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指示剂选择方法
酸碱滴定指示剂的选择

酸碱滴定指示剂的选择酸碱滴定指示剂是一种可以通过颜色的改变来指示滴定终点的化学物质。
根据滴定过程中pH的变化,可以选择不同的指示剂来实现准确的滴定。
常用的酸碱滴定指示剂有苯酚磺酸、溴刚酸、甲基红、甲基橙、酚酞、溴酚蓝、溴酸高锰酸钾等。
1.苯酚磺酸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其pH范围在1-2之间变色,可用于酸滴定。
2.溴刚酸在pH为3-4时呈现黄色,用于滴定弱酸。
3.甲基红是一种弱酸性指示剂,pH在4.2-6.3时变红色,可用于酸滴定。
4.甲基橙对酸碱都有较强的指示能力,pH在3.1-4.4时呈现红色,可用于酸滴定。
5.酚酞的pH范围在8.2-10之间变色,可用于弱碱滴定。
6.溴酚蓝呈现黄色,当pH值为6.0时变色,可用于弱酸滴定。
7.溴酸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酸碱滴定中可作为指示剂和滴定剂,当滴定终点附近出现粉红色时停止滴定。
在选择适当的酸碱滴定指示剂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滴定过程中pH值的范围:不同的滴定反应具有不同的pH 范围,因此指示剂的pH变色区间要与滴定反应的pH范围相匹配。
2.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化学品的滴定终点:滴定终点是指溶液中被测定物质与滴定试剂的化学反应达到完全的点。
在选择指示剂时,需要确保其变色范围与化学品的滴定终点相一致,以确保准确的滴定。
3.指示剂的稳定性:选用的指示剂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易受光、热、氧化等因素影响。
4.指示剂与滴定试剂的相容性:指示剂与滴定试剂应该相容,不产生相互干扰或反应的产物。
总之,选择适当的酸碱滴定指示剂对于准确完成滴定分析非常重要。
根据滴定的酸碱特性和变色范围,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可以提高滴定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酸碱滴定指示剂选择原则

酸碱滴定指示剂选择原则1.引言酸碱滴定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滴定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在滴定过程中发生颜色变化,从而指示滴定终点的到来。
本文将介绍酸碱滴定指示剂选择的原则。
2.酸碱滴定指示剂的分类根据颜色变化原理的不同,酸碱滴定指示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pH指示剂:它们的颜色变化与溶液的酸碱性(pH)有关,常见的p H 指示剂有甲基橙、溴酚蓝等。
2.氧化还原指示剂:它们的颜色变化与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有关,常见的氧化还原指示剂有硫代溴酸钠、二茂铁等。
3.金属指示剂:它们的颜色变化与金属离子的存在或生成有关,常见的金属指示剂有铬黄、二苯基胺蓝等。
3.酸碱滴定指示剂选择原则在选择酸碱滴定指示剂时,应考虑以下原则:3.1选择合适的p H范围不同的滴定反应在不同的pH范围内进行,因此选择合适p H范围的指示剂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选择的指示剂应在滴定终点的附近发生显著的颜色变化。
例如,在p H值为8.2-10.0的范围内,百里酮蓝(B ro mo th ym ol Bl ue)可以被使用作为指示剂,它的颜色从黄变为蓝。
3.2颜色变化鲜明选择的指示剂颜色变化应鲜明明显,以便观察到滴定终点。
优选那些颜色转变剧烈、饱和度高的指示剂。
3.3不受环境影响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应该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温度、光照和溶剂等。
3.4良好溶解性选择具有良好溶解性的指示剂,以确保其在滴定中均匀分布,避免颗粒聚集导致颜色变化不均匀。
3.5经济实用性选择成本较低、易于获取的指示剂,以降低实验成本。
4.示例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酸碱滴定指示剂的示例:苯酚红-:适用于酸碱滴定终点p H范围为1.2-2.8的滴定。
溴酚绿-:适用于酸碱滴定终点p H范围为3.0-4.6的滴定。
甲基橙-:适用于酸碱滴定终点p H范围为3.1-4.4的滴定。
这些指示剂的选择是根据其色谱特性和化学反应的pH范围而确定的。
结论酸碱滴定指示剂的选择是化学分析中非常关键的步骤。
化学酸碱滴定反应的指示剂选择

化学酸碱滴定反应的指示剂选择化学滴定反应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
在滴定中,为了确定酸碱溶液的终点,通常会使用指示剂。
指示剂是一种可以通过颜色变化来指示滴定终点的物质。
在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时,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指示剂的酸碱性质、变色范围、变色区间和反应条件等。
本文将介绍化学酸碱滴定反应的指示剂选择。
1. 酸碱指示剂的分类酸碱指示剂可分为几种常见类型,包括酸碱指示剂、中性指示剂和氧化还原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根据pH值变化时颜色的变化来判断酸碱溶液的性质;中性指示剂在中性范围内变色;氧化还原指示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物质氧化还原状态变化时变色。
2. 常见酸碱指示剂的选择2.1 酚酞指示剂酚酞指示剂常用于酸碱滴定中,其在pH为8.2-10之间呈现红色,pH低于8.2时呈现无色。
酚酞指示剂对于强酸和弱碱的滴定非常适用,如硫酸和氢氧化钠的滴定。
2.2 酚酞蓝指示剂酚酞蓝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中性到碱性溶液中呈现蓝色。
其变色范围为pH值在3.0-4.6之间,常用于酸溶液的滴定。
2.3 甲基橙指示剂甲基橙指示剂在pH为3.1-4.4之间呈现红色,比酚酞指示剂的pH 范围更窄。
甲基橙指示剂对于浓度较低的酸的滴定非常适用,如稀硫酸。
2.4 甲基红指示剂甲基红指示剂在pH为4.2-6.3之间呈现红色,常用于中性到弱碱性溶液的滴定。
和甲基橙指示剂相比,甲基红指示剂的酸性范围更窄。
3. 中性指示剂的选择3.1 酚酞紫指示剂酚酞紫指示剂是一种常用的中性指示剂,其在pH为6.8-8.2之间呈现紫色,可以用于中性溶液和弱酸弱碱的滴定。
3.2 溴甲蓝指示剂溴甲蓝指示剂在pH为3.0-4.0之间呈现蓝色,对于中性溶液和弱酸滴定特别适用。
4. 氧化还原指示剂的选择4.1 二氯苯酚指示剂二氯苯酚指示剂在氧化溶液中呈现红色,还原溶液中呈现无色。
常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滴定,如亚硝酸钠和碘化钾的滴定。
4.2 亚甲基蓝指示剂亚甲基蓝指示剂在氧化溶液中呈现蓝色,还原溶液中呈现无色。
滴定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滴定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滴定酸碱指示剂是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物质,其作用是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质来确定溶液的浓度或反应的终点。
不同的指示剂具有不同的变色范围,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可以使滴定过程更加准确。
现在,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滴定酸碱指示剂及其选择方法。
1. 酚酞指示剂
酚酞是一种酸性指示剂,其在PH值为8.2到10之间变色,由灰紫色变为深红色。
因此,酚酞常用于测定弱酸和弱碱的浓度,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的终点。
酚酞—甲基橙混合指示剂是一种酸碱中和指示剂,其混合比例为1:1。
在PH值为4.2到6.2之间,溶液从黄色变为深红色,然后在PH值为8.2到10之间,溶液又从深红色变为橙色。
4. 酸碱过渡区指示剂
选择滴定酸碱指示剂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变色范围: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该与要滴定的溶液的PH值范围相匹配。
如果选择的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不对应,则可能会导致滴定误差。
2. 反应速度:指示剂的反应速度应该与要滴定的溶液的反应速度相匹配。
如果指示剂的反应速度太快,则可能无法观察到明显的颜色变化,从而导致滴定误差。
如果指示剂的反应速度太慢,则可能会浪费较长时间。
3. 稳定性:指示剂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以长时间储存而不会失效。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选择合适的滴定酸碱指示剂才能确保滴定结果的准确性。
酸碱滴定指示剂的选择

选择指示剂时,1、一般要求变色明显(所以一般不选用石蕊);2、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恰好中和时的pH要吻合(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部分或全部落在滴定突跃中)。
3、有就是指示剂一定要灵敏,即变色范围不能太宽,紫色石蕊试剂是一般不作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为5~8,太宽了,无法正确指示滴定终点.①在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中,不用石蕊作指示剂,主要原因是:石蕊的“红色→紫色”、“紫色→蓝色”的颜色变化不够明显,不利于及时、准确地作出酸碱是否恰好完全中和的判断。
②强酸强碱相互滴定,生成的盐不水解,溶液显中性,可选择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
酚酞:酸滴定碱——颜色由红刚好褪色;碱滴定酸——颜色由无色到浅红色。
甲基橙:酸滴定碱——颜色由黄色到橙色;碱滴定酸——颜色由红色到橙色。
③强酸弱碱相互滴定时,由于生成强酸弱碱盐使溶液显酸性,所以应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
如盐酸与氨水滴定常用甲基橙,甲基橙的变色范围,3.1-4.4,偏酸性。
(要得到中性溶液则碱稍过量)④强碱弱酸相互滴定时,由于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而应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如NaOH与醋酸滴定常用酚酞,酚酞变色范围,8-10,偏碱性。
(要得到中性溶液则酸稍过量)●说明:①根据指示剂的变色判断出的滴定终点,并不是酸和碱完全反应的等当点,但没有一种指示剂的变色恰好是酸碱完全中和之点,因此把滴定终点看作等当点。
②指示剂用量常用2—3滴,因指示剂本身也是弱酸或弱碱。
若用量过多,会使滴定时酸或碱的消耗量增加。
③滴定突跃指的是,滴定终点前后半滴,带来的pH的范围,如NaOH滴定盐酸,NaOH 少半滴的pH,NaOH多半滴的pH,这两个数值之间就叫滴定突跃。
④最好,终点的颜色变化是浅色变成深色。
这是因为人的肉眼有色彩的停滞,由浅入深的变化更便于观察。
酸碱滴定指示剂的选择

酸碱滴定指示剂的选择
当进行酸碱滴定反应时,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判定滴定点,从而得到准确的滴定结果。
所以,选择适合的酸碱指示剂显得尤为重要。
一、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1. 酚酞:酚酞是一种常用的指示剂,可以在 pH 值为 8.0~10.0 之间变色,其酸性形式为无色,碱性形式为红色。
2. 甲基橙:甲基橙也是一种常用的指示剂,可以在 pH 值为
3.1~
4.4 之间变色,其酸性形式为红色,碱性形式为黄色。
3. 溴甲酚绿:溴甲酚绿可以在 pH 值为 3.8~5.4 之间变色,其酸性形式为黄色,碱性形式为蓝色。
4. 酚菁:酚菁可以在 pH 值为 8.0~10.0 之间变色,其酸性形式为橙色,碱性形式为蓝色。
二、如何选择酸碱指示剂
1. 根据滴定强弱选择
对于强酸强碱的滴定,如盐酸与氢氧化钠的滴定,可以选择鲜艳的指示剂,如甲基橙;对于弱酸弱碱的滴定,如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铵的滴定,则需选择比较灵敏的指示剂,如酚酞。
2. 根据颜色选择
指示剂的变色区间影响着判断滴定点的准确性,因此需要根据滴定反应的 pH 范围和颜色来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如在 pH 值为 9.0 左右的滴定反应中,可以选择酚菁这一变色区间比较明显的指示剂,而在 pH 值为 4.5 左右的滴定反应中,则应选择变色区间比较集中的甲基橙。
3. 少用混合指示剂
混合指示剂是由两种或多种指示剂混合而成,用于满足更广泛的pH 范围,但其变色区间颜色变化不直观,易引起判断失误,因此在滴定反应中应尽可能少用混合指示剂。
综上所述,选择酸碱指示剂应根据滴定强弱、颜色和变色区间等因素进行选择,以达到准确判断滴定点、得出准确结果的目的。
滴定指示剂选择方法

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指示剂颜色变化变色范围(pH)石蕊红—蓝5.0~8.0甲基橙红—黄3.1~4.4酚酞无—红8.0~10.0酸碱中和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之一(1)酚酞:酸滴定碱时:颜色由红刚好褪色。
碱滴定酸时:颜色由无色到浅红色(2)甲基橙:酸滴定碱时:颜色由黄到橙色。
碱滴定酸时:颜色由红到橙色一般不选用石蕊。
酸碱中和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之二为了减小方法误差,使滴定终点和等当点重合,需要选择适当的指示剂。
强酸与弱碱相互滴定时,应选用甲基橙。
强碱与弱酸相互滴定时,应选用酚酞。
强酸与强碱相互滴定时,既可选用甲基橙,也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注意,中和滴定不能用石蕊作指示剂。
原因是石蕊的变色范围(pH5.0~8.0)太宽,到达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不明显,不易观察。
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之三常用的指示剂多是弱酸或弱碱,如石蕊;酚酞和甲基橙是比较复杂的有机酸。
指示剂的分子和离子具有不同的颜色,酸或碱溶液能影响指示剂的电离平衡,因此在酸或碱溶液中指示剂会显示不同的颜色。
中和滴定时选择指示剂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pH稍有变化,指示剂就能改变颜色。
石蕊溶液由于变色范围较宽,且在等当点时颜色的变化不易观察,所以在中和滴定中不采用。
(2)溶液颜色的变化由浅到深容易观察,而由深变浅则不易观察。
因此应选择在滴定终点时使溶液颜色由浅变深的指示剂。
强酸和强碱中和时,尽管酚酞和甲基橙都可以用,但用酸滴定碱时,甲基橙加在碱里,达到等当点时,溶液颜色由黄变红,易于观察,故选择甲基橙。
用碱滴定酸时,酚酞加在酸中,达到等当点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易于观察,故选择酚酞。
(3)强酸和弱碱、强碱和弱酸中和达到滴定终点时,前者溶液显酸性,后者溶液显碱性,对后者应选择碱性变色指示剂(酚酞),对前者应选择酸性变色指示剂(甲基橙)。
(4)为了使指示剂的变色不发生异常导致误差,中和滴定时指示剂的用量不可过多,温度不宜过高,强酸或强碱的浓度不宜过大。
酸碱滴定的指示剂选择

酸碱滴定的指示剂选择酸碱滴定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用于确定溶液中酸和碱的浓度。
在酸碱滴定实验中,选择合适的指示剂至关重要,因为指示剂的选择能够直接影响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酸碱滴定的指示剂选择的重要性,并介绍几种常用的指示剂及其适用的酸碱滴定反应。
一、指示剂的作用和选择原则指示剂是一种能够在酸碱滴定过程中显示颜色变化的物质。
它能够根据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滴定的终点。
在选择指示剂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 颜色变化范围: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范围应与待测溶液的pH变化范围相匹配。
这样才能确保在滴定过程中能够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2. 反应速度和灵敏度:指示剂应具有较快的反应速度和高灵敏度,可以在滴定过程中快速显示颜色变化。
3. 不影响溶液反应:指示剂在待测溶液中的存在不应对滴定反应造成影响,否则会导致滴定结果的误差。
二、常用的酸碱指示剂1. 酚酞:酚酞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它的酸性形式呈现无色,碱性形式则呈现粉红色。
酚酞在pH值范围为8.2-10.0时颜色变化明显,适用于酸性溶液滴定时使用。
2. 溴酚蓝:溴酚蓝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它在酸性条件下呈黄色,在碱性条件下呈蓝色。
溴酚蓝适用于pH范围为3.0-4.6的酸性溶液滴定。
3. 甲基橙:甲基橙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它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在碱性条件下呈黄色。
甲基橙适用于pH范围为3.1-4.4的酸性溶液滴定。
4. 酚酞紫:酚酞紫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它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碱性条件下呈紫色。
酚酞紫适用于pH范围为4.9-6.3的酸性溶液滴定。
5. 酸碱指示剂混合使用:有时,单一的酸碱指示剂可能无法准确判断滴定终点,此时可以尝试将不同的指示剂混合使用。
混合使用的指示剂可以扩大颜色变化范围,增加滴定的准确性。
三、酸碱滴定指示剂的实际应用1. 酸度滴定指示剂的应用:酚酞广泛应用于测定酸溶液中氢氧化物浓度的滴定中。
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质,酚酞的颜色变化可以明确显示滴定终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指示剂颜色变化变色范围(pH)石蕊红—蓝5.0~8.0甲基橙红—黄3.1~4.4酚酞无—红8.0~10.0酸碱中和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之一(1)酚酞:酸滴定碱时:颜色由红刚好褪色。
碱滴定酸时:颜色由无色到浅红色(2)甲基橙:酸滴定碱时:颜色由黄到橙色。
碱滴定酸时:颜色由红到橙色一般不选用石蕊。
酸碱中和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之二为了减小方法误差,使滴定终点和等当点重合,需要选择适当的指示剂。
强酸与弱碱相互滴定时,应选用甲基橙。
强碱与弱酸相互滴定时,应选用酚酞。
强酸与强碱相互滴定时,既可选用甲基橙,也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注意,中和滴定不能用石蕊作指示剂。
原因是石蕊的变色范围(pH5.0~8.0)太宽,到达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不明显,不易观察。
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之三常用的指示剂多是弱酸或弱碱,如石蕊;酚酞和甲基橙是比较复杂的有机酸。
指示剂的分子和离子具有不同的颜色,酸或碱溶液能影响指示剂的电离平衡,因此在酸或碱溶液中指示剂会显示不同的颜色。
中和滴定时选择指示剂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pH稍有变化,指示剂就能改变颜色。
石蕊溶液由于变色范围较宽,且在等当点时颜色的变化不易观察,所以在中和滴定中不采用。
(2)溶液颜色的变化由浅到深容易观察,而由深变浅则不易观察。
因此应选择在滴定终点时使溶液颜色由浅变深的指示剂。
强酸和强碱中和时,尽管酚酞和甲基橙都可以用,但用酸滴定碱时,甲基橙加在碱里,达到等当点时,溶液颜色由黄变红,易于观察,故选择甲基橙。
用碱滴定酸时,酚酞加在酸中,达到等当点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易于观察,故选择酚酞。
(3)强酸和弱碱、强碱和弱酸中和达到滴定终点时,前者溶液显酸性,后者溶液显碱性,对后者应选择碱性变色指示剂(酚酞),对前者应选择酸性变色指示剂(甲基橙)。
(4)为了使指示剂的变色不发生异常导致误差,中和滴定时指示剂的用量不可过多,温度不宜过高,强酸或强碱的浓度不宜过大。
常用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的一般方法如下:1、配制公式(1)用固体试剂配制(欲配浓度为N的浓度VmL):应称试剂克数W=Q(克当量)×N×V/1000(2)用浓度为N0的浓溶液加水稀释配制(欲配浓度为N的溶液VmL):应加浓溶液(3)用已知相对密度的浓酸或碱液配制(欲配浓度为N的溶液VmL):浓酸或碱液应取量(mL)=式中:Q-------克当量;D-------酸或碱溶液的比重;P--------百分含量;2、标定(浓度计算)(1)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浓溶液标定:N= · /V(2)用基准物质(固体试剂)标定:N=3、浓度补正(1)用浓溶液将稀溶液向浓的方向补正时应补加的浓溶液△V(mL)=式中:N--------增浓后要求浓度:---------增浓前浓度。
--------浓溶液浓度。
(2)用稀溶液将浓溶液向稀的方向补正时应补加的稀溶液式中:---------稀释前浓度;N--------稀释后要求浓度;---------稀溶液浓度。
用水稀释时n=0。
也可用救得V,计算△V=V- 。
本标准适用于制备准确浓度的溶液。
应用于容量法测定化学试剂的纯度和杂质含量。
本标准中凡规定用“标定”和“比较”两种方法测定浓度时,不得略去其中任何一种。
且两种方法测得的浓度值之相对误差不得大于0.2%。
以“标定”所得数字为准。
配制0.02N(M)或更稀的标准溶液时,应于临用前将浓度较高的标准溶液用煮沸后冷却的水稀释,必要时重新标定。
一0.05moL/L和0.02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即EDTA-2Na 标准液)1、配制(1)0.05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称取2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1000mL水中,摇匀。
(2)0.02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称取8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1000mL水中,摇匀。
2、标定(1)0.05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称取于约8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氧化锌(ZnO)4.0g,称准至0.0002g。
溶于10mL盐酸和25mL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于刻度,摇匀。
准确量取30-35mL,稀释至100mL,滴加10%氨水至溶液pH≈8。
再加按-------氯化铵缓冲溶液10mL和0.5%铬黑T 指示剂4滴,用0.05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色转变成纯蓝色。
同时作空白试验。
(2)0.02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基准氧化锌1.6g,其余标定方法与0.05M标准溶液相同。
3、计算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按下式计算:式中:W----------氧化锌的质量(g)。
V-------==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用量(mL);0.08137-------每毫摩尔氧化锌的克数。
二0.1N乙酸标准溶液1、配制量取6mL冰醋酸,注于1000mL不含二氧化碳的水,混匀。
1、标定准确量取30-35mL乙配溶液,加入不含二氧化碳的水25mLt 1%酚酞指示剂2-3滴。
用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
2、计算乙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N按下式计算:式中:----------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用量(m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V----------乙酸溶液的用量(mL)。
三0.5moL/L和0.1moL/L亚硝酸钠标准溶液1、配制(1)0.5moL/L亚硝酸钠标准溶液:称取36 g亚硝本酸钠,0.5g氢氧化钠和1g无水碳酸钠,溶于1000mL水中,混匀。
(2)0.1moL/L亚硝酸钠标准溶液:称取7.2g亚硝酸钠,0.1g氢氧化钠和0.2g无水碳酸钠,溶于1000mL水中,混匀。
2、标定(1)0.5moL/L亚硝酸钠标准溶液:称取于120℃烘至恒重的基准无水对氨苯磺酸3g,称准至0.0002g。
溶于200mL和3mL氨水中,加入20mL盐酸和1g溴化钾,将溶液冷却并保持0-5℃,在摇动下,慢慢滴加0.5moL/L亚硝酸钠溶液,近终点时,取出1小滴溶液,以淀粉一碘化钾试纸之,至产生明显蓝色。
放置5min后再以试纸试之,如遥产生明显蓝色,即为终点。
同时于同条件下做参考试验,但不加亚硝酸钠溶液,只以试纸试验以确定终点。
(2)0.1moL/L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基准无水对氨基苯磺酸0.55-0.6g准确称至0.0002g,其余与0.5moL/L标定相同。
3、计算亚硝酸钠标准溶液的克分子浓度moL/L按下式计算:式中:W-------无水对氨基苯磺酸的重量(g);V--------亚硝酸钠的用量(mL);0.1732--------每毫摩尔对氨基苯磺酸()的克数。
四0.1N草酸标准溶液1、配制称取6.3g草酸,溶于1000mL水中,混匀。
2、标定准确量取30-35mL草酸标定液,加入50mL水和20mL10N硫酸。
用0.1N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热至70℃,继续滴定,至溶液所呈粉红色保持30分钟。
同时作空白试验校下结果。
3.计算草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N按下式计算:N=(V1-V2)*N1/V式中:N1-高锰酸钾当量浓度;V1-滴定消耗高锰酸钾数;V-吸取草酸液数;V2-空白试验高锰酸钾用量数。
4.注意事项(1)反应开始时速度很慢,为了加速反应,须将溶液温度加热至70℃左右,不可太高,否则将引起H2C2O4的分解。
H2C2O4→CO+CO2→+H2O (2)溶液有效期一个月。
五1N、0.5N和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1、配制将氢氧化钠配制成饱和溶液,注入内壁敷有石蜡的玻璃瓶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倾取上导清液备用。
(1)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量取52mL氢氧化钠饱和溶液,注入1000mL 不含二氧化碳的水中,混匀。
(2)0.5 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量取26mL氢氧化钠饱和溶液,注入1000mL 不含二氧化碳水中,混匀。
(3)0.1 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量取5 mL氢氧化钠饱和溶液,注入1000mL 不含二氧化碳的水中,混匀。
2、标定(1)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称取105-110℃烘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6g,称准至0.0002g。
溶于80mL水中,加热至沸,加入1%酚酞指示剂2-3滴。
用1N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现粉红色。
(2)0.5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3g,其余同上。
(3)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0.6g加入水50mL,其余同上。
3、计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N按下式计算:N=W/V*0.2042式中:W--------邻苯二甲酸氢钾的重量(g);V---------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mL);0.2042------每毫克当量苯二甲酸氢钾的克数。
六0.1N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配制称取于12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4.903g,称重准确至0.0002g。
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
稀释至刻度,摇匀。
2、计算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按下列计算:式中:W---------重铬酸钾的重量(g)49.03-----每克当量重铬酸钾的克数。
七1N、0.5N和0.1N盐酸标准溶液1、配制(1)1N盐酸标准溶液:量取90mL盐酸,注入1000mL水中,混匀。
(2)0.5盐酸标准溶液:量取9mL盐酸,注入1000mL水中,混匀。
2、标定法一(1)1N盐酸标准溶液:称取于270-30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2g,称准至0.0002g。
溶于80mL水中,加入甲基橙指示剂2-3滴,用1N盐酸滴定至溶液呈橙红色,煮沸2-3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橙红色。
(2)0.5盐酸标准溶液:称取无水碳酸钠1g其余标定同上。
(3)0.1N盐酸标准溶液:称取干燥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0.2g,称准至0.0002g。
溶于50mL水中,加入0.2mL混合指示剂(0.25%靛蓝二磺酸钠水溶液与0.1%甲基橙水溶液等量混合),用0.1N盐酸滴定至溶液由蓝绿色转变成紫色。
盐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N按下式计算:式中:---------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用量(mL);V--------盐酸溶液的用量(mL)。
方法二:1C(HCl),0.5C(HCl),0.2C(HCl),0.1C(HCl)及0.02C(HCl)盐酸标准溶液配制1.配制0.02N HCl溶液:量取1.8毫升盐酸,注入1000mL水。
0.1N HCl溶液量取9毫升盐酸,注入1000mL水。
0.2N HCl溶液量取18毫升盐酸注入1000mL水。
0.5N HCl溶液:量取45毫升盐酸,注入1000mL水。
2.标定(1)反应原理:Na2CO3+2HCl→2NaCl+CO2+H2O为缩小批示剂的变色范围,用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使颜色变化更加明显,该混合指示剂的碱色为暗绿,它的变色点pH值为5.1,其酸色为暗红色很好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