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
《谈读书》教案五篇

《谈读书》教案五篇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总之,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
以下是职场和大家分享的《谈读书》教案五篇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谈读书》教案1《谈读书》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文章主要谈论了读书的益处。
围绕“读书”这一话题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谈读书的目的。
作者开篇即以高度概括的格言式语句点题:“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然后从正面加以阐述,要言不繁。
接下来话锋一转,从反面指出在求知上可能存在的误区:“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其次谈读书的方法。
他主张对不一样的书应分别采用选读、通读、精读等不一样的读法,并且应当和笔记、作文相结合,学以致用,还要根据个人性情和需要分别对待。
最终,作者援引了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的观点强调了读书的作用。
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简明而深刻的语言,在启人深思的同时还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学生分析】1、知识技能方面:九年级的学生有必须的学习习惯,能做好预习、旁批,注重积累等,敢于提出不一样的见解,对同学的回答能作出评价,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赏析文章语言时,还是觉得难于下手,或是说理不清,尤其缺乏对知识的系统性概括,本节课经过学生对本文语言自主的赏析,师生们一齐及时的评价,同学们的说理本事肯定会得到必须程度的提高;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发现有的同学,根本就不讲究读书的方法,一翻开书就盲目地读,经过这篇文章的第二部分的`资料“读书需讲究方法”的学习,以及教师在课堂上的穿插引导,会给学生很大的启示。
2、思想动态方面:作为毕业班的学生,升学的`压力比较重,一些本来成绩偏差的同学,容易对读书的价值观产生动摇,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这篇课文中阐述的读书益处,正好给学生起了导向的作用,会让那些学生再次坚定升学的信念,让全班学生的思想得到熏陶,培养他们热爱读书的品质,所以,本文的教学真可谓给学生下了一场“及时雨”。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谈读书》课文详细解析

《谈读书》课文详细解析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存心诘难作者,不可而应推敲细思。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
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
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①《谈读书》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品味】开头一句话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指出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下面分别阐述这三种目的。
“足以……足以……足以……”,排比的方式表明读书的作用之多、之大。
画线句是比喻论证,说明读书对人天赋的作用以及经验的作用,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意义。
《谈读书》教案(精选6篇)

《谈读书》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谈读书》教案优质篇一一、基础知识1.关于随笔这种体裁:随笔是散文的一种,篇幅短小,内容贴近生活,表现形式灵活自由,见解深刻,说理简明透彻,多有哲理格言。
语言特点透过《谈读书》可见一斑。
2.修辞知识:比喻、排比、对比的妙用。
如修剪花草、饮食消化、用蒸馏水来比拟经过别人提炼的书之索然无味等确切的比喻;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类脍炙人口的经典绝句。
3.词语:(1)标题:STUDIES这个英语单词学生是熟悉的,可引导学生了解这个单词的多种义项,体会读书、求学、研究、细察、深思都是本文题中之义。
(2)结合课文语境理解“注解”“及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此外,有几个词读音须提醒注意:狡黠(xīaacute;)、诘难(jīeacute;nagrave;n)、味同嚼(jiexcl;aacute;)蜡。
二、内容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没有比读书更平常、更熟悉的事。
然而,看似熟悉的事未必真正理解。
不妨试问问自己:“如果让我写这个话题,我谈些什么呢?”培根的《谈读书》不仅发现了这平常事情的深刻意义,而且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让人感到妙趣横生。
读一读就知道这位哲人是怎么说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并帮助学生读通课文,品读那些名言妙语。
有老师反映:不少学生不爱读这篇课文,觉得“太乱,没有头绪”,对课文的“半文言”有畏难情绪。
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范读,让学生先说说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甚至可读完“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就直接跳到后面“读书使人充实皆成性格”一段(都是讲读书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思想的亲切、语言的优美平易,有好感后再读其余。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大致意思,理清层次。
如:读书的多种功能rarr;读书、才干与经验的关系rarr;读书应有的态度与方法rarr;读不同的书对益智、完善个性的作用。
谈读书(精选9篇)

谈读书(精选9篇)谈读书作文篇一书籍不仅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陪伴了我十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小时候妈妈教我读书,读故事,读故事。
从一岁到五岁,我在看有——幅插画,里面有文字的书。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些书给了我很多知识,但也逐渐让我不满足。
六岁的时候上了一年级。
我盯着学校图书馆。
每天放学后,我带着笔记本和钢笔去图书馆,把好的单词和句子记录在书里。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的阅读和写作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家有几百本书。
只要手里有书,我就忘了吃饭睡觉。
我在读《刘胡兰的故事》的时候,读到我们的女主角刘胡兰为国捐躯,我被她的爱国精神所感动。
当我读到《环游世界八十天》时,我被菲利亚斯福格的勇敢、坚定、冷静和许多胜利所激动。
俗话说得好,读书写字神一样。
我的作文提高了。
每次都得a。
别叫我骄傲!这是事实。
不信你可以查查我的作文本。
到处都能看到我写的好词好句。
其实也不能说是我写的,因为——里有很多好词好句都是书上的,只是我偷回来了。
然而书中的内容真的真的很丰富,让我念念不忘。
朋友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被任何一种兴趣迷住比被书迷住更能让人受益!让我们都爱上这种“营养”最丰富的精神“食物”!谈读书篇二读书是我们青少时期首要任务。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通过读书可以使我们见识变广,知识水平提高、思维更宽。
读书需要认真,仔细的品味书中每一处的优美词句和修辞。
要唤起与作者共鸣,跟随着作者的脚步来品味大自然、揭晓奥秘、欣赏人物形象……是呀,“读书需用意,一字值千金。
”读书需要十万分的认真和仔细来品味其中的独特、优美之处。
认真学习,刻苦读书,可以为自己的未来铺一条宽敞明亮的求学路。
我们应该不负韶华,珍惜时光,刻苦读书。
让自己的求学之路更亮、更远。
同时也一砖一瓦的打好地基让它更加稳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只要书读的多,我们就能走的更快、更稳、更远。
书中既有真善美,也有假丑恶;既有宝贵、丰富、对我们有益的知识,也有不健康、对我们身心有所创伤的有害资源。
谈读书作文(优秀8篇)

谈读书作文(优秀8篇)篇一:谈读书作文篇一书有很多种。
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一个好朋友。
选择一本好书并阅读它是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小时候,童年故事是我最好的伙伴。
看完一个故事,脑子里总会想起其中的一个故事。
有时候沉浸在幻想的世界里,觉得无比幸福。
刚开始看名著,尤其是古文,比较难懂,经常请教老师和长辈;慢慢读,细细品味;不仔细阅读分析,什么都抓不住。
读书的时候,不能只看一种书。
你必须像蜜蜂一样摘很多花才能说出秘密。
如果在一个地方被咬了,收入很有限,很干。
书籍是知识的结晶,智慧的金钥匙,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们要吸取它的精华,多读书,好好读书,这样才能帮助自己。
篇二:谈读书作文篇二水,灵动纯澈,有着一望无际蔚蓝的恬静;山,深厚高远,却也有漫山遍野浅绿的生机;书,神秘深邃,蕴含着先贤睿智的哲思,有着令人心旷神怡的气质。
读书实为人生之乐。
读书赏景,乐在书中。
且翻开古卷,江南春的盛景会呈现眼前:千里莺啼婉转清脆,绿树红花交相掩映,且看那远处依山而建的城郭上有座酒庄,酒旗迎风飘扬,人们在午后的闲暇里对酌共饮,推杯换盏间消磨半日春光。
可转过另一座山头,却与先前的明媚和煦截然相反,一派静默萧然。
有多少亭台楼阁的身影伫立在细如花针、密如牛毛的烟雨中,愈显空灵迷蒙。
我深信,读书可以领略胜景,体会异朝古旧的风雅,乐在读书赏景中。
读书怡情,乐在书中。
砌一壶清茶,点一盏明灯,推开窗棂,月光照进一小格窗洒到纸面上,那隽永的诗句竟被温润了棱角。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若虚凝望着如水的月色,不禁想起心心念念的人,此时也应该在守着这轮明月吧?虽无法相见,他却希望月色能伴身侧、留心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亦有同样的思绪,即使亲人远在天边,共赏一轮明月,足矣。
古人的思乡思亲令我心绪难平,从而更加珍视亲情。
我认为,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乐在读书怡情中。
读书励志,乐在书中。
静夜安谧,轻启书卷。
匡衡正在一孔微弱的灯下夜读,悬梁刺股的孙敬苏秦正聚精会神的温习功课,车胤囊萤映雪,孔夫子纬编三绝。
《谈读书》课文课件

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喻
课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通过比喻来形象地说 明读书的好处和作用。例如,“读书如吃饭”,通过 比喻让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了读书的重要性。
排比
课文中也使用了大量的排比手法,通过排比来增强文 章的气势和节奏感。例如,“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 彩,足以长才”,这句话使用了排比手法,增强了文 章的气势和节奏感。
要点二
学习建议与改进方向
学生建议老师在讲解时更加生动有趣,同时希望老师能 够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和指导,帮助自己克服阅读中的 困难和障碍。
改进方向与建议
教学内容与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调整教学内容和目标,更加注 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
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改 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注重互 动交流和实践操作,提高教学效 果和质量。
修辞手法解析
明喻
将读书比作采蜜,形象地描绘了读书需要勤奋和耐心。
排比
在列举读书的益处时,使用了一系列的排比句,增强了语势和说服力。
03
课文主题探讨
读书的意义与价值
读书的意义
读书是一种获取知识、提高自我素质的重 要途径,能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培养 思维、提升能力。
VS
读书的价值
读书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素质,还能为社会 创造价值,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书籍 分享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和成长
06
课文总结与反思
教师教学总结
教学内容与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谈读书》这篇课文, 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读书的意义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关于读书的 意义和方法,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克服阅读 中的困难和障碍。
谈读书作文(通用15篇)

谈读书作⽂(通⽤15篇) 在⽣活、⼯作和学习中,⼤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作⽂吧,写作⽂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的⼼静下来,思考⾃⼰未来的⽅向。
作⽂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谈读书作⽂,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谈读书作⽂1 “书是⼈类进步的阶梯。
”这句话是⾼尔基的名⾔。
我觉得说的⼀点不错。
⼀本好书,可以给予⼈类⼈类更多,更丰富的知识,可以多⽅⾯的为⼈类的⼼灵打造更多完善彻底的美丽形象。
使许多⼈陆陆续续的攀登上⽂学的⾼峰,成为万⼈之上的龙头佼佼者。
读书,能使⼀个受伤的幼⼩⼼灵得到抚慰;能使正处在⼈⽣低⾕⾥的⼈得到知识的洗礼⽽获得的⿎励与⾃信;能使⼀个犯错的⽆知⼈类迷途知返,通向成功的彩虹;能使漂泊在外的流浪⼈⼠或海外侨胞得到⼀份盼望与寻找已久的温暖;能使刚步⼊⽂学殿堂的稚童接到知识的接⼒棒,获取⼒量,为国家的未来步下结实的基础…… 很多⼈都说,书是⼈们学习的最佳途径。
是的,书中有着学校⾥学不到的知识,有你从未接触过的精彩世界,有着⼈⼈⼝中颂扬的⽆畏精神。
在我的眼⾥,书是⼀块“膏药”。
它会吸取我的烦恼,激化⼀切不该存在的烦恼。
读书则是⼀种习惯,⼀种⼈⼈都应该有的习惯。
读书有⼀种⽆穷的⼒量,使我在⽂学的殿堂中不停地奔跑,这种⼒量给予了我⽆限的动⼒,⼀点⼀点的侵蚀着我,控制着我奔向,或者说“光速似得飞了过去”更形象,下⼀扇们,就这样,被我强⼤的⼒量打开了。
正是读书,我童年的⽣活才得以更加有趣。
“读书使⼈明智,读书使⼈聪慧。
”这是培养阅读的阐诉。
每⼀本书都有属于⾃⼰的特点与优点。
我们在读书的前提,也要思考这本书的价值与意义,因为“该读”与“不该读”会造成两个不同的结果。
⼀本好书可以使⼈情感深华,增加情趣,丰富了知识,在知识的天空遨游,将⼈带⼊“彩虹之巅”;⽽⼀本不良书籍。
只能使⼈⽣存在恶劣的环境中,徘徊于颤颤巍巍的⼭顶碎⽯边⼉,稍有不慎,便会永远的沉睡在峡⾕之中。
读书其实也是⼀种享受,读书之⼈可分享书的欢与愁,保留书中的那份精彩,带⾛⼼中的那份简简单单的快乐,这就是读书。
老舍《谈读书》原文阅读

老舍《谈读书》原文阅读老舍《谈读书》原文阅读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
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老舍《谈读书》原文阅读,希望能帮到大家!若是学者才准念书,我就什么也不要说了。
大概书不是专为学者预备的,那么,我可要多嘴了。
从我一生下来直到如今,没人盼望我成个学者;我永远喜欢服从多数人的意见。
可是我爱念书。
书的种类很多,能和我有交情的可很少。
我有决定念什么的全权;自幼儿我就会逃学,楞挨板子也不肯说我爱《三字经》和《百家姓》。
对,《三字经》便可以代表一类——这类书,据我看,顶好在判了无期徒刑后去念,反正活着也没多大味儿。
这类书可真不少,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犯无期徒刑罪的太多;要不然便是太少——我自己就常想杀些写这类书的人。
我可是还没杀过一个,一来是因为——我才明白过来——写这样书的人敢情有好些已经死了,比如写《尚书》的那位李二哥,二来是因为现在还有些人专爱念这类书,我不使得罪人太多了。
顶好,我看是不管别人,我不爱念的就不动好了。
好在,我爸爸没希望我成个学者。
第二类书也与咱无缘:书上满是公式,没有一个“然而”和“所以”。
据说,这类书里藏着打开宇宙秘密的小金钥匙。
我倒久想明白点真理,如地是圆的之类;可是这种书别扭,它老瞪着我,书不老老实实的当本书,瞪人干吗呀?我不能受这个气!有一回,一位朋友给我一本《相对论原理》,他说:明白这个就什么都明白了。
我下了决心去念这本宝贝书。
读了两个“配纸”(英译音:页——编注)我遇上了一个公式。
我跟它“相对”了两点多钟!往后边一看,公式还多了去啦!我知道和它们“相对”下去,它们也许不在乎,我还活着不呢?可是我对这类书,老有点敬意。
这类书和第一类有些不同,我看得出。
第一类书不是没法懂,而是懂了以后使我更糊涂。
以我现在的理解力——比上我七岁的时候,我现在满可以作圣人了——我能明白“人之初,性本善”。
明白完了,紧跟着就糊涂了;昨儿个晚上,我还挨了小女儿——玫瑰唇的小天使——一个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