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蒸汽蓄热器必须蓄热量的周期分段积分曲线法

合集下载

蒸汽蓄热器常用的几种蓄热量计算方法

蒸汽蓄热器常用的几种蓄热量计算方法

蒸汽蓄热器常用的几种蓄热量计算方法
一、高峰负荷计算法
该法是以用汽设备在高峰负荷最大持续时间内蒸汽用量作为根据,减去锅炉在高峰负荷时最大用汽量,即为蓄热器的计算蓄热量。

这种方法常用于存在高峰负荷的用户,如科学实验用汽、锻锤、水压机供汽系统等,具体可按下式计算:
Go=(Dmax-Db)×t/3600
其中Go----------- 计算蓄热量[Kg(蒸汽)];
Dmax---------- 用汽设备最大耗汽量,(Kg/h);
Db------------- 锅炉蒸发量,(Kg/h);
t--------------- 高峰负荷持续时间(s),对于蒸汽锻锤一般为120---240s。

二、冲热时间计算法
废汽蓄热器要吸收一定时间内的全部废汽,因此可以采用冲热时间作为指标进行计算。

如废汽平均排出量为Di(Kg/h),冲热时间为t(s),则计算蓄热量Go[Kg(蒸汽)]按下式计算: Go=Di×t/3600 二、单位水容积蓄热量计算
蒸汽蓄热器水空间单位水容积蓄热量与充热、放热压差成正比,压差大时则蓄热器单位水容积蓄热量相应增大,因此增大充热与放热压差是有利的。

但是充热、放热压差受到供热系统的约束,充热压力受到锅炉工作压力的限制,放热压力必须满足用户对供汽压力的要求。

充热压力P1=锅炉工作压力Pg-锅炉至蓄热器喷嘴出口的管系阻
力△h1
放热压力P2=用户最低要求压力Pc+蓄热器至用户的管系阻力
△h2
蒸汽蓄热器进口及出口压力损失一般取0.05MPa,蒸汽蓄热器单位水容积蓄热量go可由下表查得(或通过曲线图查得)
蒸汽蓄热器单位水容积蓄热量(蒸汽)表
(单位:kg/立方米)。

蒸汽蓄热器的设计和应用 2

蒸汽蓄热器的设计和应用 2

蒸汽蓄热器的应用和设计目录目录 (1)第一章蒸汽蓄热器的应用 (4)一锅护负荷的波动和消除波动的方法 (4)二蒸汽蓄热器的原理和结构 (5)三蒸汽蓄热器在供热系统中的应用原理 (7)四蒸汽蓄热器的适用技术条件和领域 (9)1.应用于用汽负荷波动较大的供热系统 (10)2.应用于瞬时耗汽量极大的供热系统 (10)3.应用于汽源间断供汽的或流量波动的供热系统 (11)4.应用于需要蓄存蒸汽供随时需用的场合 (11)五在锅炉供热系统装用蒸汽蓄热器后的效益 (12)1.节省锅炉燃料 (12)2.增大锅炉供汽能力,节省建设投资 (15)3.减少锅炉故障,延长锅炉使用寿命 (16)4.保持供汽压力稳定,可提高产品的产量和(或)质量 (17)5.有利于保护环境 (17)6.减轻司炉的劳动强度 (17)7.具有应急的蒸汽储备 (18)8.节省劳动力 (18)第二章蒸汽蓄热器的结构设计和热工计算 (19)一变压式蒸汽蓄热器的设计 (19)1.蓄热器筒体 (19)2.充热装置和排汽装置 (25)3.附属装里 (30)4.保温装置 (31)5.自动调节装置 (32)二典型变压式蒸汽蓄热器 (32)三蒸汽蓄热器的热工计算 (34)1.基本概念 (34)2.单位蓄热量的计算 (36)3.最大允许蒸发量 (42)4.充水系数和放热后的水位高度 (43)5.工作压力和蓄热量的关系 (45)6.热效率 (46)四供热系统中锅炉的蓄热量 (47)第三章蒸汽蓄热器的工程设计 (47)一工程设计的步骤 (47)二蒸汽蓄热器工程的供热系统设计 (49)1.蒸汽蓄热器在供热系统中的联结方式 (49)2.蒸汽蓄热器对波动负荷的直接平衡和间接平衡 (50)三需要的蓄热量和蓄热器的容积计算 (54)1.波动负荷的特性分析 (55)2.蓄热量的计算原则和方法 (56)3.蓄热器的容积计算- (67)四蒸汽蓄热器的自动调节 (69)1.压力自动调节 (70)2.流量自动调节 (71)五蒸汽蓄热器及其管道仪表的设计和安装 (72)六工程的技术经济 (74)1.装设蒸汽蓄热器后的主要经济效益 (75)2.蒸汽蓄热器的造价和工程投资分析 (76)七节能工程的经济评价 (78)第四章蒸汽蓄热器的应用实例 (79)一应用于用汽负荷波动幅度大、频率高的供热系统 (79)1.制桨造纸厂 (79)2.橡胶轮胎厂 (83)3.酿酒厂 (84)4.纺织印染厂 (89)5.糖厂 (93)6.医院 (98)7.宾馆和大楼 (101)8.煤气厂 (102)二应用于瞬时耗汽量极大的供热系统 (103)1.钢厂真空处理工艺 (103)2.空间技术试验室 (106)三应用于汽源间断供汽或流量波动的供热系统 (109)1.在钢厂配合废热锅炉 (110)2.垃圾焚烧场 (111)3.太阳能电站 (113)4.配合电热锅炉 (116)四应用于储存一定数量的蒸汽供随时发生的紧急用汽 (117)第五章蒸汽蓄热器的安装和运行 (119)一蒸汽蓄热器的安装 (119)1.地基和围栏 (119)2.安装 (119)二蒸汽蓄热器的起动 (119)1.起动前的准备工作 (119)2.蒸汽蓄热器的充热 (120)3.蒸汽蓄热器的放热 (121)三蒸汽蓄热器的正常运行操作 (122)1.典型供热系统中蓄热器的运行 (122)2.监视蒸汽蓄热器的水位 (125)3.监视蒸汽蓄热器的压力和水温 (126)4.经常检查止回阀和自动调节阀的工作情况 (127)四蒸汽蓄热器的常见故障和处理 (127)1.进汽止回阀或排汽止回阀发生泄漏 (127)2.自动调节阀 (130)五蒸汽蓄热器的维护保养 (131)1.维护保养要点 (131)2.常用的保养方法 (131)六蒸汽蓄热器蓄热量的简易测定法 (132)第六章蓄热器的技术发展概况和分类 (132)一蒸汽蓄热器的技术发展概况 (132)二预应力结构蒸汽蓄热器和过热蒸汽蓄热器 (139)三蓄热器的基本结构原理 (141)1.储蓄显热于饱和流体中 (141)2 . 储蓄显热于加压(过冷)液体中 (142)四蓄热器的典型型式和分类 (143)1.基瑟巴赫式锅炉给水蓄热器 (143)2.墨科勒式锅炉给水蓄热器 (144)3.膨胀式蒸汽蓄热器 (146)4.变压式蓄热和恒压式蓄热的联合系统 (147)5.蓄热器的分类 (149)附录 (152)附录一碟形封头圆柱形蓄热器容积计算(不完全充满水时) (152)附录二椭圆形封头圆柱形蓄热器容积计算 (153)附录三蒸汽蓄热器标准规格(日本光辉蓄热器公司) (153)附录四特大型蒸汽蓄热器标准规格(日本光辉蓄热器公司) (154)附录五蒸汽蓄热器标准规格(日本奥巴尔机器公司) (155)第一章蒸汽蓄热器的应用一锅护负荷的波动和消除波动的方法在制浆造纸、化学纤维制造、纺织印染、制糖、制药、橡胶制品、食品、酿酒、化工原料、城市煤气、小氮肥造气、冶金及火力发电等厂的生产过程中,全厂用汽设备在运行中虽在一定限度内可以调整用汽时间以降低用汽峰值,但往往用汽负荷仍不均衡,出现较大的波动,迫使供汽锅炉的负荷也随之变动。

蒸汽蓄热器 原理

蒸汽蓄热器 原理

蒸汽蓄热器原理蒸汽蓄热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装置,用于在工业生产和供暖系统中将热能储存和传递。

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蒸汽的潜热(latent heat)来吸热和释热,从而实现能量的储存和转移。

蒸汽蓄热器通常由一个密闭的容器组成,内部填充有一种具有较高温度的热介质,通常是高温的蒸汽。

当蒸汽进入蓄热器时,它会将热量传递给蓄热器内部的热介质并逐渐冷却,从而释放出热能。

具体来说,蒸汽蓄热器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加热、蒸汽转化和冷却。

在加热阶段,热介质的温度较低,蒸汽进入蓄热器后会通过与热介质直接接触来传递热量。

热介质吸收蒸汽的热能,温度逐渐升高。

在蒸汽转化阶段,当热介质的温度达到蒸汽的饱和温度时,热介质会开始蒸发成为饱和蒸汽。

这是因为蒸汽具有高潜热的特性,当热介质蒸发时,它会吸收更多的热量并转化为蒸汽。

在冷却阶段,热介质饱和蒸汽冷却后会凝结为液体,释放出潜热。

这时,蒸汽蓄热器内的压力会降低,热介质的温度也会降低。

蒸汽蓄热器的主要优势之一是它可以以较高的效率储存和传递能量。

这是因为蒸汽的潜热相对较高,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吸收和释放更多的热量。

此外,蒸汽蓄热器还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稳定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和操作。

除了蓄热器的主要原理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蒸汽蓄热器的性能。

例如,蓄热器的设计和结构、热介质的性质、蒸汽的压力和温度等。

这些因素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提高蓄热器的效率和可靠性。

总而言之,蒸汽蓄热器通过利用蒸汽的潜热来吸热和释热,实现了能量储存和转移。

它在各种工业生产和供暖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蒸汽蓄热器的性能和应用前景还将进一步扩展和发展。

蒸汽蓄热器常用的几种蓄热量计算方法

蒸汽蓄热器常用的几种蓄热量计算方法

蒸汽蓄热器常用的几种蓄热量计算方法
一、高峰负荷计算法
该法是以用汽设备在高峰负荷最大持续时间内蒸汽用量作为根据,减去锅炉在高峰负荷时最大用汽量,即为蓄热器的计算蓄热量。

这种方法常用于存在高峰负荷的用户,如科学实验用汽、锻锤、水压机供汽系统等,具体可按下式计算:
Go=(Dmax-Db)×t/3600
其中Go----------- 计算蓄热量[Kg(蒸汽)];
Dmax---------- 用汽设备最大耗汽量,(Kg/h);
Db------------- 锅炉蒸发量,(Kg/h);
t--------------- 高峰负荷持续时间(s),对于蒸汽锻锤一般为120---240s。

二、冲热时间计算法
废汽蓄热器要吸收一定时间内的全部废汽,因此可以采用冲热时间作为指标进行计算。

如废汽平均排出量为Di(Kg/h),冲热时间为t(s),则计算蓄热量Go[Kg(蒸汽)]按下式计算: Go=Di×t/3600 二、单位水容积蓄热量计算
蒸汽蓄热器水空间单位水容积蓄热量与充热、放热压差成正比,压差大时则蓄热器单位水容积蓄热量相应增大,因此增大充热与放热压差是有利的。

但是充热、放热压差受到供热系统的约束,充热压力受到锅炉工作压力的限制,放热压力必须满足用户对供汽压力的要求。

充热压力P1=锅炉工作压力Pg-锅炉至蓄热器喷嘴出口的管系阻
力△h1
放热压力P2=用户最低要求压力Pc+蓄热器至用户的管系阻力
△h2
蒸汽蓄热器进口及出口压力损失一般取0.05MPa,蒸汽蓄热器单位水容积蓄热量go可由下表查得(或通过曲线图查得)
蒸汽蓄热器单位水容积蓄热量(蒸汽)表
(单位:kg/立方米)。

蒸汽蓄热装置的必要性

蒸汽蓄热装置的必要性

热网蒸汽配套蒸汽蓄热器与工业蒸汽处理装置杭州瓦特节能工程有限公司一、为什需要蒸汽蓄热器:我们知道,在制程工艺中蒸汽的负载往往波动较大,蒸汽供应能力必须满足制程工艺的设计最大负载,但更多时间,蒸汽正常负载只有设计最大负载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

当使用电厂热网蒸汽时,为了满足最大负载,需要选择较大的蒸汽管道和计量装置。

相对蒸汽正常负载,这种设计和选型往往是过度的,造成蒸汽流量计的测量误差,影响客户的蒸汽费用。

蒸汽蓄热器是一种蓄能装置,用于蒸汽供应的峰谷平衡。

供汽能力按照正常负载选型,低负载时,蒸汽蓄热器蓄热;瞬时最大负载出现时,蓄热器前流量控制装置限制汽源最大供应能力,避免超出流量计上线的惩罚性付费。

而蒸汽蓄热器释放热量,补充蒸汽供应的空缺。

有长期微小流量需求时,可切断汽源,完全由蒸汽蓄热器供汽,避免蒸汽流量计超出最低流量限制造成的惩罚性付费。

在某些应用中,此种作用可节省全部30%的蒸汽费用。

二、制程工艺需要的蒸汽品质和工业蒸汽处理装置电厂蒸汽在产生和使用中主要考虑发电安全和效率,然后才是加热蒸汽的需求。

所以无论在锅炉炉水添加物、给水除氧水处理、蒸汽过热上都与普通自备锅炉蒸汽有一定区别。

首先电厂供应的热网蒸汽一般是热电厂发电以后的副产品,首先为了确保发电效率和安全,蒸汽的过热是必不可少的,有时过热度超过100℃。

蒸汽过热度是影响蒸汽加热和灭菌的一个重要因素,经常会被忽略。

饱和蒸汽灭菌原理是蒸汽遇冷产品凝结而释放出大量的潜热能,使产品的温度上升。

而过热蒸汽,其性质相当于干燥的空气,其本身的传热效率低下;另外一方面,过热蒸汽释放显热而温度下降没有达到饱和点时,不会发生冷凝,此时放出的热量非常小,使得热量传输达不到加热和灭菌要求。

此现象在过热3℃以上时即表现明显。

蒸汽过热还可导致物品快速老化。

所以过热蒸汽首先面临的就是减温减压。

瓦特蒸汽蓄热器在蓄热的同时,内设饱和装置,有效消除热网蒸汽的过热度,实现过热蒸汽的完全饱和。

轮胎生产企业蒸汽蓄热器的选型设计与使用

轮胎生产企业蒸汽蓄热器的选型设计与使用

作者简介:王其营(1967-),男,高级工程师, 橡胶机械专业,已发表论文300余篇。

收稿日期:2023-08-14蒸汽流量、压力和温度等参数的稳定性对轮胎硫化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影响较大。

无论是企业自备锅炉生产蒸汽还是购买蒸汽(以下统称为汽源),都不可避免遇到蒸汽流量、压力和温度的波动,甚至出现供汽故障。

为了减少汽源蒸汽流量、压力和温度波动对轮胎生产的影响,也为了避免或减少汽源短期故障对生产造成的损失,可以在汽源与用汽单元/单位之间安装一套蒸汽蓄热器,上述问题就会避免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影响和损失。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就蒸汽蓄热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装用要求等进行简要阐述,同时对蒸汽蓄热器的选型依据、结构设计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作用和效益等进行详细介绍,供同行参考。

1 蒸汽蓄热器的综合介绍我国对蒸汽蓄热器的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并在20世纪80年代从日本全套引进较为先进的设计和制造技术。

经过持续消化、吸收、改进、优化和提高,我国蒸汽蓄热器技术日趋完善。

但是由于国内大多数蒸汽供应和使用单位/企业对蒸汽蓄热器技术不是完全了解,导致蒸汽蓄热器的使用在国内特别是在轮胎生产企业并不是很普遍,使蒸汽蓄热器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让蒸汽蓄热器出现“明珠蒙尘”的现象。

1.1 蒸汽蓄热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流程(1)蒸汽蓄热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简述汽源进入蓄热器,利用筒体内水的蓄热能力,将轮胎生产企业蒸汽蓄热器的选型设计与使用王其营1,曲彦民2 ,王善河2(1.中策橡胶(天津)有限公司,天津 300452;2.山东岱星金属设备有限公司,山东 泰安 271000)摘要:简要阐述蒸汽蓄热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装用要求等,并对蒸汽蓄热器的选型依据、结构设计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作用和效益进行详细介绍,认为蒸汽蓄热器对稳定系统压力和温度、节约能源、保证产品质量起到较好的作用。

关键词:轮胎生产企业;蒸汽蓄热器;选型;设计;使用中图分类号:TQ330.8文章编号:1009-797X(2024)01-0062-07文献标识码:B DOI:10.13520/ki.rpte.2024.01.013蒸汽中的热能以高压饱和水的形式储存起来(即为充热过程);在蒸汽需求量增加时,高压饱和水瞬间转化为高压过热水并发生“闪蒸”,产生大量的饱和蒸汽(即为放热过程)。

锅炉蓄热系数的理论计算

锅炉蓄热系数的理论计算
2. 2 汽包蓄热
M Pa)
式 ( 2) 可表达为 : HR = D + C′ b
d Pb dt ( 4)
这就是 DEB 中热量信号的基本形式 。
4 汽包蓄热系数 Cb 的计算
4. 1 汽包中介质蓄热变化
汽包流入蒸汽流量 ( 即锅炉蒸发量 ) D q 与流出蒸 汽流量 D k 之间的偏差转化为汽包的蓄热增量 , 使汽 包金属及汽包介质中积蓄了一定的热力势能 , 形成了 汽包压力 Pb ,蓄热系数为 Cb 。
1 传统的 Ck 整定方法
通常采用试验的方法 ( 系统辨识) 或仅凭经验整定 锅炉的蓄热系数 ,试验时稳定锅炉燃烧 ,保持进入炉膛 的 给煤 ( 粉 ) 量不变 , 阶跃改变汽机调门开度 u t , 获取
收稿日期 : 2003 - 04 - 06 ; 修回日期 :2003 - 06 - 14
密结合当前的参数测试和 PSS 投运工作 , 加强技术培 训工作 ,从而使新技术的应用有一个比较扎实的基础 。 各发电公司 ( 厂) 是励磁系统设备的主人 , 不仅要 搞好自身的技术 、 设备管理 ,而且还应在技术条件许可 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满足电网的要求 , 应在电网的统 一协调下 ,分阶段积极配合做好励磁系统和 PSS 参数 实测建模工作 。在现场参数实测的基础上 , 进行江苏 电网励磁系统及 PSS 的参数辨识 , 并根据 PSASP 及 PSS/ E 等应用程序的模型要求 , 建立励磁系统及 PSS 数据库 , 从而实现 PSASP 及 PSS/ E 等应用程序的自 动调用 ,以便于资源共享 。 5. 3 加强对励磁系统技术特性的管理 目前 ,江苏省对励磁系统尚缺乏统一而有效的管 理 ,为了保证电网安全 、 稳定运行和无功优化组合 , 应
2] 了一个大型燃煤火电机组的动态模型结构[ 1 、 , 为建

蒸汽蓄热器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

蒸汽蓄热器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
沈建锋 。 刘 伟
( 江 苏中核 华 纬 工程 设 计研 究有 限公 司, 江 苏 南 京 2 1 0 0 1 9 )
摘 要: 为提 高蒸汽 蓄热 器设 计质 量 , 从 基本 结构 和 工作 原 理 入 手 , 对其 设 计 选型 过 程 中涉及
的诸 如 蓄热容 积 、 蓄 热量 、 喷 头数 量 以及 充 、 放 热 特 性 等 参数 进 行 分 析 。在 此 基础 上 , 对 闪 蒸量 为 5 4 t / h的蒸 汽蓄 热器进 行设 计计 算 , 所得 结果 可供 特殊 试验 目的用蒸 汽蓄 热器 的设计作 参 考。
d e s i g n e d .T h e r e s u l t s c a n b e u s e d i n d e s i g n o f s t e a m a c c u mu l a t o r f o r e x p e i r me n t l a p u r p o s e s .

路及 方法 , 对设 计过 程 中若 干 注意事 项进行 总结 , 并
结合 案例 进行分 析 , 以期 达 到交 流经 验 和完 善 设 计
的 目的 , 对 提高蒸 汽 蓄热 器 工程 设 计 质 量具 有 参 考
意 义。
集 中供 热 和 热 电冷 联 产 等 应 用 中有 很 大 的 发 展 前 景, 国家 标 准 G B 5 0 0 4 1— 2 0 0 8 { 锅炉 房设 计规 范 》 中 也作 了推荐 。合 理 使 用蒸 汽 蓄热 器 , 一 般 可 节 约 燃 料3 %~ 2 0 %[ 。 一 。
第3 1 卷, 总第 1 8 0期 2 0 1 3年 7月 , 第 4期
《节 能 技 术 》
ENERGY CONS ERVAT1 0N TECHN0L 0G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期上的平均负荷的差的积分即式 (4) 所得的积
分曲线, 代表了蓄热器内充热 (汽) 状态的变化, 即
蓄热器内蓄存热量 (蒸汽量) 的多少。 最高点和最
低点之间的距离就代表了蓄存热量的变化, 由于
积分曲线是对应整个波动周期的, 这一变化也就 是整个波动周期蓄热量的变化, 即蓄热器调节供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The Per iod ic In tegra l Curve M ethod in D iv ided Section s for Ca lcula ting E ssen tia l Quan tity
fo Reserved Hea t of Steam Storage In sta lla tion
曲线的特点的工程近似处理手段, 可参阅有关文
献[1]。 积分曲线计算法是一个通用的理论计算方
法, 原理如下:
如图 1 为一假设工况的以一昼夜为循环周期
的用汽曲线, 用汽负荷曲线方程为
Q = f (t) (T h- 1)
(2)
此即为计算必须蓄热量普遍方法。
2 分段积分曲线法计算必须蓄热量 的缺陷
∫ 平均负荷
-
热达 7. 1798T , 此后锅炉以 Q 2 = 2. 5676 T ·h- 1 负荷运行, 蓄热器继续充热, 至 B 7 点, t= 17. 15 时, 蓄热器达到 7. 6742 T , 蓄热器达到充热满负 荷状态, 应该充热完了。但由图 3 (d) 可见, 此 刻 并 未 达 到 充 热 完 了的B 4 点, t= 20. 95, 还应继续充 热△Q = 1. 647 T , 才能达到 B 4 点。 因此, 选择的 必须蓄热量 G = 7. 6742 T 偏小。
作为一种间接的节能装置, 蒸汽蓄热器在用 汽负荷变动频繁、 波动幅度大的情况下, 显示出 了较好的操作性能, 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愈来愈 广泛的应用。 设计蒸汽蓄热器需要根据具体工况 确定的一个关键参数是必须蓄热量, 亦即满足充 分调节用汽与供汽间不平衡的最小蓄热量。 蓄热 量太小, 蓄热器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形同虚设; 蓄热量太大, 必将造成蒸汽蓄热器容积过大, 提 高了制造费用, 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正确计算
第 2 期 马连湘: 计算蒸汽蓄热器必须蓄热量的周期分段积分曲线法 1 19
汽、用汽负荷的不平衡所必需的最低蓄热量。该积 分曲线对应于负荷的完整波动周期是这一计算过 程正确性的必要前提。
在如上分段积分曲线法中, 按各分段的积分 曲线最高点与最低点间的距离求取的各分段所谓 “必须蓄热量”G i, 代表了这一 i 份段上蓄热器内 蓄存热量的变化, 但这一分段只是一个完整波动 的一部分, 自身并不构成循环, 这一“必须蓄热量” G i 没有实际意义, 依据式 (6) 取 G i 的最大值作为 整个波动周期的必须蓄热量是错误的。 这种算法 忽略了积分曲线与整个波动周期对应的前提, 没 有考虑各个分段之间时间顺序上的相互关系。
A 1= ∃Q 1= 0. 4953, A 2= - 7. 6742,
A 3= 7. 1798, A 4= 2. 060, A 5= - 2. 060 由以上的计算结果可绘出简化分段积分曲线 如图 3 (d) 所示。 每一分段最高点、最低点间的间 距为 G 1 = 7. 6742 (T ) G 2 = 2. 060 (T ) 带入式 (6) 得
第 22 卷 第 2 期 2001 年 6 月
青 岛 化 工 学 院 学 报 Jou rna l of Q ingdao In stitu te of Chem ica l T echno logy
文章编号: 1001- 4764 (2001) 02- 0117- 04
计算蒸汽蓄热器必须蓄热量的 周期分段积分曲线法
M A L ia n -x ia ng
(Co llege of M echan ical Eng ineering, Q ingdao In stitu te of Chem ical T echno logy, Shandong Q ingdao 266042)
Abstract: Tw o ba sic m ethod s of ca lcu la t ing the essen t ia l quan t ity of reserved hea t of steam sto rage in sta lla t ion s a re b riefly in t roduced. O ne is the m ethod of in teg ra l cu rve and the o ther is the m ethod of in teg ra l cu rve in d ivided sect ion s. T he defect of the la t ter is po in ted ou t and an am ended m ethod is p u t fo rw a rd, w h ich is the p eriod ic in teg ra l cu rve m ethod in d ivided sect ion s. A n exam p le is g iven fo r deta iled exp lana t ion. Key W ords: steam sto rage in sta lla t ion; essen t ia l quan t ity of reserved hea t; in teg ra l cu rve in d ivided sect ion s
须蓄热量。
下面举例分别按以上二种方法计算必须蓄热
量, 并说明周期分段积分曲线法的合理性与正确
性。如图 3 为某用汽负荷曲线, 以 24h 为周期按正
弦规律循环变化, 即
Q=
4+
2sin
Π 12
t
(T ·h-
1)
3. 1 用汽负荷不分段时用积分曲线法确定的必 须蓄热量
-
平均负荷 Q = 4 (T ·h- 1) 积分曲线方程
由 另 一 种 情 况 也 可 推 知 所 选 择 的 必须蓄 热量偏小。蒸汽蓄热器从B 4 点, t= 20. 95 处开始 运行, 此时的最佳状态应为充热完了, 蓄热器蓄存 热量为最多, ∃Q = 7. 6742 T , 放热至 B 5 点后, 充 热至 B 1 点, 此时蓄热器内蓄存的热量为 ∃Q = 6. 1095 T。自B 1 点开始放热至B 2 点结束, 蓄热器应 放热 ∃Q ′= 7. 6742 T , 由于 ∃Q < ∃Q ′, 显见蓄热 器蓄存的热量不足。B 4 点充汽完了, 达到最大蓄 热量时蓄热器蓄存的热量不足以持续放热到 B 2 点, 蓄热器的必须蓄热量偏小。
的做法, 从而在满足平衡波动负荷的前提下, 减少 必须蓄热量, 缩小蒸汽蓄热器容积, 降低制造费 用。
此平均负荷以直线L 示于图 1 中。则在锅炉
-
与用户间装有蓄热器时, 锅炉可以平均负荷 Q 定
-
常供汽。 而当Q < Q 时, 锅炉供汽多于用户用汽,
-
蓄热器充汽; 当 Q > Q 时, 锅炉供汽少于用户用
G = X ∃Q A - ∃Q B (T )
(5)
充汽、放汽压差决定;
Υ——充水系数, 根据经验选取; G ——必须蓄热量, m 3 (汽)。
分析不同工况下的用汽负荷曲线, 就可计算
出相应的必须蓄热量, 目前有三种计算方法[1, 2]:
高峰负荷计算法、充热速率计算法和积分曲线计
算法等。 前两种计算方法是根据特定情况下用汽
动负荷的几个分段, 分别计算出每段的平均负荷, 并由此画出每段的积分曲线, 求出每个分段的必
须蓄热量 G i, 则其中的最大值即为整个波动周期 的必须蓄热量, 即
G = m ax{G i}
(6)
然而, 笔者认为, 这一现行的计算方法是不正
确的, 其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将偏小。
分析积分曲线法可知, 波动负荷与整个波动
汽, 蓄热器放出蓄存的蒸汽以补锅炉供汽的不足。
-
对用汽负荷Q 与平均负荷Q 的差值积分
∫t -
△Q = (Q - Q ) d t (T )
(4)
o
则可得如图 2 所示的积分曲线。 该曲线代表了在
完全平衡波动负荷的过程中蓄热器内充热状态的
分段积分曲线法的原理是: 把一个波动周期
的连续负荷曲线按接近的峰值分成数段, 作为波
∫ ∫ △Q =
t-
(Q -0Βιβλιοθήκη Q )dt = -2
t
sin
0
Π 12
td
t
由此可画出简化周期积分曲线如图 3 (b) 所
示。 其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间距即为必须蓄热量,
G = 15. 28 (T ) 3. 2 用分段积分曲线法确定必须蓄热量
分段方法应有最佳方案, 该方案使必须蓄热 量为最小, 本文不研究这一问题, 因而本例中的分 段方法是随意的, 不一定使必须蓄热量为最小。如 图 3 (c) 所示, 将整个循环周期为两段, 第一段为 t = 0~ 16, 第二段为 t= 16~ 24, 可得如下计算结 果:
蒸汽蓄热器的必须蓄热量, 是合理设计蒸汽蓄热 器的重要前提条件。 目前常用的分段积分曲线法 是一种分时段调整锅炉的供热量, 从而缩小必须 蓄热量的方法。 作者认为这一种方法给出的必须 蓄热量小, 必须加以修正才能给出正确的计算结 果。
1 必须蓄热量的计算方法—— 积分 曲线法
收稿日期: 2000- 11- 30 作者简介: 马连湘 (1962~ ) , 男, 硕士, 副教授
-
Q=
1 24
24
f
0
(t) d t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