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与实践本质选择题[优选内容]

合集下载

2012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一)(含答案解析试题)

2012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一)(含答案解析试题)

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 )A.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B.历史决定论和历史非决定论C.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D.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2.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这段话说明( )A.当社会形态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时必然会马上灭亡B.社会形态的更替需要经过一个过程C.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可以不受生产力决定D.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时社会也可以正常发展3.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是:( )A.科学技术B.人C.生产工具D.生产对象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劳动者的素质B.生产工具的水平C.科学技术D.自然资源5.从本质上来看,国家起源于( )A.暴力的征服B.生产力的发展C.私有产品的出现D.阶级的产生6.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作为阶级暴力机关的国家形式是( )A.封建主专政B.资本家专政C.无产阶级专政D.农民阶级专政7.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中最本质的职能是( )A.镇压的职能B.组织建设的职能C.进行管理的职能D.外交的职能8.“出淤泥而不染”这一说法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完全一致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D.社会意识能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到能动的反作用9.文化的本质是( )A.人的自然化的过程B.客体主体化的过程C.主体对象化的过程D.社会意识实现相对独立性的过程10.艺术最突出的特点是( )A.在一切社会中都有鲜明的阶级性B.典型性C.直观性D.生动性11.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C.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D.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不完全一致性12.在世界历史上,19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德国却成为欧洲最先进思想的发源地,这一事件最突出地表明(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总是不一致的B.社会意识不完全由社会存在决定C.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辩证唯物论。

包括:实践是人类世界的基础;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确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一切从实际动身。

1.实践是人类世界的基础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也就是把思想变为现实的过程)。

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具有干脆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B.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表现为: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其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事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2.物质确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物质对意识的确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表明,物质确定意识,意识依靠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主动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支配性。

其次,意识活动具有创建性。

第三,一是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指导、限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首先,敬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人们只有在相识和驾驭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其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相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留意:第一,从实际动身,努力相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靠于确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5.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性首先体现在:(1)意识统一于物质:意识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作用:意识能动性以敬重物质世界客观规律为前提(2)世界的物质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考研政治马原易错题解析人类社会的本质

考研政治马原易错题解析人类社会的本质

考研政治马原易错题解析:人类社会的本质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6.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它是:A.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统一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的内涵。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最本质的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把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规定为社会存在的本质内容,已经把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部分地包含在内。

进入生产过程中的人就是劳动者,而进入生产过程中的自然环境就是劳动对象,劳动者利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便形成生产力;劳动者在生产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生产方式。

其中,生产力是这一统一体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历史唯物主义明确地把社会存在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看作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认为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意识的客观内容和客观来源,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15.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范畴的理解,正确的是A.生产力是标志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能力的范畴B.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创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能力的范畴C.生产力是标志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D.生产力是标志人类进行政治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能力的范畴[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力的内涵。

生产力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生产力的特性主要有:第一,属人性。

它标志着人的本质力量和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即标志着人们改造自然、控制自然的能力和程度,是人们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并占有自然和发展自己的活动方式。

第二,社会性。

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形考任务参考答案(可下载编辑)

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形考任务参考答案(可下载编辑)

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形考任务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一)选择题(选出下列备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把字母填在括号内。

每题1分,共25分)1.提出著名的“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科学家是()。

a. 哈勃b. 伽莫夫c. 爱因斯坦d. 康德2.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 汉语b. 阿拉伯语c. 英语d. 俄语3. 驱动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政治动荡b. 瘟疫流行c. 追求更好的经济生活条件d. 文化上的不适应4.目前,支持中国人的祖先是土生土长的,而非非洲来客的主要证据是()。

a. 中国人祖先的头盖骨化石比较特殊b. 中国人祖先的语言比较特殊c. 中国人祖先的门齿化石比较特殊d. 中国人祖先的DNA比较特殊5.我们通常称的“七曜”,指的是()。

a. 木、土、太阳、月亮、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b. 水、金、火、木、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c. 水、金、火、木、土、太阳、月亮d. 水、金、火、木、土、太阳、地球6.资源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

a. 可获得性、可交换性b. 再生性、广泛性c. 廉价性、实用性d. 社会效应性、稀缺性7.英国是工业化最早的西方国家,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依赖的主要资源是()。

a. 森林资源b. 矿产资源c. 人力资源d. 土地资源8.所谓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某些气体含量增加,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

这类气体称之为温室气体,包括()。

a. 一氧化碳、甲烷、氯氟烃、氧气等b. 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臭氧等c. 二氧化碳、甲烷、氮气、臭氧等d. 二氧化碳、氨气、氯氟烃、氢气等9.“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世界的被重视,是自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发表了著名的()报告,并获得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之后才发生的。

a.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b. 《我们共同的未来》c. 《京都议定书》d. 《世界自然保护大纲》10.基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联合国于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召开了人类历史上有183个国家参加的首脑会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马克思考试题目

马克思考试题目

马克思考试题目第一篇:马克思考试题目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2.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 3.恩格斯指出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4.物质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运动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观点是:实践性6.从物到感觉到思想,从思想到感觉到物体现的是:唯物与唯心的观点7.社会发展中起根本性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8.资本论中,上衣无论是裁缝穿还是顾客穿,都有相同的作用,这种作用是指:使用价值 9.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10.商品二因素中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关系的是:使用价值11.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中的作用不同 1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什么:尊重客观规律.13.在生产关系体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14.人的本质是什么: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商品二因素中反映人与社会关系价值二.多选题1.马克思主义是什么ABCDE2.价值的特点(ABCD)A客观性B主体性C社会历史性D多维性E任意性3.劳动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体现在(ACD)A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D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4.影响资本的周转因素有哪些()①资本周转时间②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构成比例5.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ABC)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三,判断题1.没有价值一定没有使用价值(错)2.没有使用价值一定没有价值(对)3.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对)4.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错)5.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错)6.“火是万物的本源”,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错)7.宗教….,所以宗教无意识形态(错)8.资本有机构成用C:V表示,V表示可变资本(对)9.未来消费资料将实现按劳分配(错)1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四、名词解释1.什么是物质,以及提出物质的意义。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 4. 简答 5. 辨析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产方式是生产的社会形式,它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D.各种生产要素的辩证统一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2.在国体与政体的关系问题上()A.国体是形式,政体是内容B.国体是本质,政体是现象C.国体是内容,政体是形式D.国体是现象,政体是本质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3.生产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法律关系B.政治关系C.经济关系D.文化关系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4.生产力所反映的关系是()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C.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D.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5.最集中、最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是()A.哲学B.艺术C.政治法律思想D.宗教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6.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B.生产劳动的发展史C.社会意识的发展史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7.国家的实质是()A.调和阶级矛盾的机关B.全体居民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C.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D.凌驾于阶级之上的独立社会力量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8.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B.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C.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9.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A.国家政权B.国家结构C.国家性质D.国家职能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10.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者技术水平的高低B.劳动产品质量的好坏C.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D.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11.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联系表现为()A.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B.群体意识是个人意识的汇总C.个人意识决定群体意识D.个人意识完全由群众意识决定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12.国家所代表的利益是()A.剥削阶级的利益B.统治阶级的利益C.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D.基本阶级的利益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13.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

考研政治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章节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政治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章节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政治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章节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A.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B.历史决定论和历史非决定论C.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D.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正确答案:C解析: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我们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唯物史观和唯物心史观是根本对立的陶种历史观。

因此,正确选项为C。

知识模块: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2.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这段话说明() A.当社会形态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时必然会马上灭亡B.社会形态的更替需要经过一个过程C.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可以不受生产力决定D.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时社会也可以正常发展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唯物史观,每一种社会形态的灭亡,从根本上来看都是由于生产关系严重地阻碍生产力所造成的。

如果旧的生产关系尚能允许生产力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即使与生产力不完全符合,这种社会形态也不会灭亡。

这充分地说明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

因此,正确选项为B。

知识模块: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3.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是:()A.科学技术B.人C.生产工具D.生产对象正确答案:B解析:生产力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指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客观能力,它揭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指参与社会生产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基本要素。

基本劳动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能动的、主导的因素。

因此,正确选项是B。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选择题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选择题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选择题1.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 下列关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正确的是:()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实践的动力B.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是实践的基础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 实践和认识相互依赖,相互贯通3. 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的真理都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B. 人们的实践活动越是与实践认识无关越是能推动认识的发展C. 在实践中人们就能获得正确的认识D. 在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实践4. 下列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B.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5. 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6. 关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认识的正确性B. 只有通过理论才能验证认识的正确性C. 只要通过实践就能验证认识的正确性D. 通过理论验证认识的正确性是最可靠的方法7. 下列关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B. 通过理论也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C. 真理不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D. 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才是真理8. 下列关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认识的真理性C. 理论不能作为检验标准D.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9. 下列关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只有通过科学实验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B. 通过理论推导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C. 通过个人经验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D. 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10. 下列关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 真理不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身,而是人们对它们的正确反映B.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C. 通过个人经验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D. 通过科学实验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业借鉴#
21
10.历史唯心主义的本质在于它 肯定:
A 社会意识是历史的决定力量 B 人类的精神力量 C 杰出个人的重大历史作用 D 人们对理想的追求
行业借鉴#
22
11.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 映,主要是对:
A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B 科学文化的反映 C 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D 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
3.社会意识是指:
A 人类精神生活要素的总和 B 人类的一切文化创造 C 已成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 D 社会心理
行业借鉴#
7
3.社会意识是指:
A 人类精神生活要素的总和 B 人类的一切文化创造 C 已成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 D 社会心理
行业借鉴#
8
4.地理环境是:
A 社会存在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B 人完全不可改变的客观存在 C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 社会发展中可有可无的因素
行业借鉴#
13
6.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
A 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历史 B 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 C 政治发展史 D 思想发展史
行业借鉴#
14
7.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 钥匙是:
A 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B 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C 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D 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行业借鉴#
15
7.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 钥匙是:
行业借鉴#
30
3.下列哪些观点说明了社会存 在决定社会意识:
A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产生而产生 B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C 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或迟或早必 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D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E 在阶级社会中,同社会经济基础相联系的那部分 社会意识具有阶级性
行业借鉴#
11
5.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 作用可表述为:
A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B 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 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无影响作用 D 对社会发展只有负面作用
行业借鉴#
12
6.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
A 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历史 B 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 C 政治发展史 D 思想发展史
A 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B 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C 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D 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行业借鉴#
16
8.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
过程”,这一命题的主要根据是:
A 社会发展史和自然发展史是一样的 B 社会发展过程也是不受人的活动影响的 C 社会发展是不受偶然性影响的必然过程
D 社会发展和自然界一样有其客观规律
行业借鉴#
9
4.地理环境是:
A 社会存在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B 人完全不可改变的客观存在 C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 社会发展中可有可无的因素
行业借鉴#
10
5.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 作用可表述为:
A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B 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 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无影响作用 D 对社会发展只有负面作用
行业借鉴#
17
8.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
过程”,这一命题的主要根据是:
A 社会发展史和自然发展史是一样的 B 社会发展过程也是不受人的活动影响的 C 社会发展是不受偶然性影响的必然过程
D 社会发展和自然界一样有其客观规律
行业借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8
9.人的思想、动机和意志的实现 程度主要取决于:
A 它和社会发展规律符合的程度 B 人的思想是否超越了社会条件的限制 C 人的意志是否坚强 D 人的动机是否善良
行业借鉴#
26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C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毫无关系 E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行业借鉴#
27
2.社会存在包括:
A 地理环境 B 人口因素 C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 政治法律制度 E 科学技术知识
行业借鉴#
28
2.社会存在包括:
A 地理环境 B 人口因素 C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 政治法律制度 E 科学技术知识
行业借鉴#
29
3.下列哪些观点说明了社会存 在决定社会意识:
A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产生而产生 B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C 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或迟或早必 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D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E 在阶级社会中,同社会经济基础相联系的那部分 社会意识具有阶级性
第五章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 与实践本质
练习题
行业借鉴#
1
单项选择
练习题
行业借鉴#
2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 阶级和国家的关系问题练习题
行业借鉴#
3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 阶级和国家的关系问题练习题
行业借鉴#
31
4.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
A 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B 否认历史规律的客观性 C 没有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 D 没有客观地说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E 形而上学性.
行业借鉴#
行业借鉴#
4
2.社会存在是指: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B 社会生活的总和 C 社会关系的总和 D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诸 要素的总和
行业借鉴#
5
2.社会存在是指: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B 社会生活的总和 C 社会关系的总和 D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诸 要素的总和
行业借鉴#
6
行业借鉴#
19
9.人的思想、动机和意志的实现 程度主要取决于:
A 它和社会发展规律符合的程度 B 人的思想是否超越了社会条件的限制 C 人的意志是否坚强 D 人的动机是否善良
行业借鉴#
20
10.历史唯心主义的本质在于它 肯定:
A 社会意识是历史的决定力量 B 人类的精神力量 C 杰出个人的重大历史作用 D 人们对理想的追求
行业借鉴#
23
11.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 映,主要是对:
A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B 科学文化的反映 C 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D 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
行业借鉴#
24
多项选择
练习题
行业借鉴#
25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C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毫无关系 E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