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散打爱好者常见运动损伤及预防
散打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分析与预防

文体用品与科技总第462期2021年3月(上)1、前言散打是以远踢、近打、贴身摔主要技术形式的竞技项目,其对抗强度不言而喻。
在比赛与训练中,常因进攻与防守的手段、时机、距离不得当,而造成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
所以在散打训练当中要用合理的训练方式去避免一些伤病的出现。
然而做到这些并不容易,这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过硬的技术能力等等。
而且近年来散打运动员的水平在不断的提升,对抗运来越激烈,训练强度也在不断的提高。
这些都会进一步的增加运动损伤的发生和身体机能的下降,从而直接影响散打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了解运动损伤,分析运动损伤的原因,在不同方面去预防,使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得心应手,也在一定程度上做好运动保障,让竞技水平不断提高。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专业散打运动员,散打业余练习者。
2.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在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查询,收集各种运动损伤原因的有关资料;(2)专家访谈法: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以及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征求武术界的老前辈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得出一些可行性的观点和见解;(3)逻辑分析法:针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对队员训练比赛进行分析。
3、产生运动损伤原因分析3.1、训练方式不正确训练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是至关重要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环境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有些教练员为了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采取了一系列不正当的训练方式。
为了达到要求这些机构不顾运动员的身体需求强行加以训练。
例如:散打高鞭腿动作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很容易KO 对手的进攻动作,但是在日常的训练中教练员为了达到目的和效果,在技术动作不规范不成熟的情况下进行高鞭腿训练,最后导致髋关节损伤。
类似的教学活动多会出现训练无体系、训练方法混乱、训练强度大、得不到充分放松等情况,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损害了运动员的身体及心理健康,这些事情往往是可以避免,但教练员急于心切达到目标而采取这些不正确、不规范的训练要求和方式,致使损伤持续出现。
武术散打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

武术散打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摘要:随着我国武术散打事业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散打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也日益提升,但由于训练强度的加大和竞赛的激烈程度提高,散打运动员也常常出现运动损伤,成为困扰运动员的长期问题,也是影响武术散打运动健康发展的阻碍。
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武术散打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探讨了背后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武术散打;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预防措施一、武术散打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分析武术散打运动的竞技性和对抗性十分明显,因此,运动员往往会出现运动损伤的问题,成为日常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巨大困扰。
武术散打运动员受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身体四肢、头部和面部,其中,急性损伤发生率多于慢性劳损【1】。
下面就武术散打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分析。
(一)头部、面部的运动损伤武术散打运动主要就是通过踢、打、摔等动作进行对抗的徒手格斗运动。
运动员的头部和面部损伤是武术散打运动中最常出现损伤,这是由于头部和面部主要暴露在外部,没有保护的工具。
另一方面,运动员击打头部和面部是获得评分的主要手段,这也增加了运动损伤的可能性。
(二)手腕和踝关节的运动损伤手腕和踝关节损伤是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出现较普遍的问题,主要由于手腕和踝关节的力量训练不足,或者准备活动不充分引起的。
同时,技术要领掌握不扎实、技术动作不灵活也容易造成手腕和踝关节的损伤(三)小腿和膝关节的运动损伤由于小腿活动较为灵活多变等原因,在散打比赛中,双方运动员多倾向于攻击小腿,这有可能会导致小腿前侧受伤,横踢或者前扫腿时也会造成小腿前侧或内侧软组织损伤。
膝关节的损伤主要是由于运动员动作力度过大,或者技术运用的不规范、防范意识不足等,同时,由于运动员摔倒也可能会导致膝关节损伤。
二、武术散打运动员损伤的原因探讨(一)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知识掌握不够在真正开始训练之前,运动员就应该掌握一些必备的运动损伤知识,比如人体的薄弱点和力量差、易损伤的部位,以及相应的保护手段,但由于运动员的相关知识储备不足,关键时刻就难以有针对性地作出保护措施,从而造成身体的损伤。
散手常见运动损伤预防及应急处理

散手常见运动损伤预防及应急处理这是一篇非常专业的关于散打中运动损伤种类及临时处理措施的文章,一般业余练习者没有医生进行监督,掌握一些运动损伤知识非常重要,一方面预防,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进行正确的应急处理,避免伤势恶化,对保证训练的安全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散手的基础训练过程中,由于训练计划的不完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差,或急于求成的心理原因,都有可能出现伤情,尤其在条件实距、全面实战和比赛中,由于技、战术水平的差异,发一损伤不可避免。
如果出现运动损伤,队员就涌参加正常的教学与训练,从而不能保证训练的系统性和持续性,妨碍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的提高,严重的会缩短运动寿命。
可见,运动损伤的防治在散手运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如果了解和掌握散手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和原因,做好预防,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从而保证训练和比赛的政党进行。
同时,教练员和运动员必须掌握运动损伤的处理及救治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运动损伤后的不良后果,以保证伤情早愈。
(一)散手运动常见的损伤及处理1、擦伤机体表面与粗糙物体相到磨擦而引起的皮肤表层损害,称为擦伤。
运动员在踢靶、打靶或相互对抗时,脚背、手、臂、口、眼、鼻都有可能出现擦伤。
如果擦伤面积较小,可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涂抹;若擦伤面积较大,需用2.5%的碘酒和75%的酒精在伤口周围消毒,再生生理盐水棉球涂除伤口异物,然后用绷带包扎。
擦伤在散手训练中是很常见的,所以为了避免或少发生擦伤,准备活动要充分,训练前要检查器械是否有破损或异物,训练强度和运动量的安排要渐进。
2、挫伤人体某部位受钝性外力作用而引起的局部闭合性损伤,称为挫伤。
运动员在互相对抗时,由于防守不到位,头部,躯干受到重击,或失衡倒地自我保护不合理,都有可能发生挫伤。
如果局部仅有疼痛、压痛、肿胀、功能障碍等较轻症状时,可在局部冷敷新伤药,加压包括扎,抬高患肢;如果出现骨折、肌肉或肌健断裂时,应将肢体包扎固定后送医院治疗。
散打运动损伤的特点原因及其预防

散打运动损伤的特点原因及其预防在散手的基础训练过程中,由于训练计划的不完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差,或急于求成的心理等原因,都有可能出现伤情。
尤其在条件实战、全面实战和比赛中,由于技、战术水平的差异,发生损伤不可避免。
如果出现运动损伤,队员就不能参加正常的教学与训练,从而不能保证训练的系统性和持续性,妨碍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的提高,严重的会缩短运动寿命。
可见,运动损伤的防治在散手运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如果了解和掌握散手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和原因,做好预防,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从而保证训练和比赛的正常进行。
同时,教练员和运动员必须掌握运动损伤的处理及救治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运动损伤后的不良后果,以保证伤情早愈。
笔者一九八五年毕业于武汉体院运动系散打专业,在二十六年散打教练职业生涯中,目睹和经历了一些散打训练和比赛所造成的运动损伤,并查阅了一些有关散打、拳击等体育运动损伤方面的书籍,以及一些体育运动处方等有关资料,并对其进行了有效的检索、分析和利用。
现总结归纳如下,借此深入了解此项目造成损伤的原因,以期达到及早预防,尽量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为推动散打运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一、散手运动常见的损伤及处理1、擦伤机体表面与粗糙物体相到磨擦而引起的皮肤表层损害,称为擦伤。
运动员在踢靶、打靶或相互对抗时,脚背、手、臂、口、眼、鼻都有可能出现擦伤。
如果擦伤面积较小,可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涂抹;若擦伤面积较大,需用2.5%的碘酒和75%的酒精在伤口周围消毒,再生生理盐水棉球涂除伤口异物,然后用绷带包扎。
擦伤在散手训练中是很常见的,所以为了避免或少发生擦伤,准备活动要充分,训练前要检查器械是否有破损或异物,训练强度和运动量的安排要渐进。
2、挫伤人体某部位受钝性外力作用而引起的局部闭合性损伤,称为挫伤。
运动员在互相对抗时,由于防守不到位,头部,躯干受到重击,或失衡倒地自我保护不合理,都有可能发生挫伤。
如果局部仅有疼痛、压痛、肿胀、功能障碍等较轻症状时,可在局部冷敷新伤药,加压包括扎,抬高患肢;如果出现骨折、肌肉或肌健断裂时,应将肢体包扎固定后送医院治疗。
对散打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

对散打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散打是一项较为精彩激烈的武术运动,其运动强度不仅仅是达到了普通运动的标准,更是严格遵循了竞技赛事时的规范,因此,如何保护身体,避免运动损伤,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笔者将对散打运动中损伤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进行总结与分析。
1. 运动损伤的原因1.1 赛事信息缺失在比赛前,很多运动员对于比赛的规范和要求并不是十分的了解,这会导致在比赛中出现受伤的情况。
例如,不清楚裁判员的判罚方式,无法及时掌握对手的情况等等。
这些情况下,很容易导致运动员的意外损伤。
1.2 穿着不合适的装备散打需要穿着特殊的装备来保护身体,如果装备不合适,会让身体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从而导致未预期的受伤。
例如,战斗护具过松或过紧,都会使得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受到一定的影响。
1.3 正确的训练方式和方法正确的训练方式和方法,会使得训练效果更佳,同时也会保护身体。
如果运动员的训练方式不合理,或者训练时间过长,缺乏恰当的休息,就可能会增加运动受伤的风险。
因此,正确的训练方式和方法十分重要。
2. 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2.1 提前了解比赛规范和要求在参加比赛之前,要对比赛的规范和要求进行充分的了解。
这包括裁判员的判罚方式、比赛规则等等。
了解比赛的情况,可以减小运动损伤的风险。
2.2 选择恰当的装备专业的散打装备可以很好地保护运动员的身体,因此选择合适的装备非常重要。
在选购装备时,要根据个人的身材和习惯,选择合适的尺码和型号。
战斗护具的合理布置和便捷调整可以避免损伤和困难。
2.3 调整合理的训练方式和方法在进行训练时,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方法。
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和健康状况,选择适当的强度和时间。
同时要注意,科学合理的饮食搭配,充足的休息时间和定期的物理检查都可以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3. 结语散打运动对身体的要求比较高,如果运动不当,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散打运动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和方法,并配合合适的装备,重视训练伦理和体育精神,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避免运动损伤。
浅析武术散打运动的损伤及其预防措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 2 . 2 准备活动不充分 。由于准备 活动不充分造 成损 伤 的 占 2 2 . 1 %, 主 要发 生在踝 、 腕、 膝、 肩 等部 位。
“ 在 散 打训 练 中 常 见 的 训 练 程 序 是 把 神 经 系 统 的 兴 奋
程度调节 到适度状态 , 然后进入压腿 、 踢腿 、 劈叉等专项 练习。 ” 这些 练习动作 幅度大 、 速 度快 , 要求相应 的对 抗肌不仅具有很好 的伸展 性 , 还必 须具备 及 时放松 、 协
技 术 水 平 提 高 的规 律 。
关键词 : 武术散 打 ; 运动损伤 ; 预 防措施
武术散 打是一种实用搏击术 , 也是一个新兴 的现代 竞技项 目, 是两人在一 定 的条件下 , 按照一 定 的规则运 用踢 、 打、 摔为 主要手段 , 进行斗智较技 的一种身体直 接 接触 的对 抗性 的竞 技运 动 。“ 随着散 打 运动 的蓬 勃 发 展, 对运动员 的体 能、 技 战术要求不断提高 , 训练强度 1 3 益加大 , 运动损伤 的机率也 相应增 加 , 这 直接影 响到 运 动员正 常的训练 和比赛 , 也影 响到散打运动 的普及 与发 展。 ” … 因此 , 有必 要对 散打 运动 损伤 的发 生机理 进 行 探 索研究 , 为武术 散打运 动的蓬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
1 . 1 研究对象
1 . 2 研 究 方 法
本研究 以西安体育学院武术 系散
打专业学生的运 动损 伤情况为研究对象 。
1 . 2 . I 文献 资料法 。根据本 课题研 究 的需要 , 分 别在学校 学院图书馆及 网上收集 、 整理有关散 打运动 损
散打运动损伤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研究

散打运动损伤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研究摘要:武术散打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徒手格斗项目,随着武术散打运动的迅速发展,运动员的损伤发生率也在不断的增加。
运动损伤的发生将会破坏运动训练的系统性,影响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的提高。
因此,如何降低甚至消除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是武术散打运动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就散打运动员比赛竞技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原因及相关预防措施进行了研究,从而降低武术散打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几率。
关键词:散打运动损伤原因措施散打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融拳法、腿法与摔法为一体的武术搏击运动项目。
该项目能够充分调动人体各个系统协同作战,具有对抗性强、运动强度大、动作变化多、实用性强等特点。
散打运动具有促进身心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的作用,但是散打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如何降低甚至消除武术散打运动损伤的发生及发生损伤后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就成为散打运动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散打项目的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为散打运动开展提供更多借鉴。
1.散打运动损伤的常见原因1.1技术动作不规范散打运动对动作在技术性和对抗性上有较强的要求,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动作要领,对细节的掌握较差,造成动作不规范,运动节奏紊乱,出现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在违反身体结构和机能特点以及运动力学原理的前提下,就容易在动作过程中产生运动损伤。
1.2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可以提高循环呼吸等内脏器官的机能水平,促进机体的代谢,促使体温升高。
降低肌肉粘滞性,增加关节囊滑液的分泌,关节活动幅度也随之增大,并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
在没有做好准备活动的前提下就进入练习或比赛,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较低,对较大的刺激反应迟钝,使肌肉、韧带的力量较小,伸展性不够,身体协调性差,如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运动最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1.3 心理素质差实战训练时,由于队员心理素质差,紧张、胆怯导致技术动作出现偏差。
武术散打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对策研究

武术散打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对策研究摘要:高水平散打运动员常常代表着国家征战世界赛场,随着世界各国散打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运动员不仅在技能水平上要总结不足,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更要对运动损伤预防和治疗上得到足够的重视,有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与运动寿命的保持。
首先需要运动员引起思想上的足够重视,对热身与放松不懈怠,训练时做好防护措施;其次,教练员科学也需要科学系统的安排训练内容,合理安排赛事,防止运动员因为过度疲劳而厌倦训练,并造成身体的损伤;最后,要规范运动员医疗系统,使运动员身体损伤得到有效医治,全力保障好运动员训练及比赛。
关键词: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损伤引言:武术散打运动的训练是一个多年的、系统的过程,运动损伤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运动员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严重制约训练的系统性和效率以及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挥。
这不仅会给国家带来人才的浪费,同时还会影响我国武术散打运动整体水平的提高。
1.运动损伤部位及性质调查分析在散打运动员最常受伤部位调查中,有70%的运动员认为脚踝、脚面是最常受伤的部位,腰、膝位列第二、三位,占比57%和45%,第四位是肩肘,占比43%,大小腿部位受伤最少,只有12%。
场上要灵活地进行移动和躲闪、快速的进攻与反击,脚踝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该部位也较容易受伤。
散打中踢的技术最后是由脚面击打来完成整个动作技术,腿法的力度随之加大,脚面的受伤率也会随之提升。
腰是所有技术动作都能涉及到的身体部位,拳腿摔无一例外,也极容易造成疲劳损伤。
散打的接腿摔是造成膝关节受伤的主要原因,其中别摔、拉摔动作较多,容易造成膝关节损伤。
肩肘关节的损伤集中在近身摔技术使用上,主动摔和被摔都有可能造成肩和肘关节的损伤。
一般散打练习者能力薄弱、疏于防守、时机掌握不佳,眼鼻耳、大小腿和腕、掌、较容易损伤,而高水平散打运动员实战经验丰富,动作技能标准,这几个部位的损伤较少。
损伤类型的调查统计结果中显示,有70%的运动员都有腰肌劳损或腰间盘突出的问题,运动员长年累月的进行高强度训练,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腰肌劳损可能会伴随运动员整个职业生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余散打爱好者常见运动损伤及预防
作者:黄文华
来源:《新一代》2013年第12期
摘要:运动损伤影响了练习者的身体健康,文章对引起业余散打爱好者的运动损伤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以期为散打爱好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业余;散打爱好者;运动损伤;预防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2-0001-01
散打作为一项防身技能,一直以来广受青少年的欢迎,在一些武术学校和开设业余散打训练的高校,很多业余爱好者参与散打训练。
然而,由于其激烈的对抗性,导致参与者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运动损伤。
经常的发生运动损伤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影响普通爱好者参与的积极性。
了解运动损伤原因并积极加以防范对保护散打爱好者的身体健康、推动散打运动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以南宁市多所武术学校及部分高校120名业余散打爱好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据统计法进行研究。
二、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结果统计
表1 受伤性质统计
表2 受伤原因统计
(二)业余散打爱好者运动损伤原因分析
1.从表2可以看出,准备活动不充分是导致运动损伤的一大原因。
练习者因为是非专业运动员,对准备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就开始正式活动,一开始即速度过快,用力过猛,很容易导致出现运动损伤,主要以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扭伤等最为常见。
2.技术动作不准确也容易导致运动损伤。
由于动作要领掌握不好,存在缺点或错误,而错误的动作极易违反身体结构、机能特点和运动时的生物力学原理,因而容易发生损伤,如关节扭伤,软组织挫伤等。
3.场地设备不好。
业余爱好者训练的场地条件有限,所使用的护具和保护垫相当简陋,练习者常因场地问题常导致摔伤碰伤。
4.注意力不集中也是引起运动损伤的一大因素。
练习者如心情不好,情绪不高,训练时思想不集中,则机体力量、精确度和协调机能会出现明显下降,必然容易出现运动损伤。
尤其在实战训练中,因注意力不集中而被对手打伤更是屡见不鲜。
5.身体状况不良。
由于参与练习者身体情况参差不齐,同时又相对缺乏专项训练,因此部分练习者机体局部肌肉力量不足,抗打击能力不强,在对抗中易因受暴力打击或压迫而受伤,其中以软组织损伤、关机脱位、腰肌损伤等较为常见。
6.缺乏必要的运动损伤知识,不懂得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也是导致运动损伤的一大原因。
业余散打爱好者多是年轻人,好胜心强,且大多数缺乏必要的预防运动损伤知识,又好表现自己,极易盲目或冒失的进行运动,不顾主客观条件的可能性,因此常导致发生运动损伤。
此类损伤以肌肉拉伤、关节扭伤、软组织损伤居多。
三、预防措施
由于散打运动对抗激烈,在教学训练中无论哪个环节疏忽都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因此,业余爱好者为避免自身受到伤害,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运动损伤。
(一)思想重视,训练或比赛前做好准备活动。
充分的准备活动能提高机体的兴奋性,充分调动身体运动功能,提高机体运动协调能力,能够有效避免因突然用力等原因而导致的运动损伤。
(二)准确完成技术动作,避免因为技术动作错误而出现的运动损伤。
同时要遵循训练原则,注意训练的系统性、渐进性可接受性,不要随便冒失去尝试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的动作或任务,以免发生意外。
(三)注意力要保持集中。
练习者注意力集中,并保持一定的兴奋度,才能保持思维敏捷,促使肌肉运动神经对动作及时做出反应并正确完成技术动作,避免出现运动损伤。
(四)注意检查场地器材和护具。
练习者在训练之前要对所使用的场地器材和护具等认真检查,尤其是进行实战练习前,要注意检查垫子和护具,以免遭到暴力打击而受伤或倒地时直接撞击地面或被垫子绊倒受伤。
(五)加强身体素质训练,提高机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同时对易伤部位及相对薄弱部位要特别加强训练,提高机能,增强机体承受力和对抗能力。
(六)合理安排训练。
教练员要认真钻研,了解每次训练课及训练中易发生损伤的技术动作,事先做好准备及采取相应措施。
在组织教学、训练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遵守训练原
则,对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不同的学员训练区别对待,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练习者的技术水平,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七)适当了解相关的医护知识,对伤情及时处理。
练习者应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学习和了解必要的医护知识,了解散打练习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原因并提前防范是避免运动损伤的有效手段。
同时练习者要掌握基本的伤后处理知识,以便能及时对伤情进行处理,避免伤势发展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