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稿 - (1)
给高二学生“成人礼”拟写的对联(初稿)

一、襁褓 ( 2 岁左右)生鞠抚畜 亲情勿忘长育镕陶 国恩永酬诗经《蓼莪》中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镕陶:即镕铸陶冶,比喻培养造就人才。
此联意思是:父母生养了我们,国家培育了我们,父母、国家的恩情,我们要铭记于心,并要终生酬报。
二、垂髫( 5 岁左右)树高千尺 立以根本人生百年 成乎龀髫此联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参天大树,耸立于天地之间,是缘于根扎得深,干立得直;岁看到老,说的就是儿时习惯的重要性。
三、总角 ( 7 岁左右)总角就傅淳淑质绮岁授书岐(左“山”右“疑”)姿淳淑:敦厚善良的意思。
绮岁:青春年少。
岐(左“山”右“疑”)(nì):出自《詩经》“克岐克(左‘山’右‘疑’)”,俊俏聪明的意思。
就傅授书:指开蒙读书。
此联意思是: 总角年少,启蒙读书,便展露出敦厚善良的品质、俊俏聪颖的英姿。
四、舞勺 / 豆蔻 ( 13 岁左右)舞勺四方舞凤志豆蔻七步豆萁才舞勺、豆蒄分别是指十二、三岁的男孩、女孩。
舞凤:旧时传说国家太平,则有凤来仪。
豆萁才:用了陈王曹植七步成诗《煮豆燃豆萁》的典故。
此联意思是:无论男孩、女孩,都要趁早立下安邦兴国之大志,习得七步成诗之大才,以酬恩父母,报效祖国。
五、束发 / 及笄 ( 15 岁左右)及笄当知读书好束发正是用功时束发、及笄(j ī ):分别是指15岁左右的男孩、女孩。
此联告诫同学们:人到了十四、五岁的年龄,应当理性地知道:要读书,要读好书,要发愤用功把书读好,夜以继日,砺德修能。
六、成人 ( 18 岁左右,读高二)今日成人须策马来年试艺擅雕龙试艺:旧时指科举考试,这里指当今的高考。
雕龙:雕镂龙纹,比喻善于修饰文辞,也指文章写得好,才高学厚。
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有部文学理论专著叫《文心雕龙》。
此联勉励高二同学:现在已步入成年,更当扬鞭策马,在明年的高考中,一定会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AAOS指南1翻译初稿

Clavicle Fracture (Broken Collarbone)锁骨骨折A broken collarbone is also known as a clavicle fracture. This is a very common fracture that occurs in people of all ages.锁骨骨折又称为“clavicle fracture”,是一种很常见的骨折,好发于任何年龄段。
Anatomy解剖The collarbone (clavicle) is located between the ribcage (sternum) and the shoulder blade (scapula), and it connects the arm to the body.锁骨位于胸骨和肩胛骨之间,连接着躯干与上肢。
The clavicle lies above several important nerves and blood vessels. However, these vital structures are rarely injured when the clavicle breaks, even though the bone ends can shift when they are fractured.锁骨位于几个重要的神经和血管上,但是当锁骨骨折甚至出现移位时,这些重要的结构却很少累及。
The clavicle is part of your shoulder and connects your ribcage to your arm.锁骨属于你肩部的一部分并连接着你的胸骨与上肢。
Reproduced from The Body Almanac. (c)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 2003.转载于《身体年鉴》。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讨论与远方的同龄人建立联系,加强交流,开展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
目的是使学生亲历一次“手拉手”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沟通和交际的能力。
学情分析:教师可先创设情境,介绍一些遥远地方小学的情况及他们对交友的渴望,激发学生建立“手拉手”活动的兴趣;然后使学生明确,此次活动的策划与开展都由学生自己操作。
教学目标:1.开展一次策划交友活动的话题,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在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3.利用书信开展交际活动,在信中有条理地进行表达,写出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4.掌握信封的写法,学会评改习作,并通过书信来与人交往和分享习作的快乐。
重点难点:把自己的设想及策划有条理地写出来。
教学准备:了解一些遥远地方小学的情况及他们对交友的渴望。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营造气氛激起热情1.读一则来自远方的学校的报道。
展示那个地区的风貌。
2.你有什么感受?你还知道哪个地区的风土色彩吗?(生尽情的说一说。
)师补充叙述: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江南水乡,塞外风光,西部高原,浓郁的地理特色,迥异的风土人情,作为中国人,我们无比自豪和骄傲!3.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全国各地的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部分山川风物的图片、文字资料。
【从各地风土人情入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二、策划方案展开活动1.各地的风格迥然,你们想结交更多的异地朋友,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吗?想更深入地了解他们那里的风景和物产吗?今天我们就来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
板书:实施“手拉手”活动2.要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我们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建立联系3.远方的小伙伴和我们相隔遥千山万水,我们怎样才能和他们联系起来呢?怎样才能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呢?4.学生分小组交流探讨。
汇报交流结果。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方式:网络报刊杂志各类书籍电视栏目……【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展现热闹的策划场面】三、确定方式,开展联系1.既然我们已经确定与远方的小伙伴建立起联系,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展“手拉手”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了?现在大家集思广益,确定交际方法,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就请大家先在组内商量和交流。
陶罐和铁罐教案 (第一课时)1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初稿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抓住文中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语句,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有礼而不懦弱。
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出示图片罐,学生齐读。
2、师引导:罐是用来干什么的?3、教师小结:木罐是木做的,铁罐是铁做的,相机出示图片。
你还知道他们有哪些优缺点吗?出示表格。
陶罐不会被氧化易碎铁罐容易氧化坚硬4、师:作家黄瑞云就抓住他们的优缺点,为我们创作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这个故事就是《陶罐和铁罐》。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师:看到这篇童话的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呢?生:(预设)我想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什么故事?我想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陶罐?师:一个简单的题目都能让同学们产生这么多想法,看来同学们善于思考。
那这篇童话到底写的什么呢?请同学自读课文到童话里去寻找答案吧。
在阅读之前,要明确目标,请看大屏幕上的自主学习提示。
抽生读(提示带上序号)师:明白了吗?请开始。
(一)出示自学要求生按自学要求自主学习,师巡视查看情况,师提示,如已完成,请静息。
师:1,2,3,请做好。
你会读屏幕上的词语吗?自己试试看(自读),现在老师检查一下你们的自学情况。
(二)检查生字词1、指名读,请你读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
及时纠正轻蔑、恼怒、懦弱的读音。
2、开小火车读。
请这一列。
纠正读音。
3、发现分行规律。
现在请大家看看。
4、小组读,读出陶罐和铁罐的特点。
5、全班齐读。
加强巩固。
(三)检查句子师:你们读得真认真,这些词语想跟你们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他们藏到了句子里,你还能读吗?我们一起试试看。
句子1: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句子2:“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句子3:“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句子4:“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指名反馈:谦虚这个词是要求我们写的,大家仔细观察他是怎么写的?跟着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的(点,横折提…)我们一起齐读两遍。
一年级家长会关于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发言稿

一年级家长会关于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发言稿一年级家长会关于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发言稿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您好!感谢各位家长从百忙之中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这既是对孩子的关心,也是对学校工作特别是对我的工作的支持。
很多家长,虽然我们很少见面,但我们的心是相通的,都是为了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重轻重的作用,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深刻的影响,只有将家庭,学校,社会溶为一体,才能更好的培养孩子,全面发展,成为有用之才,相信我们能有共同的话题…… 我作为99班的班主任。
为有像您孩子这样的活泼可爱的学生而感到自豪。
在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里,我将用我的爱心、责任心,悉心的呵护您的孩子,与他(她)一点一滴地成长。
我会尽我所有的智慧和知识,与他们一起学做人,学知识,学交往,学玩耍。
我也殷切地盼望着能得到各位家长的大力支持,让孩子在家、校这两个生活、学习的主环境里和谐、快乐、蓬勃向上地发展。
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重点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更好的学习,为了使您的孩子早日适应小学生活,我自己的几方面想法和各位家长商讨一下,向各位家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学习习惯①督促孩子按时上学(早餐要吃饱吃好,7:20以后7:50以前到校),要按时回家(中午11:20放学,下午2:20以后2:50之前到校,保证中午的睡眠休息,身体是第一的,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四下午只两节课是4:30放学;)星期三、星期五下午上三节课是5:00放学;②培养孩子养成先完成作业再玩耍的好习惯;家长每天查看孩子作业是否认真,读、写、算、默、背是否过关,有问题及时补救,并签字证明;③生活不要包办,养成孩子自己查看课表、整理书包、带好一切学习用品;④放学后与孩子多交流在校学习了什么,以便家、校的配合,督促孩子更好学习;⑤鼓励孩子学儿歌、听广播、看课外书和新闻节目等,为孩子准备几本有益的课外书籍并督促他每天定量阅读,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教案与(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教案与(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教案与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借助批注梳理思路,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
2、表达观点时能以内容为依据,从书中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3、能够准确理解他人的想法,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讲的理由是否充分。
教学重点1、学会借助批注梳理思路,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
2、表达观点时要以内容为依据,从书中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理解他人的想法,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讲的理由是否充分。
教学准备:教学安排:一、说读书名言,谈读书感受。
1、【出示课件1】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名言?2、你们读过什么书,有什么感受?小结:阅读往往能唤起读者特的感受和理解,即使读同一本书,不同的读者,心得体会也可能不一样。
让我们一起开展班级读书会,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的收获,分享读书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板书: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二、交流书名,探究研析1.出示书名【出示课件2】《汤姆索亚历险记》,引导学生可以围绕以下话题交流读书心得与感受。
(1)【出示课件3】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2)你怎样评价主人公?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3)有没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困惑,或是感到奇怪?有没有完全出乎意料、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情节?(4)读这本书的时候,你想到了哪些相似的书,或是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5)故事的结局你喜欢吗?如果你来写这个故事,你会怎么写?2、交流之前,指导如何围绕话题展开交流。
【出示课件4】(1)交流前思考围绕话题谈论哪些具体内容。
学会借助批注梳理思路,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
(板书:梳理思路)(2)表达观点时要以内容为依据,从书中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板书:勇于表达)(3)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约稿信(1)

约稿信引言尊敬的XXX先生/女士:您好!我是XXX(您的姓名),非常欣赏并关注您在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与经验。
我代表XXX(您的公司/机构名称),诚挚地邀请您为我们的项目/杂志/网站撰写一篇稿件,以分享您的专业见解与观点。
相信您的参与将为我们的读者带来极大的收益和启发。
背景作为XXX(简要介绍您的公司/机构),我们致力于为读者提供高质量、具有价值的内容。
为此,我们不断寻找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行业专家,以便分享他们的见解和经验。
您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在该领域中广为人知,您所取得的成就不仅对于我们的读者,也对于行业内的从业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因此,我们希望能够邀请您为我们撰写一篇稿件,以便更全面地展示行业发展动态,同时为读者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启示。
目标受众我们的受众群体主要包括行业内的从业人员、相关专业学生和对该领域感兴趣的读者。
他们渴望了解行业最新的趋势、挑战和解决方案,以帮助他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您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将为我们的读者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借鉴,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行业内的挑战,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竞争力。
主题与要求我们希望您撰写的稿件能够围绕以下主题展开:1.XXX(具体主题1)2.XXX(具体主题2)3.XXX(具体主题3)具体要求如下:•文章需包含实际案例或数据,以支持您的观点和分析。
•文章长度建议在XXX字左右(最低1500字),展开论述并深入探讨相关主题。
•文章需要简洁、清晰,语言通俗易懂,便于读者理解和消化。
•您可以根据个人的经验和见解,自由发挥,对相关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时间安排为了确保稿件质量和进度的把控,我们建议您在收到本邀请后的XXX(具体时间)前完成初稿,以便我们进行初步的审阅和反馈。
您的稿件将由我们的编辑团队进行后续的修改和润色,以确保最终的呈现效果。
报酬我们将根据您的稿件质量和内容的专业度,为您提供相应的稿酬。
具体的报酬标准将在您接受邀请后另行商议并在协议中详细规定。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初稿(NO.1)第一课邓稼先(第一课时)主备人:审核人: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邓稼.先( ) 元勋.( ) 无垠.( ) 选聘.( ) 至死不懈.( ) 筹.划( ) 宰.割( ) 彷.徨( ) 仰.慕( ) 鲜.为人知( ) 开拓.( ) 难堪.( ) 鞠躬尽瘁.( ) 风悲日曛.( ) 兽铤.亡群( )二: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文体特点。
三:自主阅读,认真思考。
1.文章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年来的历史?3.文章既然是写邓稼先,为什么还要写奥本海默?4.标示出你认为最感人的并能揭示邓稼先精神和人格的句子,用“我们看到了一个的邓稼先”的句式说话。
二、人物探究1.课文写了哪些事例?通过这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组内讨论交流完成。
】2.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找出哪些属于正面描写,哪些属于侧面描写。
3.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圈出其中的关键词语。
【浏览课文,找语句,圈出词语。
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找出的语句。
】三、质疑探究1.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2.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初稿(NO.2)第一课邓稼先(第二课时)主备人:审核人:一、前情回顾一篇回忆性人物传记,作者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高度颂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国防科学的崇高情怀。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邓稼先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的爱国情怀。
三、精读探究1.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
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达感情的需要。
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2.以第三部分为范例,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找出第三部分第九、第十两段中的关键词语,说明这些词语各自概括了这一部分的哪些内容,说一说这样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好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材料专业班级社会工作103班姓名陈梦诗指导教师毛建明(副教授)总目录一、毕业论文二、评语、评阅表,答辩记录三、任务书四、开题报告五、文献综述六、外文翻译毕业论文题目富春街道居家养老现状调查分析专业社会工作班级 2010(3)班姓名陈梦诗指导教师毛建明所在学院人文学院完成时间:2014年5月承诺书我谨此郑重承诺:本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
凡涉及他人观点和材料,均依据著作规范作了注释。
如有抄袭或其它违反知识产权的情况,本人愿接受学校处分。
承诺人(签名):年月日富春街道居家养老现状调查分析人文学院社会工作专业陈梦诗摘要: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经变成社会上面临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由于家庭结构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已经不适应目前的发展趋势。
社区式居家养老成为了改善老年人晚年生活最好的方法。
本文主要以富春街道老年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了目前22个社区所在的老年人的养老状况水平处于“一般”水平偏上。
社区对于养老问题已经开始重视,但是还没有广覆盖的普及到每个老年人身上。
政府和社区应该从政策法规、网络服务体系、人力资源方面进行改善,从而提高社区式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关键词:居家养老;养老模式;服务;人口老龄化The Home Care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ention In Fuchun StreetChen Mengshi,Major in Social Work, Humanity InstituteAbstract:With the aging population intensifies,the aging issues has become undeniable problem faced by the society。
Due to changes in family structure and social environment,family pension and institutions pension are no longer meet the current trends。
Community-based home care became the best way to improve older people in later life。
The community elderly resid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open-ended interviews found that the level of the pension situation of city elderly re sidents in the “normal” level。
We know that the community has begun to attach the important of the pension problem, but has not spread to each older people。
Government and communities should be improving from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network service system,human resource,so as to improve the communities-based home care service model。
Key word:home care,endowment model,service,aging population目录一、引言 (1)二、研究背景综述 (2)(一)相关概念界定 (2)1.社区 (2)2.居家养老 (2)(二)关于老年居民社区式居家养老已有研究的分析 (3)1.城市老年居民居家养老现状的研究 (3)2.原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4)三、研究目标、内容及研究方法 (4)(一)研究目标 (4)(二)研究内容 (4)(三)研究方法 (5)1.文献研究法 (5)2.比较分析法 (5)3.定量研究方法 (5)4.定性研究方法 (6)三、社区居民居家养老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7)(一)富春街道社区居民目前居家养老的总体状况 (7)(二)城市老年居民居家养老的相关性因素分析 (8)1.居家养老政策满意度的状况 (8)2.社区为老服务的开展状况 (8)3.老年人群体目前的健康状况 (9)4.老年人平时的日常活动 (9)5.社区为老项目改进状况 (9)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保障的路径分析 (10)(一)政府购买基本的居家养老服务 (10)(二)构建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10)(三)养老服务市场化、社会化运作 (11)六、结语 (11)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14)附录 (15)一、引言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2012年底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总人口14.3%,比上年增长了891万。
2013年底老年人口将达2.02亿,占总人口14.8%。
这一数据显示,老年人所占比例的增加,而年轻人占比例减少,社会老年人口的抚养比例骤然上升,我们知道未来社会养老负担将会越来越重。
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养老问题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
自2009年1月开始,富阳市富春街道23个社区全面推广居家养老服务,市老龄办将社区养老的成功经验延伸到了农村,逐步深化和拓展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养老问题虽然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在我们国家基数如此之大的国家,要想真正落实好相关政策还需要一个持久的过程。
养老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如今,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如果没有处理好养老问题,这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不断从经济供养转型到了生活照料上来,老年人不再仅仅需求物质资源的提供,更多的是从精神层面给予照顾。
现代社会已经和传统的家庭结构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现在的年轻人承担着沉重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上有老下有小,在养老问题上很难贴心的对老人进行照料,因而仅仅依靠家庭养老,并不能很好的照顾老年人。
与此同时也需要所在社区提供相应的日间照顾,从而缓解目前的养老困境。
如果从社会养老服务的提供来看,我们发现就目前的敬老院、福利院等养老机构,除了提供基本的居住照料,难以从精神慰藉上给予支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
①基于养老功能的弱化,社会养老经济条件又有制约,居家养老的新型养老模式被广泛认可。
这种服务形式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它把社会化的为老服务引人了家庭,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和创新。
[1]因此,在现代化社会中,广泛普及居家养老观念,真正将理论落实于实践中,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群的需求,“老有所依”的服务者不再仅仅是子女,同时也是社区的义务。
①刘伟欣.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研究[D].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39二、研究背景综述(一)相关概念界定1.社区社区这个概念源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其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对社会进行了阐述。
费孝通认为社区是指一个地方共同生活的人,一群聚集在一个地方分工合作的人。
社会学家伯纳德和桑德斯将社区定义为三种:(1)社区是居住于特定地区范围内的人口;(2)社区是以地域为界并具有整合功能的社区系统;(3)社区是具有地方性的自治自决的行动单位。
社会学家们经过多年的学术研究,社区的社会学定义重要包括三个要素:即地域性、社会互动与共同的社会纽带。
[2]费林曾说一个令人满意的社区应当是一个“有能力回应广泛的成员需要,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社区。
[3]不管是老年群体还是青年群体的需求,社会应该提供丰富多彩的社会和个人生活,并影响着我们的思考和行为方式。
2.居家养老Smith和Maurer认为,居家养老是指卫生保健从业人员在病人所居住的场所内提供连续性、综合性的卫生保健服务,其主要目的是促进病人的健康,提高他的独立自主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服务提供者需要与病人签订协议,根据病人及其家庭的需要制定居家照护计划,从而缓解因医院收费过高、医院病床紧张等问题,将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的疾病的危害降至最小,从而保障老年人的健康。
[4]Burtond等认为居家养老的服务包括医疗辅助、健康支持、预防、医疗保险等方面的照顾。
[5]随着居家养老事业的不断发展,一些学者将居家养老定义为老年人居住在自己熟悉的环境或者社区环境中,享受社区为其提供的生活照顾、医疗照顾、心理支持、人文关怀以及文化娱乐生活等一系列服务的养老模式。
这种养老模式基于社区照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老年人照顾需求的增加、质量的提高和内同的扩展而不断完善的。
[6](二)关于老年居民社区式居家养老已有研究的分析1.城市老年居民居家养老现状的研究按照国际标准,我国早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学者杜少英等人在《城市居家养老现状及对策》一文中说明,2008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9亿,占总人口的11.3%,是全球老年人口的21.4%,居世界首位。
到2023年,预计中国高龄老年人口增长到3000万人,到2053年左右将超过一亿人,占中国全部老年人口总数的23%。
中国的人均GDP排名进100名,“未富先老”成了中国老龄化社会的最大特点,中国的养老问题尤为突出。
[7]一些学者们主要讲目前居家养老的现状归于以下几个方面。
(1)居家意识浓厚,职能部门思想观念落后学者在《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现状与分析》一文中分析,大多数老年人希望居家养老,高年龄、低收入、低学历的老人对家庭的依赖感更大,老年人都不愿离开自己的家人。
[8]我国长期形成了家庭子女养老的观念,社会风气已经自然而然的认为老年人有子女就有养老之地,只有孤寡老年、无依无靠的老年人才被纳入一些养老机构。
因此,一些有关职能部门在面对现今如此严峻的养老问题上依然表现的迟钝、茫然。
对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强。
[9]没有将这一服务提高到文明社会的高度。
(2)精神慰藉需求强烈多数老人家庭和睦,平时与家人沟通频繁,同时对目前的养老环境较为满意。
但是其中也有一些空巢老人,由于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看到社区中大多数老人享受着天伦之乐,心理也会有低落感,从而封闭和外界的交流。
[10]社区能够多开展一些心理情感辅导,志愿服务者上门探访等活动,给老年人营造一种亲情环境。
(3)日常生活照料的需求广泛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不能自理的老人而言,提供日常生活照顾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