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氰脲酸酯基团对聚氨酯弹性体性能影响研究
三(2-丙烯酰氧乙基)异氰脲酸酯红外特征峰

三(2-丙烯酰氧乙基)异氰脲酸酯红外特征峰三(2-丙烯酰氧乙基)异氰脲酸酯(简称TPEG-NCO)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单体,广泛应用于聚氨酯材料的制备过程中。
红外光谱是一种常用的物质表征手段,在分析TPEG-NCO时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TPEG-NCO的红外特征峰,以及其对应的拉曼散射峰,以期对相关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首先,TPEG-NCO的红外光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征峰:羰基伸缩振动峰、异氰酸酯基振动峰、N-H伸缩振动峰、C-H伸缩振动峰、C=C 伸缩振动峰、C-O伸缩振动峰等。
一、羰基伸缩振动峰:TPEG-NCO中的羰基伸缩振动峰通常位于1730-1750 cm^-1区域。
该峰主要是α,β-不饱和羰基的特征,往往代表了TPEG-NCO中丙烯酰基团(即丙烯酰氧乙基基团)的存在。
二、异氰酸酯基振动峰:TPEG-NCO中的异氰酸酯基振动峰通常位于2200-2280 cm^-1区域。
该峰主要是由于异氰酸酯基(-N=C=O)引起的,可以用来确定TPEG-NCO中异氰酸酯基的存在。
三、N-H伸缩振动峰:TPEG-NCO中的N-H伸缩振动峰通常位于3150-3450 cm^-1区域。
该峰主要是由于TPEG中的-NH基团引起的,可以用来确定TPEG-NCO中N-H键的存在。
四、C-H伸缩振动峰:TPEG-NCO中的C-H伸缩振动峰通常位于2800-3000 cm^-1区域。
该峰主要是由于TPEG中的C-H键引起的,可以用来确定TPEG-NCO中C-H键的存在。
五、C=C伸缩振动峰:TPEG-NCO中的C=C伸缩振动峰通常位于1600-1680 cm^-1区域。
该峰主要是由于TPEG中丙烯酰基团引起的,可以用来确定TPEG-NCO中丙烯酰基团的存在。
六、C-O伸缩振动峰:TPEG-NCO中的C-O伸缩振动峰通常位于1000-1300 cm^-1区域。
该峰主要是由于TPEG中的C-O键引起的,可以用来确定TPEG-NCO中C-O键的存在。
影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因素

2709叫5;硬度的测定参照GB/T
531--1999;拉伸
强度的测定参照GB/T 528--1998;撕裂强度的测定 参照GB/T 529--1999;伸长率的测定参照GB 528—
82.
多元醇舭硬度帅MP皴a翟3慨篙皴
PES一1 PES-2 PES_3 75~80 70~75 75~80 80~85 85~88 34 29 20 25 29 80 65
醚或聚酯、异氰酸酯和扩链剂、交联剂聚合而成,聚
慢升至160~180。C并保温2~3 h,主要是调整聚酯 多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心J。然后再将温度缓
慢升至220—2300C,当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 80%一90%时,保温2 h,取样测其酸值、羟值和水分 等指标。然后开始抽真空,逐渐提高真空度,达到最 大真空度(0.67 kPa)约需4 h。高真空期间,每间隔
醚键的内聚能较低,而且相邻的亚甲基被醚键的氧
TPU的硬度、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定伸强度等力学 性能,而伸长率降低。表2列出了不同用量的扩链
剂对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异氰酸 酯指数(R)为1.03。
表2 扩链剂对TPU力学性能的影响
原子所分开,被分开的亚甲基上的氢原子也被隔离
较远,削弱了亚甲基的氢原子之间的相互排斥 力H J。因此,由聚醚多元醇聚合而成的热塑性聚氨
橡胶弹性、升高温度时又能塑化成型的高分子合成
材料,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磨性和耐低温脆性优
异,并且其硬度能在较大范围内可调等优良性能,可
通过注塑、挤出、压延等方式加工成各种制品,在国 民经济的许多领域如制鞋行业、医疗卫生、服装面料
和国防用品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据报道…,21世 纪初,全球聚氨酯弹性体的产量已突破100万t/a, 年平均增长率在5%左右,其中热塑性聚氨酯弹性 体的产量逐年增加,现已占弹性体总量的35%左 右,因此发展前景较好。 从化学组成上分析,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由聚
含异氰脲酸酯基团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及其耐热性能的研究

胶 ”1 [ 。其作 为一 种高性 能的材料 , 国民经 济 的 ] 在 各 个领域 得到 了广泛 的应用 。但聚氨酯 弹性 体 的 缺 点是 耐热性 能较 差 , 别是 在 温度 比较 高 的环 特 境 下 , 力学性 能保持 率较低 , 其 通常 聚氨酯 弹性体 长期使用 的温 度不高 于 8 O℃ , 短期 的使用 温度不
以引入异氰 脲酸酯 最好 。异氰 脲酸 酯具有优 良的 耐 热性 能 、 尺寸 稳定 性 、 解 稳定 性 和刚 度 , 肪 水 脂
族 或芳香族 多异 氰酸 酯在适 当的条件 下可 自聚形 成三 聚体 , 到 的是含 有异氰 脲酸酯 环的衍 生物 , 得 异 氰脲酸 酯三 聚体 具有 六 元 环 结构 , 环 上无 活 且 泼 的氢 , 其初 始 热分 解 温 度在 2 0℃ 以上 , 7 同时 , 还具有三 元异 氰酸 酯 的 分子 特 征 , 聚 氨酯 分 子 使 交联密度增 大 , 弹性体 的耐 热性 更好 , 制品可 以 其
聚氨 酯弹性 体具有 独特 的综 合性 能 : 高强 度 、 高 伸长率 、 硬度 范 围宽 、 耐油性 能优异 、 耐低 温 、 耐
臭 氧老化 、 耐撕 裂 、 抗刺 穿 、 与金 属粘 结性 能好 、 减 震 能力 强 , 磨 性 能 尤 其 突 出 , 称 “ 磨 橡 耐 俗 耐
可 以显著地 提高 聚氨酯 弹性体 的耐热 性能 。其 中
分 析 表 明 , T I 聚氨 酯弹 性 体 中引 入异 氰脲 酸 酯基 团 , 明显 提 高 弹 性 体 的 耐 热性 能 。 在 D 型 可
脲基的引入对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12 薄膜样品的制备 .
在直径 1c 0m的聚 四氟 乙烯模具里面倒入 5 左右 的聚氨酯树脂 , g 用刮刀将 其摊平 , 然后放 到 6 ̄烘箱 中干燥 3mn 0C 0i
后取 出, 将得到的薄膜样品放到干燥器 中以备 测试所用 。
13 材 料和分析设备 .
P MG,A F 巴斯夫 ) , E BS( 产 分子量 200 使用时没有经过脱 水处理 ; 乙醇胺 、 0 , 单 乙二 醇、 M 、 D F 甲醇均 为 A R级试 剂 , 直 接使用。m 谱 图的测定 使用美 国热 电 Nel 公司的 N xs ie ot eu 红外 光谱仪 , 分辨率 为 8r。 , e 。扫描 次数 3 次 ; S 试使用 a 2 D C测 梅特勒 一托利多差示扫描量热仪 D C2 , S 82 以金属铟为参考样品 , 在氮气氛下 进行测试 ; 力学 性能的 测试 使用深 圳市凯强 利试验仪 器有 限公 司的 WD T电子万 能材料试验机 , 最大量程为 500 并按 G / 58—19 进行 测试 。 0N, BT2 98
摘 要 : 使 用单 乙醇胺作为部分扩链剂将脲基 引入到聚氨酯分子链 中, 用 I 、 S 、 利 R D C 电子拉伸机 等研 究 了脲 基的引入对聚氨 酯弹性体 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 用单 乙醇胺作 为部 分扩链 荆能够 使 促进 聚氯 酯弹性体硬段部分的聚集 , 而提 高其 力学性 能。 从
S .O 7 印 2O
文章 编号 :6 1 62 2 0 )5— 0 9— 2 17 —96 (0 7 0 0 0 0
脲 基 的 引入 对 聚 氨 酯 弹 性体 性 能 的 影 响
赵 辉 姜 燕2 ,
(. I 中国神马集团, 河南 平顶山 470 ;. 60 12 驻马店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 河南 驻 马店 430 ) 6 00
不同异氰酸酯对豆油型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 \ V/ \ /
o} H, o C -
V ^\
合物 )氢化 MD ( MD ) 异 佛 尔 酮 二 异 氰 酸 酯 (P 、 I R甲基 二异 氰酸 酯 ( D ) 由 I6一六 亚 H I、 , 甲基 二异 氰 酸 酯 制 得 的 D s d rN一10型 ( emou 0 N—
个碳 原 子上 和第 1 2或 第 1 3个 碳原 子上 。因此 ,当
完 全交 联 时 ,分 子 链 的一 部分 ( 如从 第 1 碳 原 子到 0
第 1 个 碳 原子 之 间 ) 8 没有 连在 交联 网络 中 ,而 是悬
空 的 ,在体 系 中起 到 了增 塑剂 的作 用 。
9Ot
l
图 1 典 型 豆 油型 多 元醇 的 结构
TI D 反应 的预 聚体 ) 以 上异 氰 酸 酯 由 B yr 司 提 , ae 公 r 供 。其 中三 异氰酸酯 为溶液 , 用前 去 除 溶剂 。汞 催 使 化剂 Ccr 4由 Cs h m公 司提供 。 oue 4 aC e
12 分 析 方 法 .
f \ / \/ , , 。 \ \
\ ^v\ \ /\ / / /
豆油型 2 6多 元 醇 , 0 羟值 为 2 6 K t) gg 官 0 ( O Im /,
能度 3 9 自制 ; 馏过 的 MD 、 D ( 构 体 8 :O混 ., 蒸 I T I异 02
} l , , 。 。
维普资讯
・
l ・ O
网 络 聚 合 物 通 讯 材 料
第 5卷
: ・ : - : 一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异氰酸酯预聚体对聚脲涂膜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制合 成过程 中一 N c 0含量 , 其 含量越低 , 黏度越大 , 不 利于物料 的混合和输送 ;其 含量越 高 , 反应活性 越高 , 反应速度太快 , 制得的涂膜内应力 大 , 降低 了 涂膜的附着力 , 使涂膜外观粗糙 。
本 文在 固定 B 组 分 的前提 下 探 究最 佳 配 方 , 同时 使 用 聚醚 二 元 醇 和 聚醚 三元 醇 与 异 氰 酸酯 进 行 反应 , 制成异氰 酸酯预聚体 , 探 究 不 同 聚 醚 多 元 醇 组 成 以
l 5 1 6 9 K P a , 将 A、 B 两 组 分等 体 积地 喷 涂 在底 材 上 , 得 到一道 膜厚 约 为 2 mm的 聚 脲 涂 膜 ,并 将 其 置 于 2 3 左 右 的恒温 箱 中 , 1 周 后 进行 性 能 测试 。
MD I 一 5 0 ( 2 , 4 一 二 苯 基 甲烷 二 异 氰 酸 酯 与 4 , 4 ’ 一
二苯基 甲烷二异氰酸酯 的混合物 ) , 烟台万华 ;聚醚
A( GE 一 2 2 0 二元 聚醚多元醇 , 相对分 子质量 2 0 0 0) , 上 海 高 桥 石 化 ;聚 醚 B ( G E P 一 3 3 0 N, 三 元 聚 醚 多元 醇, 相 对 分 子质 量 3 0 0 0) ,上 海 高 桥 石 化 ; 聚 醚 C ( G E P 一 3 6 0 NP,三 元 聚 醚 多 元 醇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3 6 0 0 , 分子结构对称性高 ) , 上 海 高 桥 石 化 ;聚 醚 D ( G S E 一 2 0 2 8 , 二 元 聚 醚 多元 醇 , 反应活性高 , 相 对 分 子质量 2 8 0 0) ,中石化 聚 氨 酯事 业 部 ;T 一 5 0 0 0 ( 聚醚 多元胺 ) , 美 国亨 斯 曼 公 司 ;D一 2 0 0 0 ( 聚醚多元胺 ) , 美 国 亨 斯 曼 公 司 ;E 一 1 0 0 ( 二 乙基 甲苯 二 胺 ) ,美 国 雅 宝公 司; W一 6 2 0 0 ( 叔胺 扩 链 剂 ) , 美 国优 尼 科公 司; 4 0 %E P 一 3 3 0 N色 浆 ,自制 。
MDI异构体对聚氨酯弹性体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动 态 力 学 仪 ( MA) Q O D , 8O型 , 国 T 美 A公 司 , 率 频
10 2 ) 0 0 9
( .北京4 Z大学材料科 学与工程 学 院 1 E- -
( .烟 台万华聚氨 酯股份 有 限公 司北 京研 究院 2
摘
120 ) 020
要 :以聚氧 化 丙烯 二 醇 ( L2 0 ) D .0 0 为软 段 , 同 2 4- 构 体 含 量 的 二 苯 基 甲烷 二 异 氰 酸 酯 不 , 畀
中图分类 号 : Q3 4 9 T 3 .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0 5—10 ( 0 0 0 0 2 0 10 9 2 2 1 ) 3— 0 2— 4
聚氨酯 ( U) 性体 是 由硬 段 和软 段 构 成 的嵌 P 弹 段 聚合 物 , 段 由异氰 酸酯 和小分 子扩链 剂组 成 , 硬 软 段 由低 聚 物 多 元 醇 组 成 。 由 于 化 学 结 构 和 性 质 差 异, 二者 不 能 完全 相 容 , 一 定 温度 下 产 生 微 相 分 在
( I 和 14 丁二 醇 ( D 为硬段 , 用预 聚 法合 成 了不 同异 构体 含 量 的 MD MD ) ,一 B O) 采 I型聚 氨 酯 弹性 体 。
采 用 . D C和 D I S R、 MA等 分析 手段 对其 结 构和性 能进 行 了表征 。结果表 明 , 随着 2 4 一 I 构 , MD 异
游离异氰酸根含量对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学
工
程
师
C e i l E g er h mc ni e a n
文章编号 :0 2 12 (0 2)4 06 — 2 10 — 4 2 1 0 — 0 7 0 1
2 1 年第 0 期 02 4
j 王
穗
师 凰 她
游 离异氰酸根含量对聚氨 酯 弹性体 性 能的影 响
庄 缅
脱净气泡加速搅拌 , 然后浇注到事先处理并预热好 的模具 中 , 8 ℃烘箱 中固化 1h 自然冷却至室 于 0 6, 温, 脱模制成样品。
2 结 果 与讨 论
21 预 聚体 中游 离异 氰酸 根 含量 对 聚 氨酯 .
1 实验部分
11 主 要 原 料 .
T I10 甲苯 二异 氰 酸 酯 )工 业 品 德 国拜 耳 D一 0 ( (
[ ] 山西省化工研 究所. 1 聚氨酯弹性体手册 [ 北京 : M3 . 化学工业 出
聚四氢呋喃二醇分子量 硬度( 邵氏A)伸长率 , 抗张强度/ P % Ma
[ ] 李少雄 , 2 刘益军. 聚氨酯树脂及其应用[ . M] [ ] 李少雄, 益军. 3 刘 聚氨酯胶黏剂[ . M] 化学工业 出版社.
2 0 , 6 3 :8 1 . 0 1 2 ( )1— 9
[ ] 郭运德. 4 硅片清洗方法探讨[ _ J上海有色金属, 9 , ()6 — 6. j 1 92 4: 2 15 9 0 1 [ ] 刘玉岭 , 5 檀柏梅 , 表面活性剂在半导体硅材料加工技术 中的 等. 应用 [1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 0 ,3 2 : — 6 J. 2 43 () 27. 0 7
表 2 多元醇分子量对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T b 2 E fc fp l b sc ac h lmoe u a n p ro a c f a . f to o y a i lo o lc lro ef r n e o e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