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刺蛾的发生与防治

合集下载

苗木黄刺蛾如何防治

苗木黄刺蛾如何防治

化学防治的步骤
选择合适的农药
根据黄刺蛾的习性和危害情况, 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掌握防治时期
在黄刺蛾的幼虫期,是化学防治 的最佳时期,此时幼虫集中且抗
药性较弱。
科学施药
采用科学的施药方法,如低容量 喷雾法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04
CATALOGUE
防治黄刺蛾的注意事项
人工防治的注意事项
加强植物检疫
人工防治的成功案例
人工清除虫茧
在黄刺蛾的越冬期,人工摘除附着在树枝上的虫茧,并集中销毁,以减少下一年的虫口数量。
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浇水、修剪等栽培管理措施,可以增强树势,提高抗虫能力。
生物防治的成功案例
天敌控制
利用黄刺蛾的天敌,如寄生蜂、寄生蝇等,控制黄刺蛾的数量。
微生物防治
使用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制剂,对黄刺蛾进行防治。
苗木黄刺蛾如何 防治
2023-11-11
contents
目录
• 黄刺蛾的概述 • 黄刺蛾的防治方法 • 防治黄刺蛾的具体步骤 • 防治黄刺蛾的注意事项 • 防治黄刺蛾的成功案例展示
01
CATALOGUE
黄刺蛾的概述
黄刺蛾的定义
• 黄刺蛾,属于刺蛾科,是一种昆虫,分布广泛,对园林植 物危害较大。
加强对黄刺蛾的植物检疫,防止其传播和扩散。
人工摘除虫茧
在黄刺蛾的越冬期,人工摘除虫茧,减少其越冬 数量。
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浇水、修剪等,增强苗木的抗性,减 少黄刺蛾的危害。
生物防治的注意事项
保护天敌
保护黄刺蛾的天敌,如鸟类、寄生蜂等,增加天敌的数量,控制黄刺蛾的繁殖。
使用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杆菌等,对黄刺蛾进行防治。

黄刺蛾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黄刺蛾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的身体健 康 。
0 5 0 0 5 1 河北省 农林 科 学院 经济作物研 究所
田 伟 0 5 0 0 5 1 石 家庄仁 信现 代农 业技 术研 究所 吕清 华

分鸡粪中也会含有重金属,连续施用会造成药材重 金属 污染 。因此 建议 大家 一 定要 用经 过 无 害化 处理
3 . 3 摘 除 虫 叶 。初 孵 幼 虫 有群 集 性 ,被 害 叶片 成 透 明枯斑 ,容 易 识别 ,可 组织 人力 摘 除虫 叶 ,消灭
幼虫 。
黄 色 与褐色 分 界线 。
3 . 4 化 学 防 治 。可 用 9 0 %敌 百 虫 、8 0 %敌 敌 畏 乳 油 、2 5 %亚胺 硫 磷 乳 液 、5 0 %辛 硫 磷 乳 液 1 5 0 0~
产基 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市 面上 有些 农 药杀 虫效 果很 好 ,但 因含 有重 金属 而 禁止 使 用 ,如有 机 汞类 杀 虫剂 、砷类 杀 虫剂 。药材
病 虫害 防治应 根 据其 发 生规律 ,科 学防 治 、合理 用
2 . 2 科 学 施 肥 。在 选 用 基 肥 时 ,不 能 将 带 有 废 旧 电池 等含 重 金属 的 生活垃 圾 或工 厂 未经 处 理 的废 弃
3 防治方 法
3 . 1 消 灭 越 冬 虫 卵 。刺 蛾 以 茧越 冬 历 时很 长 ,可 结合 抚育 、修 剪 、松 土等 园林 技术 措 施 ,铲 除越 冬
虫卵 。
1 . 1 成虫 。体 长 1 3~1 6 mm,翅 展 3 O~3 4 mm。
头 和 胸部黄 色 ,腹 部黄 褐 色 。前 翅 内半部 黄 色 ,外
的基 肥 ,最好 在施 用前 进行 重金 属含 量 的检测 。

黄刺蛾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黄刺蛾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黄刺蛾昆虫名,属鳞翅目、枣蛾科。

中国内除宁夏、新疆、贵州、西藏目前尚无记录外,几乎遍布其他省区;另日本、朝鲜、苏联(西伯利亚)等国。

以幼虫为害枣、核桃、柿、枫杨、苹果、杨等90多种植物,可将叶片吃成很多孔泂、缺刻或仅留叶柄、主脉,严重影响树势和果实产量。

形态特征:成虫:雌蛾体长 15-17 mm,翅展 35-39mm;雄蛾体长 13—15 mm,翅展 30-32 mm。

体橙黄色。

前翅黄褐色,自顶角有1条细斜线伸向中室,斜线内方为黄色,外方为褐色;在褐色部分有1条深褐色细线自项角伸至后缘中部,中室部分有1个黄褐色圆点。

后翅灰黄色。

卵:扁椭圆形,一端略尖,长1.4-1.5 mm,宽 0.9 mm,淡黄色,卵膜上有龟状刻纹。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 19—25 mm,体粗大。

头部黄褐色,隐藏于前胸下。

胸部黄绿色,体自第二节起,各节背线两侧有1对技刺,以第三、四、十节的为大,技刺上长有黑色刺毛;体背有紫褐色大斑纹,前后宽大,一中部狭细成哑铃形,末节背面有4个褐色小斑;体两侧各有9个枝刺,体例中部有2条蓝色纵纹,气门上线淡青色,气门下线淡黄色。

蛹:被蛹,椭圆形,粗大。

体长 13—15 mm。

淡黄褐色,头、胸部背面黄色,腹部各节背面有褐色背板。

茧:椭圆形,质坚硬,黑褐色,有灰白色不规则纵条纹,极似雀卵,与蓖麻子无论大小、颜色、纹路几乎一模一样,茧内虫体金黄,烤之味道极香,农村常有食之生物学特性:辽宁、陕西1年发生1代,北京、安徽、四川1年2代。

合肥地区黄刺蛾幼虫于10月在树干和枝柳处结茧过冬。

翌年5月中旬开始化蛹,下旬始见成虫。

5月下旬至6月为第一代卵期,6—7月为幼虫期,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婉期,7月下旬至8月为成虫期;第二代幼虫8月上旬发生,10月份结茧越冬。

成虫羽化多在傍晚,以17-22时为盛。

成虫夜间活动,趋光性不强。

雌蛾产卵多在叶背,卵做产或数粒在一起。

每雌产卵49—67粒,成虫寿命4-7天。

幼虫多在白天孵化。

黄刺蛾的防治技术

黄刺蛾的防治技术

黄刺蛾的防治技术
黄刺蛾Cnidocampaflavescens(Wallker)又名痒辣子、毒毛虫等。

属鳞翅目,刺蛾科。

国内分布较广。

为害悬铃木、柳、枫杨、榆、刺槐、樱花、石榴、板栗、紫薇、山茶、紫荆、油桐、红叶李和海棠等百多种植物。

幼龄幼虫取食叶肉或表皮,造成网状叶,3龄以上幼虫食全叶,造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仅留叶脉与叶柄,影响树木正常生长。

另外黄刺蛾幼虫体上毒刺易引起人的皮肤痛痒,所以又称“痒辣子”。

黄刺蛾的综合防治
1、人工防治加强虫情调查,发生严重地块人工修剪越冬茧;摘除带初孵幼虫的叶片,以防止扩大为害。

2、保护天敌如上海青蜂、刺蛾广肩小蜂、螳螂、益鸟、躅敌和中华星步甲等。

3、诱杀成虫结合防治其他害虫,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4、药剂防治发生严重时,喷施植物制剂0.36%百草一号或1.2%烟参碱合剂1000倍液;或细菌性杀虫剂灭蛾灵1000倍液防治。

发生不严重时尽量不喷药,充分发挥天敌昆虫的自然控制力。

黄刺蛾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黄刺蛾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黄刺蛾昆虫名,属鳞翅目、枣蛾科。

中国内除宁夏、新疆、贵州、西藏目前尚无记录外,几乎遍布其他省区;另日本、朝鲜、苏联(西伯利亚)等国。

以幼虫为害枣、核桃、柿、枫杨、苹果、杨等90多种植物,可将叶片吃成很多孔泂、缺刻或仅留叶柄、主脉,严重影响树势和果实产量。

形态特征:成虫:雌蛾体长 15-17 mm,翅展 35-39mm;雄蛾体长 13—15 mm,翅展 30-32 mm。

体橙黄色。

前翅黄褐色,自顶角有1条细斜线伸向中室,斜线内方为黄色,外方为褐色;在褐色部分有1条深褐色细线自项角伸至后缘中部,中室部分有1个黄褐色圆点。

后翅灰黄色。

卵:扁椭圆形,一端略尖,长1.4-1.5 mm,宽 0.9 mm,淡黄色,卵膜上有龟状刻纹。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 19—25 mm,体粗大。

头部黄褐色,隐藏于前胸下。

胸部黄绿色,体自第二节起,各节背线两侧有1对技刺,以第三、四、十节的为大,技刺上长有黑色刺毛;体背有紫褐色大斑纹,前后宽大,一中部狭细成哑铃形,末节背面有4个褐色小斑;体两侧各有9个枝刺,体例中部有2条蓝色纵纹,气门上线淡青色,气门下线淡黄色。

蛹:被蛹,椭圆形,粗大。

体长 13—15 mm。

淡黄褐色,头、胸部背面黄色,腹部各节背面有褐色背板。

茧:椭圆形,质坚硬,黑褐色,有灰白色不规则纵条纹,极似雀卵,与蓖麻子无论大小、颜色、纹路几乎一模一样,茧内虫体金黄,烤之味道极香,农村常有食之生物学特性:辽宁、陕西1年发生1代,北京、安徽、四川1年2代。

合肥地区黄刺蛾幼虫于10月在树干和枝柳处结茧过冬。

翌年5月中旬开始化蛹,下旬始见成虫。

5月下旬至6月为第一代卵期,6—7月为幼虫期,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婉期,7月下旬至8月为成虫期;第二代幼虫8月上旬发生,10月份结茧越冬。

成虫羽化多在傍晚,以17-22时为盛。

成虫夜间活动,趋光性不强。

雌蛾产卵多在叶背,卵做产或数粒在一起。

每雌产卵49—67粒,成虫寿命4-7天。

幼虫多在白天孵化。

黄刺蛾的发生与防治

黄刺蛾的发生与防治

代幼 虫群 集关键 期 用药 , 防 治效果 好且 省药 。可选 喷 2 0 %氰 戊 菊酯 2 5 m l 、 2 . 5 % 溴氰 菊 酯 乳油 2 5 m l 、 5 0 % 杀 螟松 乳油 8 0—1 0 0 m l 、 5 0 %辛硫 磷 乳油 5 0~ 8 0 m l 等, 兑水 1 0 0 L喷雾 , 每6 6 6 . 7 m 树 冠覆 盖 面积喷 药 1 5 0 L 。3 龄 以前也 可喷 2 5 %天 达灭 幼脲 3号 1 5 0 0倍 或 2 0 % 天 达虫 酰肼 2 0 0 0倍 液 。
节 背 线两侧 有 1 对 枝刺 , 以第 3 、 4 、 1 0节 的 为大 , 枝 刺 上 长有 黑 色刺 毛 。体背 前 后 宽 大 , 中部 狭 细 成 哑铃 形 ,
上有紫褐色大斑纹 , 末节背面有 4个褐色小斑。体两侧各有 9 个枝刺 , 体侧 中部有 2条蓝色纵纹。气门上线
淡青色 , 气 门下线淡 黄 色 。④ 蛹 被 蛹 , 椭 圆形 , 粗 大 。体 长 1 3~1 5 mm, 淡 黄褐 色 , 头、 胸 部背 面 黄 色 , 腹 部各
1 形 态特征
①成虫 雌蛾体长 1 5 — 1 7 m m, 翅展 3 5— 3 9 m m; 雄蛾体长 1 3~ 1 5 a r m, 翅展 3 0— 3 2 m m 。体橙黄色 , 前翅内 半 部 黄色 , 外半 部黄 褐 色 , 自翅 顶 角有 2条 细斜线 , 呈倒 “ V ” 字形 , 内斜线 伸 向 中室 下角 。中室 部 有 1个 黄褐 色 圆点 。后 翅 淡黄 褐色 。② 卵 扁椭 圆形 , 一 端 略尖 , 长 1 . 4~1 . 5 mm, 宽 0 . 9 mm, 淡黄色 , 卵膜 上 有 龟 状 刻 纹 。③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 1 9~ 2 5 m m, 体粗大。头部黄褐色 , 隐藏于前胸下 。胸部黄绿色 , 体 自第 2节起 , 各

月季花黄刺蛾防治与治疗

月季花黄刺蛾防治与治疗
传播疾病:黄刺蛾可能携带病菌,导 致月季花感染疾病,影响生长和开花
对环境的影响
01
02
破坏植物:黄 刺蛾以植物叶 片为食,导致 植物生长不良, 影响生态平衡
传播疾病:黄 刺蛾可能携带 病原体,传播 疾病,影响人 类健康
03
04
影响景观:黄 刺蛾大量繁殖, 影响植物景观, 降低观赏价值
破坏生态平衡: 黄刺蛾大量繁 殖,可能导致 其他生物种群 数量减少,破 坏生态平衡
利用生物技术:如基 因编辑、RNA干扰等
药物治疗
农药喷洒: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进 01 行喷洒,如敌百虫、氯氰菊酯等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 02 生物等生物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03 如吡虫啉、阿维菌素等
物理防治:使用诱捕器、防虫网等 04 物理方法进行防治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切除病灶,防止感 染扩散
THANKS
月季花黄刺蛾防治 与治疗
演讲人
目录
01. 黄刺蛾的危害 02. 黄刺蛾的防治方法 03. 黄刺蛾的治疗措施
对月季花的影响
叶片受损:黄刺蛾幼虫会啃食叶片,导 致叶片残缺不全,影响光合作用和生长
花朵受损:黄刺蛾幼虫会啃食花朵, 导致花朵凋谢,影响观赏价值
植株生长受阻:黄刺蛾幼虫大量繁殖, 会消耗大量养分,导致植株生长缓慢
手术方法:局部麻醉,切开皮 肤,切除病灶,缝合伤口
术后护理:保持伤口清洁,避 免感染,按时换药
康复时间:根据病情和个体差 异,一般在1-2周内恢复
康复护理
01
保持环境清洁, 避免感染
02
定期检查伤口, 观察愈合情况
03
保持伤口干燥, 避免沾水
04

常见的虫子

常见的虫子
④ 剪伐带虫枝条和树木,消灭木头里的幼虫。
5、介壳虫
危害情况:俗称花虱子。种类多,分布广。我国有记载的介壳虫至少在300种以上,危害花卉约100多种,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常见的有吹绵蚧、盾蚧、蜡蚧等。生活习性:通常以雌成虫、若虫群聚在花卉枝叶及果实上,吸吮汁液,造成枝叶萎黄,甚至整枝、整株枯死。与此同时,其介壳或所分泌的蜡质等物覆盖在植株表面,影响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致使植株生长衰弱。不少种类的介壳虫排泄的蜜露,是霉菌的良好培养基,易诱发煤污病。
防治方法:介壳虫防治比较困难
①、要加强植物检疫,不让带有介壳虫的苗木接穗、种子、果实、球根等调运。一旦发现介壳虫,应立即采取有力措施消灭。②、可用人工方法防除,结合花木修剪,剪除虫枝、虫叶、集中烧毁,或用毛刷、竹片等工具刷或刮除虫体。 ③、可采用化学方法防除。初龄若虫用40%氧化乐果或者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两三次。由于介壳虫个体小,多营固着生活,多寄生在枝、叶背面,因此喷药要均匀、周到。④ 、保护和利用澳洲瓢虫、大红瓢虫等天敌,对防治介壳虫有良好的作用。凡这类天敌聚集的地方,应避免施用农药,如非施不可时,也要选内吸性杀虫剂,以保护和利用天敌。
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傍晚或黎明前摇动树枝扑捉成虫,清除田间杂草,秋季深翻杀死越冬幼虫。2)物理防治:用黑灯光诱杀成虫。3)化学防治:使用甲氰菊酯15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1500倍液等防治成虫,使用50%辛硫磷药剂拌种,毒饵诱杀,药剂处理土壤的措施防治幼虫。4)生物防治:利用食虫虻,金龟子黑土蜂等天敌。
防治措施: ①可喷1000~5000倍50%的杀螟松乳油,或2000~4000倍50%的辛硫磷乳剂,或1500~2000倍溴氰菊酯等毒杀幼虫。②于9月至次年3月、5月底、6月底,在树木附近松土里挖蛹杀灭。③幼虫吐丝下垂化蛹时,扫集杀死。④灯光诱杀。⑤保护胡蜂、卵寄生蜂等天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 分 于 8月下 旬 开始 结茧 越 冬 。 早在 8月 上旬 , 晚在 9 最 最 月下 旬 , 熟幼 虫在 茧 内 的存 活 时间 很长 , 老 一般 从 头 年 的 8
月至 翌年 的 6月下 旬 , 茧 内存 活 l 在 O个 月以 上 , 7月中 到
( ) 虫 。 长 1 .— 42mm, 展 2 .— O7mm, 肥 1成 体 21 1 . 翅 75 3 . 体
鲜。 国内 分布在 辽 宁 、 吉林 、 黑龙 江 、 北 、 东 、 南 、 河 山 河 山西 、
夜出, 有趋 光性 , 羽化 后 不久即 交尾 产卵 , 多产 于叶 背 , 卵 排
列成 块 状 , 有单 产 , 虫多 在 白天 孵 化 , 孵化 幼 虫 有群 偶 幼 初 居性 , 多在 叶 背啃 食 叶 肉 , 大 后逐 渐 分散 取 食 , 着 虫龄 稍 随
色 , 藏 于 前胸 下 , 隐 胸部 黄 绿 色 , 自第 2 起 各节 背 线 两 体 节 侧 有 1 枝 刺 。 第 34 1 的 为大 . 刺 上长 有 黑 色 刺 对 以 、、0节 枝
毛 ; 背有 紫褐 色大斑 纹 , 体 前宽 后大 , 中部狭 细成 哑 铃形 , 未 节背 面 有 4个 褐 色小斑 . 两 侧各 有 9个枝 刺 , 侧 中部 有 体 体 2条蓝色 纵纹 , 门 上线淡 青色 , 门下线 淡黄 色 。 气 气 () 。 虫 化 蛹 于 茧 内 , 圆 形 , 大 , 长 1 ~5 4蛹 幼 椭 粗 体 3 1
t im fl J
条棕 褐 色细 线 。 侧线 的外 侧为 黄 褐 色 , 内 内侧 为 黄 色 ; 翅 缘 外缘 有棕 褐 色细线 ; 黄色 区有 2 深褐 色 的斑 , 靠近 黄 褐 个 均
色区 , 1个近 后 缘 , 1个在 翅 中 部稍 前 。 翅淡 黄 褐 色 , 缘 后 边
mT 淡黄 褐 色 , l l 。 头胸 部背 面黄 色 , 部 各 节背 面 有褐 色背 板 腹 色 , 在 坚硬 的茧 中 。 被 () 。 灰 质坚 硬 , 圆 形 , 夹 白和 褐 色纵 纹 , 似 5茧 石 椭 有 形 鸟卵 , 茧透 明 , 后 开始 变 为酱 色 白 色条 纹 , 开 始 初 2h 4 h后
和 、 雅 、 宿 等县 、 沙 温 市均 有该 虫危 害 , 尤其 是在 沙雅 县 各 乡
镇 均 有其 分 布 。 目前 , 县 只发 现 1 该 种黄 刺 蛾 。 据 20- 根 08 20 年 调查 , 虫不 仅 为害 果树 , 09 该 还为 害 其他 林 木 , 这对 沙 雅 县 林 果业 的发展 和 林 果 品 质 的提 高 都 产 生很 大 的影 响 。 为此 , 县科 技局 的大 力支持 下对 该 虫进行 观 察 , 在 现将 结 果 报 告如 下 , 以供 参考 。
关键 词 黄 刺蛾 ; 态特征 ; 活 习性 ; 治措施 形 生 防 中图分 类号 ¥ 3 . 文献标 识码 B 4 34 文 章编 号 1 0 — 7 9 2 1 )2 0 7 — 0 7 5 3 ( 0 2 0 — 1 4 01
黄刺蛾 (n oa p f vses属于鳞翅 目(eiot a C i cm a ae n) d l c L p p r) d e 刺 蛾 科(iaoi e。 种 类 很 多 , 世 界 有 1 0 Lm cd a)其 d 全 0多种 , 0 全 国有 9 0多种 。 已知 国外分 布在 日本 、 苏联 的西 伯利 亚 、 前 朝
1 形 态 特 征
6 8 , 需 2 —3 。 ~ 总计 d 2 3 幼虫 取食 植物 不 同 , 生长 速度 也 不 d 其

样。 据观 察 , 虫 以取 食枣 树叶 片生 长 , 快 约 需 2 , 幼 最 2 其 d
次 为 梨树 、 桃 、 核 杨树 叶 片 , 需 3 ( 1 。 虫老 熟 后 大 约 3d 表 ) 该
大, 黄褐 色 , 及 腹前 后端 背面 黄 色 , 角丝状 灰 褐 色 , 头胸 触 复
眼球 形黑 色 。 前翅 顶 角至 后缘 基部 l / 和 臀角 附近 各 有 1 3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下旬 的成 虫羽化产卵 , 每个雌 虫全 生育期产 卵 4-0 。 97 粒圈
表 1 20 0 8年沙 雅县 不 同寄主 黄刺 蛾幼 虫生长 情 况
幼虫 需 2 3d 4龄 幼 虫 2 3d 6龄 幼虫 需 5 7d, 幼虫 需 ~ , ~ , — 7龄
陕西 、 青海 、 夏 、 北 、 南 、 川 、 宁 湖 湖 四 天津 、 苏 、 西 、 徽 江 江 安 地区, 近年 来 传入 我 国新疆 , 据了 解 , 克苏 地 区的 库车 、 阿 新
色较深I 。 () 。 2 卵 扁椭 圆 形 , 1 ~ .m 表面 具 有 线 纹 , 产 长 . 1 m, 4 5 初 时黄 白色 , 黑褐 色 , 后变 常数 1 O粒排 列成 不规 则的块状 。
( ) 虫 。 熟 幼 虫 体长 1 — 5mi, 粗 大 。 部 黄 褐 3幼 老 9 2 l 体 l 头
植物 保护 学
现 代农 业科技
2 1 年 第 2期 02
黄刺 蛾 的发 生 与 防治
周 彤 , 洪 创彬 周 卫农 z
(新 疆 维 吾 尔 自治 区沙 雅 县种 子 管 理 站 , 疆 沙 雅 8 2 o ; 沙 雅 县 农 业 局 ) 新 4 2 0
摘要
介 绍黄 刺蛾 的形 态特征 、 活 习性 、 害特点 , 生 危 并提 出防 治措施 , 以为黄 刺蛾 的防 治提供 参考 。
增大 , 食量 大增 , 常将 叶 片吃光 , 留叶柄 , 仅 幼虫 体上 的枝 刺 含 有毒 物 质 , 刺激 人 体 皮肤 会 发 生红 肿 。 痛难 忍 。 熟 幼 疼 老 虫 喜欢在 枝 权和 小枝 上结 茧 , 用其 上 颚啃 咬树 皮 , 达 木 先 深
质 部 。 后 吐丝 并 排 泄草 酸 钙 等物 质 形 成坚 硬 的蛋 壳 状 硬 然 质茧 。 幼虫 共 7龄 , 龄 幼虫 需 1 2d, 1 — 2龄幼 虫 需 2 3d 3龄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