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5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教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_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试卷讲评课题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试卷讲评课题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明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原理。

2.掌握细胞呼吸及光合作用的实验测定方法及实验装置。

3.能够综合分析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关系,特别是培养识图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习题讲评课,涉及《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和《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两节内容,是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和第四节,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材首先简要概括地介绍了细胞呼吸的概念,然后重点讲述了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在教材编排上位于《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和《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之后,对于学生全面了解细胞的能量代谢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了基础。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两块知识在高考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是半壁江山,因此在学习完基础知识后再进行能力提升,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学情分析对于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两块知识,学生并不陌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高一时详细学习过,并且通过前面复习酶和ATP相关知识,学生已具备了细胞能源物质和直接能源物质等生物学知识,有机物是怎样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各个阶段有什么具体的反应以及两者区别,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光合作用是怎样进行的等知识。

但在基础掌握下,对一些实验探究题及曲线分析题这种能力提升题仍存在不足,所以设计了本节课,重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推理判断、分析曲线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原理及联系。

教学难点:实验装置模式建立及分析;曲线图识图及分析图。

五、教学策略方案教学策略一:本课意在引导学生建立模式,利用模式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策略二: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清晰准确快速建立模式,分析模式。

六、教学过程七、作业课下将其他错题进行修改讨论,并写入错题集。

学情分析对于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两块知识,学生并不陌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高一时详细学习过,并且通过前面复习酶和ATP相关知识,学生已具备了细胞能源物质和直接能源物质等生物学知识,有机物是怎样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各个阶段有什么具体的反应以及两者区别,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光合作用是怎样进行的等知识。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教学设计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教学设计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教学设计一、考纲要求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相对扎实,但是仍然存在着知识的遗漏和比较严重的遗忘现象,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和知识体系,如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总体认识,还只是停留与单个知识的拼凑,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薄弱。

审题能力较弱,答题不够规范,答题速度偏慢等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说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物质和能量转化,形成物质能量观;分析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2、理性思维理解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物质和能量转化关系;3、科学探究探究自然环境及密闭容器中植物光合作用的变化;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综合运用能力关注科学家的经典实验;4、社会责任注重环境保护,形成正确的生态观四、教学过程必备知识·自测诊断考点1.完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图解(1)物质转变过程:物质名称:a:叶绿素,b:O2,c:ATP,d:ADP,e:NADPH([H]),f:C5,g:CO2,h:C3。

(2)相应元素转移过程:(3)能量转换过程:2.外界条件变化时,C5、C3、[H]、ATP等物质的量的变化模式图(1)光照强度变化:(2)CO2浓度变化:1.判断有关细胞呼吸叙述的正误(1)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过程不能生成ATP(2019·全国卷Ⅱ,T2C)(×)(2)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2018·全国卷Ⅱ,T5A)(√)(3)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需ATP水解提供能量(2019·天津高考,T2D改编)(×)(4)高等植物细胞中,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生物膜上(2018·海南高考,T4C改编)(×)(5)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已停止无氧呼吸(2017·海南高考,T7B)(×)2.判断有关光合作用叙述的正误(6)高等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只发生在生物膜上(2018·海南高考,T4A改编)(√)(7)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和ATP含量都会升高(√)(8)暗反应中C原子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5―→(14CH2O)(×)(9)若用含有18O的水浇灌番茄,则番茄周围空气中含有18O的物质有H182O、18O2、C18O2(√)(10)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1.肌细胞内的肌质体是由什么组成的?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细胞呼吸产生的[H]和光反应产生的[H]是同一物质吗?其成分是蛋白质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3.1 mol葡萄糖有氧呼吸能释放2 870 kJ的能量,而1 mol 葡萄糖分解生成乳酸,只释放196.65 kJ的能量,其中只有61.08 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

高中生物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运用》教案

高中生物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运用》教案

高中生物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运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及过程。

(2)掌握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相互关系。

(3)能够运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分析,掌握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及产物。

(2)利用图表、模型等工具,直观地展示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动态过程。

(3)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现象,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及过程。

(2)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教学难点:(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的转换。

(2)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整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资料。

(2)设计教学活动及实验方案。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生准备:(1)预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内容。

(2)完成预习作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

(2)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联系。

2. 知识讲解:(1)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产物。

(2)讲解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其产物。

(3)阐述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相互关系。

3. 课堂互动:(1)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五、课后作业1. 复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及过程。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农业、环保、能源等领域。

2. 实验操作:安排一次实验课,让学生亲手操作观察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现象,如绿叶在光下的光合作用、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等。

人教版高中生物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运用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运用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运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过程及相互关系。

2. 掌握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及生态中的应用。

3.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过程及条件。

2. 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过程及类型。

3.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互关系。

4.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及生态中的应用。

5.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实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过程、相互关系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的转换和利用,以及相关实例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

3. 通过小组讨论、实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4.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细胞呼吸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2. 教学环节一: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过程及条件。

1) 讲解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

2) 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强调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 介绍光合作用的条件:光照、色素、酶等。

3. 教学环节二: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过程及类型。

1) 讲解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

2) 展示细胞呼吸的过程,强调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和能量释放。

3) 介绍细胞呼吸的类型: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4. 教学环节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互关系。

1) 讲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互关系。

2) 引导学生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能量转化和利用上的联系。

5. 教学环节四: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及生态中的应用。

1) 讲解光合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如提高作物产量。

高中生物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运用》教案

高中生物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运用》教案

高中生物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运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掌握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反应过程、反应物、产物和能量变化。

(3)能够运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表、动画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

(2)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现象。

(3)运用小组讨论、探究学习等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其意义。

2. 细胞呼吸的概念、过程及其意义。

3.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4.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反应过程和能量变化。

(2)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反应机理和能量转换。

(2)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及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原理。

2. 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

3. 组织小组讨论和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其意义。

2. 第二课时:细胞呼吸的概念、过程及其意义。

3. 第三课时: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4. 第四课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解释能力。

高中生物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运用》教案

高中生物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运用》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原理及过程;(2)掌握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及生态中的应用;(3)能够分析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物体内的相互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2)运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服务生产、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原理及过程;(2)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及生态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互关系;(2)如何运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2.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及生态中的应用;3. 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2)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

2. 讲解:(1)讲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原理及过程;(2)分析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及生态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1)分析光合作用在农业、林业中的应用;(2)分析细胞呼吸在发酵、养殖业中的应用。

4. 实验教学:(1)设计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五、作业布置1. 复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原理及过程;2. 分析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及生态中的应用;3. 完成实验报告。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理解程度;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扎实掌握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知识;3. 反思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教案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教案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相互关系。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科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其产物。

2. 细胞呼吸的概念、过程及其产物。

3.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2.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互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关系。

2. 利用图表和动画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

3. 设计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探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颗绿色植物,提问学生绿色植物是如何生长和发育的,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的概念。

2. 光合作用的概念与过程:讲解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及其产物,重点讲解光合作用中的光能转化和有机物合成。

3. 细胞呼吸的概念与过程:讲解细胞呼吸的定义、过程及其产物,重点讲解细胞呼吸中的能量释放和二氧化碳产生。

4.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相互关系:讲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两者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5. 实验与观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产物,如通过观察叶片在光照下的变化来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

7.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学生的实验和观察活动,评估他们是否能正确操作实验,是否能观察到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产物。

3.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练习题,评估他们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关系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延伸:1. 邀请生物学专家或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来课堂进行讲座,分享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实际应用中的研究成果。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教案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教案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相互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定义及过程。

2.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难点:1.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的转换。

2.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相互关系。

2. 实验材料:绿叶、呼吸作用实验装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课件,让学生回顾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

2. 讲解:讲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强调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3. 互动:提问学生,检查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理解。

4. 实验: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5. 总结:通过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6. 作业:布置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转换的理解。

3. 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知识。

2.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碳循环、氧循环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质量等。

3. 引导学生关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食物来源、能量供应等。

九、教学资源:1. 课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相互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5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
1.细胞呼吸(Ⅱ)。

2.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

3.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

4.实验:(1)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2)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网络构建】
【重点、难点剖析】
一、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过程
1.完善下面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图解
2.总结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中[H]和ATP的来源和去向
3.分析确定呼吸速率、真正(实际)光合速率与净(表观)光合速率的关系(如下图)
(1)真正(实际)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2)具体表达
①光合作用实际产氧量=实测的氧气释放量+呼吸作用耗氧量。

②光合作用实际CO2消耗量=实测的CO2消耗量+呼吸作用CO2释放量。

③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糖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

【归纳总结】三种速率的表示方式
注意文字表述是历届考生的易错点!
(3)下列为叶肉细胞在不同条件下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判断各自所处的条件,并在上面曲线图中找到图①②③④所对应的点或线段。

①表示只进行细胞呼吸无光合作用,对应上面曲线图上A点。

②表示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或净光合速率<0),对应曲线图上AB段(不包括B点)。

③表示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或净光合速率=0),对应曲线图上B点。

④表示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或净光合速率>0),对应曲线图B点以后。

答案BD
题型二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应用
例2.(2018·全国卷Ⅲ)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
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
【答案】C
【变式探究】(2017年北京卷,2)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
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
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 ℃
C.在0~25 ℃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
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 ℃
【答案】D
【变式探究】(2016·江苏卷,32)为了选择适宜栽种的作物品种,研究人员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测定了3个品种S1、S2、S3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结果如图1和图2。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最适宜在果树林下套种的品种是,最适应较高光强的品种是。

(2)增加环境中CO2浓度后,测得S2的光饱和点显著提高,但S3的光饱和点却没有显著改变,原因可能是:在超过原光饱和点的光强下,S2的光反应产生了过剩的,而S3在光饱和点时可能(填序号)。

①光反应已基本饱和
②暗反应已基本饱和
③光、暗反应都已基本饱和
(3)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生的能量既用于固定CO2,也参与叶绿体中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4)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与RuBP(五碳化合物)结合的直接产物是磷酸丙糖(TP),TP的去向主要有三个。

下图为叶肉细胞中部分代谢途径示意图。

淀粉是暂时存储的光合作用产物,其合成场所应该在叶绿体的。

淀粉运出叶绿体时先水解成TP或,后者通过叶绿体膜上的载体运送到细胞质中,合成由构成的蔗糖,运出叶肉细胞。

答案(1)S2S3(2)[H]和ATP ①②③(3)核酸、蛋白质(4)基质中葡萄糖葡萄糖和果糖
【变式探究】(2015·江苏单科,27)为了研究2个新育品种P1、P2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育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净光合速率是采用叶龄一致的叶片,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释放量。

(2)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与C5结合生成,消牦的C5由经过一系列反应再生。

(3)由图可知,P1的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最强,推断其主要原因有:一方面是其叶绿素含量较高,可以产生更多的;另一方面是其蛋白质含量较高,含有更多的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栽培以后,P2植株干重显著大于对照,但籽实的产量并不高,最可能的生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光照强度、CO2浓度O2(2)C3C3
(3)[H]和ATP 参与光合作用的酶
(4)P2光合作用能力强,但向籽实运输的光合产物少
【变式探究】如图为每10粒水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呼吸速率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种子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呼吸作用旺盛
B.种子成熟后期自由水减少,呼吸速率下降
C.种子成熟后期脱落酸含量较高,呼吸速率下降
D.种子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合成
答案 D
【变式探究】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12~24 h期间,呼吸速率逐渐增强,在此期间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呼吸,该呼吸方式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是________,其产物是________。

(2)从第12 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________呼吸速率明显升高。

解析(1)据图可知,在12~24 h期间,氧气吸收量很少,而二氧化碳释放量很多,表明此时的细胞呼吸主要是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2)第12 h到胚根长出期间,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使有机物的总量下降。

(3)胚根长出后,氧气的吸收量明显增多,说明有氧呼吸的速率明显提高。

答案(1)无氧细胞质基质酒精和二氧化碳(2)减少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使有机物的总量下降(3)有氧
题型三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例3、(2018·天津卷)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CO2和O2传感器的100 mL锥形瓶中,加入40 mL 活化酵母菌和60 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

培养液中的O2和CO2相对含量变化见下图。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t1→t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
B.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快
C.若降低10 ℃培养,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
D.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
【答案】C
养液滤液加入适量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会变成灰绿色。

答案 C
【变式探究】(2014·课标卷Ⅰ,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
答案 B
【变式探究】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不能产生
B.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
C.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
D.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
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及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破坏叶绿体外膜后,叶绿体内部结构完整,仍可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故A错误;植物生长过程中,幼苗时期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较高,成体植株中叶绿素的含量较高,叶片脱落时,叶绿素的含量将下降,故B错误;与夏季相比,冬季的温度低,光照强度弱,导致光合速率低,故C错误;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含有酶、C5等,若补充ATP、[H](NADPH)和CO2,可以完成暗反应,故D正确。

答案 D
题型六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例6. (2017年天津卷,6)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

下图显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

叙述错误的是()
A.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
B.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
C.光照强度低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D.光照强度高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答案】D
【变式探究】(2016·高考全国甲卷)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