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的比较研究
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主讲人:王东主治医师参加人员:外科全体医护人员。
【摘要】目前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美观等优点深受医患的青睐,随着腹腔镜手术特有并发症的出现,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应激等生理功能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对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作一综述。
【关键词】腹腔镜术;机体免疫;综述文献随着腹腔镜手术器械的不断完善以及腹腔镜手术规范训练的大规模开展,目前腹腔镜内镜技术的应用领域已由单纯的检查和简单治疗拓展至一些大型的常规手术,如直肠癌根治术、胃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
腹腔镜手术的开展使得患者不仅能够得到表面感观上的舒适感而且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减轻了医疗负担等。
然而腹腔镜技术本身对于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在开始应用之初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一些腹腔镜手术特有并发症的出现,人们开始日益重视腹腔镜手术本身对于患者手术应激、免疫等生理功能的影响。
本文拟对腹腔镜手术与机体免疫功能关系的基础研究作一综述。
1 动物实验腹腔镜手术对于机体生理、手术应激、免疫等影响的基础性动物实验众多,包括腹腔镜手术对幼年、成年、老年等不同年龄段动物的生理功能影响;气腹与系统免疫、腹膜免疫的研究;腹腔镜手术本身对于机体影响的研究等。
目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是气腹对于机体生理、应激、免疫等的影响。
Romeo等[1]将实验鼠分成3组:开腹组、腹腔镜组和对照组,开腹组打开腹腔并暴露于空气中60min,腹腔镜组保持气腹压力4~6mm Hg并维持60min,对照组仅麻醉60min无任何操作。
术后24h收集腹膜巨噬细胞并培养,通过逆转录酶聚合酶联反应观察其基础状态以及脂多糖刺激下亚硝酸盐的生成。
结果腹腔镜组基础状态下产生的亚硝酸盐明显比开放组、对照组高。
但在脂多糖刺激下开放组、对照组产生的亚硝酸盐明显增多,而腹腔镜组增多不明显。
因此他们认为腹腔镜手术后巨噬细胞保持较好的基础免疫,而二次损伤后,则表现为免疫耐受和脱敏。
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b e c k s A r c h S u r g , 2 0 0 3 , 3 8 7 ( 1 0 ) : 3 6 6 .
参 考 文 献
[ 1 ]L e u n g K L K w o k S P , L a i n S C , e t a 1 .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r e s e c t i o n o f r e c - t o s i g mo i d c a r c i n o ma ' p r o s p e c t i v e r a n d o mi s e d t r i a l 叨. L a n c e t , 2 0 0 4 , 3 6 3 :
1 1 8 7.
[ 2 ]B r e u k i n k S O, P i e i r e J P , G r o n d A J , e t a 1 .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v e r s u s o p e n
t o t a l m e s o r e c t a l e x c i s i o n : a c a s e c o n t r o l s t u d y . I n t J C o l o r e c t l a D i s ,
[ 4 ]C h o i Y S , L e e S I , ee L T G , e t a 1 . E c o n o m i c o u t c o me s o f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v e r s o s o p e n s u r g e y r f o r r e c t a l c a n c e r i n K o r e a 埘.S u r g T o d a y ,
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i me n t a l g r o u p wa s g i v e n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s u r g e y.Op r e r a t i v e t i me ,b l o o d l o s s , h o s p i t a l i z a t i o n t i me a n d c o mp l i c a t i o n r a t e b e — t we e n t h e t wo g r o u p s we r e o b s e r v e d a n d c o mpa r e d .Re s ul t s Op e r a t i v e t i me a n d n u mb e r o f l y mp h n o d e s r e mo v e d i n
2 0 1 3 年 5 月 第 2 0 卷 第 l 3 期
・ 临床 研 究 ・
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
临床效 果对 比研究
曹 树 平
甘 肃 省 碧 口中心卫 生 院 甘肃 省 文县 第 二人 民医院 , 甘 肃 文县
7 4 6 4 1 2
f 摘 要】目的 研 究腹 腔 镜 根治 术 与传 统开 腹 手术 治疗 结 肠癌 的临床 效果 ,探讨 其 临 床适 用 性 。 方 法 选 择 2 0 0 7 年 5月 ~ 2 0 1 2年 1 1 月 于 本 院住 院行 手术 治 疗 的 3 6例 结肠 癌 患者 ,按 照 随机 数字 表 法分 为实 验组 2 0例 和对 照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疗效的对比研究

bo d ls ; lo o s
rc v r i fg s o ne tn l u c in; e o ey t me o a t i tsi a n t r f o
p so e a ie h s i ls y o tp r t o p t t v a a
随着 腹腔 镜技 术 的不 断 完善 、 械设 备 的更 新 器
A src: bet e T vlaeteeet faaocpcl sie n pncl t yf o rc l b t tO jci oea t h f c o prso i l as t adoe o c m r l et a v u f l ay sd eo oco a
c n e . M e ho 42 c s s we e u e we a a o c pi p r to d 58 c s s we e u dewe to e pe a acr t ds a e r nd r ntl p r s o c o e a in an a e r n r n p n o r -
Xa—u A G J —u ,P N ln ioy ,Y N i y n I G t g,e a. ( eat eto ee lS re ,A i e a n H si l n o t 1 Dp r n f G nr u r f a d Hui o t , m a gy i t a pa
【 摘要 】 目的 探讨 应用 腹腔镜技术行结直肠癌根治术 的可 行性 、 安全性与 有效性 。方 法 回顾
性分析 2 0 0 4年 8月至 2 0 0 9年 6月期 间收治并行腹腔镜结直 肠癌根 治术 的 4 2例患者 ( 腹腔镜 组 )的临 床资料 , 并与 同期行开腹结 直肠 癌根治术的 5 ( 8例 开腹组 ) 进行 比较 。结 果 腹腔镜组 与开腹组 的环周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近、远期疗效比较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近、远期疗效比较作者:张国柱李虹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的治疗手段及腹腔镜根治术与开腹手术远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07年4月,在我院行根治手术的直肠癌患者120例。
其中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各60例,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和术后无瘤生存和总生存情况。
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恢复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率分别为120.72±57.65ml、2.98±0.84d、11.02±4.36d和21.66%,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5年总生存率为68.33%,与开腹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远期无瘤生存和总生存时间与开腹手术相当,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腔镜;开腹手术;远期疗效【中图分类号】R73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042-02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发生率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的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逐渐增加。
手术治疗是目前根治结直结癌的最有效的方法,凡适合手术的患者,应及早行手术切除治疗[1]。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07年4月,在我院行根治手术的直肠癌患者120例,观察和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以期为结直肠癌的根治手术的方法选择提供理论参考,现特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分析2006年3月-2007年4月,在我院行根治手术的直肠癌患者120例。
其中男性66例,女性54例,年龄32-78岁,平均62.4±5.6岁,肿瘤大小在1-5cm,平均3.5±1.1cm。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两种结直肠癌根治术疗效对比

利 完 成 手 术 , 察 组 切 口长 度 明 显 短 于 对 照组 , 术 时 间 长 于 对 照 组 , 中 出 血 量 少 于 对 照组 , 观 手 术 P均 < O 0 。 ② 观 察 .1
组 肛 门排 气 时 问 、 期 下 床 活 动 时 间 、 管 留置 时 间 、 院 时 间 均 明显 少 于 对 照 组 ( < O 0 ) ③ 两 组 并 发 症 发 生 早 尿 住 P .1。 率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义 ( <O 0 )两 组 病 理 类 型 及 术 后 随 访 情 况 比 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O 0 ) 结 论 P .5 ; P .5。
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临床效果对比研究作者:曹树平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第13期[摘要] 目的研究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
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12年11月于本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36例结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
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结肠癌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除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6,P < 0.05)。
结论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肠癌具有手术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可以作为结肠癌手术的一种治疗方式,对患者的预后恢复有很大的帮助,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腹腔镜根治术;开腹手术;结肠癌;疗效[中图分类号] R735.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a)-0033-02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原因不明确,且起病比较隐匿,不易发现,一旦症状明显就诊时,通常病情已经接近晚期。
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及远期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目前结肠癌的治疗方式仍以手术为主[1-2],本院对近年收治的结肠癌患者分别行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具体研究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5月~2012年11月于本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36例结肠癌患者。
所有患者术前结合相关临床症状,腹腔镜检查及送检病理检查确诊为结肠癌。
同时排除伴有严重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以及有腹部手术史患者。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根治术疗效对比观察

疝 环充填式无张力疝 修补术 后还 可发生 患侧 下肢 深静 脉血管血栓形 成 , 术后射精 困难和射精痛等少见并发症 的发
不宜暴力牵拉精索 或随意将 睾 丸提拉 出阴囊 以免损 伤睾 丸 血供或静脉 回流 ; 次应 用补 片 重新 构建 修 补腹 股 沟管 浅 其
补片展平 , 避免补 片卷曲植入的伞形 网塞 间断与疝囊近端 缝
合 固定伞 形网塞底部 可与补 片缝合 固定 数针 以免 网塞 活 动 移位 。
4 R a C 疝病学 : ed . R 历史 、 和未来. 现状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0 03 21 , 0
( ) 5 8— 6 . 7 :5 5 1
2 R to M, obn W. s. l enarp : o o uhw I R b isA Meh p ghri emrafl w—u e u l pt- pn J .ugr y 1 9 I7 5 :9 . o [ ] Sre — ,9 5,1 ( )5 7 3 李念 , 廖斌等.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 补术后并 发症防治 [ ] 现 j. 代临床医学 ,0 7 3 ( )9 2 0 ,3 2 :7—9 . 8
述 并 发 症 的发 生 。
为宜进而保证患侧 睾丸的动脉血液供应及静脉血 液 、 巴液 淋
回流 。
2要原 因 参考文献
l 王永红.腹股沟疝 术后 并发症 的教 训 及分 析 [ ] J .中外 医学研
究 .2 1 , ( ) 7 . 0 1 9 6 :9
则应结 扎为妥 。 3 讨 论
死
疝环充填 式无 张力疝 修补 术后其 对周 围组织 的神 经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免疫机能的影响。
方法:2006年12月至2007年7月收治结直肠癌患者60例,分别行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各30例,于术前1d和术后第3天、第7天抽取外周静脉血,比较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iga,igm,igg,il 6,cd3+,cd4+,cd8+细胞和nk细胞,比较术前1d和术后第1天、第3天tnf α细胞活性。
结果:术后第3天患者cd3+,cd4+,cd8+细胞活性及cd4+/cd8+差异无显著性,但术后第7天腹腔镜较开腹组明显低。
术后第3天il 6开腹组明显高于腹腔镜组。
c反应蛋白于术后第3天开腹组高于腹腔镜组。
igm于术后第3天开腹组高于腹腔镜组,iga、igg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tnf α于术后第3天开腹组高于腹腔镜组。
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对机体免疫机能影响较小。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腹腔镜术;免疫测定
腹腔镜手术现已在外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根治方面,无论是从技术操作还是根治原则上都是适用的,治疗效果与传统开放手术无明显差异,但腹腔镜手术出血比传统开放手术少,患者恢复排气时间短,康复较快,已得到了广泛认同。
我们将60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比较了两种手术对患者免疫机能的影响,为评价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微创优势提供了客观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12月~2007年7月60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30例)。
腹腔镜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56.3±11.3)岁。
开腹组男17 例,女13 例,平均(57.2±1
2.1)岁。
术前均经结肠镜检查确诊为腺癌,均可行根治性手术。
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45±12.3)min,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36.5±11.3)min。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时间、病理分期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组别年龄
(岁)性别
(男/女)诊断(n)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dukes分期(n)abcd腹腔镜组56.3±11.316/143121113212151开腹组57.2±12.117/132111214213141
p>0.051.2 手术方法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两组患者均在术前3d口服庆大霉素和甲硝唑,术前1d服泻药,术前日22∶00后禁饮食。
腹腔镜组气腹压力为15mm hg,常规4至5孔操作,按根治性原则手术。
1.3 免疫指标分析术前1d和术后第3天、第7天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10ml,通过免疫悬浊计测定c 反应蛋白(crp)、iga、igg、igm,运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统一测定il 6、tnf α。
1.4 统计学处理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用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两种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见表1~表4。
表1 两种手术对iga、igm和igg的影响表2 两种手术对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表3 两种手术对il 6、crp的影响表4 两种手术对tnf α细胞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手术创伤后,在神经内分泌因子的作用下,机体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均可受到抑制。
机体的免疫抑制程度和手术创伤程度密切相关,而急性期免疫因子的变化是衡量机体免疫抑制程度最常用的指标,它代表了机体一系列激素、免疫和代谢的变化。
c反应蛋白是急性期最重要的免疫指标之一,在血浆中水平是创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程度的可靠指标[1] ,手术创伤越重,crp 浓度越高,可早期敏感的反映机体损伤程度。
本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相符[2],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术后第3天和第7天c反应蛋白均明显升高,但腹腔镜
组c反应蛋白数值回落较快,表明应激反应较轻,及腹腔镜手术可能对机体免疫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