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导入、加工、检测2009
基因工程的前景与应用

基因工程的前景与应用摘要: 从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基因工程技术,经过30多年来的进步与发展,已成为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
许多科学家预言,生物学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学科,基因工程及相关领域的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之一。
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范围涉及农业、工业、医药、能源、食品、环保等许多领域。
关键词: 基因工程技术;前景;现状一、基因工程应用在食品方面综述基因工程技术在改善食品原料品质、改良食品工业用菌种和食品加工性能、生产酶制剂和保健食品方面的应用,同时对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最后对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中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以DNA重组为核心内容的基因工程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现代生物技术。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不但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去除食物原料中的有害成分,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农作物品种改良,减少种植过程中农药、化肥等化学品的使用量。
目前,经基因工程改造的产品已在农业、医药、环保等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食品工业中越来越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和发展前景。
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作用目前涉及到对食品资源的改造、对食品品质的改造、新产品的开发、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以及食品卫生检测等方面。
基因工程问世30多年来,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领域,还是在生产实际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绩,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同时为食品工业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1改善食物原料品质基因工程应用于植物食品原料的生产上,可进行品种改良,新品种开发与原料增产,如选育抗病植物、耐除草剂植物、抗昆虫或抗病毒植物、耐盐或耐旱植物。
除增加产量外,还应用于改良农作物品种特性方面,例如,豆类植物中蛋氨酸的含量普遍较低,但赖氨酸的含量很高;而谷类作物中的两者含量正好相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将谷类植物基因导入豆类植物,开发蛋氨酸含量高的转基因大豆。
维生素A(VA)缺乏在发展中国家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缺乏症,通过基因改造的黄金米(golden rice),可以产生VA的前体物质β-胡萝卜素,为防治VA缺乏症提供了解决办法,但其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直以来未作深入研究。
发育生物学试验

发育生物学实验Experiments of Development Biology【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限选课程【学分数】 3 学分 【适用专业】 生物科学【学时数】 96 学时 【编写日期】2009年9月15日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实验教学,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发育生物学实验操作方法、正确使用仪器、准确取得实验数据,学会实验数据处理和科学表达实验结果的方法。
在确保基础实验训练的基础上,强化综合性实验技能训练,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综合技能训练。
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解剖学,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实验技术充分的实践, 学会用传统生物学方法和现代生物学方法验证动植物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现象,学会在科学实验中进行协作和配合;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良好的科研素质。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实验一、鸡胚培养和发育过程观察层次基础性主要内容:学习和掌握鸡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条件,观察鸡胚胎发育的外部形态变化,掌握器官形成的基本规律。
明确环境因素对胚胎发育和健康的影响。
教学要求:了解鸡胚发育的大体阶段以及各阶段的形态特征;了解实验室鸡胚胎孵化的基本条件,明确环境对胚胎发育和健康胚胎的重要性。
实验二、鸡胚血管发生的阻断实验层次综合性主要内容:在上述鸡胚胎发育的外部形态变化观察的基础上,利用血管阻断剂,通过鸡胚操作,观察药物对血管发育的影响。
明确环境因素对胚胎血管发育和健康的影响。
教学要求:了解鸡胚血管发育的基本规律和形态特征;掌握实验室鸡胚血管阻断实验的基本方法,明确药物对胚胎血管发育和健康胚胎的重要性。
实验三、小鸡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培养与发育观察层次综合性主要内容:在上述鸡胚胎发育的外部形态变化观察的基础上,在小鸡出壳后24小时, 分离培养肌肉组织的卫星细胞,观察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
并对分离得到的鸡骨骼肌卫星细胞表达卫星细胞特异的标志基因Desmin 和 Pax7 进行表达分析。
教学要求:了解鸡胚骨骼肌卫星细胞在发育中的作用,掌握鸡胚骨骼肌卫星细胞分离培养的基本方法。
基因工程试验指导

《基因工程》实验指导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系2009年5月基因工程课程综合实验---转基因斑马鱼的构建一、实验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对基因工程技术所涉及的主要环节的基本原理、完整流程和基本技术进行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培养学生具有通过这些原理进行基因工程实验和研究方面的设计能力。
在基因工程理论课程的讲授和实践课程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基因操作与社会伦理方面的训练和教育,重在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原理转基因动物(transgenic animal)是指动物所有细胞基因组中整合有外源基因的一类动物,具有将外源基因遗传给子代的能力,整入动物基因的外源基因被称为转基因(transgene)。
转基因动物技术是常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延伸和拓展,是基因工程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不仅为人们研究生命科学提供了一个更有效的工具,转基因技术是生物学领域最新重大进展之一,已能渗透到生物学、医学、畜牧学等学科的广泛领域。
转基因动物已成为探讨基因调控机理、致癌基因作用和免疫系统反应的有力工具。
同时人类遗传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建立,为遗传病的基因治疗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转基因技术涉及外源基因的获取、重组载体的构建与检测鉴定、受体系统的准备、显微注射基因导入、供转基因胚胎发育的体外培养系统和宿主动物的饲养等方面的内容。
三、材料限制性内切酶:Eco R I、Sal I、Age I、Not I、Bam H I;T4 DNA聚合酶;LA DNA聚合酶混合物均为大连TaKaRa公司产品;3. 2菌株及细胞系DH5α感受态细胞:由本实验室自行制备并存于-20℃;3. 3 质粒与表达载体系统3. 3.1 pEGFP-N1载体pEGFP- N1载体是一种把异源性的蛋白质融合至EGFP的N端的哺乳动物表达载体,为Clontech公司的产品。
含有人类巨细胞病毒(CMV)启图1 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卡那霉素抗性的pEGFP-N1质粒动子,SV40 Poly A尾,pUC复制起始点(原核)和SV40复制起始点(真核),20个多克隆位点,具有筛选标志卡那霉素(原核)和新霉素(真核)的抗性基因,见图1。
高中生物基因工程复习练习及答案

高中生物基因工程复习练习及答案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高中生物基因工程复习的怎样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基因工复习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生物基因工程复习练习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2010年高考浙江理综)在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烟草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B.用DNA连接酶连接经切割的抗除草剂基因和载体C.将重组DNA分子导入烟草原生质体D.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解析:构建重组DNA分子时,需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再用DNA连接酶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而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A项错误。
重组DNA分子形成后要导入受体细胞(若是植物细胞,则可导入其原生质体),若导入的受体细胞是体细胞,经组织培养可获得转基因植物。
目的基因为抗除草剂基因,所以未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细胞不具有抗除草剂的能力,可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
答案:A2.(2010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B.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达D.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解析: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会通过花粉被油菜的近缘物种接受,造成意料之外的抗除草剂基因传播,形成基因污染,有可能会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构成威胁,A项正确;在转入抗虫基因后,不能适应这种抗虫植物的昆虫的死亡率将大大增加,只有存在对应的抗性基因的昆虫才能生存下来,增加了昆虫群体中抗性基因的频率,B 项错误;生物界中所有物种基因的转录和翻译用同一套密码子和相同的氨基酸,所以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可以在植物体内得到表达,C项错误;即便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自于自然界,通过转基因工程后,可能会使目标生物出现非正常进化过程中的性状改变,有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项错误。
转基因食品管理规定

转基因食品管理规定从狭义上说,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至某种特定生物体,这样的生物体直接作为食品或以其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叫作转基因食品。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转基因食品管理规定,希望对你有用!转基因食品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督管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和知情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转基因食品,系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包括:(一)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二)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直接加工品;(三)以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直接加工品为原料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
第三条转基因食品作为一类新资源食品,须经卫生部审查批准后方可生产或者进口。
未经卫生部审查批准的转基因食品不得生产或者进口,也不得用作食品或食品原料。
第四条转基因食品应当符合《食品卫生法》及其有关法规、规章、标准的规定,不得对人体造成急性、慢性或其他潜在性健康危害。
第五条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不得低于对应的原有食品。
第六条转基因食品的生产企业须达到国家有关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的要求。
转基因食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保证所生产经营的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
转基因食品的生产者应当保留转基因食品进(出)货记录,包括进(出)货单位、地址、数量,相关记录至少保留二年备查。
第二章食用安全性与营养质量评价第七条卫生部建立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评价制度。
卫生部制定和颁布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评价规程及有关标准。
第八条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评价采用危险性评价、实质等同、个案处理等原则。
第九条卫生部设立转基因食品专家委员会,负责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与营养质量的评价工作。
委员会由食品安全、营养和基因工程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第十条卫生部根据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评价工作的需要,认定具备条件的检验机构承担对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与营养质量评价的验证工作。
6-2《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导学案

第六章第二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导学案高一生物组撰稿人:高江辉2009年4月23日【自学导航】1.学习目标:(1)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2)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3)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2.学习重点:(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2)基因工程的安全性问题。
3.学习难点:转基因生物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4.学习建议:(1)本节学习的重点是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大致过程。
在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记住限制酶和质粒的特点以及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用“工具”对目的基因进行“提、剪、拼、接、导、检”。
从而进一步明确基因工程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对几种常用育种方法进行列表比较,总结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发展的历程(见第一节表)。
(3)在了解基因工程各种应用的基础上,理解基因工程应用的利与弊。
并搜集有关资料,进行思考,以分析、推断和辩论相结合的方法,围绕基因工程的利与弊,分析讨论是否需要关注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生物。
5.学习内容:一、基因工程的原理1.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又叫做技术或技术。
通俗地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然后放到的细胞里,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基因工程的基本内容(1)基因的操作工具基因操作的两种工具酶属于基因的操作工具范畴。
①基因的剪刀:。
注意:a.化学本质与专一性识别与切割;b.主要存在存在于中。
②基因的针线:。
注意:作用的部位是。
③基因的运输工具:。
常用的运载体是。
(2)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①提取目的基因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a.用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加入,形成分子;b.物质基础是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化学组成单位与空间结构相同。
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a.检测:根据受体细胞是否具有某些判断目的基因是否导人。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生物学历年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专业课考试试题

11 染色体步查未知序列或与已知序列呈共线关系的目的的序 列的核苷酸组成的方法和过程。
12 穿梭载体(shuttle vector)
答:穿梭载体(shuttle vector)是能够在两类不同宿主中复制、增 殖和选择的载体(如有些载体既能在原核细胞中复制又能在真核细胞中 复制,或能在大肠杆菌中复制又能在革兰氏阳性细菌中复制)。由于复 制和选择都是在宿主专一性的,因此穿梭载体至少含有两套复制单元和 两套选择标记,相当于两个载体的联合。
15 基因芯片(DNA microarray) 答:基因芯片(DNA microarray)又称DNA芯片,是专门用于核酸 检测的生物芯片,也是目前运用最广泛的微阵列芯片,工作原理是杂交 测序方法,即通过与一组已知序列的核酸探针杂交进行核酸序列测定。 将大量探针分子有规律地固定于支持物上,与有荧光素等发光物质标记 的样品DNA或RNA分子按碱基互补配对原理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 探针分子的杂交信号强度进而获取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序列信息,从而对 基因表达的量及其特性进行分析。
13 蛋白质组与蛋白质组学 答:蛋白质组是指一个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而蛋白质组学 则是指在蛋白质组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特征,包括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翻译与修饰、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等,并由此获得关于疾病发生、发展 及细胞代谢等过程的整体认识。
基因工程简介 2009

4
5
6
转 基 因 技 术
甲生物
取出优 “剪切” 秀基因 “拼接”
乙生物
表达
新类型
新的生物产品
基 因 敲 除 技 术
生物
敲 除 不 利 基 因
新类型
新的生物产品
7
一、基因操作常用的工具酶
工具酶 功 能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
识别特异序列,切割DNA 催化DNA中相邻的5´磷酸基和3´羟基末端之间形成磷酸二酯 键,使DNA切口封合或使两个DNA分子或片段连接
——1972~1973年,Berg和Cohen将成功 完成首个基因工程操作。
2
• 基因工程的主要操作步骤:
• 切——切开载体;切除供体DNA获得目的基 因; • 接——将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重组子); • 转——将重组子转移到受体细胞中,(重组体); • 检——检查目的基因的转移和表达效果
3
体 外 操 作 与 细 胞 内 表 达
导入
扩增
3 导入途径
包括 生物法:转化、转染、 化学法:多聚物介导(如聚乙二醇) 物理法:显微注射、电穿孔、粒子轰击法
22
Hale Waihona Puke (四)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前三步的处理十分繁锁,为保证目的基因得到有效利用, 通常用大量的受体细胞来接受不多的目的基因。这样,处理的 受体细胞中真正摄入了目的基因的很少,必须将它从中检测出 来。
8
Klenow片段
反转录酶 多聚核苷酸激酶 末端转移酶 碱性磷酸酶
• 1、限制性内切酶(限制酶)
• 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 特定的切割点上将DNA 分子切断。目前已发现的 限制酶有200多种。 • ①分布:主要在微生物中。 • ②作用特点:特异性,即识别核苷酸序列,切割特 定切 点。 • ③结果:产生黏性未端(碱基互补配对)。 • ④举例:大肠杆菌的一种限制酶能识别GAATTC 序列,并在G和A之间切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微量注射法
1、仪器 2、原理 3、过程
1)受体细胞的制备
显微操作装置
动植物的卵细胞
2)针头的制备
+ -
制针装置示意图
3)把外源基因注入细胞 4、优点 操作简单、导入率高、把握性大、盲目性小 5、缺点 对受体要求比较严格,仅限于体积比较大 二、PEG法 1、原理 PEG是一种细胞融合剂,分子量为1500-6000,水 溶性,pH4.6-6.8,可以使细胞膜和细胞膜,细胞 膜和DNA之间粘联,粘联之后DNA就可以进入细胞
五、花粉管通道法
经济、简单、导入率比较高、适 合所有的实验室 导入率低,经济 导入率低,经济
六、种子浸泡法 七、子房注射法 八、载体导入
Ti质粒载体 质粒载体 Ti质粒是 质粒是1974年由 年由Zeanen Schell 和 质粒是 年由 Van Larebeke从致瘤农杆菌中分离得 从致瘤农杆菌中分离得 到的,叫致瘤质粒( 到的,叫致瘤质粒(tumorinducing plasmid)简称 质粒,记作 简称Ti质粒 简称 质粒,记作pTi 一、Ti质粒的发现 质粒的发现
pTi
T-DNA
转录
分解
冠瘿碱 冠瘿碱
翻译
致瘤物质
致瘤
农杆菌
冠瘿碱
植物细胞
二、Ti质粒的类型及结构功能 质粒的类型及结构功能 Ti质粒是存在于根癌农杆菌中的一种质粒, 质粒是存在于根癌农杆菌中的一种质粒, 质粒是存在于根癌农杆菌中的一种质粒 共价闭合环状DNA,200kb左右,根据诱导 , 左右, 共价闭合环状 左右 合成的冠瘿碱种类的不同分为四类。 合成的冠瘿碱种类的不同分为四类。 章鱼碱型( 章鱼碱型(octopine) 胭脂碱型(nopaline) 胭脂碱型( 农杆碱型( 农杆碱型(agropine) 琥珀碱型( 琥珀碱型(succinamopine)
1977年Chiltion利用分子杂交技术证明植物肿 1977年Chiltion利用分子杂交技术证明植物肿 瘤细胞中存在一段外来DNA 这段DNA Ti质粒 DNA, DNA和 瘤细胞中存在一段外来DNA,这段DNA和Ti质粒 的一段DNA同源。认为:这段DNA来源于Ti质粒, 的一段DNA同源。认为:这段DNA来源于Ti质粒, DNA同源 DNA来源于Ti质粒 整合到了植物染色体上,把这段DNA DNA称为转移 整合到了植物染色体上,把这段DNA称为转移 DNA( DNA),简称T DNA。 DNA(transferred DNA),简称T-DNA。
农杆菌能够专一地利用自己诱导 的冠瘿碱作为唯一的碳源和氮源
A农杆菌
B农杆菌 胭脂碱
章鱼碱
Kerr:农杆菌的致瘤能力可以在不同菌株中转移 农杆菌的致瘤能力可以在不同菌株中转移
B菌(不致瘤) 菌 不致瘤) A菌(致瘤) 菌 致瘤)
B菌(致瘤) 菌 致瘤) A菌 致瘤) A菌(致瘤)
1974年Zeanen和Schell从致瘤的农杆菌中分 1974年Zeanen和Schell从致瘤的农杆菌中分 离到一种质粒, 离到一种质粒,叫致瘤质粒 plasmid)简称Ti质粒 简称Ti (tumorinducing plasmid)简称Ti质粒
1907年Smith,由农杆菌诱发,原因不详 年 ,由农杆菌诱发, 1942年Braun 年 1.有的农杆菌能诱发,有的不能, 有的农杆菌能诱发, 有的农杆菌能诱发 2.冠瘿瘤组织能在无激素的培养基上无限制的生长, 冠瘿瘤组织能在无激素的培养基上无限制的生长, 冠瘿瘤组织能在无激素的培养基上无限制的生长 要农杆菌的存在, 不需 要农杆菌的存在,推测不是细菌直接诱发的 Braun:肿瘤是由肿瘤诱导因子诱导产生的,TIP,本质不详 :肿瘤是由肿瘤诱导因子诱导产生的, , 60年代 年代Movel,肿瘤 年代 , 组织中含有大量的某 些特殊的氨基酸 章鱼碱: 章鱼碱:octopine 胭脂碱: 胭脂碱:nopaline 冠瘿碱: 冠瘿碱:opines
2、过程 1)制备原生质体 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水解组织细胞 2)转化 目的基因和原生质体混合后,加入PEG 3)收集原生质体,进行培养 3、优点 操作简单,十分经济 4、不足 导入率低 一般在10-5 -10 -6
三、电击法 • 1、仪器 电击仪
基因
受体细胞
2、原理 电击仪可以产生瞬时高压脉冲,电击原生质体 膜,出现瞬时的通道,可以使DNA进入细胞 3、过程 1)分离原生质体 2)加入DNA 3)电击 5)收集细胞、进行培养 4、优缺点 操作简单,经济,导入率低
含有Ti质粒的农杆菌能致瘤,不含Ti质 含有Ti质粒的农杆菌能致瘤,不含Ti质 Ti质粒的农杆菌能致瘤 Ti 粒的农杆菌不能致瘤,冠婴瘤是由Ti质粒控制的 粒的农杆菌不能致瘤,冠婴瘤是由 质粒控制的
作用:使植物细胞无限制的增长 作用:使植物细胞无限制的增长
能够合成冠瘿碱 能够合成冠瘿碱
冠瘿碱的合成和分解是Ti质粒控制的 冠瘿碱的合成和分解是Ti质粒控制的 Ti
三、T-DNA的转移 VirA VirG
酚类、糖类
B11、C2、D4、 E2、F1、H2
启动
激活
T-DNA
生长素
CON
VIR Ti质粒 质粒 分解基因
冠 瘿 碱 冠瘿碱
细胞分裂素
ORI 被分解
细胞增长
农杆菌
植物细胞
四、Ti质粒载体 质粒载体
1、分子量太大,200kb左右,操作困难 、分子量太大, 左右, 左右
oct Vir基因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基因 长度 基因数 表达方式 VirA VirB VirC VirD VirE VirF VirG VirH 2.8 9.5 1.5 4.5 2.2 1.0 1.0 4.2 1 11 2 4 2 1 1 2 组成型 诱导型 诱导型 诱导型 诱导型 诱导型 组成型 诱导型 功能 接受信号、 接受信号、激活蛋白 转录活化 T-DNA加工 加工 T-DNA加工 加工 T-DNA加工 加工 膜转运蛋白 T-DNA的运转 的运转 细胞色素P-450单氧化酶 单氧化酶 细胞色素
致瘤基因:生长素基因、 致瘤基因:生长素基因、细胞分裂素基因
生长素基因: 生长素基因:色氨酸单加氧酶基因 吲哚乙酰胺水解酶基因
色氨酸 色氨酸单加氧酶 吲哚乙酰胺 吲哚乙酰胺水解酶
吲哚乙酸
细胞分裂素基因: 细胞分裂素基因:编码异戊烯基转移酶
异戊烯基焦磷酸盐和AMP形成细胞分裂素 形成细胞分裂素 异戊烯基焦磷酸盐和
Mini质粒和辅助质粒 辅助质粒:去掉T-DNA的Ti质粒 no T-DNA
Vir 辅助Ti质粒 辅助 质粒
Con
Ori
Mini质粒 LB P E NOS R1 RB
Ti质粒载体 质粒载体 R2 Ori R1:植物中抗性基因(卡那霉素,-DNA LB Vir 辅助Ti质粒 辅助 质粒 Ori Con P E N R1 RB
其中A1、 其中 、B11、C2、D4、E2、F1、H2构成一个调 、 、 、 、 、 构成一个调 控子,负责T-DNA的加工与转移 控子,负责 的加工与转移
Con区:含有负责细菌间接 区 合Ti质粒转移的有关基因 质粒转移的有关基因
Ori区:负责Ti质粒的复制 区 负责 质粒的复制
冠瘿碱分解基因区: 冠瘿碱分解基因区: 负责分解冠瘿碱
这两类基因使植物细胞大量增殖,形成肿瘤,叫致瘤基因( 这两类基因使植物细胞大量增殖,形成肿瘤,叫致瘤基因(noc) 注意: 注意:冠瘿碱合成基因与肿瘤形成无关
Vir区:不同的质粒长度及基因不同 区 章鱼碱型( 章鱼碱型(oct):Vir区 : 区 长40kb,含有 个操纵子 ,含有8个操纵子 VirA、B、C、D、E、F、G、H 、 、 、 、 、 、 、
冠瘿瘤
NH=C(NH2)-NH(CH2)3-CH-COOH NH CH3-CH-COOH 章鱼碱 NH=C(NH2)-NH-(CH2)3-CH-COOH NH HOOC-(CH2)2-CH-COOH 胭脂碱 Petit:证明冠瘿碱的种类取决于菌株的种类, :证明冠瘿碱的种类取决于菌株的种类, 与植物的种类无关, 与植物的种类无关,
3、转化体的选择
4、受体细胞应为分裂旺盛的细胞
优缺点 载体构建比较繁琐 整合率高
基因工程模式图
基因分离
a
基因转移
基因表达
a
A生物 生物 供体
目的基因 外源基因
B生物 生物 受体
B生物 生物 转基因生物
第五章、外源基因在受体中的表达
一、受体的选择 任何一个细胞都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
18000 12000 CAT 10000 4000
冠瘿碱合成基因,致瘤基因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 冠瘿碱合成基因,致瘤基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接 受 信 号 、 负 责 T D N A 转 移 LB T-DNA 农 杆 菌 的 接 合 RB
Ti质粒 VIR 200kb
CON
冠瘿碱分解 分解冠瘿碱 冠瘿碱
ORI Ti质粒的复制 质粒的复制
Ti质粒载体 Ti质粒载体 Ori R2
具体操作过程 1、mini质粒和外源基因连接 2、上述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 3、上述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 4、制备转化用农杆菌 5、受体制备 外植体:叶片、叶柄、子叶、胚轴、根、茎、芽、胚等 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原生质体
5、转化:材料不同转化方法不同 注意: 1、诱导物的选择 乙酰丁香酮 AS、 羟基乙酰丁香酮 OH-AS 2、除菌 羧苄青霉素、头孢霉素
2、酶切点太多,连接基因困难 、酶切点太多,
3、T-DNA上有很多基因,致瘤基因使植 、 上有很多基因, 上有很多基因 物细胞无限制分裂,不能分化。 物细胞无限制分裂,不能分化。 4、Ti质粒不能在大肠杆菌中复制,转化 、 质粒不能在大肠杆菌中复制 质粒不能在大肠杆菌中复制, 农杆菌也困难
双元表达载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