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其处理

骨折
骨头完全或部分断裂。
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性
1 提高表现
预防运动损伤可以提高运动表现,减少受伤对训练计划的影响。
2 保护身体
预防运动损伤可以保护身体免受不必要的疼痛和伤害。
3 延长职业生涯
通过预防运动损伤,运动员可以延长自己的职业生涯。
常见的热身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和关
正确装备
2
节的灵活性,减少受伤的风险。
使用适当的装备,如护具和鞋类,可以
提供额外的支持和保护。
3
平衡训练
平衡训练可以增强核心稳定性,减少摔 倒和扭伤的可能性。
如何正确处理运动损伤
1 停止活动
2 冷敷
立即停止活动以避免进一步伤害。
在伤口或受伤区域冷敷可以减少疼痛和肿胀。
3 就医
在需要的情况下,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 的预防及其处理
运动损伤是体育活动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了解预防和处理运动损伤的重要性 对于运动员和教练员来说至关重要。
常见的体育运动损伤
扭伤
因不稳定的运动或错误的着地方式而导致的关 节扭伤。
拉伤
肌肉过度伸展或过度收缩导致的拉伤,如股四 头肌拉伤。
劳损
运动过度引起的长期的肌肉、韧带或骨骼劳损。
常见的体育运动损伤处理方法
冷敷
包扎
使用冰袋或冷包在受伤区域冷敷。
使用绷带稳定受伤区域,防止进 一步的伤害。
抬高
将受伤区域抬高,减少血液的流 向受伤区域。
康复和恢复的关键步骤
1
逐渐恢复运动
2
逐渐增加活动强度,以防止二次受伤。
3
休息
给予身体足够的休息时间,以便恢复和 愈合。
康复训练
体育运动常见损伤的急救及其预防

体育运动常见损伤的急救及其预防体育运动是人们保持健康、锻炼身体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体育运动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常见的损伤包括扭伤、拉伤、骨折等。
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了解常见损伤的急救方法以及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扭伤的急救及预防扭伤是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通常发生在踝关节、膝关节等部位。
当发生扭伤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 休息:立即停止运动并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
2. 冰敷:在受伤部位冰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将冰袋或冷敷物放在受伤部位,每次冰敷时间为15-20分钟,每日可进行3-4次。
3. 加压包扎:用弹性绷带或压迫带包扎受伤部位,以减轻肿胀和稳定关节。
4. 抬高患肢:将受伤部位抬高,有助于减轻肿胀。
为预防扭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热身运动:在进行体育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可以提高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减少扭伤的风险。
2. 穿合适的运动鞋:选择合适的运动鞋,确保鞋子提供足够的支撑和稳定性,减少扭伤的可能性。
3. 增加肌肉力量:通过定期锻炼,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可以减少扭伤的发生。
二、拉伤的急救及预防拉伤是肌肉或肌腱过度拉伸或撕裂引起的损伤,常见于跑步、篮球等运动。
当发生拉伤时,应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 休息:立即停止运动,并避免使用受伤部位,以防止进一步损伤。
2. 冰敷:在受伤部位冰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每次冰敷时间为15-20分钟,每日可进行3-4次。
3. 加压包扎:用弹性绷带包扎受伤部位,以减轻肿胀和提供支撑。
为预防拉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热身运动:在进行体育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可以提高肌肉的弹性,减少拉伤的风险。
2. 慢慢增加运动强度: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避免突然剧烈运动,以减少肌肉过度拉伸的可能性。
3. 注意休息和恢复:给予足够的休息时间,让肌肉得到充分的恢复,避免过度疲劳引起拉伤。
三、骨折的急救及预防骨折是体育运动中较严重的损伤,通常发生于高风险的运动项目中。
运动受伤常见的预防与急救的方法

运动受伤常见的预防与急救的方法引言: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在运动过程中却很容易受伤。
为了能够尽可能地避免运动受伤的发生,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预防方法和急救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运动受伤预防措施以及在受伤时的急救方法。
一、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1.热身运动在进行任何剧烈运动之前,都应该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
热身运动可以增加肌肉的灵活性和血液循环,减少肌肉拉伤和扭伤的风险。
热身运动可以包括轻松的散步、拉伸、旋转等动作,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
2.选择适合的运动装备合适的运动装备是预防运动受伤的关键之一。
例如,跑步时应选择合适的跑鞋,篮球运动时应穿戴合适的护膝等。
运动装备不仅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护,还可以减少运动对身体的冲击。
3.正确的姿势和技巧在进行运动时,保持正确的姿势和技巧是预防受伤的重要因素。
例如,正确的抬腿姿势可以减少跑步时的膝盖受伤风险,正确的摔倒技巧可以减少摔车时的伤害。
因此,我们应该在运动之前了解正确的姿势和技巧,并尽量避免错误的动作。
4.适度的运动量和强度过度的运动量和强度是导致运动受伤的常见原因之一。
因此,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来合理安排运动量和强度。
逐渐增加运动的时间和强度,避免一开始就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
二、运动受伤的急救方法1.扭伤和拉伤扭伤和拉伤是运动中常见的受伤情况。
在受伤后,我们应该立即停止运动,找个安全的地方休息。
使用冰袋冷敷受伤部位,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同时,用绷带或弹性包扎固定受伤部位,以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和外力影响。
如果疼痛严重或无法行走,应尽快就医。
2.骨折和骨裂骨折和骨裂是运动受伤中比较严重的一种情况。
在发生骨折或骨裂时,我们应立即停止运动,并避免移动受伤部位。
通过包扎和固定受伤部位,可以减少骨骼的进一步移位或伤害。
同时,尽快就医以进行X光检查和专业处理。
3.脑震荡脑震荡是一种在剧烈运动中常见的头部受伤情况。
在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休息。
常见运动伤害的预防与治疗

常见运动伤害的预防与治疗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运动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伤害,如拉伤、扭伤、肌肉劳损等等。
运动伤害不仅会影响运动成果的热情,还可能会持续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预防和治疗运动伤害对于保持健康运动的成功至关重要。
一、预防运动伤害1. 热身和拉伸运动之前,我们需要进行适度的热身和拉伸,从而防止身体突然受到剧烈运动的影响。
热身包括跑步、跳跃等动态运动,拉伸包括静态伸展动作。
热身和拉伸有助于激活肌肉、提高关节灵活性、高效运动.2. 不要超负荷运动许多运动损伤都是由于过度运动引起的。
选择适当的运动强度、运动方式和训练频率可以避免运动伤害。
不要在短时间内负载过重,要根据个人体质、年龄、运动能力等情况制定运动计划,不可过度追求效果。
3. 合理饮食合理的饮食不仅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还可以预防运动损伤。
我们需要获得足够的营养来支持身体的运动需求,特别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
在运动前和运动后的饮食也需根据训练的强度和类型进行调整,增加必要的能量补充。
二、治疗运动伤害1. 冰敷冰敷是治疗许多运动损伤的常见方法,如扭伤、肌肉劳损等。
在运动之后或受伤后不久,冷敷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减缓伤口的发炎反应。
一次冰敷时间为15-20分钟为宜。
2. 热敷热敷是另一种治疗运动损伤的方法。
热敷有助于放松紧绷的肌肉,并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从而促进伤势快速康复。
热敷的方法包括热毛巾、热水袋等。
3. 休息在受伤情况下,及时的休息是重要的治疗方法。
避免在伤势未康复之前,激烈的运动或过度的活动。
4.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通常由专业人员负责。
包括按摩和理疗等方法。
按摩可以增加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和松弛紧张的肌肉组织。
理疗包括超声治疗和电刺激治疗等,通过电磁波和电流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功能,加速恢复。
结语身体健康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关注的问题。
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是保持身体健康的一种方式。
只有通过适当的预防和恰当的治疗方法,才能保持恰当的训练和良好的运动成果。
体育训练中的预防和处理运动损伤的方法

体育训练中的预防和处理运动损伤的方法体育运动是一项广泛受欢迎的活动,然而,在体育锻炼中,运动损伤是常见的问题。
为了确保健康而持续的训练,预防和处理运动损伤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体育训练中预防和处理运动损伤的方法。
一、认识运动损伤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中,由于错误的姿势、过度用力或外部力量等因素引起的身体组织的损伤。
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运动损伤可分为轻微损伤、中度损伤和重度损伤。
轻微损伤通常只需要简单的处理和修复,而中度和重度损伤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康复。
二、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1. 穿着适合的装备:选择适合的体育装备,如鞋子、护具等,能够提供额外的支撑和保护,减少对身体的冲击。
2. 适度热身:在进行任何体育活动之前,必须进行适度的热身运动。
热身可以提高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并促进血液循环,从而预防运动损伤。
3. 合理安排训练计划:训练计划应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锻炼目标来制定,并逐渐增加强度。
过度训练容易导致疲劳和损伤,因此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休息时间至关重要。
4. 正确的运动姿势:运动时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避免突然转向、过度伸展或过度用力。
如果不确定如何正确执行某项运动,请寻求专业运动教练的指导。
三、处理运动损伤的方法1. 停止运动:如果在运动过程中感到疼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避免进一步损伤。
持续运动可能使损伤加重,引起更严重的问题。
2. 使用冰敷:在肿胀或炎症出现时,使用冰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将冰袋或冰块用毛巾包裹后,轻轻敷在受伤部位,每次敷用15-20分钟,间隔2-3小时。
3. 使用压缩绷带:适当地使用压缩绷带可以减少肿胀,并提供额外的支撑和保护。
将绷带轻轻缠绕在受伤部位,但要确保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4. 提升受伤部位:如果受伤部位允许,将其抬高,以减少血流和肿胀。
5.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如果损伤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专业医疗人员可以进行准确的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建议。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以下是预防及处理运动损伤的建议:
一、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
1.运动前做好热身准备,包括活动关节、拉伸肌肉和适当的有氧运动;
2.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场地和装备,不超负荷地运动;
3.增加运动的频率和时间时要逐渐增加,不要过于急躁和贪快;
4.注意环境因素,比如气温、天气、场地地形等,合理调整运动量和时间;
5.饮食平衡,保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素,增强身体素质;
6.学会正确的运动技术和姿势,避免因技术不当造成的运动损伤。
二、处理运动损伤的方法:
1.休息:如果发生了损伤,第一时间要立即停止运动;
2.冰敷:在损伤部位局部冰敷,每次约20分钟,可有效减轻疼痛和肿胀;
3.止痛药:口服非处方止痛药,可以缓解疼痛;
4.按摩:可以通过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
5.理疗:比如针灸、中药熏蒸、物理治疗等,有助于加速恢复。
总之,预防和处理运动损伤有赖于平时的运动习惯,加强对其的认识和注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享受运动的乐趣。
常见的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方法

常见的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方法常见的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方法运动是维持健康的重要方式,但如果不注意运动前、中、后的细节,就容易导致各种运动损伤。
本文将从预防和处理两个方面介绍常见的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方法。
一、预防运动损伤1.热身热身是减少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
在开始正式运动前,需要进行5-10分钟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以增加肌肉温度和血液循环,提高关节灵活性。
2.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不同人体质不同,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也不同。
在选择运动时应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选择,并逐步增加强度。
3.穿着合适的装备穿着合适的装备可以减少受伤风险。
如穿着合适大小的鞋子可以避免脚部受伤;佩戴护具可以保护关节等部位。
4.注意环境安全在进行户外或场地性质不确定的运动时,需要注意环境安全。
如在夜间或天气不好时,应穿着反光衣、头灯等装备;在场地不平或有障碍物时,需要格外小心。
二、处理运动损伤1.立即停止运动如果感到身体某个部位疼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冰敷冰敷是处理轻微运动损伤的有效方法。
将冰袋放在受伤部位上15-20分钟,并每隔2-3小时重复一次。
3.局部按摩局部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
按摩时要注意力度和频率,以避免加重损伤。
4.适当休息适当休息是恢复受伤部位的必要条件。
在受伤后需要进行相应时间的休息和恢复期,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康复训练。
5.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处理严重运动损伤的一种方法。
如非甾体抗炎药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肌肉松弛剂可以减少肌肉痉挛等。
三、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1.扭伤预防措施: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穿着合适的鞋子,注意环境安全。
处理方法:立即停止运动,冰敷受伤部位,局部按摩,适当休息。
2.肌肉拉伤预防措施: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处理方法:立即停止运动,冰敷受伤部位,局部按摩,适当休息。
3.关节扭伤预防措施: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佩戴护具。
体育锻炼中的伤害预防和处理方法

体育锻炼中的伤害预防和处理方法体育锻炼是保持身体健康和提升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在进行锻炼的过程中,我们也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伤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体育锻炼中的伤害预防和处理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可能发生的伤害情况。
一、伤害预防措施1.热身准备在进行任何体育活动之前,进行适当的热身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热身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增加身体的温度,预防运动伤害的发生。
热身动作可以包括慢跑、拉伸、旋转等。
2.正确的装备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也是预防伤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不同的体育项目需要不同种类的装备,例如弹性好的运动鞋、护膝、护具等。
正确使用装备可以减轻对身体的冲击,降低受伤的风险。
3.循序渐进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
逐渐增加锻炼的强度和时间,给身体充分适应的时间。
过度疲劳是引发运动伤害的一个常见原因,因此要合理安排锻炼计划。
4.技术要领学习正确的体育运动技术也是预防伤害的重要手段。
掌握正确的姿势和动作,合理运用力量,可以降低受伤的风险。
如果参加新的运动项目,建议接受专业教练的指导,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
二、常见伤害及处理方法1.肌肉拉伤在体育锻炼中,肌肉拉伤是最常见的伤害之一。
拉伤会导致肌肉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当出现肌肉拉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休息并给予受伤部位冷敷。
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帮助恢复。
同时,可以适当进行按摩和伸展,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恢复。
2.扭伤和脱臼扭伤和脱臼是在进行激烈运动时常见的伤害。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应立即停止运动,避免进一步损伤。
脱臼的关节应尽快复位,可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对于扭伤,可以进行冷敷、提高患处、使用弹力带进行固定等处理方法。
3.骨折和骨裂骨折和骨裂是比较严重的运动伤害,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在发现骨折或骨裂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避免移动受伤部位,以免加重伤害。
用固定物件固定受伤部位,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并及时就医。
4.头部损伤头部损伤是某些高风险体育项目中常见的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148团中学谢斌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运动损伤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
2、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简单的处理原则、方法。
教学过程: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
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
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四、常见运动性损伤的处理(一)擦伤1.原因与症状因运动时皮肤受挫致伤,如跑步时摔倒,体操运动时身体摩擦器械受伤。
擦伤后皮肤出血或组织液渗出。
2.处理小面积擦伤,可用红药水涂抹伤口即可。
大面积擦伤,先用生理盐水洗净,后涂抹红药水,再用消毒布覆盖,最后用纱布包扎。
(二)撕裂伤1.原因与症状在剧烈、紧张运动时,或受到突然强烈撞击,造成肌肉撕裂。
其中包括开放伤和闭合伤两种。
常见有眉际撕裂、跟腱撕裂等。
开放伤顿时出血,周围肿胀。
闭合伤触及时有凹陷感和剧烈疼痛。
2.处理轻度开放伤,用红药水涂抹伤口即可;裂口大时,则需止血和缝合伤口,必要时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以防破伤风症。
如肌腱断裂,则需手术缝合。
(三)挫伤1.原因与症状因撞击器械或练习者之间互相碰撞造成挫伤。
单纯挫伤在损伤处出现红肿,皮下出血,并有疼痛感。
内脏器官损伤时,则出现头晕、脸色苍白、心慌气短、出虚汗、四肢发凉、烦躁不安,甚至休克。
2.处理在24小时内冷敷或加压包扎,抬高患者肢体或外敷中药。
24小时后,可按摩或理疗。
进入恢复期可进行一些功能性锻炼,如果怀疑内脏损伤,则作临时性处理后,送医院检查和治疗。
(四)肌肉拉伤1.原因与症状通常在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下,使肌肉过度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时引起肌肉拉伤。
特别是在准备活动不充分、动作不协调时以及肌肉弹性、伸展性、肌力差者更易拉伤。
损伤后伤处肿胀、压痛、肌肉痉挛,触诊时可摸到硬块。
严重的肌肉拉伤是肌肉撕裂。
2.处理轻者可即刻冷敷,局部加压包扎,抬高患肢。
24小时后可施行按摩或理疗。
如肌肉已大部分或完全断裂者,在加压包扎急救后,立即送医院手术治疗。
(五)肩关节扭伤1.原因与症状一般因肩关节用力过猛以及反复劳损所致。
也有的因技术错误,违反解剖学原则而造成损伤,如投掷、排球扣球、大力发球时常出现这类损伤。
其症状有压痛、疼痛,急性期有肿胀,慢性期三角肌可能出现萎缩,肩关节活动受限。
2.处理单纯韧带扭伤,可采用冷敷、加压包扎。
24小时后可采用理疗、按摩和针灸治疗。
出现韧带断裂时,应立即送医院缝合和固定处理。
当肩关节肿胀和疼痛减轻后,可适当施行功能性锻炼,但不宜过早活动,以防止转为慢性。
(六)踝关节扭伤1.原因与症状运动中跳起落地时失去平衡,使踝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致伤。
在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不平坦的情况下,更易造成这类损伤。
主要症状为伤处疼痛、肿胀、韧带损伤处有明显压痛、皮下淤血。
2.处理受伤后,应立即冷敷,用绷带固定包扎,并抬高伤肢。
24小时后,根据伤情采取综合治疗,如外敷伤药、理疗、按摩等,必要时作封闭疗法。
待病情好转后,施行功能性练习,对严重患者,可用石膏固定。
(七)急性腰扭伤1.原因与症状运动时,身体重心不稳定或肌肉收缩不协调,引起腰部损伤。
多数因腰部受力过重,或脊柱运动时超过了正常生理范围。
2.处理腰部急性扭伤后,让患者平卧,一般不应立即扶动。
如果剧烈疼痛,则用担架抬送医院治疗。
处理后,应卧硬板床或腰后垫一个枕头,使肌肉韧带处于放松状态。
也可针灸、外敷药物或按摩。
(八)关节脱位1.原因与症状因受外力作用,使关节面失去正常的连接关系,叫关节脱位,又称脱臼。
关节脱位可分为完全脱位和半脱位(或称错位)两种。
严重的关节脱位,伴有关节囊撕裂,甚至损伤神经。
运动中发生的关节脱位,大都是间接外力撞击所致。
关节脱位后,常出现畸形,与健肢相比不对称,因软组织损伤而出现炎症反应,局部疼痛、压痛和关节肿胀,并失去正常活动功能,甚至发生肌肉痉挛等现象。
2.处理用长度和宽度相称的夹板固定伤肢。
如果没有夹板,可将伤肢固定在自己的躯干或健肢上,防止震动,随后及时送医院治疗。
必须指出,如果没有把握作整复处理时,切不可随意作整复手术,以免再度增加病情。
(九)脑震荡1.原因与症状:运动中,头部受到了外力打击或碰撞后,脑组织发生一时性功能障碍。
脑震荡发生时,患者会立即出现神志昏迷、意识丧失,脉搏、呼吸较弱,并有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呕吐症状。
2.处理脑震荡发生后,应立即让受伤者平卧,绝对保持安静。
严禁摇晃、牵扯、移动,同时用毛巾冷敷头部,身体盖些衣物以保暖。
对神志不清者可用手指压按人中、合谷穴,严重者立即平稳送往医院救治。
(十)骨折1.原因与症状运动中,身体某部受到直接或间接的暴力撞击时,造成骨折。
例如,在踢足球时,小腿被踢造成胫骨骨折;摔倒时手臂直接撑地引起尺骨或桡骨骨折;跪倒时可造成髌骨骨折等。
骨折是比较严重的损伤,但发病率较低。
骨折分不完全性骨折和完全性骨折两种。
常见的骨折有肱骨骨折、小腿骨折、肋骨骨折、脊柱骨折和头部骨折等。
骨折发生后,患处立即出现肿胀,皮下淤血,有剧烈疼痛(活动时加剧),肢体失去正常功能,肌肉产生痉挛,有时骨折部位发生变形,移动时可听到骨摩擦声。
严重骨折时,伴有出血和神经损伤、发烧、口渴,甚至休克等全身症状。
2.处理若伴有休克出现时,应先进行处理,即点按人中穴,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心脏胸外按压;若伴有伤口出血,应及时实施止血和包扎。
骨折后暂勿移动患肢,应用夹板或其他代用品固定伤肢,及时护送医院检查和治疗。
(十一)、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击而出血)处理:应使受伤者坐下,头后仰,暂时用口呼吸,鼻孔用纱布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额和鼻梁上,一般即可止血。
(十二)肌肉痉挛肌肉痉挛俗称抽筋,表现为肌肉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收缩。
其症状是:肌肉僵硬,疼痛难忍,痉挛肌肉所涉及的关节,伸屈功能有一定的障碍。
运动中最容易发生痉挛的肌肉为小腿腓肠肌,其次是足底的屈踝和屈趾肌。
1.发病原因(1)寒冷刺激:肌肉受到低温的刺激,兴奋性增高,易使肌肉产生强直性收缩,如游泳时,未事先用冷水淋湿身体,突然受到冷水刺激;冬季户外锻炼时受到冷空气刺激,都可以引起肌肉痉挛。
(2)电解质丢失过多:运动中大量排汗,长时间剧烈运动或夏天运动时(产生脱水),使电解质从汗液中大量丢失。
此时,使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高,容易引起肌肉痉挛。
(3)肌肉连续收缩过快,放松时间太短,使肌肉的收缩与放松不能协调交替,因而引起肌肉痉挛,这在自行车和短跑运动中较多见。
(4)疲劳:运动会使肌肉中产生大量乳酸,肌肉中堆积的大量乳酸就不断地对肌肉的收缩物质起抑制作用,久而久之肌肉便开始疲劳致使痉挛产生。
身体疲劳时,特别是局部疲劳状态下再进行剧烈运动或做些突然紧张用力的动作,就容易产生肌肉痉挛。
2.处理和治疗不太严重的肌肉痉挛,只要向相反的方向牵引痉挛的肌肉,一般都可使其缓解,例如腓肠肌痉挛,可伸直膝关节,用力将踝关节背伸;屈踝和屈趾肌痉挛时,可用力将足和趾背伸;牵引时切忌暴力,用力宜均匀、缓慢,以避免造成肌肉拉伤,采用揉捏等手法,促使症状缓解。
3.预防加强身体训练,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和耐久力。
运动前必须做好准备活动,对容易发生抽筋的肌肉可事先做适当的按摩。
冬季锻炼时,要注意保暖;夏季进行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时,要注意电解质的补充和维生素B1的摄入;疲劳或饥饿时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十三)运动中腹痛:是由激烈运动引起的一时性的机能机能紊乱,不应是疾病,随着运动停止,症状可以逐渐缓解。
其产生的原因如下:1胃肠痉挛多因饮食不当、暴饮暴食、离比赛时间过近或吃得过饱、喝得过多(尤其是冷饮),或因吃的是产气食物和不易消化食物(豆类、薯类、牛肉等)而发病。
此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多在上腹部,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胀痛、严重者可产生绞痛。
运动训练安排不当(如空腹训练、胃酸分泌过多或吸入冷空气等),可能引起胃部痉挛。
另外有些因素可能引起宿便,使粪便过于干燥,刺激肠粘膜而引起痉挛疼痛。
引类疼痛多发生在左下腹。
蛔虫或其它寄生虫所致疼痛,多发生在脐周围。
2肝脾区疼痛3腹直肌痉挛多在运动后发生,诊断容易,发生位置表浅,用手可触及腹直肌痉挛情况,主要是由于运动时大量排汗,盐分丧失,水盐代谢失调所致。
4腹部慢性疾病运动者原有慢性阑尾炎、溃疡病、慢性盆腔炎或肠道寄生虫等,参加激烈活动时,由于受到振动和牵扯即可产生运动中疼痛,这种腹痛部位与原来病痛部位一致。
5原因不明的右上腹痛此类运动中腹痛有如下特点。
运动员主诉“肝区痛”已持续甚久,大多数安静时不痛,运动时痛,其疼痛程度与运动量大小及运动强度成正比,减慢速度,减小运动强度或作深呼吸或按压腹部后,疼痛可减轻;除腹痛外无其它特异性症状;检查肝功能、肝脾超声波或胆汁检查等未见异常,各种“保肝”药物治疗无效。
处理:1、不要紧张,其次应降低运动强度,如减慢速度,加深呼吸,进行球类运动,就暂时换下休息。
并用手按压疼痛的部位并弯腰跑一段距离,做几次深呼吸,疼痛会减轻或者消失。
2、腹部局部按摩和指压内关穴。
若处理效果不明显,应停止运动去医院诊治。
3、如果没有好转,应送医院处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不明原因的运动腹痛,不能自己盲目治疗,及时就医思考题: 1、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有哪些作用?2、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有哪些?3、预防运动损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4、止血的方法有哪几种?扭伤后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