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畸形手术成功率【专业知识文档】

合集下载

脑血管畸形急性出血外科治疗效果分析

脑血管畸形急性出血外科治疗效果分析
f 关键词 】 血 管畸形 ; 脑 急性 出血 ; 外科 治疗 ; 血肿 清 除加 脑血 管 畸形 切 除术 f 图分 类号 】 6 11 2 中 R 5 .+ [ 献标 识码】 文 A [ 文章编 号 】 6 4 4 2 ( 0 2) 7 a) 0 3 — 2 1 7 — 7 12 1 0 ( 一 0 2 0
wee rto p ciey rve d n ld n e tma d b i e n ls c rb a a c lrmafr t n e cso n 1 ae , r er s e t l e iwe ,i cu ig h mao e rd me tpu ee rlv s ua lo mai x iin i c s s v o 9
sg t eⅡ c rba vsua l r a o x i o n 7css a dh m tm e r e n lss ul idwigd cmpe— a ee rl ac lrmafm t ne cs n i ae. n e ao ad bi me tpu k l w n o n eo rs o i i d
h mao e r e n l ss g e e rl a c lr l r t n e cs n i a e , x r a e t c lrd a a e pu e tma d b i me t u t e I c rb a v s u a f ma o x ii n 9 c s s e t n lv nr u a r i g ls d p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I ma o i o e i n
so n 5 c s s Re u t it — e e a e r u e n e t s o c  ̄e . h he a e t fe tc t g rz d a x e — in i a e . s l Th ry s v n c s s we e c r d a d 3 d ah c u d T e t r p u i e c a e o ie s e c l s c l n n 2 a e , a r i a e n o ri a e .W i n h o 3 y a sf l w- p i 7 c s s 2 c s s we t a k e ti 4 c s s f i n 9 c s s a d p o n 4 c s s t 6 mo t s t e r o l h o u n 3 a e ,2 a e n c b

脑血管介入手术相关知识点

脑血管介入手术相关知识点

脑血管介入手术相关知识点脑血管介入手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神经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介入手术是通过导管技术将药物或器械送入脑血管内,以达到治疗目的。

本文将介绍脑血管介入手术的相关知识点。

1. 脑血管介入手术的适应症脑血管介入手术适用于以下疾病:(1)脑动脉瘤:脑动脉瘤是脑血管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脑血管介入手术可以通过导管技术将金属支架等器械送入脑血管内,以达到治疗目的。

(2)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疾病,脑血管介入手术可以通过导管技术将药物或器械送入脑血管内,以达到治疗目的。

(3)脑血管狭窄:脑血管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脑血管介入手术可以通过导管技术将药物或器械送入脑血管内,以达到治疗目的。

(4)脑血管栓塞:脑血管栓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脑血管介入手术可以通过导管技术将药物或器械送入脑血管内,以达到治疗目的。

2. 脑血管介入手术的操作步骤脑血管介入手术的操作步骤如下:(1)麻醉:脑血管介入手术需要进行全身麻醉,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2)穿刺:在手术部位进行穿刺,将导管插入血管内。

(3)导管进入:将导管沿着血管插入到病变部位。

(4)治疗:通过导管将药物或器械送入病变部位,进行治疗。

(5)拔管:治疗结束后,将导管拔出。

3. 脑血管介入手术的注意事项脑血管介入手术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以确定手术的适应症和手术方案。

(2)手术时需要严格控制导管的进入深度和方向,以避免对血管造成损伤。

(3)手术时需要注意防止血管破裂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4)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 脑血管介入手术的优点和缺点脑血管介入手术的优点和缺点如下:(1)优点:①手术创伤小,恢复快;②手术过程中可以实时观察病变部位,调整治疗方案;③手术成功率高,治疗效果好。

(2)缺点:①手术需要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②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血管破裂、出血等;③手术费用较高。

脑血管畸形

脑血管畸形

附: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
由于脑动静脉畸形盗血,造成畸形周 围的正常脑供血不足,使脑组织慢性 缺血。因而这部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 丧失了自动调节能力。一旦动静脉畸 形被切除,或其主要输入动脉被闭塞, 原来被动静脉畸形盗血的血液重新流 入慢性扩张的血管,一高流量注入微 循环,是病理性扩张的血管不能耐受 这种改变,导致血管源性水肿,毛细 血管破裂,脑实质出血 ❤
护 理 措 施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术前准备 病情观察及护理(血压、癫痫、头痛)等
护 理 措 施
术后护理: • 体位:全麻未清醒患者取侧卧位,意识清醒者抬 高床头15-30度,以利颅内静脉回流 • 病情观察及护理:神外术后常规护理 • 血压控制:术后估计有可能出现正常灌注压突破 现象危险者,可维持全身适度低血压4-7天 • 管道护理:引流管、尿管、cvc等 • 基础护理:口腔、会阴、皮肤等 • 营养和补液:流质--半流质--普食并静脉补液 • 用药护理:脑血管痉挛、抗生素、脱水药等 • 并发症的护理
脑动静脉畸形 (AVM)
神经外一科 汪亭
脑动静脉畸形定义
• 脑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先天性局部脑血
管发生的变异,在病变部位脑动脉与脑静 脉之间缺乏毛细血管,致使动脉直接与静 脉相接,形成了脑动、静脉之间的短路, 产生一系列脑血流动力学上的紊乱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发病年龄多在20~30岁 男性稍多于女性
脑AVM临床表现
AVM临床表现
出 血
癫 痫
头 痛
神经功能障 碍及其他症状
脑AVM临床表现
• 出血 最常见的首发症状
畸形血管破裂可致脑内、脑室内和蛛网膜 下腔出血,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头痛、呕 吐等症状:少量出血时症状不明显
• 发生率:68% 死亡率第一次10%.第二次13%.第三次 20%

脑血管畸形相关知识点总结

脑血管畸形相关知识点总结

脑血管畸形相关知识点总结脑血管畸形相关知识点总结脑血管畸形,又称蛛网膜下腔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AVM),是一种在大脑血管系统中出现的异常结构,由动脉和静脉直接连接而无小动脉或毛细血管的存在。

脑血管畸形通常是先天性的,出生时即存在,但临床症状常在年轻成年人时才表现出来。

本文将从概述脑血管畸形的基本知识、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基本知识1. 脑血管畸形的分类:根据脑血管畸形的形态、解剖位置、动静脉间的连接方式,可分为4类:A型(呈马蹄形)、B型(呈海绵状)、C型(呈混合型)和D型(动静脉型)。

2. 脑血管畸形的发病率:脑血管畸形的发病率约为0.1-0.5%,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3. 脑血管畸形的病程:脑血管畸形通常在出生时就存在,但临床症状大多在10-40岁时发生。

二、病因1. 遗传因素:脑血管畸形可与个体遗传背景有关,例如肿瘤抑制基因(TS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基因的异常突变。

2. 发育异常:胚胎期间血管形成和发育异常可能导致脑血管畸形的形成。

三、临床表现1. 颅内出血:脑血管畸形中的血管脆弱,容易破裂导致颅内出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2. 癫痫发作:脑血管畸形刺激周围神经组织,导致癫痫发作的发生。

3. 神经功能缺损:当脑血管畸形压迫周围神经或脑组织时,可引起头痛、偏瘫、感觉异常等神经功能缺陷。

四、诊断1. 神经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和头颅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等,可帮助医生确定脑血管畸形的位置、形态和大小。

2. 血管造影:血管造影是一种检查脑血管畸形的重要方法,通过注射造影剂,可以清晰地显示脑血管畸形的动静脉连接情况。

五、治疗方法1. 开颅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脑血管畸形的最常用方法,手术的目的是完全切除血管畸形,减少颅内出血和神经功能缺损的风险。

脑血管畸形的发病率高吗如何预防

脑血管畸形的发病率高吗如何预防

添加 标题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脑血管 畸形
早期发现并治疗脑血管畸形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 脑血管检查,及时发
现脑血管畸形
控制血压:保持血压 稳定,避免高血压对
脑血管的损害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 水果,少吃高脂肪、
高胆固醇食物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 避免烟草和酒精对脑
血管的损害
适当运动:适当进行 有氧运动,增强心肺 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脑血管畸形的发 病率及预防方法
汇报人:
目 录
01 添 加 病 率
03
脑血管畸形的预防 方法
04
脑血管畸形的预防 措施
01
单击添加文档标题
02
脑血管畸形的发病率
脑血管畸形的定义
脑血管畸形是一 种先天性血管发 育异常,主要表 现为脑血管的异 常扩张、扭曲或 畸形。
发病率约为1%-2%
地区分布:脑血管畸形的 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存在差 异,如亚洲地区的发病率
相对较高
性别差异:脑血管畸形的 发病率在男性和女性之间 也存在差异,男性发病率
相对较高
年龄分布:脑血管畸形的 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 增加,尤其是老年人群中
发病率较高。
03
脑血管畸形的预防方法
定期进行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可以 及时发现脑血管畸
提高公众对脑血管畸形的认 识和重视
提高公众对脑血管畸形的预 防意识,减少发病率
建立完善的脑血管疾病预防体系,提高诊疗水平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脑血管疾 病的筛查和检查,及时发现和
治疗脑血管畸形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
动、戒烟限酒等
控制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 高血脂、糖尿病等脑血管疾病

首例宫内胎儿脑部手术取得成功

首例宫内胎儿脑部手术取得成功

盖伦氏静脉畸形(VOGM)是危及小儿健康的罕见的先天性颅内血管疾病之一,自然病史中死亡率和致残率均很高。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动脉和静脉之间会有一组毛细血管,它们允许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交换,并减缓血液流速。

而VOGM患者由于胚胎发育异常,动脉与大脑大静脉直接相连,这会导致高压血液直接从动脉涌入静脉,而血管壁较薄的静脉在高压下会形成一个像气球一样的血肿,从而造成充血性心衰、肺动脉高血压、大脑组织受损和丧失或脑积水。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一项报告,这种血管畸形影响大约6万分之一的新生儿。

其标准的治疗方法是在婴儿出生后进行手术,阻断畸形血管内动脉与静脉的连接。

可是,这种手术不能逆转心衰发作,也来不及防止大脑残疾或威胁生命的脑损伤。

近日,据《中风》杂志报道,外科医生首次在产前通过子宫内手术矫正了胎儿大脑中的异常血管。

Kenyatta是一名预备妈妈,她在进行怀孕30周的常规超声产检时被告知胎儿患有VOGM,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和布莱根妇女医院的医生向Kenyatta介绍了一项临床试验,可以在她的孩子出生前提供治疗。

在艰难的抉择下,Kenyatta选择加入该试验,成为首例接受手术者。

新方法使用子宫内手术,旨在减少侵袭性血流。

医生使用超声波引导一根长针穿过母亲的腹部,进入胎儿大脑中动脉受影响的部位,然后将一种物质注入其中。

这种方法可让盖伦氏静脉畸形发生转变,不让大脑动脉中的血液排入静脉中。

手术持续了不到2小时。

术后,Kenyatta开始出现羊水漏出,意味着她的“羊水破了”;2天后,医生通过阴道分娩引产生下了婴儿。

波士顿儿童医院脑血管外科与干预中心主任、本例手术报告第一作者达伦·奥巴赫在美国心脏协会的报告中说:“在我们的第一例治疗病例中,我们非常兴奋地发现:通常出生后看到的急剧衰竭并未出现。

”奥巴赫说:“我们高兴地宣布,出生第六周,婴儿发育非常好,没有用药,正常喝奶,体重增加,已出院回家。

大脑没有任何受到负面影响的迹象。

脑血管畸形致脑出血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脑血管畸形致脑出血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脑血管畸形致脑出血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作者:李娜来源:《健康周刊》2017年第20期【摘要】目的:在脑血管畸形致脑出血患者治疗期间采用手术治疗,观察临床效果。

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所收治的脑血管畸形致脑出血患者中选取48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6年1月~2017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48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手术治疗,将2组患者实行不同治疗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统计学分析结果的相关性数值。

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复发率、致残率、死亡率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对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关键词】脑血管畸形致脑出血;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脑血管畸形致脑出血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且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1],病情危重,需要给予患者对症支持治疗。

目前临床上主要利用手术治疗给予患者病情有效控制,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本组探究中共计选取48例患者,探究目的是深入分析在脑血管畸形致脑出血患者治疗期间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过程及结果,如下叙述。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基础性临床资料参与本次探究的48例患者均选自我院所收治的脑血管畸形致脑出血患者中,就诊时间是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组别是2组,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即试验组(n=24)和对照组(n=24)。

试验组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14例、10例,患者年龄在54岁至86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62.54±6.32)岁;对照组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13例、11例,患者年龄在55岁至85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61.24±5.98)岁。

所有患者均对手术流程进行了充分了解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给予本组探究中2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分析结果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各项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患者年龄、患者病程、患者具体病情变化等。

脑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附92例报告

脑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附92例报告

脑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附92例报告
谭启富;刘承基
【期刊名称】《江苏医药》
【年(卷),期】1989(015)007
【摘要】本文报告收治92例经手术证实的脑血管畸形患者。

男69例,女23例。

年龄10~58岁。

临床症状以颅内出血最多,占68例,癫痫发作35例,头痛等6例。

全部经手术治疗,手术死亡率为1.1%。

作者在讨论中强调了手术中的正常灌注压突破现象和有癫痫症状的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

【总页数】3页(P350-352)
【作者】谭启富;刘承基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1
【相关文献】
1.脑血管畸形的CT、MRI及MRA诊断(附16例报告) [J], 丁庆国;胡春洪;郭亮;丁乙
2.低场磁共振成像对颅内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附36例报告) [J], 方华盛;廖春雄
3.小脑血管畸形的诊断分析(附14例报告) [J], 刘洪良
4.脑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附92例报告) [J], 谭启富
5.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与治疗(附15例报告) [J], 王健;刘荣耀;许友松;李涛;位振清;董滨;朱廷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血管畸形手术成功率【专业知识文档】
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
文章导读
脑血管畸形是一种血管发育过程中的先天异常,脑血管畸形会导致癫痫,要及时手术治疗才能够改善神经系统出现的障碍,至于手术的成功率还取决于医院,水平以及手术的科学性。

1.准备性手术
对于颈动脉及其分支主干为脑动静脉畸形供应动脉的手术,术中欲控制颈动脉血液供应时,取仰卧位,头部转向健侧。

局麻后,在甲状软骨平面,沿胸锁乳突肌前缘作纵形切口。

切开颈阔肌,向外拉开胸锁乳突肌,切开颈动脉鞘,分离出颈内动脉,用胶皮圈绕过,但暂不阻断其血流。

切口塞入干纱布保护好,以备术中必要时暂时控制出血。

2.体位、切口(以较多见的大脑半球额顶叶病灶为例) 病人侧卧,作额顶部大马蹄形切口[图⑴],前方应能显露中央前回,并把整个病灶包括在手术视野中,切口中线在矢状线上,以便显露大脑半球纵裂。

3.开颅
按头皮颅骨瓣开颅常规处理,但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头皮、颅骨出血常较多,有时像脑膜瘤,故头皮要分段切开,认真止血;头皮和骨瓣可分别翻开。

②如前中央回的粗
大血管与硬脑膜明显粘连,不要勉强掀开,可以留下小块硬脑膜[图⑵]。

③如掀开骨瓣时已经撕破血管,可用小块肌肉或明胶海绵压迫,并缝合于硬脑膜上[图⑶],不可结扎血管,否则术后可发生偏瘫或癫痫。

④头皮骨瓣形成后,将骨窗边缘出血处涂以骨蜡,渗血的静脉及蛛网膜粒用脑棉覆盖,可止血和预防气栓形成。

4.鉴定中央回及供血动脉
单凭解剖位置来确定运动区还不够准确,可用电刺激器来鉴定。

主要供血动脉直径比正常动脉粗,血管壁比畸形血管壁略厚,血管内主要系动脉血,符合造影片上的定位,可根据以上条件来确定。

但有时由于动、静脉血相混,血管壁本身也具缺陷,无法确定时,可用小镊子或动脉瘤夹夹住血管,观察片刻。

如系动脉,其远端将变为蓝色静脉血;反之,如系静脉,则无此改变[图
⑷]。

5.结扎供血动脉确定动静脉畸形在大脑皮层的范围及供血动脉后,用银夹夹住或丝线结扎供血动脉,但应保留供应前中央回区域的血管[图
⑸]。

如主要供血动脉来自大脑中动脉,可先把侧裂小心分开,显露大脑中动脉,上血管夹暂时控制血运6~8分钟,迅速分出其供应血管瘤的分支,上银夹后切断[图⑹],然后放开小血管夹。

总之,应尽量把主要供血动脉结扎,而且越靠近血管瘤越好。

此时,应可见到血管瘤变小及血管瘪缩,如未瘪缩,应考虑深部尚有主要供血动脉,分离时应注意显露并予处理。

6.分离血管瘤在紧贴血管瘤的周围,电凝及切开皮层3~4mm深(已上银夹的动脉应予切断)[图
⑺]。

用脑压板(深部要用带灯脑压板或冷光源)及吸引器在直视下小心地分离边吸引,但绝不能盲目乱掏,以免引起汹涌出血。

遇到较大血管,常用动脉瘤针带线作
双重结扎后切断。

也可双侧上银夹后在中间电凝并切断[图⑻⑼],但银夹必须比血管的直径长,如无大型银夹,可用脑动脉瘤夹。

再逐步把畸形灶分离翻转,找到深部主要供血血管,牢固结扎后切断,即可摘除脑动静脉畸形灶[图⑽]。

7.瘤腔止血血管瘤取出后,将活动性出血点用双极电凝或银夹止血[图⑾]。

然后放入一团带线的湿脑棉,用吸引器吸引,使脑棉与瘤腔壁附着[图⑿],待几分钟后,细心、缓慢地将脑棉掀起,渗血处耐心细致地用双极电凝分别止血。

如此反复处理,出血即会停止。

关颅前把生理盐水充满瘤腔,并再次观察有无渗血;如有,则继续处理,直至放在瘤腔内的生理盐水保持澄清,并在撤去降压药复压后或压迫颈静脉仍不出血为止。

8.关颅
紧密缝合硬膜脑,颅骨窗缘硬脑膜悬吊缝合。

颅骨窗内硬脑膜过分松弛过,可作一硬脑膜悬吊线,从颅骨瓣相应部位钻一小孔,将悬吊线引至颅骨外,与骨膜缝合结扎,以尽量消灭硬脑膜外间隙,减少术后血肿形成的机会。

硬脑膜下和硬脑膜外各放一引流管并另作切口引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