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同步对点强化练习第六章: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新教材《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分节练习题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如图6-3-1所示,主要原因是:A.细而高的量筒便于操作,也不易因摔倒而打碎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定性C.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量筒比较,其刻度间隔较大,能较准确地读数D.粗矮的量筒中液体较多,需用较厚的玻璃制作,因而不便读数2.实验室里有四个量筒,要一次尽可能准确地量出100 g密度为0.8×103kg/m3的煤油,应该使用的量筒是:A.量程为100 mL,分度值为2 mL B.量程为200 mL,分度值为5 mLC.量程为250 mL,分度值为10mL D.量程为500 mL,分度值为20 mL3.现在只有量筒,要取出32g酒精,(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下面操作正确的是:A.用量筒量出体积为32 mL的酒精B.用量筒量出体积为40mL的酒精C.用量筒量出体积为50mL的酒D.用量筒量出体积为800 mL的酒精4.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正式成立不规则的石块的密度,采用了下列实验步骤,其中多余的步骤是:A.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B.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D.用细线系住石块,让其浸没在盛水的量筒内,记下放入石块后水面对应的刻度5.小丽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填在下列表格中,并根据数据绘出了图象(如图6-3-2所示),则量杯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是:A.20g ;1.0×103kg/m3B.60g ;0.8×103kg/m3C.60g ;1.0×103kg/m3D.20g ;0.8×103kg/m3二、填空题1.测量某物体的密度的原理是____,物体的质量可以用____来测量,液态物质的体积可以用____来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也可以用____来间接测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含答案)-答案-最新教育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含答案)-答案-最新教育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含答案)【答案】1. A2. B3. C4. B5. D6. D7. C8. A9. D 10. C11. A 12. B 13. C 14. C 15. D16. B17. 30ml;2.3V18. 2.00;0.7×10319. 调节平衡螺母前,没有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右;取出质量最小的砝码,移动游码;54.2;20;2.71×10320. 解:(1)实验步骤如图所示:①将弹簧和刻度尺固定,记下弹簧末端位置;②将小桶挂在弹簧上,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伸长△l0,如图1所示;③桶中古盛满水,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伸长△l1,如图2所示;④桶中盛满饮料,用尺测出弹簧的伸长△l2,如图3所示;(2)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则===,===,解得:ρ饮料=ρ水;答:(1)饮料密度的表达式:ρ饮料=ρ水;(2)实验步骤如上述所示。

21. B、C、A、D、F、E;52;30;0.94;在相等的时间内,两根电阻丝放出的热量相等;控制变量;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大小22. 右;20;游码;1.05×103;往空烧杯内倒入水至标记线,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ρ水23. 右;2.4×103;右盘内放相同的烧杯,并用滴管在杯内加减水的质量;将右盘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ρ石==。

24. ④②③⑤①;;左;58.6;2.93×10325. 128;40;3.2×103;0.8;1.2×103;47:526. 右;62;20;3.1;测量出木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2;【解析】1.解:A、因为电流表的电阻很小,若将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电流很大,烧坏电流表,故A错误;B、使用天平测质量时,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不要用手直接拿,故B正确;C、使用液体温度计时,应将玻璃泡浸入液体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C正确;D、使用量筒测体积时,液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底部相平,故D正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

测量物质的密度1.实验室里有四个量筒,要一次尽可能准确地量出100 g密度为0.8×103kg/m3的煤油,应该使用的量筒是()A.量程为100 mL,分度值为2 mL B.量程为200 mL,分度值为5 mLC.量程为250 mL,分度值为10mL D.量程为500 mL,分度值为20 mL2.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正式成立不规则的石块的密度,采用了下列实验步骤,其中多余的步骤是()A.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B.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D.用细线系住石块,让其浸没在盛水的量筒内,记下放入石块后水面对应的刻度3.质量相同的铝、铁、铜分别制成三个体积相等的空心球,其中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ρ铝<ρ铁<ρ铜)()A.铝球 B.铁球 C.铜球 D.三球空心部分一样大4.小岩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酸奶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B.将酸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5.有不规则形状的A、B两物体,其质量之比为3∶1,将其分别投入装满水的量筒后,完全浸入水中,溢出水的体积之比为5∶2,则()A.A、B的密度之比为5∶6B.A、B的密度之比为6∶5C.A、B的密度之比为10∶3D.A、B的密度之比为3∶106.有一量杯,它的200ml的刻度线的高度为h,那么在高度为12h处的刻度数()A.等于100ml B.小于100ml C.大于100ml D.无法确定7.小明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矿石的密度”实验中,选用天平、量简、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凋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C.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液面示数为V2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E.在量筒中倒人适量的水,此时液面的示数为V1(1)为了更准确地测出矿石的密度,你认为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是(填字母序号)(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6-3-5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 g。

人教版初二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测试

人教版初二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测试

人教版初二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测试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1.在练习运用量筒时,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应选用如下图中的________量筒,其量程是__________。

答案:乙0~50mL2.如下图是三位同窗的读数方法,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mL。

答案:乙503.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外形不规那么小石块的密度,以下步骤不需求的是()A.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1B.用天平测量量筒的质量m2C.在量筒内倒入过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D.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量筒中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答案:B4.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的密度时,有如下实验步骤,其中不用要的是()A.测烧杯的质量B.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C.测烧杯和剩下盐水的质量D.测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答案:A5.在测量小金属块的密度的实验中,露露先用天平测小金属块的质量如图甲所示,小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___g。

再用量筒测小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测得小金属块的密度ρ1=________kg/m3。

答案:78.4 7.84×103而阳阳做实验时,先用量筒测小金属块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小金属块的质量,测得的小金属块的密度为ρ2,那么ρ2________(填〝>〞〝=〞或〝<〞)ρ1。

答案:>6.同窗们经过以下实验步骤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1)取一只烧杯,向其中倒入过量的待测液体,用托盘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包括其中的液体)的质量为76.4g;(2)另取一只100mL的量筒,将烧杯中的局部液体缓慢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mL;答案:60(3)再用托盘天平测量此时烧杯(包括剩余液体)的质量,如图乙所示,托盘天平的读数为________g;那么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答案:28.2 0.8×1037.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空烧杯的质量是55g,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下图,那么盐水的质量是________g;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得体积是60cm3,那么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1.关于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错误的选项是〔〕A.不经过用电器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B.使用天平测质量时,加减砝码要用镊子C.使用液体温度计时,应将玻璃泡浸入液体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D.使用量筒测体积时,液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底部相平2.小明进行了如下图的四次测量,其中读数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的长度为5.23cmB.物体A的重力是4.6NC.金属块的体积是100cm3D.金属块的质量为25g3.关于测量工具的使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发现指针偏离分度盘中央应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平衡C.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的体积时,必须保证水能淹没小石块且放入石块后水不会溢出D.在月球上,弹簧测力计依然能够测力,天平依然可以测物体的质量4.以下是测定菜油密度的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2〕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1;〔3〕在矿泉水瓶中装满菜油,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4〕将菜油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菜油的体积V1;〔5〕将菜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剩余菜油和瓶的总质量m3;〔6〕读出量筒中所盛菜油的体积V2;〔7〕计算菜籽油的密度。

有三个实验小组分别选用其中局部实验步骤测量出菜油的密度,并写出表达式:〔ρ水〕①ρ=②ρ=③ρ=,你认为较合理且误差较小的表达式是〔〕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5.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同学拾到一块小矿石,查阅相关资料获知该矿石的密度为2.50g/cm3.四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各自测得矿石的密度为ρ甲=2.48g/cm3、ρ乙=2.51g/cm3、ρ丙=2.47g/cm3 ,ρ丁=2.56g/cm3 ,那么以下分析中正确的选项是〔〕A.四位同学的测量是错误的,因为该矿石的密度值为2.50g/cm3B.只有乙同学的测量是正确的,因为他测得的数据最接近矿石密度的真实值C.只有丁同学的测量是错误的,因为他测得的数据与矿石密度的真实值偏差最大D.只要实验方案合理、操作正确,数据真实,四位同学测量的数据都是有效的6.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方案: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⑤将烧杯中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体的密度》练习(一)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体的密度》练习(一)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体的密度》练习(一)测物质的密度(练习一)一、填空题1、如图4所示的量筒是以为单位标度的,最小分度值是;测量时如果如图那样读数,则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相等”).2、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m 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求出:(1)量杯的质量是______g;(2)该液体的密度是 kg /m。

3、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仪器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4、有一实心铜块的密度是8.9 g/cm3,它的物理意义是_ ,若将它截成大小相同的两块,每一块的密度是 ____ kg/m35、因矿石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芳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

图中所用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 ml,它的分度值是ml;C图中量筒剩余水的体积是ml,矿石的体积是______cm3(1ml=1cm3)。

6、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小石子的密度,测质量时在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及测体积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则可知小石块的质量是 g,小石块的体积是 cm3,小石块的密度是 kg/m3。

7、小明用托盘天平和量杯测一块雨花石的密度.当他用调好的天平测雨花石的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如图11甲所示,此时他应该___________ 。

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1乙所示,雨花石的质量为______g,用量杯测出它的体积为20cm3,则雨花石的密度是 g/cm3.雨花石被磨损后,它的密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8、某同学分别测量了三块橡皮泥的质量和体积,并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像,橡皮泥的密度是 g/cm3.若另一块同种橡皮泥的体积为20cm3,其质量是 g.二、选择题9、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的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

“适量”的标准是 ( )。

A.看上去不多不少B.能淹没固体,且固体放入后水不会溢出C.水面约在量筒中间D.能淹没固体,且固体放入后水面不超过量程10、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已经用天平测出,从图A到图C是测量体积的情景,这样的操作会引起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11、小岩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酸奶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B.将酸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12、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天平调节平衡后,按正确使用方法称量物体质量时,发现右盘下沉,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A.将平衡螺母向左调B.将平衡螺母向右调C.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D.适量减少盘中砝码13、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在徐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中可以得到以下信息,其中正确的是:A、水在0℃到4℃间体积逐渐减小B、水在4℃时的密度最小C、水在4℃时的体积最大D、水的密度一直保持不变14、如图所示为观察量筒读数时的四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三、简答题15、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甲、乙两同学各提出了一套方案。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同步练习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含详细答案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同步练习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含详细答案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在用量筒和细线测量一块小石块的体积时,先往量筒里注入一定量的水,然后俯视量筒读数为V1,再放入小石块,然后蹲下身去仰视读数为V2,则小刚测量的小石块的实际体积为()A.等于V2﹣V1B.小于V2﹣V1C.大于V2﹣V1D.无法判断2.在实验技能测试时,实验桌上有两个烧杯分别装有盐水和纯水。

其标签已模糊不清,现有天平、量筒、烧杯、刻度尺、小木块,不能把他们区分开的器材组合是()A.量筒、烧杯、刻度尺B.烧杯小木块刻度尺C.天平、烧杯、刻度尺D.天平、量筒、烧杯3.往量筒里加入一定量的液体,当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时为12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时为3mL,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A.小于9mL B.大于9mL C.等于9mL D.无法判断4.如图是标有380mL小瓶装的农夫山泉,小滨想测量其实际装有的水量,则向实验室老师借用量筒最合适的是()A.380mL的量筒B.500mL的量筒C.1000mL的量筒D.250mL的量筒5.某同学使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为20mL,则实际液体的体积为()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等于20mL D.无法判断6.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测出塑料空盒体积的是()A.③④B.①④C.①②D.①③7.做某实验需要量取45mL的水,应选用下列哪组仪器更为合适()A.1000mL的量筒和滴管B.500mL的量筒和滴管C.50mL的量筒和滴管D.10mL的量筒和滴管8.为了测出金属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②用细线系住金属块,轻轻放入空量筒中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④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记下水的体积⑤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的体积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A.①②③④⑥B.②③④①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③⑥9.如图,实验室需要测量一矿石的密度,按从图A到图D的顺序进行实验,这样操作测得的密度值比真实值()A.偏大B.偏小C.相等D.无法确定10.下列仪器使用正确的是()A.量筒读数时,应将量筒拿在手上,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B.使用托盘天平时,待测物体应放在天平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C.取放砝码时应用手轻拿轻放D.用体温计去测量沸水的温度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如图是测量酱油密度的过程,在调节天平时,将游码移到标尺零刻度后,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把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第六章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后习题

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第六章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后习题

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课后习题一、填空题1.小雨测牛奶的密度,用天平测出牛奶与盒子的总质量是102.8g,将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测量剩余牛奶与盒子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则牛奶的密度是________kg/3m。

2.如图是小雨测盐水密度的几个主要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可得,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

3.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正确测得石块的质量为48g,从图的实验中可测出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则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4.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某一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的质量数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将该石块放入原来盛有25mL水的量筒中后,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kg/m3。

5.小明想测量妈妈自酿的葡萄酒的密度。

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移动游码,发现指针停在图1位置,这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直到天平平衡;接着他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42.8g ,然后向空烧杯中倒入20m L 的自酿葡萄酒,并用天平测出葡萄酒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罝如图2所示,则葡萄酒的质量是_____g 、密度是 _____g/cm 3。

6.某物理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天平和一个小塑料杯测量酸奶的密度。

实验过程如下: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塑料杯的质量为5g ,将塑料杯中装满水,测出塑料杯和水的总质量为77g ;再将塑料杯中的水倒净擦干后装满酸奶,测出塑料杯和酸奶的总质量为95g ,则塑料杯中酸奶的质量为_____g ,酸奶的密度为_____g/cm 37.某粮仓堆放了体积为30m V 的稻谷,为了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薛悟理同学先测得空桶的质量为kg o m ,再用这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测其总质量为1kg m ;将稻谷全部倒出,再装满一桶水,测其总质量为2m kg .已知水的密度为30kg /m ,则水桶的容积为_________3m ;这堆稻谷的质量为________kg .(用题中已知物理量字母表示)8.(1)小明测小石块的密度,如图甲乙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g.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g/cm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知识点1量筒的使用
1.如图所示是三名同学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的读数情况,其中______同学读数正确,______同学读出的数值比真实值大,______同学读出的数值比真实值小。

(均选填“甲”“乙”或“丙”)
2.观察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此量筒的分度值为________mL。

(2)如图所示,该物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

(3)由此可以看出量筒不仅可以直接测________的体积,还可以间接测不规则形状固体的体积。

知识点2测量液体的密度
3.下面是某同学做“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数据记录表:
(1)请根据记录数据填写表格中的空格。

(2)实验中的操作步骤有:a.把盐水倒进量筒,用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b.用天平测出容器的质量;c.把盐水全部倒进容器中,用天平测出容器和盐水的总质量;d.计算盐水的密度。

计算出的盐水密度与真实值有偏差。

如果实验中的操作步骤是按上述a、b、c、d的顺序进行的,则测出的盐水密度会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盐水的实际密度。

4.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83 g;然后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6-3-3所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_cm3;再用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为50 g。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知识点3测量固体的密度
5.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他先把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调节好天平后,测出矿石的质量如图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______g;接着测出矿石的体积为20 cm3,则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6.小聪同学在江边捡到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它的密度。

(1)如图甲所示,小聪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聪纠正错误后,正确测量出了鹅卵石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则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__g。

(3)小聪将鹅卵石放入盛有50 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如图丙所示,则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

7.在实验室中常用“悬垂法”测木块的密度,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m,用量筒测量木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则计算木块密度的公式为()
A.m
V1 B.m
V2+V3
C.m
V3-V2D.
m
V3-V2-V1
8.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量杯的质量为40 g
B.40 cm3该液体的质量为40 g
C.该液体的密度为1.25 g/cm3
D.该液体的密度为2 g/cm3
9.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室器材有:托盘天平、量筒、细线、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和待测小石块。

请按以下实验步骤完成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右边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为52.4 g。

(3)在量筒中装入60 mL的水,把小石块放入量筒内,量筒中的水面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cm3。

(4)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5)实际上小石块要吸水,本实验测得小石块的密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石块的真实密度。

10.小华妈妈担心从市场买回的色拉油是地沟油,小华为消除妈妈的担忧,由网络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为0.91~0.93 g/cm3,地沟油的密度为0.94~0.95 g/cm3,并完成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的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70 g,然后把烧杯中一部分色拉油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________cm3;再称烧杯和剩余色拉油的总质量,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应移动________。

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倒入量筒的色拉油的质量为________g。

(3)该色拉油的密度为________g/cm3,色拉油的品质是________(选填“合格”或“不合格”)的。

11.小明在海边捡到一个多孔石块,现测定它的密度。

(1)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2)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此石块的质量为m=________g;如图乙所示,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记录下水的体积V1,再将石块放入量筒中,待液面不再变化后,记录下总体积V2,则石块的体积是V=________cm3,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3)实验结束后,小明将石块从量筒中取出,将其放在餐巾纸上,发现餐巾纸湿了一大片。

这启发了小明的思考:因为该石块多孔而存水,所以刚才测得的石块密度值跟真实值相比会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引起该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填写序号)。

A.石块质量测量值偏大
B.石块质量测量值偏小
C.石块体积测量值偏大
D.石块体积测量值偏小
参考答案
1.[教材信息题] 甲 乙 丙 2.(1)2 (2)20 (3)液体 3.(1)54 1.08×103 (2)小于 4.30 1.1×103 5.水平 52 2.6×103
6.(1)游码没有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27 (3)2.7×103
[解析] 本题考查测固体密度的实验。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应先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由图甲可知,小聪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是游码没有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由图乙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 g ,鹅卵石的质量:m =20 g +5 g +2 g =27 g ;
(3)由图丙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 mL ,鹅卵石放入量筒后读数为60 mL ,所以鹅卵石的体积:V =60 mL -50 mL =10 mL =10 cm 3;
所以鹅卵石的密度:ρ=m V =27 g
10 cm 3=2.7 g /cm 3=2.7×103 kg /m 3。

7.C
8.B [解析] 本题考查密度的测量。

由图可知,当量杯内液体的体积分别为20 cm 3和80 cm 3时,对应的总质量分别为40 g 和100 g ,设量杯质量为m 0,则有40 g =m 0+ρ×20 cm 3,100 g =m 0+ρ×80 cm 3,可得m 0=20 g ,ρ=1 g /cm 3;40 cm 3的该液体质量m =ρV =1 g /cm 3×40 cm 3=40 g 。

9.(1)右 (3)20 (4)2.62 (5)大于
[解析] 本题考查固体密度的测量。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应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3)小石块的体积:
V =80 mL -60 mL =20 mL =20 cm 3。

(4)小石块的密度:
ρ=m V =52.4 g
20 cm
3
=2.62 g /cm 3。

(5)因为小石块要吸水,造成测出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小,石块质量一定,根据ρ=m
V 可知,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大
于小石块的真实密度。

10.(1)右 (2)20 游码 18.4 (3)0.92 合格
11.(1)右 (2)38.4 15 2.56 (3)偏大 D [解析] (1)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
则平衡螺母应向右调节。

(2)图甲中标尺的分度值为0.2 g ,石块的质量为m =20 g +10 g +5 g +3.4 g =38.4 g ; 由图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 mL ,水的体积: V 1=30 mL ,
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V 2=45 mL ,
则石块体积:V =V 2-V 1=45 mL -30 mL =15 mL =15 cm 3; 石块的密度:ρ=m V =38.4 g
15 cm 3
=2.56 g /cm 3。

(3)由实验步骤可知,测得的质量是准确的;但在测量石块体积时,当把石块放入量筒的水中时,由于石块多孔而存水,故测得的总体积会偏小,从而测得石块的体积会偏小,根据公式ρ=m
V 可知,此时测得的密度值应该是偏
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