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六章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第3节
测量物质密度
学习目标
1.通过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体会
等量替换的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掌握实验步骤,
进一步熟悉天平、量筒的使用。
导入新知
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以由公式
ρ=m/V 算出物体的密度,物体质量可以用天平测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橙汁的总质量m2,利用m1-m2求出量筒中橙汁的质量,再根据密
度公式求出密度.所以操作步骤A是多余的.
2.[2020山东青岛市南区期末]实验前,老师告诉同学们所用小石块的密度为2.5 g/cm3,
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梦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 g/cm3
kg/m3.
5.【参考答案】 (1)水平 右 (2)62 (3)针筒的分度值比量筒小(或针筒比量筒测量
体积精确,或针筒测量体积精度更高) (4)偏大 (5)1.1×103
【解题思路】 (1)测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
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的质 前水的体 的总体积 V=V2-V1
密度
量m 积V1(cm3)
V2(cm3) (cm3) (g/cm3)
(g)
10
2.5
25
20
30
ρ=
=
2 −1
=
25g
10cm3
=2.5g/cm3
6. 误差分析
(1)细线体积对结果的影响:实验中测量出的总体积V2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一、概述1.1 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1.2 密度的测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特点1.3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实验方法来测量物质的密度二、测量工具和方法2.1 测量密度需要使用天平、容器和水2.2 具体测量步骤:将容器放在天平上,记录容器的质量;然后将容器填满水,再次记录容器和水的总质量;最后将需要测量密度的物质放入容器中,记录容器、水和物质的总质量2.3 利用上述数据可以计算出物质的体积和质量,从而得出密度的数值三、实验注意事项3.1 确保天平的准确度和稳定性3.2 注意容器和物质的净重3.3 在测量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水的溅洒和物质的丢失四、实验数据处理4.1 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计算出物质的密度4.2 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物质的质量/物质的体积4.3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结果的判断至关重要五、案例分析5.1 通过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比较不同物质的性质5.2 密度的差异能够帮助我们区分和识别不同的物质5.3 举例说明利用密度测量方法的实际应用六、实验总结6.1 密度的测量是物理实验的重要内容之一6.2 掌握好密度的测量方法和技巧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6.3 密度的测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特点七、结语7.1 密度的测量是物理实验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7.2 通过实验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特点7.3 希望本文对于密度的测量和实验方法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八、实验示范现在,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来演示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
我们准备工作台、天平、容器、水和要测量的物质。
将容器放在天平上,记录容器的质量为m1。
然后将容器填满水,再次记录容器和水的总质量为m2。
接下来,将要测量的物质放入容器中,并记录容器、水和物质的总质量为m3。
现在我们来计算物质的密度。
首先需要计算出水的质量,即m2减去m1,得到水的质量m。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20201109223249)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进一步熟悉天平构造及其使用;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认识.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有初步认识和感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处理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对密度的物理意义加深理解。
教学课时: 1 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1.复习:什么是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要求出物质的密度要知道哪些量?2.出示小石块和 1 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
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新课教学1.引导学生看课本实验的“目的”,对照实验的器材将桌面上的用具对照检查。
2.讲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
介绍量筒和量杯,mL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1mL=1cm。
学生观察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学生观察图7-6、图7-7 量筒或量杯使用时怎样放?怎样读出液体和体积?看样测固体的体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1)测量时量筒或量杯使用时应放平稳(2)读数时社,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凸面平。
)(3)测固体体积的方法: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 ;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此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③用V2 -V1 ,得到侍测因体的体积。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 方法二:坠入法(配重法)
① 测质量相同
② 测体积时,在细线上系上石蜡和铁块,先 把金属块沉入水中测出金属块和水体积V1, 再把上面石蜡也沉入水中,测出水、金属 块、石蜡的总体积V2,V= V2- V1
4.计算: m2 m1
V
方案三:
1.将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1;
3.将牛奶倒入空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
4.计算: m2 m1
V
WL
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
盐水的体积V;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4.计算盐水密度: m1 m2
的容积和牛奶的体积.
?
蜡块不沉入水中,也能用天平和 量筒测出蜡块的密度吗?想想有什 么好办法?
➢ 实验:测定密度比水小的石蜡的密度
➢ 器材:天平、量筒、水、细铁丝、石蜡
➢ 方法1:压入法
① 用天平称出石蜡块质量m
②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③ 把石蜡放入量筒水里,用一根细铁丝把石
V
实验数据的记录
62 41 21
20 1.05
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ρ=m/v=(m1-m2)/v
例?题 给你一个托盘天平,一只墨水瓶和足 量的水,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写出实
验步骤,并写出牛奶的计算表达式。
提示
根据 ,m只要测出质量m和其对应的体
V
积V就行.可以分别用水和牛奶将瓶装满,用
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求出水的体积,即是瓶
6.3测量物质的密度

解析:读数时俯视刻度,读出的数值比实际数值大;读数时仰视刻度, 读出的数值比实际数值小。本题中,第一次读数是俯视,量筒内水的 实际体积小于20mL;第二次读数是仰视,量筒内剩余的水的实际体 积大于12mL;故倒出的水的体积小于8mL。选C。
石块的密度
(g/cm3)
7.注意量筒的读数应该
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 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 相平.
? 蜡块不沉入水中,也能用天平 和量筒测出蜡块的密度吗?想想看, 有什么好办法?
测量固体的密度(不可以沉入水中的物体)
(1)针压法
1)用天平测 量木块的质 量M
2)读出量筒中 水的体积V1
3)用针将 木块压入 水中
用天平测杯和 液体的总质量
M1.
倒到量筒中一 部分读出液体 的体积V
用天平测量剩余 液体和杯的总质 量M2.
液体密度 ρ=
m1-m2 v
其它方法(1)
用天平测空杯 质量M1.
将杯中装一定量某 液体,用天平测总 质量M2,
将杯中该液体全部 倒到量筒中,读量 筒内液体的体积V
1)液体密度 ρ=
m2-m1 v
3. 在“替换为”下拉列表中选择替换字体。 4. 点击“替换”按钮,完成。
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测量密度的实验原理及实验器材
1.实验原理
ρ m V
2.测量仪器: 天平、量筒
3.测量对象:
石块
盐水
测量固体的密度(可以沉入水中的物体)
1.实验原理:
2.实验器材: 3.实验步骤:
m ρ=
V
石块,细绳,天平和砝码,烧杯,水,量筒.
第三节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6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与技能】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2.通过了解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服务社会.【重点】量筒的使用方法.【难点】如何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知识点一量筒的使用【合作探究】演示量筒1.量筒是以什么为单位标度的?答:单位 mL.2.此量筒的量程是多少?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答:量程为50 mL,分度值为1 mL.3.量筒一定要放在水平台上,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相平,与刻度线垂直.请指出如图甲、乙读书方法会造成什么错误?答:若俯视,读数会偏高,若仰视,读数偏低. 知识点二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合作探究】1.用天平和量筒如何测量盐水密度?(1)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足量盐水. (2)原理是:ρ= mV .(3)方法步骤:①用天平测烧杯和适量盐水的总质量 m 1.②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内盐水体积V. ③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 m 2. ④计算出量筒内盐水的质量 m = m 1- m 2. ⑤求出盐水的密度ρ= m 1- m 2m 1- m 2V.2.用天平和量筒如何测小石块的密度? (1)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水、细线. (2)方法步骤:①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为 m.②向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为V 1.③将石块用细线系住全部浸没在水中,记录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V 2. ④石块的密度ρ= mV 2-V 1.注意: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因用刻度尺根本无法测出其体积.这时只能用量筒利用排水法进行测量.轻轻放入水中,读出此时读数.知识拓展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1)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2)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教师点拨】1.如果石块吸水,则V2的测量值偏小,石块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大.2.量筒不能放在天平上进行测量.3.测量时尽量通过合理的实验顺序来减小实验数据的误差.【跟进训练】在用天平、量筒测一形状不规则的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1)测量的情况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 26.8g,金属块的体积是 10 cm3,金属块的密度是2.68×103kg/ m3.(2)若从金属块上取下一部分,再测其密度,在不考虑实验误差的条件下,测量结果和原来相比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完成本课对应训练.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把两个物重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A.相等B.铝球的比铁球大C.铝球的比铁球小D.浮力都等于重力2.铝合金因具有坚固、轻巧、美观,易于加工等优点而成为多数现代家庭封闭阳台的首选材料,这些优点与铝合金的下列物理性质无关的是()A.较小的密度B.较大的硬度C.良好的导热性D.较好的延展性3.有一款自行车,座椅后连接的微型投影仪可以将转弯、停止等提示信号投射到骑行者的后背上,因其独特的安全设计和GPS导航功能备受人们的青睐。
第3节物质的密度——实验:测量物质的密度PPT课件(初中科学)

V V2 V1
V2 (cm3 ) (cm3 ) (g/cm3 )
80
20 2.5
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 m = m
V V2 V1
测液体(如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盐水、烧杯
实验步骤:
上面的三幅图是改进后的实验方案,请将下面的步骤补充完整,并练习 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
1.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 2. 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 3.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
① 用天平称出石蜡块质量m ②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在细线上系上石蜡和金
属块,先把金属块沉入水中测出金属块和水的总 体积V1
③ 把上面石蜡也沉入水中,测出水、金属块、石蜡
的总体积V2 ,两次读数之差 V= V2- V1 ④ 根据公式 m 求出石蜡密度
V
多种多样的密度计
实验室密度计
多种多样的密度计
读到的数据偏高,实际值偏低。即甲俯视液面,读数偏大。
1ml 仰视时视线斜向上 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液面下方所以读到的数据 偏低,实际值偏高。即乙仰视液面,读数偏小。
测固体(如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
实验步骤:
小石块
参照上面的三幅图,请叙述测石块密度的步骤,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 写出密度的表达式。
气体密度计
数字式密度计
解答:能,用天平测出奖牌的质量m,用量筒(水)测出奖牌 的体积v,由ρ=m/v 算出奖牌的密度,然后查密度表即可鉴别这 块奖牌是用哪种金属做的。
这种鉴别方法并不绝对可靠,因为有些奖牌可能是合金材料制成 的,而不同金属材料和不同比例制成的奖牌的密度各不相同。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一、量筒的使用1、量筒(量杯)的用途:测量液体物质的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2、量筒的使用方法:[1]、“看”:单位[1L=1dm31mL=1cm3][2]、量程、分度值。
[3]、“放”:放在水平台上。
[4]、“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二、固体体积的测量1、形状规则的物体:用刻度尺测量出其对应边的长度,再用公式算出体积。
2、较小的且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用借助量筒,用排水法、针压法、沉坠法等方法测出体积。
体积较大的可以用溢水法测体积。
[1]、排水法如图甲所示,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1;若固体密度小于水时,将小固体用细线拴住,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2;待测固体的体积V=V1-V2。
若固体密度小于水时,可用一根细长的针将其压入水中,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2;此方法为“针压法”。
[2]、沉坠法如图乙所示,若待测固体密度小于水时,将待测固体下方拴一个密度大的物块,先将物块浸没在水中,测出物块和水的总体积V 1,再将待测固体也浸没在水中,测出此时的总体积V 2,待测固体的体积V =V 1-V 2。
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只要测量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通过vm =ρ就能够算出物质的密度。
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
具体如下:1、测量固体的密度:[1]、原理:vm =ρ[2]、方法:m注意:①取水要适量,使塑料块放入后既能完全没入,同时又不会超出刻度线之上;②为了便于操作,用细线系住塑料块轻轻地放入量筒中,以防水溅出或砸坏量筒;③所测固体既不吸水又不溶于水(如海绵、软木块、蔗糖块等不能用排水法测量体积),更不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如金属钠);④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替代法。
2、测量液体的密度:[1]、原理:vm=ρ[2]、测量步骤:(1)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 1;(2)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3)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4)得出液体的密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1课时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进一步体会物质密度的概念的物理意义。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
象。
3.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
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处理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
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
观念.
【教学重点】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测量液体密度的误差分析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
教师用:天平,量筒,小石块,细线,烧杯,盐水
学生用:同上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来动
,根据密度的
将物块竖直放置,然后
如图所示,将其夹到中
两种错误读法:
俯看读数时,体积偏大;仰看读数时,体积偏小。
先测出一定量凹面相平
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板书设计】
§11.4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体积V
1. 单位机器换算
2. 测量
(1)测量液体的体积
(2)测量固体的体积
二测量固体的密度
三测量液体的密度
【教学反思】
一有必要把体积作为一个知识点来学习,包括单位,换算和测量。
这样给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二测量液体的密度误差分析是一个难点。
要让学生自己分析可能的实验设计,让学生自己分析每一种设计的补足之处。
1.如图13所示的量筒是以为单位标度的,最小分度值是
;测量时如果如图那样读数,则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2.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如图所示,主原因是()
A.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
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
C.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能较准确地读数
D.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较多,筒壁所受压强较大,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
图13
【课堂检测】
3.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标尺的,调节平衡螺母,使衡量平衡;
(2)在烧杯中倒入盐水,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95g;
(3)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则量筒内盐水的
体积cm3.在称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移动使天平平衡;
(4)若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倒入量筒内的盐水的质量为g。
通过计算可知盐水的密度为kg/m3.
4. (2011江苏南京)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酱油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的处,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得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总为140 g.图(a)显示的是将烧杯中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后,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m,则m= g;
(3)图(b)显示的是从烧杯中倒入量筒内的酱油的体积V,则V= cm3;
(4)酱油的密度ρ= g/cm3.
5.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合金块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如图甲),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
(2)小明用托盘天平测合金块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乙所示,指出其中的一个错误是:。
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合金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示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合金块的质
量是 g
(3)用细线栓好合金块,把它放入盛有30ml水的量筒中,水面达到了如图丁所示,则合金块的体积为 cm3,合金块的密度为 g/m3
附件4:作业思考题:
现有一只空瓶、水、待测液体、天平和砝码。
欲测出这种液体的密度,请你写出:
(1)主要实验步骤及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⑵待侧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