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深圳中考历史真题部分试题
2018年广东深圳市中考历史与社会试卷(Word版,答案)

深圳市2018年中考历史与社会试卷(Word版有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12.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皇帝是A 夏禹B 汉武帝C 秦始皇D 唐太宗13.如图2,大运河在古代中国起着贯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
大运河连接淮河与长江的一段是A 通济渠B 永济渠C 江南河D 邗沟14.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科举制度的完善,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这一时期,处于发展的黄金时代的是A 诗歌B 散文C史学D戏曲15.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事变,侵占我国东北三省。
这一事变是A 西安事变B 七七事变C 八一三事变D 九一八事变16.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为了中国的富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
下面民主革命探索中,与孙中山有关的是①同盟会成立②辛亥革命③中华民国成立④第一次国共合作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17.小华假期去图3所示事件发生的地主参观,他似乎又听到了战争的隆隆炮声。
这一战役是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平津战役D 渡江战役18.班级要出一期庆祝国庆节的板报,主题是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成就。
下面可选的题材是A 长征胜利B 重庆谈判C 开国大典D “两弹一星”19.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这个年代是A “大跃进”时期B 农村人民公社化时期C 文化大革命时期D 土地改革时期20.在某红色旅游景点,导游介绍说:“这里召开的一次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这一景点是在A 遵义B 南昌C 广州D 嘉兴 21.阿拉伯借助宗教的号召力对外扩张,成为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这一宗教是 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犹太教 22.据报道,“南澳Ⅰ号”沉船打捞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201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绝密★启用前广东省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本试卷分为第Ⅰ(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
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刀耕火种B.游牧渔猎C.农耕定居D.铁犁牛耕2.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八股取士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汉武帝这一措施()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 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
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
“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6.如图所示情景应选自()A.《伤寒杂病论》B.《资治通鉴》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7.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为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记述出处“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
”《清史稿》“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军机大臣年表》A.因战事而设B.设于雍正十年C.强化了君权D.设于雍正年间8.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
最新-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整理版(专题) 精品

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整理版专题一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选择题1. (淄博)13.下面关于“一二·九”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直接原因是九一八事变爆发B.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C.青年学生在这次运动中起了主力军的作用D.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2. (荆州)4、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合作抗日的初步共识是在A.九一八事变后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C.百团大战后 D.中共七大召开后3. (四川眉山)6、促进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事件是A、一二·九运动B、皖南事变C、双十二事变D、七七事变4. (福州)9、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B、北伐战争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5. (太原)2.下列历史事件社会背景相同的是①井冈山斗争②“八一宣言”发表③“一二•九”运动兴起④.瓦窑堡会议召开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6. (彬州)14、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性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7. (德州)(大纲)中共发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主要是针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提出的?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8. (河南)11、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镇南关大捷9. (湖北恩施)1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八一宣言”发表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一二•九”运动爆发D、国民党公布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10. (武汉)16、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其主要依据是:A、中国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B、国民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1. (黔南州)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在A、西安事变之后B、一•二八事变后C、七七事变之后D、九一八事变之后12. (太原)2.下列历史事件社会背景相同的是①井冈山斗争②“八一宣言”发表③“一二•九”运动兴起④.瓦窑堡会议召开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3. (温州)9、由日本右翼团体编写的《新历史教科书》再次被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
深圳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解析

深圳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解析历史作为中学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深圳地区中考历史科目也是备受关注的科目之一。
了解历年深圳中考历史真题及其答案解析,对于备战中考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2019年2019年深圳中考历史试题主要涉及了中国古代的科技与农业、古代帝国的形成与发展、丝绸之路的开设与影响等内容。
第一节选择题:1.素有“火药之乡”之称的是()。
A.江苏B.湖南C.四川D.广东答案:B解析:湖南历史上是以制作火药著名的地方。
2.北美洲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独立运动在法国比较成功的是:()A.阿根廷B.巴西C.加拿大D.墨西哥答案:C解析:加拿大独立运动在比较顺利的情况下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3.()在世界历史上有着较高的农业科技。
A.唐朝B.宋朝C.明朝D. 清朝答案:B解析:宋朝在农业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如造纸术的发明、提种播种法等。
第二节非选择题4.史书上有“岳镇八方,锁江于腹”的称谓,指的是()。
答案:长江三峡解析:这幅对长江三峡的描述非常形象,并准确地反映了三峡地形的特点。
5.丝绸之路在促进不同文明交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下哪项是丝绸之路带来的重要文化输出?答案:佛教解析:在世界历史上,佛教的传播和繁荣离不开丝绸之路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二、2018年2018年深圳中考历史试题主要涉及了中国古代的农业与商业、中外文明交流与对比、烽火台与信臣等内容。
第一节选择题:1.最早在大陆发现并加以利用的是()。
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铁矿石答案:A解析:煤炭是最早在大陆发现并加以利用的能源资源。
2.以下哪一项不是区分中国古代与其他文明的特殊之处?A.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B.礼尚往来的友好外交政策C.重视基础教育D.重视道德教育答案:B解析:中国古代特殊之处不在于礼仪,在于政治制度、教育和道德教育等方面。
3.中华古代史上有一位精忠报国的忠臣,他用智计联络四方,名动天下。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1)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4bf3962e964bcf84b9d57bf1.png)
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挣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姗;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 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
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 刀耕火种B. 游牧渔猎C. 农耕定居D. 铁犁牛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说明半坡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定居的农耕生活。
A项刀耕火种是新石器时代残留的农业经营方式,属于原始生荒耕作制,与材料内容不符;B项游牧渔猎与材料中的生活方式不符;D项铁犁牛耕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方式。
C项符合题意,故选C。
2.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君主专制D. 八股取士【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实行了郡县制,成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的手段。
A项是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C项是秦朝建立以后实行的政治制度,但不符合题意;D项是清朝时期的科举制度。
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二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发展试题

专题二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发展1. 在人类历史上,思想和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诸子百八十七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以此弛悦,取舍诸侯。
——《汉书·艺文志》(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对我国传统文化发展有何影响?材料二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
——摘编自《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2)材料二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什么?材料三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3)材料三中的文件发表,标志着哪一思想理论的诞生?该思想首次成功的实践是什么?(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思想解放有何作用?它对我们今天进行思想文化建设有何启示?2.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声,与社会实践互动,照亮社会前行的每一步。
【智者光芒】有人将“先秦时期”和“近代时期”视为中国历史上两次重要的社会大转型时期。
每一次转型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1)根据提示填写下列人物卡片【变革先声】思想变革促进社会进步。
有学者称:“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无疑是法国之欧洲。
”(2)从思想文化角度而言,哪一历史事件最能够说明“18世纪的欧洲无疑是法国之欧洲”?写出在它影响下,欧美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各一例。
【正道沧桑】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展示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发展规律。
(3)依据材料按要求在下列空格中填写相应历史事件。
【理论升华】(4)理论是实践的先导。
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18)

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18)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前面的字母符号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1.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
在该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
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
上述考古发现能为“河姆渡文化”哪一表现提供直接佐证A. 种植作物B. 磨制石器C. 饲养家畜D. 打猎捕鱼【答案】A【解析】题干的“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可以证明河姆渡人会种植作物,故A符合题意;磨制石器是河姆渡人使用的劳动工具,题干材料不能佐证。
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未涉及饲养家畜和打猎,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汉武帝即位后,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
通过这样的考察,大汉呈现出人才济济的盛况:大经学家、政论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大军事家卫青、霍去病,大探险家张骞都出现在这一时期。
上述材料说明了汉武帝A. 树立皇帝权威B. 重视选拔人才C. 削弱贵族势力D. 推崇儒家思想【答案】B【解析】题干的“汉武帝即位后,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
通过这样的考察,大汉呈现出人才济济的盛况”表明汉武帝重视选拔人才,他统治时期出现了董仲舒、司马迁、张骞、卫青等人才。
故B符合题意;树立皇帝权威、削弱贵族势力、推崇儒家思想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清政府一些官员认为台湾土地狭小、人口稀少,设立地方政府要靠朝廷供养,浪费粮饷,主张放弃台湾岛。
大臣施琅劝告康熙帝,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虽然边远,其实是沿海要害所在。
于是,康熙帝决定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
上述材料表明清朝设立台湾府的目的是A. 接受汉族文化B. 发展海外贸易C. 巩固东南海防D. 鼓励官员进谏【答案】C【解析】题干的“大臣施琅劝告康熙帝,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虽然边远,其实是沿海要害所在。
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

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学习啦丽仪 2017-09-12 17:14:102018年的中考即将到来,历史科目的试卷大家都做的怎么样了?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提供关于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选择题1.下列图片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A. 半地穴房屋B. 打制石器C. 稻谷D. 彩陶器2.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是在()A.北宋B.南宋C.元朝D.明朝3.“载初元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
“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4.“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材料中导致中国“国将不国”的条约是()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为中国近代史开辟可道路B.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6.鲁迅曾说:“感谢……从此可以不带辫子而自由自在”,这里他要感谢()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7.1919年元旦他发表《新纪元》一文,指出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
“他”是()A.梁启超B.陈独秀C.李大钊D.胡适8.如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轴。
其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于()A.AB.BC.CD.D9.“1940年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
战斗日以继夜,一连厮杀了3个半月。
他们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
材料描述的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平津战役10.如图诗歌的创作背景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C.新中国的成立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1.大生纱厂是近代实业家张骞创办的民族企业,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其第一、第三纺织公司实行公私合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深圳市中考历史真题(部分试题)
1.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大量来自海内外的华夏儿女齐聚陕西,共同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他们祭拜的的是()
A.黄帝B.蚩尤
C.周武王D.秦始皇
3.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下列史料能证实丝绸之路存在的是()
A.河姆渡出土的骨耜B.半坡出土的纺轮
C.陕西出土的秦兵马俑D.新疆出土的东汉丝袜
5.下列帝王世系表(表2)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文成帝拓跋濬→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孝庄帝元子攸→节闵帝元恭→废帝元朗→孝武帝元修
表2
A.西周实行分封制B.商鞅变法
C.秦的统一D.北魏孝文帝改革
12.近代中国的探索之路充满曲折,下图①处所示道路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B.洋务运动
C.戊成变法D.辛亥革命
14.李大钊认为:“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
”受此启发,后来中共领导了()
A.义和团运动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2.埃及人说:“人类害怕时间,而时间害怕金字塔。
”数干年前建造的金字塔至今仍屹立于()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D.黄河流域
23.就像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一样,16世纪的意大利是“欧洲的学校”。
之所以被称为“欧洲的学校”,是因为意大利()
A.发展为罗马帝国B.传播了基督教
C.开展了文艺复兴D.确立了共和政体
25.大国重器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
下列事物,属于18至19世纪英国“重器”的是()A.瓦特的改良型蒸汽机
B.富尔顿的蒸汽轮船
C.卡尔・本茨的汽车
D.菜特兄弟的飞机
28.“1868年,日本的新兴势力通过战争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之后)在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领域全面推进改革。
”这次“改革”是()
A.法国大革命B.明治维新
C.百日维新D.戈尔巴乔夫改革
33.材料一: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必须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
……只有坚决地系统地进行改草,城市经济才能兴旺繁荣,才能适应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需要。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