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道平抛运动习题中蕴含的高考物理考查的几种能力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知识点总结与解题技巧

平抛运动知识点总结与解题技巧
一. 主要知识点:
知识点1 平抛运动的特点
1. 平抛运动的概念
水平抛出的物体只在重力(不考虑空气阻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2. 平抛运动的特点
由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其加速度
恒为g,所以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又因为重力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故物体做曲线运动。
所以,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其轨迹是抛物线。
3. 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
(1)运动的独立性原理:物体的各个分运动都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的。
(2)研究的方法: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
上不受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初速为零,只受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
所以平抛运动是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知识点2 平抛运动的规律
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抛出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xOy。
1. 平抛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①水平方向上:物体不受力,所以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有;
②竖直方向上: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恒为g,而初速度为零,所以做
自由落体运动,有;
③运动轨迹:。
所以平抛运动的轨迹为抛物线(一半)
2. 平抛运动物体的位移如图所示。
①位移的大小:
②位移的方向:
思考:能否用求P点的位移?
3.平抛运动物体的速度如图所示
速度的方向和大小:
二. 重难点分析:。
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常见问题及解题思路

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常见问题及解题思路平抛运动是高中物理一种典型的曲线运动,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常见问题及解题思路,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常见问题及解题思路高中物理学习方法复习有的同学课后总是急着去完成作业,结果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翻课本、笔记。
而在这里我要强调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做作业,而应该静下心来将当天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回顾,在此基础上再去完成作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复习的方法我们可以分成以下两个步骤进行:首先不看课本、笔记,对知识进行尝试回忆,这样可以强化我们对知识的记忆。
之后我们再钻研课本、整理笔记,对知识进行梳理,从而使对知识的掌握形成系统。
作业在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再做作业。
在这里,我们要纠正一个错误的概念:完成作业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我们在课后安排作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二是运用课上所学来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
明确这两点是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做作业时,一方面应该认真对待,独立完成,另一方面就是要积极思考,看知识是如何运用的,注意对知识进行总结。
我们应时刻记着“我们做题的目的是提高对知识掌握水平”,切忌“为了做题而做题”。
质疑在以上几个环节的学习中,我们必然会产生疑难问题和解题错误。
及时消灭这些“学习中的拦路虎”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有的同学不注意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对错误也不及时纠正,其结果是越积越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无法有效地进行下去。
对于疑难问题,我们应该及时想办法(如请教同学、老师或翻阅资料等)解决,对错题则应该注意分析错误原因,搞清究竟是概念混淆致错还是计算粗心致错,是套用公式致错还是题意理解不清致错等等。
另外,我们还应该通过思考,逐步培养自己善于针对所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这里,我建议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个“疑难、错题本”,专门记录收集自己的疑难问题和典型错误,这也可以为我们今后对知识进行复习提供有效的素材。
从平抛运动实验题看高考实验题的考查

从平抛运动实验题看高考实验题的考查作者:徐礼来源:《新高考·高一物理》2012年第01期回顾多年来的高考实验题,很少有直接考教材中实验的. 高考试题的原创性客观上要求命题者必须创新,在原则上兼顾教材中的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技能的前提下,引入其他相关的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设计相应的实验题,下面我们以平抛运动的实验题为例,剖析一下高考实验题的考法.先看一道原版实验题:■ 例1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记录了图1所示的一段轨迹ABC. 已知物体是由原点O水平抛出的,C点的坐标为(60 cm,45 cm),则平抛物体的初速度为v0=______m/s,物体经过B点时的速度vB的大小为vB=_____m/s. (取g=10 m/s2)■ 解析由平抛运动公式可得:v0=vcx=■=■=■ m/s=2 m/s,vBy=gtB=g■=10×■ m/s=2 m/s,vB=■=■ m/s=2■ m/s.从该题的解法可以看出,学生只要掌握了平抛运动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与基本技能后,就可以直接求解该题了.但实际的高考题是怎么考的呢?请看下题:■ 例2 如图2所示,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有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L. 若小球在平抛运动过程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______(用L、g表示),小球在b点的速度为______.■ 解析从图中所标各点位置特征(各点之间水平距离相等)可知,记录小球位置的时间间隔是相同的,设为T,在竖直方向上,Δy=gT 2=L,所以T=■;在水平方向上,v0=■=2■,又小球经过b点的竖直分速度vby=■=■■,小球通过b点的速度为vb=■=■■.许多同学根据平时所熟悉的实验原理与方法,错误地认定a点就是抛出点. 于是,根据平抛运动的特点,有L=■gT 2、2L=v0T,解得v0=■;vby=gt=■,所以vb=■=2■. 毫无疑问,这是死记硬背实验结果所导致的错误. 命题者的意图,就是要使死记硬背者得不到分,从而有利于善于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考生.■ 例3 如图3所示,是用频闪照相得到的一个平抛小球的照片,照相机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拍照时,不能保持底片的上边缘是水平,请用合理的办法确定图中重力加速度方向(保留作图痕迹). 若图距与实际距离之比为1 ∶ 10. 在这种情况下,若只用刻度尺,如何求得该小球的初速度v0和曝光时间间隔T?(重力加速度g已知)(1)写出测量的主要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在图上标出有关物理量的符号;(2)用测得的物理量和有关常量,写出计算该小球初速度v0的表达式v0=_______.■ 解析把首末两小球中心相连并且三等份,各等份点与对应顺序的照片上的小球中心相连,即是重力加速度方向所在的直线,并标明方向,如图4所示.用刻度尺测出图中的x和y1、y2,则有:10x=v0T,10y2-10y1=gT 2.解得:T=■,所以:v0=10x■.由以上两例可以看出高考题是如何在教材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演变的,这就要求学生不能死记硬背实验,需要在平时的实验中充分理解实验原理,并亲手做实验,掌握实验的第一手信息与技能,从而在考场上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包括实验本身的、与实验有关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知识的类比与迁移,从而创造性地解答高考实验题.。
分析平抛运动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及高考中的用法

分析平抛运动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及高考中的用法
平抛运动是物理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运动。
它在高中物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在高考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考查。
本文将分析平抛运动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以及在高考中的用法。
首先,平抛运动在高中物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学中的抛体运动,比如力学的位移、速度、加速度。
这些概念最终都是基于平抛运动来表达的,比如受力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以从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中来反映出来。
此外,平抛运动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学中的压力、弹力等概念,即一定的静水压力对于垂直方向的运动受到抵抗。
其次,平抛运动也被广泛用于高考中。
例如,在高考试题中,可能会考察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位移大小,以及受力作用下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这些概念最终都是基于平抛运动的物理原理来理解的。
此外,另一个比较常见的高考试题就是关于物体受力作用下的运动变化问题。
这类问题主要考察的是物体受力和速度变化之间的联系,因此也是基于平抛运动原理来考察的。
最后,总之,平抛运动在高中物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基本概念和原理也被广泛应用在高考中。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中的抛体运动概念,从而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 1 -。
平抛运动题解题技巧

平抛运动题解题技巧平抛运动题是物理学中常见的一类经典问题,它涉及到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
理解和掌握解题技巧对于学习物理和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理解平抛运动的基本概念。
平抛运动是指物体在不受水平方向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仅受到重力的作用进行匀速直线运动。
这种运动通常发生在水平地面或平面上,并且物体运动的轨迹是一个抛物线。
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解决平抛运动题的前提。
其次,需要使用一些基本的物理公式进行计算。
在平抛运动题中,最常用的公式是平抛运动的位移公式、速度公式和时间公式。
这些公式是根据质点运动的基本规律推导出来的,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和变形能够在解题中发挥重要作用。
平抛运动的位移公式可以表示为:S = V0t + 1/2at²,其中S表示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V0表示物体的初速度,t表示时间,a表示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
这个公式能够帮助我们计算物体在平抛运动中的位移。
平抛运动的速度公式可以表示为:V = V0 + at,其中V表示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
这个公式能够帮助我们计算物体在平抛运动中的速度。
平抛运动的时间公式可以表示为:t = 2V0/a,其中t表示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时间。
这个公式能够帮助我们计算物体在平抛运动中的运动时间。
运用这些公式,我们可以解决很多平抛运动问题。
例如,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求它离开手的高度和飞行时间。
我们可以利用物体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进行分析,得出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
然后将这些结果代入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进行计算,即可求解出物体的离开高度和飞行时间。
除了基本的物理公式,解决平抛运动问题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注意平抛运动中的向上和向下方向的正负取值。
一般来说,向上取正,向下取负。
其次,要注意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与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是相互独立的。
因此,我们可以将问题分解为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和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进行分析,然后再将结果合并。
物理解题技巧之平抛运动题

物理解题技巧之平抛运动题物理学中的平抛运动题是我们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问题。
平抛运动是指物体在斜向抛出或投掷时,仅受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解决平抛运动题需要灵活运用运动学的知识和解题技巧。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并通过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平抛运动的基本特点。
在平抛运动中,物体的水平速度恒定不变,而竖直方向上的速度会受到重力的影响而逐渐增加或减小。
由于水平方向上的速度恒定,所以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也是恒定的。
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简化问题,从而更容易解决平抛运动题。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平抛运动的公式来解题。
平抛运动的位移公式是:S = V0 * t + 1/2 * g * t^2,其中S是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V0是物体的水平速度,g是重力加速度,t是时间。
这个公式可以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求解出所需的物理量。
例如,有这样一个问题:某人以10m/s的速度把一个小球以角度30°的角度抛出,求小球在水平方向上飞行的时间。
我们可以根据角度来分解速度,得到垂直方向上的初始速度V0y和水平方向上的初始速度V0x。
其中V0y = V * sinθ,V0x =V * cosθ。
然后,我们可以利用V0y的值来求解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然后就可以得到小球在水平方向上飞行的时间。
除了利用公式解题外,还可以运用图像法来解决平抛运动题。
我们可以画出平抛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从而更直观地分析问题。
在图像上,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是直线,而垂直方向上的位移是抛物线。
通过观察图像的形状和特点,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
例如,如果水平方向上的位移等于零,那么物体就是从最高点回到地面。
如果垂直方向上的位移等于零,那么物体就是从最高点落地。
通过观察图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平抛运动的规律,从而更容易解决问题。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际例子来演示解决平抛运动题的过程。
假设一个人以50m/s的速度将一个物体以角度60°抛出,求物体离开地面的高度。
例谈平抛运动中求解时间的几种常用方法

例谈平抛运动中求解时间的几种常用方法例谈平抛运动中求解时间的几种常用方法【摘要】平抛运动是高中物理运动学中一个根本模型,它既是中学物理中的重点,又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具有典型的物理规律。
考查中常常涉及到"速度、位移、时间"等问题,处理平抛运动的根本思路是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其中常见的两种处理方法分别是:分解或合成位移以及分解或合成速度,但无论哪种方法,时间往往是联系速度、位移的纽带,它是解决平抛运动的非常关键的一个物理量,本文拟通过对平抛运动中关于时间计算的常用方法进行一些探讨,以求触类旁通。
【关键词】平抛运动时间计算常用方法在新课程改革中,中学物理教学的改革,主要是以如何更为有效、更加扎实地传授根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探究能力为核心而进行。
对于平抛运动的根本规律,大家都非常熟悉,但对于千变万化的有关平抛运动的题目,往往都是以时间计算为核心。
在此根底上发现运算规律,掌握运算技巧,从而轻松求解平抛运动的各类问题,最终到达了新课改的目标和要求。
下面通过几道例题的展示,对常用的几种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供大家在教学中参考。
一、利用位移求解时间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由合运动和分运动的等时性,平抛运动的时间等于各分运动的时间。
【例题】某卡车司机在限速60km/h的公路上因疲劳驾驶而使汽车与路旁障碍物相撞。
处理事故的警察在路旁泥地中发现了一个卡车上的铁零件,可以断定,这是车头与障碍物相撞时卡车顶上松脱的铁零件因惯性落下而陷在泥地里的。
警察模拟卡车与障碍物相撞的情景,测得车顶上原铁零件的位置在碰撞时离泥地上陷落点的水平距离为13m,车顶离泥地的竖直高度为2.45m,请你根据这些数据为该车是否超速行驶提供证据。
分析:零件脱离卡车后做平抛运动,初速度即为卡车的刹车时的速度。
可以利用平抛运动两分运动的时间相等,先由零件竖直方向的运动计算出零件的运动时间,再由水平方向的运动计算零件的初速度。
物理平抛高三知识点总结

物理平抛高三知识点总结运动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平抛运动是其中的基础知识之一。
在高三物理学习中,平抛运动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下面是对物理平抛高三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平抛运动的定义和特点平抛运动是指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作用而产生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空气阻力或其他阻力的作用,运动轨迹呈抛物线形状。
平抛运动的特点有:1. 运动轨迹是抛物线,轨迹的形状取决于初速度的大小和抛出角度。
2. 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是恒定的,而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3. 物体的运动时间和水平位移不受初速度的影响,在无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两个物体以不同初速度抛出,水平方向上的落地点相同。
二、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1. 水平方向速度:平抛运动中物体在水平方向的速度恒定,记为Vx,其大小等于初速度V0cosθ,其中V0为抛出速度,θ为抛出角度。
2. 竖直方向速度:平抛运动中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记为Vy,其大小等于初速度V0sinθ减去重力加速度g乘以时间t,即Vy = V0sinθ - gt。
3. 时间:物体在平抛运动中的总时间t可根据竖直方向速度的公式Vy = V0sinθ - gt推导得出,即t = 2V0sinθ / g。
4. 最高点高度:物体在平抛运动中的最高点高度H可通过竖直方向速度的公式Vy = V0sinθ - gt得出,令Vy = 0,解得 H =(V0sinθ)^2 / (2g)。
5. 水平位移:物体在平抛运动中的水平位移可以通过水平方向速度Vx乘以时间t求得,即水平位移x = Vx * t。
三、空气阻力对平抛运动的影响在现实情况下,物体进行平抛运动时往往会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
空气阻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物体形状有关。
当空气阻力不能忽略时,平抛运动的轨迹将略有变化,呈现出向下凹的形状。
空气阻力对平抛运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运动速度减小:空气阻力使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逐渐减小,导致水平位移变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1 : 2 B. 1 : 3 C. 1 : 4 D. 1 : 5
加 深 对 学 习 科学 知 识 的 兴 趣 ,毕 竟 兴 趣 才 是 最 好 的老 师 , 任 何 事 只要 有 兴 趣 , 就 会有 自主 的学 习 动 作 。 就 近 几 年 高 考形 式来 看 , 主 要 考 查 的是 平 抛 运 动 的 规 律, 明确平抛运动是水平方 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和竖直方 向 的 自 由落 体 运 动 的 合 运 动 ,是 解 决 平 抛 运 动 问 题 的 关 键 。
( 1 ) 若 两 次小 球 均 掉 落 在 水 平 地 面 上 , 如 图所 示 , 将 小
一
分析 :
1 . 主体 物 理 思 想 : 处 理 平 抛 类 问题 主 体 思 路 是 “ 化 曲为 直” , 即将 平 抛 运 动 转 化 为 水 平 方 向 的 匀 速 直 线 运 动 和 竖
般独 立命题 时 , 以 选 择 题 形 式 出现 ( 多 与 匀 强 电 场 相 结
直方 向 的 自由落 体 运 动 。 2 . 细节处理 : 题 目中所 说 “ 小球 的 落点 与抛 出点 间 的水 平距离” , 关于小球的落点要引起注意 , 并 没 有 指 明小 球 是 掉落在斜 面上还是掉 落在是水 平地面上 , 所以, 需 要 分 情 况 进 行讨 论 。具 体 情 况 有 如 下 分 类 :
( 2 ) 两 次 小 球均 掉落 在 斜 面 上 。
收 稿 日期 : 2 0 J 4 一O 4 ~1 5
作者简介 : 刘 锐, 四 川 省犍 为 县 罗城 中学物 理 教 研 组 长 , 中学一 级 教 师 。 6 3
( 3 ) 以水平初速度 V 抛 出的小球掉落在斜 面上 , 以 水 平初速度 2 V 抛 出 的小 球 掉 落 在 水平 地 面上 。
面 : 理解 能力 、 推理 能力 、 分析 综合能力 、 应 用 数 学 处 理 物
理量 。
下 面 例举 一 道 平 抛 运 动 的 习 题 , 通 过 解 析 来 揭 示 里 面
蕴含 的 高考 考 查 的 各 源自 能力 。 例: 如 图所 示 , 有 一 倾 角 已 知 为 0的 斜 面 , 在 水 平 面 上
3 懈 析 过程 如 下 :
水平初速度 2 V o 抛 出 的 小 球 掉 落 在水 平 地 面 上 , 仍将 小 球 的运 动 分 解 成 水 平 方 向的 匀 速 直 线 运 动 和 竖 直 方 向 的 自 由落 体 运 。但 是 , 此 时 的 两 次 平 抛 运 动 即不 是 同 时掉 落 到
摘 要: 通 过 对 一 道平 抛 运 动 习 题 的 分 析 和 解 答 过 程 , 分析、 归 纳 了 高 考 物 理 学 科对 学 生 理 解 能力 、 推理能力 、 分 析 综
合 能力 、 应用数学能力 、 实 验 能 力 的要 求 。 平 抛 运 动 问题 是 高 考 的 重 点 和 热点 , 对 高 考所 要 求 考 查 的各 种 能力 包含 得 比较 全
面, 此 类 题 目成 为 平 时 学 生 训 练 考 试 的 首 选 , 体 现 平 抛 运 动 在 高 考 中 的重 要 地 位 。
关键词 : 平抛运动 ; 高 考物 理 ; 能 力 要求
高 考 物 理 在 考 查 知 识 的 同 时 注 重 考 查 能 力 和 科 学 素
养, 并 把 能 力 的考 查 放 在 首 要 位 置 。 通 过 考 查 知识 来 鉴 别 考 生 能 力 的 高低 , 但 不 是 把 某些 知 识 与 某 种 能 力 简单 地 对 应 起 来 。高 考 物 理 学 科要 考查 的 能力 主要 包 括 以下 几 个 方
固定不动 , 现 将 小球 从 斜 面顶 端 分 别 以 V 。 和2 V 。 的水 平 速
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能力。
平抛运 动是高 中阶段 第一 一 个 需 要 定 量 计 算 的 二 维 运
度两次抛出 , 试 分 析 两次 抛 出后 小 球 的 落点 与 抛 出点 问 的
动, 要 求 学 生 能 够 利 用 运 动 的 合 成 与 分 解 的知 识 将 复 杂 的 曲 线 运 动 转 化为 简单 的 直 线 运 动 , 使 得 学 生 能 够 进 一 步 理 解 复 杂 运 动 和 简单 运 动 的 关 系 ,体 会 变 和 不 变 的 统 一 性 , 曲 和直 的统 一性 , 将 高 一 所 学 的 直 线 运 动 规 律 及 推 论 应 用 其中, 以旧解新 , 让 学 生 能 够 体 会 到 已学 知 识 在 实 际 问 题
第 1 2卷 第 2期
2 0 1 4年 6月
基 础 教 育 论 坛
Ba s i c Ed u ca t i o n Fo r u m
Vo 1 . 1 2 No . 2
J u n . 2 0 1 4
浅谈一道平抛运动习题中蕴含韵高考物理考查的几种能力
刘 锐
( 四川省犍 为 县 罗城 中学 , 四川 犍 为 6 1 4 4 1 1 )
( 1 ) 两 次 小 球 均 掉 落 在水 平 地 面 上 。
合考查类平抛运 动问题 ) , 与 能 量 知 识 相 结 合 考查 时 多 以 计算题形式出现。 解 决 平 抛 运 动 问 题 的 另 一关 键 是 对 三 角 函 数 知 识 的 应用 ( 而 对 数 学 知 识 的考 查 是 高 考 的 重 点 ) , 平抛 ( 类平抛 ) 问 题 中多 会 涉 及 角 度 , 利用 已 知 角 度 找 出位 移 或 者 速 度 的 夹角 , 再 由先 分 解 后 合 成 的思 路 结 合 三 角 函数 求 解 相 关 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