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对检验记录表
实验室检测报告及相关记录表格范本

检验报告检品编号:检品名称:生产批次:生产日期:产品商标:产品包装:检验日期:检品数量:产品规格:报告日期:依据标准:SB/T 10379-2004 《速冻调制食品》检测依据:GB/T 5009.3~9-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一)GB/T 4789.2.3-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检验项目:感官、净含量、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检验结果项目名称单位描述标准要求结果判定感官形态色泽组织香味杂质品温(中心温度)℃≤-18净含量g/袋菌落总数CFU/g ≤3000000本栏以下空白结论:检验人(签字):盖章签发人(签字):二〇〇年月日检验报告反应产品质量,与检验原始记录合并归当保存。
临沂市太合食品有限公司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样品编号第页/共页样品名称:检验前样品状态:□正常□异常仪器名称显微镜电热恒温培养箱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检测依据:GB/T 4789.2-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 4789.3-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检测程序:细菌菌落计数检测:取2~3个稀释度,做细菌菌落计数,36±1℃培养48h。
大肠菌群测定:取样品匀浆稀释液3个稀释度接种乳糖胆盐发酵管,做大肠菌群测定,初发酵36±1℃,24±2h,复发酵36±1℃,24±2h。
检测结果:1.细菌总数测定:取2~3个稀释度检验,36±1℃培养48h,做细菌菌落总数。
细菌总数稀释倍数10-110-210-310-4空白对照报告结果计数平皿1 细菌总数CFU/g 平皿22.大肠菌群计数:接种不同的样品稀释液于乳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初发酵36±1℃经48±2h培养。
证实实验36±1℃经48±2h培养。
查检索表,报结果。
大肠菌群计数接种量(ml)接种管数初发酵结果分离染色结果复发酵结果报告结果+ —符合不符合+ —大肠菌群MPN/(100g)检验时间年月日时检毕时间年月日时检验人员:检验原始记录、检验报告合并装订归档。
检验科比对数据表格

实验室内部比对标准操作程序1目的建立和实施实验室内部比对计划和程序,以确保实验室内部同一项目的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全面反映实验室的综合能力,包括实验室的环境条件、操作人员水平、测量方法、测量设备等。
2范围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分类)、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有形成分)、血沉分析仪、干式生化分析仪、形态学(包括血细胞、寄生虫)3职责3.1专业组组长具体负责比对计划的实施以及不具有可比性项目的整改。
3.2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讨论并确定比对方案的实施计划,准备实验材料等,科主任负责审批,并确保比对计划按时实施。
3.3质量负责人负责比对试验的实施和全过程质量监督。
3.4相关检验人员负责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并完成标本的检测和记录。
4定义实验室内部比对:指在规定条件下,对相同准确等级或指定不确定度范围的相同项目测量仪器复现的量值进行比较。
5比对方案5.1比对周期: 在一般情况下,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如果遇特殊情况可增加比对次数。
5.2操作程序5.2.1血细胞分析仪5.2.1.1试验方案1、新仪器使用前,配套检测系统至少使用20份临床样本(浓度要求见下表),每份样本分别使用临床实验室内部规范操作检测系统和被比对仪器进行检测,以内部规范操作检测系统的测定结果为标准,计算相对偏差,每个检测项目的相对偏差符合下表要求的比例应三80%。
1、新仪器使用前,非配套检测系统按电51颁布的EP9-A2文件与配套检测系统进行比对,至少使用40份临床样本,计算相对偏差,每个检测项目的相对偏差符合表中要求的比例应免0%。
然后按下述方法进行验证。
2、常规检测仪器使用过程中,至少使用20份临床样本(血细胞计数项目所选标本的浓度水平应符合表中的要求,其他检测项目所选标本应含正常、异常浓度水平各占50%;比对可分次进行),每个检测项目的相对偏差符合表中要求的比例应280%。
5.2.1.2检测要求:(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的分析质量要求(行业标准))可比性验证的允许偏差及比对样本的浓度要求5.2.2血细胞计数人机比对选择20个样本(包括正常和异常标本),所有实验在样本老化之前完成,比对仪器的计数的白细胞、血小板结果与人工计数结果,各项目比对符合率>80%为合格。
布料检验记录

布料检验记录一、检验目的:1.确保布料质量符合要求,以满足生产需要;2.识别和排除来料不良品,减少退货和不合格品率;3.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二、检验标准:1.根据客户要求和我司制定的标准,对来料进行检验;2.检查布料的外观、手感、色差、尺寸等项目,并比对标准要求。
三、检验工具:1.目视检查:进行外观检验、色差检验等;2.手感检查:触摸布料,检查手感是否符合标准;3.测量工具:如尺子、测量卡、色差仪等;4.光源:提供适当的光源,以更好地观察布料颜色。
四、检验记录表内容:1.检验日期和批次号:记录检验时间和来料批次号;2.来料商名称及样品编号:记录来料商名称和样品编号;3.外观检查:记录布料外观是否良好,如无破损、无脱色等;4.手感检查:记录布料手感是否柔软、舒适等;5.尺寸检查:记录布料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如宽度、长度等;6.色差检查:记录布料颜色是否与客户要求一致;7.其他检验项目:根据实际情况记录其他必要的检验项目;8.检验结果:记录布料每个项目的检验结果,注明合格或不合格;9.备注:记录其他重要信息,如不合格原因、退货情况等。
五、检验过程:1.根据检验标准,将来料分为批次进行检验;2.先进行目视检查,检查布料外观是否良好;3.进行手感检查,触摸布料并判断手感是否符合要求;4.使用测量工具对布料尺寸进行检查,记录尺寸是否合格;5.使用色差仪或人工比对来检查布料颜色是否一致;6.根据检验结果判断该批次布料是否合格,记录检验结果;8.将检验记录及结果保存并上报相关部门。
六、注意事项:1.保持检验环境整洁,避免杂物污染布料;2.检验过程中操作需轻柔,避免对布料造成损坏;3.使用检验工具前,需经过校准确保准确性;4.检验记录需及时完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七、检验结果处理:1.若布料合格,按批次进行入库,记录入库时间和位置;2.若布料不合格,根据实际情况与供货商协商退货或换货;3.不合格品需进行分类处理,如退货、报废或返工修复等;4.对不合格品进行记录和分析,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77现场检测项目检查记录表

项目名称
检测部经理
项目地点
项目负责人
检查人
检查日期
检查内容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情况记录
1
现场负责人(授权负责人)是否
到位
2
现场检测人员是否到位
3
仪器、设备配置是否合理、能否满足项目需求
4
人员配置是否合理,能否满足项目需求
5
现场检测工作是否按照技术规程进行操作
6
检测环境是否满足技术标准规定的要求
16
整改要求:
7
是否建立报告台账,并记录清晰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情况记录
8
检测报告盖章是否齐全,பைடு நூலகம்档是否规范
9
检测报告及原始记录签字是否齐全、有效
10
原始记录划改是否规范
11
是否有虚假报告或虚假原始数
据
12
使用的仪器是否在检定(校准)有效期内
13
仪器使用记录信息是否及时、完整
14
是否有需要整改项目,整改进展如何
15
其它:
机动车检测站间比对-能力验证报告

机动车检测站间比对-能力验证报告目录比对程序 --------------------------------------- 2比对计划 --------------------------------------- 5比对试验项目表 --------------------------------- 6比对检测记录 ----------------------------------- 8能力验证评定报告 ----------------------------- 12机动车检测站间比对,能力验证报告 ------------- 17参加能力验证和机动车检测站间比对程序1.目的为本机动车检测站定期参加国家、行业组织的能力验证计划及机动车检测站间比对计划活动,以考察、监控机动车检测站进行检测工作的持续能力,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机动车检测站参加的所有能力验证计划及机动车检测站间比对计划活动。
3.职责3.1质量负责人负责联系能力验证计划和机动车检测站间比对计划,组织相关检测人员参加,整理上报验证或比对结果,对验证或比对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和反馈。
3.2检测室负责制定活动的具体实施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准时将检测结果报送质量控制室。
3.3技术负责人审核能力验证和机动车检测站间比对的实施计划、验证或比对结果不满意时制定的纠正措施计划。
3.4主任批准能力验证和机动车检测站间比对的实施计划、验证或比对结果不满意时制定的纠正措施计划。
4.本程序相关定义4.1能力验证计划:为确定机动车检测站在特定领域的检测/校准能力而设计和运作的机动车检测站间比对。
它是由认可机构或其授权/认可的机构组织和运作的。
4.2机动车检测站间比对计划:由其他机构(如行业或专业领域)组织和运作的机动车检测站间比对活动。
5.工作程序5.1申报5.1.1质量负责人根据机动车检测站所承担检测项目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与组织能力验证的单位联系,落实参加的能力验证计划。
完整word版检验科比对数据表格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实验室内部比对标准操作程序1目的建立和实施实验室内部比对计划和程序,以确保实验室内部同一项目的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全面反映实验室的综合能力,包括实验室的环境条件、操作人员水平、测量方法、测量设备等。
2范围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分类)、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有形成分)、血沉分析仪、干式生化分析仪、形态学(包括血细胞、寄生虫)3职责3.1专业组组长具体负责比对计划的实施以及不具有可比性项目的整改。
3.2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讨论并确定比对方案的实施计划,准备实验材料等,科主任负责审批,并确保比对计划按时实施。
3.3 质量负责人负责比对试验的实施和全过程质量监督。
3.4 相关检验人员负责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并完成标本的检测和记录。
4定义实验室内部比对:指在规定条件下,对相同准确等级或指定不确定度范围的相同项目测量仪器复现的量值进行比较。
5比对方案5.1 比对周期: 在一般情况下,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如果遇特殊情况可增加比对次数。
5.2操作程序5.2.1 血细胞分析仪5.2.1.1 试验方案1、新仪器使用前,配套检测系统至少使用20份临床样本(浓度要求见下表),每份样本分别使用临床实验室内部规范操作检测系统和被比对仪器进行检测,以偏差符合下表要求的比例应≥80%。
1、新仪器使用前,非配套检测系统按CLSI颁布的EP9-A2 文件与配套检测系统进行比对,至少使用40份临床样本,计算相对偏差,每个检测项目的相对偏差符合表中要求的比例应≥80%。
然后按下述方法进行验证。
2、常规检测仪器使用过程中,至少使用20份临床样本(血细胞计数项目所选标本的浓度水平应符合表中的要求,其他检测项目所选标本应含正常、异常浓度水平各占50%;比对可分次进行),每个检测项目的相对偏差符合表中要求的比例应≥80%。
5.2.1.2 检测要求:(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的分析质量要求(行业标准))5.2.2血细胞计数人机比对选择20个样本(包括正常和异常标本),所有实验在样本老化之前完成,比对仪器的计数的白细胞、血小板结果与人工计数结果,各项目比对符合率>80%为合格。
DSG RealSync数据比对记录

RealSync数据比对测试记录迪思杰(北京)数码技术有限公司目录1.数据一致性的验证方案 (3)2.数据一致性的验证结果 (4)2.1数据初始化后数据验证 (4)2.2增量复制数据验证 (4)2.3灾备环境应用测试验证 (5)2.4应急切换测试验证 (5)2.5应用切换到灾备库增量测试验证 (5)2.6应用回切到原测试库增量复制测试验证 (6)记录文档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Page 错误!未指定书签。
of 71.数据一致性的验证方案为了充分验证DSG复制软件的数据一致性,采用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验证:1在DSG复制软件在全同步完成后,进行一次灾备端和源端的数据比对,验证全同步数据的一致性;2源端业务运行期间数据有变化,随机选择时间点进行一次灾备端和源端的数据对比,验证增量数据复制的一致性;3测试过程中,计划安排时间在源端暂停应用,切换连接到灾备端数据库上,验证测试在灾备端的可用性,查看以前操作的数据是否完整,主要目的是测试灾备环境是否可用,应用连接灾备库功能正常,验证时推荐在灾备库上只进行查询操作;4模拟测试库故障,测试应用切换连接到灾备端数据库上,进行正常操作;在源端恢复后增量数据由灾备端向源端复制,随机选择时间点进行一次灾备端和源端的数据对比,验证切换后增量数据复制的一致性5模拟源端故障恢复后,测试应用回切连接到源端数据库上,进行正常操作,此时业务增量数据由源端向灾备端复制,随机选择时间点进行一次灾备端和源端的数据对比,验证回切后数据复制的一致性;此外还有一个模拟测试方式,模拟灾难发生时进行应急切换,对比数据进行验证。
使用已经部署的测试复制通道,模拟数据切换和回切测试,并进行数据比对;此种方式可以在正式测试前进行模拟测试,不影响业务正常复制。
记录文档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Page 错误!未指定书签。
of 72.数据一致性的验证结果2.1数据初始化后数据验证对初始化复制后的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
验证结果:在DSG复制软件在全同步之后,进行的一次灾备端和源端的数据比对。
室内燃气管道及配件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室内燃气管道及配件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
验收记录表
项目名称:
(填写项目名称)
安装单位:
(填写安装单位名称)
施工单位:
(填写施工单位名称)
工程地址:
(填写工程地址)
工程内容:
(简要描述工程的主要内容)
检验批次:
(填写检验批次)
检验日期:
(填写检验日期)
检验人员:
(填写检验人员姓名)
质量验收结果:
(填写质量验收结果,例如合格、不合格等)检验记录:
验收意见:
(填写质量验收的意见和建议)
验收人员:
(填写验收人员姓名)
验收日期:
(填写验收日期)
相关附件:
(列出所有与此次质量验收相关的附件,包括照片、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