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点: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最新考试题库(完整版)

合集下载

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每日一练(2014.4.1)

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每日一练(2014.4.1)

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每日一练(2014.4.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均有1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答案代码。

每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

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1、鼠类可以作为传染源引起()。

A.发疽病B.疟疾C.黄热病D.流行性斑疹伤寒E.钩端螺旋体病2、评价疫苗接种效果的最关键指标是()。

A.接种副反应发生率B.接种的安全性评价C.接种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评价D.接种的临床效果评价E.接种的流行病学效果和免疫学评价3、流行病学中的“分布”中()。

A.一个经常变动的过程B.相对稳定的过程C.一个不受社会和自然条件影响的过程D.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E.一个仅受致病因子、人群特征影响的过程4、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是()。

A.先天性心脏病B.心脑血管疾病C.传染性疾病D.精神病E.意外死亡5、黑肢病的原因是( )。

A.慢性砷中毒B.慢性氟中毒C.慢性镉中毒D.慢性甲基汞中毒E.严重碘缺乏6、下面哪一项不是预防接种的工作方式()。

A.按年龄接种B.常年接种C.按季度或年度接种D.突击接种E.应急接种7、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可将丙氨酸分子中氨基转给()。

A.丙二酸B.α-酮戊二酸C.天冬氨酸D.乙酰乙酸E.乳酸8、强心甙不能用于治疗()。

A.心房扑动B.心房颤动C.室上性心动过速D.室性心动过速E.慢性心功能不全9、心身疾病不包括()。

A.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B.由情绪引起C.有躯体生理变化D.伴有器质性变化E.有短暂心理生理反应10、合成DNA的原料是()。

A.dAMPdGMPdCMPdTMPB.dATPdGTPdCTPdTTPC.dADPdGDPdCDPdTDPD.ATPGTPCTPTTPE.AMPGMPCMPTMP11、环境卫生学的任务不包括哪个()。

A.农村环境卫生工作B.环境卫生监测C.环境卫生监督D.环境卫生专题调查E.制定环境卫生标准12、下列哪个是人体对环境污染物反应过程的正确说法()。

2016年公卫执业医师专业综合笔试专项试题及答案

2016年公卫执业医师专业综合笔试专项试题及答案

【A 型题】 1.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式是 C A.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 B.滤过 C.简单扩散 D.载体扩散 2.影响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是 D A.肺泡的通⽓量与⾎流量之⽐ B.溶解度 C.⽓⾎分配系数 D.以上都是3.pKa为4.2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的部位是 A A.胃 B.⼗⼆指肠 C.⼩肠 D.结肠 4.⾎脑及胎盘屏障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D A.动物种属 B.年龄 C.⽣理状态 D.以上都是 5.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D A.肠道 B.唾液 C.汗液 D.肾脏 6.肾脏排泄主要的机理是 C A.肾⼩球简单扩散 B.肾⼩球主动转运 C.肾⼩球滤过 D.肾⼩管主动转运 7.代谢活化是指 C A.⼀相反应可以增毒,⼆相反应可以减毒 B.经结合反应后,⽔溶性增⼤,毒性也增⼤ 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物转化变为致癌物 D.减毒或增毒必须经过四种反应 8.外源化学物⽣物转化的两重性表现在 D A.N⼀氧化.苯胺 N羟基苯胺(毒性增强) B.脱硫反应,对硫磷对氧磷(⽔溶性增加,毒性增强) C.环氧化,苯并(α)芘 7,8-⼆醇-9,10环氧化物(致癌) D.以上都是⽣物转化两重性的典型例⼦ 9.有机磷化合物取代基不同其毒性不同,下列哪项正确 D A.R1,R2 同为⼄基时毒性⽐甲基毒性⼤ B.Y基团为O时毒性⼤于S C.X基团为酸根时,强酸毒性⽐弱酸毒性⼤ D.以上都对 10.N-羟化反应常见的化合物是 B A.苯 B.苯胺及2-⼄酰氨基芴 C.苯酚 D.羟甲基⼋甲磷 12.物种差异影响化学物的毒性的例⼦是 C A.猴⼦体内可发⽣N-羟化,N-2-⼄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 B.家免体内可发⽣N-羟化,N-2-⼄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 C.⿏体内可发⽣N-羟化,N-2-⼄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 D.猫体内可发⽣N-羟化,N-2-⼄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 13.外来化含物代谢酶的诱导是指 D A.某些化合物可使某些代谢酶活⼒增强 B.酶的含量增加 C.⽣物转化速度增⾼ D.以上都是 14.对于呈⽓体状态或易挥发的化学毒物的排泄,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D A.通过主动转运的⽅式经肺泡壁排出⽓体 B.排出的速度与吸收的速度成正⽐ C.⾎液中溶解度低可减缓其排除速度 D.肺通⽓量加⼤可加速其排除速度 15.能沿浓度梯度扩散,需要载体参加但不消耗能量的转运⽅式称为 C A.简单扩散 B.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滤过 17.能阻⽌⽔、电解质和某些⽔溶性差的物质屏障是 B A.表⽪⾓质层 B.连接⾓质层 C.上⽪⾓质层 D.真⽪⾓质层 (答案的参考资料:经表⽪进⼊体内的毒物需要越过三道屏障。

2016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点: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考试资料

2016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点: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考试资料

1、下列哪项疾病手术时,局麻药应用时慎加肾上腺素A.慢性肝炎.血友病.结核B.严重心脏病.甲亢.高血压C.过敏.外伤D.精神病.神经衰弱.癫痫E.肿痛2、下列哪项疾病手术时,局麻药应用时慎加肾上腺素A.慢性肝炎.血友病.结核B.严重心脏病.甲亢.高血压C.过敏.外伤D.精神病.神经衰弱.癫痫E.肿痛3、5mm,针距4、所有局麻药都使血管扩张,而致吸收加快,其原因是A.阻滞了副交感神经节和节后神经纤维B.阻滞感觉神经纤维C.阻滞了交感神经节的节后神经纤维D.阻滞了运动神经纤维E.以上均不是5、那类消毒产品可以生产销售 AA.有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B.没有产品备案凭证的C.没有卫生许可批件的D.产品卫生质量不符合要求的6、医疗机构在药品购销中暗中收受回扣或者其他利益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 AA.罚款B.吊销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C.民事赔偿D.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7、急性冠周炎的局部治疗应首先采用A.切开引流B.龈袋冲洗上药C.银袋切除D.龈袋刮治E.龈袋烧灼8、所有局麻药都使血管扩张,而致吸收加快,其原因是A.阻滞了副交感神经节和节后神经纤维B.阻滞感觉神经纤维C.阻滞了交感神经节的节后神经纤维D.阻滞了运动神经纤维E.以上均不是9、《化妆品卫生监督实施条例》的施行时间为 AA.1990年1月1日B.1991年5月1日C.1992年10月1日D.1995年1月1日10、医疗保健机构依法开展产前诊断的,必须符合卫生部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并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AA.审核B.认可C.许可D.确认11、某县妇幼保健站组织医疗队下乡为孕妇、产妇做健康方面检查。

检查的以下主要内容中属于孕产妇保健服务的是 CA.为胎儿生长发育提供咨询和医学指导B.为新生儿生长发育提供咨询和医学指导C.为产妇提供心理方面的咨询和指导D.对严重遗传性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提供医学意见12、A.腹腔注射B.灌胃C.皮内注射D.涂皮E.静脉注射(1).通常使化学毒物表现出最大毒性的染毒途径是【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在毒理学试验中常用的染毒途径有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注射途径,在这四种途径中,经过消化道和皮肤染毒由于机体的屏障系统和肝脏首过效应,实际进入血液循环到达靶器官的物质相对减少。

毒理学习题及答案

毒理学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答案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化学致癌物:指能够引起或诱导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为肿瘤的一类化学物质。

2.终致癌物:指间接致癌物在活化过程中间产物是近致癌物,近致癌物进一步代谢活化生成的产物称终致癌物。

3.引发剂:指致癌物直接作用于DNA,引起基因突变,使单个或少量细胞发生永久性的、不可逆的遗传性改变,成为突变细胞,或称“启动细胞”,诱发细胞突变的因素称为引发剂。

4.促长剂:指本身无致癌性,在给予遗传毒性致癌物之后,再给以促长剂可增强遗传毒性致癌物的致癌作用。

5.助致癌物:指本身无致癌活性,在遗传毒性致癌物之前、同时给予,或当致癌物引起的DNA损伤仍存在时给予,能增强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

二、选择题1. 确证的人类致癌物必须有AA.人类流行病学及动物致癌实验方面充分的证据B.经动物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有一定的线索C.充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结果D.已建立了动物模型2. 60年代初期,震惊世界的反应停(thalidomide)事件,首次让人们认识到 A A.化学物的致畸性B.化学物的致癌性C.化学物的致突变性D.药物的致癌性3. 判别化学物质致癌性所使用的系统不包括AA.一般毒性试验B.短期试验C.动物诱癌试验C.人类流行病学研究4. 化学致癌的阶段学说,认为化学致癌是多阶段过程,至少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先后次序为BA.启动、进展、促癌B.启动、促癌、进展C.促癌、进展、启动D.促癌、启动、进展E.进展、启动、促癌5. 恶性转化细胞的特征不包括 DA.细胞形态改变B.细胞生长能力改变C.细胞生化表型改变D.细胞坏死6. 关于癌症病因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EA.癌症是由单种病因诱发的B.癌症是由生物因素诱发的C.癌症是由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环境因素诱发的D.人类癌症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辐射致癌和病毒致癌E.人类癌症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化学因素7、关于前(间接)致癌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必须经代谢活化才具有致癌活性的化学物质称为前致癌物B.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加氧酶是最重要的代谢解毒酶C.催化二相结合反应的代谢酶没有代谢活化作用D.前致癌物是亲电子剂,与DNA能直接反应E.致癌物经代谢活化产生的活性代谢产物为终致癌物8. The process of decision point carcinogen testing DA. is limited to the evaluation of promoters of carcinogenicity.B. evaluates only in vitro tests for carcinogenicity.C. requires evaluation of all possible tests for carcinogenesis.D. evaluates a number of systematic, sequential tests for carcinogenicity.9. The correct sequential chronological steps in carcinogenesis are DA. bioactivation, progression, promotion, initiation.B. initiation, bioactivation, progression, promotion.C. initiation, promotion, progression, bioactivation.D. bioactivation, initiation, promotion, progression.三、简答题1. 化学致癌作用机理,目前有哪几种学说?答案要点:(1)体细胞突变学说。

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每日一练(2015.1.4)

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每日一练(2015.1.4)

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每日一练(2015.1.4)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均有1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答案代码。

每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

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1、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的情形是()。

A.输注成分血B.冰冻白细胞C.浓缩红细胞D.白细胞悬液E.洗涤白细胞2、影响诊断试验的阳性结果的预测值的主要因素是()。

A.敏感度B.重复性C.受检人数D.可靠性E.患病率3、强心甙加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机制是()。

A.激动心肌细胞膜上的β1受体B.增加心肌细胞骨Ca2+浓度C.增加心肌细胞内Na+浓度D.减少心肌细胞内K+浓度E.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4、成人每日通过皮肤不感蒸发量约为()。

A.200~400mlB.400~600mlC.600~800mlD.800~1000mlE.100ml5、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是()。

A.先天性心脏病B.心脑血管疾病C.传染性疾病D.精神病E.意外死亡6、某高速公路巡逻统计,黑颜色的汽车发生交通事故是蓝色汽车的3倍,因此认为开黑色汽车的人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大。

对些,你认为()。

A.对B.不对,因为没有提供绝对数C.不对,因为没有设立对照D.不对,因为没有用率来反映问题E.不对,因为没有进行统计检验7、强心甙加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机制是()。

A.激动心肌细胞膜上的β1受体B.增加心肌细胞骨Ca2+浓度C.增加心肌细胞内Na+浓度D.减少心肌细胞内K+浓度E.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8、在队列研究中,对关联强度进行统计学检验的无效假设是()。

A.RR=0B.RR=1C.RR>1D.RR<1E.BR>09、双变量间数量依存变化的直线关系中,直线与纵轴的交点称为()。

A.aB.bC.rD.rsE.校正rs10、患布氏杆菌病的牛所产的奶应作何处理()。

A.销毁B.发酵C.高温灭菌D.巴氏消毒E.喂饲其它禽畜11、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的情形是()。

(最新版)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预测试题

(最新版)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预测试题

(最新版)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预测试题1 .在危险度评价中,进行危险度特征分析的目的是()oA.确定化学毒物能否产生损害效应B.确定人体接触化学毒物的总量和特征C.测算化学毒物在接触人群中引起危害概率的估计值及其不确定度D.阐明化学毒物剂量与接触群体(实验动物或人)反应之间的定量关系E.阐明待评化学毒物所致毒效应的性质和特点【答案】:C【解析】:危险表征(危险度评价)是定量地确定在特定的暴露条件下一种化学物在给定的机体、系统或(亚)人群中已知和可能有害作用的发生概率以及伴随的不确定性。

危险表征是危险评定的第四步。

危险表征的目的主要是决策建议,包括发生的概率、严重性、给定的人群和伴随的不确定性。

2.以下关于乙型肝炎人群易感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人群对HBV普遍易感B. HBV感染后抗-HBs阳转者可在一定时期内维持免疫力C. HBV各亚型间无交叉免疫D. HBV感染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E.接种乙肝疫苗是降低人群HBV易感性的有效措施【答案】:C【解析】:HBV再次感染时,继发性抗体反应使抗-HBs迅速升高而防止发病, HBV各亚型间有交叉免疫,但与其他肝炎病毒间无交叉免疫。

3.下面对水溶性维生素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经血液吸收B.从尿中排泄C.缺乏症状出现较快D.多数能在体内大量储存E.几乎没有毒性【答案】:D【解析】: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一般没有非功能性的储存,经血液吸收过量时可很快从尿中排出,因此几乎不会造成中毒,但摄入不足时较易出现缺乏症,必须经常通过食物供给。

4.已知暴露因素,研究健康效应常可采用的研究方法为()oA.病例对照调查B.动物实验研究C.现况调查研究D.前瞻性调查研究和现况调查研究方法E.以上都不是【答案】:D【解析】:D项,根据流行病学研究的特点,当已知暴露因素时,无法开展病例对照研究。

此时一般先进性现况调查研究,寻找到暴露因素可能引起的健康效应或疾病变化,并建立初步的因果假设。

公卫助理医师试题及答案

公卫助理医师试题及答案

公卫助理医师试题及答案2016年公卫助理医师试题及答案1、对区域全市性大气进行监测时,一般常采用的指标是( b )。

A.Pb、CO、NO2B.SO2、IP、TSPC.SO2、NOX、COD.SO2、BaP、NOXE.CI、SO2、BaP2、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是由于( b )。

A.大气污染物在体内蓄积的结果B.大气污染物对机体微小损害逐次累积的结果C.水体污染物在体内蓄积的结果D.水体污染物对机体微小损害逐次累积的结果E.大气二次污染物对机体微小损害逐次累积的结果3、水中总固体是( e )。

A.水中溶解性固体的总称B.水中悬浮性固体的总称C.水中有机物的总称D.水中无机物的总称E.以上都不对4、HOCI和OCI-的杀菌效果为( c )。

A. HOCI的杀菌效果与OCI-相同B. HOCI的杀菌效果与OCI-低80倍C. HOCI的杀菌效果与OCI-高80倍D. HOCI的杀菌效果与OCI-低20倍E. HOCI的杀菌效果与OCI-高20倍5、下列几种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d )。

A.土壤成分仅能吸附重金属和农药B.污染土壤的所有有机物都最终变成简单的无机化合物C.进入土壤的所有病原体由于环境不利,全部很快死亡D.土壤有机物的腐殖质化是土壤自净的重要过程E.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后都很局限,不致影响周围环境6、出厂水采样进行全分析每年至少( b )。

A.1次B.2次C.3次D.4次E.5次7、毒物作用于机体,使机体产生超出其维持平衡状态能力的生物学变化的最小暴露水平或剂量称为( a )。

A.阈浓度B.阈上浓度C.阈下浓度D.急性阈浓度E.慢性阈浓度8、1986年4月25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反应堆发生的产物主要是( b )。

A.90Sr、60Co、137CsB.131I、103Ru、137CsC.32P、60Co、103RuD.90Sr、137Cs、14CE.14C、103Ru、60Co9、进行大气样品采集时,用多孔玻板吸收管主要适用于哪种物质( e )。

公卫(助理)医师考试试题

公卫(助理)医师考试试题

公卫(助理)医师考试试题一、试题(一)、单选题1 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剂量效应曲线为:()A 直线B U型C S型D 不规则型E 抛物线型2 环境污染物的暴露一般是通过A 直接摄入污染物B 接触含有这些污染物的土壤C 接触含有这些污染物的生物D 接触含有这些污染物的水E 接触含有这些污染物的环境介质3 光化学烟雾是一种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

A SO2、NO2、醛类B 硫酸盐、O3、醛类C O3、醛类、过氧酰基硝酸酯D 过氧酰基硝酸盐、硝酸盐、硫酸盐E O3、H2O、硫酸盐4 测定大气中有害气体的采样高度为A 呼吸带高度B 0.5米的高度C 1.0米的高度D 3米的高度E 5米以上高度5 溶解氧含量可作为A 有机物污染的间接指标B 水体自净的间接指标C 有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的间接指标D 有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的直接指标E 有机物和无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的指标6 水质的检测结果: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请判断:A 受到污染后,自净已结束B 过去受到污染已逐渐自净,最近又受到污染C 过去受到污染,自净正在进行D 新近受到污染,自净正在开始E 没有受到污染7 水体污染物吸附于悬浮物和颗粒物后,逐渐下沉进入水体底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转变成毒性更大的理化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化学物质,这种情况最常见于水体A 镉污染B 有机氯农药污染C 氯联苯污染D 酚污染E 汞污染8 水质监测采样点应设置在A 水源取水口B 出厂水口C 居民经常用水点处D 出厂水口和管网末梢E 水源取水口、出厂水口和居民经常用水点9 随着高层建筑物增多,高位水箱使用越来越多,二次供水的卫生问题很突出,必须加强对二次供水的水质检测。

在进行水质监测时,除根据水箱材料增设相应检测项目外,一般监测项目应包括A pH、余氯、浑浊度、细菌总数B pH、余氯、总大肠菌群、铁C pH、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D 浑浊度、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E 浑浊度、pH、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10 土壤中化学物质的迁移转化受到土壤PH值的影响,其特点是:A PH值低,金属溶解度高B PH值高,金属溶解度高C PH=7时,金属的溶解度高D PH>7时,金属的溶解度高E 土壤中金属的溶解度与土壤的PH值无关11 某边远山区农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村中有十多户人家的孩子体格矮小、智力低下甚至痴呆,有的发生语言和听力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患哪些疾病的人员,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D
A.伤寒
B.痢疾
C.病毒性肝炎
D.以上都是
2、医疗机构从事药剂技术工作必须配备 D
A.保证制剂质量的设施
B.管理制度
C.检验仪器
D.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
3、A.腹腔注射
B.灌胃
C.皮内注射
D.涂皮
E.静脉注射
(1).通常使化学毒物表现出最大毒性的染毒途径是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在毒理学试验中常用的染毒途径有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注射途径,在这四种途径中,经过消化道和皮肤染毒由于机体的屏障系统和肝脏首过效应,实际进入血液循环到达靶器官的物质相对减少。

而在注射途径中,腹腔注射和经皮内注射的物质依然要通过组织液、血管内皮层才能达到血液循环,这个过程会减少物质进人血液循环的量,只有静脉注射,所有的受试物都是全部进入血液循环,达到靶器官,因此作用于靶器官的到达剂量水平最高。

所以应该引起的毒性最大。

(2).在毒理学试验中较少使用的染毒途径是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较少使用的染毒途径是皮内注射,主要是由于试验的暴露途径是要代表人可能的暴露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人很少通过该途径暴露于外界物质。

4、某男青年婚前医学检查时发现患有梅毒。

该青年对这一诊断结论有异议时,可以 D
A.要求婚姻登记部门裁定
B.要求婚姻登记部门重新检查
C.申请行政复议
D.申请医学技术鉴定
5、A.阻断D1、D2受体
B.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C.阻断中枢胆碱受体
D.对心肌β1受体有兴奋作用
E.使突触间隙的5-HT浓度升高
(1).苯海索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苯海索为中枢胆碱能受体阻断药,是最早治疗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的药物。

作用机制在于中枢抗胆碱作用,通过阻断纹状体胆碱受体,使相对增高的胆碱受体功能降低而起治疗作用。

(2).丙咪嗪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丙咪嗪为三环类抗抑郁药,抗抑郁的作用机制为抑制中枢NA和5-HT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递质浓度,增加NA和5-HT能神经作用。

碳酸锂用于抗躁狂症的治疗,其作用机制为抑制脑内NA和DA的释放,并增加其再摄取,使突触间隙递质浓度降低。

6、发生医疗纠纷,可提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由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对鉴定结论或卫生行政部门处理不服的 C
A.只能申请上一级鉴定委员会重新鉴定
B.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诉
C.可以提出重新鉴定或行政复议申请,也可以起诉
D.不能进行任何申请或起诉
7、对于《执业医师法》的适用对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本法颁布之日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医学专业技术职称和医学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B.乡村医生、军队医师
C.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的医师
D.在中国境内申请医师考试、注册、执业或者从事临床示教、临床研究等活动的境外人员
8、A.阻断D1、D2受体
B.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C.阻断中枢胆碱受体
D.对心肌β1受体有兴奋作用
E.使突触间隙的5-HT浓度升高
(1).苯海索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苯海索为中枢胆碱能受体阻断药,是最早治疗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的药物。

作用机制在于中枢抗胆碱作用,通过阻断纹状体胆碱受体,使相对增高的胆碱受体功能降低而起治疗作用。

(2).丙咪嗪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丙咪嗪为三环类抗抑郁药,抗抑郁的作用机制为抑制中枢NA和5-HT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递质浓度,增加NA和5-HT能神经作用。

碳酸锂用于抗躁狂症的治疗,其作用机制为抑制脑内NA和DA的释放,并增加其再摄取,使突触间隙递质浓度降低。

9、A.代谢活化成终致癌物过程的中间代谢产物
B.不经代谢活化即有致癌活性的物质
C. 需经代谢活化才有致癌活性的物质
D.兼有引发(启动)、促长、进展作用的物质
E.经代谢转化最后产生的有致癌活性的代谢产物
(1).直接致癌物是指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直接致癌物是指化学物不需要经过体内的代谢转化,而直接可以促使细胞出现恶性转化,形成肿瘤的物质;
(2).完全致癌物是指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化学物的致癌过程有三个阶段,引发、促长和进展阶段,在任何一个阶段发挥作用的物质都是致癌物,如果一个物质在所有的三个阶段都可以发挥作用,那这样的物质称为完全致癌物。

(3).近致癌物是指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在间接致癌物于体内进行代谢转化的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称为近致癌物
(4).终致癌物是指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最终产生的具有致癌活性的代谢产物叫做终致癌物;
(5).间接致癌物是指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间接致癌物是需要在体内代谢转化以后,形成的代谢产物为具有致癌活性的物质
10、下列哪项说明不得出现在化妆品标签、小包装或说明书上 D
A.适应证
B.疗效
C.医疗术语
D.以上都是
11、A.有机氯农药
B.悬浮性颗粒物
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D.人类致癌物
E.人类致畸物
(1).有机汞是
【正确答案】 E
(2).氡及其子体是
【正确答案】 D
(3).具有蓄积作用的是
【正确答案】 A
12、国家对放射工作实行的职度是 C
A.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B.考试上岗制度
C.许可登记制度
D."卫生许可证制度"
13、下列哪项说明不得出现在化妆品标签、小包装或说明书上 D
A.适应证
B.疗效
C.医疗术语
D.以上都是
14、《食品卫生法》中对保健食品的相关规定是 D
A.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其产品及说明书应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
B.对保健食品实行两级审批制度,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初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终审
C.产品的功能和成分必须与说明书一致,不得有虚假
D.保健食品是人工合成的食品,适应各人群的营养需要
15、5℃,血压80/60mmHg,脉搏94次/分。

(1).对该患者做进一步体检时最可能发现的体征是
A.脑膜刺激征
B.球结膜充血,皮肤出血点
C.皮肤黄染,肝、脾肿大
D.腓肠肌压痛
E.腹部压痛及反跳痛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根据病人的表现可以判断此病人患有流行性出血热,且为低血压休克期。

进一步检查可以发现相关的血管病变,即有出血、充血及渗出性水肿。

所以第10题答案应选B。

(2).最有助于诊断的化验检查是
A.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B.血气分析
C.尿常规检查
D.粪便常规检查
E.脑脊液常规检查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最有帮助的检查为尿检查。

尿外观可见小片状膜样物,系由尿蛋白及脱落的上皮细胞组成。

尿蛋白多为(+++)~(++++),显微镜下可见管型、,红细胞及巨大融合细胞,巨大融合细胞内可检出病毒抗原。

B1题型
16、放牙钳钳喙与病牙长轴方向一致在摇动时可导致
A.牙槽骨骨折
B.牙龈损伤
C.邻牙损伤
D.颊组织损伤
E.舌侧粘膜损伤
17、口底****坏死性感染局部处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广泛切开引流
B.充分分离口底肌肉
C.3%双氧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
D.加压包扎
E.高压氧治疗
18、A.可引起瞳孔扩大
B.可引起呼吸抑制
C.可引起共济失调
D.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
E.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1).吗啡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吗啡为阿片类镇痛药,对呼吸中枢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小于镇痛剂量即可抑制呼吸,使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降低,每分通气量减少。

(2).碳酸锂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碳酸锂用于抗躁狂症,但不良反应多,血药浓度大时可引起意识障碍、共济失调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3).乙琥胺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乙琥胺为治疗癫痫失神发作的常用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偶见过敏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19、慢性下颌智齿冠周炎可并发面颊瘘其常见位置相当于下颌第
A.8牙
B.7牙
C.6牙
D.5牙
E.4牙
20、下列哪种食品可以生产经营 D
A.超过保质期限的
B.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
C.掺假的
D.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
21、放牙钳钳喙与病牙长轴方向一致在摇动时可导致
A.牙槽骨骨折
B.牙龈损伤
C.邻牙损伤
D.颊组织损伤
E.舌侧粘膜损伤
22、引起严重引口受限的感染是
A.颏下间隙
B.颌下间隙
C.舌下间隙
D.咬肌间隙
E.眶下间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