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于观察让真情流露笔端

合集下载

勤于观察让真情流露笔端

勤于观察让真情流露笔端

个学校 ,他们写 反映班级 、学校生 活的文章 ,有的感 到 谐 的氛 围,会 对学生产 生积极 的情 感 。日记 ,是学 生个体 是对 集 体 、对 生活 的 热爱 程 度不 同。如 果对 生 活缺 乏 热 生 的 心 灵 处 于 相 对 自由 的 状 态 , 只 要 他 们 敞 开 心 灵 表 达
心 人 ,善于在平凡 的生活 中挖掘素材 。不少 文章 ,选材 较
( 二)用名人故事,提升文学素养 中华 民族 5 0 年悠久 的历史 ,出现 了无数光辉 灿烂 的 00
小 ,但道 理深刻 。若能有 意识地 引导学生加 以思索 ,就可 文化意象 ,这笔财 富可 以成 为点亮学 生心弦 的火 把,让他

二 、在作文中展露真情 学 生有 了观 察的能力 并不意味着 具备 了写作 的能力, ( )以日记积淀情感 一
被 人忽略 的事物 ,并且对它们 做细致 的观察 。我 在观察和 还得通过具体的常规训练,才 可能让真情在文脉 中流淌 。
在 教育教 学实践 中,为学生创 设一个平 等 、民主、和
特 定年龄阶段 的情感体验很难寻觅 ,字里行间找不到真情的 知识 ,又有 利于提高他 们观察 生活的能力 。语文教师 应 当
流露。对此 ,笔者 曾深深苦闷:如何加强学生观察生活能力 做有心人 ,及 时纠正 学生阅读倾 向的偏差 ,要晓之 以理 ,
的培养 ?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吐露真情 ?
有 许 多 东 西 可 写 。 而 有 的却 感 到 无 话 可 说 ,这 里 的 差 别 就 情 感体验 的表达 ,是 学生与教师 沟通交流 的渠道 。此时学
情 ,那他 就绝不会 细致观察 ,更谈不 上 “ 激情澎 湃 ”。所 出 对 生 活 的 感 受 ,就 会 形 成 从 体 验 到 积 累 再 到 创 造 的 的 良 以我们 要重视培养 学生热 爱生活 的情 感 ,让 学生做生 活的 性 循 环 , 学 生 的 作 文 能 力 就 会 提 高 , 并逐 步 唤 醒 积 淀 的 情

道真情在笔尖流露六年级下册作文600字

道真情在笔尖流露六年级下册作文600字

道真情在笔尖流露六年级下册作文600字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标题:道真情在笔尖流露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啊!我叫小明,是六年级三班的学生。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写作文的一些感受。

大家都知道吧,写作文老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每当语文老师布置作文的时候,我就开始唉声叹气,郁郁寡欢了。

因为写作文实在是太难了,要构思主题、立意、选材、作序、电讲、结尾,每一个步骤都考验着我们的功力。

尤其是选材的时候,我常常陷入迷茫之中,不知道写什么好。

不过,渐渐地我发现,只要用心观察生活,处处都能找到素材。

比如上星期六,我和爸爸一起去菜市场买菜,看着那些新鲜的蔬菜水果,我就有了写一篇关于"菜市场景色"的想法。

又比如,放学回家的路上,看着天空飘渺的白云,我想写一篇"云的形状"。

生活就是一个大舞台,到处都是可写可描的题材。

其实,最难的并不是找素材,而是怎样把平凡的事物用文字生动地表达出来,让读者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作者的真挚情感。

我常常读着别人的优秀作文,就羡慕得不行,完全体会不到写作的乐趣。

可是最近,我渐渐发现了写作文的窍门。

原来写作文就像是在给朋友写信一样,要诚恳、自然、真挚。

我们要把自己对某件事情的真实感受、独到见解毫无保留地倾注在笔尖上,用最质朴的语言倾诉内心世界。

就像,当我看到春天那盛开的桃花时,我内心是多么的兴奋喜悦,就要真真切切地写下来,不要说一些冠冕堂皇、矫揉造作的话。

只有这样,笔下方才有灵有魂。

当然了,写好作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的锻炼。

我们要勤于观察生活、用心体验生活,丰富自己的感受和阅历。

同时,也要多借鉴名家名篇,学习优秀的写作技巧。

只有下足了苦功夫,才能有所突破和提高。

希望大家都能在写作的道路上不断进步,让美妙的文字像清泉一样流淌。

让我们用文字记录那些平凡而动人的故事,道尽心中真挚的情愫。

我相信,只要付出了努力,每个人都能成为一名出色的作文高手!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留心观察、勤于动笔

留心观察、勤于动笔

留心观察、勤于动笔生活是习作的源泉。

平时,我就培养孩子要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随时把观察到的记下来,养成留心观察、勤于动笔的好习惯。

比如班里一有事情发生,我就马上提醒孩子。

“看,今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是怎样的?……”还提倡孩子多写日记,及时记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并做到多看课外书,勤于积累。

这样,写作时就能信手拈来,不用咬笔杆子了。

培养孩子留心观察、勤于动笔的方法●平时读自己的课外书时,让孩子一支笔,摆开一个本,让孩子边读边动笔。

动笔,可以用是标注,用线段或者符号把他特别感兴趣的词句标注出来。

●开始时可以先摘抄,不要大段大段摘抄,而是要有选择,选择孩子特别感兴趣的片断。

●之后,可以是批注,在自己的课外书的空白处,简单批一个词,如"精彩""太妙了""不对"之类,以后可以批注完整的一句话,再往后,可以用几句话,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总之,一定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外出时,及时把所见所闻和感想记录下来,哪怕非常粗略非常简单,都要记录,假以时日,就养成习惯了。

●养成写日记、记随笔的习惯。

开头时可以非常简单,几个字,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甚至符号,之后是一句话,再之后可以逐渐复杂,写成片断,甚至写成完整文章。

关键是培养习惯。

日记、随笔,仍然是以片断为主。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需要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加活动,手脑并用,既要读,还要写,既要听和看,还要动手做,只有这样,才可以维持大脑较多区域较长时间的兴奋状态,读书动笔有很多好处:一是能够帮助记忆;二是能够让学生掌握书中的明点、要点;三是有利于学生储存资料,积累写作素材;四是能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读书动笔”这一好习惯呢?动笔的习惯从抄写生字词开始孩子低年级时,可每天例行检查课内生字、生词语的抄写,更正抄写中的错误,再从儿童注音读物中指导孩子对字、词的抄写,让孩子指出不认识的字,再看头上的拼音,拼读出来,并抄写在笔记本上。

让真情流注笔端

让真情流注笔端
期中考试过后有位女同学的语文成绩很不理想不仅她感到意外连我也不相信这个分数在她找到我说要查分时我答应给她好好看看加加分数结果分数没出差错看得出来这对她的打击很大不久交上来的周记本里有她写的一篇文字诉说了她前一段学习的情况表达了深深的忏悔我看完后送给她信任和鼓励告诉她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肯定了她在前一段学习过程中的良好表现后来她很快又恢复了自信
教 学 反 思
00 0 ) 5 0 0
现美 、挖掘美 的基础上再展开丰富 的想象 。这样我们的作文教 学就收到 了实效 。 再如 : 师可 带领学生走 出教室 去欣赏大 自然 的美 , 教 寒冷的 冬天让人觉得荒凉凄清 , 到处是 冰天雪地 , 但学生们却发现了别
样 的美 — — 高 洁 傲 岸 的不 屈 之 美 , 是 写 出 了这 样 的一 段 文 字 : 于 “ 你说这 冰多么神奇 呀 , 它就是一汪水 , 经过寒冬 的考验 , 接受了 寒 冷 的洗 礼 , 终 历 经 磨 难 , 成 一 块 坚 硬 的冰 , 由柔 弱 的水 最 变 它 变成 , 但却 比水更加清澈 、 亮丽 。 当早上朝 阳的第一缕光来临时 , 是它们最早起床 , 自己清 明的体 魄来反射 阳光 , 用 把阳光传 向四 面八方 , 话又说 回来 , 那长 江的第 一滴水 , 不也是从 姜根迪如冰 川 上那晶莹的冰上滴下来的吗?我爱冰 , I 爱它高洁傲岸 的不屈 , 爱它纯净无暇的清洁 , 爱它不畏艰难 的坚强 , 爱它晶莹剔透 的美 丽。这美丽的冰 , 虽然知道 自己要在春天里融化消失 , 即便是 但
二、 引导 学 生发 现 生 活 中 的 美 。 掘 生 活 中的 美 。 用 自 己 挖 并
的 笔 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现 这 些 美
这样也要绽放给别人它独到的光彩。”生活中只要你 留心视觉 中接触的万物 , 它们都会给人 以美感 , 教师所 要做 的就 是用 自己 的独特方法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去发 掘这些美 。

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让真情流露在笔尖

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让真情流露在笔尖

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让真情流露在笔尖本篇作文采用“五感法”的写作方式书写而成,“五感法”是一种通过描述这五种感受来写作文的方法,通过多种感官把景物的人和物的美好表现出来,本篇作文围绕“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让真情流露在笔尖”为标题,把这五种感觉运用在作文中,作文内容会更加丰富多彩,让读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欢迎大家编辑和下载。

正如莫言所言,“文学的最高境界是忘我”。

而真情,正是忘我的钥匙。

当我们用五感这把钥匙,打开情感的宝匣,让真情流露在笔尖,文字便如潺潺清泉,流淌出动人的韵律。

我闭上双眼,用心灵去倾听。

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化作一串悦耳的音符,在耳畔萦绕。

那是求知若渴的渴望,是求学路上奋发向上的向上之心。

我用手轻轻触摸着课桌上的木纹,感受着时间留下的痕迹。

每一道划痕里,都承载着一段成长的故事,刻画着我们曾经的欢笑与泪水。

我深吸一口气,教室里淡淡的墨香扑鼻而来。

那是书本的清香,是知识的芬芳。

我用舌尖品尝着字里行间的真谛,感受着作者的思想与情感。

每一缕书香,都化作一束光亮,照亮我迷茫的心房。

我用手轻轻翻动着书页,仿佛在与历史上的伟人对话,他们的智慧与豪情,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我睁开双眼,眼前的世界变得更加鲜活。

教室外的树木郁郁葱葱,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耀眼的光芒。

那是生命的颜色,是希望的象征。

我用手触摸着树叶上的脉络,感受着生命的律动。

在这一刻,我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心境豁然开朗。

真情,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当我们用五感去感知世界,体会万物的真情,就能拨动心灵的琴弦,让思想与情感交融,让笔尖流淌出真情的力量。

让真情流露在笔尖,让文字成为情感的载体,让心灵与心灵产生共鸣,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让情感流淌于笔端

让情感流淌于笔端

让情感流淌于笔端作者:王海霞来源:《作文成功之路·小学》2024年第01期所谓真情实感,是指文章中抒发的情感真实、自然、深刻,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那么,如何让情感流淌于笔端?一、掌握写作技巧,写出真情实感1.展开联想和想象,打开情感大门在某种情境中,能快速打开情感大门。

例如,以“妈妈原谅我”为题写作,会不自觉地联想到自己与妈妈的故事,并在想象的情境中,回忆自己之前所做的错事,激起内心情感,这样写作就容易了。

在联想和想象的过程中,同学们的神情会逐渐变得严肃,开始反思、审视自己的言行。

在这种情绪的驱动下,写出来的作文便会如行云流水,表现丰富的情感。

2.深入思考,打开情感大门思考是打开情感大门的钥匙,要深入思考生活中的真善美。

在這静谧的思想空间内,可以充分调动情感体验。

此时的思绪仿佛泉水一般,真情实感也不断涌现出来。

例如,以“爸爸妈妈,不要离开我”为题写作,可先煽情,以激发内心情感,再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实现共情体验的形成。

这正是酝酿深厚情感的最佳时机,但不要急于下笔,可以利用一点时间,在脑海中思考与酝酿,仿佛微风不断激起小溪的层层涟漪一样。

只有抓住这个时机下笔作文,才会有激情,作文的情感也才饱满。

3.表达想法,让情感流于笔端在经历了煽情和酝酿两个环节后,写作情绪高涨,情感也达到高潮阶段,这时写作将如鱼得水。

但不要急于求成,还要做好最后的倾诉环节。

可将内心想法和观点倾诉给同学,然后在与同学的互动中,实现情感的进一步升华。

在多种观点的碰撞下,实现写作情感的丰满,从而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

二、围绕现实生活,丰富作文情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认真观察生活,写作时才有话可说。

有些学生在写作中会出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主要原因是没有用心体验和感受生活。

因此,想要丰富作文情感,有话可说,就要留心生活,珍视自己独特的感受,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内心情感。

鉴于此,我们应不断培养观察兴趣,养成观察习惯,在对周围形形色色的人和物的观察中,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与异彩纷呈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第三单元 让真情流露》写作指导、范文点评与练习

《第三单元 让真情流露》写作指导、范文点评与练习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让真情流露》习作指导习作写什么——审题意,明要求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

如高兴、悲伤、沮丧、感动、喷怒、愧疚、激动、盼望等。

你有过这些感受吗?是什么事情使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从中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

这样来解读——明主旨,巧拟题本次习作的主题是“让真情自然流露”。

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

在拟题的时候,要紧扣关键字,能高度概括文章主旨即可。

如《一件难过的事情》《对不起,这件事我错了》《开心的一天》《在感动中成长》等。

名师讲方法——理思路,学技巧(一)精描细绘见真情。

我们在写作时,首先要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完整地写好一件事。

在叙述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并刻画生活细节,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细节等方面进行多方面描写。

(二)万事求实见真情。

在作文时,我们要不夸大、不捏造事实,要实事求是的叙述故事。

只要我们真实地叙说故事,读者就会从中感受到真情。

(三)直抒胸臆见真情。

写作时要满腔热情,只有以情驭文才会写出动人心魄的文章。

在叙述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是平白地叙事,还要大胆的抒发自己的真情(四)巧妙安排文章结构。

选好文章所讲述的故事后,我们要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我们采用的文章结构是“总——分——总”、“总——分”、“还是分——总”呢?采用的叙事方法是顺序、倒叙还是插叙?采用的表现手法是欲扬先抑还是欲抑先扬呢?采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呢?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写作前巧妙安排。

①文章的开篇含蓄、简洁。

“冲刷”“涌动”“抹”等词语的运乐曲声中拉开序幕。

②首先是检阅,这可是历来运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我也是受检队伍中的一员,为此我格外兴奋。

检阅开始了,我暗暗对自己说:“我代表的是整个班级,一定要展示出我们班的风采。

留心观察,真心流露

留心观察,真心流露

留心观察,真心流露【摘要】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细心积累、注重品味、真心流露,立足生活,把生活转化为写作的活水,学生一定会张开慧眼,敞开心扉,用他们神奇的笔去采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

一、热爱生活,观察生活。

二、强化阅读,积累素材。

三、品味生活,再认生活。

四、视角独特,标新立异。

【关键词】生活;观察;积累;品味;创新Pays attention the observation, the sincerity revealsLi Xicheng【Abstract】The life is the writing fountainhead, in the teaching we must guide the student to pay attention the observation, the careful accumulation, to pay great attention to savor, the sincerity to reveal, the foothold life, will transform the life as the writing running water, the student certainly will open the mental perception, will open the happy door leaf, will pick beautiful spray with their mysterious pen, will express in writing the unique feeling. one, deeply loves the life, the observation life.Second, the strengthening reads, accumulation source material.Third, savors the life, is shy of strangers again lives.Fourth, the angle of view is unique, proposes something new and different.【Key words】Life; Observation; Accumulation; Savoring; Innovation《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新的课程理念的推进,在写作教学中,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而现代中学生写作,最主要的毛病是言之无物,故装成熟的“老气横秋”,虚情假意的“风花雪月”,空话连篇的“辞藻堆砌”,而青少年纯真的天性和属于这个特定年龄阶段的情感体验很难寻觅,字里行间找不到真情的流露。

对此,笔者曾深深苦闷:如何加强学生观察生活能力的培养?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吐露真情?
一、强化观察生活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

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由此可以看出观察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练就一副善于观察的眼睛,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的能力,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呢?
(一)深入生活,提高观察的能动性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要让学生深入生活,积极观察,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绪,提升他们关心生活、积极向上的品质。

达尔文在《对我的智力的评估》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具有比一般人更高的本领,能够看到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的事物,并且对它们做细致的观察。

我在观察和收集事实方面,勤奋努力,真是无以复加。

”勤奋努力的观察,这就是达尔文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同处一个班、一个学校,他们写反映班级、学校生活的文章,有的感到有许多东西可写。

而有的却感到无话可说,这里的差别就是对集体、对生活的热爱程度不同。

如果对生活缺乏热情,那他就绝不会细致观察,更谈不上“激情澎湃”。

所以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在课文学习中,唤醒观察生活的意识
认识到观察对作文的重要性,才能成为观察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挖掘素材。

不少文章,选材较小,但道理深刻。

若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以思索,就可以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小事、平常事的重视,如杨绛先生的《老王》,就是通过写一位车夫的遭遇,展现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艰辛。

让学生明白只要精心选材,深入开掘,由表及里,小事也可以表现出大主题来。

(三)通过课外阅读,拓宽观察视野
阅读可以获取信息、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课外阅读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学习形式。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多看多想,既可以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活跃他们的思想,充实他们的知识,又有利于提高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

语文教师应当做有心人,及时纠正学生阅读倾向的偏差,要晓之以理,讲清危害;同时向学生推荐一些健康有益的好书,明确阅读目的,传授读书方法,以求有所收获。

因此,在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或摘抄,或评价,不能让读书走过场,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这样不但加深了对读物的印象与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书面表达能力。

杜甫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学生有了一定量的阅读之后,要引导学生多练笔,不为培养作家,只为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及时推荐学生好的习作拿出去发表,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使课外阅读活动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

二、在作文中展露真情
学生有了观察的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写作的能力,还得通过具体的常规训练,才可能让真情在文脉中流淌。

(一)以日记积淀情感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

日记,是学生个体情感体验的表达,是学生与教师沟通交流的渠道。

此时学生的心灵处于相对自由的状态,只要他们敞开心灵,表达出对生活的感受,就会形成从体验到积累再到
创造的的良性循环,学生的作文能力就会提高,并逐步唤醒积淀的情感体验。

这样,就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心理,培养与他们的感情;同时个体成长的愉悦体验也会积淀下来。

(二)用名人故事,提升文学素养
中华民族5000年悠久的历史,出现了无数光辉灿烂的文化意象,这笔财富可以成为点亮学生心弦的火把,让他们具备丰富的情感体验,如明月、秋天、白发、落叶等融合的乡愁,如新绿、发芽、朝阳、燕语等组成的希望,如腊梅、幽兰、青竹、秋菊等体现的气节……这些传统的意象,可以深深打动学生的心灵世界。

除此之外,无数的名人名垂至今,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学习材料:婉约而又英气的李清照、意气豪迈又洒脱的苏轼、身经战乱仍兼济天下的杜甫……学生与名人相约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细腻情感。

实践证明:十五六岁的青少年,正是思想活跃的时候,个性的彰显、生命的活力注定他们不会在历史的洪流中流失,而往往能掬取一瓢或与之交流、畅谈。

因为在对待这些内容的时候,他们不是简单的抄袭、搬用、套用,而是在引用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是在雄浑的历史文化支撑下找自己的路,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历史折射出的光辉经过学生敏感的心灵过渡,散发出深沉而有内涵的文学底蕴。

(三)创条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从各种角度对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情感教育,就能让学生从内心产生更丰富的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

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利用教材就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富有情感的课文示例:如《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表现出的超然的人格魅力令人折服;《出师表》中诸葛亮衷心的爱国情怀让人叹惋;《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手字笔录,不敢稍逾约”的诚实守信、艰苦好学催人奋进……这些历史古人的情感深深地影响了学生。

当然,这些文章也不仅仅是为了教而教,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发乎内心地去感知周围的一切(父母的亲情、同学的友情、老师的教诲、陌生人的帮助……),那么学生对生命、对社会、对人类的关注和理解就不再是干巴巴地发感慨,文字就不再是生硬、空洞的,让他们的真情自然而然地流诸笔端,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学生如果能长期地坚持下去,处处留心生活,仔细观察、努力思考、勤写日记,做生活的有心人,逐步提高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作文的写作能力,那么学生在作文中就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就能真挚地吐露出他们的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