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大细胞生物学第八章细胞信号转导文稿演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细胞信号转导主要途径
1、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1)甾类激素分子信号通路(重点) (2)一氧化氮信号通路(重点)
2、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1)离子通道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跨膜传递 (2) 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跨膜传递(重点) (3)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跨膜传递(重点)
3、细胞表面整联蛋白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cAMP
开关分子 细胞内信号传递中,起着开启和 关闭胞内信号传递作用的一些蛋 白质分子。
可分为两类:
① 一类为其活性由蛋白激酶使之磷酸化而开 启,由蛋白磷酸酯酶使之去磷酸化而关闭的开关蛋 白。许多由可逆磷酸化控制的开关蛋白是蛋白激酶 本身,在细胞内构成信号传递的磷酸化级联反应 。
② 另一类主要开关蛋白由GTP结合蛋白组成, 结合GTP而活化,结合GDP而失活。
3、第二信使与分子开关
细胞外信号分子称为第一信使(first messenger) 。
第一信使与受体作用后在胞内最早产生的 信号分子称为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
目前公认的第二信使有:cAMP、cGMP、 IP3、DG等,Ca2+曾被当作第二信使,现一 般认为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的第三信使。
第二信使学说
Sutherland及其合作者在70年代初提出 激素作用的第二信使学说(second messenger theory):
胞外化学物质(第一信使)不能进 入细胞,它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而导 致产生胞内第二信使,从而激发一系列 生化反应,最后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 第二信使的降解使其信号作用终止。
3)受体的功能:
① 介导物质跨膜运输(如: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② 参与细胞信号转导 特异识别和结合配体,将配体信号准确无误放大并 传递到胞内,启动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最后使细胞产 生特定生理反应。
受体的激活(activation)→级联反应。 受体失敏(desensitization )→关闭反应。 减量调节(down-regulation)→降低反应。
(1)细胞通讯概念
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 另一个细胞,使另一细胞产生相应反应的 过程。
细胞间的通讯对于多细胞生物体的发生 和组织的构建,协调细胞的功能,控制细胞 的生长、分裂、分化和凋亡是必须的。
(2)细胞通讯方式
分泌化学信号进行通讯 内分泌(endocrine) 旁分泌(paracrine) 自分泌(autocrine) 化学突触(chemical synapse)
亲水性信号分子:不能穿过细胞膜的脂双层分子,只 能通过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经 信号转换机制,在胞内产生第二信 使或激活蛋白激酶或蛋白磷酸酶活 性,引起细胞应答反应。包括神经 递质、生长因子、局部化学递质和 大多数激素。
气体性信号分子:NO
2、受体(receptor)
1)概念:
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 (信号分子)的大分子,当与配体结合 后,通过信号转导将胞外信号转换为胞 内化学或物理信号,以启动一系列过程, 最终表现为生物学效应。
接触性依赖的通讯 细胞间直接接触,信号分子与受体都是细胞 的跨膜蛋白。
间隙连接实现代谢偶联或电偶联
2、细胞识别(cell recognition)
1)概念:
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与胞外信号物质分子 (配体)选择性地相互作用,进而导致胞内一系 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 效应的过程。
② 不同细胞可能具有相同的受体,当 与同一种信号分子结合时,不同细 胞对同一信号可能产生不同的反应。 或同一细胞上不同的受体应答于不 同的胞外信号可能产生相同的效应。
例如:肝细胞肾上腺素受体和 胰高血糖素受体在结合各自配体被 激活后,都能促进糖原降解而使血 糖升高。
③ 一种细胞具有一套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类型的受体, 应答多种不同的胞外信号,从而启 动细胞不同生物学效应,如存活、 分裂、分化或死亡。
电子科大细胞生物学第八章细胞信号转导文稿演示
第八章 细胞信号转导
本章教学内容
概述 细胞的信号分子与受体 细胞信号转导主要途径
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细胞表面整联蛋白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细胞信号传递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概述
1、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
2)信号通路(signaling pathway)
细胞接受外界信号,通过一整套特定的机 制,将胞外信号转导为胞内信号,最终调节特定 基因的表达,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这种反应系 列称之为细胞信号通路。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分子与受体
1、信号分子(signal molecule)
亲脂性信号分子:可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与细胞质 或细胞核中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体,调节基因表达。主要 代表甾类激素和甲状腺素。
受体多为糖蛋白。一般至少包括两个功能区域: ①与配体结合的区域:具有结合特异性 ②产生效应的区域:产生特异效应
2)类型: ① 细胞内受体: 为胞外亲脂性信号分子所激活。
② 细胞表面受体:
为胞外亲水性信号分子所激活。 细胞表面受体分属三大家族:
离子通道偶联受体(ion-channel-linked receptor, ICLR) 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linked receptor, GPLR) 酶偶联受体(enzyme-linked receptor, ELR)
1、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
(1)细胞内受体的结构特征
细胞内受体的 本质是激素激活的 基因调控蛋白,构 成细胞内受体超家 族。在细胞内,受 体与抑制性蛋白 (如Hsp90)结合 形成复合物,处于 非活化状态。配体 (如皮质醇)与受 体结合,将导致抑 制性蛋白从复合体
4)受体的特性:
① 特异性 ② 高度亲和力 ③ 饱和性
受体与信号分子空间结构的互补性是 两者特异结合的主要因素,但并不意味着 受体与配体之间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 表现在:
① 不同细胞,对同一种化学信号分子 可能具有不同受体。
例如,同为乙酰胆碱,作用于骨骼肌 细胞引起收缩;作用于心肌细胞降低收缩 频率;作用于唾腺细胞则引起分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