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统计学》习题及答案2010.9.12

合集下载

《中医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中医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中医统计学》练习题第一部分绪论一、最佳选择题1.抽样研究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方法,目的是研究( B )A.样本B.总体C.抽样误差D.概率2.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 D )A.总体中的典型部分B.总体中有意义的部分C.总体中有价值的部分D.总体中有代表性的部分3.统计上所说的系统误差、过失误差、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四种误差,在实际工作中( C )A.四种误差都不可避免B.过失误差和测量误差不可避免C.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D.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4.统计描述是指( C )A.比较指标的差别有无显著性B.估计参数C.用统计指标描述事物的特征D.判断无效假设是否成立5.统计推断是指( D )A.从总体推断样本特征B.从总体推断总体特征C.从样本推断样本特征D.从样本推断总体特征6.对某样品进行测量时,由于仪器事先未校正,造成测量结果普遍偏高,这种误差属于( A )A.系统误差B.随机测量误差C.抽样误差D.过失误差7.随机抽样的目的是( D )A.消除系统误差B.消除测量误差C.消除抽样误差D.减小样本偏性8.对某地200名16岁中学生口腔检查,发现患龋齿的人数为54人,该资料属于( B )A.数值变量资料B.无序分类变量资料C.有序分类变量资料D.三个都不是9.数值变量资料是( C )A.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B.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C.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D.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10.无序分类变量资料是( B )A.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B.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C.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D.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11.有序分类变量资料是( D )A.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B.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C.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D.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12.下列哪种不属于数值变量资料( C )A.红细胞数B.血钙浓度C.阳性人数D.脉搏13.下列哪种属于有序分类变量资料( A )A.治疗痊愈、有效、无效人数B.各血型人数C.白细胞分类百分比D.贫血和不贫血人数二、判断题1.统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中医药统计学题解

中医药统计学题解

《中医药统计学》习题解答1 总体分布题解习题1.1解答1. 对三人做舌诊算一次试验。

设A ={3人正常}、B ={至少1人不正常}、C ={只有1人正常}、D ={只有1人不正常}。

分析这四个事件中的互斥事件、对立事件,描述事件A +D 、BD 各表示什么意思?解 设A i ={第i 人正常},用A i 表示A 、B 、C 、D 得到A ={三人正常}=321A A AB ={至少一人不正常}=321321321321321321321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C ={只有一人正常}=321321321A A A A A A A A A ++ D ={只有一人不正常}=321321321A A A A A A A A A ++可以看出,互斥事件有A 与B ,A 与C ,A 与D ,C 与D ,A 与C 、D ;对立事件有A 与B 。

A +D =321A A A +321321321A A A A A A A A A ++={至少2人正常}={至多1人不正常}BD =321321321A A A A A A A A A ++={只有1人不正常}={只有2人正常}=D2. 我国四个地区一年的生育情况如表1-2所示,求生男孩的概率。

解 设A ={生男孩},计算得到)()(A f A P n ≈9645731022811994101990993496986528072514765513654++++++==0.51693. 在40个药丸中有3丸失效,任取5丸,求其中有2丸失效的概率。

解 这是古典概率模型。

在40个药丸中任取5丸,每一个药丸均可能被取到,且被取到表1-2 四个地区生育情况 地区编号生育总数 生男孩数 1 990 993 513 654 2 994 101 514 765 3 1 022 811 528 072 4964 573496 986的可能性相等,可能结果有540C 个基本事件。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课程考试试题(A卷)(评卷总分: 100分, 考试时间: 120分钟, 考核方式: □开卷V闭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 共62分, 只选一个正确答案)1.医学科研设计包括( D )A. 物力和财力设计B. 数据与方法设计C. 理论和资料设计D. 专业与统计设计2.医学统计资料的分析包括( D )A. 数据分析与结果分析B. 资料分析与统计分析C. 变量分析与变量值分析D. 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3.医学资料的同质性指的是( D )A. 个体之间没有差异B. 对比组间没有差异C. 变量值之间没有差异D. 研究事物存在的共性4.离散型定量变量的测量值指的是( D )A. 可取某区间内的任何值B.可取某区间内的个别值C. 测量值只取小数的情况D. 测量值只取整数的情况5.变量的观察结果表现为相互对立的两种情况是( A )A. 无序二分类变量B.定量变量.C. 等级变量D. 无序多分类变量6.计量资料编制频数表时, 组距的选择( D )A. 越大越好B. 越小越好C. 与变量值的个数无关D. 与变量值的个数有关7、比较一组男大学生白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异度应选( D )A. 极差B. 方差C. 标准差D. 变异系数8、若要用方差描述一组资料的离散趋势, 对资料的要求是( D )A. 未知分布类型的资料B. 等级资料C. 呈倍数关系的资料D. 正态分布资料9、频数分布两端没有超限值时, 描述其集中趋势的指标也可用( D )A. 标准差B. 几何均数C. 相关系数D.中位数10、医学统计工作的步骤是( A )A.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B.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和统计推断C、研究设计、统计分析, 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D.选择对象、计算均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11、下列关于变异系数的说法, 其正确的是( A )A.没有度量衡单位的系数B.描述多组资料的离散趋势C.其度量衡单位与变量值的度量衡单位一致D.其度量衡单位与方差的度量衡单位一致12.10名食物中毒的病人潜伏时间(小时)分别为3, 4, 5, 3, 2, 5.5, 2.5, 6, 6.5, 7,其中位数是( B )A. 4B. 4.5C. 3D. 213.调查一组正常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 如果资料属于正态分布, 描述这组资料离散趋势的指标最好为( C )A. 全距B. 四分位数间距C. 标准差D. 方差14.正态分布曲线下, 当μ不变, σ变大时, ( D )A. 曲线形态不变, 中心位置向左移B. 曲线形态不变, 中心位置向右移C.曲线形态变的瘦高, 中心位置不变 D.曲线形态变的矮胖, 中心位置不变15.用于描述一组对称分布资料全部观察值变异程度大小的指标是( A )A. SB. RC.D. CV16.下列指标中, 不属于集中趋势指标的是( A )A. 变异系数B. 中位数C. 算术均数D. 几何均数17、总体是由( A )组成A. 同质个体的所有变量值B. 全部个体C. 相同的观察指标D. 部分个体18、随着样本例数的增大, 样本均数( A )A、与总体均数更加接近. B. 减小 C. 不变 D. 增大19、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是( A )A. 个体变异B. 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C. 仪器测量不准确D. 观察对象不纯20、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A )A. 个体B. 全部对象C. 样本D. 观察指标21.变异系数CV是( B )A. 整数B. 百分数C. 小数D. 率22、各观察值同加上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 ( B )不变A.算术均数B.标准差C.几何均数D.变异系数23.下列资料( B )为等级资料A.体重B.病人的病情分级C.某病发病率D.血型24.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 0到2.58的面积为( B )A. 90%B. 49.5%C. 95%D. 50%25.测定一组人群的听力, 已知听力过低为异常, 若制定其医学参考值范围, 应选择( B )A. 单侧上限B. 单侧下限C. 双侧D. 单侧26.关于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样本例数不能太少B. 只能选95%的百分界限C. 不受资料分布类型的限制D. 选择单侧和双侧的结果是一样的27、正常成年男子收缩压的医学参考值范围一般指( B )A.所有正常成年男子收缩压的最小值到最大值范围B.绝大多数正常成年男子收缩压的波动范围C.所有正常成年男子收缩压的波动范围D.少部分正常成年男子收缩压的波动范围28、有关样本均数的标准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与样本例数的大小无关B. 表示样本均数离散趋势的大小C. 表示样本变量值差异的大小D. 与样本所代表的总体变量值的离散趋势无关29、下列哪项不是样本均数标准误的用途( C )A. 可用来计算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B. 可表示样本均数抽样误差的大小C.可用来计算医学参考值范围 D.可用于均数假设检验的计算.30. t分布曲线随自由度的增大( D )A. 曲线下的总面积变小B. 曲线的中心位置向左移C. 曲线的高峰变低, 尾部翘得较高D. 曲线的高峰变高, 尾部翘得较低31.自由度一定的t分布曲线, 当t值增大时, 其尾部面积( A )A. 变小B. 变大C. 不变D. 不清楚32.总体均数95%的可信区间主要是用于( A )A. 估计总体均数有95%的可能性在此区间内B. 反映某指标的可能取值范围C. 95%的样本均数在此范围内D. 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33.要提高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把握度与精确度, 最好的方法是( B )A. 改变计算公式B. 增加样本例数C. 减小样本例数D. 样本例数保持不变34.假设检验中, 同一资料, 作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 D )A. 结论一致B. 结论不清楚C. 作单侧检验更容易接受无效假设D.作单侧检验更容易接受备择假设35.假设检验中, 同一资料, 作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 C )A. 结论一致B. 结论不清楚C. 作双侧检验更容易接受无效假设D.作双侧检验更容易接受备择假设36. 单样本t检验的目的是( B )A. 推断未知总体均数是否小于零B. 推断已知总体均数与未知总体均数是否相等C. 推断样本均数与未知总体均数是否相等D. 推断未知总体均数是否为负数37、配对设计的目的是( A )A. 提高组间可比性B. 计算简便C. 易于理解D. 为了结论更可靠38、配对设计t检验的目的是( A )A. 推断差数的总体均数是否等于零B. 推断差数的样本均数是否等于零C. 推断差数的总体均数是否大于1D. 推断差数的样本均数是否大于139、两样本均数t检验的目的是( A )A. 推断两总体均数是否相等.B. 推断两样本均数是否相等.C. 推断两总体方差是否相等.D. 推断两样本方差是否相等.40、甲乙两人分别从同一总体中各抽得30个与50个变量值作为两个样本, 求得、S12,、S22, 则有( D )A.做两样本t检验, 必然得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的结论B.做两样本t检验, 必然得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C.分别有甲、乙两样本求出的总体均数的95%的可信区间, 必然有重叠D.分别有甲、乙两样本求出的总体均数的95%的可信区间, 很可能有重叠41.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 若两样本例数分别为n1和n2, 自由度为( D )A. n1+n2B. n1+n2-1C. n1+n2+1D. n1+n2-242.若同时减少第一类错误与第二类错误, 最佳的方法为( A )A. 增加样本例数B. 减少样本例数C. 样本例数不变D.改变检验水准43.拒绝无效假设, 只可能犯( A )A.第一类错误.B. 第二类错误C. 推断结论不可靠的错误D. 检验水准不一致的错误44.反映事物内部某一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宜采用( A )A. 构成比B. 标准化率C. 相对比D. 率45.某地某年乙脑的发病人数占同年传染病病人数的20%, 该指标为( A )A. 构成比B. 率C. 相对比D. 发病率46.甲乙两地进行冠心病发病率的比较, 需要进行率的标准化的情况有( A )A. 年龄内部构成不同B. 年龄内部构成相同C. 两地的发病率相差太大D. 两地各年龄组的发病率相差不大47、甲、乙两组资料进行率的标准化时, 选择标准人口数或选择该标准人口数换算成相应的标准人口构成比, 两方法得出的结论( A )A. 相同 B. 甲组标化率大于乙组标化率C. 不同D. 甲组标化率小于乙组标化率48、某医师给某地全部的麻疹易感儿童进行免疫接种, 共有2000人, 一个月后, 从中随机抽取400人进行抗体水平的测定, 其中阳性人数是300人, 若计算该疫苗接种的阳性率, 其数值为( B )A. 10%B. 75%C. 50%D. 60%49、某医师从工人与干部两个总体中进行高血压发病情况的抽样研究, 样本例数为n1.n2 , 高血压的患病人数为x1.x2 , 则两样本合计的高血压发病率为( D )A. x1/ n1B. x2 / n2C. x1 / n1+ x2 / n2D. (x1+x2) / (n1+n2)50、有关样本率的标准误, 下例错误的是( D )A. 表示样本率围绕总体率的离散趋势B. 表示样本率相互之间的离散趋势C. 表示样本率抽样误差的大小D. 表示样本阳性率与样本阴性率之间的差异51.总体率估计的最佳方法是( B )A. 点值估计B. 区间估计C. 概率估计D. 频率估计52. 值是反映实际频数与理论频数( B )A. 相差多少的指标B. 吻合程度的指标C. 是否相等的指标D. 以上均不对53.四格表检验时, 不需要进行连续性校正的条件是( A )A. n≥40, T≥5B. n<40,1≤T<5C. n≥40, T<1D. n≥40,1≤T<554.四格表资料的检验, 理论频数T的计算是根据( A )A. π1 =π2B. π1≠π2C. π1<π2D. π1 >π255.用甲乙两种方法检查已确诊的鼻咽癌患者100名, 甲法阳性者80名, 乙法阳性者60名, 两法均为阳性者50名, 欲检验两法结果有无差别, 宜选用( B )A. 行X列表资料的检验B. 配对设计四格表检验C. t检验D. 两样本率比较的四格表检验56.3个样本率作比较, < 0.05, 2, 则在α=0.05检验水准下, 可认为( B )A. 各总体率不等或不全相等B. 各总体率均相等C. 各样本率均相等D. 各样本率不全相等57、相关系数是表示两变量x与y之间( D )A .有无数量关系的指标 B. 那个变量较大的指标C. 有无依存关系的指标D. 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指标58、相关系数假设检验的无效假设是( B )A .ρ≠0 B. ρ=0 C. β≠0 D. β=059、相关系数假设检验的自由度为( B )A. n - 1B. n - 2C. nD. n + 160. 最小二乘法原理是( C )A. 各实测点距所求直线的纵向距离最小B. 各实测点距所求直线的纵向距离相等C. 各实测点距所求直线的纵向距离平方和最小D. 各实测点距所求直线的垂直距离平方和最小61.对于同一资料的直线相关系数和直线回归系数, 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C )A. 相关系数越小, 回归系数也越小B. 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无关系C. 回归系数有单位, 相关系数没有单位D. 样本相关系数为0时, 样本回归系数也为062.关于回归系数b,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 是直线回归方程的斜率B. 同一资料x作自变量与y作自变量计算的b相等C. 取值范围为 (-∞,+∞)D. b>0时, 随x的增大y也增大二、判断题(若正确, 请在答题卡上涂A, 若错误, 请在答题卡上涂B, 每题1分, 共10分)63.绘制定量资料的频数表时, 各组段的组距一定要相等。

医学统计学试题和答案精选文档

医学统计学试题和答案精选文档

医学统计学试题和答案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一)单项选择题3.抽样的目的是(b)。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4.参数是指(b )。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C.样本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A.变异系数B.差C.极差D.标准差8.以下指标中( d)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标准差9.偏态分布宜用( c)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10.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 b)不变。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C.几何均数D.中位数11.( a)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B.左偏态C.右偏态D.偏态12.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 c )分布。

A.正态B.近似正态C.左偏态D.右偏态13.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c )描述其集中趋势。

A.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14.( c)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A. 变异系数B.标准差C. 标准误D.极差15.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c)。

A. 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 平均数16.变异系数CV的数值(c )。

A. 一定大于1B.一定小于1C. 可大于1,也可小于1D.一定比标准差小17.数列8、-3、5、0、1、4、-1的中位数是( b)。

《中医统计学》习题及答案2010.9.12

《中医统计学》习题及答案2010.9.12

《中医统计学》练习题第一部分绪论一、最佳选择题1.抽样研究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方法,目的是研究( B )A.样本B.总体C.抽样误差D.概率2.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 D )A.总体中的典型部分B.总体中有意义的部分C.总体中有价值的部分D.总体中有代表性的部分3.统计上所说的系统误差、过失误差、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四种误差,在实际工作中( C )A.四种误差都不可避免B.过失误差和测量误差不可避免C.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D.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4.统计描述是指( C )A.比较指标的差别有无显著性B.估计参数C.用统计指标描述事物的特征D.判断无效假设是否成立5.统计推断是指( D )A.从总体推断样本特征B.从总体推断总体特征C.从样本推断样本特征D.从样本推断总体特征6.对某样品进行测量时,由于仪器事先未校正,造成测量结果普遍偏高,这种误差属于( A )A.系统误差B.随机测量误差C.抽样误差D.过失误差7.随机抽样的目的是( D )A.消除系统误差B.消除测量误差C.消除抽样误差D.减小样本偏性8.对某地200名16岁中学生口腔检查,发现患龋齿的人数为54人,该资料属于( B )A.数值变量资料B.无序分类变量资料C.有序分类变量资料D.三个都不是9.数值变量资料是( C )A.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B.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C.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D.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10.无序分类变量资料是( B )A.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B.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C.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D.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11.有序分类变量资料是( D )A.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B.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C.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D.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12.下列哪种不属于数值变量资料( C )A.红细胞数B.血钙浓度C.阳性人数D.脉搏13.下列哪种属于有序分类变量资料( A )A.治疗痊愈、有效、无效人数B.各血型人数C.白细胞分类百分比D.贫血和不贫血人数二、判断题1.统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中医统计学》练习题

《中医统计学》练习题

WENKU DESIGN
数据来源与分类
数据来源
数据可以来源于临床观察、病例报告、 流行病学调查等,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和可靠性。
数据分类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将数据分 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以便进行相 应的统计分析。
数据整理的方法与步骤
数据筛选
剔除异常值、缺失值和重复值 ,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数据标准化
将数据标准化为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分布,以便进行比较和分析。
PART 03
练习题三:描述性统计分 析
REPORTING
WENKU DESIGN
频数分布表与直方图
频数分布表
通过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频数分布表,可以清晰地展 示各个分类变量在不同水平下的频数 分布情况,从而了解数据的分布特征 。
直方图
直方图是一种用图形表示频数分布的 图表,通过直方图的形状和变化趋势 ,可以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PART 04
练习题四:推论性统计分 析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参数估计
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如总体均数、总体比例等。常用的方法有矩估计、 最大似然估计和贝叶斯估计等。
假设检验
通过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或分布形式进行假设检验,常用的方法有t检验、卡方检验、F 检验等。
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
用于比较多个样本均数间的差异,判断各样 本均数是否来自同一总体。
多因素方差分析
用于分析两个或多个因素对观测变量的影响, 判断各组间是否有显著差异。
相关与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
用于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 常用的方法有线性相关、秩相关等。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医学统计学第一章 绪论答案名词解释:(1) 同质与变异:同质指被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相同,变异指在同质的基础上各观察单位(或个体)之间的差异。

(2) 总体和样本: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

(3) 参数和统计量:根据总体个体值统计算出来的描述总体的特征量,称为总体参数,根据样本个体值统计计算出来的描述样本的特征量称为样本统计量。

(4) 抽样误差:由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的差别称为抽样误差。

(5) 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用p 表示(6) 计量资料:由一群个体的变量值构成的资料称为计量资料。

(7) 计数资料:由一群个体按定性因数或类别清点每类有多少个个体,称为计数资料。

(8) 等级资料:由一群个体按等级因数的级别清点每类有多少个体,称为等级资料。

是非题:1. ×2. ×3. ×4. ×5. √6. √7. ×单选题:1. C2. E3. D4. C5. D6. B第二章 计量资料统计描述及正态分布答案名词解释:1. 平均数 是描述数据分布集中趋势(中心位置)和平均水平的指标2. 标准差 是描述数据分布离散程度(或变量变化的变异程度)的指标3. 标准正态分布 以μ服从均数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这种正态分布称为标准状态分布。

4. 参考值范围 参考值范围也称正常值范围,医学上常把把绝大多数的某指标范围称为指标的正常值范围。

填空题:1. 计量,计数,等级2. 设计,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整理资料。

3. σμχ-=u (变量变换)标准正态分布、0、1 4. σ±σ96.1± σ58.2± 68.27% 95% 99% 5. 47.5%6.均数、标准差7. 全距、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8. σμ96.1± σμ58.2±9. 全距 R10. 检验水准、显着性水准、0.05、 0.01 (0.1)11. 80% 90% 95% 99% 95%12. 95% 99%13. 集中趋势、离散趋势14. 中位数15. 同质基础,合理分组16. 均数,均数,μ,σ,规律性17. 标准差18. 单位不同,均数相差较大是非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单选题:1. B2. D3. C4. A5. C6. D7. E8. A9. C 10.D11.B 12.C 13.C 14.C 15.A 16.C 17.E 18.C 19.D 20.C21.B 22.B 23.E 24.C 25.A 26.C 27.B 28.D 29.D 30.D31.A 32.E 33.D 34.A 35.D 36.D 37.C 38.E 39.D 40.B41.C 42.B 43.D 44.C 45.B问答题:1.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的适用范围有何异同?答:相同点,均表示计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全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全

1.统计学中所说的样本是指()。

.随意抽取的总体中任意部分.有意识的选择总体中的典型部分.依照研究者要求选取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 正确 . 有目的的选择总体中的典型部分2.下列资料属等级资料的是()。

.白细胞计数.住院天数.门急诊就诊人数.病人的病情分级.病人的病情分级 - 正确 . ABO血型分类3.为了估计某年华北地区家庭年医疗费用的平均支出,从华北地区的5个城市随机抽样调查了1500户家庭,他们的平均年医疗费用支出是 997元,标准差是 391 元。

该研究中研究者感兴趣的总体是().华北地区1500户家庭.华北地区的5个城市.华北地区1500户家庭的年医疗费用.华北地区所有家庭的年医疗费用.华北地区所有家庭的年医疗费用 - 正确 . 全国所有家庭的年医疗费用4.欲了解研究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病(EH)的患病情况,某研究者调查了1043人,获得了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大学及以上)、高血压家族史(有、无)、月人均收入(元)、吸烟(不吸、偶尔吸、经常吸、每天)、饮酒(不饮、偶尔饮、经常饮、每天)、打鼾(不打鼾、打鼾)、脉压差(mmHg)、心率(次/分)等指标信息。

则构成计数资料的指标有().文化程度、高血压家族史吸烟、饮酒、打鼾.月人均收入、脉压差、心率.文化程度、高血压家族史、打鼾.文化程度、高血压家族史、打鼾 - 正确.吸烟、饮酒 . 高血压家族史吸烟、饮酒、打鼾5.总体是指().全部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的一部分.全部样本.全部研究指标 . 全部同质研究对象的某个变量的值-正确第二章-单选题 (10/10 分数)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指标较好。

. 全距 . 标准差 . 变异系数 . 四分位数间距 . 四分位数间距 - 正确.方差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

. 正偏态分布 . 负偏态分布 . 正态分布 . 正态分布 - 正确 . 对称分布.对数正态分布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统计学》练习题第一部分绪论一、最佳选择题1.抽样研究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方法,目的是研究( B )A.样本B.总体C.抽样误差D.概率2.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 D )A.总体中的典型部分B.总体中有意义的部分C.总体中有价值的部分D.总体中有代表性的部分3.统计上所说的系统误差、过失误差、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四种误差,在实际工作中( C )A.四种误差都不可避免B.过失误差和测量误差不可避免C.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D.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4.统计描述是指( C )A.比较指标的差别有无显著性B.估计参数C.用统计指标描述事物的特征D.判断无效假设是否成立5.统计推断是指( D )A.从总体推断样本特征B.从总体推断总体特征C.从样本推断样本特征D.从样本推断总体特征6.对某样品进行测量时,由于仪器事先未校正,造成测量结果普遍偏高,这种误差属于( A )A.系统误差B.随机测量误差C.抽样误差D.过失误差7.随机抽样的目的是( D )A.消除系统误差B.消除测量误差C.消除抽样误差D.减小样本偏性8.对某地200名16岁中学生口腔检查,发现患龋齿的人数为54人,该资料属于( B )A.数值变量资料B.无序分类变量资料C.有序分类变量资料D.三个都不是9.数值变量资料是( C )A.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B.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C.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D.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10.无序分类变量资料是( B )A.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B.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C.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D.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11.有序分类变量资料是( D )A.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B.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C.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D.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12.下列哪种不属于数值变量资料( C )A.红细胞数B.血钙浓度C.阳性人数D.脉搏13.下列哪种属于有序分类变量资料( A )A.治疗痊愈、有效、无效人数B.各血型人数C.白细胞分类百分比D.贫血和不贫血人数二、判断题1.统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 × )2.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度量。

( √ )3.设计是影响研究能否成功的最关键环节。

( √ )4.对200例患者外周血红细胞进行计数所得的资料为分类变量资料。

( × )5.统计分析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 √ )6.要研究“降糖宁”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的总体是有限总体。

( × )三、简答题1.中医统计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是什么?2.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什么?3.统计资料分几类?举出几个数值变量、有序分类变量和无序分类变量的例子。

第二部分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一、最佳选择题1.计算传染病的平均潜伏期,宜用( C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2.把P50、P2.5、P97.5标在一个数轴上,则( B )A.P50在P2.5和P97.5的中点B.P50不一定在P2.5和P97.5的中点C.P50靠近P2.5一些D.P50靠近P97.5一些3.表示非正态分布资料的个体变异程度,宜用( C )A.全距B.标准差C.四分位数间距D.标准误4.各变量值同时加(或减)某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则( B )A.均数不变B.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5.横轴上,正态曲线下,从μ到μ+1.96σ的面积为( D )A.95%B.45%C.49.5%D.47.5%6.比较某地1~2岁和5~5.5岁儿童身高的变异程度,宜用( D )A.全距B.四分位数间距C.标准差D.变异系数7.要全面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特征,宜用( D )A.算术均数和变异系数B.几何均数和方差C.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D.算术均数和标准差8.要全面描述非正态分布资料的特征,宜用( C )A.算术均数和变异系数B.几何均数和方差C.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D.算术均数和标准差二、判断题1.当数值变量资料中有特大值或特小值时,描述其平均水平可用算术均数。

(×)2.当观察单位相同,用s和用CV来表示两组资料的离散程度,结论是完全一样的。

(×)主要用于描述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的特征。

(√)3.x s4.描述传染病潜伏期的离散程度可用全距或四分位间距。

(√)三、简答题1.描述数值变量集中性的指标有哪些?适用条件各是什么?2.描述数值变量离散性的指标有哪些?适用条件各是什么?3.正态分布的特点、用途是什么?4.常用的确定参考值范围的方法有哪些?适用条件是什么? 四、计算题1.某地20人接种某疫苗1个月后,测定抗体滴度如下,求该疫苗的抗体平均滴度。

1:2,1:2,1:4,1:4,1:4,1:8,1:8,1:8,1:16,1:16,1:16,1:32,1:32,1:32,1:32,1:64,1:64,1:64,1:128,1:128。

(用几何均数)2.用中药治疗18例小儿肺炎,治愈时间(天)如下:3,3,4,4,4.5,5,5,5.5,6,6,6.5,7,7,7.5,7.5,8,8,20天以上。

求平均治愈时间。

(用中位数)3.某地抽查120份黄连中小檗碱含量(mg/100g )得平均数为4.38,标准差为0.18,数据服从正态分布,问95%的黄连样品中小檗碱含量在什么范围?(95%参考值范围。

)估计黄连中小檗碱含量总体平均数在什么范围?(大样本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第三部分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一、最佳选择题1.均数的标准误表示( A )A.各样本均数分布的离散情况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之差C.样本均数与样本均数之差D.表示某个样本均数的区间范围 2.标准误的大小( D )A.与S 的大小成正比,与n 成反比B.与S 的大小成反比,与n 成正比C.与S 的大小成反比,与n 的平方根成正比D.与S 的大小成正比,与n 的平方根成反比3.从某个数值变量资料的总体中抽样,若增加样本含量,则会使( D )A.标准差加大B.标准差减小C.标准误加大D.标准误减小4.在同一总体中多次随机抽样用来估计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可靠性大的是( C ) A.均数小的样本 B.标准差小的样本 C.标准误小的样本 D.标准误大的样本5.统计推断的内容是指( D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B.检验统计上的“假设”C.两者都不是D.两者都是 6.总体均数的99%可信区间是( D )t 0.05/2,νt 0.05/2,νx s t 0.01/2,νt 0.01/2,νx s7.总体均数的95%t 0.05/2,νx s 表示( C )A.总体95%个体值在该区间内B.样本95%个体值在该区间内C.平均每100个样本(含量相同)均数,有95个样本所得出的该区间包括总体均数D.平均每100个样本(含量相同)均数,有95个样本均数在该区间内 8.由两样本均数推断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所谓差别有显著性是指( B ) A.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B.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C.两样本均数和两总体均数差别都有显著性 D.其中一个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的差别有显著性9.在两组资料的t 检验中,结果为P <0.05,差别有显著性。

P 愈小,则( C ) A.说明两样本均数差别愈大 B.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10.在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差别的假设检验中,结果P<0.05而拒绝H0,是由于( C )A.无效假设成立的可能性小于5%B.备择假设成立的可能性大于95%C.从该总体(μ=μ0)抽得该样本的可能性小于5%D.从另一个总体(μ≠μ0)抽得该样本的可能性大于95%11.第Ⅰ类错误是( A )A.无效假设成立而被拒绝B.无效假设错误而被接受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12.第Ⅱ类错误是( B )A.无效假设成立而被拒绝B.无效假设错误而被接受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13.若取α=0.05,当∣t∣>t0.05/2,ν时,则P<0.05,可认为( D )A.两样本均数相等B.两样本均数不等C.两总体均数相等的检验假设不能拒绝D.两总体均数不等14.配对资料分别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和成组资料的t检验进行检验,两者相比( B )A.成组资料的t检验效率高些B.配对资料的t检验效率高些C.两者效率相同D.两者效率不可比15.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 D )A.SS组内<SS组间B.MS组间<MS组内C.MS总=MS组间+MS组内D.SS总=SS组间+SS组内二、判断题1.所有参数检验的H0假设都是针对总体参数而言的。

(√)2.用95%可信区间比用99%可信区间估计总体均数的准确性要高。

(×)3.确定假设检验的水准后,同一资料双侧t检验有显著性,单侧t检验必然有显著性。

(√)4.成组设计的两样本t检验,若P<0.05,可推断两总体均数有差别。

(√)5.独立样本的t检验,若P<0.05,可以说此差别一定有专业或临床实际意义。

(×)6.组间变异的程度与离均差有关,与自由度无关。

(×)7.方差分析中的组间均方和组内均方都是方差。

(√)8.若将随机区组设计资料做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SS区组+ SS误差=SS组内。

(√)三、简答题1.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的含义是什么?2.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有何不同?3.标准正态分布(u分布)与t 分布有何不同?4.试述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区别与联系?5.试述Ⅰ型错误与Ⅱ型错误有何区别和联系?6.简述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

7.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与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在设计和变异分解上有什么不同?8.为什么方差分析的结果为拒绝H0、接受H1之后,对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要用多重比较的方法?四、计算题1.用完全随机抽样方法,测定了某地100名11岁男童的身高均数为140.1cm,标准差为16.0cm。

问该地11岁男童平均身高95%的可信区间是多少?(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2.某地职业病防治医院使用二巯基丙磺酸钠与二巯基丁二酸钠作驱汞治疗效果比较,现分别测两药驱汞与自然排汞的比值(是正态分布)如下,问两药的驱汞效果何者为优?(两个独立样本比较的t检验)丙磺酸钠 3.34 14.19 6.80 4.82 5.22 0.93 6.34 8.54 12.59 6.11丁二酸钠 3.84 2.62 0.93 3.83 2.60 2.46 8.50 1.19 2.75 3.503.某医院对9例慢性苯中毒患者用中草药抗苯1号治疗,白细胞总数(109/L)结果如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