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闲情赋翻译赏析
陶渊明《闲情赋》原文译文

陶渊明《闲情赋》原文译文(2)陶渊明《闲情赋》原文译文首先,《闲情赋》对男女爱情大胆泼辣、生动细腻的描写,对后世写男女之情的作品有深刻影响,提供了丰富经验。
杨升庵说:“陶渊明《闲情赋》‘瞬美目以流盼,含言笑而不分’,曲尽丽情,深入冶态。
裴硎《传奇》、元氏《会真》,又瞠乎其后矣。
”他只提到了裴硎和元稹,其实《闲情赋》在历代文学家中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真可谓衣被作家非一代也。
其次,《闲情赋》在语言风格上也很有它的`特色,迥异于陶集中的其他诗文的风格。
众所周知,陶渊明在运用语言上朴实无华、清新自然,在描写农村景物与生活时甚至引用农民的口头语言。
而此赋的语言,适应其文体的特点和内容的需要,一改其语言风格的常态,变得缠绵悱恻、富丽华美、柔婉多姿。
如写佳人仪态、美貌只用廖廖数语“瞬美目以流盼,含言笑而不分”、“神仪妩媚,举止详妍”便把佳人楚楚动人的神态及内心世界,合盘托出了。
特别是写“余”追求佳人失败后的复杂心绪时,“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令人叫绝;写思念而不得见时丧魂失魄的样子,“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再确切不过了。
再次,《闲情赋》构思奇特,抒情细密,丝丝缕缕充满张力,如水波层层相涌,高潮处汹涌奔腾,回落时仍有暗流回还,绵延起伏,终而不绝,纵然“憩遥情于八遐”,留下的却是余波未平,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感慨万千。
最后,《闲情赋》中的景物描摹、声光细节,无不细腻工巧,配合近似影视分镜头般的心理刻绘,达到了情景交融高度和谐的程度。
“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
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于是悲从中来:“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
由此可见,陶渊明不愧为写景抒情的大手笔。
在陶渊明的全部创作中,唯独这篇《闲情赋》是吟咏爱情的,虽然陶渊明作此赋的主观动机是防闲爱情的流宕。
陶渊明以他“不狎世”的率真和洋洋洒洒的“愿”“悲”,将人间俗世的儿女之情尽兴地倾吐出怀,展现了自己真率自然的美好人格,同时在客观上它成为了一篇虽非空前亦乃绝后的爱情赋。
陶渊明《闲情赋》译文(2)

首先,《闲情赋》对男女爱情大胆泼辣、生动细腻的描写,对后世写男女之情的作品有深刻影响,提供了丰富经验。
杨升庵说:“陶渊明《闲情赋》‘瞬美目以流盼,含言笑而不分’,曲尽丽情,深入冶态。
裴硎《传奇》、元氏《会真》,又瞠乎其后矣。
〞他只提到了裴硎和元稹,其实《闲情赋》在历代家中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真可谓衣被作家非一代也。
其次,《闲情赋》在语言风格上也很有它的特色,迥异于陶集中的其他诗文的风格。
众所周知,陶渊明在运用语言上朴实无华、清新自然,在描写农村景物与生活时甚至引用农民的口头语言。
而此赋的语言,适应其文体的特点和内容的需要,一改其语言风格的常态,变得缠绵悱恻、华丽华美、柔婉多姿。
如写佳人仪态、美貌只用廖廖数语“瞬美目以流盼,含言笑而不分〞、“神仪妩媚,举止详妍〞便把佳人楚楚动人的神态及内心世界,合盘托出了。
特别是写“余〞追求佳人失败后的复杂心绪时,“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令人叫绝;写思念而不得见时丧魂失魄的样子,“假设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再确切不过了。
再次,《闲情赋》构思奇特,抒情细密,丝丝缕缕充满张力,如水波层层相涌,高潮处汹涌奔腾,回落时仍有暗流回还,绵延起伏,终而不绝,纵然“憩遥情于八遐〞,留下的却是余波未平,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感慨万千。
最后,《闲情赋》中的景物描摹、声光细节,无不细腻工巧,配合近似影视分镜头般的心理刻绘,到达了情景交融高度和谐的程度。
“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
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于是悲从中来:“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
由此可见,陶渊明不愧为写景抒情的大手笔。
在陶渊明的全部创作中,唯独这篇《闲情赋》是吟咏爱情的,虽然陶渊明作此赋的主观动机是防闲爱情的流宕。
陶渊明以他“不狎世〞的率真和洋洋洒洒的“愿〞“悲〞,将人间俗世的儿女之情尽兴地倾吐出怀,展现了自己真率自然的美好人格,同时在客观上它成为了一篇虽非空前亦乃绝后的爱情赋。
《闲情赋》原文及翻译——陶渊明

《闲情赋》原文及翻译——陶渊明《闲情赋》原文及翻译——陶渊明《闲情赋》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赋作。
这是陶渊明作品中无论风格还是思想内容都很独特的一篇,它不仅一反陶渊明一向的风格,而且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也不同于陶集中的其他作品。
此赋描写了一位作者日夜悬想的绝色佳人,作者幻想与她日夜相处,形影不离,甚至想变成各种器物,附着在这位美人身上。
全赋沿用比兴手法,情思缭绕,逐层生发,词藻华丽,变化自然,既写出美女的姿色,又写出了美人良好的品德和崇高的志趣。
该赋所写十愿,有人赞曰:“如奇峰突起,秀出天外,词采华茂,超越前哲。
”【闲情赋并序】[说明]这篇赋是抒写爱情之作,大概是陶渊明青年时期的作品。
赋中抒写对一位品貌出众的美人的爱慕之情,表明作者对爱情的渴望与热烈追求。
初,张衡作《定情赋》(1),蔡邕作《静情赋》(2),检逸辞而宗澹泊(3),始则荡以思虑(4),而终归闲正(5)。
将以抑流宕之邪心(6),谅有助于讽谏(7)。
缀文之士(8),奕代继作(9),并因触类(10)。
广其辞义(11)。
余园闾多暇(12),复染翰为之(13)。
虽文妙不足(14)。
庶不谬作者之意乎(15)?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16);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以传闻(17)。
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18);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19)。
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20)。
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21)!寨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22)。
送纤指之余好,攘皓袖之缤纷(23)。
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24)。
曲调将半,景落西轩(25)。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26)。
仰睇天路,俯促鸣弦(27)。
神仪妩媚,举止详妍(28)。
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一交一言(29)。
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諐(30),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31)。
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32)。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33);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34)。
陶渊明的《闲情赋》欣赏

陶渊明的《闲情赋》欣赏《闲情赋》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
指斥世俗的邪恶,抨击现实的黑暗,是陶渊明辞赋创作的主要内容。
下面是陶渊明的《闲情赋》欣赏,希望对你有帮助。
闲情赋并序(序)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
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
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
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正文)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
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
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
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
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
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
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
曲调将半,景落西轩。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仰睇天路,俯促鸣弦。
神仪妩媚,举止详妍。
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
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
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而哀来,终推我而辍音!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
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
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
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绢去纟补忄---或可与狷通?)想以空寻。
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
步徙倚以忘趣,色惨惨而就寒。
闲情赋对照译文

闲情赋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
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
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
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
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
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
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
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
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
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
曲调将半,景落西轩。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仰睇天路,俯促鸣弦。
神仪妩媚,举止详妍。
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
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
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
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
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
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悁想以空寻。
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
步徙倚以忘趣,色凄惨而矜颜。
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
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
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
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
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炯炯不寐,众念徘徊。
陶渊明《闲情赋》译文(最新)

啊,她的绰约风姿多么瑰丽飘逸,而与众不同、秀丽绝伦。
她的美貌可谓倾城倾国、绝艳殊色,她的美德的传闻又令人心生向往。
只有玎珰作响的玉佩才比得上她的纯洁,只有高洁的幽兰才能与她一较芬芳。
于是我将一片柔情淡化在了俗世里,将高雅的情志寄于浮云。
悲叹着时光易逝晨曦又到了迟暮,如何不让人深深感慨人生艰勤;同样将在百年后逝去的那时终止,为何人生中欢欣如此难得而愁绪却是时时不断!那时她撩起大红帏帐居中正坐,拨泛古琴而为之欣欣,纤长的手指在琴上拂出佳音,雪白的手腕上下作舞使我目为之迷。
顾盼之际美目中秋波流动,时而微笑言语而不分散奏乐的心神。
乐曲正奏到一半,红日缓缓向西厢那边沉。
略作悲伤的商宫的乐声在林中久久回荡,山际云气缭绕白烟袅袅。
她时而仰面望天,时而又低头催动手里的弦作急促的乐声,神情那么风采妩媚,举止又那么安详柔美。
她奏出的清越乐声使我心动,渴望与她接膝而坐作倾心的交谈。
想要亲自前往与她结下山盟海誓,却怕唐突失礼受之谴责,要倩青鸟使递送我的信辞,又怕被别人抢在前面。
心下如此惶惑,一瞬间神魂已经不知转了多少回:愿化作她上衣的领襟呵,承受她姣美的面容上发出的香馨,可惜罗缎的襟衫到晚上便要从她身上脱去,长夜黯暗中只怨秋夜漫漫天光还未发白!愿化作她外衣上的衣带呵,束住她的纤细腰身,可叹天气冷热不同,变化之际又要脱去旧衣带而换上新的!愿化作她发上的油泽呵,滋润她乌黑的发鬓在削肩旁披散下来,可怜佳人每每沐浴,便要在沸水中经受苦煎!愿作她秀眉上的黛妆呵,随她远望近看而逸采张扬,可悲脂粉只有新描初画才好,卸妆之时便毁于乌有!愿作她卧榻上的蔺席呵,使她的柔弱躯体安弱于三秋时节,可恨天一寒凉便要用绣锦代替蔺席,一长年后才能再被取用!愿作丝线成为她足上的素履呵,随纤纤秀足四处遍行,可叹进退行止都有节度,睡卧之时只能被弃置在床前!愿在白天成为她的影子呵,跟随她的身形到处游走,可怜到多荫的大树下便消失不见,一时情境又自不同!愿在黑夜成为烛光呵,映照她的玉容在堂前梁下焕发光彩,可叹平旦日出大展天光,登时便要火灭烛熄隐藏光明!愿化为竹枝而作成她手中的扇子呵,在她的盈盈之握中扇出微微凉风,可是白露之后早晚幽凉便用不到扇子,只能遥遥望佳人的襟袖兴叹!愿化身成为桐木呵,做成她膝上的抚琴,可叹一旦欢乐尽而哀愁生,终将把我推到一边而止了靡靡乐音!推详我的愿望都不能如意,徒然一厢情愿地用心良苦。
陶渊明《闲情赋》原文译文

陶渊明《闲情赋》原文译文陶渊明《闲情赋》原文译文《闲情赋》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赋作。
这是陶渊明作品中无论风格还是思想内容都很独特的一篇,不仅一反陶渊明一向的风格,而且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也不同于陶集中的其他作品。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陶渊明《闲情赋》原文译文,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
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
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并因触类。
广其辞义。
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
虽文妙不足。
庶不谬作者之意乎?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
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
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
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
送纤指之余好,攘皓袖之缤纷。
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
曲调将半,景落西轩。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仰睇天路,俯促鸣弦。
神仪妩媚,举止详妍。
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
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諐,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
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
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
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
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
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
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
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
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
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
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
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
竟寂寞而无见,独悁想以空寻。
闲情赋原文赏析

闲情赋原文赏析闲情赋原文赏析闲情赋原文赏析1原文:闲情赋原文: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
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
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
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
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
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
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
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
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
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
曲调将半,景落西轩。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仰睇天路,俯促鸣弦。
神仪妩媚,举止详妍。
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
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
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
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
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
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悁想以空寻。
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
步徙倚以忘趣,色凄惨而矜颜。
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
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
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
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闲情赋翻译赏析《闲情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陶渊明。
其古诗全文如下:【前言】《闲情赋》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赋作。
这是陶渊明作品中无论风格还是思想内容都很独特的一篇,它不仅一反陶渊明一向的风格,而且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也不同于陶集中的其他作品。
此赋描写了一位作者日夜悬想的绝色佳人,作者幻想与她日夜相处,形影不离,甚至想变成各种器物,附着在这位美人身上。
全赋沿用比兴手法,情思缭绕,逐层生发,词藻华丽,变化自然,既写出美女的姿色,又写出了美人良好的品德和崇高的志趣。
该赋所写十愿,有人赞曰:“如奇峰突起,秀出天外,词采华茂,超越前哲。
”【原文】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
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
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
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
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
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
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
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
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
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
曲调将半,景落西轩。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仰睇天路,俯促鸣弦。
神仪妩媚,举止详妍。
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
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
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
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
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
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悁想以空寻。
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
步徙倚以忘趣,色凄惨而矜颜。
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
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
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
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桌,譬缘崖而无攀。
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炯炯不寐,众念徘徊。
起摄带以侍晨,繁霜粲于素阶。
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
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
徒勤思而自悲,终阻山而滞河。
迎清风以怯累,寄弱志于归波。
尤《蔓草》之为会,诵《召南》之余歌。
坦万虑以存诚,憩遥情于八遐。
【注释】(1)张衡:字平子。
东汉文学家、科学家。
所作《定情赋》残文见于《艺文类聚》卷十八。
(2)蔡邕(yōn拥):字伯喈。
东汉文学家、书法家。
所作《静情赋》已失传。
(3)检:检束,收敛。
逸辞:热情奔放的言辞。
这里指放荡之语。
宗:本,以为宗。
澹泊:恬淡寡欲。
(4)荡:放纵。
思虑:指构思、想象。
(5)闲正:犹“闲雅”,从容大方。
(6)抑:遏止,压制。
流宕(dàn荡):放荡。
(7)谅:料想。
讽谏:委婉劝谏。
(8)缀(zhuì坠)文:作文。
缀:连缀。
(9)奕(yì艺)代:累世,屡代。
继作:何孟春注:“赋情始楚宋玉,汉司马相如、平子、伯喈继之为《定》、《静》之辞。
而魏则陈琳、阮璃作《止欲赋》,王粲作《闲邪赋》,应玩作《正情赋》,曹植作《静思赋》,晋张华作《永怀赋》,此靖节所谓‘奕世继作,并因触类,广其辞义’者也。
”(《陶靖节集》卷五)(10)触类:触及同类事情而有感动。
(11)广其辞义:在文辞和内容上都加以扩展和发挥。
(12)园闾:指田舍。
闾:里巷的大门。
(13)染翰:用毛笔蘸墨。
为之:写这篇赋。
(14)文妙:文彩,才华。
(15)庶:庶凡,即大概、希望之意。
谬:违背。
(16)夫:发语词,无意义。
瑰(uī归)逸:仙姿出众的样子。
瑰:奇伟、珍贵。
逸:超迈。
令:美好,美妙。
旷世:世所未有。
秀群:超群出众。
(17)表:外表,外貌。
倾城:一城之人皆为之倾倒。
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汉书·孝武李夫人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期:希望,追求。
有德于传闻:将美好的品德传扬。
(18)佩:佩戴。
鸣玉:古人佩戴在身上的玉饰,行走时相击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故谓之”鸣玉”。
齐:并列,等量。
(19)淡:轻视,看不起。
俗内:世俗之内。
负:怀抱,具有。
雅志:高雅脱俗之志。
(20)晨曦:早晨的阳光。
易夕:容易迟暮。
长勤:长期愁苦,充满忧劳。
《楚辞·远游》:“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21)同一:同样,相同。
殷:多。
(22)褰(qiān千):揭起,拉开。
朱帷:红色的幔帐。
泛:这里是弹奏的意思。
清瑟:清越的瑟声。
瑟:拨弦乐器、形似古琴、通常有二十五弦。
(23)送:舒放。
纤指:柔细的手指。
余好:美妙不尽。
指瑟声袅袅不绝。
攘(án嚷):将。
曹植《美女篇》:“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缤纷:指衣袖飘动的样子,美态纷呈。
(24)瞬(h ùn顺):目光转动。
流眄(miǎn 免):转动眼睛;斜视的样子。
含言笑而不分:似笑非笑,难以分辨清。
意谓总是面带微笑。
宋玉《神女赋》:“含然若其不分兮。
”(25)景:日光。
张载《七哀》诗:“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沈。
”轩:窗。
(26)悲商:悲凉的秋风之声。
商,为五音之一。
古人以征、角、商、羽配四季。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其音商。
”叩林:吹动林木。
(27)睇(d ì弟):斜视,流盼。
天路:天空。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注:“植常为瑟调歌辞曰:‘自谓终天路,忽焉下沉渊。
”《晋书·束晰传》:“徒屈蟠于坎井,眄天路而不游。
”府促:低头急弹。
(28)神仪:神情仪态。
妩媚:姿态美好可爱。
详妍:安详美妙。
(29):激发,指弹奏。
接膝:促膝,挨近而坐。
交言:交谈。
(30)结誓:订立相爱的誓约。
冒礼:冒犯礼法。
愆(qi ān千):同“愆”过错。
(31)致辞:说媒。
我先:先于我。
传说帝喾高辛氏用凤凰为媒,传送礼物,娶得简狄。
屈原《离骚》:“凤凰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
”(32)惶惑:疑惧。
《汉书·王嘉传》:“道路讙(喧)哗,群臣惶惑。
”靡(mǐ米)宁:不宁,不安。
须臾:片刻,顷刻之间。
九迁:屡变。
九,表示多。
(33)华首:美丽的头面。
余芳:散发出的芳香。
(34)罗襟:罗衣,丝绸制的衣服。
宵离:是说夜间脱掉罗衣。
未央:未尽,指秋夜长。
(35)裳(chàn长):下身的衣服,即裙。
《诗经·邶风·绿衣》:“绿衣黄裳。
”毛传:“上曰衣,下曰裳。
”带:裙带。
窈窕(yiǎ tiǎ):美好的样子。
纤身:苗条的身材。
这里指细腰。
(36)嗟:感叹。
温凉:冷暖。
异气:不同的气节、气候。
脱故:脱去旧衣。
服新:换上新衣。
服:穿。
(37)泽:膏泽,指发膏。
玄鬓:黑发。
颓肩:垂削的双肩。
古代女子双肩以削为美。
曹植《洛神赋》:“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38)屡沐:经常洗发。
枯煎:枯干。
(39)黛(d ài代):青黑色的颜料。
古代女子用以画眉。
闲扬:安闲地扬起。
(40)尚鲜:讲究鲜艳。
取毁:被毁。
指被遮掩或抹掉。
华妆:华艳的梳妆。
(41)芜(uān关):植物名,俗名水葱、席子草。
亦指芜草编的席。
《诗经·小雅·斯干》:“下芜上簟,乃安斯寝。
”弱:柔弱。
三秋:秋季。
秋季三个月,故称。
(42)文茵(yīn因):原指车里的虎皮坐垫。
《诗经·秦风·小戎》:“文茵畅毅。
”这里是指有花纹的皮褥。
代御:代用,取代。
御:用。
经年:经过一年。
见求:被需求,即被用。
(43)履(ǖ吕):鞋。
附:依附。
素足:白脚。
周旋:转动,移动。
【翻译】当初,张衡写作《定情赋》,蔡邕写作《静情赋》,他们摒弃华丽的辞藻、崇尚恬淡澹泊的心境,文章之初将(功名场里的)思虑发散开来,末了则归总到自制中正的心绪。
这样来抑制流于歪邪或坠于低鄙的不正当的心念,想来也有助于讽喻时弊、劝谏君主。
缀字成文的雅士们,代代承继(他们的传统)写作这种文赋并将之发扬,又(往往)从某些相似点推而之广言及其他,把原来的辞义推广到更开阔的境地。
平日闲居里巷深园,多有闲暇,于是也重提笔墨,作此情赋;虽然文采可能不比前人精妙,大约也并不致歪曲作文章者的本意。
(啊,)她的绰约风姿多么瑰丽飘逸,而与众不同、秀丽绝伦。
她的美貌可谓倾城倾国、绝艳殊色,她的美德的传闻又令人心生向往。
只有玎珰作响的玉佩才比得上她的纯洁,只有高洁的幽兰才能与她一较芬芳。
(于是我)将一片柔情淡化在了俗世里,将高雅的情志寄于浮云。
悲叹着(时光易逝)晨曦又到了迟暮,如何不让人深深感慨人生艰勤;同样将在百年后(逝去的那时)终止,为何人生中欢欣如此难得而愁绪却是时时不断!(那时她)撩起大红帏帐居中正坐,拨泛古琴而为之欣欣,纤长的手指在琴上拂出佳音,雪白的手腕上下作舞(使我)目为之迷。
顾盼之际美目中秋波流动,时而微笑言语而不分散奏乐的心神。
乐曲正奏到一半,红日缓缓向西厢那边沉。
略作悲伤的商宫的乐声在林中久久回荡,山际云气缭绕白烟袅袅。
(她)时而仰面望天,时而又低头催动手里的弦作急促的乐声,神情那么风采妩媚,举止又那么安详柔美。
(她)奏出的清越乐声使我心动,渴望(与她)接膝而坐作倾心的交谈。
想要亲自前往与她结下山盟海誓,却怕唐突失礼受之谴责,要倩青鸟使递送我的信辞,又怕被别人抢在前面。
心下如此惶惑,一瞬间神魂已经不知转了多少回:愿化作她上衣的领襟呵,承受她姣美的面容上发出的香馨,可惜罗缎的襟衫到晚上便要从她身上脱去,(长夜黯暗中)只怨秋夜漫漫天光还未发白!愿化作她外衣上的衣带呵,束住她的纤细腰身,可叹天气冷热不同,(变化之际)又要脱去旧衣带而换上新的!愿化作她发上的油泽呵,滋润她乌黑的发鬓在削肩旁披散下来,可怜佳人每每沐浴,便要在沸水中经受苦煎!愿作她秀眉上的黛妆呵,随她远望近看而逸采张扬,可悲脂粉只有新描初画才好,卸妆之时便毁于乌有!愿作她卧榻上的蔺席呵,使她的柔弱躯体安弱于三秋时节,可恨(天一寒凉)便要用绣锦代替蔺席,一长年后才能再被取用!愿作丝线成为她(足上)的素履呵,随纤纤秀足四处遍行,可叹进退行止都有节度,(睡卧之时)时只能被弃置在床前!愿在白天成为她的影子呵,跟随她的身形到处游走,可怜到多荫的大树下(便消失不见),一时情境又自不同!愿在黑夜成为烛光呵,映照她的玉容在堂前梁下焕发光彩,可叹(平旦)日出大展天光,登时便要火灭烛熄隐藏光明!愿化为竹枝而作成她手中的扇子呵,在她的盈盈之握中扇出微微凉风,可是白露之后早晚幽凉(便用不到扇子),只能遥遥望佳人的襟袖(兴叹)!愿化身成为桐木呵,做成她膝上的抚琴,可叹一旦欢乐尽而哀愁生,终将把我推到一边而止了靡靡乐音!推详我的愿望都不能如意,徒然一厢情愿地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