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 苏教版-word文档资料
苏教版科学三上《我们都是科学家》教案

苏教版科学三上《我们都是科学家》教案1、科学是……教学目标:1、在“观看折叠小人”活动中能够有所发觉,提出问题。
能够从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启发,明白科学确实是提出问题并想方法寻求问题解答的过程。
2、明白科学是什么。
明白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3、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爱好。
想明白,爱提问。
教学预备:插图、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学生接触科学的第一课,对“科学”这一概念不能够深刻明白得,只能获得表面意义上的明白得,因此本课一开始用“当你听到‘科学’那个词时,你想到了什么”那个问题来激发学生去摸索。
凭已有体会,学生会把科学和科学家联系起来,和自己无关。
教师这时能够引导学生通过“你是否有如此的经历?”来谈谈自己亲身的体验,学生专门容易说出:由于好奇才做出这些事,这恰恰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课后应布置学生搜集更多科学家的研究故事,让学生从这些科学家的研究中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
本课谈科学是什么,应从外延上谈,而不是从内涵上去灌输,教学中不可要求学生谈什么是科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2、提问:你明白科学是什么吗?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了解科学是什么。
(1)讨论“什么是科学?”让学生依照已有体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看课本第2页插图,开阔一下视野。
(3)提问:图上的人在做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插图的内容,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说明。
(4)谈话:只有科学家那儿才有科学吗?你有没有做过下面这些小朋友做的情况?(看书中图片)想一想,你什么缘故想做这些情况?(学生交流)(5)师生小结: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周围。
2、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1)可采取放录音故事、老师讲故事、学生自己阅读等不同方法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
(2)提问:从故事中,我们能够明白琴纳是个善于观看和摸索的大夫。
在故事的开始部分,他有什么发觉?(学生交流)(3)正因为有了那个新发觉,他想到并提出了什么问题?此后,他又分别做了些什么情况?(4)依照学生回答,板书:提出问题—查找可能的缘故—做试验证明—试验成功了。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单元目标: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有: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理解科学是什么。
3.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 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2.能够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科学知识:1. 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 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3.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4.知道有很多办法能使物体(纸鹦鹉、三角形和拱形纸片、铅笔)保持平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2.想知道,爱提问。
3.体验初步的合作与交流。
4. 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
本单元的内容:1.科学是---2.做一位小科学家1、我们都是科学家教学目标:1. 知道科学包括过程和结果。
2. 意识到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3. 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4. 了解科学的作用。
教学内容:1. 教会学生知道科学是什么。
2. 了解科学家工作的四个步骤。
3. 了解人眼具有视觉暂留现象。
教学重点:重点: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
难点:从科学家的经历中了解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科学家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语:1. 同学们以前学习过科学这门课程吗?2. 生回答(没有)。
3. 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4. 生回答。
5. 教师针对学生回答的进行点评。
二、教学新课:1. 新的学期我们来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同学们翻开教科书,看一看第2页上面的插图,帮助他们打开思路。
大家在一起边看边说,把自己对科学的理解在小组内、班级内交流。
2. 问一问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科学的问题,要求举例。
3.“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引出学生更多的亲身经历。
4.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科学家的工作相似”。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分五个单元,总课时23课时。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本单元是科学课学习的绪论单元,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关于“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的相关要求而设计的。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大致了解科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科学探究是怎么一回事,引领学生走上科学探索之路,向科学素养的形成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本单元是依据小学科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常见的植物、常见的动物、生物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功能、生物的基本需求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整套教材在生命世界部分的开篇,也是学生从总体上对有生命的物体(生物)建立起初步认识的一个单元。
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本单元选择水的话题,作为研究地球与宇宙版块中“地球物质之二——水”的切入点,站在生命的高度,全面地、客观地认识水在动物、植物、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引导学生真正体会到水是生命之源,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作为每一个公民,必须增强节水意识,自觉保护水资源。
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本单元是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材料的性质、用途。
以及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等方面的内容来建构的;通过参与学习和研究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物体是由各种各样的材料组成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
各种材料的性质是不一样的,人类在选择、应用材料时,不仅要考虑需求,而且要考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第五单元:《提出问题》本单元是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科学探究的性质、过程和方法的有关论述来建构的。
通过指导提出问题以及提出适合小学生探究的科学问题,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关注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知道科学探究是为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能通过对周围物的观察,提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从而打下实施科学探究活动的坚实基础和成科学探究意识的良好开端。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上《我们都是科学家》教学设计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上《我们都是科学家》教学设计单元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有:1 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 理解科学是什么。
3 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2.能够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科学知识:1 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 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出出有科学。
3 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4 知道有很多办法能使物体(纸鹦鹉、三角形和拱形纸片、铅笔)保持平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2 想知道,爱提问。
3 体验初步的合作与交流。
4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
本单元的内容:1、科学是---2、做一位小科学家单元教学概念图本单元试验1 科学是... ... 1 视觉暂留1纸条,2铅笔2 做一位小科学家(1)“站立”实验(2 )介绍科学家1一张对折的纸条、铅笔、彩色笔等材料三角形、拱形硬纸片,晒衣夹子若干,铅笔(削好带尖的)或雪糕棒、一段金属丝还可以自行选择其它材料做“站立”实验课题: 1 科学是... ...授课时间:9.1课程标准:1 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 理解科学是什么。
3 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教学目的:科学知识1 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 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出出有科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2 想知道,爱提问。
3 体验初步的合作与交流。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能说出科学探究的步骤。
●喜欢上科学课。
●知道什么是“科学”。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学生不能说出什么是科学。
层次2:学生能够说出科学探究的步骤。
层次3:学生能将我们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的工作联系在一起。
探究能力:层次1:对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
【精选】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第一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 苏教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2.看教科书上第三页的图,联系自己的生活,当我遇到这些经历时我,我也会问这是为什么呢?小结: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我们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3.我们都是科学家教科书第四页讲述《琴纳和牛痘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琴纳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医生。
在故事的开始部分,他有什么发现?“挤牛奶的女工不得天花”,“琴纳到奶牛厂去实地考察,发现牛会生一种类似天花的病,这就是牛痘,女工和牛都患过牛痘。
”正因为有了这个新发现,他想到并提出了能不能给人接种牛痘的问题,此后,他又分别做了给男孩接种牛痘,又接种天花,男孩安然无恙实验成功了。
小结: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试验证明—试验成功了。
4.展示搜集到的科学家资料,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如何开展研究的,《居里夫人和镭的故事》、《李时珍与本草纲目》、《袁农平与杂交水稻》、《贝尔与电话》、《莱特兄弟与飞机》、《罗杰特与电影》。
在研究活动中有共同的地方: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5.理解科学是什么。
一起动手做一做,教科书第六页活动。
学生边做边观察,然后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在1824年,英国罗杰特也玩过类似的活动,可他不是玩了就算了,而是对这一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
后来这一解释被人们普遍接受,电影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小组指派学生一幅图一幅图地讲自己看到的。
学生小组内讲述,完成后全班展示。
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学生动手。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励孩子去探究许多事物。
用科学家的故事说明科学的产生。
拓展知识,了解更多的科学家的科学故事。
通过活动知道其中的科学道理。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分五个单元,总课时23课时。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本单元是科学课学习的绪论单元, 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关于“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的相关要求而设计的。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大致了解科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科学探究是怎么一回事,引领学生走上科学探索之路,向科学素养的形成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本单元是依据小学科学《科学(3 -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常见的植物、常见的动物、生物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功能、生物的基本需求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整套教材在生命世界部分的开篇,也是学生从总体上对有生命的物体(生物)建立起初步认识的一个单元。
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本单元选择水的话题,作为研究地球与宇宙版块中“地球物质之二——水”的切入点,站在生命的高度,全面地、客观地认识水在动物、植物、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引导学生真正体会到水是生命之源,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作为每一个公民, 必须增强节水意识,自觉保护水资源。
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本单元是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材料的性质、用途。
以及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等方面的内容来建构的;通过参与学习和研究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物体是由各种各样的材料组成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
各种材料的性质是不一样的,人类在选择、应用材料时,不仅要考虑需求,而但要考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第五单元:《提出问题》本单元是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科学探究的性质、过程和方法的有关论述来建构的。
通过指导提出问题以及提出适合小学生探究的科学问题,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关注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知道科学探究是为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能通过对周围物的观察,提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从而打下实施科学探究活动的坚实基础和成科学探究意识的良好开端。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我们都是科学家》导学案教学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我们都是科学家)导学案教学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我们都是科学家)导学案教学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第—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课题一.1科学是……课型课时时间学习目标 1、在“观察折叠小人〞活动中能够有所发觉,提出问题。
能够从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了解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方法寻求问题解答的过程。
2、了解科学是什么。
了解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3、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想了解,爱提问。
重点难点 1、在“观察折叠小人〞活动中能够有所发觉,提出问题。
能够从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了解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方法寻求问题解答的过程。
2、了解科学是什么。
了解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学法指导课前打算插图、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学习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2、提问:你了解科学是什么吗〔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了解科学是什么。
〔1〕、商量“什么是科学?〞让学生依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看课本第2页插图,开阔一下视野。
〔3〕、提问:图上的人在做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插图的内容,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说明。
〔4〕、谈话: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你有没有做过下面这些小朋友做的事情?〔看书中图片〕想一想,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学生交流〕〔5〕、师生小结: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1〕、可采取放录音故事、老师讲故事、学生自己阅读等不同方法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
〔2〕、提问:从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琴纳是个特长观察和思考的医生。
在故事的开始局部,他有什么发觉?〔学生交流〕〔3〕、正因为有了这个新发觉,他想到并提出了什么问题?此后,他又分别做了些什么事情?〔4〕、依据学生答复,板书:提出问题——寻觅可能的原因——做试验证明——试验成功了。
〔5〕、你能按照上面的提示,复述一遍琴纳的故事吗?学生复述故事。
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三上《第一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教案

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三上《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教案1.科学是……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包括过程与结果。
2、意识到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3、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4、了解科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
2、难点:从科学家的经历中了解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科学课(板书:科学)(二)了解科学是什么1、提问:当你听到“科学”这两个字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2、出示教科书上的图,提问:图上的人在做什么?3、小结:刚才大家说的和在图上看到的都是科学家在搞科学研究。
那么科学是不是只和科学家有关系?4、提示学生看教科书上的图,提问: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学生交流)想一想,你为什么会做这些事情?5、谈话:好奇心让我们弄懂许多事情,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我们的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6、活动:请大家来读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7、谈话: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还有科学家在其他方面也有重大的发现,我们来看一看(讲述居里夫人等科学家的故事)。
8、师生总结:按照教科书提示的4个环节,找出几位科学家的研究活动中共同的地方(比如可以这样启发:琴纳提出了什么问题?居里夫人提出了什么问题?以此类推)(三)做活动,理解科学是什么1、谈话: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
2、讲解“动起来小人”的制作方法(学生制作)。
讲解如何“玩”。
在学生玩之前提出要求: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3、交流“玩”后的发现(小人动起来了)。
4、读教科书,了解罗杰特的发现。
5、小结:只有像罗杰特那样善于思考,才能把小发现变成大科学。
(四)全科总结2、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让纸鹦鹉立于手指或纸环上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能找出自己的探究与科学家探究活动的相似之处。
3、能将探究的结论应用于日常生活或小制作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感受自己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研究活动的相似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
系。
2.看教科书上第三页的图,联系自己的生活,当我遇到这些经历时我,我也会问这是为什么呢?
小结: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我们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3.我们都是科学家
教科书第四页讲述《琴纳和牛痘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琴纳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医生。
在故事的开始部分,他有什么发现?“挤牛奶的女工不得天花”,“琴纳到奶牛厂去实地考察,发现牛会生一种类似天花的病,这就是牛痘,女工和牛都患过牛痘。
”正因为有了这个新发现,他想到并提出了能不能给人接种牛痘的问题,此后,他又分别做了给男孩接种牛痘,又接种天花,男孩安然无恙实验成功了。
小结: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试验证明—试验成功了。
4.展示搜集到的科学家资料,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如何开展研究的,《居里夫人和镭的故事》、《李时珍与本草纲目》、《袁农平与杂交水稻》、《贝尔与电话》、《莱特兄弟与飞机》、《罗杰特与电影》。
在研究活动中有共同的地方: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5.理解科学是什么。
一起动手做一做,教科书第六页活动。
学生边做边观察,然后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在1824年,英国罗杰特也玩过类似的活动,可他不是玩小组指派学生一幅图
一幅图地讲自己看到
的。
学生小组内讲述,完成
后全班展示。
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
的资料。
学生动手。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激励孩子去探究许
多事物。
用科学家的故事说
明科学的产生。
拓展知识,了解更多
的科学家的科学故
事。
通过活动知道其中
的科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