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乌江流域的综合治理——以贵州普定县猴场乡为例

合集下载

乌江贵州段水电梯级开发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与教训

乌江贵州段水电梯级开发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与教训

贵州水力发电第25卷第1期2011年2月G U I Z H O U WAT E R PO WER·乌江水电工程环保·乌江(贵州段)水电梯级开发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与教训陈凡,常理,张虎成,杨桃萍(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81)摘要:基于贵州乌江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后评价专题,科学、客观的分析乌江(贵州段)水电梯级开发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提出需采取的流域补救性环境保护措施,以及乌江(贵州段)水电梯级开发环境影响的调查、监测工作建议,以最终实现乌江(贵州段)水电梯级有序运行。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后评价;水电梯级开发;经验与教训;乌江(贵州段)中图分类号:X3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0133(2011)01-0001-042.1乌江(贵州段)水电梯级开发简况1背景介绍目前,贵州境内乌江干流上已建成的电站有洪乌江是长江上游右岸的最大支流,为贵州省第家渡水电站(2005年建成,总装机600MW)、普定一大河,流域面积87920km2,干流全长l037k m。

水电站(1995年建成,总装机75MW)、引子渡水乌江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任务为发电,其次为航电站(2004年建成,总装机360M W)、东风水电站运,兼顾防洪及其他。

(1995年建成,2005年扩机工程完成,总装机695 从1971年乌江干流上第1座水电站乌江渡水MW)、索风营水电站(2005年建成;总装机600 电站开工至今,历经数十年的开发建设,目前贵州M W)、乌江渡水电站(1983年建成,2002年完成境内所有梯级开发已接近尾声。

鉴于历史原因,乌扩机工程,总装机1250MW)、构皮滩水电站江水电梯级开发没有开展过规划环评,导致乌江干(2010年建成,总装机3000MW)、思林水电站流梯级开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要求存在较大的局(2010年建成,总装机l050MW),沙沱水电站限性,未从全流域角度考虑各水电站单独运行或联(2009年4月17日二期截流成功,总装机1120 合运行对区域环境的累积影响,无法对水电开发产M W)正在建设之中。

乌江调研报告

乌江调研报告

乌江调研报告乌江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乌江作为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

为了进一步了解乌江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情况,本次调研的目的是调查乌江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分析乌江的水质状况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未来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方法和内容1.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考察以及专家访谈的方法,以多角度、多层次的方式获取乌江流域水资源的相关信息。

2. 调研内容本次调研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1) 乌江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包括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营状况,以及乌江水资源的供水和灌溉利用情况。

(2) 乌江的水质状况:通过采集水样进行水质检测,分析乌江水质的主要指标,并与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进行对比。

(3) 乌江水资源的问题与建议:结合调研结果,分析乌江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 乌江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乌江流域拥有多个水电站,已基本实现全面利用。

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情况良好,为乌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动力支持。

此外,乌江还被用于供水和灌溉,为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了保障。

2. 乌江的水质状况通过对乌江水样的采集和分析,发现乌江的水质整体较好,水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在国家和地方标准范围内。

但在部分农业排污较为集中的区域,乌江的水质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尤其是农药和化肥残留较为严重。

3. 乌江水资源的问题与建议乌江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 水资源管理的统筹性不够,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利用和保护存在重叠和冲突;(2)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较大,导致水质受到污染;(3) 临时性污染事件频发,对水质造成较大影响。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整合和统筹,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明确各行业、各地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责任;(2) 加强农业污染的控制,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和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3) 加强对临时性污染事件的应对,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处置污染事件,降低对乌江水质的影响。

乌江调研报告

乌江调研报告

乌江调研报告乌江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乌江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流经贵州、云南、四川三个省份,对于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乌江流域的水资源状况、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相关的经济发展情况,为科学合理利用和保护乌江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等多种方法,通过对乌江沿线各地的水库、水电站、农田、工业企业等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状况;同时,通过发放问卷并与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访谈,了解当地居民对乌江的认知和需求。

三、调研结果1. 水资源状况乌江流域水资源丰富,主要来源于降雨和冰雪融水。

但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乌江的水量逐渐减少,流域内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尤其是在干旱季节,河水逐渐减少,严重影响到沿岸地区的农业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

2. 生态环境问题乌江流域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主要表现为水污染、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农田的失茬和不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导致的;而生物多样性减少主要是由于生态环境破坏导致的多样性减少和栖息地破坏。

3. 经济发展情况乌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以农业和传统产业为主。

农业以种植水稻和蔬菜为主要产业,但由于水资源减少和生态环境破坏,农业产量逐渐下降。

乌江流域还存在着许多传统产业,如纺织、造纸等,在环保要求提升的情况下,这些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困难。

四、建议与措施1.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建立健全多部门协同治理机制,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严禁超量污染物排放,并加强农业和工业用水节约措施的推广和实施。

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加强对农田的保护和管理,鼓励农民采用科学合理的耕作方式,减少水土流失。

3. 推动乌江流域经济结构调整,鼓励发展以环保产业、旅游业和科技创新为主要方向的产业,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提高乌江流域的环境承载力。

贵州省乌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措施回顾评价

贵州省乌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措施回顾评价

贵州省乌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措施回顾评价作者:辛亚蒲郭艳娜武艺夏豪来源:《绿色科技》2020年第04期摘要:对2017年贵州省乌江流城国控和省控监测断面资料进行了分析,回顾评价了乌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措施。

结果表明:主要污染集中在中下游,主要污染因子为总磷;流域内已开展的一系列水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童大幅度减小,流城水质逐年转好,但局部及部分支流仍存在水污染环境问题。

关键词:乌江流域,水环境;措施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20)04-007.5-021 流域概况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长江上游右岸支流,发源于贵州省境内威宁县香炉山花鱼洞,流经黔北及渝东南酉阳彭水,在重庆市涪陵注入长江,六冲河汇口以上为上游,汇口至思南为中游,思南以下为下游。

有南、北两源,南源三岔河发源于贵州威宁县的盐仓;北源六冲河发源于贵州赫章县的妈姑。

乌江流域总面积69313km2,其中,贵州境内为66807km2,占76%,占贵州省总面积的38%。

乌江干流全长 1037km(南源源头起),其中贵州境内河段长889km,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650m3/s主要支流有六冲河、猫跳河、偏岩河、湘江、清水河、洪渡河、芙蓉江等11条,其他重要支流有阿勒河、渭河、暗流河等52条[1]。

2 流域水质现状乌江流域共布设国控及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57个(其中国控断面19个、省控断面38个),2017年乌江流域水体水质综合评价为“良好”,Ⅰ~Ⅲ类水质断面占89.5%;乌江干流除大关桥和六广断面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要荹[2]邢掠?断面水质均超标,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清水河新庄断面水质为Ⅴ类,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瓮安河污染物主要以总磷为主,三岔河上游六盘水段水质较差,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氨氮等。

总体来说,乌江流域污染物主要以COD、氨氮和总磷为主[3]。

贵州省乌江保护条例

贵州省乌江保护条例

贵州省乌江保护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2.12.01•【字号】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22第29号•【施行日期】2023.03.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22第29号《贵州省乌江保护条例》已于2022年12月1日经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2年12月1日贵州省乌江保护条例(2022年12月1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与管控第三章资源保护第四章污染防治第五章磷石膏治理第六章生态修复第七章绿色发展第八章文化保护与传承第九章保障与监督第十章法律责任第十一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在本省境内的乌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乌江流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以及乌江流域各类生产生活、开发建设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乌江流域,是指由本省境内乌江干流、支流和湖泊形成的集水区域涉及的毕节市、六盘水市、安顺市、贵阳市、遵义市、黔南州、铜仁市,以及黔东南州相关县级行政区域。

第三条乌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应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乌江保护应当坚持统筹协调、科学规划、创新驱动、综合施策、系统治理。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乌江流域保护协调机制,统筹协调乌江流域保护工作,制定乌江流域保护重大政策、重大规划,协调跨地区跨部门重大事项,督促检查乌江流域保护重要工作的落实情况。

第五条乌江流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乌江流域保护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绿色发展,维护生态安全。

新常态下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对策探讨——基于贵州省普定县猴

新常态下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对策探讨——基于贵州省普定县猴

西部社会圜 本文为安顺学院2016年省级重点学科大学生科研专项项目(编号:as×yzfXydxs201604) 新常态下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对策探讨 

基于贵州省普定县猴场乡的调查 史渊艺 (安顺学院政法学院 杨媛利 贵州安顺561000) 

【摘要】文章通过回顾国内扶贫历程,基于对贵州省普定县猴场乡的调查,分析了精准扶贫机制在实施过程中的现实 与困境,以及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机制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促进新常态下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机制对策建议:建立社会 工作服务农村的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社会工作者扶贫济困的内在能力建设,重视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与社会参与,不断深 化社会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新常态;社会工作;精准扶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扶贫工作领域上取得了巨大的 成就。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 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下降至5575万人,比上年减少1442万人。 当前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要阶 段,确保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事关国家稳定、人 民幸福。扶贫工作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 事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精准扶贫”是其最重 要、最核心的理念和措施。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社会工 作秉承专业的理念、方法和技巧,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为扶 贫对象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在脱贫攻坚战略中被赋 予重要使命。 一、精准扶贫与精准扶贫机制的概念阐述 “扶贫”一词最早起源于欧美国家关于“消除贫困”或 者“反贫困”之说。1601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关 于贫困的法律一一《济贫法》,之后欧美国家和地区不断探 索属于自己的本土化的反贫困之道。我国结合实际,因时制 宜,通过“政府行为”将“反贫困”转化为“扶贫”行动; 所谓“政府行为”是指政府通过宏观调控,运用政策支持和 资源援助等救助方法,并下放权力,通过购买服务,鼓励各 级各类社会组织开展到村到户实施精准扶贫。2015年,习 总书记指出,“在扶贫工作中采取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做到 对症下药,靶向精准,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和鼓励 全社会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参与扶贫。” 近年来,专家学者多视角阐述了“精准扶贫”的相关 概念。笔者认为,“精准扶贫”重在“精准”二字,相对于 以前粗放型输血式扶贫来讲,侧重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 精准管理和精准考评”。2015年6月,习总书记视察贵州1时, 将“精准扶贫”人选为“十三五”规划的十个目标任务之一, 提出“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而实施“精 准扶贫”最重要的是把握四个精准:“对象精准、项目精准、 措施精准和成效精准”,因此我们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深入贫困地区,根据扶贫对象的致贫原因,有针对性、侧重 性、区别性地制定不同的工作服务计划。 精准扶贫机制是指在政府主导下,通过整合协调资源, 以减少和消除贫困为目的,依靠精准识别机制、精准帮扶机 制、精准管理机制和精准考评机制等在内的相互补充和相辅 相成,是扶贫体系各部分和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运行体系。 二、精准扶贫实]j匝过程中的现实与困境 猴场乡,全名猴场苗族仡佬族乡,是贵州1省100个重 点扶持的一类贫困乡镇之一,坐落于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东 北部,距离普定县城约41公里,全乡总面积达93.44平方 公里,辖7个行政村,113个村民组,总计2.3万人,其中1.3 万人为贫困人口。目前,猴场乡深入贯彻政府关于精准扶贫 的政策理念,通过产业扶贫、异地生态扶贫搬迁、教育扶贫、 基础设施扶持和就业扶持等多样化的脱贫方略,全面促进扶 贫工作。笔者田野调查的资料显示,猴场乡在教育、基础设 施、就业、养殖、种植等方面形成了本土化的经验道路,人 均纯收入大幅上升,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扶贫模式,这种 模式被写进了2015年安顺市政府报告,并在全市复制推广。 目前,各地普遍采取的依靠政府的统一支配,实施中 西部对口支援的政策。但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 题,如贵州1、云南等,为了完成扶贫“军令状”,一味着重 于“帽子”的脱贫,忽视人民精神和能力的脱贫,导致了当 前贫困人口存在于偏远、边疆地区,且分布广、散、乱,实 施脱贫难、繁、杂。以猴场乡为例,当前精准扶贫主要面临 的以下困境。 1、资源困境 我国扶贫面临的资源困境主要是资源获取、资源分配 和资源利用效率。首先,从资源获取来讲,政府在扶贫舞台 上仍然占主导地位,一方面,国家对贫困县和乡下拨的款项 需要与地方政府进行配套,这导致了部分贫困县和贫困乡无 力负担配套资金。因此,由于基层政府掌握的资源有限,导 致了扶贫进展的缓慢。另一方面,在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 都是靠血缘亲属关系获取资源,他们能够利用的资源十分有 限。其次,在资源分配上,扶贫资金配置过程中易滋生腐败 现象。对地方高校的调研发现,精准扶贫是否做到“对象精 准”有待确定,高校学生对于此笔扶贫资金非常期待,但绝 大部分都是运用于吃喝玩乐等无关学习上,相反,另一部分 学生因贫困登记卡有限,没能得到村里的名额,甚至真贫困 却入不了贫困数据库,导致学校的助学金都无法享受。因 此,笔者认为,掌握着扶贫资源的地方政府没有严格按照中 央的指标进行逐级分配,很大一部分“临界贫困户”遭排斥, 有部分依靠关系而获得扶贫卡的人却占用着有限的资源。另 外,地方政府为了自己的业绩,热衷于搞贫困示范县、贫困 示范乡,忽视了百姓实际脱贫的潜能。在资源利用效率上, 有限的扶贫资金因未能做到“对象精准”,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2、对象困境 贫困者作为精准扶贫的主体,他们是参与者也是受助 

乌江

乌江
3、地理位置适中,距用电负荷中心较近,是“西电东送”的良好电源点,构皮滩水电站还能在全国联中起 到支撑性电源的作用,加上思林、沙沱水电站的建设,将形成贵州东部“西电东送”的水电群。
水利开发
01
洪家渡水电 站
02
东风水电站
03
索风营水电 站
04
渡水电站
06
思林水电站
05
构皮滩水电 站
沙沱水电站 普定水电站
印江河
发源于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北麓,流向由东向西折转西北,在德江县境潮砥汇入乌江。河长95.4千米,流域 面积1256平方千米。
甘龙河
发源于武陵山脉北麓的印江县境东北北流经松桃、酉阳,在沿河新木滩汇入乌江。河长102千米,流域面积 1706平方千米。
唐岩河
发源于湖北省利川市南部毛坝境内,有青岩河与三源河两源,两源在毛坝镇南汇合后,流经咸丰、黔江在酉 阳龚滩之上汇入乌江。河长248.7千米,流域面积5585平方千米。
大溪河
发源于大娄山脉金佛山北麓的南川市境,由北向东流经武隆县境,在涪陵大溪口汇入乌江。河长122千米, 流域面积2065平方千米。
水能资源
水能资源
乌江1、乌江是长江上游右岸一级支流,天然落差2124米,流域面积8.79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05亿立方 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兆瓦。
2、乌江流域地形、地质条件较好,属峡谷型水库、电站,淹地、移民少,工程量相对较少,工期较短,投 资较省。
02
野济河
03
偏岩河
04
湘江
06
余庆河
05
清水江
01
六池河
02
石阡河
03
印江河
04
甘龙河
06
洪渡河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典型土壤发生特征及系统分类——以普定县后寨河小流域为例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典型土壤发生特征及系统分类——以普定县后寨河小流域为例

目录目 录摘要 (IV)ABSTRACT (VII)1 前言 (1)1.1选题背景与意义 (1)1.2国外近现代土壤分类研究动态 (1)1.2.1形成阶段 (1)1.2.2现代阶段 (2)1.3中国近现代土壤分类研究现状 (3)1.3.1近现代土壤分类研究概况 (3)1.3.2土壤系统分类研究进展 (3)1.4贵州省土壤分类研究概况 (4)1.5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5)1.5.1研究目标 (5)1.5.2研究内容 (5)1.5.3技术路线 (6)2 研究区概况及样品采集 (8)2.1研究区概况 (8)2.2研究方法 (8)2.2.1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8)2.2.2土壤样品理化性质分析 (10)3 土壤发生特征与成土环境的关系 (11)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1成土环境 (11)3.1.1地貌 (11)3.1.2母质 (11)3.1.3土地利用方式 (11)3.2形态特征 (13)3.2.1剖面构型与土层厚度 (15)3.2.2土壤颜色 (16)3.2.3土壤结构 (18)3.2.4土壤新生体 (18)3.2.5石灰反应 (19)3.3理化性质 (19)3.3.1土壤的机械组成和质地 (19)3.3.2土壤pH (23)3.3.3土壤交换性酸 (26)3.3.4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 (27)3.3.5土壤有机碳和碳氮比 (28)3.3.6土壤游离氧化铁 (29)3.4小结 (30)4 典型土壤的主要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32)4.1诊断表层 (32)4.2诊断表下层 (34)4.3诊断特性 (34)II目录4.4小结 (39)5 典型土壤的系统分类 (40)5.1高级分类单元的归属 (40)5.2土族的划分 (42)5.2.1土族的控制层段与鉴别特征 (42)5.2.2土族的建立 (44)5.2.3典型土族的对比分析 (45)5.3土系的划分 (46)5.3.1土系划分的标准 (46)5.3.2土系的建立 (46)5.3.3典型土系的对比分析 (46)5.4土壤系统分类与发生分类的参比 (48)5.5小结 (49)6 结论与建议 (51)6.1结论 (51)6.2建议 (52)参考文献 (53)附录 (59)致谢 (6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2)贵州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63)贵州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63)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贵州喀斯特地区地貌形态、岩性特征和土地利用方式等成土环境条件复杂多变,对土壤的形成发育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键词 】 乌江 ; 治理 ; 猴场
党 的十 八大 和十 八 届三 中 全明确 提 出 , 要把 经济 、 政治、 社会 、 行 了整 改 ; 排查 食 品卫 生安 全 1 0 6 家; 排查 消 防安 全 5 2 处; 排 查道
文化、 生 态文 明 建 设相 结 合 , 构 成 中 国特 色 社会 主 义 “ 五位 一 体 ” 路交 通安 全 3 0 处; 排 查家 具厂 2个 ; 排查 学校 安 全 l 6 所 。同时 , 加 的总体 布 局 。贵州 省普 定 县猴 场 乡依据 “ 产 业 强 乡、 生 态富 乡 、 文 大 全乡 安全 生产 宣传 教 育工 作力 度 , 积 极 组织 召开 乡村 干 部 大会 , 化兴 乡 、 旅 游建 乡 ” 的发 展思路 , 拟定 了 “ 一 二三四 五 ” 的发 展 目标 , 安 排部 署 “ 安 全 生产 月 ”活动 , 利 用厂 播 宣讲 相关 安 全知 识 , 宣传 注 重综合 治理 。
试论乌江流域的综合治理
西 部 环 境
试论乌江流域 的综合治理
— —
以贵州 1 普定县猴场 乡为例
吴大旬
( 贵 州 民族 大 学民族 学与社 会 学学 院 贵 州贵 阳 5 5 0 0 2 5 )
【 摘 要 】 文章以乌江河畔的贵 州普定县猴 场 乡为个案 , 对这里的综合 治理进行 了 探 讨。概述 了猴场 乡环境综合 治理取得 的成绩 , 分
猴场 乡根据 打造 美丽 乡村必 先做 好 “ 整 脏治乱 ”工作的 要求 , 采取 发 展还 面临不 少 困难和 问题 , 与相邻 乡镇 相比还 有不 小差 距 。主要
“ 以村 为主 、 全 民参与 ”的工 作模 式 , 大力 整治 环境 卫 生 , 投入 资金 表 现 在 : 一 是基 础 设施 薄弱 , 抵 抗 自然 灾 害 的 能力 不 足 , 人 畜饮 用 1 3 5万元新 建 全封 闭垃 圾 池 3 个, 垃圾 临时 堆放场 1 个, 果皮 箱 1 1 0 水、 农 田水 利 、 道路 交 通、 小 城 镇建 设 、 公共 服务 等基 础 设施 亟 待进 个, 固定垃 圾池 7 6 个, 可卸 载式垃 圾箱 1 0 个, 垃圾 转运 专用农 用车 步 改善 ; 二 是经 济结构 不合 理 , 农 业产 业化 水平不 高 , 经 济增 长速

安 全法 律法 规 , 发放 交 通安 全 、 食 品药 品 安全 、 消防 安 全 、 地质 灾 害
猴 场乡环境 综合治 理现状 及 “ 打非 治违 ”等宣 传资 料 2 0 0 0余份 , 由工 作人 员接 受群众 咨询 , 第一, 环 境 整 治取得 了新成 果 。主要 表现 在 : 一 是群 众积 极 开 乡安 监站 深入 各村 及各企 业 , 要 求按 照 《 关 于开 展全 乡 “ 安 全生 产

2 辆, 垃圾 手推车 5 辆 。乡 里采用 的 “ 以村为 主、 全 民参 与 ”的工作 度缓 l 曼; 三是 土地 、 林地 管理 仍有不 少薄 弱环 节 , 社 会稳 定的形 势依 模式在 市 、 县 得到认 可并进 行推厂 。三是积极 落实好 门前三 包责任 , 然严峻; 四 是少数 党员 干部 的创新 意识 、 服务 意识有 待加 强 ; 五是财 财政 收 支矛 盾突 出 , 保正 常运 转 困难 较 大 。对 于 这 些 各村 用 实际 行动 再 次做 出 了大 宣传 , 赢得 了广 大 群众 的 赞扬 、 支 持 税收 入 单一 ,
析 了存在 的f - " I  ̄ 1 。 有针对性地提 出建议 : 要以高度的责任 感和 紧迫感 , 抢抓机遇 , 扎 实工作 ; 根 据猴场 乡的生态条件和 资源禀赋 , 逐步建成 “ 一 核 四 片 区 ”; 以精 准扶 贫 “ 六 个模 式 ” 为 重 要 抓 手 , 大 力 发展 绿 色 、 循 环、 低碳农业 ; 结 合 资 源地 理 优 势 , 营 造 良好 的投 资 环 境 。

展 陈积 垃圾 清理大 行动 , 大规模 清理 公路 旁 、 背 街小 巷 、 沟 渠河 道内 月 ”和 “ 安 全生产 猴场行 ”活动的通 知》 , , 张 贴各类 安全 宣传标语 , 外 多年 来排 放的 陈积 白色污 染垃圾 , 同日 寸 在人们 习惯 性倾倒 垃 圾的 切 实开展 打击 非法 违法违 规专项 活动 。目前 , 全 乡未发 生一 起安 全 地方插 上警示标 牌 , 温馨提 示群众严 禁乱倒 垃圾 , 制定警 示标牌 5 0 0 事故, 实现从 “ 零 ”开始 、 向“ 零 ”迈进 的目标 。
和自 觉遵守 。
困难 和问题 , 乡 党委和 政府 高度重 视 , 在 下一 步的 工作 中 , 将 采取有
第二 , 教 育 事业持 续发 展 。猴场 乡将教 育工作 纳入 社会 经济发 效措 施 , 认 真加 以解决 。当 前 , 经 济增长 、 社会 公 正和环 境保 护正 在 1 全面建 设小 康社 会 , 离不开 经济 的 展总 体 规划 , 促 进 辖区 内各 级 各类 教育 健康 发 展 。具体 做法 是 : 深 成 为世界 可持续 发展 的核 心 。[ 入推 进教 育 “ 9 + 3 ”计划 , 基 本完成 中职春 秋季 招生任 务 , 提高职 业 发展 、 社会 的公正和 谐以及 生态环境 的改善 , 需要对 之综 合治理 。 三、 对策 与措施 教 育水 平 ; 落 实控 辍保 学 责任 制 , 实行 教师 、 干 部、 村 支 两委 包保 责 猴场 乡 认 真贯 彻 党 的十 八 大 、 十八届二中、 三中、 四 中 全会 精 任制, 保 证/ J 、 学、 初中 辍学率 分别 控制 在 1 %、2 . 7 % 以内 ; 规 范学 前 教 育办学 , 支持 民办学校 加快发 展 ; 实施 《 关爱教  ̄ J i S / \ 项 行动计划 》 , 神, 为推进 这 里的社 会经 济等 全面发 展 , 实 现综 合治理 , 采 取如下 对 关 心偏 远 学校 教 师 , 积 极 营造 尊师 重教 的 良好 氛围 ; 实 施文 化精 品 策 和措施 。 首先 , 要 以高 度 的责 任感 和 紧 迫感 , 抢抓 机 遇 , 扎实 工作 , 继 续 “ 四个一 ”工程 以及繁荣 少数 民族文化 事业 “ 五四三 ”工程 。 集团 帮扶 、 整乡推 进 ” 、 省直 党建 扶贫 工作 队所带 来的 第三, 合 作 医疗 全 面铺 开。如 2 0 1 4年 度 , 乡 政府 筹 集 参 合 款 推 进贵 州省 “
余块 , 组织 2 0 0 0 0 余 人次 清理 陈积 白色 污 染垃 圾 1 5 0 0 余堆, 计5 0 0 余吨 , 广 大群 众形 成 了爱 优美 环境 、 讲 文 明卫 生的 积极 共识 。二是
二、 存在 的问题 与不 足
猴场 乡 党政 领导 在看 到 成绩 的 同时 , 也 清醒 地认 识 到 , 这 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