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机床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数控机床加工技术实训教学大纲

数控机床加工技术实训教学大纲

《数控机床加工技术》实训教学大纲
授课对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学时:58课时
一、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
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了解数控机床的机构及其工作原理,熟悉常见数控系统的编程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零件的机加工工艺并据其编制程序的初步技能和独立操作典型数控机床的能力。

二、实训内容与要求
三、主要参考书
1、毕毓杰主编,机床数控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王永章主编,机床的数字控制技术,哈工大出版社,1995。

3、林弈鸿等编著.机床数控技术及其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四、考核方法
教师在实训教学中进行课堂考核,成绩计入课程平时成绩。

制定:模具教研组
2006年6月9日。

《数控机床》教学大纲

《数控机床》教学大纲

《数控机床》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控机床适用班级:2016机电一体化(专科、函授、业余)、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科、函授、业余)和汽车运用技术(业余)辅导教材:《数控加工技术与实训》巨江澜等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一、本课程的地位、任务和作用数控机床行业是确保我国制造水平的重要条件,也是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重要保证。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又是当今先进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

数控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制造业水平的快速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本课程内容围绕下面几个方面开展:数控加工基础知识、数控车削基本技能、数控车削中级工技能、数控车削技能强化与提高、数控铣/加工中心切削基本技能、数控铣/加工中心切削中级工技能和数控铣/加工中心切削技能强化与提高,以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成为满足数控技术领域行业和国家发展要求的高技能人才。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数控加工基础知识了解:常见切削材料、常见数控刀具、常见夹具辅具、常见工具辅具及常见切削液相关概念第二章数控车削基本技能了解:数控车床、数控车床安全操作、数控车床的保养、维护与常见故障处理概念掌握:常见准备功能、辅助功能了解:数控车床的保养、维护与常见故障处理第三章数控车削中级工技能了解:工件坐标系、工件坐标系相关概念掌握:简单外圆、沟槽和切断的加工工艺方案设计、轴类零件加工综合练习第四章数控车削技能强化与提高掌握:数控车床加工的基本工艺知识和难加工材料车削加工工艺分析第五章数控铣/加工中心切削基本技能了解: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基本概念、常用刀具安装、夹具安装与工件装夹及保养、维护。

第六章数控铣/加工中心切削中级工基本技能了解:工件坐标系建立、手动操作概念掌握:简单直线、圆弧、沟槽铣削知识第七章数控铣/加工中心切削技能强化与提高掌握:复杂零件加工、多轴加工、高速加工,采用的计算机辅助编程步骤四、习题数量及要求以思考题为主,针对课程内容适时进行讨论。

数控机床教学大纲

数控机床教学大纲

数控机床教学大纲数控机床教学大纲|数控机床教学大纲XXXX 8月22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办公室大纲第一部分称,该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数控机床》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数控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以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为基础。

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和电动加工机床是典型的数控机床。

本课程重点学习数控机床的结构、使用等内容,以及电气部分、日常维护、调试和验收,为全面掌握数控机床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五种基本能力和各种分析、思维和工程文化素质。

五项基本能力是指:分析数控机床结构的能力,评价各种典型数控机床性能的能力,合理选择数控机床的能力,操作数控机床的基本能力,以及进行数控机床安装、调试和日常维护的能力典型维修UAN: 使学生既有工程基础,又有较高的工程文化素质,既有丰富的数控机床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又有较强的分析思维能力,能合理选择和评价数控机床。

这将为今后数控机床的选型、调试、运行、日常维护和一般故障修复奠定坚实的基础。

2、衔接、协调和分工与相关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必修课是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和其他课程与本科课程密切相关,如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数控编程技术、数控加工技术等。

3、基础课程要求1)了解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2)了解典型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3)了解数控机床的技术性能指标和评价方法;4)了解数控机床典型部件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能;5)掌握根据零件类型合理选择数控机床的方法;6)了解数控插补原理,了解数控机床的PLC知识;7)了解各种伺服电机的工作特性及其工作原理;8)掌握数控机床日常维护的基本知识四、教学要求的层次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按以下三个层次进行:1 .理解:需要相关教学内容的一般知识2。

理解:理解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3.精通:要求能够应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与教学过程建议1,本课程总教学时数和学习成绩为3学分,课时为54小时设立一个学期二。

数控机床教学大纲模板

数控机床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数控机床已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基础设备。

为培养具备数控机床操作、维护和编程能力的专业人才,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编程技巧以及故障排除等方面的知识。

二、课程目标1. 理解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及组成;2. 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和编程技巧;3. 具备数控机床的维护和故障排除能力;4.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内容1. 课程概述1.1 数控机床的发展历程1.2 数控机床的应用领域1.3 数控机床的分类2. 数控机床基本原理2.1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2.2 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2.3 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2.4 数控机床的驱动系统3. 数控机床的组成与结构3.1 数控机床的主机部分3.2 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3.3 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3.4 数控机床的辅助系统4. 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编程4.1 数控机床的操作面板4.2 数控机床的操作步骤4.3 数控机床的编程方法4.4 数控机床的编程实例5. 数控机床的维护与故障排除5.1 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5.2 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5.3 数控机床的故障排除5.4 数控机床的维修保养6. 数控机床的编程软件与应用6.1 数控机床编程软件的功能6.2 数控机床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6.3 数控机床编程软件的实例分析7. 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与质量保证 7.1 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7.2 数控机床的加工质量7.3 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7.4 数控机床的加工成本控制8. 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与展望8.1 数控机床的技术发展趋势8.2 数控机床的应用前景8.3 数控机床的发展方向四、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1. 教学方法1.1 讲授法:教师讲解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1.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3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数控机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1.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控技术》课程大纲

《数控技术》课程大纲

《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中英文)中文名称:数控技术英文名称: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二、课程编码及性质课程编码:0801042课程性质:选修课三、学时与学分总学时:32学分:2.0四、先修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CAD技术基础五、授课对象本课程面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开设,也可以供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电子封装技术专业等大机类专业学生选修。

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本课程是本专业的选修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主要包括:1. 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数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2. 了解数控机床的组成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各种数控加工工艺的特点、参数设置、适用范围,学会分析零件的数控工艺;3.了解NC代码的格式,掌握常见G代码和M代码的功能,掌握简单数控加工程序的手工编程方法;4. 了解自动编程的方法,掌握NX/CAM平面铣、型腔铣和固定轴铣加工功能,学会使用NX/CAM编写一般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5. 了解基于NX/CAM二次开发基本方法,以及自动编程系统的发展趋势。

表1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七、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数控机床的分类及其特点;2)数控机床坐标系的确定原则和编程坐标的确定方法;3)数控加工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工艺路线的设计;4)走刀路线的形式与选用原则;5)数控程序编制的代码及格式,常用G代码及M代码、数控程序编制中的数值计算;6)简单轮廓的数控铣加工程序编写;7)利用NX/CAM进行数控自动编程的一般过程和方法;8)平面铣加工中边界的定义方法;9)型腔铣加工中切削层的定义方法;10)参考刀具和IPW的使用方法;11)固定轴加工中的各种驱动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场景;12)后置处理器的定制。

教学难点:1)数控机床的坐标系的确定,机床联动轴数的定义;2)数控加工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工艺路线的设计;3)简单轮廓的数控铣加工程序编写;4)CAD/CAM关联设计方法;5)平面铣边界的定义方法;6)参考刀具和IPW的异同以及各自的适用场合;7)固定轴铣的原理及其驱动方法的选取;8)数控编程系统的定制八、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1)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含PPT演示,数控设备照片,NX/CAM视频教学资料等),讲授典型数控加工方法的工艺特点、工艺参数选取原则和适用范畴,以提高教学效果及效率;(2)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PPT汇报、交流讨论等方式,进行课堂互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数控车床加工技术教学大纲

数控车床加工技术教学大纲

数控车床加工技术教学大纲数控车床加工技术教学大纲引言数控车床加工技术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改善了产品质量。

为了培养优秀的数控车床加工技术人才,制定一份全面而系统的教学大纲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数控车床加工技术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课程目标数控车床加工技术教学大纲的首要任务是明确课程目标。

通过数控车床加工技术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数控车床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了解数控编程和工艺规程的设计,具备独立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1. 数控车床的基本原理介绍数控车床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常见的数控系统。

重点讲解数控机床的坐标系、插补原理和运动控制方法。

2. 数控编程详细阐述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编程语言。

包括绝对和相对坐标的使用、刀具半径补偿、插补运动的方式等。

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培养学生编写数控程序的能力。

3. 数控车床操作技能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技能。

包括机床开机与关机、工件夹紧、刀具安装与调整、程序加载与运行等。

4. 工艺规程设计引导学生了解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包括工件夹持方式的选择、切削参数的确定、刀具路径的规划等。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制定合理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5. 数控车床维护与故障排除介绍数控车床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以及常规维护保养技巧。

培养学生对数控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应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2. 个性化培养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鼓励学生参加实习、竞赛等活动,拓宽专业视野。

3. 问题导向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1. 学习成绩评定采用考试、实验报告、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定。

2. 实践能力评估通过实际操作和实习情况的评估,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态度。

数控机床课程教学大纲

数控机床课程教学大纲

《数控设备维修技术》教学大纲一.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数控设备维修技术>>是面向数控、制造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方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生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是以自动化必具设备----数控机床为研究对象讲授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故障诊断和维修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主要任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员掌握数控设备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技术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正确安装、调试、维护数控机床技能,并通过实验,掌握几种典型数控设备故障诊断和排除能力。

二 .课时分配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内容: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的目的;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研究的对象;数控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

重点: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研究的对象难点: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研究的对象教学要求:掌握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研究的对象。

了解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的目的及数控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

第二章数控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内容:数控设备安装;数控设备调试;数控设备的检测与验收。

重点:数控设备调试;数控设备的检测与验收难点:数控设备调试;数控设备的检测与验收教学要求:掌握数控设备调试及检测与验收技术。

了解数控设备安装程序和要求第三章数控设备的维护内容:数控设备的维护管理;数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重点:数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难点:数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教学要求:掌握数控设备使用的注意事项;维护必备的基本知识;设备的日常维护与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等。

了解数控设备的维护管理的内容,常用的工具等。

第四章数控设备机械故障诊断内容:数控设备机械故障实用诊断技术;数控设备机械故障现代诊断技术;数控设备主要机械部件的故障诊断及维护。

重点:数控设备机械故障实用诊断技术;数控设备主要机械部件的故障诊断及维护。

难点:数控设备机械故障现代诊断技术教学要求:掌握数控设备机械故障实用诊断技术以及主要机械部件如主轴、滚珠丝杆副、导轨副、刀库和换刀装置、液压和气压系统的故障诊断及维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床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机床数控技术英文名称: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of Machine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基础限选课总学时:40 讲课学时:40 实验学时:0
学时:40
学分:2.5
适用对象:四年制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先修课程:工程制图、机械工程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子技术、电工技术、机械制造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传动控制等。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各相关专业方向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如何操作使用数控机床的基本能力,另外对数控系统的结构、基本原理和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特点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了解,为今后进行相关数控技术方面的技术开发奠定一定的入门基础。

基本要求:1.了解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种类、特点及应用范围。

2.掌握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方法,具有一定编程能力。

3.初步掌握了解数控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和数控工作原理,进给伺服的构成及分析方法。

4.了解数控机床机械结构基本特点。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部分了解机床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组成及分类,数控机床特点、适用范围及发展趋向。

(二)数控加工编程基础
(1)了解、熟悉及掌握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基本概念,编程内容、步骤、方法、标准,常用的数控指令代码的意义和应用方法。

(2)掌握数学处理中的几种数值计算方法及适用场合。

(3)了解数控编程的工艺处理及工艺文件内容。

(三)数控加工编程
(1)了解、熟悉、掌握几类常用数控机床(钻、镗、车、铣、加工中心)的编程特点及方法。

(2)了解自动编程的概念、类型及实现过程。

(四)计算机数控装置
(1)一般了解计算机数控装置的硬件、软件结构及特点和几种实用中的硬、软件典型界面。

(2)了解掌握数控装置数据预处理的内容及方法。

(五)数控装置的轨迹控制原理
(1)了解插补的基本概念,对插补器的要求,插补方法的分类。

(2)熟练掌握脉冲增量插补中逐点比较法和数字积分法直线和圆弧插补的原理及性能特点。

(3)—般了解数据采样插补的原理。

〈六〉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
(1)了解数控机床对伺服系统的要求,伺服系统的组成、分类、进给传动结构及导轨结构特点。

(2)熟悉、了解开环步进式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步进电机种类、结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指标和
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

(3)掌握开环系统传动设计计算和各相关参数的确定。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四、说明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

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中实验成绩占10%,出勤、作业、学习主动性等占20%。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数控技术》、朱晓春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

参考书:《机床的数字控制技术》,王永章编著,哈工大出版社,1995年。

《数控加工程序编制》,范炳炎编著,航空工业出版社,1995年。

《数控技术实践》,张宇编,机工出版社,2001年。

六、说明

大纲制订人:邵秋萍
大纲审定人:袁新芳
制订日期:2010 年05 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