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真实的高度》课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真实的高度PPT课件

“不,我不想坐在您的肩头上摘苹果,
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
“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
面对一张张冷酷无情的退稿笺
jiān,小仲马没有沮丧,仍然不露 声色地坚持创作。
1848年,小说《茶花女》
问世,使小仲马一举成名。1852 年,《茶花女》又被改编成同名话
剧,演出获得更大的成功。
“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
小仲马(1824-1895年)
小仲马(1824-1895年),19世纪 法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 《茶花 女》是小仲马的成名作、代表作。 据称,《茶花女》当时一经出版即 轰动全国。小仲马也因此一举成名, 他又把小说改编为剧本。1852年, 五幕剧 《茶花女》上演了。剧场爆 满,万人空巷。 小仲马后来写了 20余部剧作,现 实主义倾向更为鲜明。其中有《半 上流社会》《金钱问题》、《私生 子》、《放荡的父亲》、《欧勃雷 夫人的见解》、《阿尔丰斯先生》、 《福朗西雍》等。小仲马作为法国 现实主义戏剧的先驱者之一,其剧 作富有现实的生活气息,以真切自 然的情理感人,结构比较严谨,语 言通俗流畅。
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 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敲门砖,而且 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笔名, 以避免那些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 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大仲马得知他的儿子小仲马寄出的稿子 总是碰壁,便对小仲马说:“如果你能在寄 稿 时,随稿给编辑先生们附上一封短信,或者 只是一句话,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或 许情 况就会好多了。”
小仲zhòng马 伯爵jué 退稿笺jiān
沮jǔ丧
迥jiǒng然不同
著名
盛名
知名
大名鼎鼎
一举成名 名不见经传
碰壁
肩头
苹果
真实的高度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 一件什么事?(在读正确、读通顺的 基础上,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选读课文 7 真实的高度》优质教案_4

《真实的高度》教案教材分析:《真实的高度》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不依靠父亲大仲马的盛名,坚持以自己的真才实学实行文学创作,最终以《茶花女》问鼎文坛的感人故事。
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不露神色、迥然不同”等词语的意思。
2.抓住人物语言,通过朗读、想象等途径,感受小仲马永不言败、坚持不懈的品质。
3.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在多向互动对话中启迪思维,提升水平。
教学重难点:抓住人物语言,通过朗读、想象等途径,感受小仲马永不言败、坚持不懈的品质。
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前置自学提纲:(一)朗读课文。
反复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二)识记生字词。
1.在课本上给生字注音,并口头组词。
注意一下带点的字。
基督山伯爵大名鼎鼎冷酷退稿笺迥然不同震撼2.易写错的字:自己找出来。
(预习本)(三)解释词语。
(文中的意思,写在书上)碰壁盛名不露声色笔名迥然不同迫不及待名不见经传其它需要重点体会的词语:(写在书上)(四)课文一共写了几件事?概括每件事的主要内容。
(写在预习本上)(五)抄写句子。
1.抄写下列句子(预习本),并说说体会到什么,在书上批注。
①我是大仲马的儿子。
②不,我不想坐在您的肩头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
③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
2.提两个问题写在书上。
3.读了课文,你觉得小仲马具有哪些精神?从文中画出语句写上体会。
(六)查阅相关资料。
大仲马、小仲马、《茶花女》。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板书课题:真实的高度。
师:你们看到“高度”这个词语时,你最先想到什么高度?(事业上的高度;成绩上的高度;建筑物的高度等)那么,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的“高度”又是指什么呢??(小仲马事业上的高度)二、前置自学情况展示。
1.朗读生字:课件出示: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回报读。
2.指导书写:鼎、迥“鼎”字主要是笔画笔顺。
“迥”与“同”比较。
3.朗读课文:小组选择自己最想读的一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评价。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选读课文 7 真实的高度》优质课教学设计_5

教学目标:1.学会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碰壁”、“敲门砖”、“摘苹果”等比喻义的词,体会比喻义词的好处,并尝试着在实际语境中使用比喻义词。
2.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感受小仲马坚持不懈,依靠自己的品质。
知道当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时,会使人物品质更加鲜明起来。
教学过程:1.直接揭题,读题。
2.词语检查名不见经传碰壁敲门砖摘苹果(点评:这几个都是课文中的关键词,能协助学生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而且这里面就有一些比喻义的词,学生能够边说边理解。
)3.梳理故事师:课文中出现了三个人物,主角是谁?同学们能不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刚开始,小仲马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
他每次寄稿都碰壁,但还是没有利用父亲这块敲门砖,仍然自己去摘苹果(坚持持续地创作),最终一举成名。
一、聚焦正面描写、学会比喻义词1.师:读了课文,小仲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坚持不懈;依靠自己)(交流学生读完文章后的初步印象,有助于学生形成对人物的立体感。
)师:这些正是小仲马的优秀的品质。
(板书:品质)师:现在请你们默读课文,画出直接描写小仲马的优秀品质的句子,并在旁边批注理由。
2.聚焦语言出示:“不,我不想坐在您的肩头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
”(1)师:这里的摘苹果是真的摘苹果吗?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小仲马不想依靠父亲的名声去获得成功,因为那样的成功没意思。
)师:肩头表面上是指肩膀,实际上指父亲的盛名;摘苹果表面上是指摘苹果,实际上指获取成功。
(板书:肩头摘苹果)师: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意思的?(联系上下文)(我们不止讲课文内容,还要向学生渗透阅读策略。
这样,学生就能够在阅读其他文章时迁移了。
)师:像这样有含义的词语,我们叫比喻义的词,读。
板书:比喻义的词师:用上这比喻义的词到底好吗?我们来看看这两句话。
出示:“不,我不想坐在您的肩头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
”“不,我不想以您的盛名来取得成功,那样取得的成功没味道。
真实的高度

• A:或许在父亲的帮助下,小仲马也可以顺利通往成 功之路。学完课文,你是赞成小仲马依靠父亲的帮 助还是自己的努力?写下你赞成或反对的理由。 • B:改写课文:如果一开始小仲马借助父亲的盛名, 轻而易举地出名了,结果怎样? • C:面对小仲马的艰难历程,你有什么感言?联系自 己的实际情况,说说小仲马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发?
面对一张张冷酷无情的退稿笺,小仲马 不露声色 没有沮丧,仍然不露声色地坚持创作。
一张张冷酷无情的退稿笺
您的散文主题思想不正,予以退回 您的小说构思太过普通,予以退回
您的文章文笔过于稚嫩,予以退回
……
面对一张张冷酷无情的退稿笺,小仲马 不露声色 没有沮丧,仍然不露声色地坚持创作。
面对一张张冷酷无情的退稿笺,小仲马 不露声色 坚持 没有沮丧 没有沮丧,仍然不露声,五幕剧《茶花女》上演时,剧场爆 满,万人空巷,获得了更大的成功。小仲马把 这个喜讯告诉远在比利时的父亲时.电报上写道 “第一天上演时的盛况,足以令人误以为是您的 作品。”父亲立即回电,那大仲马会说什么呢?
我最好的作品正是你,儿子!
• • • • •
晋朝书法家父子:王羲之 王献之 北宋文学家父子: 苏 洵 苏轼 苏辙 波兰科学家母女:居里夫人 伊雷娜•居里 美国总统:老布什 小布什 奥地利音乐家父子:大施特劳斯 小施特 劳斯
面对一张张退稿笺
夜深人静的夜晚,小仲马--------
烈日炎炎的夏日里,小仲马-------大雪纷飞的寒冬中,小仲马--------
朋友邀请外出游玩的日子,小仲马--„„
面对一张张冷酷无情的退稿笺,小仲马 不露声色 没有沮丧,仍然不露声色地坚持创作。
如果你能在寄稿时,随稿给编辑 先生们附上一封短信,或者只是一句 话,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或许 情况就会好多了。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选读课文 7 真实的高度》优质课教学设计_10

7.真实的高度《真实的高度》是人教版第7册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选读课文,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不依靠父亲大仲马的盛名,坚持以自己的真才实学实行文学创作。
最终以《茶花女》问鼎文坛的感人故事。
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碰壁、不露声色、迥然不同”等词语的意思。
2、抓住人物语言,通过朗读、想象等途径,感受小仲马永不言败、坚持不懈的品质。
3、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在多向互动对话中启迪思维,提升水平。
教学重难点:1、理解小仲马的语言中包含的深刻含义;2、学习小仲马的品质。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导入课文。
1、(教师板书“高度”)当你们看到“高度”这个词语时,你最先想到什么高度?(事业上的高度;成绩上的高度;建筑物的高度等等)2、(教师板书:真实的)这节课就来学习小仲马在事业上的真实的高度。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抓住“谁干了什么事”来概括。
)2、读词语。
大仲马 zhònɡ伯爵 jué稿笺jiān 沮丧 jǔ不露(lòu)声色一举成名大名鼎鼎名不见经传(zhuàn) 迥(jiǒnɡ)然不同广为流传赞叹不已有哪些字难?说一说巧记方法。
指名朗读上述词语。
2、理解词语。
请同学们结合句子来理解——词不离句,忘记了!三、探究新知,多元感悟。
(一)出示自学要求:1、在小仲马眼里,“真实的高度”指什么?2、小仲马是怎样一步一步追求属于自己的真实的高度的呢?3、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小仲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真实的高度?带着这些问题,请大家快速读课文。
“不动笔墨不读书”,能够用笔在书上做上批注记号。
读完,分小组讨论。
(二)、学生自学(三)、交流、汇报1、在小仲马眼里,“真实的高度”指什么?理解课题含义。
(真才实学,真实的水平;凭自己的实力,取得应有的地位。
)大家说得都很好,其实,文中的主人公小仲马说的话,就比较含蓄地表示了出来了。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真实的高度》

他迫不及待地乘车去拜访大仲马。令他大吃一惊 的是,《茶花女》这部伟大的作品,作者竟是大 仲马名不见经传的儿子小仲马。 1848年,小说《茶花女》问世,使小仲马一 举成名。1852年,《茶花女》又被改编成同名话 剧,演出获得更大的成功。 那位资深编辑曾经疑惑地问小仲马:“您为 何不在稿子上署上您的真实姓名呢?”小仲马说: “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老编辑对小仲马的 做法赞叹不已。
小仲马说:“不,我不想坐在您的肩头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 果没味道。” 小仲马说:“不,我不想 。”
不露声色
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 不露声色 做自己事业的敲门砖,而且不露声色地给 自己取了十几个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
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面对一张张冷酷无情的退稿笺,小仲 马没有沮丧,仍然不露声色地坚持创作。 不露声色
。
2.一举成名的小仲马又父亲的盛名做敲门砖, 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笔名, 一张张冷酷无情的退稿笺, 不露声色地坚持创作。 小说《茶花女》问世, 一举成名。 又被改编成同名话剧, 演出获得更大的成功。 小仲马 大仲马的儿子 大仲马
请你结合课题“真实的高度”选择其中一个内容写话 ⒈老编辑对小仲马的做法赞叹不已,他这样写道:
面对一张张冷酷无情的退稿笺,小仲 马没有沮丧,仍然不露声色地坚持创作。 不露声色
第一次稿子寄出去后,他收到了编辑部寄来的退稿笺,上面这样写 道:…… 第十次稿子寄出去后,他收到了编辑部寄来的退稿笺,上面这样写 道:……
7 真实的高度 大仲马是19世纪法国作家。他写了很多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有长篇小说《三个火枪手》《基度山 伯爵》等。这些作品广为流传。 一天,大仲马得知他的儿子小仲马寄出的稿子 总是碰壁,便对小仲马说:“如果你能在寄稿时, 随稿给编辑先生们附上一封短信,或者只是一句话, 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或许情况就会好多了。” 小仲马说:“不,我不想坐在您的肩头上摘苹 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年轻的小仲马不但 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敲门砖,而且不露 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 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面对一张张冷酷无情的退稿笺,小仲马没有沮 丧,仍然不露声色地坚持创作。他的长篇小说《茶 花女》寄出后,终于以其绝妙的构思和精彩的文笔 震撼了一位资深编辑。这位知名编辑和大仲马有着 多年的书信来往。他看到寄稿人的地址同大作家大 仲马的丝毫不差,怀疑是大仲马另取的笔名,但作 品的风格却和大仲马迥然不同。带着兴奋和疑问,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真实的高度》

磐安县实验小学应兰兰主题的确定:《真实的高度》作为选学课文出现,篇幅简短,中心明确,觉得此文在教学内容上很难突破,首先考虑的是课文的中心:真实的高度,即靠自己的努力获取成功。
与之相似亦或相反的人和事不胜枚举,未免有些落入俗套,所以最终放弃。
接着考虑从主要人物着手,展现人物的多面性,只是时间不允许我到图书馆里大海捞针,而事实上小仲马的《茶花女》之所以一举成名,主要与其中多半是自传的成分有关,这样的内容此时又不适宜让小学生了解,最后决定剑走偏锋,从阅读方法的指导入手,跟学生一起来分享读书的方法。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了解几组名人父子的故事。
2、通过人物介绍,掌握抓关键词来快速阅读的方法。
3、增加阅读量,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父子》FLV,课件预习内容:读准字词,读通句子。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2016春晚歌曲之一《父子》,创设情境一、单刀直入1、直揭课题刚才同学们听到是一首打动了无数听众的来自201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歌曲,名叫《父子》。
今天这节课,咱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父与子的课文,题目是----《真实的高度》。
齐读课题2、学生质疑学贵有疑,看到这个题目,你心中有什么疑问?二、抛砖引玉1、自由读课文,到文中去找答案。
读完请举手示意。
2、文中的父子分别是谁?(大仲马小仲马)让我们首先去了解一下这位父亲----大仲马3、学法指引①找出文中描写大仲马的相关语句,圈出关键词。
②下面咱们一起来介绍一下这位父亲,首先我们知道他是小仲马的父亲。
学生说,老师课件出示相应的关键词。
预设:大仲马是19世纪法国作家。
大仲马最著名的作品是《三个火枪手》《基度山伯爵》。
大仲马的作品广为流传。
大仲马大名鼎鼎。
大仲马想帮助儿子早点出名。
③刚才我们通过找关键词,画导图的方法快速的了解了父亲----大仲马,下面请同学们用相同的方法来了解----小仲马。
3、学法实践①用找关键词的方法了解小仲马。
板书出示:预设:小仲马是大仲马(名不见经传)的儿子。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选读课文 7 真实的高度》优质课教学设计_9

一片树叶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既有时代感又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通过描写小兔子、小猴、小熊都喜爱小黄牛栽下的小椿树,但小椿树还是被他们摘得“一片叶子也不剩了”,告诉孩子们应该严于律己,理解和行动要统一,也说明“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本课要求认字16个:椿、欣、抖、阵、嫩、册、签、秀、攀、醉、味、尝、滋、仅、瞪、剩。
写字8个:漂、欣、赏、味、滋、接、伙、呆。
课后思考题:小猴子回来看见小椿树一片叶子也不剩了会说什么?意在训练学生的想象水平,激发学生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意识。
教学目标:1、认字16个,会写8个。
2、读通、读顺、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树木的喜爱之情。
4、理解“知行统一”的道理。
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黄牛栽的小椿树,也意识到小椿树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而且都觉得应该爱护小椿树,但是最后小椿树还是一片叶子也不剩了,问题不是出现在懂不懂道理上,而是出现在每个人不能自律上,他们懂得大道理却原谅自己的不良行为,他们的理解与行动不统一。
2、教学时能够使用插图,启发学生想象每个小动物想了什么,做了什么。
能够分角色做,全班集中讨论,每当一个小动物来到小椿树前,小椿树会想什么?小动物摘了树叶,小椿树又会怎么想?体会小椿树对小动物的爱心,以及被摘掉叶子的痛苦。
3、能够分角色表演课本剧,情感在表演中升华,体验在表演中升级。
既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又做到融语言文字学习与语文综合水平于一体。
拓展练习:一、比一比,再组词。
漂()妹()接()火()飘()味()按()伙()二、根据课文内容连线。
小黄牛取一片叶子做纪念。
小兔子在小树旁立了一块木牌。
小猴子摘一片叶子尝尝是什么滋味。
小熊把一片嫩叶夹在画册里当书签。
三、调整下面词语的顺序,各组成一句完整的话。
1、小心地叶子一片小兔子摘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掐下了树叶仔细地小猴子一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资料:椿树:落叶乔木,有两种,一为香椿,其枝叶有香气,春季发嫩芽可掐下来食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真实的高度》课文
真实的高度
大仲马是19世纪法国作家。
他写了很多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长篇小说《三个火枪手》《基度山伯爵》等。
这些作品广为流传。
一天,大仲马得知他的儿子小仲马寄出的稿子总是碰壁,便对小仲马说:“如果你能在寄稿时,随稿给编辑先生们附上一封短信,或者只是一句话,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或许情况就会好多了。
”
小仲马说:“不,我不想坐在您的肩头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
”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敲门砖,而且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面对一张张冷酷无情的退稿笺,小仲马没有沮丧,仍然不露声色地坚持创作。
他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寄出后,终于以其绝妙的构思和精彩的文笔震撼了一位资深编辑。
这位知名编辑和大仲马有着多年的书信来往。
他看到寄稿人的地址同大作家大仲马的丝毫不差,怀疑是大仲马另取的笔名,但作品的风格却和大仲马迥然不同。
带着兴奋和疑问,他迫不及待地乘车去拜访大仲马。
令他大吃一惊的是,《茶花女》这部伟大的作品,作者竟是大仲马名不见经传的儿子小仲
马。
1848年,小说《茶花女》问世,使小仲马一举成名。
1852年,《茶花女》又被改编成同名话剧,演出获得更大的成功。
那位资深编辑曾经疑惑地问小仲马:“您为何不在稿子上署上您的真实姓名呢?”小仲马说:“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
”老编辑对小仲马的做法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