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控制方案
工程测量方案word

工程测量方案word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为一座商业综合体建设工程,包括地下停车场、商业大厅、写字楼和酒店等建筑物。
本工程测量方案旨在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程测量任务进行详细规划和安排,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本测量方案将包括测量范围、测量任务、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等内容。
二、测量范围1. 地形测量:对施工用地进行地形测量,包括地面起伏、地势和水文情况等。
2. 基坑测量:对地下停车场、商业大厅和写字楼等建筑的基坑进行测量,保证基坑的准确开挖和施工。
3. 结构测量:对建筑结构进行精确的测量,包括墙体、柱子、梁、楼板等部位的尺寸和位置。
4. 室内测量: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测量,包括房间大小、空间布局、设备位置等。
5. 设备安装测量:对各种设备、管道、线路等进行测量,确保安装位置准确。
6. 工程量测:对各项工程量进行测量,包括土方、混凝土、钢筋等。
三、测量任务1. 地形测量任务:测量施工用地的地形起伏、地势和水文情况,为后续筑基和地下设施的施工提供参考。
2. 基坑测量任务:对地下停车场、商业大厅和写字楼等建筑的基坑进行测量,确定基坑的准确位置和形状。
3. 结构测量任务:对建筑结构进行精确的测量,包括墙体、柱子、梁、楼板等部位的尺寸和位置。
4. 室内测量任务: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测量,包括房间大小、空间布局、设备位置等。
5. 设备安装测量任务:对各种设备、管道、线路等进行测量,确保安装位置准确。
6. 工程量测任务:对各项工程量进行测量,包括土方、混凝土、钢筋等。
四、测量方法1. 地形测量方法:采用全站仪和GPS测量仪进行测量,结合地图和地形图进行数据处理。
2. 基坑测量方法:采用全站仪和水准仪进行基坑的测量,确保基坑的准确开挖。
3. 结构测量方法:采用全站仪、测距仪和水准仪进行结构测量,确保建筑结构的精确位置和尺寸。
4. 室内测量方法:采用激光测距仪和角度测量仪进行室内空间的测量,确保建筑内部的空间布局准确。
5. 设备安装测量方法:采用激光测距仪和比较测量仪进行设备、管道、线路等的测量,确保安装位置准确。
工程测量及监控量测方案

工程测量及监控量测方案一、引言工程测量及监控量测是工程项目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准确的测量和监控,可以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本方案旨在对工程测量及监控量测的方法、工具和流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确保工程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工程测量1.测量方法工程测量可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两种方法。
静态测量适用于需要准确测量的地形、建筑物、道路等工程项目,主要采用全站仪、测距仪等传统的测量设备进行测量。
动态测量适用于需要实时监测的工程项目,主要采用GPS、激光测距仪等现代化的测量设备进行测量。
2.测量工具针对不同的测量目标和环境,工程测量所用的工具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包括全站仪、测距仪、GPS定位设备、激光测距仪等设备,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附属设备,如三脚架、测量杆、电脑等。
3.测量流程工程测量的流程主要包括确定测量目标、选择测量方法、准备测量工具、实施测量、处理测量数据、分析测量结果、制定测量报告等步骤。
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监控量测1.监控方法监控量测通常包括结构监测、环境监测和工程施工监测等内容。
结构监测主要是对工程结构的变形、振动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一般采用动态监测和静态监测相结合的方法。
环境监测包括对空气质量、噪音、水质等环境指标进行监测,一般采用自动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
工程施工监测主要是对施工过程中的数据和参数进行监测,以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2.监控工具监控量测所用的工具和设备一般包括传感器、监测仪器、数据采集系统、监控平台等设备。
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根据监控目标和环境选择合适的设备,并进行合理的布点和布设。
3.监控流程监控量测的流程主要包括确定监控目标、选择监控方法、准备监控工具、实施监控、处理监控数据、分析监控结果、制定监控报告等步骤。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对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工程测量控制方案由谁制定

工程测量控制方案由谁制定一、前言工程测量控制方案的制定是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关键。
因此,工程测量控制方案的制定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和工程规范进行,确保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和要求。
本文将就工程测量控制方案的制定由谁来进行进行详细的分析。
二、工程测量控制方案的制定1. 什么是工程测量控制方案?工程测量控制方案是在工程施工前,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要求,制定的确保施工过程中测量控制工作的具体实施细则。
该方案主要包括工程测量控制的组织机构、工作任务分工、测量控制方法、工作程序、质量控制要求、工作安排等内容,是为了规范和指导工程测量控制工作的正常运行。
2. 工程测量控制方案的制定主体根据我国工程测量控制方案制定的相关规定,主要由以下主体进行制定:(1)工程管理单位工程管理单位是工程测量控制方案的制定主体之一,其负责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要求,提出测量控制方案制定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同时会对制定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督和检查。
(2)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是实施工程测量控制方案的主要责任单位,负责根据工程测量控制方案的要求和规定,组织测量控制人员完成测量控制工作,并确保工程测量控制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3)测量控制人员测量控制人员是工程测量控制方案的制定和执行的重要实施人员,他们需要根据工程测量控制方案中的要求和要求,进行实际的工程测量控制工作,确保工程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的一致。
3. 工程测量控制方案的制定程序(1)编制工程测量控制方案的初步设想由工程管理单位提出测量控制方案制定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对工程测量控制的组织机构、工作任务分工、测量控制方法、工作程序、质量控制要求、工作安排等内容进行初步设想。
(2)施工单位参与讨论方案设想施工单位参与初步设想方案的讨论,完善具体实施细则,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3)制定工程测量控制方案按照综合考虑和协商,形成最终的工程测量控制方案,并由工程管理单位颁布实施。
工程测量实施计划和方案

工程测量实施计划和方案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为某城市新建商业综合体工程,在项目实施前需要进行测量工作,以保证后续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测量工作包括地形测量、建筑测量等内容,旨在获取准确的地理信息数据和建筑结构数据,以便后续工程规划和施工。
二、测量目标1. 获取工程区域的地形地貌数据,包括地势高低、地表特征等,以便后续规划和设计。
2. 获取工程区域的土地利用数据,包括用地性质、规划设计等,以便后续规划和设计。
3. 获取工程区域的建筑结构数据,包括建筑面积、高度、使用性质等,以便后续规划和设计。
4. 获取工程区域的地下管线数据,包括给水、排水、供电、通信等,以确保后续施工的安全进行。
5. 获取工程区域的环境数据,包括气象、水文、生态等,以便后续工程设计和施工。
三、测量方案1. 地形测量:采用现代测量技术,包括全站仪、GPS、遥感等设备,对工程区域进行三维地形测量,获取地势高低、地表特征等数据。
2. 建筑测量:采用激光测距仪、测距仪、GPS等设备,对工程区域的建筑进行精确测量,获取建筑面积、高度、使用性质等数据。
3. 地下管线测量:采用地下雷达、激光测距仪等设备,对工程区域的地下管线进行测量,获取管线类型、位置、深度等数据。
4. 环境测量:采用气象站、水文站等设备,对工程区域的环境进行监测,获取气象、水文、生态等数据。
四、测量计划1. 组织测试测量设备:准备全站仪、激光测距仪、GPS、遥感等测量设备,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制定测量方案:根据测量目标和方案,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和工作流程,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3. 人员培训:对测量人员进行培训,包括现场操作技能、测量原理和数据处理等方面。
4. 地形测量:组织测量人员对工程区域进行地形测量,获取地势高低、地表特征等数据。
5. 建筑测量:组织测量人员对工程区域的建筑进行测量,获取建筑面积、高度、使用性质等数据。
6. 地下管线测量:组织测量人员对工程区域的地下管线进行测量,获取管线类型、位置、深度等数据。
工程测量实施方案

工程测量实施方案一、引言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多个阶段,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安全。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测量实施方案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工程测量提供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
二、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1.测量基准的确定:在进行工程测量前,首先需要确定测量的基准,包括水准基准、高程基准和平面基准等。
这些基准的确定对于后续的测量工作至关重要。
2.测量方法的选择: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测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GPS测量、激光测距等。
3.测量精度的控制:工程测量的精度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因此在实施测量时需要严格控制测量精度,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三、工程测量的实施步骤1.编制测量方案: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测量要求,编制详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范围、测量方法、测量精度要求等内容。
2.设立测量控制点:根据测量方案,在工程现场设立测量控制点,确保后续测量工作的准确性。
3.进行实地测量:根据测量方案和控制点,进行实地测量工作,包括水准测量、高程测量、平面测量等。
4.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测量所得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得出最终的测量结果,并进行误差分析和校核。
四、工程测量的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在进行工程测量时,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确保测量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保护测量设备:测量设备是工程测量的重要工具,要做好设备的保护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3.与其他工程环节的协调: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需要与工程设计、施工等其他环节进行有效的协调和配合。
4.及时总结经验:在工程测量实施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测量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五、结论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工程测量实施方案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可以为工程测量提供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确保工程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工程测量方案控制网的建立

工程测量方案控制网的建立一、背景介绍工程测量中的控制网是用来确定测量点的坐标位置和方向的基准网络。
它是为了准确测量和定位工程地形和建筑物而建立的。
在建立控制网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周围环境的地形、地质、气候等因素,以及使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等。
本文将介绍建立控制网的工程测量方案。
二、目的建立控制网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准确的基准框架,使测量员能够准确地测量位置和方向。
控制网中的点可以作为测量的基准点,用来确定其他点的坐标位置。
通过建立控制网,可以保证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测量点的选择在建立控制网之前,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点。
测量点的选择应考虑到地形和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测量设备的精度和测量方法等因素。
一般来说,应选择在地势开阔、地形平坦、地质稳定、气候条件稳定的地区作为测量点。
此外,测量点应尽量避免有遮挡物的地方,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四、网格布置方法在建立控制网时,需要采用适当的网格布置方法,以确保控制点的均匀分布和覆盖范围的合理性。
一般来说,网格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 均匀分布:控制点应均匀分布在测量区域内,以确保测量范围的覆盖和均匀性。
2. 方向性布置:控制点的布置应考虑到测量方向,以便测量员能够准确测量位置和方向。
3. 定位准确性:控制点的布置应考虑到测量设备的精度和测量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测量方法和仪器在建立控制网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一般来说,应使用高精度的全站仪、GPS定位系统和其它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在进行测量时,应严格遵循测量规范和操作规程,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数据处理和分析在完成测量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一般来说,应采用计算机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确定测量点的坐标位置和方向。
在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时,应注意各种误差的补偿和校正,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结论建立控制网是工程测量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控制网,可以为工程测量提供一个准确的基准框架,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公路工程控制测量方案

公路工程控制测量方案一、前言公路工程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包含众多的控制测量工作。
控制测量是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测量方案对于公路工程的建设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控制测量的概念、原理、目的及方案制定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控制测量的概念控制测量是指根据地形地貌的特征,确定公路线路及相关设施的位置、高程、坡度、曲线等参数的测量。
控制测量是公路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使得工程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控制测量主要包括路线测量和设施位置测量两大部分。
1. 路线测量路线测量是指对公路线路的位置、长度、曲线、坡度等进行测量和计算。
通过路线测量,可以确定公路线路的走向和长度,为后续的公路设计和施工提供基础数据。
2. 设施位置测量设施位置测量是指对于公路沿线的交叉口、桥梁、隧道等相关设施的位置、高程、坡度等参数进行测量和计算。
通过设施位置测量,可以确定这些设施的位置和各种参数,为后续的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三、控制测量的原理控制测量是依据一定的测量原理进行的,其核心是测量的精度和准确度。
控制测量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测量基准的确定控制测量需要明确测量的基准,确定测量基准后,可以利用这一基准进行后续的测量工作。
通常情况下,公路工程控制测量会采用国家测绘局提供的基准点作为测量基准。
2. 测量方法的选择控制测量需要根据测量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包括经纬度测量、高程测量、曲线测量等。
需要根据测量的具体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3. 测量设备的选择控制测量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一般情况下包括全站仪、GPS定位仪、水准仪、测绘软件等。
这些设备可以帮助测量人员完成测量工作,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和精度。
4. 数据处理的方法控制测量完成后,需要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比如数据的整理、修正、计算和分析等。
数据处理的方法可以通过专业的测绘软件等工具来完成。
工程测量控制点联测方案

工程测量控制点联测方案一、背景介绍工程测量控制点联测是指在工程测量中通过不同控制点的测量和比对,来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过程。
在工程测量中,控制点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是测量作业的基础,能够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因此,对控制点的联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验证控制点的准确性,确保整个工程测量的准确性。
二、联测目的1. 验证控制点的准确性2. 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3. 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度三、联测方案1. 确定联测范围通过对工程测量的控制点进行分析,确定联测范围。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哪些控制点需要进行联测,以及联测的具体范围。
2. 确定联测周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控制点的联测周期。
一般来说,联测周期应该定期进行,以确保控制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确定联测方法确定控制点的联测方法,包括测量仪器、测量技术等。
可以通过全站仪、GPS测量仪等现代化仪器进行联测,也可以通过传统的测量方法进行联测。
4. 制定联测操作规程制定控制点联测的具体操作规程,包括联测的具体步骤、测量参数的设定、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
确保控制点的联测工作能够按照规程进行。
5. 确定联测人员确定控制点联测的具体人员,包括主要负责人、测量人员等。
确保联测人员具有一定的测量经验和技术水平。
6. 制定联测报告在联测完成后,要制定控制点的联测报告,对联测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四、联测实施1. 了解控制点的情况在联测之前,要了解控制点的具体情况,包括控制点的位置、标志、使用情况等。
2. 进行测量比对根据联测方案,采用相应的测量方法和仪器,对控制点进行测量比对,获取测量数据。
3.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获取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控制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联测结果,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确保控制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联测总结联测结束后,应对联测工作进行总结,包括联测的结果、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等。
并对联测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以提高下一次的联测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施工准备 (1)
四、测量控制桩 (2)
五、测量方法 (2)
六、质量控制措施 (5)
七、安全措施 (6)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南阳新野西(岑参)220千伏变电站工程。
2、工程地点:南阳新野县县城西约5km,捡地东侧1km,新省道S335南侧约 100米。
3、工程规模:本期工程施工图设计范围内所有工程量:主控制室、10千伏配电室、主变压器基础(本期一台)、屋外配电装置构筑物基础、屋外电缆沟、围墙及大门、站内外道路、室外给排水及雨污水系统构筑物、站区接地等。
本工程坐标系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高程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点数据如下:
二、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3、《设计院提供的坐标控制桩和高程点交接单》
4、《总平面布置图》
5、《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三、施工准备
1、作业场地
仪器支设地,应选择地面相对平坦,地质相对坚硬地带;应选择前视后视距离大致相等,通视良好的地带;避开主要交通要道。
2、环境要求
雨雪天气不宜进行作业;遇高温炎热天气,尽可能少作业或采用雨伞遮盖仪器;遇有六级大风和沙尘天气不宜进行作业。
3、人员准备
测量员:应具有相应资格证,并持证上岗,人员数根据需要确定;
扶尺人员:2人,熟悉操作方法,有一定经验,有责任心;
记录员:1人,记录测量数据;
其他人员:根据需要确定。
4、仪器、工具准备
测量仪器配置如下:全站仪一台、电子经纬仪一台、水准仪1台、塔尺两把、钢卷尺三把等。
测量仪器一览表
四、测量控制桩
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点,用全站仪在站内设置4个测量控制桩,A1:X=32,Y=41;A2:X=32,Y=121;A3:X=75,Y=41;A4:X=75,Y=121。
每个轴线控制桩处设置高程控制桩,H=87.90。
站内单位工程开工前依据站内引测控制桩进行定位,并做好引测记录。
五、测量方法
本工程采用直角坐标法:
当点位垂直或平行于定位依据的轴线时可采用直角坐标法测设点位,
先计算:ΔX=XM-XO,ΔY=YM-YO
直角坐标示意图
将经纬仪安置在O点,在OY方向上测设边长ΔY,定出M′点;再测设边长MN,定出N′点;将经纬仪迁至M′点,以Y方向为后视反转90°,在此方向上测设边长ΔX,定出M点,再测设边长MP,定出P点;然后将经纬仪迁至N′点,以O点为后视顺转90°,在此方向上测设边长ΔX定出N点,再测设边长NQ定出Q点;最后校测MN=PQ、MQ=NP。
测设时应注意,应在OY轴上定点测设M、P和N、Q,而不应在OX轴上定点测设M、N和P、Q。
直角坐标法计算简便,施测方便,适用于矩形布置的场地和建(构)筑物的定位放线。
5.1平面控制网与主轴线的测设
平面控制网与主轴线的建立应符合以下要求:
a.控制网应包括作为所区定位依据的起始点和起始边、建筑物主轴线、构架主轴线、道路中心线;
b.控制线的间距以30~50m为宜,控制点间应通视、易量;
c.平面控制网与主轴线测设完成后,随即对桩位做出明显标志;
d.将控制网绘制成图,并用混凝土固定,保护好桩位;
e.平面控制网与主轴线应在每个单位工程开工前进行复测;
5.2高程控制网的测设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应符合以下要求:
a.在主要的户外配电装置场地和建筑物附近各设置2~3个高程控制点;
b.测设的高程控制点应构成闭合的场地高程控制网;
c.高程控制点应绘制成图,并采取措施保护好控制点;
d.各高程控制点应妥善保护,并定期复测;
5.3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5.3.1建筑物定位是根据设计给定的条件和依据,测定建筑物四大角桩和各细部轴线桩。
为了保证挖槽后轴线的准确恢复,一般在建筑物基坑外 1.5m 处,测设与建筑物四边平行的建筑物控制桩,作为建筑物定位和基坑开挖后基础放线的依据,如图
6.2.1 中的 M′、N′、Q′、P。
当挖土前没有条件做这步工作时,则应在基坑开挖后尽早做好。
要采取可靠措施保护好这些控制桩位,尤其是直接控制高层竖直方向的轴线控制桩,应精确的延长到大于建筑物总高度的距离以外。
建筑物控制网的精度应与场地平面控制网的的精度一致。
5.3.2建筑物四边和各细部轴线测定后,即可根据基础图及土方施工方案撒灰线,经自检合格后提请有关技术部门和监理单位验线,以保证建筑物定位和自身尺寸正确性。
5.3.3为了方便施工,应在基槽外边 1.0~1.5m(根据土质情况和挖槽深度确定)设置龙门板,保证其牢固,根据水准点的高程,在每个龙门桩上测设出首层室内地坪设计高程线(或室外地坪设计高程线),沿龙门桩上的高程线钉设龙门板,用经纬仪将墙、柱中心线投到龙门板顶面上,并钉中心钉标明,用钢尺沿龙门板顶面检查中心钉的间距是否正确,作为测设校核。
龙门板可控制±0.000以下高程和槽宽、基础宽、墙宽等。
5.3.4当基础垫层浇筑后,应在垫层上测设建(构)筑物各轴线,经闭合校核后,再详细放出细部轴线。
基础放线尺寸的允许误差见表:
基础放线尺寸的允许误差
5.4建筑物高程的传递
5.4.1±0.000以上的高程传递主要是沿结构外墙、边柱等上下贯通处竖直量距,一般建筑物至少要由三处向上传递高程,以便于各层使用和相互校核。
5.4.2高程传递的测法是:先用水准仪根据统一的±0.000 水平线,在各传递点准确地测设出相同的起始高程线;然后用钢尺沿竖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画出整分米数水平线。
各层传递高程时均应由起始高程线向上直接量取,高差超过钢尺尺长时,应在该层精确测设第二条起始高程线,作为再向上传递的依据。
最后将水准仪安置在施工层,校核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校差应在 3mm以内。
在各层抄平时,应后视两条水平线以作校核。
高程传递的允许误差见表:
高程传递的允许误差
5.5建筑物轴线的投测
基础工程完工后,随着结构的不断升高,要逐层向上投测轴线,当建筑物设计高度增加,施工中对竖向偏差的控制愈加重要。
5.5.1经纬仪竖向投测法:
a.建筑物轴线投测前,先根据建筑场地平面控制网,校测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将建筑物各轴线测设到首层平面上,再精确地延长到建筑物以外适当的地方,妥善保护起来,作为向上投测轴线的依据。
b.当场地四周宽阔,能将建筑物四边轴线延长到建筑物的总高度以外或附近的建筑屋面上时,则可在轴线的延长线上安置经纬仪,以首层轴线为准,向上逐层投测。
c.当场地四周窄小,建筑物四边轴线无法延长时,可将轴线向建筑物外侧平移,移出的尺寸视外脚手架的情况而定,尽量不超过1.2m,如图所示,(a)为平面图,(b)为侧面图:
M、N、P、Q为外移线的四个交点,用以向上传递轴线和控制竖向偏差。
将经纬仪安置在各交点上,以底层的各点为后视向上投测,并指挥施工层上的观测人员,垂直仪器视线横向移动水平尺,以视线为准向内量出外移尺寸,即可在楼板上定出轴线位置。
5.5.2 垂准线法:当施工场地窄小,无法在建筑物以外安置经纬仪时,可利用铅直线原理将轴线铅直投测到施工层上,作为各层放线的依据。
用特制线坠以首层轴线标志为准,逐层向上悬吊引测轴线。
将加装了90°弯管目镜的经纬仪安置在首层地面的轴线控制点上,使望远镜物镜指向铅直方向,由弯管目镜观测,若仪器水平转动一周(度盘长水准器要严格定平),视线始终指在一点上,则说明视线铅直,用以向上传递轴线和控制竖向偏差。
六、质量控制措施
1、仪器在使用前,应检查螺栓是否完好,仪器支设地面应坚硬,仪器支设调整完毕,再次检查螺栓是否紧固;
2、非专业人员,不经专业人员同意不得随意使用仪器;
3、在施测中,短途搬运仪器时,仪器紧固应在松弛状态,两手同时抱住脚架和仪
器,仪器超上并呈倾斜;
4、在进行施测过程中,应避免机动车辆从仪器旁驶过,以免影响仪器的测量精度或碰撞仪器;
5、不得在下雨天气进行露天作业;
6、在干燥天气进行测量作业,仪器支设点应尽可能避开易起扬尘之地,确保仪器不受尘土污染或采取避免尘土飞扬的措施;
7、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不得进行露天测量工作;
8、测量完成后,应对测量工期具进行外观清洁,按位置正确放置。
七、安全措施
1、施测过程中,司尺员扶塔尺时,应注意远离附近高压线的距离满足电气安全距离要求。
2、支设仪器的地方不能有杂物,上方不能有人作业或有活动的模板、钢管等。
3、长距离搬运仪器时,要把仪器和仪器架都收起搬运,防止搬运过程中人被绊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