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中_细胞信号转导_教学的探讨

合集下载

07植物生理学植物体内的细胞信号转导

07植物生理学植物体内的细胞信号转导
细胞受体+配体(信号物质)
受体-配体复合体
生化反应
细胞反应
2.2 细胞受体的基本特性
高度特异性:只与其特定的信号物质(配 体)结合并触发反应;
高亲和力:与配体的结合能力强;
可逆性:与配体的结合是可逆的。
2.3 植物细胞受体的类型
1)
存在于亚细胞组分(如细
胞核、液胞膜等)的受体;
2)
存在细胞表面(如细胞
1.2 植物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
指植物感受、传导环境刺激的分子途径及 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调控基因的表达和生 理生化反应。
2 细胞受体
2.1 细胞受体的概念
指存在于细胞表面或亚细胞组分中的天 然物质,可特异地识别并结合化学信号物质----配体,并在细胞内放大、传递信号,启动一 系列生化反应,最终导致特定的细胞反应。
然后再与靶酶结合将信号转导、细胞受体、钙调
素等基本概念;
2. 简述细胞受体的类型和基本特征; 3. 简述钙调素的作用方式。
1 植物细胞信号转导
1.1 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所面对的刺激与信号 外界环境信号的刺激,如机械刺激、温度、 光照、气体、重力、触摸、病原因子、伤害、 水分等;
体内其他细胞传来的信号,如生长调节剂、 多肽、糖、代谢物等。
膜等)上的受体.
3 钙调素
3.1 钙调素的概念
钙调素(又称钙调节蛋白, CaM ):为广泛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中的一 类钙依赖性的具有调节细胞内多种重要酶活性 和细胞功能的小分子量的、耐热的球状蛋白。
3.2 钙调素的作用方式
1)直接与靶酶结合,诱导靶酶的活性构象,从而
调节酶活性;
2)与Ca2+结合,形成活化的Ca2+ . CaM复合体,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1)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1)

2、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通过胞膜或胞内受体感受信息分子的刺激,经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转换,从而影响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过程 。

3、代谢源(metabolic source ): 是指能够制造并输出同化物的组织、器官或部位。

如绿色植物的功能叶,种子萌发期间的胚乳或子叶,春季萌发时二年生或多年生植物的块根、块茎、种子等。

4、代谢库:接纳消耗或贮藏有机物质的组织或部位。

又称代谢池 。

5、光合性能:是指植物光合系统的生产性能或生产能力。

光合生产性能与作物产量的关系是:光合产量的多少取决于光合面积、光合性能与光合时间三项因素。

农作物经济产量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经济产量=[(光合面积 X 光合能力 X 光合时间)— 消耗] X 经济系数6、光合速率(photosynthetic rate ):是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或放出O2的量。

常用单位12--••h m mol μ,12--••s m mol μ 7、光和生产率(photosynthetic produce rate ):又称净同化率(NAR ),是指植物在较长时间(一昼夜或一周)内,单位叶面积产生的干物质质量。

常用单位12--••d m g8、氧化磷酸化:生物化学过程,是物质在体内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供给ADP 与无机磷合成ATP 的偶联反应。

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9、质子泵:能逆浓度梯度转运氢离子通过膜的膜整合糖蛋白。

质子泵的驱动依赖于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质子泵在泵出氢离子时造成膜两侧的pH 梯度和电位梯度。

10、水分临界期:作物对水分最敏感时期,即水分过多或缺乏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 。

11、呼吸跃变(climacteric ):当果实成熟到一定时期,其呼吸速率突然增高,最后又突然下降的现象。

12、种子活力:即种子的健壮度,是种子发芽和出苗率、幼苗生长的潜势、植株抗逆能力和生产潜力的总和,是种子品质的重要指标。

13、种子生活力(viability ):是指种子的发芽潜在能力和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通常是指一批种子中具有生命力(即活的)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植物生理学中的激素合成与信号转导

植物生理学中的激素合成与信号转导

植物生理学中的激素合成与信号转导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内部物质的合成、运输和调控等过程,其中激素合成与信号转导是其中一部分关键内容。

植物激素是植物内部分泌的一类活性物质,它们通过合成和传递信号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环境刺激等过程。

本文将重点介绍植物生理学中的激素合成与信号转导的相关知识。

一、植物激素的合成植物激素的合成主要发生在植物的组织和器官中,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等部位。

植物合成激素的过程通常由多个酶催化的化学反应组成。

1. 赤霉素(Gibberellins,GA)赤霉素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赤霉素的合成初步发生在植物的叶片和幼嫩部位,随后通过物质运输到其他植物组织中。

2. 生长素(Auxins)生长素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激素之一。

它的合成主要发生在植物的顶端和茎尖部位,通过向下运输到根部来调节根系发育和植物整体生长。

3. 壮苗素(Cytokinins)壮苗素是一类促进细胞分裂和植物生长的激素,它的合成主要发生在植物的根系和茎部,通过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其他组织和器官中发挥作用。

4.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脱落酸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的逆境应对和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脱落酸的合成通常发生在植物的根系和叶片中,通过物质运输到其他植物组织中。

二、植物激素的信号转导植物激素的信号转导过程是指激素识别和传递信号的过程,以及激素信号引发的一系列生理反应。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主要包括激素感受体、信号传递分子和效应基因的调控。

1. 激素感受体植物激素的信号转导通常以激素与植物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为起点。

激素感受体通常是膜蛋白,它们能够感知激素的存在,并通过改变自身构象来传递信号。

2. 信号传递分子植物激素的信号在细胞内传递时,通常需要一系列信号传递分子参与。

这些分子可能是细胞质中的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酶等,它们通过磷酸化、磷酸酯水解等反应,在细胞内传递激素信号。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1、植物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 ):指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包含着该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从而具备发育成完整植株的遗传能力。

在适宜条件下,任何一个细胞都可以发育成一个新个体。

植物细胞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2、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通过胞膜或胞内受体感受信息分子的刺激,经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转换,从而影响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过程 。

3、代谢源(metabolic source ): 是指能够制造并输出同化物的组织、器官或部位。

如绿色植物的功能叶,种子萌发期间的胚乳或子叶,春季萌发时二年生或多年生植物的块根、块茎、种子等。

4、代谢库:接纳消耗或贮藏有机物质的组织或部位。

又称代谢池 。

5、光合性能:是指植物光合系统的生产性能或生产能力。

光合生产性能与作物产量的关系是:光合产量的多少取决于光合面积、光合性能与光合时间三项因素。

农作物经济产量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经济产量=[(光合面积 X 光合能力 X 光合时间)— 消耗] X 经济系数6、光合速率(photosynthetic rate ):是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或放出O2的量。

常用单位12--∙∙h m mol μ,12--∙∙s m m ol μ 7、光和生产率(photosynthetic produce rate ):又称净同化率(NAR ),是指植物在较长时间(一昼夜或一周)内,单位叶面积产生的干物质质量。

常用单位12--∙∙d m g8、氧化磷酸化:生物化学过程,是物质在体内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供给ADP 与无机磷合成ATP 的偶联反应。

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9、质子泵:能逆浓度梯度转运氢离子通过膜的膜整合糖蛋白。

质子泵的驱动依赖于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质子泵在泵出氢离子时造成膜两侧的pH 梯度和电位梯度。

10、水分临界期:作物对水分最敏感时期,即水分过多或缺乏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 。

11、呼吸跃变(climacteric ):当果实成熟到一定时期,其呼吸速率突然增高,最后又突然下降的现象。

植物生理学教案第一章细胞信号转导

植物生理学教案第一章细胞信号转导

第一章细胞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tion)教学时数:4学时左右。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细胞信号转导的定义和内容;掌握受体和和跨膜信号转换的过程,植物细胞第二信使的种类及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细胞信号转导的定义、研究内容;受体和跨膜信号转换;细胞内的第二信使系统。

教学难点:细胞受体和跨膜信号转换。

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1.翟中和编:《细胞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镜岩主编:《生物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宋叔文、汤章城主编:《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

4.王宝山主编:《植物生理学》(2004年版),科学出版社。

本章讲授内容:生长发育是基因在一定时间、空间上顺序表达的过程,而基因表达除受遗传信息支配外,还受环境的调控。

植物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植物体正确地辨别各种信息并作出相应的反应,以确保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例如植物的向光性能促使植物向光线充足的方向生长,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植物体要能感受到光线,然后把相关的信息传递到有关的靶细胞,并诱发胞内信号转导,调节基因的表达或改变酶的活性例如:光质→光受体→信号转导组分→光调节基因→向光性反应对于植物来讲,在生命活动的各个阶段都受到周围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温度、湿度、光、重力、病原微生物等等。

有来自相邻细胞的刺激、细胞壁的刺激、激素等等刺激,连接环境刺激到植物反应的分子途径就是信号转导途径,细胞接受信号并整合、放大信号,最终引起细胞反应,这种信息在胞间传递和胞内转导过程称为植物体内的信号传导。

植物细胞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tion)主要研究植物感受、传导环境刺激的分子途径及其在植物发育过程中调控基因的表达和生理生化反应,即细胞耦联各种(内部或外源)刺激信号与其引起的特定的细胞生理效应之间的一系列反应机制。

植物细胞信号转导的模式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自身也不断产生各种信号,以调节其本身的生命进程,如激素、营养物质等。

植物生理学理论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植物生理学理论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收稿 日期 :0 9—0 2 20 9— 2
作者简介 : 唐新科(91 )男 , 1/ 一 , 湖南郴州人 , , 硕士 讲师 , 主要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同时 , 我们在 向学生介 绍主要参 考书 的基 础上还特 别
学就能看懂的部分 , 就不讲 。如植物生理学中假说很多 , 对
介绍了有关生物学或植物生理学国内外主要期 刊 , 国内如 :
这些假说根据其理论依据 、 限性大小及 被生理学界接 受 局 的程 度 , 我们择 优介 绍 , 未讲的部分要求学生 自 。这样既 学
可突出重点 、 难点 , 可 以省 出时 间把反映学 科前 沿 的动 又 态、 最新的内容引进 课 堂 , 使学 生学 得扎 实 , 又耳 目一新 。 ( ) 一些相关 的章 节整合 , 第六章 植物体 内有机 物的 3把 如 运输合并到第三章植物 的光合作 用 ; 五章植物体 内有机 第
教学作 了一些有益 的探索 , 括重视绪 论课的 引导 , 整、 包 调 充实课堂教学 内容 , 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 , 向双语教学靠近
等, 并取得了 良好 的教学 效果 。


适 当调 整与 充实教 学 内容
高度重视 绪论 课的 引导
目前 我们采用 的教 材是 潘瑞炽 主编 的《 物生理学 > 植 ( 第五版 )20 ,0 4年 6月 出版。该教材全书共 分为三篇十三 章七十一节 , 增添 了许多新 的科学成就 , 是全国高等院校较 通用的教材。由于课 堂教学 时数 的压 缩 , 这就要 求授课教 师必须对教材做 出“ 少而精” 的处理 。( ) 1 果断地省略与其 它学科相互重复的 内容 , 细胞信号转导 , 如 因为这一章的内
植 物 生 理 学 理 论 课 教 学 探 索 与 实 践

植物生理学007 植物体内的细胞信号转导

植物生理学007 植物体内的细胞信号转导
(3)与动物相似,植物电波也是质膜极化及透性变化的 结果,而且伴随有化学信号的产生(如乙酰胆碱)。
(4)植物电波长途传递途径是维管束,短途传递则是通 过共质体和质外体。
(5)各种电波传递都可以产生生理效应。植物细胞电信 号产生、传递及生理效应的详细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6.2 信号的跨膜转换
环境刺激与细胞反应之间要完成信息 的传递,必然有一个外界环境信号接受 与引起细胞内信号放大之间的中介过程, 这个中介过程涉及到外界信号接受所必 需的受体以及把外界信号转换成胞内信 号的转换系统。
信号既非营养物质,又不是能源物质,也不是细 胞的结构组分。
6.1.2信号的类型
胞外信号(extracellular signal)和胞内信号(intracellular signal);化学信号(chemical signal)和物理信号(physical signal)。
这种分类只是为了研究和学习的方便,而实际上胞外信号 既可能是化学信号,也可能是物理信号;化学信号既可能存在 于胞外,也可能存在于胞内。
另一类是含有一个亚基的单聚体G蛋白,又称为 小G蛋白(small G-protein)。小G蛋白的结构与功 能 类 似 于 大 G 蛋 白 中 的 亚 基 , 相 对 分 子 量 为 20 kDa30 kDa之间,有GTP结合的活性位点并具有GTP 酶活性。
6.1.3 胞内信号
信号与质膜受体结合后,经跨膜转换诱发产生第二信号,通过第 二信号的进一步传递和放大,最终引起细胞中相应的生理生化反 应。这些第二信号通常也就是胞内信号。主要有:
环核苷酸信号系统(cAMP环化单磷酸腺苷、cGMP环化单磷酸鸟苷)
钙信号系统( Ca2+ )
磷酸肌醇信号系统( IP3 )。

植物生理学中的信号转导了解植物细胞内信号传递的机制

植物生理学中的信号转导了解植物细胞内信号传递的机制

植物生理学中的信号转导了解植物细胞内信号传递的机制植物生理学中的信号转导:了解植物细胞内信号传递的机制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在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生理反应的学科。

作为一个复杂的生物机体,植物细胞内需要通过信号传递系统来感知和响应外界的环境变化。

信号转导是植物细胞内信号传递的关键过程,它能够使植物在遇到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时做出适应性的反应。

本文将探讨植物生理学中的信号转导,以了解植物细胞内信号传递的机制。

一、信号的感知与转导植物细胞内信号传递的第一步是信号的感知。

植物细胞通过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获取关于环境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细胞内的信号。

这些信号可以是光线、温度、盐度、激素等多种形式。

植物的感受器通常是膜蛋白,例如光感受器负责感知光线,激素受体负责感知激素的存在。

感知到信号后,植物细胞进入信号转导流程。

信号转导是指将感知到的信号传递给细胞内的下游部分,以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

信号转导的机制由多个组分构成,包括信号传感器、信号传导器、信号激活器和效应器。

这些组分在细胞内相互协作,将信号从感知器传递到效应器,实现植物生理反应的调节。

二、信号转导通路在植物生理学中,信号转导通路是通过多个蛋白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网络系统。

常见的信号转导通路包括蛋白激酶、磷酸酶和离子通道等。

这些通路中的蛋白质能够感知和传导信号,并参与到细胞的生理活动中。

信号通路中的蛋白质通常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等方式来传导信号。

磷酸化是通过添加磷酸基团到蛋白质上,从而改变其构象和功能。

去磷酸化则是将磷酸基团从蛋白质上去除,使其恢复原来的构象和功能。

这两种方式的协同作用,使信号能够在细胞内传递和放大,最终调控植物的生理反应。

三、第二信使和信号响应在信号转导过程中,第二信使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信使可以是小分子化合物,例如环状腺苷酸(cAMP)和钙离子(Ca2+)。

它们能够将感知到的信号转导给细胞内的下游组分,触发相应的生理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专业2006级68名学生的过程性教学评价得分情 况分析。其评价结果表明, 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 优良率达 67.7%。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 学生学习态度积极, 探究能力有提高。在传统的教
评价内容 学习目的(权衡值 0.3)
学习态度(权衡值 0.3)
学习效果(权衡值 0.4)
表 2 过程性教学评价的内容
在讲授这章的前言部分时,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和兴趣, 首先播放含羞草叶片合拢、舞草 翩翩起舞的视频, 并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为什么 含羞草会 “ 害羞 ”? 舞草会跳舞? 干旱时植物气孔 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为什么? 花粉管伸长为什么可 以准确地找到珠孔? 为什么有些植物叶片遭虫咬后, 害虫不再取食该植物? 为什么有病斑的辣椒叶片含 有较高的辣椒素? 通过这些形象生动的图片、视 频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让学生在一开始学习这一 章时就可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里了解各种刺激信号 (内外源刺激信号)可以引起植物的特定生理效应, 从 而导入课题 —— 细胞信号转导。 2 结合概念图讲授课程内容
周江菊, 夏快飞(2005). 植物体内 Ca2+ 信号转导过程的研究进展. 广西植物, 25 (4): 386~392
为了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学习这一章的 知识内容, 我们以植物细胞信号转导的 4 个步骤为 主线( 即胞间信号传递、膜上信号转换、胞内信 号转导、细胞反应), 将教学内容系统归纳、浓缩 为概念图(图 1), 集中一个课时讲解 “ 细胞信号转 导、信号、G 蛋白、Ca M、双信号系统 ” 的概 念和细胞信号转导的主要分子途径。这样可以让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4 卷 第 4 期,2008 年 8 月
759
教学园地 Teaching
植物生理学中 “ 细胞信号转导 ” 教学的探讨
林琼 *
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湖南衡阳 421008
《植物生理学》(潘瑞炽 2004)中 “ 细胞信号转 导 ” 部分的教学是想让学生了解细胞信号转导的4 个步骤, 弄清楚信号、受体及细胞信号转导的概 念, 理解细胞第二信使Ca2+/CaM在信号转导中的作 用, 了解 G 蛋白参与的跨膜信号转换、三磷酸肌 醇和二酯酰甘油(IP3/DAG)双信号系统及信号转导 中的蛋白质可逆磷酸化。我们觉得要讲授好这部 分内容很不容易, 学生也反映此部分的内容比较抽 象和枯燥, 难于理解与记忆, 教师的教法单调也是 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不感兴趣的原因, 总之, 教学效 果很不理想。为此, 近年来, 我们从学生的实际情 况出发, 采用了一些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和 手段, 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普遍 提高, 效果较好。 1 以提问题的方法导入课题
同学能清楚地感知同类事物的属性, 了解概念与概 念之间的关系, 理解其层次结构, 学习后印象深刻, 记忆牢固。 3 实施研究性教学和讨论
植物的气孔运动机制、光形态建成、抗性生 理、成花机制和植物激素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等都 是植物细胞接受内外信号分子的刺激和经过系列信 号传递、放大和整合后, 细胞内发生一系列生理生 化变化的过程。“ 细胞信号转导 ” 一章中许多内容 都是当今植物生理学家正在致力研究的热点领域, 与其相关的文章和专著很多, 如植物中受Ca2+调节 的蛋白激酶(萧蓓蕾等 2006)、脱落酸的信号转导 (胡博和李玲 2007)、植物体内 Ca2+ 信号转导过程 (周江菊和夏快飞 2005)、植物气孔运动过程中的 信号转导机制(孙丽等 2006)等。我们在教学过程 中, 除了结合讲课内容, 向学生介绍有关这一领域 的研究进展以外, 还组织学生就课堂教学的内容开 展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活动时, 将全班学生分为 4 个小组, 每个小组 8 人, 给每个小组布置一个题 目。题目有: (1)植物细胞的信号转导; (2)第二信 使Ca2+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3) G蛋白的讨论; (4) 含羞草叶子下垂的机制。要求同组的学生分工合 作, 课前去图书馆、资料室和网络查阅相关资料, 撰写一篇课程论文, 在课堂教学的第二课时中, 由 各个小组推荐一个学生介绍讲解, 其他同学提问并 开展讨论, 教师就学生讲解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并指出和补充学生讲解中的不足之处。 4 进行过程性教学评价
过程性评价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过程和 学习结果所作的评价, 也就是以教学目标和课程理 念为依据, 制定科学的标准, 并运用有效的技术手
收稿 资助
*
2008-05-26 修定 2008-07-11 衡阳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jyk t20 08 08 )。 E-mail: linlin005611@; Tel: 0734-8450455
760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4 卷 第 4 期,2008 年 8 月
图 1 细胞信号转导概念图 cAMP: 环腺苷酸; PKA: 对 cAMP 依赖的蛋白激酶; IP3: 三磷酸肌醇; DAG: 二酯酰甘油; PKCa2+: 对 Ca2+ 依赖的蛋白激酶; PKC: 蛋 白激酶 C; CaM: 钙调蛋白; PKCa2+-CaM: 对 Ca2+-CaM 依赖的蛋白激酶。
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申报。 总之, 我们在讲授这一章的内容时注重与学生
互动交流, 改变以往 “ 满堂灌” 的教学方式, 采用提 问式(康宗利等 2006)和研究性教学方法, 并辅以概 念图教学(邓旭和曾诗媛2006)和过程性评价教学效 果, 启发学生的思维, 开阔学生的思路。因此, 学 生对这一章教学活动的评价很高, 认为这样的教学 可以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还可了解学科的 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邓旭, 曾诗媛(2006). 概念图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植物生 理学通讯, 42 (4): 727~730
胡博, 李玲(2007). 脱落酸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生命科学研究, 11 (4): 52~56
康宗利, 刘延吉, 樊金娟(2006). 植物生理学问题教学法实例. 植 物生理学通讯, 42 (2): 301~302
表 1 评价主体因子 E-E 量化判断矩阵
评价主体
E1
E2
E3 权重 Mi
一致性
E1 自我评价 1/1 E2 同学评价 1/2 E3 教师评价 2/1
2/1 1/2 0.297 1/1 1/3 0.164 3/1 1/1 0.539
最大特征值 3.010 CR=0.009
表中, “1” 表示评价主体 Ei 比 Ej 同等重要; “2” 表示评价主 体 Ei 比 Ej 相对较重要; “3” 表示评价主体 Ei 比 Ej 明显重要。CR= 0.009<0.1, 说明矩阵的不一致程度在容许范围之内, 可用最大特 征值(3.01 0)作为权向量计算评价主体的各权衡值。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4 卷 第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期,2008 年 8 月
761
表 3 学生的过程性教学评价得分情况分析
评价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分数
85 分以上 75~85 分 60~75 分 60 分以下
人数
14 30 23 1
百分率 /%
20.6 44.1 33.8
1.5
学中,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 兴趣低落, 缺少探索精神; 按照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法, 学 生可以有更多的探究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机会, 学习 兴趣有了提高, 团队合作精神增强, 能主动通过图 书馆、网络查阅资料, 发现和提出许多问题。例 如, 他们提出干旱时植物气孔关闭, 光合作用还会 进行吗? 钙浓度梯度是花粉管沿花柱引导组织生长 的原因之一, 如果外施钙能改变花粉管的伸长方向 吗? 含羞草会 “ 害羞 ”, 如果频繁给含羞草以信号, 它会继续 “ 害羞 ” 吗? 此外, 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有 改进, 课程论文写作较规范, 并有一定的见解, 还能 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如有一位 同学主持的课题《2008 年湖南冰灾中南岳受冻害 植物调查及抗冻机制研究》曾获得学院重点立项 的资助, 并推荐参加湖南省2008年度大学生研究性
段,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各方面进步进行考量, 并 及时给予有效的反馈。具体分为两个方面。 4.1 过程性教学评价的原则 以 “ 细胞信号转导、 信号、G 蛋白、CaM、双信号系统 ” 概念和细胞 信号转导的主要分子途径为基础, 采用定性和定量 相结合的方法, 以 “ 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及 学习效果 ” 作为评价因子,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 评价。先邀请有关专家根据教学经验确定各评价 因子的权衡值(学习目的 0.3、学习态度 0.3、学 习效果0.4), 再由专家确定各评价主体的相对等级,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求得各评价主体的权衡值(表 1), 最后按照过程性教学对表2中的项目进行评价。 4.2 过程性教学的评价分析 表 3 是对本校生物科
评价标准
(1)能用研究性学习方法, 自觉、主动查阅相关资料, 积极参与师生交流(30 分) (2)对研究性学习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能查阅部分资料, 并掌握基本概念(20 分) (3)死记硬背概念, 没有查阅相关资料, 不参与师生交流(10 分) (1)能认真并有意识地理解概念, 批判性地提出问题(30 分) (2)能认真听老师和同学的讲解, 但不能主动地提出问题(20 分) (3)对学习没有兴趣, 机械地听课(10 分) (1)课程论文写作规范, 有独到的见解; 能运用相关理论解释课前教师提出的植物生理现象(40 分) (2)课程论文写作较规范, 能总结和归纳前人的观点; 能理论联系实际(30 分) (3)课程论文写作不规范; 对基本概念熟悉, 但不能理论联系实际(20 分)
潘瑞炽主编(2004). 植物生理学. 第 5 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58~166
孙丽, 吴忠义, 李学东, 于荣(2006). 植物气孔运动过程中的信号 转导机制. 植物生理学通讯, 42 (6): 1203~12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