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共110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精编WORD版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
级下册全册教案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授课教案
教师第 1 页
授课教案
教师第 2 页
授课教案
教师第 3 页
授课教案
教师第 4 页
授课教案
教师第 1 页
授课教案
教师第 2 页
授课教案
教师第 3 页
授课教案
教师第 4 页
授课教案
教师第 1 页
授课教案
教师第 2 页
授课教案
教师第 3 页
授课教案
教师第 4 页
授课教案
教师第 1 页
授课教案
教师第页
授课教案
教师第页
授课教案
教师第 1 页
授课教案
教师第页
授课教案
教师第页
授课教案
教师第页
授课教案
教师第 1 页
授课教案
教师第页
授课教案
教师第页
授课教案
教师第页
授课教案
教师第页
授课教案
教师第页
授课教案
教师第 1 页
授课教案
教师第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授课教案教师第1页学科课题名称语文授课年级五年级课型新授课日期计划课时2《龙的传人》第一课时: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过程3.掌握文章各部分的内容。
第二课时:1.了解中国人是龙的传人,象征着中国人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
2.体会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特点和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积累带“龙”字的成语。
2.理解为什么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
体会开头和结尾的特点和作用。
讲授法、读书指导法课件第一课时一音乐导入,引出课文题目1.(播放《龙的传人》这首歌曲。
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块儿唱)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歌词大意: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2.(板书课文题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齐读课文题目)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
重点提示:生肖(xiào)数(shǔ)不胜数2.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龙凤呈祥:指吉庆之事。
龙腾虎跃:像龙在飞腾,虎在跳跃。
形容威武雄壮,非常活跃二次修改授课教案教师第2页3.按自然段分段念课文。
三认知自然段内容1.深入细致韵头课文,思索每个自然段都就是什么意思。
第1自然段:中国人以龙为自豪,并自称为“龙的传人”。
第2自然段:远古时期,中国就存有龙的传说。
第3自然段:龙并不是一种真实存有的动物,它只存有于中国人的想象和传说中。
第4自然段: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就是威力极其、变化莫测万千、无所不能的。
第5自然段:龙就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的寓意,皇帝自指出就是“真龙天子”。
第6自然段: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龙寓意着民主自由欢声笑语和轻松。
第7自然段:总结西方龙和中国龙的相同,中国龙寓意着中国人对民主自由轻松的向往和崇尚,所以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新部编本全册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讲课内容《龙的传人》学生参加面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有关龙的知识,感觉学习目标中国的龙文化。
2 、理清课文说明序次,总结主要说明方法。
3、理解龙的象征意义和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的原由。
学习要点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说明序次,总结主要说明方法。
学习难点知道龙的象征意义,学习作者首尾响应的表达方法。
教法学法自主合作交流,小组谈论,讲解课前准备预习卡,多媒体过程一、自主学习——出示预习卡二、预习反响三、自主研究(一)出示自学指导:1、自由读课文,思虑:课文环绕“龙”讲了哪几部分内容?2、默读第一自然段,找出说明中国人与龙关系亲近的词语画一画。
(二)出示自学指导:1、指名读2、3 自然段,思虑:①该部分是依据什么序次来写?②运用哪些说明方法?③“图腾”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2、自由读 4、5、6 自然段,思虑:①该部分的表达结构有什么特色?②老百姓眼中的龙与帝王眼中的龙有什么不一样?课文是如何表现出来的?③哪些四字词语表现龙本事高强?“龙”象征什么?④为何“龙”受中华民族的崇拜?(三)出示自学指导:1、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与第一段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2、西方的“龙”和中国的“龙”有什么不一样?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3、为何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四、合作交流,能力提高1、谈论:2、更正:五、“以一带多”,阅读与训练《长城》1、文中的三个人为何要赞叹长城?2、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六、课堂小结:“龙的传人”是我们对自由完满的神往与追求,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表达了作者作为龙的传人的骄傲与骄傲。
七、当堂检测八、抽查作业设计:1、摘抄文中的四字词语。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完整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教材分析一、教材简析:五年级下册共10个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龙、书、角度、真诚、劳动、心愿、破除迷信、我们去旅行。
这些单元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第一,文化含量比较大。
第二,教学要求比较高。
(学习的综合性强)本册教材在上册教材的基础上在字、词、句等方面要求学生自学,提出目标,检查自学的效果。
在阅读方面在前几册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重视学生阅读的体验和感受;重视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如:①愿意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②会分类处理所提的问题;有办法解决所提的问题。
③学会独立阅读的步骤和方法。
④学会写摘录笔记、批注笔记,并用来自读。
⑤学会查找目录的三种方法,检索资料,帮助阅读或开展综合性活动。
⑥培养每天阅读、读书动笔、阅读时翻查工具书等好习惯。
本册还提出了新的学习要点:自测阅读质量,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起点低点,但每个单元要做,每课书要做,从而逐渐形成不断跟踪自己的阅读状况、及时调适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能力。
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和自己的习惯选择合适的自读笔记形式。
由于五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探究性阅读、批判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不可能达到成熟的水平。
所以教材对此只做了简单的指导。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快速阅读的练习和对单元知识的小结。
习作方面:五年级上册指导学生如何为习作写评语。
写评语要一直滚动做下去,不断提高学生评价习作的水平,进而提高修改习作的质量。
五年级下册另增加了一些习作的学习要点,主要是:(1)参照学过的课文修改自己的习作。
(2)炼字、炼句、炼意。
(3)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
(4)与读者换位思考,修改作文。
(5)习作经过修改交流,还应有后续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独立掌握本册生字145个,会写相关的词语。
继续练习对对子。
错别字率小于1%。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二)阅读:1、自测阅读质量,写好自读笔记。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和自己的习惯选择合适的自读笔记样式。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
整教案
第一课:《一起出发》
-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本课,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出发的意义,以及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团队合作精神。
-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掌握重点词汇的拼读和用法。
- 教学准备:课文《一起出发》,课本,PPT,小黑板。
第二课:《我的家乡》
-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本课,学生能够描述家乡的特点和景色,并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 教学重点:研究描述词语和句型的运用,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 教学准备:课文《我的家乡》,课本,PPT,小黑板。
......
以此类推,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进度,继续编写后续课程的教案。
北师大版五下语文教案(全)

北师大版五下语文学科教案十册一单元龙北师大版五下语文学科教案十册一单元龙北师大版五下语文学科教案十册一单元龙北师大版五下语文学科教案十册一单元龙北师大版五下语文学科教案十册一单元龙北师大版五下语文学科教案十册一单元龙北师大版五下语文学科教案十册二单元书北师大版五下语文学科教案十册二单元书北师大版五下语文学科教案十册二单元书北师大版五下语文学科教案十册二单元书北师大版五下语文学科教案十册二单元书北师大版五下语文学科教案十册三单元角度①②描写景物——充满生机③④抒发情怀——踌躇满志小结: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于王安石29岁时。
这是他出世以来,初显才能,胸怀包负的时期,表达了诗人踌躇满志的情怀。
全诗将写景与抒怀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突出了诗的主题。
第二课时一、学习《题西林壁》1.知诗人,解诗题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3)把握朗读重音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
缘:因为。
题:书写。
(5)讨论句意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6)指名说全诗意思3.想意境,悟诗情(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
(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提问: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看问题要从不同解度看。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完整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教材分析一、教材简析:五年级下册共10个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龙、书、角度、真诚、劳动、心愿、破除迷信、我们去旅行。
这些单元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第一,文化含量比较大。
第二,教学要求比较高。
(学习的综合性强)本册教材在上册教材的基础上在字、词、句等方面要求学生自学,提出目标,检查自学的效果。
在阅读方面在前几册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重视学生阅读的体验和感受;重视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如:①愿意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②会分类处理所提的问题;有办法解决所提的问题。
③学会独立阅读的步骤和方法。
④学会写摘录笔记、批注笔记,并用来自读。
⑤学会查找目录的三种方法,检索资料,帮助阅读或开展综合性活动。
⑥培养每天阅读、读书动笔、阅读时翻查工具书等好习惯。
本册还提出了新的学习要点:自测阅读质量,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起点低点,但每个单元要做,每课书要做,从而逐渐形成不断跟踪自己的阅读状况、及时调适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能力。
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和自己的习惯选择合适的自读笔记形式。
由于五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探究性阅读、批判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不可能达到成熟的水平。
所以教材对此只做了简单的指导。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快速阅读的练习和对单元知识的小结。
习作方面:五年级上册指导学生如何为习作写评语。
写评语要一直滚动做下去,不断提高学生评价习作的水平,进而提高修改习作的质量。
五年级下册另增加了一些习作的学习要点,主要是:(1)参照学过的课文修改自己的习作。
(2)炼字、炼句、炼意。
(3)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
(4)与读者换位思考,修改作文。
(5)习作经过修改交流,还应有后续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独立掌握本册生字145个,会写相关的词语。
继续练习对对子。
错别字率小于1%。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二)阅读:1、自测阅读质量,写好自读笔记。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和自己的习惯选择合适的自读笔记样式。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进度计划龙的后代这样说:1。
龙叶公喜欢龙语世界的魔法书。
2.这本书传遍了全世界。
这本书是我的伴侣。
2.语言世界的两首古诗。
3.用眼睛倾听牛鹅语言世界。
4.真诚信任修鞋女孩语言世界芬卡。
5.愿望种子的梦想语言世界。
期中复习考试五一假期11225226122122182194104.21---4.254.14---4.1874.7---4.113.31---4.4考试3.24---3.282231243.17---3.213.10---3.14计划上课周2222.28---3.7开始和结束日期章节和课程主题古诗词2计划上课周2221312开始和结束日期完成6劳动的幸福在哪里?分娩的开始。
《中国天地囚歌》5.5---5.9测试5.12---5.1612222242151220227.1---7.7161617186.2---6.66.9---6.136.16---6.206.23---6.27测试155.26---5.30145.19---5.237。
庄重的晏子为他高贵的中国天地创造了楚国。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火与光的奇异激光。
中国的天地西门豹统治着叶9。
驱除迷信和鬼魂。
《中国天地》10我们去旅行并阅读了地球的徐霞客初级旅游团《中国世界综合评论》综合评论《北京师范大学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第二卷期末考试分析》五年级下册教材秉承了前九册“培养兴趣、文化积累、学会学习、整体推进的”总特点。
五年级第二卷有十个单元。
这些单元的主题是:龙、书、角、真诚、愿望、劳动、尊严、火与光、破除迷信、我们旅行。
这些单元有六个显著特征。
第一,文化含量比较大。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的第一章,如龙的故事和叶公洲的传说,涉及到中国古代人的发展;教材还指导学生欣赏中国书法,并组织收集龙工艺品、特产和地名的活动。
虽然教材中的这一单元只有九页,但通过学习,学生们应该在寻找民族之根和欣赏中国文化方面收获很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龙的传人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词。
3、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录音机录音带图片课件2、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大人们这样说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并灵活运用。
2.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3.通过读课文,理解“龙”的深刻含义。
4.根据文章内容续编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领悟“龙”的象征意义,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领悟“龙”的象征意义,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投影仪。
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叶公好龙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其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故事意思,体会出课文蕴涵的寓意,从而教育学生要表里如一。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4、搜集与龙有关的寓言、成语或故事等。
教学重点:学生能否正确的断句,流利的朗读教学难点:,创设情境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机等。
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乐山龙舟会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词。
3.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生字词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机等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语文天地教学目标1.整理查阅,搜索的信息,向同学们介绍。
2.学唱《龙的传人》这首歌。
3.初步学习开场白技巧。
4.评价本单元学习收获。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龙”的成语,预言故事,搜集“龙”形象工艺品,欣赏“龙”字。
2.查一查,问一问家乡有哪些带“龙”字的特产或地名。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畅所欲言1.说“龙”的成语。
(1)各小组根据本小组成员搜集的有关成语进行综合。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搜集到的“龙”的成语。
(3)摘抄积累。
龙马精神,龙潭虎穴,龙蟠虎踞,龙蛇混杂,龙吟虎啸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争虎斗,龙眉凤目,龙驹凤雏龙拿虎跳,龙腾虎跃,龙章凤姿,龙肝凤髓,龙虎步2.说说有关“龙”字的预言故事。
(1)小组长组织各小组成员说故事,推荐说的最好的同学上台展示。
(2)各小组派代表讲故事,如:《叶公好龙》《画龙点睛》等。
3.播放“龙”字课件。
(1)说说你对这些字的认识。
(2)引导学生欣赏八位著名书法家书写的不同字体的“龙”字,感受“龙”字的书法艺术魅力。
二.初显身手1.展示搜集的有关龙的工艺品的实物,图片或有关文字资料。
2.向同学介绍家乡有关带“龙”的产品或地名,说说它们的有关故事或来历。
3.说说自己在搜集,查阅资料中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4.学唱《龙的传人》。
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老师欣喜地发现同学们具有了初步地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后要经常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四.布置作业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听写带有“龙”字的成语。
二.金钥匙1.自读这部分内容,想想怎样进行开场白?2.说说开场白的内容,要求。
开场白的内容是:开始要讲讲本次活动的意义,对大家的要求,然后鼓励大家积极参与。
要特别注意开场白要简短,精练,有号召力,具有鼓动性。
3.模拟开场白。
同学们,我们班要举行讲“龙”的故事比赛,请你想想怎样进行开场白。
(1)自主思考。
(2)小组交流,推荐说得最好的同学代表发言。
(3)全班交流,进一步明确如何进行开场白。
三.单元小节1.自我评价,可围绕以下内容进行。
通过本单元学习,有哪些收获?自己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怎样?学会了哪些新的学习方法?2.同学互相评价。
忆读书教学目标:①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法。
②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③锻炼学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
教学重点:③锻炼学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机等教学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忆读书冰心能感染人、陶冶人读书好能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读书体会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多读书:从七岁开始读书至晚年仍在“读万卷书”读好书:会挑选、比较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目标:1、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教学难点:学习一些读书方法.教学准备:1、生字词卡片.2、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教学课时: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教学过程:我的长生果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教学准备:在读书中使自己收获的经历。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综合活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规划自己的读书行动。
(2)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书,掌握学习方法。
(3)组织学生对自己的读书情况做一次总结。
2.过程与方法讨论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读话导入板书: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安排好自己的读书活动1.轻声读文中内容,想想安排自己的读书活动要考虑哪些方面问题?(1)学生自读。
(2)小组交流后全班讨论交流。
(3)安排自己的读书活动要考虑内容上和时间上的安排。
①内容上:既要注重博览,又要有所侧重,不能泛泛而读,要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②时间安排上:A.读厚书时要把时间化整为零:读书时要集中时间来读。
B.根据个人特点,爱好,选择最佳时间来读。
C.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分配读书与学习的时间。
2.安排自己的读书活动。
3.小组内讨论交流。
全班汇报交流,评议,评出最合理的安排。
二.浏览书的大致内容1.说一说:你快速游览过一本书吗?你觉得快速游览书籍有什么好处吗?2.议一议:怎样才能做到迅速了解书的内容?(1)说说你平时是怎样浏览一本书的?有哪些好的方式方法?(2)全班讨论交流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如下方法。
①看目录,看内容提要,可以了解书的大致内容。
②读过此书的人询问,也可以了解书的大致内容。
③看序言或后记可以了解书的写作目的和价值。
④还可以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三.选择要读的书1.说一说。
鲁迅先生说:“只读一种书是非常有限的。
要像蜜蜂那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你们平时都读过什么书?是如何选择自己要读的书呢?2.议一议。
刚才同学们谈了很多自己选择书的方法,现在在小组内议一议谁的选择方法最合理?(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
四.课堂总结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读书方法1.说一说。
同学们,上一节老师要求你们回家读一本书,你读了吗?先在小组内说说你读了什么书?读懂了什么?2.议一议。
我们应怎样读书?3.读一读。
读了课文内容,看看古代理学家朱熹告诉我们哪些读书方法。
二.为自己订读书守则1.读一读。
(1)出示书上提供的几条守则。
(2)要拿着笔读:写摘要,做批注……。
(3)学会使用目录。
(4)哪里需要想象――就要“尽量的想象”。
(5)先要理解,再评论。
2.议一议。
除了课本上的几条守则外,还有哪些守则读书时也要遵守,把书上的省略号补充上内容。
(1)小组讨论,制定全组的读书守则。
(2)全班交流,形成班级的读书守则。
三.单元小节1.说一说。
学习本单元后,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足?需要如何改进?2.评一评。
先以小组为单位,先自己评价,再由他人评价。
献你一束花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
2、读懂课文,理解机场服务员送的这束鲜花,珍贵在哪里。
体会服务员说的关于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的话有什么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插叙的作用。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师:1、作者简介。
2、将重点语句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献你一束花理解、安慰、鼓励、尊重机场女服务员失败的运动员让失败成为过去,成功才属于未来微笑教学目标:1、学会本文,了解生字,正确读“逝、隆、顿、转瞬即逝、善良淳厚这几个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
3、使学生知道微笑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知道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微笑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知道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相处。
教学准备:多媒体、录音带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礼物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父亲疼爱女儿,女儿敬爱、体谅父亲的真挚情感。
2、初步了解倒叙及记叙顺序。
3、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内心。
4、学习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父亲疼爱女儿,女儿敬爱、体谅父亲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内心。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