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

合集下载

浅谈活性污泥生物相的观察在生产中的应用

浅谈活性污泥生物相的观察在生产中的应用

虫类的数量保持恒定而活跃 , 是水质处理 良好的标 出水 的 B 和 s 低 ; 毛虫 种 类 数 量 与 出 O S较 纤 在污水处理 中, 微生物是 以活性污泥 的形式存 志 , 在并起 作用 的 。所 谓 活性 污泥 , 就是 由细 菌 、 原生 动 水的游离细菌数量下降有关 ; 钟虫类 与硝化作用有 物等微生物与悬浮物质 、 胶体物质混杂在一起而形 成的具有很强吸附分解有机 物能力的絮状体颗粒, 这种絮状结构具有 良好的沉降性能, 使处理水 与污 泥 分开 , 终达 到废 水 净化 的 目的 。镜 检 观察 中 主 晟
本文试就春柳河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活性污泥法 吸附再 生法 , 出几 点 看法 。 提
通 过 镜检 可 以观察 到 , 若生 物 相 中主 要 的指 示
活性污泥 菌胶 团 的形 态变化 也 是鉴 别处理 系统 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若 出现大 的垂丝状 絮凝体 ,
虽具有 良好的沉降性能, 但与较小 的絮凝体相此处 理效果差 。若细菌结合较松散 , 凝絮体边缘呈扩散 性 , 种污泥很 有 活力 , 有很 强 的氧化分 解 污染物 这 具
物 的种 类数 量和 菌胶 团的形 态变化 能直接反 映 处理 水质 的好 坏 , 由 于采用 活性 污泥 方 法 处理 污 但
水工 艺流程 不 同 , 活性 污泥 中生物相的组 成也会 有 一定的差异 。所 以要根 据情 况观 察积 累, 则 调整
工艺参数 , 达到净化水的 目的。
关键 词 :污水 处理 活性 污泥 生物相 镜检
通过观察并结合水质分析化验数据等调整好曝气池 参数 , 使运行出水水质趋 于稳定 良 好
— —
数量增加往往伴随着出水 的混浊度下降 ; 固着型纤 毛虫减少 , 自由游泳 型纤毛虫 突然 增加 , 明处理效 表 果将 要下降 轮 虫 的少 量 出现 , 往是 水 质 净化 程 往

污水处理知识--活性污泥的生物相

污水处理知识--活性污泥的生物相

污水处理学问——活性污泥的生物相活性污泥的生物相察看在废水的生化处理中起着极其紧要的作用。

它不仅反映了微生物培育和污泥驯化的程度,而且直接反映了废水的处理情况。

活性污泥是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构成的混合体。

细菌具有高增殖率和强有机物分解功能,真菌也具有分解有机物的本领。

原生动物重要以游离细菌为食,进一步净化水。

后生动物重要是原生动物。

利用光学显微镜可以察看丝状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生物相。

通过对丝状真菌种类和数量的察看和鉴定,可以判定污泥的质量和处理后的水质。

因此,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被称为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指示生物。

除了活性污泥的宏观指标外,污泥的微生物指标,即污泥的生物相,可以用一般光学显微镜察看。

生物量观测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察看指示性生物(如原生动物和元动物)的数量和种类的变化。

活性污泥中存在不同质量的指示生物。

通过对指示性生物的察看,可以间接评估活性污泥的质量。

另一部分是察看活性污泥中丝状菌的数量。

不同质量的活性污泥中丝状菌的数量是不同的,通过测量丝状菌的数量,也可以间接反映活性污泥的质量。

(1)指示性生物察看:对于特定的污水处理系统,当活性污泥系统正常运行时,生物相基本稳定。

假如有变化,表明活性污泥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应实行进一步的察看和治疗措施。

微生物种类繁多,命名方法也非常多而杂。

从实际启程,操作人员应娴熟把握活性污泥中最常见的微生物指示菌:阿米巴、鞭毛虫、草履虫、钟虫、线虫等。

这些微生物中是否有一个或多个是占主导地位的,其比例将取决于该过程的运行状态。

在活性污泥培育的早期阶段,活性污泥很少或没有。

这时,在显微镜检查中会显现大量的变形虫。

当变形虫占优势时,对污水基本上没有处理效果。

超高负荷活性污泥系统中以鞭毛虫为主,出水水质较差。

然而,在活性污泥培育过程中,鞭毛虫的显现和优势表明活性污泥已经形成并向良性方向进展。

中负荷活性污泥中以草履虫为主。

此时活性污泥处理效果良好。

微生物的计数与活性污泥中生物相的观察

微生物的计数与活性污泥中生物相的观察

微生物的计数与活性污泥中生物相的观察微生物的计数与活性污泥中生物相的观察污水处理是现代城市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环境保护工艺。

其中,活性污泥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处理。

在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是起关键作用的生物群体,它们能够有效地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因此,了解微生物的计数和污泥中的生物相对于评估和改进废水处理系统的效果至关重要。

微生物的计数可以通过直接计数法和间接计数法来实现。

直接计数法是指直接观察并计数微生物的数量,主要通过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来实现。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并对显微镜视野中的微生物进行计数。

直接计数法可以提供比较准确的微生物数量统计结果,但需要时间和专业知识。

间接计数法是通过测定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可见生长斑点或反应物质量来进行微生物计数。

常用的间接计数方法有衰减计数法、胶体微粒计数法、细胞色素计数法等。

这些方法相对于直接计数法而言,操作相对简便,但在对微生物进行计数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污泥中的生物相观察是指对污泥样品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分布的观察。

常用的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培养基分离、生物标记物(如脱氢酶、氨氧化酶等)测定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测序等)。

显微镜观察可以直接观察到污泥中的微生物形态特征,通过对形态特征进行判断,可以初步推测微生物的分类和数量。

培养基分离法可以将微生物分离培养并鉴定,从而进一步了解污泥中的微生物组成。

生物标记物测定则是通过检测微生物在代谢活性过程中产生的特殊酶活性来判断微生物的存在和数量。

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通过对微生物遗传物质的分析,提供更为准确的微生物组成信息。

在计数和观察微生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实验条件,以减少误差和干扰因素。

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数和观察。

此外,微生物计数和生物相观察结果的解读需要结合其他环境因素和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对微生物的计数和生物相观察,可以评估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状态,指导污水处理工艺的调整和优化。

活性污泥性能与生物相=实验指导书

活性污泥性能与生物相=实验指导书

实验活性污泥性能与生物相
一、实验目的及原理
活性污泥是由多种好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与污水中的颗粒物交织凝聚在一起形成的絮状绒粒,是由细菌为主体包含多种微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

对活性污泥生物性能的了解,可以迅速对污泥的活性及其沉淀性能做出判断。

活性污泥生物相包括微生物的种类、菌胶团形态与质地、微生物的活动情况,是反映污泥生物性能的重要特征。

通对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污泥沉降性能的简单测定,了解污泥生物相与污泥性能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实验,能够熟练使用显微镜、掌握污泥中常见的微生物的种类和辨别方法、微生物数量的测算和污泥性能的测定方法。

二、仪器与材料
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滤纸、100ml量筒
三、实验内容
1.显微镜的使用;
2.原生动物与后生动物的活体观察;
3.污泥沉降体积比测定。

四、实验步骤
1.用滴管将污泥混合液从血球计数板的盖玻片边缘注入计数区,1-2分钟后在
显微镜下观察与计数;或者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活性污泥混合液,盖上盖玻片(压滴法),在显微镜下观察。

2.污泥生物相描绘。

通过与微生物图谱比较,辨识观察到的各种微生物种类,
并对生物相进行详细的手工描绘。

3.测定污泥沉降体积比。

将摇匀的污泥混合液100ml倒入量筒,静置30min,
观测污泥所占体积。

比较不同污泥的生物相与它们的污泥沉降体积比。

五、实验结果
1.活性污泥中生物相的特点
2.活性污泥中生物相详细的手工描绘
六、思考题
1.原生动物中各纲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如何起指示作用?
2.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与微生物的种类及活动情况有没有相关性?。

微生物的计数与活性污泥中生物相的观察

微生物的计数与活性污泥中生物相的观察

微生物的计数与活性污泥中生物相的观察一、实验原理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方法。

此法的优点是直观、快速。

此法计得的是活菌体和死菌体的总和,故又称为总菌计数法。

由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0.1mm3),当含有细菌的溶液滴在槽里时,通过水的表面张力扩散到计数室里,细菌也被分散到不同的格里,通过计算不同的格里的细菌数,最后就可以计算出,溶液里所含的细菌数量。

活性污泥中的生物相比较好照样,以细菌和原生动物为主,还有真菌、后生动物等。

在正常的成熟污泥中,细菌大多集中于菌胶团絮绒体中,游离细菌较少,此时,污泥絮绒体可具有一定状、稠密、扩光率强、沉强性能好。

原生动物常作为污水净化指标;当固着型纤毛虫占优势时,一般认为污水处理池运转失常;当后生动物轮虫等大量出现时,意味着污泥极度衰老。

所以可以通过观察原生动物,来评价活性污泥的状况,而且原生动物也较微生物要大,容易观察。

二、实验器材活性污泥样品、菌种:浓缩酵母菌液仪器: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盖玻片三、实验步骤1.检查与清洗血球计数板:在正式计数之前,如果沾有杂质或菌体要用95%乙醇轻轻擦洗计数板的计数室,然后蒸馏水彻底清洗血球计数板,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调整好显微镜找到计数板刻度,检查有没有损坏。

2.加样: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滴一滴已稀释好的菌液于盖玻片边缘即是旁边的板槽里,让菌液自行渗入,多余的菌液用滤纸吸去;稍等片刻,待酵母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进行计数。

3.计数: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板的大格位置,然后将其移到视野中间,然后转到高倍镜,适当调节光亮度,不能太亮,也不能太暗,然后将计数室要计数的格子移到视野中进行计数。

可以先用手机拍下,在手机里进行点数,另一个人就可以继续移动计数板到另一计数区域,这样就可以更快、更轻松地完成计数。

4. 计数:本实验用的是25*16型的计数板,所以应该要选择左上,右上,左下,右下,中间五个中格计数,如果有菌体落在双线上时,只计算一边,对应的另一边不算,对每个样品重复计数3次,取其平均值,按下列公式计算每毫升菌液中所含酵母菌的细胞数。

4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

4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

三、方法步骤
1.压片标本的制备 取活性污泥曝气池混合液一小滴,放在洁净的 载玻片中央(如混合液中污泥较少可待其沉淀 后,取沉淀的活性污泥一小滴加到载玻片上, 如混合液中污泥较多,则应稀释后进行观察)。 盖上盖玻片,即制成活性污泥压片标本。在加 盖玻片时,要先使盖玻片的一边接触水滴,然 后轻轻加下,否则易形成气泡,影响观察。
2显微镜观察 ①低倍镜观察 观察生物相的全貌,要注意污泥絮粒的 大小,污泥结构的松紧程度,菌胶团和 丝状菌的比例及其生长状况,并加以记 录和作出必要的描述。观察微型动物的 种类、活动状况,对主要种类进行计数。
②高倍镜观察 用高倍镜观察,可进一步看清微型动物的结构 特征,观察时注意微型动物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例如钟虫体内是否存在食物胞,纤毛环的摆 动情况等)。 观察菌胶团时,应注意胶质的厚薄和色泽,新 生菌胶团出现的比例。 观察丝状菌时,注意菌体内是否有类脂物质和 硫粒积累,以及丝状菌生长,丝体内细胞的排 列,形态和运动特征,以便判断丝状菌的种类, 并进行记录。
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活性污泥菌胶团和原生动 物,学会辨认活性污泥中的菌胶团及生物相。 2.根据菌胶团的形态、结构,判别污泥的性状。
二、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是生物法处理废水的主体, 污泥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活动以及微 生物之间的演替情况往往直接反映了处理状况。 因此,可借助于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状况来判 断废水处理的运行状况。
变形虫生命力强,在条件不好时,可以形成一 个包囊(休眠体)度过难关.
变形虫动态中的食物泡.
太阳虫目
两个太阳虫在分享一顿美食
草履虫Biblioteka 节毛虫轮虫寡毛虫
线虫
钟形虫

活性污泥微生物镜检解析(附图)

活性污泥微生物镜检解析(附图)

活性污泥微⽣物镜检解析(附图)活性污泥微⽣物镜检解析(附图)⼀、微⽣物镜检概述在活性污泥中占⼤多数的细菌在进⾏显微镜观察时有诸多不便,⽽其中的原后⽣动物多以单体存在,且以游离细菌作为捕⾷对象,在活性污泥控制参数及环境变化时,其种类、数量、丰度等变化可⽤以指⽰活性污泥性状。

1、镜检注意事项1)取样于曝⽓池末端采样。

因为在活性污泥中原后⽣动物种群在曝⽓池⾸端常见的为⾮活性污泥类原⽣动物占优势,中段是中间性活性污泥原⽣动物占优势,⽽末端的最终原⽣动物以何种类占优势决定了活性污泥⽣物相所处功能性状。

2)采样样品应为泥⽔充分混合液;⽣物相观察⽤样品不可与其他样品混合。

3)取样器要洗涤⼲净;样品绝不可放⼊冷藏、冷冻箱内,需进⾏保存,应该常温下操作并尽早观察。

2、原后⽣动物分类1)原⽣动物通常为单细胞,没有细胞壁,但有分化的细胞器。

通常于⽔体中常见的有鞭⽑纲、⾁⾜纲、纤⽑纲(原吸管纲并⼊)三⼤类。

鞭⽑纲:具有⼀根或多根鞭⽑,⼀般统称为鞭⽑⾍。

包括滴⾍、侧跳⾍、波⾖⾍、眼⾍、内管⾍等。

⾁⾜纲:其机体仅有细胞质形成的⼀层薄膜,体型较⼩,⼤多⽆固定形态。

包括变形⾍、太阳⾍等。

纤⽑纲:⾝体表⾯具有纤⽑,并以纤⽑作为运动和摄⾷的细胞器。

分为游泳型和固着型。

包括喇叭⾍、斜管⾍、⾖形⾍、肾形⾍、草履⾍、漫游⾍、楯纤⾍、裂⼝⾍、扭头⾍;钟⾍、独缩⾍、聚缩⾍、累枝⾍、盖纤⾍等。

2)后⽣动物原⽣动物以外的多细胞动物,其中微型后⽣动物需要借助显微镜予以观察。

这类包括轮⾍、线⾍、寡⽑类动物、浮游甲壳动物。

3、⽣物相变迁活性污泥形成过程中⽣物相变化情况⼆、常见原后⽣动物⼀览在活性污泥系统中,根据对活性污泥是否有利将原⽣动物分为⾮活性污泥类原⽣动物、中间性活性污泥类原⽣动物和活性污泥类。

1、⾮活性污泥类原⽣动物2、中间性活性污泥类原⽣动物3、活性污泥类原⽣动物4、后⽣动物三、⽣物相与运⾏1、活性污泥结构活性污泥絮体的⼤⼩、形状、紧密程度、构成絮体的菌胶团细菌与丝状菌的⽐例及其⽣长情况能很好地反映污⽔处理状况。

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生物相诊断技术

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生物相诊断技术

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生物相诊断技术笔者通过多年的现场经验,总结出了活性污泥生物相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确立生物相诊断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污水处理厂生产运行过程中,对确保生产运行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生物相;诊断在传统的污水厂中,通过现场安装的在线DO.ORP等仪表的检测数据,结合工艺技术人员的经验,判断生化系统的运行情况,系统受到水力冲击负荷和有机物冲击负荷时不能及时准确的诊断造成系统崩溃的原因,仅通过在线数据的运行参数和系统的表观特征如:曝气池的气泡大小及易破裂性和生化池污泥颜色,后续沉淀池是否飘泥等来粗略判断系统的运行情况,执行的技术措施偏离了正确的调整方向,造成系统不稳定性的延续,甚至出水不稳定达标,而活性污泥生物相能迅速地反映污泥的活性,且与进水的有机物和水量等参数有直接关联性[1,2],因此认真分析指示生物的类别、数量、活性等现状,可以判断流入曝气池的有机物、细菌数量(污泥浓度)、DO三相是否处于良好的平衡状态,便于及时调整工艺操作,使生产正常进行。

污水处理生化系统中曝气池的镜检工作,是污水处理工程师及污水厂工艺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技术节点。

但现场人员对镜检结果的分析水平参差不齐,故急需总结出一套生物相诊断技术来指导现场操作。

1 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是污水处理起主要功能微生物的寄宿地,由动胶杆菌的糖性分泌物将菌体连接起来,丝状菌作为菌胶团的骨架,内部存在无机物质,难降解的有机物和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及微生物本体组织,活性污泥是污水处理生化的主要工作者,通过显微镜观察指示性生物来诊断生化系统的处理效果是最直接的方法。

真菌在活性污泥法中出现往往与水质有关,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较小,主要是捕食不凝性漂移的细菌,可以降低污泥混合液沉淀上清液的透明度,减少了出水SS浓度。

2 污水处理指示生物分类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是污水处理的指示性生物[4],主要包括肉足类、鞭毛类、纤毛类、肉足类有变形虫、简变虫、表壳虫、鳞壳虫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活性污泥菌胶团和原生动
物,学会辨认活性污泥中的菌胶团及生物相。 2.根据菌胶团的形态、结构,判别污泥的性状。
二、实验原理
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是生物法处理废水的主体,
污泥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活动以及微 生物之间的演替情况往往直接反映了处理状况。 因此,可借助于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状况来判 断废水处理的运行状况。
2 .绘制所观察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的形态图
3 . 根据实验观察情况,试对污水厂活性污泥质 量及运行情况作初步评价。
将镜检和计数结果填入下表
絮体形态 絮体结构 絮体紧密度
圆形、不规则形 开放;封闭 紧密;疏松
丝状菌数量
游离细菌 优势种动物名称及状态描 述 其它动物种名称 每滴稀释液中的动物数 每毫升混合液中的动物数

变形虫生命力强,在条件不好时,可以形成一 个包囊(休眠体)度过难关.
变形虫动态中的食物泡.
太阳虫目
两个太阳虫在分享一顿美食
草履虫
节毛虫
轮虫
寡毛虫
线虫
钟形虫
钟形虫
钟形虫
吸管虫
固着型纤毛虫
游泳型纤毛虫
原生动物
五、思考题
1.记录观察所取污泥的形状、结构、有无丝状菌、
原生动物的情况(填入下表)。

2显微镜观察 ①低倍镜观察 观察生物相的全貌,要注意污泥絮粒的 大小,污泥结构的松紧程度,菌胶团和 丝状菌的比例及其生长状况,并加以记 录和作出必要的描述。观察微型动物的 种类、活动状况,对主要种类进行计数。
②高倍镜观察 用高倍镜观察,可进一步看清微型动物的结构 特征,观察时注意微型动物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例如钟虫体内是否存在食物胞,纤毛环的摆 动情况等)。 观察菌胶团时,应注意胶质的厚薄和色泽,新 生菌胶团出现的比例。 观察丝状菌时,注意菌体内是否有类脂物质和 硫粒积累,以及丝状菌生长,丝体内细胞的排 列,形态和运动特征,以便判断丝状菌的种类, 并进行记录。
三、方性污泥曝气池混合液一小滴,放在洁净的 载玻片中央(如混合液中污泥较少可待其沉淀 后,取沉淀的活性污泥一小滴加到载玻片上, 如混合液中污泥较多,则应稀释后进行观察)。
盖上盖玻片,即制成活性污泥压片标本。在加 盖玻片时,要先使盖玻片的一边接触水滴,然 后轻轻加下,否则易形成气泡,影响观察。
0;±;+;++; +++ 几乎不见;少;多
动胶菌属
球衣菌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