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队形比赛规则
队列队形比赛细则

西马路小学生队列和队形比赛规程
一、参评单位:西马路小学各年级学生
二、比赛时间:九月中下旬
三、比赛地点:西马路小学
四、报名时间:九月上旬
五、报名办法:以班级为单位,每班为一个队伍,领队为正副班主任。
六、评比办法:
1、参赛人数:以班级实际人数为准
2、比赛场地:操场
3、比赛时间:周二到周五早上大课间(一周的8:00-8:20)
4、比赛内容:(1)规定动作:立正、稍息、踏步走(齐步走)、口号
5、比赛分组:每个班为一组,相同年级之间相互比较
七、录取名次及奖励:
每个年级取一名,总共6名,并在这6名中,评出一、二、三等奖。
江汉区西马路小学
2015年9月18日
附评分细则:。
队列和队形比赛规程

队列和队形比赛规程一、时间:2006年5月中下旬二、地点:待定三、参加对象:全区各中小学四、报名办法:各校报一队,九年制学校报中小学各一队五、评比办法:1、参加人数:每队参赛学生48人(男、女各24人),体育教师1人。
2、比赛场地:长30米、宽25米的场地,场内可设标志物,但不准划线。
3、比赛时间:比赛共8分钟,分两部分完成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
六、比赛内容:1、中学规定动作(由教师指挥)立正、稍息、整齐、报数、集合(横队、纵队)、解散、向左(右)后转、踏步、齐步走、正步走、立定、原地跑步变踏步、左转弯走。
2、中学自选动作(用音乐指挥)走成园形队、对角线行进分队、合队、并队、裂队走、蛇行走、不同类型的图形走、(走成园队、分队、合队走、蛇行走必选)。
3、小学规定动作(由教师指挥)立正、稍息、整齐、报数、跑步走、立定、向左(右)转走、向后转走、错肩行进、交叉行进。
4、小学自选动作(用音乐指挥)行进间用裂队、分队、并队、合队的方法变换队形,自选自编动作。
七、录取办法:中小学分别录取集体和指挥教师一、二、三等奖若干个,予以奖励,颁发奖牌和证书。
八、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体操队列队形评分标准(满分100分)1、精神面貌、服装整齐 10分2、队列、队形比赛变换图和简单情况说明 10分3、教师指挥下完成动作 40分4、音乐指挥下完成动作 30分5、组合、连接编排自然、有新意 8分6、进、退场 2分扣分细则1、精神面貌欠佳 0.5-1分2、服装不统一 0.5-1分3、组合编排欠合理及新颖 2-4分4、口令出现一次错误 2分5、口令出现一次不清晰 1分6、自选动作出现一次口令指挥 1分7、指挥站位影响操练每次 1分8、单个动作技术错误 2-3分9、单个技术动作不整齐每次 0.5分10、漏做一个规定动作 3分11、操练与音乐节奏明显不协调 0.5-2分12、比赛时间不足或超过8分钟(正负1分钟) 2分。
中小学跑操队列队形比赛活动方案

中小学跑操队列队形比赛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通过跑操、队列队形比赛活动的开展,旨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队列队形操练能力,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二、活动时间:活动时间确定为每周一或者每月一次,具体时间可根据学校的时间安排来确定。
三、活动地点:校操场或其他适合进行跑操和队列队形操练的场地。
四、活动对象:全体中小学生。
五、活动内容:1.跑操比赛:(1)参赛队伍为学校各年级或班级,每个队伍人数不少于20人。
(2)比赛内容包括:跑操动作的规范性、整齐性和连贯性。
每个队伍需自选一套跑操动作,要求创新并符合队员身体素质,可结合音乐、舞蹈等元素。
(3)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初赛可以选择班级内部比赛,根据评委的评分选拔出本班级代表队参加决赛。
决赛阶段进行年级间的比赛,根据评委评分确定各年级的名次。
2.队列队形比赛:(1)参赛队伍为学校各年级或班级,每个队伍人数不少于50人。
(2)比赛内容包括:队伍的整体协调性、队形的创新性、队员的动作的统一性、队伍的快速调整能力等。
队列队形的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3)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可以选择班级内部比赛,根据评委的评分选拔出本班级代表队参加决赛。
决赛阶段进行年级间的比赛,根据评委评分确定各年级的名次。
3.评审与奖励:(1)比赛由校方组织评审团队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包括跑操动作的规范性、整齐性和连贯性,队形的创新性和整体协调性,队员动作的统一性等。
(2)比赛结束后,根据评委评分情况确定各个年级或班级的名次,并颁发相应的奖杯、奖牌或奖状。
同时,可以为特别出色的个人或队伍颁发个人奖或集体奖。
六、活动保障:1.组织方面:由学校相关部门负责具体活动的组织与安排。
2.安全保障:学校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活动安全进行。
在操场周围设置安全警示牌,制定相关安全制度,并由负责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
3.器材准备:根据跑操和队列队形的要求,提前准备好相应的音响设备、操场标线、跑操道具等。
队列队形比赛方案

队列队形比赛方案
队列队形比赛方案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组织参赛队员:确定参赛队员名单,并确保每个队员了解比赛规则和要求。
2. 制定队列队形:根据比赛要求,制定队列队形,如“直线队列”、“斜线队列”、“曲线队列”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队形。
3. 制定队列队形动作:为每个队形设计特定的队形动作,每个队员需要在指定位置上
完成相应的动作,队形动作要有协调性和美观性。
4. 练习队列队形:分阶段进行队形训练,确保队员熟练掌握队形动作和配合。
5. 考核队列队形:通过模拟比赛、内部评审等方式,对队列队形进行考核,评分标准
通常包括队形的整齐度、队形动作的准确度、队员配合的默契度等。
6. 完善队形: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提升队形的质量和完美度。
7. 战胜挑战:在比赛中面对其他队伍的挑战,队员们需要保持冷静、默契地完成队形,展现出团队的力量和风采。
8. 分享经验:比赛结束后,队员们可以互相分享比赛经验和心得,总结出更好的队列
队形比赛方案,为以后的比赛做好准备。
以上是一个队列队形比赛方案的基本流程,具体细节可根据比赛要求和团队实际情况
进行适当调整。
队列队形比赛方案

队列队形比赛方案引言队列队形是一种常见的表演节目,通过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来展现队伍的纪律性和统一性。
在进行队列队形比赛时,一个优秀的比赛方案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介绍一个完善的队列队形比赛方案。
比赛规则1.队伍人数:每队参赛队伍人数不超过30人。
2.时间限制:每个队伍的表演时长限制在5分钟以内。
3.设备限制:参赛队伍只能使用音响设备,但不得使用其他特殊设备。
4.裁判评分:裁判将根据队伍表演的整体效果、动作的规范度、队列队形变化和队伍之间的默契程度等方面进行评分。
准备工作1.队伍组建:根据参赛人数,合理分组组建各个参赛队伍,确保每个队伍的人数均衡。
2.音乐选择:选择适合队列队形表演的音乐,并确保音乐的节奏和队伍的动作相配合。
3.动作设计: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整体效果,设计合适的动作,包括队伍平移、旋转、折叠等动作,以及队列队形的变化。
4.训练时间安排:合理安排每个队伍的训练时间,确保队伍成员熟练掌握各种动作和队列队形的变化。
表演流程1.开场:队伍整齐排列,待音乐开始后慢慢进入表演区域。
2.基本队形展示:队伍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基本的队列队形变化展示,展示队伍成员的纪律性和整体效果。
3.动作设计展示:根据设计的动作,队伍进行一系列的变化,包括平移、旋转、折叠等,展示队伍的协调能力和默契程度。
4.高难度队形展示:队伍展示一些高难度的队列队形,如心形、字母等,以展现队伍成员的技巧和配合能力。
5.高潮部分:在音乐高潮部分,队伍进行一系列精彩的动作和队列队形的变化,以展示整个表演的亮点和高潮部分。
6.结尾:队伍整齐排列,配合音乐的结束,结束表演。
评分标准1.整体效果:评估队伍表演的整体效果,包括纪律性、整齐度和统一性等方面。
2.动作规范度:评估队伍成员的动作规范度,包括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和流畅性等方面。
3.队列队形变化:评估队伍在表演中的队列队形变化,包括各类队形的创新性、复杂性和变化的灵活性等方面。
4.默契程度:评估队伍成员之间的默契程度,包括动作的同步性、配合性和协调性等方面。
学生队列队形比赛规则

学生队列队形比赛规则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使学生养成一切行动听指挥的行为习惯,学校将于9月29日(星期一)下午第一节课进行队列队形比赛,如遇下雨等特殊情况,时间另行通知。
具体规则如下:一、参赛单位:各班级。
二、比赛内容:1、低年级(一二年级)立正、稍息、左(右)转、呼口号、唱班歌2、中年级(三四年级)立正、稍息、报数、左(右)转、(向前)看齐、齐步走、呼口号、唱班歌3、高年级(五六年级)立正、稍息、报数、左(右、后)转、(向前、向右、向中)看齐、齐步走、跑步走、呼口号、唱班歌三、要求:整齐、有序、协调、精神面貌好。
四、顺序:按名单进行(名单附后)五、方法:1、在前教学楼前指定位置,各班各成两路纵队集中,领队站前面。
2、入场:在点到班级后,该班两路纵队齐步走进(五六年级慢步跑进)赛场,到达指定位置后,面向主席台立定,等待指令。
3、队列:在得到“开始比赛”的命令后,领队开始整队、看齐、报数一遍,所有指令原地均做两次(齐步走和跑步走除外)。
4、退场:领队整队,跑步(五六年级)出场,退回原先所站队伍的位置,观看别班比赛。
5、穿运动鞋或布鞋,不准穿拖鞋。
注意运动安全。
六、评分标准:1、分数采取百分制,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取平均分。
2、领队表现情况10分。
要求站位合适、口令正确响亮、动作优美、调动队伍有效、合理。
3、全班同学精神面貌20分。
要求从入场到退场要快速、有序;全班参与,不得无故缺勤;整体精神状态要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服装整齐。
4、呼口号情况10分,要求声音宏亮、整齐,有特色。
5、队列展示情况30分、原地转法节奏正确、队列整齐。
6、慢跑(一二三四年级齐步走)情况30分,要求团体动作整齐划一、协调和连贯。
七、奖励:每年级段分别评出一等奖一名(奖励班级100分),二等奖一名(奖励班级80分),三等奖一名(奖励班级50分);其余的为参与奖。
春蕾学校2014年9月26日。
队列队形暨广播体操评比规则及评分标准

队列队形暨广播体操评比规则及评分标准
一、规则
1.进场要求各班排成四路纵队,由体育委员或班干部整队进场,进场时要呼号。
排队:集合要求“静、快、齐”。
2.队列要求各班队伍整齐,横竖对齐,有精神。
3.广播操首先要求动作要正确,重点是动作的质量,然后是音乐与动作的结合要一致。
4.着装整齐,仪表整洁,要求做操时精神饱满。
5.每班级派一名学生在前领做,要求动作规范、音乐与动作合拍。
6.广播操做完后由体育委员喊口令,按原路返回退场。
7.各班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伤病学生除外,但必须赛前告知体育组),少1人扣1分,直到10分全部扣除。
8.比赛按年级组抽签进行。
二、评分标准(评分表)。
一年级队列队形比赛 (1)

一年级队列队形比赛
一、参赛班级:一年级1—10班
二、比赛内容:课间操的带入、带出、散开、集合。
三、比赛规则:
(一)带入:统一成两列纵队(男女生各一列),由体育委员带入场地,队伍应该保持整齐。
跳绳统一折叠并用右手持绳。
(二)带出:按照带入队形与要求按照规定路线带出场地。
(三)散开:入场后,体育委员将队伍带到本班课间操出操位置,男生站在体育委员右侧,女生站在体育委员左侧,成“一字开花”队形迅速站好(每人一点)并且将跳绳横放于脚前,立正站好。
(四)集合:体育委员吹哨集合,听到“集合”口令时,男生队伍第一个同学迅速举手其余的同学以步行最快速度向其靠拢。
(五)班主任及配班教师站到规定位置,学生除特殊情况(请假未到校)外全班全员参与。
四、评分细则:
(一)带入:队伍整齐,禁止出列,说话,打闹等现象出现,每人次0.1分。
(二)带出:按照规定路线走,并且没有带入所禁
止的现象出现,每人次0.1分。
(三)散开:按照规定队形散开,在散开过程中,要以走的最快速度向后散开,途中禁止相互说话、打闹、拖延等,每人次0.1分。
(四)集合:集合时,要迅速向男生队伍第一个男同学靠拢,禁止跑跳、拉扯、打闹等现象发生,每人次0.1分。
(五)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班主任及配班老师要按照课间操要求站到规定位置,每人次1分。
四、奖项设置: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五、比赛时间:国庆节后第二周(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队列队形比赛规则
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使学生养成一切行动听指挥的行为习惯,学校将于3月28日(星期三)下午第三节课进行队列队形比赛,如遇下雨等特殊情况,时间另行通知。
具体规则如下:
一、参赛单位:
各班级。
二、比赛内容:
立正、看齐、报数、左(右、后)转、呼口号和慢跑。
三、要求:整齐、有序、协调、精神面貌好。
四、顺序:按名单进行(名单附后)
五、方法:
1、在操场指定位置,各班各成一路纵队集中,领队站第一个。
2、入场:在点到班级后,该班一路纵队(10人及10人以上可以分为两队),跑步进场,到达指定位置后,面向主席台立定,等待指令。
3、队列:在得到“开始比赛”的命令后,领队开始整队、看齐、报数一遍,原地左右后转各两次。
3、慢跑操场2圈。
队列先完成的班级,可以直接进行慢跑,不必等指令。
班级成一路纵队(10人及10人以上分为两队)。
慢跑按道次进行,50米后可以抢道。
4、过主席台呼口号2遍。
5、退场:领队整队,跑步出场,退回原先所站队伍的位置,观看别班比赛。
6、四个班级为一组同时进行比赛。
7、学生运动着装,穿运动鞋,注意运动安全。
六、评分标准:
1、分数采取百分制,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取平均分。
2、领队表现情况10分。
要求站位合适、口令正确响亮、动作优美、调动队伍有效、合理。
3、全班同学精神面貌20分。
要求从入场到退场要快速、有序;全班参与,不得无故缺勤;整体精神状态要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服装整齐。
4、呼口号情况10分,要求声音宏亮、整齐,有特色。
5、队列变化情况30分,要求队容整齐,学生精神振作;队形纵横、斜向成直
线;原地转法节奏正确、队列整齐。
6、慢跑情况30分,要求团体动作整齐划一、协调和连贯。
七、奖励:
一等奖一名,奖金150元,一等奖二名,奖金各100元,三等奖3名,奖金各80元,合计590元。
学生科
2010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