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信息及其特征

合集下载

1.1信息及其特征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广东教育出版社

1.1信息及其特征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广东教育出版社

上机练习:
1、到门户网站,申请一个实际名字注册的E-MAIL邮箱
(新浪,
腾讯网)
2、学会使用通信软件 腾讯QQ,手机微信等,申请一个免费的QQ号码
3、使用QQ软件,实名制加入班群(群号班级成员自创)
传递性 共享性 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价值相对性 时效性
真伪性
信息的一些重要特征:(结合课本完成书中的实例) 特处理性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
真假难辨
老皇历看不得
价值相对性 时效性 真伪性
一传十,十传百
玉不琢,不成器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信息的一些重要特征:(结合课本完成书中的实例)
一、信息及其定义
二、信息的载体形式 三、信息的传播途径 四、信息的基本特征
信息的不同定义: 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信息伦奠基人香农(通信工程)
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计算机工程)
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 状态和方式
————信息论学者钟义信教授
完成Page 4
表1-1 事例信息分析表
“信”字的甲骨文
信息的传播过程
用何载体 以何途径
接收效果 及作用
信息发出方(信源)
(信息传递)
信息接收方(信宿)
图1-4
信息的传播过程
信息接收方对于各种形式的信息形成印象, 经过分析、判断与理解,把它变成自己的知识 或引发相应的行动。
信息的基本特征
图片分析
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表征,能够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信息定义之一的案例分析:
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 状态和方式。 ————信息论学者钟义信教授

1.1信息及其特征讲解

1.1信息及其特征讲解
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 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 实验,具体要求如下:
• 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 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 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 公斤。
• 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 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 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 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
• 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 适?请三名同学自由组合成 探究小组,在2分钟内给出 一个可能的答案”
14寸彩显 6000元 左右
19英寸液 4000元 晶显示器 左右
配置越来越好,但价格越来越低
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影响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影响
积极的影响 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对人们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信息泄露
消极的影响 信息“毒品”
信息犯罪
对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
健康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1、解培释养三良种好观的点:信息意识,甄别有用信息、无 用信息和有害信息。
把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人们半信半疑地照他的话去做, 结果毛病果真出在这里。电机修好后,有关人员问他要多 少酬金,他说:“一万美元!” 啊?一万美元!那人还以 为自己听错了呢!于是,便要求斯坦门茨列一张帐单说明 费用的支出。斯坦门茨写到:“用粉笔画一条线1美元, 知道在哪里画这条线9999美元。”
机器人
机器狗
胃镜2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二: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PC
MP3
软件
智能手机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三: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年份 CPU主频 硬盘 内存 1992 16MHz 40MB 1M
1998 200MHz 4.3GB 32M
2009 2000MHz 160G 1024
B
M
显示器 价格

1.1.1信息及其基本特征

1.1.1信息及其基本特征

思考:
(1)信息除了上面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 其它特征? (2)信息的众多特征中,相对于物质能 源,哪些是信息独有的?
信息资源共享。 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 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
例如:萧伯纳对信息的共享性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你有一个苹
果,我有一个苹果, 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如 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相互 交流,我们就都有了 两种思想,甚至更多。 这个例子说明了信息不会像物质一样因为共 享而减少, 反而可以因为共享而衍生出更多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通过这些例子,一方面可以看到 信息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信息是什么! 信息在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人们对信息的认识 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下面人们看信息的几种定义: 从本质上看,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方式。 信息是指能被传播的各种消息,信号等。
笼统的讲,信息是一切物质和事物的属性。 信息是客观事物通过物质载体所发出的消息、情报、 指令、数据、信号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可交换的知 识内容。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1.1 信息与信息的基本特征 一、信息的定义 信息一词在我国早有记载南唐李中(字有中)《碧云集》 的《暮春怀故人》中有“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依 楼台“的诗句,这大概是”信息“一词在我国的最早出 现。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我们处在一个充满 信息的世界,不管我们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 信息,下面是几个利用信息的例子:
例如:某鞋以标签的形式标上80元和从售货员嘴中说出的 价格80元是一样的。虽然载体不一样,一种是符号,一种 是语言,但信息是相同的,都是指鞋的价格是80元
2.信息的价值性
(1)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 (2)信息可以增值; (3)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1.1信息及特征

1.1信息及特征

6.小王和小李就“信息”的范畴展开了讨论。小王说:“报纸上刊登的广 告是信息”;小李说:“期中考试的各科成绩是信息”。你认为他们说的对 吗?( ) A.小王说的对,小李说的不对 B.小李说的对,小王说的不对 C.小王和小李说的都对 D.小王和小李说的都不对 7.南方中学要组织义务植树活动。同学们通过网上搜索,获得“3月12日是 植树节”、“根据南方的气候条件,三、四月份植树最有利于树苗的生长” 等信息,从而确定了植树的日期。这件事说明信息具有( ) A.共享性和价值性 B.共享性和真伪性 C.价值性和真伪性 D.时效性和真伪性
Hale Waihona Puke 11.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是 ( )。 A.有载体依附性 B.不可利用、不能增值 C.可传递、共享
D.可增值、具有时效性
例2、戴尔计算机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 戴尔 有这样的论断:“其实PC和网络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 信息。PC和网络只是工具而已,其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更 多、更及时的信息。”
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
什么是信息?
②欧洲 ④北美洲 ①亚洲
⑤南美洲
③非洲
灯光亮度的差异体现了各国经济发展状 况的不同。
信息的一般特征
2.全球定位系统(实现准确的方位信息,实现导弹的精确制导)、天气预报 分别体现了信息的( )、( )基本特征。 A.载体依附性 B.价值性 C.时效性 D.共享性 3.对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信息是可以处理的 B.信息是可以传递的 C.信息是可以共享的 D.信息可以不依附于某种载体而存在 4“我有一种思想,你也有一种思想,大家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两种思想甚至更多 ” 这体现了什么?( ) A.物物交换 B.信息的时效性 C.信息的价值性 D.信息的共享性 5.案例:张三拿了一张 1998 年广州市的旧地图去找广州的某个地方, 结果费了很多时间还是没有找到。这个案例说明了信息的( )。 A.传递性 B.时效性 C.价值相对性 D.真伪性

1.1信息及其特征

1.1信息及其特征

1.1.1信息的一般特征
载体依附性 信息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同一个停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价值性 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 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 时效性 信息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会隋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共享性 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使用。 信息的其它一些特征: 事实性、不完整性、层次性、可变性、可压缩性等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信息技术基础
1.1信息及其特征
“感觉剥夺实验”
信息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不可或缺。
一位科学家用诗咏唱道: 没有物质的世界是虚无的世界; 没有能源的世界是死寂的世界; 没有信息的世界是混乱的世界
1.1.1丰富多彩的信息
《辞海》:①音讯,即消息。②通信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 《新华词典》:①音信,即消息。②信息论中指用符号传送的报道, 报道的内容是接收符号者预先不知道的。③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关于事物 运动状态的陈述。 《信息科学原理》信息是事

1.1 信及其特征

1.1 信及其特征

|首页| |信息及特征||信息技术| |过程与方法| |策略与技巧| |鉴别与评价| |文本信息| |表格信息| |多媒体信息| |计算机程序| |智能处理||发布与交流| |资源的管理| |使用数据库| |剖析数据库| |计算机病毒| |信息安全| |课堂练习|1.1 信息及其特征【考点】(1)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能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会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3)了解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掌握通过因特网检索信息的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4)了解信息的常用存储格式,会保存信息。

(5)了解信息价值评价的基本方法,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涉及教材章节】《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二节【定义】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内容称之为信息。

(例如:教科书的内容为信息,而教科书是信息的载体)人类不可缺少的三大资源:物质、能量、信息。

信息概念代表性人物(P3):香农:消除不确定性的维纳:信息是区别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钟义信: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也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考点】看的见摸的着的实体不是信息【考点】信息的传播过程(P4)信息发出方→用何载体→以何途径→信息接收方→接收效果及作用【考点】信息的一般特征:P6 ①载体依附性②价值相对性③时效性④共享性⑤真伪性⑥可处理性。

⑦传递性:①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媒体介质表现出来,如:看到蚂蚁搬家可以知道快下雨了②价值性:信息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如:信息会考时间为6月20日对高一的学生具有价值。

例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③时效性:信息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如: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④共享性:一个信息可以由多分进行分享;如: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⑤真伪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空城计”⑥可处理性:玉不琢,不成器。

1.1信息及其特征

1.1信息及其特征
维纳: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 第三类物质。
钟义信: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通俗的说:信息用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 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二、信息的传播过程
信息发出方 (信源)
用何载体 以何途径 (信息传递)
接收效果 及作用
1.1信息及其特征
2016年3月9日在围棋领域,经过近3个半小时 的激战,机器人Alpha Go战胜了围棋第一人李 世石,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同学们是通过什 么方式知道这个信息?
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
一、什么是信息?
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具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 息。
信息的特征:传递性、载体依附性和可处 理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共享性、真 伪性。
信息接收方 (住宿)
三、信息的基本特征
通过卫星电视,我 们足不门就能看到大洋 彼岸的NBA比赛实况。
信息具有传递性
三、信息的特征
交通标志牌就是通过图 片传给我们的信息。 信息具有依附性
三、信息的特征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盛况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因此有人把其全过程刻录成了光盘保存。
信息具可处理性
三、信息的特征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萧伯纳有句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 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 换,人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 这句名言,说明了信息的什么特性?
三、信息的特征
大家收到学校发的入学通知书,按时间报到,错过了时间还能 报到?
有网友发微博称:“北京西北方向发现不明飞行物,首都机场所有 航班暂停起飞,所有乘客均被请下飞机。”大批网友转发,纷纷猜测该 微博真实性。

1.1信息及其特征ppt

1.1信息及其特征ppt
——唐-岑参-逢入京使
古诗词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信息 平安
载体 语言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唐 -杜牧-清明
古诗词
信息 酒家在 杏花村
载 体 手势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信息的基本特征
传递性 共享性 依附性 可处理性
价值相对性 信息的基本特征 时效性 真伪性
结论
信息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基本 条件,也是基本需求。
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 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 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 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 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
信息的基本特征
阅读P5的任务,探讨信息具有哪些特征:
传递性 例1.通过电视看体育盛事 共享性 例2.分享销售经验 例3.啤酒与尿布 可处理性 例4.错过象棋比赛 时效性 例5.赤壁之战 真伪性
信息的基本特征
• 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
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
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 睬,结果……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 追悔莫急。
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
特征:
信息具有价值性 ,时效性
信息的基本特征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的开幕 式盛况通过电视传遍世界各地。
传递性
信息的基本特征
一人计长, 两人计短。
真假难辨。
信息的基本特征
老黄历 看不得。
一传十, 十传百。
信息的基本特征
玉不琢, 不成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

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

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

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
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

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

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师:老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

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生:(齐)信息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性。

师:(课件演示)
2.信息的价值性。

(1)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
①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2)信息可以增值;
(3)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生1:(疑问)信息可以增值,怎么理解呢?
生2:(回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等方式处理,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

师:商场上某种产品供不应求,而产家知道信息后他们会大量生产该产品,说明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师:台风“维达”给我们带来的伤痕依然存在,有关台风“维达”的天气预报当时对我们十分有用,但是现在对我们还有用吗?
生:(讨论)信息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就如:今天来讲,神六的圆满成功远比神一给我们带来的兴奋多。

今天的报纸总比昨日的报纸好卖,……
生:(疑问)书本中的科学知识会随时间的流失而变得贬值吗?
师:如果是理论知识几乎不会贬值,但如果是技术知识同样会随时间而变化,但所花的时间会比一般的信息长很多。

师:(课件演示)
3.信息的时效性
(1)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

(2)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

师:(补充)因为信息如果不被人们利用就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那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时效性。

也就是说信息的时效性是通过价值性来体现的。

师:老师讲课的声音只是一位同学听到吗?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只会被一位观众知道吗?生:(齐)不是。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周围还有那些信息是能够被大家所共同知道的?
生:(讨论)每位同学的相貌、教学楼的形状、树叶的颜色、汽车的形状、……
看来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共享的,除非它不为人所知。

师:(课件演示)
4.信息可以共享
萧伯纳名言
(1)信息资源共享。

(2)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

(3)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

思考:
1、师:同学们对以上的信息形态分析得很透切、独特。

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信息除了上面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特征?
(传输性、无色无味、概括性、可以识别、再生等)
2、信息的众多特征中,相对于物质能源,哪些是信息独有的?(共享性)
实践题:课本第5页,作完后把答案上交到教师机:网上邻居——>teacher——>所在班级文件夹。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教师引导来达到教学目标。

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较好。

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
神,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

通过实践题巩固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点。

因为这是高一第一堂课,所以是很关键的一节课,如果这节课上好了对下面课程的学习会使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