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贫困地区小学生的生活

合集下载

贫困山区的孩子的生活作文

贫困山区的孩子的生活作文

下午,⽼师给我们打开电脑看贫困⼭区的孩⼦的照⽚。

我被他们这样⾃强⾃⽴,不怕苦,坚持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

当我们穿着漂漂亮亮的裙⼦,开⼼的笑的时候,他们只能穿着破破烂烂的⾐服⾛在回家的路上;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累听⽼师给我们讲知识时,他们却坐在⽤⽯头和⽊板搭起来的上⾯写字、读书;当我们在家⾥舒服的躺着的时候,他们却只能住在他们那简陋的屋⾥;当我们的妈妈做下的饭菜不喜欢吃、不合胃⼝时,他们却正在吃⽟⽶糊;当我们买下钢笔不喜欢时、厌烦了就随⼿扔掉,但他们却把铅笔⽤的那么短也不舍得扔掉。

你们看,我们过的⽣活条件多好,有吃、有住、有穿、什么都不⼲,只是在学习知识,可有的同学却不把学习当⼀回事,爱学不学。

如果能把贫困⼭区的孩⼦接到我们这⾥,他们⼀定学习很好的,不会浪费任意⼀点时间,⼀直学习。

他们同样是孩⼦,同样可以上学,却住在那简陋的房屋⾥。

我体会到了:我们祖国还不富有,我们也要珍惜现在的⽣活,我会好好学习,创造新的美好未来。

同学们,你们觉得⾃⼰现在⽣活的幸福吗?也许你现在正在抱怨妈妈为什么不领你去吃麦当劳,为什么不给你买那件⼆百多元的⾐服......但是,看完这⼏张图⽚后,你⼼⾥⼀定会取消这个想法。

今天晚上回家后,我在电脑上找到⼀些有关偏远⼭区孩⼦的图⽚,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我们先看第⼀张图⽚,只见⼀个六七岁的⼩⼥孩,上⾝穿⼀件薄薄的⽑⾐,蓬松的头发管束在脑后,在这银装素裹的雪⼭上砍柴,脚上穿着⼀双已经开了洞的鞋⼦,站在厚厚的积雪⾥,肩上背着沉重的柴,还得爬着险峻的⼭峰,实在冷得不⾏了,她就把⼿放在嘴上暖和⼀下冻僵的⼿,她这是为了什么?她不就是想让家⾥变的暖和⼀点吗?但这时的你,正在有暖⽓的家⾥,躺在柔软的沙发上,看着精彩的动画⽚。

还有⼀张,这是⼀个七⼋岁的⼩男孩,那双胖乎乎的.⼿在寒冷的摧残下,变得是那样的粗糙,并且还留下了冻疮。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竟然拿着笔,⼀笔⼀画认认真真地在本⼦上写着每⼀个字,当然,还有很多照⽚我就不⼀⼀说明了。

西部学生的生活学习资料

西部学生的生活学习资料

生活在这片贫瘠土地上的人们想要摆脱贫困,这片土地养育的孩子需要良好的教育。

这里的家庭往往是多子女家庭,甚至有8个孩子的家庭,这样的家庭窘困超出一般人的想象,更何况还是在贫瘠荒凉的西海固山村。

孩子们是吃着咸菜和黄米饭长大的,对他们来说,吃馍馍已是最大的快乐,尽管一个馍还要掰成两半吃。

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把握好生命的每一分钟,课堂上聚精会神的表情,令人感动。

西海固的大部分孩子在整个童年期几乎是没有什么玩具的。

他们没有小汽车,没有冲锋枪,似乎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遗憾,因为在他们小小的年纪里,早已打下了生活的烙印,他们将会比谁都更早地参加劳动和家务。

滚轮胎,亦是他们最大的乐趣。

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是那么艰苦。

当天空乌云密布时,刮风了,下雨了,你们没有雨衣和雨伞,没有厚厚的衣服,只有一件薄薄的单衣;当太阳炙烤着大地时,中暑了,衣湿了,你们没有空调和电风扇,没有冰镇可乐和冰淇淋,只有一小杯山泉水。

一截小小的铅笔头,一块快用完的橡皮,你们都不舍得扔,只是慢慢用完,连纸头用光了,也擦到继续用。

每当我们发放转赠的衣物时,孩子们都非常高兴,虽然许多衣物对于他们来说,是明显地那么不合身,但他们还是十分的珍惜。

西部的小学生们:你们好!我是一名小学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听音和跳舞。

我的家乡在浙江舟山,这里有无边无际的大海,我们这最有名的就是海鲜和夜排档。

我的学校十分美丽。

绛红色的塑胶跑道围绕着宽广的绿塑胶操场,操场东侧的主席台、看台,一尘不染,主席台右侧,鲜艳的五星红旗随风飘扬。

操场的南侧,矗立着我们的教学楼。

想想看,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卷啊!我们学校的对学生的教育十分好,不仅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有考虑学生的品德、艺术多方面呢。

说了这么多,我想你们对我的学习情况大概了解了吧?在一节语文课上,我了解到了你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听了同学们的资料后,我大为震惊。

你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是那么艰苦。

当天空乌云密布时,刮风了,下雨了,你们没有雨衣和雨伞,没有厚厚的衣服,只有一件薄薄的单衣;当太阳炙烤着大地时,中暑了,衣湿了,你们没有空调和电风扇,没有冰镇可乐和冰淇淋,只有一小杯山泉水。

穷苦山区可怜孩子的记录

穷苦山区可怜孩子的记录

穷苦山区可怜孩子的记录一、引言在中国的许多山区,依然存在着许多贫困的孩子。

这些孩子因为家庭贫困,无法享受到正常的教育和生活条件,他们的生活往往十分艰苦。

本文将通过记录一位穷苦山区可怜孩子的经历,来描绘这些孩子的真实生活。

二、家庭背景小明是一个来自云南省某穷苦山区的孩子。

他的家庭非常贫困,父母都是普通农民,收入微薄。

小明还有两个年幼的妹妹,家里经济状况更加拮据。

由于家庭条件限制,小明只能在当地村小学读书。

三、学校情况小明所在的村小学条件十分简陋,教室破旧不堪,黑板上已经看不见字迹。

学校里没有任何电器设备,连一个投影仪也没有。

教师数量也非常紧缺,只有两名老师负责全校教学工作。

四、生活状况由于家庭贫困,小明每天都要早起去上课,并且要走几公里的山路。

他们家的房子也很简陋,只有一张床和几个简单的家具。

小明的父母每天都要忙于农活,没有时间照顾孩子。

小明和妹妹们经常要自己做饭、洗衣服等家务活。

五、生命中的转折点尽管生活艰苦,但小明依然对知识充满渴望。

他每天都会努力学习,认真听老师讲课。

在学校里,他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比赛中,小明获得了第一名,并被评为全校优秀学生。

这次比赛让小明看到了希望,他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并且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状况。

他向老师求教如何考上更好的中学,并且通过勤工俭学来帮助家里减轻负担。

六、未来展望尽管现在生活依然十分困难,但小明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够改变命运。

他希望能够考上更好的中学,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回报社会,帮助更多像他一样的孩子。

七、结语穷苦山区可怜孩子的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们依然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我们应该关注这些孩子,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让他们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贫困山区孩子的生活

贫困山区孩子的生活

贫困山区孩子的生活
在贫困山区,有许多孩子过着艰难的生活。

他们生活在偏远的地方,家庭条件
很差,缺乏基本的生活条件和教育资源。

然而,尽管面临困难,这些孩子依然充满了勇气和希望。

贫困山区的孩子们通常生活在简陋的房屋里,没有电视、电脑等现代科技设备,他们的玩具可能只是一些简单的玩具或者自制的游戏。

他们的父母大多是务农的农民,收入微薄,生活艰难。

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许多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甚至有些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然而,这些孩子依然保持着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他们懂得珍惜生活,学会了节
俭和勤劳。

在家长的影响下,他们也懂得了孝顺和助人为乐。

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他们依然保持着对未来的希望,努力学习,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对于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来说,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关键。

许多志愿者和慈善机构
纷纷投入到这个领域,帮助这些孩子接受教育,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他们为孩子们修建学校、图书馆,提供教育资源和资助,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贫困山区的孩子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
的事情,去帮助这些孩子,让他们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令人心酸的西部贫困地区“学生餐桌”

令人心酸的西部贫困地区“学生餐桌”

2011年2月底,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调研报告称,中国西部农村贫困学生存在严重营养不足,身高和体重都明显低于正常年龄儿童。

该机构去年对青海、云南、广西、宁夏4个省区的12所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学生营养问题,做了抽样调查。

参与调查的1458名10~13岁学生中,生长迟缓率近12%,低体重率达到9%;其中72%的寄宿学生,上课期间有饥饿感。

随着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寄宿生人数增加,各级财政对贫困学生的生活补助资金并未同步增长,这就导致一些地方不得不降低对学生的补助标准,贫困农村学生营养问题相当突出。

2011年4月6日,记者随浙江省爱心事业基金会等有关机构的工作人员,前往国家级贫困县青海省乐都县探访农村学校“学生餐桌”。

一个学生每周吃不到2两肉4月6日下午,青海省乐都县马厂乡下起了春节后的第一场雪。

高原的雪,有一种铺天盖地的气势,马厂乡中心学校很快成了白茫茫一片。

马厂乡中心学校有294个学生,住校生164人,一日三餐都在学校吃。

傍晚5点,学校开饭铃声骤然响起,孩子们从每个教室里拥出来,带着各自的饭盆,奔向提供晚饭的地方。

在排队等候的孩子中,我一眼就看到了王君,不为别的,只因他特别瘦小。

“小朋友,几年级了?”“八年级。

”看我有点愣住了,王君赶紧小声解释,“就是初二。

”我难以想象他已经初二了。

“1米37,别人也说我个头小。

”王君抓着饭盆,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我,鼻子却在使劲嗅着食物的气味,“我饿了。

”学校没有食堂,只有一间煮饭的小房间。

开饭前,我去转了转,昏黑的屋里架了两口大锅,两个阿姨正忙着切土豆,“晚饭吃大肉加土豆,下面条吃。

”阿姨说的大肉,就是案板上的一小堆猪肉。

“有10斤呢。

”“这么多学生,这点肉哪够?”“是不够,可这也不是天天有。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吃到肉,阿姨们想了个办法,“10斤肉切成丁,下到面条里,小是小了点,都能吃到啊。

”很快,王君打到了晚饭,大半碗热腾腾的面,面汤在饭盆里晃动。

他数着漂浮的肉丁,一脸满足,“一、二、三、四……阿姨,你看,有好几颗呢。

贫困山区孩子的生活

贫困山区孩子的生活

贫困山区孩子的生活
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他们的生活并不容易。

他们生活在偏远的山区,交通不便,教育资源匮乏,生活条件艰苦。

然而,他们却依然充满了勇气和希望,努力奋斗着,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贫困山区,孩子们的家庭大多生活在简陋的土坯房里,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宽裕。

父母常常辛苦劳作,只能勉强维持家庭的温饱。

孩子们从小就学会了节俭和勤俭持家,他们知道家里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

教育资源匮乏是贫困山区孩子们面临的另一个难题。

学校条件简陋,教学设施
不完善,师资力量匮乏。

有些孩子甚至需要步行数小时才能到达最近的学校。

然而,这并没有阻挡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他们努力学习,渴望能够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依然充满了勇气和希望。

他们知道,
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许多孩子们懂得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有的孩子甚至在家自制简易的学习工具,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政府和社会各界也意识到了贫困山区孩子们面临的困境,纷纷出台政策和举措,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

各种扶贫政策和项目逐渐落地,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机会。

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他们的生活虽然艰辛,但他们依然充满了勇气和希望。


们知道,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愿所有的贫困山区的孩子们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走出贫困,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山区孩子的真实生活

山区孩子的真实生活

山区孩子的真实生活
在大山深处,有一群孩子们过着与城市里的孩子们截然不同的生活。

他们的家乡是一个偏远的山区,交通不便,资源匮乏,但他们却在这里茁壮成长,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

这些山区孩子们早早就学会了勤劳和坚韧。

每天清晨,他们就要帮助父母去田间劳作,种植庄稼,放牛放羊。

他们或许没有豪华的玩具,没有电视游戏,但他们却学会了和大自然相处,学会了欣赏身边的一切美好。

在山区,孩子们的学校也很简陋。

有的学校甚至没有教室,只能在树下或者简陋的土屋里上课。

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毅力,克服了许多困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这些山区孩子们却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他们乐于助人,乐于分享,乐于帮助身边的人。

在他们的心中,没有攀比和嫉妒,只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他们的生活或许艰辛,但他们却拥有一种纯真的快乐。

他们在大自然中奔跑玩耍,享受着阳光和雨露的滋润,感受着生命的美好。

他们的笑容是那样的灿烂,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山区孩子们的生活虽然简朴,但他们却拥有一种真实的幸福。

他们的成长之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他们却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美好的未来。

他们或许没有城市里的繁华和奢华,但他们却拥有一颗纯真的心灵,这就是山区孩子们的真实生活。

大凉山下“双脚朝天”的孩子们

大凉山下“双脚朝天”的孩子们

大凉山下“双脚朝天”的孩子们大凉山,是一个偏远而贫困的地区。

这里的孩子们因为家庭贫穷,生活条件的差异,很难得到良好的教育、医疗、饮食等方面的保障,他们的健康和人生就这样被留下了很大的隐忧。

据统计,这个地区缺乏教育资源,许多孩子都没有接受过正常的学校教育,幸存下来的孩子也曾因为饥饿和贫困而夭折。

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十分简陋,家里很少有电器,也很少有电器使用功能的牙膏、洗面奶等,孩子们只能用自来水洗脸和漱口,饮用水也要从漫长而艰难的山路上带回来。

许多孩子也因为食不果腹而患上了各种严重的营养类疾病,比如缺铁性贫血、佝偻病等。

在这个极端环境下,孩子们的身体很容易变得虚弱。

为了得到种种急需的资源,许多孩子都不得不做出牺牲,其中很多孩子不得不放弃上学的机会,去帮家里干活。

在这个极端的环境下,孩子们的生活是多么不容易,非常艰苦和危险。

有些孩子因为他们的忍耐和锻炼让自己成了一个泥塑木雕的达人,以此来挣钱养家糊口。

即使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许多孩子都还能够振奋精神,凭借自身的努力来帮助家庭,维护自己的社区。

但是,尽管一些孩子可以做出超越自我的努力,其他的孩子也无法摆脱自己的困境,他们的状况让人们情不自禁地感到悲痛。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都没有工作,靠种地和放牧牲畜来维持收入,收入很低。

为了维持家庭生计,孩子们经常不得不走上山贩卖柴火、收集蘑菇、捕鱼等。

繁重的劳动强度和经验的缺乏,让许多孩子发生工伤或其他危险。

即便是这样的危险和艰难,这些孩子们还是能够谱写自己不屈的人生之歌。

他们在危险中坚定,在挫折中无怨无悔。

他们不仅仅是家庭的纽带,更是社区的支柱。

他们的光芒,散发出一种人性的光辉,让世界无法忽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部贫困地区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居住
当城市里的孩子将整只的“巨无霸”毫不可惜的丢弃时,甲坝民族小学的孩子却一日三餐捧着白米饭就着足以让人吐舌头的辣椒或声怕多倒而小心翼翼的在米饭中放进一点已没了味的酱油权当佐料欺骗着自己的味蕾。

掀开贵州省惠水县摆榜乡甲坝民族小学四年级学生王线的大木箱时感到了无力,那个用她挂在脖子上的钥匙打开的大木箱里存放的东西根本没有上锁的必要。

小半碗几乎不够这个嬴弱的小女孩吃一顿的大米,小罐头瓶中储存的一点辣椒酱,5片白菜叶是大木箱里的全部内容。

站在旁边的李家明老师告诉我,大米的量再多一点点就是王线一个场(每星期日乡邻们要赶一次集市买东西,他们的一周的时间是以场计算的)的全部食物。

每到赶场放假,王线都要走40里山路从家里背回一个星期的口粮。

打开王线的饭盒,里面除了凉米饭就是辣椒酱。

在征得王线的同意后,我用小勺尝了一口她的辣椒米饭,一入口那辣味就迅速的开始从舌尖向舌根蔓延,到咽喉时我已顾不得什么不断得吐着舌头并用手扇着风,不知是太辣还是激动,就觉得眼里有液体要向外涌。

吃过成都的火锅和湖南的辣鱼,但我敢说,这一口米饭的辣味是刻骨铭心的,恐怕一生得留在我的舌尖上。

白米饭加辣椒并不是中餐,也不是晚餐,甲坝民族小学的516名学生每天、每月的每一顿吃的都是这些,要变花样也就是有时把辣椒酱换成酱油或在锅上蒸米饭的同时在白水中煮点没有油腥的土豆、白菜佐餐。

学校另外四个女孩:李瑞珍、何贵菊、唐敏、唐群四个小女孩从脸色上就可以明显的看出她们的营养不良,已经上初三的她们要比城里孩子明显矮一大截,但就是这样,进出这个所谓的小屋时她们还是要极低的弯腰低头,但给我讲起小屋,她们还是露出了满意的
笑容,李瑞珍悄悄告诉我,和其他同学相比,小屋的最大优点就是下雨不用手忙脚乱的四处躲藏,这一点也是其他同学最羡慕之处。

此时,她们正用没倒油的辣椒酱炒米饭。

我在甲坝民族小学的黑板上没有发现老师板书后的任何残迹,对此我百思不得其解,李家明老师的解说让我解开了谜团。

甲坝的高寒多雨使他们这儿长年处于雾气笼罩之中,教师们必须抓紧有限的晴天来上课,而在大雾天中,学生们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赶紧抄完黑板上的板书,要不雾滴在凝聚后就会把粉笔字冲刷模糊,而老师则要紧着把字擦掉,要不沾水的黑板再要写字就万分困难了。

学习条件再艰苦对于老师和孩子来说都可以用意志去克服,但让老师们痛心的是孩子的失学,李老师告诉我,一般第一学期孩子们到的比较齐,但第二学期就有人无影无踪了,更让他们伤心的是,今年,在80多个学生中有7个考上了高中,但报名去的只有3个,其余4个因为家里实在拿不出钱而放弃了,和许多这里的孩子一样,他们的最终命运是在家种田放牛或出外打工。

根据摆榜乡的统计,全乡目前有415名7至12岁的适龄儿童因经济困难而失、辍学。

50年来,全乡有大专文化的仅5个人,中专(高中)文化的39人(分别占总人口的0、05%和0、4%)。

西海固贫困山区的孩子为了节省铅笔和纸,常常在地上练习写生字。

西海固的大部分孩子在整个童年期几乎是没有什么玩具的。

他们没有小汽车,没有冲锋枪,没有大熊猫,似乎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遗憾,因为在他们小小的年纪里,早已打下了生活的烙印,他们将会比谁都更早地参加劳动和家务。

滚滚轮胎,亦是他们最大的乐趣。

每当我们发放转赠的衣物时,孩子们都非常高兴,虽然许多衣物对于他们来说,是明显地那么不合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