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深圳专用版)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五讲 世界近代史 第三单元 两次工业革命、明治维新和马
2018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5课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末 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1、政治基础: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经济基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理论基础:自然科学的发展。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法拉第的电磁学(地磁感应原理)等
• 7. 19世纪末,一位生活在美国的公民,如 果他远行欧洲,他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是 ( A ) • ① 轮船 ②火车 ③汽车 ④飞机 • A.①②③ B.①③④ •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材料二是几个科学家的发明,请你从给出 的发明家中选出图二、图三的发明者(填字母) A.莱特兄弟 B.富尔顿 C.本茨 D.史蒂芬孙
【生产关系】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国际关系】 对外扩张增强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60、70年代 时间 标志性成就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进入的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英国 德国、美国 领先国家 珍妮机(哈格里 耐用的白炽电灯 夫斯)、改良蒸 (爱迪生)、汽车 主要发明 汽机(瓦特)火 (本茨)、飞机 车(斯蒂芬森) (莱特兄弟) 煤炭 石油、电力 能源
图二的发明者
A
C 图三的发明者________
思考远未停止(我们的反思)
反思2:在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 中期,第二次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初)过程中,中 国社会的状况如何?有何启示?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闭关锁国,爆发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电力工业
广东省2018中考历史复习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第4讲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近代思想科技课件

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 —
—
—
关条约的主要史实
4.凡尔登战役,第一次
一战带来巨 一战前欧洲
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 — 大灾难(选 的形势图
来的巨大灾难
择题2分) (选择题2分)
5.牛顿、达尔文、爱因
—
—
—
斯坦等人的主要成就
考点梳理
考点梳理
考点一: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第二次工业革 命的特点
1.第二次工业革命。 (1) 开始时间及标志: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广 泛应用。 (2) 特点: A.美、德等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开始, 日本等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B.以①___电__力_____的出现及广泛应用为标志成 果,使人类进入了“②__电__气__时__代____”。
3.(2016·雅安)如表为两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据表分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其特点是( A )
时间 发明者 国家
发明成果
1782年 瓦特 英国 改进蒸汽机
1825年 史蒂芬孙 英国 蒸汽机车试车成功
1866 年 西门子 德国 发电机
1876 年 贝尔 美国 电话机
1882年 爱迪生 美国 开设发电厂
巴黎举行的世博会,你能看到当时最新的科技成 果是( C )
A.珍妮纺纱机 B.蒸汽机 C.电灯泡 D.火车机车
考点梳理
2.19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引发 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 标志是( A ) A.电力的广泛运用 B.电讯技术的兴起 C.内燃机的发明 D.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考点梳理
姓名 史蒂芬孙 莱特兄弟
国籍 英国 美国
成就 蒸汽机车
A.珍妮机 C.飞机
中考历史复习第3课时 两次工业革命及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第三课时两次工业革命及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一、选择题1.18世纪末,随着英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人士对中国的态度多以侮辱和谩骂取代以前的尊重和颂扬,这是因为英国在这一时期(D)A.与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B.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D.正在进行工业革命2.1776—1780年间,英国棉纺织品出口每年为670万英镑,1797—1800年则增加到4 143万英镑;煤产量1770年为260万吨,1790年增至760万吨,1836年又增至3 000万吨。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B) A.新航路的开辟B.工业革命的开展C.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市场D.电力的广泛应用3.某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你认为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A)A.汤姆乘坐火车去旅行B.珍妮坐飞机俯瞰伦敦美景C.约翰驾驶汽车去上班D.查理打电话问候好朋友4.“机器生产”“工厂”“工人阶级”“铁路”……这些流行语集中出现在19世纪上半期的(A)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美国5.“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高时其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50%。
”英国取得如此国际地位的主要原因是(C)A.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B.拥有最广阔的殖民地C.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D.掌握着欧洲和世界霸权6.科技创新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新变化,以下成果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是(A)A.火车机车 B.电灯泡C.早期汽车 D.飞行者一号(D)A.它的发明者是哈格里夫斯B.它以内燃机作为动力C.它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D.它反映了工业革命的成果运用到农业生产领域8.1870—1900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两倍多;1870—1913年,世界贸易额增加了两倍多。
这一现象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B)A.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B.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C.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产生D.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9.19世纪70年代以后科技发展的显著特点是(A)A.电力的广泛运用B.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新C.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展D.新材料的出现10.有人评价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 专题8 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

专题深化: 1.科技具有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 量,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和思维方式,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推动了社会进步; 另一方面科技也涉及战争问题、环境问题、高科技犯罪、 克隆人等道德问题。 2.科学技术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 关联拓展►1.经济全球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存在的问题:①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 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经济全球化使穷 国愈穷,富国愈富,扩大了贫富差距。②经济全球化是以 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他们往往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 的科技手段和制定国际规则的便利,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危 机。③一些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 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对策:①坚持对外开放;②既要快速发展本国经济,又 要关注和防止环境污染等问题,和谐发展;③加大科技投入,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④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⑤建立公正合 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⑥加强区域合作等。 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 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 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WTO的 一员。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能推动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 的改善、提高,造福人类;但科技进步同时也带来“三废” 排放、资源过度开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网络犯罪等问题, 威胁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邪恶的人用它危害人类的生存, 善良的人用它为人类造福。在利用科技时应趋利避害,保证 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正地造福人类。
关联拓展►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 什么特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许多 技术上的发明都是普通工人依据实践的经验而取得的成果。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技术发明是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进行 的,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科 学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也主要 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都是在英国影响下进行 的,而且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同时发生 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也超出了一国 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一些相对后进的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 遇。如还没有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德国和日本,它们既可 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能够直接利用第二次 工业革命的新技术,从而实现较快的经济发展。
初中历史《世界史三次工业革命》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历史《世界史三次工业革命》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世界史三次工业革命适用年八年级级所需时3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主题单元的内容是走近世界历史的三次工业革命,划分为若干专题,让学生通过收集查找有关资料(时间、前提、特点、标志、影响等),对历史事实有初步了解,然后根据不同的时期,展开具体的学习,通过研读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事实,体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l(学习本单元知识的基础之上,激发学生自行组织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2(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筛选、发布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表达探究和学习的感受。
3(活动中建立合作意识,发展交往交流的能力、口语表达的能力。
4(了解名人的同时,走近名人,拓展了视野,了解名人背后付出的艰辛与汗水,体会他们崇高的精神、顽强的毅力和幽默感,引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震撼,进而再促进、加深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和整合。
主题单元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三次工业革命发明的过程和基本史实,认识三次工业革命在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其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理解工业革命的后果,培养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进行必要的积累,学会收集学习资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运用教材、资料、网络对课文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展开讨论,通过主动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理解工业革命的巨大作用很深远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了解三次工业革命的来临对世界带来的深刻变革,从中感觉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
2.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以及勇于创新、不畏艰难、不惜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第二主题工业革命课时作业

主题训练(二)__工业革命一、单项选择题1.1851年,英国人举办万国博览会,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修建了一座“水晶宫”,以展示工业革命的各项技术发明。
维多利亚女王亲临剪彩。
下列不可能出现在展会的是( )A.珍妮纺纱机 B.瓦特的蒸汽机C.电话机 D.水力织布机2.据统计,1760年—1780年,英国农业增长率为每年0.1%;1780年—1801年则为0.8%,同期英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1.4%,工业年增长率为2%。
关于这一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增长率的提高B.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C.英国农业发展速度快于工业D.英国形成了庞大的农业市场3.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首先出现在美国,其革新的必要条件是( )A.美国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B.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成功C.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4.下列人物与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瓦特——改良蒸汽机B.富尔顿——蒸汽机车C.马可尼——无线电报D.爱迪生——电话5.西门子等制成发电机并使它实际可用,开启了以电气化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诞生及卡尔·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开创物理学新时代。
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生地B.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出现在了多个不同领域C.美国最早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更加紧密6.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一些新兴行业的产生,主要有( )A.电力工业石油工业B.电力工业汽车工业C.石油工业汽车工业D.化学工业汽车工业7.马克思曾经说过:“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其中“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是指( ) A.蒸汽动力的广泛应用B.资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C.电力的广泛应用D.无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8.19世纪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 世界近代史 21 两次工业革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近代科学文化 试题

全国版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21 两次工业革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近代科学文化试题一、选择题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是18世纪后期起了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
”下列不属于“种种有利力量”的是( )A.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B.现代大工厂制度在英国确立C.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走上海外殖民扩张道路D.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推动生产技术进步2.[2019·大连]“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领域的革命。
……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成果。
”英国使用蒸汽机取得的成果是( )A.珍妮纺纱机B.“火箭号”机车C.早期汽车D.飞行者1号3.[2019·大庆]18世纪后期,英国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基本上被大机器生产取代,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 (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钢铁时代”D.“信息时代”4.[2019·泸州]“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与陆地轨道运输的结合,使人类社会进入铁路运输时代。
”开启“铁路运输时代”的是( )A.德国B.法国C.美国D.英国5.[2019·随州]《剑桥欧洲经济史》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规律,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
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
”材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A.改变了生产方式B.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C.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D.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6.[2019·烟台]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921年秋,郭寿生在烟台海军学校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
该小组主要研究、宣传的内容包括( )①三民主义②马克思主义哲学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④科学社会主义A.①②B.①②③C.①④D.②③④7.“它提出的理念是为了帮助占人口大多数的工人阶级……掌握社会的生产资料、分配和交换,以确保人类社会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是一小撮特权阶层的利益。
中考历史世界近代史第3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2.材料:很明显,在大工厂工作的孩子和其他人特别容易感染热病。 并且,一旦有人感染,就会迅速传播。不仅会在拥挤于同一房间的人中传 染,而且还在他们的家庭和邻里间传染。
——《工厂儿童状况委员会报告》中对 1796 年工厂健康情况的描述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 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动物机器……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 的钢铁机器上。
①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开始和结束,使英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 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对 影 ②工业化、城市化使英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终 英 响 确立了近代史上英国长期的殖民霸主地位。 国 ③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成为英国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利用工 业化先发优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 运动、印度民
民的剥削,激起殖民地人民 族大起义。
的反抗。
玻利瓦尔 章西女王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1.工业革命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经济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3)政治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 (4)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等。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君主立宪制
蒸汽机 大工厂
市场 珍妮机
动力
蒸汽机车 蒸汽时代
上一页 下一页
1.工业革命的实质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即工厂机器大生产取代工场 手工生产。
2.工业革命在英国的起止时间:18 世纪 60 年代到 19 世纪中期。 3.瓦特改进蒸汽机,不是发明蒸汽机。蒸汽机的“汽”要加三点水。 4.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核心发明是瓦 特改进蒸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