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模板

合集下载

2010年国赛数学建模B题论文

2010年国赛数学建模B题论文

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摘要本文根据题目要求,在合理的假设之下,主要从上海世博会对宏观经济影响力的角度,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定量评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

首先通过分析往届各国举办世博会后本国经济受到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得到对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有效评价因素,然后定量评估世博会对经济领域的影响力。

模型一通过对世博会成本-收益分析以及投入产出情况分析,得出世博会对上海经济影响的大小与其投资量有关。

世博会运营期间的产出共计123.71亿元,运营期间的投入共计106.8亿元。

在边际成本内,投资量越大,影响越大,即在整个经济领域,产出大于其投资,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其次,在模型二、三中利用凯恩斯的乘数效应理论模型分析了上海世博会对上海GDP的直接拉动,得出整个筹办至会展期8年时间将预计使上海GDP增加4175.24亿元,平均每年增加521.91亿元,并导出投资模型,利用1980~2002年旅游业产业增加值和投资增量的统计数据,采用SPSS进行回归估计,得到上海世博会的投资对上海旅游业产业增加值的贡献为241.02亿元。

在模型四中,世博会的旅游消费拉动模型估计出旅游消费合计为805亿元,通过世博会期间的旅游消费拉动了上海市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还定量分析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拓展就业机会的影响力。

模型五通过图表分析法将往届世博会的筹办、运营、后续三个阶段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力进行分析,明确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对其现代服务业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力。

当然,世博会的影响力未必全是积极影响,因此,列举了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最后,模型六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分析,得出了世博会的举办在综合方面“影响力较有利”,即世博会在整体上带来的影响力是较为有利的。

关键词:成本-收益分析乘数效应理论模糊综合评判后世博效应一、问题的提出1、背景提出: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经开幕,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上海。

2010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论文

2010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论文

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摘 要本文对A 试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为了解决加油站中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问题,同时分析罐体变位对罐容表的影响,通过建立出在不同油位值情况下比较精准的罐内油位高度与储油量的函数关系模型,利用采集到的小椭圆型储油罐和实际储油罐的实验数据,借助相关软件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针对问题一:为了研究罐体变位后对罐容表的影响,本文首先根据所给的简化小椭圆型储油罐(两端平头的椭圆柱体),利用微元法,建立出在不同油位值情况下的平头罐体油位高度与储油量的函数对应关系——积分模型(模型一)。

对于倾斜角为 4.1a =︒的纵向变位情况,通过等面积法找到倾斜时油标显示值H 1与对应同体积的水平状态下液高2H 的函数关系,从而得出倾斜角为 4.1a =︒时罐内油位高度与储油量的函数关系。

利用添加多项式对模型进行校正,用MATLAB 软件编程得到所加多项式的参数,得到贴近实际的油位高度与储油量的数学关系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得到初始油标值为0,间隔1cm 的罐容表标定值。

再用SPSS 软件中的曲线估计过程拟合得到小椭圆储油罐无变位时油位高度与储油量的函数关系,求解得到无变位时的罐容表。

通过比较小椭圆储油罐无变位和变位斜角为 4.1a =︒时的罐容表标定值,分析出罐体变位前后储油量最大差值大约为270L ,较小差值65L ,平均差值为178.87L ,说明小椭圆罐体变位后对罐容表的影响是很大的。

针对问题二:研究主体为圆柱体、两端为球冠体的实际储油罐,对其进行分段计算,主体1V 的求法沿用问题一中所建立的分段函数数学模型,两端球冠体采用近似椭球的体积求法。

建立出含有参数纵向倾斜角度α和横向偏转角度β的实际罐体显示与储油量的函数对应关系——积分模型(模型二)。

并根据所给采集数据在MATLAB 软件中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出变位参数角度α和β的数值: 2.779, 4.693αβ==将得到的α和β估计值代入模型二中的分段函数关系式中,通过计算理论的累加出油量与检测数据的累加出油量差值,用SPSS 软件中的曲线估计过程拟合得到罐内探针、管线等所占的体积与显示油高的函数关系,并作为修正因子带入的建立的模型二中,得到修正后的模型二(实际罐体显示油高与储油量的函数关系式)。

2010年数学建模赛区B题一等奖论文4

2010年数学建模赛区B题一等奖论文4

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摘 要2010上海世博会备受世界瞩目,也影响我国各个区域,尤其对上海。

本文首先根据上海市1978年至上海申报世博会成功前期的GDP 数据,运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预测出后期GDP 数据,并与实际GDP 作对比,接着分析与经济增长具有密切关系的九项指标数据,讨论各项经济指标的关联度,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找出这九项指标中的主要影响经济增长的因子,即可反映上海世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

对于模型一,由于经济数据具有较强的自相关性,先采用ADF 检验时间序列的平衡性,接着通过对时间序列取对数、二次差分进行平衡化,然后运用SPSS 得到了拟合函数2(10.231)(1)ln (10.981)0.02t t B B x B ε−−=++,并通过拟合统计值检验了时间序列模型的可靠性,从而对后期数据作出较准确预测,最后通过比较预测值与实际时,得到了世博对上海的经济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对于模型二,为了分析世博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是如何通过影响经济增长的各项指标来实现,找出引起经济增长的具有代表性受世博影响的九项指标。

利用SPSS 软件九项指标的数据做回归分析,并结合MATLAB 软件拟合得到单个指标随时间变化的函数。

再综合对九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这九项指标进行关联度分析,并MATLAB 编程得到九项指标的关联系数如下图:1r2r3r4r5r6r7r8r9r0.8822 0.7667 0.8981 0.7124 0.6897 0.7417 0.6482 0.6663 0.6436 对于模型三,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SPSS 处理,到得影响经济的三个主成分,其方差贡献率之和达到95.517%,主成分与各因子的关系如下234567891010.9890.9850.9930.9440.9870.9930.1860.5330.647F x x x x x x x x x =+++++−−−234567891020.0120.0180.0120.0610.0510.0140.9160.7420.286F x x x x x x x x x =−−+−+−−−−234567891030.0970.0200.0700.2380.0470.0630.0780.1540.698F x x x x x x x x x =+++++−−− 从其表达式分析可以得到,世博导致了外来总投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消费受额,外贸总额,交通,旅游总收入等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数学建模优秀论文模板(新)

数学建模优秀论文模板(新)

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我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2010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编号专用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题目(黑体不加粗三号居中)摘要(黑体不加粗四号居中)(摘要正文小4号,写法如下)内容要点:1、研究目的:本文研究……问题。

2、建立模型思路、:首先,本文……。

然后针对第一问……问题,本文建立……模型:在第一个……模型中,本文对哪些问题进行简化,利用什么知识建立了什么模型在第二个……模型中,本文对哪些问题进行简化,利用什么知识建立了什么模型3、求解思路,使用的方法、程序针对模型的求解,本文使用什么方法,计算出,并只用什么工具求解出什么问题,进一步求解出什么结果。

4、建模特点(模型优点,建模思想或方法,算法特点,结果检验,灵敏度分析,模型检验等)5、在模型的检验模型中,本文分别讨论了以上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6、最后,本文通过改变,得出什么模型。

关键词:结合问题、方法、理论、概念等一、问题重述(第二页起黑四号)内容要点:1、问题背景:结合时代、社会、民生等2、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一:问题二:问题三:二、问题分析内容要点:什么问题、需要建立什么样的模型、用什么方法来求解三、模型假设与约定内容要点:1、根据题目中条件作出假设2、根据题目中要求作出假设写作要求:细致地分析实际问题,从大量的变量中筛选出最能表现问题本质的变量,并简化它们的关系。

将一些问题理想化、简单化。

1、论文中的假设要以严格、确切的数学语言来表达,使读者不致产生任何曲解2、所提出的假设确实是建立数学模型所必需的,与建立模型无关的假设只会扰乱读者的思考3、假设应验证其合理性。

示例文件一

示例文件一

表 5 表格示例二 操作系统 发行版
Windows Unix/Linux Mac OS MikTeX TeX Live MacTeX
常用工具 编辑器
TeXnicCenter Emacs TeXShop
5
\begin{table}[h] \caption{表格示例二} \centering \begin{tabular}{*{3}{l}} \toprule \multirow{2}{*}{操作系统}& \multicolumn{2}{c}{常用工具} \\ \cmidrule{2-3} & 发行版& 编辑器\\ \midrule Windows & MikTeX & TeXnicCenter \\ Unix/Linux & TeX Live & Emacs \\ Mac OS & MacTeX & TeXShop \\ \bottomrule \end{tabular} \end{table}
\begin{tabular}{||l|c|c|c||} \hline \multicolumn{4}{|c|}{\LaTeX\ size changing commands}\\ \hline Style option \tt\bs footnotesize \tt\bs small \tt\bs large \end{tabular} & 10pt (default) & \tt 11pt & \tt 12pt\\ \hline & 8pt & 9pt & 12pt & 9pt & 10pt & 12pt & 10pt\\ \hline & 11pt\\ \hline & 14pt\\ \hline

2010数学建模优秀论文(1).doc

2010数学建模优秀论文(1).doc

数学建模比赛预选赛温室中的绿色生态臭氧病虫害防治2009年12月,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大会在丹麦举行之后,温室效应再次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

如何有效地利用温室效应来造福人类,减少其对人类的负面影响成为全社会的聚焦点。

臭氧对植物生长具有保护与破坏双重影响,其中臭氧浓度与作用时间是关键因素,臭氧在温室中的利用属于摸索探究阶段。

假设农药锐劲特的价格为10万元/吨,锐劲特使用量10mg/kg-1水稻;肥料100元/亩;水稻种子的购买价格为5.60元/公斤,每亩土地需要水稻种子为2公斤;水稻自然产量为800公斤/亩,水稻生长自然周期为5个月;水稻出售价格为2.28元/公斤。

根据背景材料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在自然条件下,建立病虫害与生长作物之间相互影响的数学模型;以中华稻蝗和稻纵卷叶螟两种病虫为例,分析其对水稻影响的综合作用并进行模型求解和分析。

(2)在杀虫剂作用下,建立生长作物、病虫害和杀虫剂之间作用的数学模型;以水稻为例,给出分别以水稻的产量和水稻利润为目标的模型和农药锐劲特使用方案。

(3)受绿色食品与生态种植理念的影响,在温室中引入O3型杀虫剂。

建立O3对温室植物与病虫害作用的数学模型,并建立效用评价函数。

需要考虑O3浓度、合适的使用时间与频率。

(4)通过分析臭氧在温室里扩散速度与扩散规律,设计O3在温室中的扩散方案。

可以考虑利用压力风扇、管道等辅助设备。

假设温室长50 m、宽11 m、高3.5 m,通过数值模拟给出臭氧的动态分布图,建立评价模型说明扩散方案的优劣。

(5)请分别给出在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中杀虫剂使用策略、在温室中臭氧应用于病虫害防治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字数800-1000字。

论文题目:温室中的绿色生态臭氧病虫害防治姓名1:学号:专业:姓名1:学号:专业:姓名1:学号:专业:2010 年5月3日目录一.摘要 (4)二.问题的提出 (5)三.问题的分析 (5)四.建模过程 (6)1)问题一 (6)1.模型假设 (6)2.定义符号说明 (6)3.模型建立 (6)4.模型求解 (7)2)问题二 (9)1.基本假设 (9)2.定义符号说明 (10)3.模型建立 (10)4.模型求解 (11)3)问题三 (12)1.基本假设 (12)2.定义符号说明 (12)3.模型建立 (13)4.模型求解 (13)5.模型检验与分析 (14)6.效用评价函数 (15)7.方案 (16)4).问题四 (17)1.基本假设 (17)2.定义符号说明 (17)3.模型建立 (18)4.动态分布图 (19)5.评价方案 (19)五.模型的评价与改进 (20)六.参考文献 (21)一.摘要:“温室中的绿色生态臭氧病虫害防治”数学模型是通过臭氧来探讨如何有效地利用温室效应造福人类,减少其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201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B题优秀论文-推荐下载

201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B题优秀论文-推荐下载

1 1论文来源:无忧数模网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摘 要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也是第一次在第三世界国家举办。

本文研究有关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问题。

从不同的出发点,分别建立了如下两个模型。

模型一采用投入——产出模型模型的核心思想,以年份与的对数值的二次相GDP 关关系和上海市社会固定资产总投入与的对数值的线性关系,利用上海统计年鉴GDP 发布的数据,分别建立无世博影响的表达式,与有世博ii i x x x eQ 21210001.00862.00032.02314.81-++=影响的表达式,两式的预测误差均在3%以内。

与2008年ii ix x x e Q 21210003.00291.00019.01911.82+-+=真实值比较,用表达式预测2008年的的值可以得出世博会对2008年上海市经1Q GDP 济贡献率达到24%。

并且在得知申办世博会后第i 年上海市固定投入总额的前提下由可求出世博会对上海地区经济的持续性积极影响。

如假设2011年市%100212⨯-=Q Q Q η固定资产总投资为5600亿元,则世博会对上海经济有16%的积极影响。

模型二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综合考虑。

运用层次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插值拟合,加权赋值等方法,模拟出世博会影响力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影响关系。

得到上海世博会的经济效益影响力系数0.3480,社会效益影响力系数0.2521。

与大阪世博会经济效益影响力系数0.2179,社会效益影响力系数0.3229对比,得出各种效益倾向下的结论,例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0.7:0.3时,上海和大阪的综合影响力系数分别为0.3192、0.2094,得出上海世博会综合影响力优于大阪。

然后对模型二里的影响力的加权表达因子1p 进行灵敏度分析,从而证实该模型的可靠性。

将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数据代入,证实了该模型很好的稳定性。

最后,在模型推广中分析了世博会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2010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论文

2010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论文

2010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编号专用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评阅人评分备注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关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评估 ——从历史文化交流方面进行讨论摘要本文从各国人民在历史文化方面的交流评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

根据题意以及互联网收集到的数据,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定量估计了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突出上海世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基本理念。

首先,运用灰色聚类法对互联网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灰类等级划分,再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其次,建立各灰类白化函数,再对各组数据进行聚类权运算,进而得出各因素的相应数据。

最后,通过白化函数得到的F 矩阵和聚类权运算得到的η函数,应用求聚类公式()1*nLj jL Lj jL j f d ση==∑,求得各聚类对象的各灰色聚类系数及结果。

然后应用层次分析法,推导出一种进行加权分析的方法,利用本方法对影响世博会的各个因素进行加权,得出了各个世博城市关于影响力的组合权重数据为(0.3634,0.3620,0.2743)T ,通过比较得到上海世博会影响力均高于爱知、汉诺威世博会。

合适的评估体系是本课题的关键。

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及统计,并考虑到方案的可操作性。

通过组合权重数据,得到了三个世博城市关于影响力的权重。

由于此模型不受指数的影响,有很好的灵活性,使得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取指数,减少模型的工作量,增加模型精度。

关键字:定量估计、层次分析法、灰色聚类法一、问题重述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

从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各国人民交流历史文化、展示科技成果、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等的重要舞台。

可以从我们感兴趣的某个侧面,建立数学模型,利用互联网数据,定量评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
日期:2010年9月12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论文标题
摘要
摘要中要把文章中模型的方法、思想、技巧、结论体现出来。

关键词:研究对象建立模型求解算法等专业术语
一、问题重述
1.1.背景资料与条件
把必要的背景资料与各项条件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一遍。

1.2.需要解决的问题
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问题重新叙述一遍。

二、问题分析
2.1.问题的重要性分析(社会背景)
2.2.有关方面在这个问题上做过的研究
说明谁在什么时间,用了什么模型和方法,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怎样的进展,方法优缺点分析。

目前,大多数研究都忽略了什么因素,存在什么缺点,和这个缺点的致命性。

2.3.问题的思路分析
你对问题的理解。

包括实际问题的数学化、问题的归类、建立模型的原因、模型求解的可行性预测,求解结果的实用性预测等。

三、基本假设
3.1.模型一假设
1)假设一;
2)假设二;(假设的合理性分析见某处)
3)假设三;(文中某处证明了该假设的合理性)
4)……。

3.2.模型二假设
1)假设一;
2)假设二;
3)假设三;(文中某处证明了该假设的合理性)
4)……。

3.3.本文引用数据、资料均真实可靠。

四、符号说明
4.1.模型一符号说明
A:名称,解释;
B:名称,解释;
C:……;
……。

4.2.模型二符号说明
A:名称,解释;
B:名称,解释;
C:……;
……。

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5.1.模型一的建立
5.1.1.模型一概述
****************************
5.1.2.模型一的运用与求解
****************************
5.1.3.模型一结果
****************************
5.2.模型二的建立
5.2.1.模型二概述
****************************
5.2.2.模型二的运用与求解
****************************
5.2.3.模型二结果
****************************
六、模型的分析
6.1.假设的合理性分析
6.2.灵敏度(稳定性、可靠性)分析(给出模型的适用范围)
6.3.原理误差分析(给出模型的误差范围)
6.4.……
七、模型的检验
用模型计算数据与实际数据进行比对,计算误差大小,结合模型的分析说明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误差是否在模型估计和实际许可的范围之内。

八、模型的推广
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可以用于解决哪一类的问题,用于不同类别问题时应对模型做出怎样的变化。

主要阐述本文模型的广泛适用性。

九、模型的评价与优化
9.1.模型的优缺点分析
9.1.1.模型的优点
9.1.2.模型的缺点
9.2.模型的优化
9.2.1.模型的优化方案
9.2.2.优化模型的建立、求解与分析
参考文献:
[1]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3]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4]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编号] 作者,书名:起止页码,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编号] 作者,论文名,杂志名,卷期号:起止页码,出版年。

[编号] 作者,资源标题,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

附件
1.附件一
2.附件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