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精华教程真题解析药剂第三章(5)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第3章 常用的药物结构与作用第三节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药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第3章常用的药物结构与作用第三节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药分类:医药卫生执业药师主题:2022年执业药师《执业西药师全套4科》考试题库科目:药学专业知识(一)类型:章节练习一、单选题1、仅有解热镇痛作用,不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是A.双氯芬酸B.布洛芬C.蔡普生D.对乙酰基酚E.美洛昔康【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乙酰氨基酚的临床用途。
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本品不具有抗炎作用。
临床上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及缓解轻中度疼痛,如关节痛、神经痛及痛经等。
2、下列叙述中与布洛芬不符的是A.为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B.羧基α位为手性碳C.S-(+)-异构体的活性高于R-(-)-异构体D.甲基的引入使得羧基可以自由旋转,药物能保持适合与受体或酶结合的构象,提高消炎作用且毒性也有所降低E.结构中含有异丁基取代【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3、本身无活性,需经肝脏代谢转化为活性产物而发挥COX-2抑制作用的药物是A.B.C.D.E.【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萘丁美酮的作用机制。
体外无活性,体内经过代谢才表现出活性的药物为前体药物。
因此本题第一个线索是寻找前体药物,本题五个选项皆为芳基羧酸类非甾体抗炎药,依次为:萘普生、双氯芬酸、吲哚美辛、萘丁美酮、布洛芬,其中萘丁美酮为非酸性的前体药物(无羧基),其本身无环氧酶抑制活性。
小肠吸收后,经肝脏首关效应代谢为活性代谢物,即原药6-甲氧基-2-萘乙酸起作用萘丁美酮在体内对环氧酶-2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
4、化学结构中含有异丁基苯基和丙酸结构的非甾体抗炎药是A.萘普生B.布洛芬C.氟比洛芬D.萘丁美酮E.酮洛芬【参考答案】:错误【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布洛芬的结构特征。
从题干要求可以看出,该药应该为芳基丙酸类,即“洛芬类药物,布洛芬结构中暗示有丁基(布,丁基英文译音),因此B符合题干要求。
萘普生和萘丁美酮暗示它们结构中均含有“萘”环结构而非苯环。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药剂卫生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药剂卫生(总分54, 做题时间90分钟)一、最佳选择题1.下列滤器中,可用于滤除细菌的是( )A.垂熔玻璃滤器G2B.垂熔玻璃滤器G3C.垂熔玻璃滤器G4D.垂熔玻璃滤器G6E.板框滤过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D垂熔玻璃滤器G6的孔径在2μm以下,可以用于滤除细菌。
2.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关于洁净室的洁净度规定分为几级( ) A.2级B.3级C.4级D.5级E.6级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C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关于洁净室的洁净度规定分为四级:100级、10000级、10万级、30万级。
3.在药品卫生标准中规定糖浆剂每毫升含细菌数不得超过( ) A.500cfu B.400cfu C.300cfu D.200cfu E.1 00cfu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E4.关于制药环境的空气净化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用于制药环境的空气净化的气流属于紊流B.不能用于洁净区空气净化C.非层流型洁净空调系统净化空气的原理是用净化的空气稀释室内空气D.净化的过程可以使粒子始终处于浮动状态E.可以自行除尘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C5.目前制剂生产应用最广泛的灭菌方法是( )A.干热灭菌法B.湿热灭菌法C.流通蒸汽或煮沸灭菌法D.滤过除菌法E.乙醇蒸气熏蒸法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B6.最可靠的湿热灭菌法是( )A.流通蒸汽灭菌法B.热压灭菌法C.低温间歇灭菌法D.煮沸灭菌法E.高速热风法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B7.尼泊金类防腐剂防腐效果在( )环境下最差A.酸性B.碱性C.中性D.酸性和碱性E.与pH值无关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B尼泊金类即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在酸性、碱性和中性药液中均有效,但是在酸性溶液中作用最强,在碱性药液中,由于酚羟基解离及酯的水解使防腐作用下降。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综合知识-复习题:第三章.doc

执业药师考试复习题:第三章2018执业药师考试药学综合知识复习题:第三章第3章用药教育与咨询一、最佳选择题1、下列信息源中属于一级信息源的是A、杂志B、药典C、摘要D、参考书E、数据库2、以下符合一级信息源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级信息源提供的信息比二级和三级信息源的内容更新B、使用一级信息源可以看到有关研究的具体细节C、如果是单一临床试验得到的信息,其结果或结论有可能是错误的,可能会误导读者D、读者可以自己对文献进行评价,免受他人观点的影响E、内容广泛,使用方便3、在药物信息(MI)源中,文献资料的数量最大的是A、数据库B、互联C、一级信息源D、二级信息源E、三级信息源4、下列药物信息源中,归属一级文献资料的是A、新编药物学B、中国药学杂志C、中国药学文摘D、中国药学年鉴E、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5、下列为二级信息源的药学文献A、中国药学文摘B、药学杂志C、药物信息手册D、中国国家处方集E、中国药典6、Medline数据库的学术资源提供和服务的承担机构是A、中国科学院图书馆B、美国医院药师协会C、美国医学经济公司D、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E、英国皇家药学会药学出版社7、二级信息源的优点叙述,最正确的是A、读者能自己评价信息,免受他人观点影响B、有的还能提供疾病与药物治疗的基本知识C、对一个具体问题提供的信息全面、详实D、可提供丰富的信息E、提供的信息最新8、欲了解更多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可优先查阅的文献是A、《中国国家处方集》B、《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C、《新编药物学》D、《梅氏药物副作用》E、《马丁代尔药物大典》9、由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学会出版三级文献是A、《美国医院处方集服务处:药物信息》B、《新编药物学》C、《马丁代尔药物大典》D、《美国药典药物信息》E、《药物信息手册》10、检查环丙沙星的质量标准,应查阅A、药典一部凡例B、药典一部附录C、注射剂手册D、药典一部正文E、药典二部正文11、中国药典属于几级信息源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E、五级12、(PDR)是由美国医学经济公司和ThomsonHealthcare公司编辑出版的药品集,每年综合汇编一册,主要介绍A、美国临床常用的药品B、美国市场上的药品C、各国市场上的常用处方药D、美国市场上的常用处方药E、美国市场上的非处方药13、在《中国药典》2015年版(三部)中,三部收载的药品种类是A、抗生素B、提取物C、生物制品D、生化药品E、放射性药品14、《中国国家处方集》编写的主要方法是A、以药带病B、以病带药C、中西医结合D、中西药结合E、药理作用系统15、下列专业出版物,归属三级文献资料的是A、《医学索引》B、《生物学文摘》C、《中国药学文摘》D、《中国药学杂志》E、《药物信息手册》16、关于《中国国家处方集》性质的阐述,正确的是A、我国第一部统一的权威性的处方集B、第一部国家级权威性的处方集C、国家级权威性的专业指导文献D、是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国家药品标准E、是国家规范处方行为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文件17、以下有关《新编药物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由英国皇家药学会出版B、这本工具书为医药专业人员提供的信息包括:4万多个药物,10万多个制剂C、书中有22000多种处方药和6000多种OTC药物的最新信息,按药物分类进行详细讨论D、书中所列药物的适应证和给药剂量都是FDA批准的E、该书中的引论和附录部分有助于解决药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18、《中国药典》2015年版分为几部A、一部B、二部C、三部D、四部E、五部19、在临床用药实践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信息源是A、一级文献B、二级文献C、三级文献D、专业期刊E、学术会议论文集20、有关三级文献资料特点的叙述中,最正确的是A、很方便地对所需要的一级信息资料进行筛选B、能看到研究细节如试验设计、数据处理等C、提供的信息丰富、详实D、内容广泛、使用方便E、内容全面、细致。
执业药师试题及答案:药剂练习题(三)

主要用于片剂的填充剂是(ACD)。
A.糖粉B.交联聚维酮C.微晶纤维素D.淀粉E.羟丙基纤维素混合不均匀造成片剂含量不均匀的情况有以下几种(ABD)。
A.主药量与辅料量相差悬殊时,一般不易混匀B.主药粒子大小与辅料相差悬殊,极易造成混合不匀C.粒子的形态如果比较复杂或表面粗糙,一旦混匀后易再分离D.当采用溶剂分散法将小剂量药物分散于大小相差较大的空白颗粒时,易造成含量均匀度不合格E.水溶性成份被转移到颗粒的外表面造成片剂含量不均匀主要用于片剂的粘合剂是(ABD)。
A.甲基纤维素B.羧甲基纤维素钠C.干淀粉D.乙基纤维素E.交联聚维酮主要用于片剂的崩解剂是(BDE)。
A.CMC-NaNaC.HPMCD.L-HPCE.CMS-Na关于粉末直接压片的叙述正确的有(AD)。
A.省去了制粒,干燥等工序,节能省时B.产品崩解或溶出较快C.是国内应用广泛的一种压片方法D.适用于对湿热不稳定的药物E.粉尘飞扬小以下哪种材料为不溶型薄膜衣的材料(BC)。
A.含有在消化液中难溶的药物B.与其他成分容易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C.久贮后溶解度降低的药物D.小剂量的药物E.剂量小,药效强,副作用大的药物崩解剂促进崩解的机理是(ABCE)。
A.产气作用B.吸水膨胀C.片剂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成分D.薄层绝缘作用E.水分渗入,产生润湿热,使片剂崩解可作片剂的水溶性润滑剂的是(BE)。
A.滑石粉B.聚乙二醇C.硬脂酸镁D.微粉硅胶E.月桂醇硫酸镁压片可因以下哪些原因造成片重差异超限(AC)。
A.颗粒流动性差B.压力过大C.加料斗内的颗粒过多或过少D.粘合剂用量过多E.颗粒干燥不足下列哪组中全部为片剂中常用的崩解剂(DE)。
A.淀粉,L-HPC,HPCB.HPMC,PVP,L-HPCC.PVPP,HPC.CMS-NaNa,PVPP,CMS-NaE.淀粉,L-HPC,CMS-Na包胃溶衣可供选用的包衣材料有(BDE)。
A.CAPB.HPMCC.PVAPD.EudragitLE.PVP影响片剂成型的因素有(ACDE)。
执业药师精华教程真题解析药剂第二章(3)

(4)分剂量将混合均匀的散剂,按重量要求分成等重份数的过程叫分剂量。
常用方法有:目测法、重量法、容量法三种。
机械化生产多用容量法分剂量。
为了保证剂量的准确性,应对药粉的流动性、吸湿性、密度差等理化特性进行必要的实验考查。
最佳选择题1.比重不同的药物在制备散剂时,采用何种混合方法最佳A.等量递加法B.多次过筛C.将轻者加在重者之上D.将重者加在轻者之上E.搅拌『正确答案』D5.质量检查散剂的质量除了与制备工艺有关以外,还与散剂的吸湿性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将在下述的“(三)散剂的质量检查与散剂的吸湿性”中重点介绍这部分内容:(三)散剂的质量检查与散剂的吸湿性及实例。
【精要速记】质量检查:项目及限度1.质量检查在药典中收载了散剂的质量检查项目,主要有:(1)粒度除另有规定外,局部用散剂照下述方法检查,粒度应符合规定。
检查法:取供试品10g,精密称定,置七号筛,筛上加盖,并在筛下配有密合的接受容器。
照“粒度和粒度分布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1XE第二法,单筛分法)检查,精密称定通过筛网的粉末重量,应不低于95%。
(2)外观均匀度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亮处观察,应呈现均匀的色泽,无花纹与色斑。
(3)干燥失重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照“干燥失重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1)测定,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2.0%。
(4)装量差异单剂量包装的散剂装量差异限度,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检查法:取散剂10包(瓶),除去包装;分别精密称定每包(瓶)内容物的重量,求出内容物的装量与平均装量。
每包装量与平均装量(凡无含量测定的散剂,每包装量应与标示装量比较)相比应符合规定,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散剂不得多于2包(瓶),并不得有1包(瓶)超出装量差异限度1倍。
附录中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作卫生学检查,并应符合有关规定。
2.散剂的吸湿性及防范措施散剂的重点在于防潮,因为散剂的比表面积较大,其吸湿性与风化性都比较显著,若由于包装与储存不当而吸湿,则极易出现潮解、结块、变色、分解、霉变等一系列不稳定现象,严重影响散剂的质量以及用药的安全性。
执业药师精华教程真题解析药剂第四章

第四章胶囊剂和丸剂一、胶囊剂(一)胶囊剂的概念和特点胶囊剂(capsules)系指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壳中的固体制剂。
构成上述空心硬质胶囊壳或弹性软质胶囊壳的材料(以下简称囊材)都是明胶、甘油、水以及其他的药用材料,但各成分的比例不尽相同,制备方法也不同。
胶囊剂具有如下一些特点:① 能掩盖药物不良嗅味、提高药物稳定性:因药物装在胶囊壳中与外界隔离,避开了水分、空气、光线的影响,对具不良嗅味、不稳定的药物有一定程度上的遮蔽、保护与稳定作用。
②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高:胶囊剂中的药物是以粉末或颗粒状态直接填装于囊壳中,不受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胃肠道中迅速分散、溶出和吸收,其生物利用度将高于丸剂、片剂等剂型。
③ 可弥补其他固体剂型的不足:含油量高的药物或液态药物难以制成丸剂、片剂等,但可制成软胶囊剂。
④ 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可将药物按需要制成缓释颗粒装入胶囊中,达到缓释延效作用,双氯酚酸钠缓释胶囊即属此种类型;制成肠溶胶囊剂即可将药物定位释放于小肠以供吸收,亦可制成直肠给药或阴道给药的胶囊剂,使定位在这些腔道释药;对在结肠段吸收较好的蛋白类、多肽类药物,可制成结肠靶向胶囊剂。
由于明胶是胶囊剂的最主要囊材,所以,若填充的药物是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会使囊壁溶化;若填充风化性药物,可使囊壁软化;若填充吸湿性很强的药物,可使囊壁脆裂。
因此,具有这些性质的药物一般不宜制成胶囊剂,当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后,也可能制成胶囊剂。
由于胶囊壳溶化后,局部药量很大,因此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也不宜制成胶囊剂。
最佳选择题最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为A.风化性的药物B.具苦昧及臭味药物C.吸湿性药物D.易溶性药物E.药物的水溶液『正确答案』B(二)胶囊剂的分类【了解】依据胶囊剂的溶解与释放特性,可分为硬胶囊(通称为胶囊)、软胶囊(胶丸)、缓释胶囊、控释胶囊和肠溶胶囊,主要供口服用。
硬胶囊:系采用适宜的制剂技术,将药物或加适宜辅料制成粉末、颗粒、小片或小丸等充填于空心胶囊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包衣一、包衣的目的和种类包衣一般是指在片剂(常称其为片芯或素片)的外表面均匀地包裹上一定厚度的衣膜,它是制剂工艺中的一种单元操作,有时也用于颗粒或微丸的包衣,主要是为了达到以下一些目的:①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部位,例如:在胃酸、胃酶中不稳定的药物(或对胃有强刺激性的药物),可以制成肠溶衣片,这种肠溶衣的衣膜到小肠中才开始溶解,从而使药物在小肠这个部位才释放出来,避免了胃酸、胃酶对药物的破坏;②控制药物在胃肠道中的释放速度,例如:半衰期较短的药物,制成片芯后,可以用适当的高分子成膜材料包衣,通过调整包衣膜的厚度和通透性,即可控制药物释放速度,达到缓释、控释、长效的目的;③掩盖苦味或不良气味,例如:黄连素入口后很苦,包成糖衣片后,即可掩盖其苦味、方便服用;④防潮、避光、隔离空气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例如:有些药物很易吸潮,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等高分子材料包以薄膜衣后,即可有效地防止片剂吸潮变质;⑤防止药物的配伍变化,例如:可以将两种药物先分别制粒、包衣,再进行压片,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二者的直接接触;⑥改善片剂的外观,例如:有些药物制成片剂后,外观不好(尤其是中草药的片剂),包衣后可使片剂的外观显著改善。
包衣的种类一般分成两大类:糖衣和薄膜衣,其中薄膜衣又分为:胃溶型、肠溶型和水不溶型三种。
无论包制何种衣膜,都要求片芯具有适当的硬度,以免在包衣过程中破碎或缺损;同时也要求片芯具有适宜的厚度与弧度,以免片剂互相粘连或衣层在边缘部断裂。
二、包衣的方法与设备(一)滚转包衣法这种包衣过程是在包衣锅内完成的,故也称为锅包衣法,它是一种最经典而又最常用的包衣方法,其中包括普通锅包衣法(普通滚转包衣法)和改进的埋管包衣法及高效包衣锅法。
(二)流化包衣法本法的基本原理与流化制粒法相类似。
优点:①自动化程度高;②包衣速度快、时间短、工序少;③整个包衣过程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无粉尘,环境污染小,并且节约原辅料,生产成本较低。
(三)压制包衣法一般采用两台压片机联合起来实施压制包衣,两台压片机以特制的传动器连接配套使用。
一台压片机专门用于压制片芯,然后由传动器将压成的片芯输送至包衣转台的模孔中(此模孔内已填入包衣材料作为底层),随着转台的转动,片芯的上面又被加入约等量的包衣材料,然后加压,使片芯压入包衣材料中间而形成压制的包衣片剂。
三、包衣的材料与工序(一)糖衣包糖衣在相当程度上依赖操作者的经验和技艺,在操作细节方面,因人、因地(生产厂)而异,但就一般情况而言,包糖衣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包隔离层其目的是为了形成一层不透水的屏障,防止糖浆中的水分浸入片芯。
可供选用的包衣材料有:10%的玉米朊乙醇溶液、15%~20%的虫胶乙醇溶液、10%的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乙醇溶液以及10%~15%的明胶浆或30%~35%的阿拉伯胶浆,但后两者的防潮效果不够理想。
2.包粉衣层为了尽快消除片剂的棱角,多采用交替加入糖浆和滑石粉的办法,在隔离层的外面包上一层较厚的粉衣层。
3.包糖衣层粉衣层的片子表面比较粗糙、疏松,因此应再包糖衣层使其表面光滑平整、细腻坚实。
操作要点是加入稍稀的糖浆,逐次减少用量(湿润片面即可),在低温(40℃)下缓缓吹风干燥,一般约包制10~15层。
4.包有色糖衣层包有色糖衣层与上述包糖衣层的工序完全相同,目的是为了片剂的美观和便于识别,区别仅在于在糖浆中添加了食用色素。
每次加入的有色糖浆中色素的浓度应由浅到深,以免产生花斑,一般约需包制8~15层。
5.打光其目的是为了增加片剂的光泽和表面的疏水性。
一般用四川产的米心蜡,常称为川蜡;用前需精制,即加热至80℃~100℃熔化后过100目筛,去除悬浮杂质,并掺入2%的硅油混匀,冷却后刨成80目的细粉使用,每万片约用3~5kg。
(二)薄膜衣采用悬浮(流化)包衣技术和设备是包薄膜衣的最佳方法,但目前国内主要是采用滚转包衣法在普通包衣锅内进行包衣。
包制薄膜衣的材料主要分为三大类:1.胃溶型即在胃中能溶解的一些高分子材料,适用于一般的片剂薄膜包衣。
(1)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这是一种最为常用的薄膜衣材料(在本章第二节曾作为黏合剂被介绍过),它的成膜性能很好,制成的膜无色、无味、柔软、抗裂,并在光、热、空气及一定温度下很稳定,不与其他辅料反应。
本品不溶于热水,能溶于60%以下的水中;不溶于无水乙醇,但溶于70%以下的乙醇水溶液中,也能溶于异丙醇与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媒中,生产中常用较低浓度的HPMC 进行薄膜包衣。
(2)羟丙基纤维素(HPC)常用本品的2%水溶液包制薄膜衣,操作简便,可避免使用有机溶媒,缺点是干燥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黏性,影响片剂的外观,并且具有一定的吸湿性。
(3)丙烯酸树脂IV号本品是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与德国Rohm公司的著名产品EudragitE的性状相当,可溶于乙醇、丙酮、二氯甲烷等,不溶于水,形成的衣膜无色、透明、光滑、平整、防潮性能优良,在胃液中迅速溶解。
(4)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VP也可用于包制薄膜衣,易溶于水、乙醇及胃肠液,但包衣时易产生黏结现象,成膜后也有吸湿软化的倾向。
2.肠溶型是指在胃酸条件下不溶、到肠液环境下才开始溶解的高分子薄膜衣材料。
最常用的肠溶衣材料见表3~2,包制方法与包薄膜衣的方法相同,也可在包糖衣至粉衣层后包肠溶衣,最后再包糖衣层和打光。
1)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2)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P);3)邻苯二甲酸聚乙烯醇酯(PVAP);4)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StyMA);5)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 Eudragit L)①肠溶型Ⅰ为水分散体,与Eudragit L30D相似②肠溶型Ⅱ(Eudragit L100相似)pH5.8溶胀pH6.8- pH8.0溶解③肠溶型Ⅲ(Eudragit S100相似)pH5.8溶胀pH6.8- pH8.0溶解3.水不溶型是指在水中不溶解的高分子薄膜衣材料。
(1)乙基纤维素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媒,成膜性良好,主要是利用膜的半透性来控制药物的释放,因而广泛用于缓释控释制剂。
(2)醋酸纤维素本品与上述的乙基纤维素类似,亦不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媒,成膜性良好;包衣后,衣膜具有半透性,是渗透泵式控释制剂最常用的包衣材料,已收载于美国药典;亦可以通过加致孔剂的方法来控制药物的释放达到缓控释的效果。
除了以上各类薄膜衣材料以外,在包制薄膜衣的过程中,尚须加入其他一些辅助性的物料,如增塑剂、遮光剂等。
常用增塑剂有丙二醇、蓖麻油、聚乙二醇、硅油、甘油、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或二丁酯等,常用的遮光剂主要是二氧化钛;常用的色素主要有苋莱红、胭脂红、柠檬黄及靛蓝等食用色素。
第五节片剂的质量检查、处方设计及举例一、片剂的质量检查(一)外观性状片剂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有适宜的硬度和耐磨性,除另有规定外,对于非包衣片,应符合片剂脆碎度检查法的要求,防止包装、贮运过程中发生磨损或破碎。
(二)重量差异片重差异过大,意味着每片中主药含量不一,对治疗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糖衣片的片芯应检查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包糖衣后不再检查重量差异。
薄膜衣片应在包薄膜衣后检查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
检查法:取供试品20片,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片重后,再分别精密称定每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相比较(凡无含量测定的片剂,每片重量应与标示片重比较),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
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一般不再进行重量差异检查。
(三)脆碎度仪器装置:内径约为286mm,深度为39mm,内壁抛光,一边可打开的透明耐磨塑料圆筒(见图),筒内有一自中心向外壁延伸的弧形隔片(内径为80mm±1mm,内弧表面与轴套外壁相切),使圆筒转动时,片剂产生滚动。
圆筒固定于水平转轴上,转轴与电动机相连,转速为每分钟25转±1转。
每转动一圈,片剂滚动或滑动至筒壁或其他片剂上。
检查法:片重为0.65g或以下者取若干片,使其总重约为6.5g;片重大于0.65g者取10片。
用吹风机吹去脱落的粉末,精密称重,置圆筒中,转动100次。
取出,同法除去粉末,精密称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且不得检出断裂、龟裂及粉碎的片。
【经典真题】最佳选择题在进行脆碎度检查时,片剂的减失重量不得超过A.0.1%B.0.5%C.1%D.1.5%E.2%『正确答案』C(四)崩解时限崩解系指口服固体制剂在规定条件下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除不溶性包衣材料或破碎的胶囊壳外,应全部通过筛网,但已软化或轻质上漂且无硬心者,可作符合规定论。
凡规定检查溶出度、释放度或融变时限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1.咀嚼片、缓、控释片,不需要作崩解时限检查。
2.标准:(五)溶出度或释放度检查根据《中国药典》的有关规定,溶出度检查用于一般的片剂,而释放度检查适用于缓释控释制剂,其主要原因在于:崩解度检查并不能完全正确地反映主药的溶出速度和溶出程度以及机体的吸收情况。
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要求作溶出度检查的片剂:(1)含有在消化液中难溶的药物片剂;(2)与其他成分容易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片剂;(3)久贮后溶解度降低的药物片剂;(4)剂量小,药效强,副作用大的药物片剂。
(六)含量均匀度检查含量均匀度:系指小剂量或单剂量的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和非均相液体制剂的每片(个)含量符合标示量的程度。
需要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1)片剂、胶囊剂或注射用无菌粉末,每片(个)标示量小于10mg或主药含量小于每片(个)重量5%者;(2)其他制剂,每个标示量小于2mg或主药含量小于每个重量2%者,以及透皮贴剂,均应检查含量均匀度。
(3)药物的有效浓度与毒副反应浓度比较接近的品种或混匀工艺较困难的品种,每片(个)标示量不大于25mg,也应检查含量均匀度。
(4)复方制剂仅检查符合上述条件的组分。
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不再检查重(装)量差异。
二、片剂的处方设计与举例(一)性质稳定、易成型药物的片剂例:复方磺胺甲基异曙唑片(复方新诺明片)处方磺胺甲基异口恶唑(SMZ)400g三甲氧苄氨嘧啶(TMP)80g淀粉40g10%淀粉浆24g干淀粉23g(4%左右)硬脂酸镁3g(0.5%左右)制成1000片(每片含SMZ0.4g)制法:将SMZ、TMP过80目筛,与淀粉混匀,加淀粉浆制成软材,以14目筛制粒后,置70℃~80℃干燥后过12目筛整粒,加入干淀粉及硬脂酸镁混匀后,压片,即得。
注解:湿法制粒。
淀粉主要作为填充剂,同时也兼有内加崩解剂的作用;干淀粉为外加崩解剂;淀粉浆为黏合剂;硬脂酸镁为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