马作为图形标志?而不是长城、故宫、司母戊鼎......这实际上是在提出一个统领性问题的同时,激发起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天马到底是怎样的一件文物?第二自然段介绍天马的来历,以“珍品”“震惊全国”“轰动世界”等情感性的描述承接第一自然段的思路,继续渲染天马的非同凡响、特殊地位。

最后一句回答了课文开始隐含提出的问题,是全文的中心句,点名了天马的重要地位。

这样的进一步渲染,实际上是进一步激发读者的阅读期待,在蓄势,以营造读者积极探寻的阅读心理场:天马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第三、四、五自然段正是应了这样的心理期待,用细致入微、生动形象的文字对天马的艺术价值展开说明。

读过这一部分,读者对为什么选天马为中国旅游图形标志有了一定的心领神会。

北师版《天马》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及教案

北师版《天马》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及教案

北师版《天马》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及教案所谓教案,简单地说,就是老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五年级上册语文《天马》课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天马》课文1983年,我国旅游局确定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

这个标志的形象是根据东汉(25—220)时期的一件青铜雕塑工艺品描绘的。

1969年,这件文物珍品在甘肃武威出土,立刻震惊全国,轰动世界。

它是我国古代造型艺术和冶炼、铸造技术的结晶,是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代表性杰作。

天马体态轻盈,神形兼备,无化从正面、侧面哪个角度去看,都极为生动健美。

天马昂首扬尾,四蹄腾空,自由奔放,动作协调,既使人感受到力量,又激发人们的想象。

最令人惊叹的是,马的一只后足,正踏在一只龙雀的背上。

龙雀是整个艺术品的一部分,又是马的底座,从而使凌空的天马能巧妙地保持平衡,解决了主体形象的支撑问题。

这个飞行时的瞬间形象无比神奇,其高超的设计构思,就是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令人叹服叫绝。

马身上没有辔头、鞍镫、缰绳,头上却有一穗迎风飘动的璎珞,尾巴末梢还打了一个结。

这种细微的艺术处理,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和风格。

开始人们称这件古代艺术品为“青铜奔马”,也有叫“马踏飞燕”的。

“马踏飞燕”的称呼既形象又优雅,曾被普遍采用。

后来研究发现,马足踏的不是燕子,而是龙雀。

龙雀是传说中的神鸟,也叫飞廉。

古书上有“明帝至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的记载。

我们不敢肯定汉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当时就是非常珍贵的。

龙雀是风神,飞行急速,马却踏着它,赛过它,这真是匹天马了。

用这个中外驰名的古代艺术品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是颇有象征意义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

《天马》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新学到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卓越;"构思奇妙""匠心独运"等词语的意思。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天马》教案三篇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天马》教案三篇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天马》教案三篇篇一教材剖析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作者从艺术价值、外形特点、名称由来以及象征意义等四个方面介绍了作为中国旅游图形标记的天马。

学生剖析学生在本篇课文的课前参与时,表现出了浓重的学习兴趣,并通过第一课时的梳理,理清了文章的写作顺序提出了一些问习题。

在课堂学习中,他们通过质疑、研讨、朗诵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从而找到了学习中的喜悦,领会了合作学习的高兴,并将许多好词佳句在人不知;鬼不觉中积淀了下来。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马的精神,其中国特色和格调,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使学生了讲解明文的写作特点及学习记提纲式笔记。

3.学习7个生字、新词,多音字“处”。

4.尝试快速浏览法。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马的精神,其中国特色和格调,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使学生了讲解明文的写作特点及学习记提纲式笔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精彩两分钟:介绍有关马的成语或成语故事或其他。

一、引入提起马,你有什么话想说?学生1:马曾经是人们的代步工具。

学生2:马代表着一种永不停息的精神。

学生3:说起马,让我想起了广阔的草原。

……确实如你们所说,提起马,每个人都会有许多话要说,教师对马也是情有独钟,因为它的健壮,因为它的蓬勃向上,更因为他的执着与忠实。

二、交流预习情况教师: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首先要扫清文字障碍。

请大家分小组交流预习情况。

1.学生分组交流:主要内容:读准字音书空字形解释字义2.学生报告交流情况(1)要注意的读音:疾匹处奔(2)易错字:穗辔镫我们找到的形近字有:(学生随机说,老师帮助汇总),请大家进行组词练习。

冶()伦()飘()载zai()治()论()票()zai()型()练()协()处chu()形()炼()肋()chu()教师:现在,我们分组朗诵课文,看一看能否做到讲课文读正确。

(学生分组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在此基础上老师抽测朗诵情况。

)三、读书画批、质疑教师:请大家默读课文,把你的收获和问习题标注在书上,一会儿我们进行交流。

北师版《天马》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及教案

北师版《天马》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及教案

北师版《天马》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及教案所谓教案,简单地说,就是老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五年级上册语文《天马》课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天马》课文1983年,我国旅游局确定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

这个标志的形象是根据东汉(25—220)时期的一件青铜雕塑工艺品描绘的。

1969年,这件文物珍品在甘肃武威出土,立刻震惊全国,轰动世界。

它是我国古代造型艺术和冶炼、铸造技术的结晶,是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代表性杰作。

天马体态轻盈,神形兼备,无化从正面、侧面哪个角度去看,都极为生动健美。

天马昂首扬尾,四蹄腾空,自由奔放,动作协调,既使人感受到力量,又激发人们的想象。

最令人惊叹的是,马的一只后足,正踏在一只龙雀的背上。

龙雀是整个艺术品的一部分,又是马的底座,从而使凌空的天马能巧妙地保持平衡,解决了主体形象的支撑问题。

这个飞行时的瞬间形象无比神奇,其高超的设计构思,就是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令人叹服叫绝。

马身上没有辔头、鞍镫、缰绳,头上却有一穗迎风飘动的璎珞,尾巴末梢还打了一个结。

这种细微的艺术处理,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和风格。

开始人们称这件古代艺术品为“青铜奔马”,也有叫“马踏飞燕”的。

“马踏飞燕”的称呼既形象又优雅,曾被普遍采用。

后来研究发现,马足踏的不是燕子,而是龙雀。

龙雀是传说中的神鸟,也叫飞廉。

古书上有“明帝至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的记载。

我们不敢肯定汉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当时就是非常珍贵的。

龙雀是风神,飞行急速,马却踏着它,赛过它,这真是匹天马了。

用这个中外驰名的古代艺术品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是颇有象征意义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

《天马》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新学到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卓越;"构思奇妙""匠心独运"等词语的意思。

最新审定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天马》优质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精编)

最新审定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天马》优质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精编)

《天马》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⒈学习7个生字、新词,多音字.⒉朗读,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天马作文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的象征意义。

⒊积累文中的优美词汇和语句,反复诵读。

二、过程与方法⒈学会观察方法,培养学生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观察的能力。

⒉体会作者严谨、生动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词语表达的准确性、严谨性、负责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⒈了解马的精神,其中国特色和风格,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⒉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精读体会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有关马的图片词语诗句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我也深爱马,因为它的雄健,因为它的奔放,因为它的善良,因为它的忠实。

而天马在人们想象中显得更为神奇、飘逸。

上节课,大家对“为什么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继续深入理解课文。

二、新课学习1.精读课文,读中感悟⑴预设统领全文的问题:为什么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解决问题。

②集体交流:课文描写了天马身体的哪些部位,是如何描写的?从这些描写我们知道了什么?⑵出示:这个飞行时的瞬间形象无比神奇,其高超的设计构思,就是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令人叹服叫绝。

①理解“神奇”“高超”“叹服叫绝”。

②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神奇、高超,令人叹服叫绝?③结合课文理解“体态轻盈”“神形兼备”的意思。

⑶朗读指导:怎样表现出这是一匹难得的好马是朗读的要点。

⑷过渡:为什么不采用“马踏飞燕”、“青铜奔马”等称呼?①讨论结合理解词语。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②学生谈理解③全班交流。

历史悠久——汉代的艺术作品,刚出土就震惊全国轰动世界,因其造型独特、工艺精湛,造成很大的影响。

艺术品中的杰作——样子:体态轻盈、神形兼备、生动、感受到力量、激发人们的联想,高超的设计构思令人叫绝,细微之处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和风格。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一马《天马》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一马《天马》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一马《天马》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一马《天马》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朗读,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体会天马作文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的象征意义。

2、体会作者严谨、生动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此语表达的准确性、严谨性、负责性。

3、积累文中的优美词汇和语句,反复诵读。

2学情分析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甚远。

另外学生是生活在城市里,大多只是听过马,见到马的机会很少,所以对马的认知很缺乏。

根据课文的生动描写,创设认知冲突,有效地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索,深刻研读课文。

同时,鼓励孩子们在学习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1、了解天马为什么成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2、了解马的精神,其中国特色和风格,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天马教学目标:1、朗读,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体会天马作文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的象征意义。

2、体会作者严谨、生动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此语表达的准确性、严谨性、负责性。

3、积累文中的优美词汇和语句,反复诵读教学重点:1、了解天马为什么成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2、了解马的精神,其中国特色和风格,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一、导入1、通过上节课我们初学《天马》,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内容?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天马。

二、内容(一)、学习天马的外形特点1、(出示课件)请看图,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天马的外形特点?2、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天马的外形特点的,请找出四字词语读一读3、说说你的感受。

4、指名读一读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二)、学习独一无二的惊叹设计1、单凭天马的外形特点就可以成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吗?请同学自学第三自然段,你又发现了什么?小组进行讨论小组进行汇报完成实验2、同桌互读课文(三)、名字的由来1、天马原来有个非常形象、优雅的名字——“马踏飞燕”,后来为什么改了?体现了什么?2、指名读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马》学案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生词。

3. 理解重点词句意思及课文主要内容,感知天马的艺术价值。

二、重点难点
1. 感知天马的艺术价值。

2. 体会“天马”所体现的奇特艺术想象力。

三、学习课时
2课时。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我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道天马的艺术价值及象征意义。

2.我能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在朗读中品味情感,在朗读中积累。

3.我会学习写简单的提纲。

二、导学问题
⒈复习检测听写词语:
⒉自主学习
我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弄懂下面的问题:
⑴所学内容回顾:说一说‚天马‛留给你的印象。

⑵为什么说‚天马‛是我国古代造型艺术和冶炼、铸造技术的结晶,是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代表性杰作?
⑶天马作为中国的旅游标志是因为( )
⑷我知道课文各部分写的是什么,知道作者是按照()到(
)的。

课文第(1)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第(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第(3、4、5)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第(6)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第(7)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再读课文,在文中感受最深的地方做批注。

⒊交流协作交流自主学习1、2、3、4、5
⒋展示激励:展示自主学习1、2、3、4、5
⒌深化引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有这样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⒍达标检测
⑴组词
活()伦()型()东()
怡()论()形()炼()
⑵照样子写含有“马”的词语。

例:喻指粗心大意的人。

马大哈
①喻指不及时的举动。

()
②喻指为别人效力的人。

()
③喻指难以对付的人。

()
④喻指时间持续得很久。

( )
三、参考资料
含有马的成语
1.【一马当先】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2.【千军万马】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

3.【天马行空】比喻才思豪放飘逸。

4.【心猿意马】形容心思意念飘浮不定。

5.【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6.【汗马功劳】比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

7.【老马识途】比喻老人经验丰富。

8.【兵荒马乱】形容战乱破坏之严重,秩序之紊乱。

9.【走马观花】大略观看事物外象,无暇细究其底蕴。

10.【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11.【招兵买马】征招士兵,购买马匹;指集结武力,预谋作战。

12【金戈铁马】表示军队装备很好,作战力非常强;或喻战争。

13【青梅竹马】指幼时游戏的伴侣。

14【指鹿为马】形容歪曲事实颠倒是非。

15【秣马厉兵】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16【马耳东风】形容一个人对别人所说的话漠不关心,听过就忘。

17【马到成功】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18【马革裹尸】形容军人英勇地战死在沙场上。

19【马首是瞻】指完全听从领导人的指挥来行动。

20【马齿徒长】比喻只是年龄徒然加大,但没有大作为。

2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1)比喻人因祸得福。

(2)形容祸福无常,不能遽下定论。

(3)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

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22【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话一说出口,难以收回。

用以警告人言语谨慎,要信守诺言。

23【龙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24【声色犬马】形容生活非常糜烂。

25【悬崖勒马】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26【马不停蹄】形容不停、飞快的赶路。

近义:快马加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