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信息的特征
浙江省瓯海区三溪中学高一信息技术 第一课 信息及其特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课信息及其特征【课标导航】1.了解信息的概念。
2.熟悉信息的一般特征。
【重点理解】1.信息的诞生信息是随着地球的诞生而诞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
2.信息(Information)的定义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角度对信息的理解各不相同。
信息论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接受者某种认识上不确定性的东西”;控制论认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目前,大家比较接收的定义是“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
”3.信息的一般特征⏹传递性:信息依附于载体存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它是一种特殊的资源,信息只有被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
⏹时效性: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它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共享性:信息的共享与物质的共享不同。
在一般情况下,信息可以无损使用、公平分享。
⏹真伪性:人们接收到的信息,并非所有都是对事物的真实反映,因此信息具有真伪性。
⏹可处理性:信息如果经过人们的分析和处理,往往会产生新的信息,是信息得到增值。
【延伸拓展】信息的其它特征⏹普遍性:只要有物质存在,事物在运动,就会有它们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就会有信息存在。
⏹不完全性:由于认识客观事物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无法一次性获得全部信息。
因此,信息具有不完全性的特征。
⏹其它特性……【典例剖析】例题1:“目前许多年鉴都是反映前一年的情况,数据和情况总是滞后。
而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信息瞬息万变,滞后一年的信息,决策参考价值就要大打折扣。
”这段话的主旨是:在分析报告中使用数据要注重信息的()。
A. 共享性B. 存储性C. 时效性D. 依附性解析:本题是考察学生对信息的一般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其中,“数据和情况”是信息本身;“年鉴”是信息的载体,体现了信息的依附性,同时也体现了信息的共享性;“滞后”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同时是导致信息“参考价值大打折扣”最根本原因,这便是本题的核心关键词。
信息的特征初中教案

信息的特征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的定义和特征;2. 掌握信息的基本属性;3. 能够分析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4.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信息的定义和特征;2. 信息的基本属性;3. 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分析。
教学难点:1. 信息的基本属性;2. 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分析。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教学素材(文章、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接触和利用信息的?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
二、自主学习(5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或相关资料,了解信息的定义和特征;2. 学生总结信息的定义和特征,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信息的定义和特征,强调信息的基本属性(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真伪性);2. 举例说明信息的基本属性,让学生理解和掌握;3. 分析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组信息素材(文章、图片、视频等),让学生分析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分析方法和建议;3. 各小组汇报分析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实践操作(10分钟)1. 让学生利用网络或图书馆等资源,搜集一条信息,并判断其真实性;2. 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分享判断真实性的方法和经验;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信息的特征和真实性判断方法;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3.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信息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信息的定义和特征,掌握了信息的基本属性,并能够分析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七年级第一单元信息和信息技术课件前3课

• 计算机的硬件(Hardware ):构成计算机的物理设备和部件。
中小规模 集成电路 电子管
超大规模 集成电路 晶体管
台式机主机箱内部结构图
光驱
电源
中央处理器 (CPU)
以个人台式计算机为例: 从外部看,主要包括主机、显示 器、鼠标、键盘等。 而主机内部还有更为重要的“部 件”。
内存
主板 显卡
硬盘
键盘鼠标 音箱耳麦 网络设备 外部设备 软件系统
原装键鼠套装 多媒体耳机+麦克风 多媒体耳机 麦克风 主板自带网卡 800W像素摄像头 像素摄像头 WINXP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 OFFICE2003 瑞星杀毒软件 其他(音频视频聊天) 其他(音频视频聊天) 应用软件
合计: 2800元左右 合计 元左右
信息的传递比较
• 古代:获得和传递信息的途径单一 古代: • 现代: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等 现代:广播、电视、电话、
第2课 现代信息技术与生活
• 信息能力:人们接收、存储、处理、传 信息能力:人们接收、存储、处理、 递信息的能力 • 信息技术:可以扩展人类信息能力的技 信息技术: 术
龙吸水现象(视频欣赏)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
• • ENIAC研制的目的是军事的要求, ENIAC研制的目的是军事的要求,用计算机来解决导弹的弹道问题所涉 研制的目的是军事的要求 及到的复杂计算。 及到的复杂计算。 特点:体积大,耗电多,储存容量小,每秒进行5000次的加法运算。 5000次的加法运算 特点:体积大,耗电多,储存容量小,每秒进行5000次的加法运算。
例2:为一个学生用户配置计算机 :
一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设备
• 计算机自诞生以来,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 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演变。 第一代:电子管 第二代:晶体管 第三代: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 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把计算机嵌入到产品的内部,使它拥有计算机的 功能。 如手机,商务通,掌上电脑、PDA等
1_1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1.1信息及其特征(授课人:xxx)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②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信息特征的理解。
2.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四、教学环境:网络教室五、辅助器材:多媒体ppt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课堂活动备注教学内容新课导入案例分析:请根据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实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
(可供选择的答案有:钢刀、水、火石、饼干、指南针、打火机、衣服等)问题1:队员带哪三件物品最适宜?请各小组在讨论后,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
问题2:通过这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问题3:什么是信息?教师总结:(1)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与基本需要;(2)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三大资源。
今天,我们处在信息社会,人们能够通过种种方式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
不过,信息是什么?它有何特征?对人类社会的各种生活有何影响?P2教学内容课程讲授一、信息人类生活离不开信息。
(古代信息的存储传播方法)信息论的奠基人之一香农: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第1课_信息的特征_说课稿

第一课信息的特征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信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2、技能目标:能够正确识别信息,合法地利用和发布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意识,养成善于甄别信息的习惯。
教学重点1、掌握什么是信息2、掌握信息的特征教学难点1、理解信息基本的含义。
由于信息的定义至今仍未取得共识,可从不同角度描述,学生可能一下难于理解,所以把理解信息基本含义作为本课的一个难点。
2、分析信息的基本特征。
需要学生从实际应用例子中探讨信息的基本特征,从中体会并关注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活动。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指导式探究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境:硬件环境:多媒体教室、投影仪软件环境: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学过程:师:“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
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请三名同学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
笔记本电脑、钢枪、水;水、饼干、指南针;打火机、水、刀等等。
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然后抽三个小组进行课堂提问。
师:对学生的问答进行分析。
部分学生提出解决方案:钢刀、打火机、指南针。
教师进一步提示,打火机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能源会用完;第二,会受潮。
所以,最后得出一个较为理想的答案:钢刀、火石、指南针。
经过讨论分析后,学生初步得出人类要在世界上生存与发展要获取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
特征一、信息无所不在:师: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信息也是无处不在的。
早晨,起床铃声告诉我们该起床的信息;厨房飘出的香味,传递出厨房有美味佳肴的信息。
每时每刻我们身边都充满着各种信息。
“结绳记事”、“烽火告急”、“飞鸽传书”的故事大家都有听说过吧,还有蜜蜂跳八字舞,这里面都隐含着信息。
信息的基本特征及信息技术的概念

第2课时信息的基本特征及信息技术的概念、发展教学目标:1、信息的基本特征2、信息技术的概念3、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重点: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
学生应当明确信息技术包含的是哪些具体的内容。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地点:多媒体计算机室教学过程:克的镭是美国总统将公众捐献给她的,第三克镭是居里夫人想在波兰建立镭研究所,用于治疗癌症的时候,美国公众再次献给她的。
这三克镭充分地体现了一位科学家的伟大人格。
3、特征三: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依附性:红绿灯、光盘。
话筒内有一堆碳粉,碳粉内埋一导线,碳粉盖一张膜。
同样,当你对话筒大喊大叫时,膜对碳粉造成忽紧忽松的压力,碳粉之间时紧时松,引起其电阻的大小变化,最终忽大忽小的电流传到对话的听筒。
听筒内有一电磁铁随电脑大小而磁性不同,它对埋有金属丝薄膜时吸时放,薄膜便发岀了你的声音。
你我都已经永远地失去了发明的电唱机或电话的机会了••…伟大的先驱们是那么的聪明,懂得将一种不便于存储,不便于传播的信号转换为另一种便于存储,便于传播的信号,从而有了伟大的发明。
电脑(计算机)要管理各种信息,首先它必须能存储,传载这些信息,所以,在这一点上,它的本质和电唱机或电话没有区别,必须实现各种信息以某种方法,转换为另一种信息。
这就是计算机的第一条本质原理:将各类信息以某种信号进行存储。
数字信号与二进制。
可处理性:拍摄。
拍摄岀来的视频要通过后期的编辑才有更好的效果。
比如说夜宴”英雄”功夫”等影片。
4、特征四:价值相对性。
信息是否有价值是因人而异的。
比如说,老师现在所说的东西,有的人觉得老师说得很好,这说明信息是有价值的。
但也有人会觉得我说的东西全都是废话,这说明我的信息是没有价值的。
例如读书以明理”,这是说明信息可以让你有知识,能知道一些道理,所以知识”是有价值的。
在中国古代,对价值相对性利用得最充分、最巧妙的,可能应该首推春秋末期郑国的邓析了。
信息的特征教案

信息的特征教案
教案标题:信息的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信息的定义和特征。
2. 掌握信息的传递和处理方式。
3. 能够分析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信息的特征和分类。
2. 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分析。
教学准备:
1. 教学PPT或教材。
2. 案例分析材料。
3. 学生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信息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二、信息的定义和特征
1. 讲解信息的定义和特征,如客观性、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等。
2. 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信息,并让学生进行分类。
三、信息的传递和处理方式
1. 教授信息的传递方式,如口头、书面、图表等。
2. 分析信息的处理方式,如筛选、整理、分析等。
四、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分析
1. 讲解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判断标准。
2. 提供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五、课堂练习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六、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信息的特征和分析方法。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信息的特征和分类,掌握信息的传递和处理方式,以及分析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方法。
同时,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1课《信息及其特征》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载体
信息是: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 景、表情等方式传递旳内容或者意思。
信息 特征
载体依附性 共享性 时效性 价值旳相对性 可伪性
共享性
举例: 比赛直播、手机报
时效性
如:周末你们要去山上玩,在手机上查询周末旳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上说周末“晴”,可是到周末时下雨了,再重新查 天气预报才发觉那是上个周末旳天气预报,这阐明什么?
阐明天气预报已经过期了。所以信息具有时效性。
时效性
举例: 股票信息、商场旳打折活动
价值相对性
价值相对性
禁止行人经过
禁止鸣笛
从标志中,你取得什么信息呢?
信息是用 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 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 等方式传递旳内容或者意思。
书,是不是信息?
语言、文字、声音、图像、视频不是信息, 而是信息旳载体,也是体现形态。信息是经过载 体来表达(体现)和传播(传递)旳。 书是文字、图像旳载体,也是信息旳载体。 而课本身不是信息。
不同信息能够依附于同一种载体。
载体依附性
举例: 报纸依附于纸张以文字体现信息。 广播、电视依附于电磁波以声音视频体现信息。
共享性
问题1:你有一种苹果,我有一种苹果,互换之后各自有几种苹果?
问题2:你有一种方法,我有一种方法,互换之后各自有几种方法 ?
以上两个问题阐明了什么?
分析:苹果代表旳是物质,互换之后不会再生,而方法 代表旳是信息,互换之后能够同步存在,甚至产生出更 多旳信息。信息能够被反复使用而不会像物质和能源那 样产生损耗。
举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 金.
信息具有可伪性
信息具有可伪性
举例:
电视虚假广告、手机诈骗短 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导 学与教 学要点
1、通过报纸上的天气预报,得出什么结论? 2、彗星的图片,可以得出彗星的什么特点? 3、讲述“狼孩”的故事,明白信息的重要性。 二、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互讨论,自主学习:
1、通过图片,并结合 P2 上的阅读与思考,想一想信息的 概念,信息的载体的概念。 2、通过讨论举例说明信息的基本特征。 3、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说一说你在网络中手机中受到 的欺骗的事例,从而得出,如何面对和处理信息。 三、合作学习,释疑解难 问 题 导 学 与 来的内容,叫信息。 教 学 要 点 (2)载体: (媒体)报纸、杂志、电视、广播。 (3)信息的特征:信息无处不在(普通存在性) 、载体依 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
(4)茫茫世界、网海,信息的好坏,如何像孙悟空一样长 骗短信或 QQ 一双火眼金眼,来辨别信息。 2、通过竞赛,评选出学习先进小组。 四、梳理总结,拓展延伸 收到中奖信 息性,如何识别、利用和 样 的 情 况 你 发布信息? 2、下列不是信息的是: 应 当 怎 么 做?
小组讨论, 老师巡视, 并 个别指导。
设想一下: 如果把你
1、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以小组竞赛的形式来讲述自主学 关 在 一 间 黑 习探究的成果。 屋子里与世
(1)举例子:信息:以学校为例子—上下课的铃声、老师 隔绝三年, 三 讲课的声音,同学之间的笑脸,校园里的一花一草„„ 年后的你会
总结:用文字、数学、图形、图像、视频、动画所表示出 变 成 什 么 样 子? 说一说: 结合身边 的人收到诈
教 学 过 程
A、一张成绩单 B、一张磁盘 C、一段视频 D、一段天气预报
学生活动与 方法指导 回想本节课 所学的知识,
3、下列是信息的基本特征的是:
A、载体依附性 B、时效性 C、存储性 D、共享性 E、价值性
问 题 导 学 与 教 学 要 点
根据学生出现的错误,再有针对性的讲解,最后总结本节 合上书, 独立 课的知识体系,形成结构。 完成题目, 组 长统一答案。
信息的其它特征:可转换性、可存储性、可传递性。
第 1 课 信息的特征 一、信息: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所表示出来的内容。 板 书 设 计
1、普遍存在性 2、载体依附性 1、载体的概念: 2、举例说明
二、基本特征
3、价值性 4、时效性 5、共享性
三、正确识别信息:
教 学 反 思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了信息的 概念和重要性、信息的特征,并通过实际生活中上当受骗的例子,学会辨别信 息的真伪,并且学会遵守信息道德。
第2周 年级 课题 七年级 学科 信息技术 第 1 课 信息的特征 备课时间
总第 1 课时 2012/9/6
教 学 目 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法 与 学法 课 时 安 排 教 具
知识目标:1、认识信息、载体的概念。 2、认识信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 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技能目标:1、结合实际生活,理解信息,认识信息。 2、能够正确识别信息,合法地利用和发布信息。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信息意识,养成善于甄别 信息的手段。 1、信息的概念; 1、载体的含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 2、正确识别信息。
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示、分组教学、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 1 课时 多媒体教学软件、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向学生展示几张图片,分别是报纸上的天气预报(数 字表示和图形表示) 、彗星的图片,回答以下问题: 认真阅读 教材, 并结合 你生活的环 境, 组内同学 讨论什么是 信息? 学生活动与 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