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教案 通用(免费下载优秀版)

合集下载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仿写句子教案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仿写句子教案
(1) 强调被动者,而主动者不需要说出,或不愿说出,或无从说出;
(2)为使上下文分句主语保持一致,做到语意连贯,语势流畅。
四、肯定句与否定句
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判断句。如:
①建筑质量挺好。(肯定句)
②建筑质量不好。(否定句)
否定句有单重和双重两种形式。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内容,表达的语气比一般的肯定句更强烈,更加肯定。如:
2、下面句子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请在它的前面或后面的横线上加一句话,使该句意思变得明确。
,他正在看病,走不开 。
3、把下图表示的内容,用文字说明的方式,扩展成三句话。
教学过程三种方式的示意图:
教师 教师 教师
↓ ↓↑ ↑ ←
学生 学生 学生
甲 乙 丙



4、将下列成语分别扩展为复句,不得改变愿意。
先礼后兵 :
高考链接
【例1】(2003年北京卷)
按照下面句子的句式(若只因为……就……,无异于……)仿写,用另一比方评论另一事物。
一本书,若只因为是由大出版社印行的就去买它,无异于买一套由好裁缝缝制的却并不一定合身的衣服。
答:
[点睛]这道题,一要选用给定的句式(若只因为… …就……,无异于……);二要注意类比修辞,评论另一物;三要内容前后贯通。
2.按照要求,请你帮王丽同学写一个句子。
语文老师上课时旁征博引,生动有趣。一天,老师给我们讲对偶的修辞手法,老师说:“我出上句‘交友须带三分侠气’,请王丽同学对下句。”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案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案

一、扩展语句1. 教学目标了解扩展语句的概念,掌握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内容(1)扩展语句的概念与意义(2)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3)扩展语句的练习与指导3. 教学过程(1)讲解扩展语句的概念与意义(2)介绍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3)进行扩展语句的练习与指导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扩展语句的掌握程度。

二、压缩语段1. 教学目标了解压缩语段的概念,掌握压缩语段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2. 教学内容(1)压缩语段的概念与意义(2)压缩语段的基本技巧(3)压缩语段的练习与指导3. 教学过程(1)讲解压缩语段的概念与意义(2)介绍压缩语段的基本技巧(3)进行压缩语段的练习与指导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压缩语段的掌握程度。

三、扩展与压缩的综合训练1. 教学目标通过扩展与压缩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扩展与压缩的综合训练方法(2)综合训练的练习与指导3. 教学过程(1)讲解扩展与压缩的综合训练方法(2)进行综合训练的练习与指导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扩展与压缩的综合训练的掌握程度。

四、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策略与应用1. 教学目标了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策略与应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策略与方法(2)策略与应用的练习与指导3. 教学过程(1)讲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策略与方法(2)进行策略与应用的练习与指导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案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案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案第一章:扩展语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1.2 教学内容扩展语句的定义与作用。

扩展语句的常见方法:添枝加叶、深入挖掘、合理想象。

扩展语句的实战演练。

1.3 教学步骤讲解扩展语句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举例讲解扩展语句的常见方法。

学生进行扩展语句的实战演练,教师点评指导。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完成一篇扩展语句的练习文章,要求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扩展。

第二章:压缩语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压缩语段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概括能力。

2.2 教学内容压缩语段的定义与作用。

压缩语段的实战演练。

2.3 教学步骤讲解压缩语段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举例讲解压缩语段的常见方法。

学生进行压缩语段的实战演练,教师点评指导。

2.4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完成一篇压缩语段的练习文章,要求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压缩。

第三章: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技巧。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两种技巧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全面把握能力。

3.2 教学内容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方法:先压缩后扩展,或先扩展后压缩。

结合实例讲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实战演练。

3.3 教学步骤讲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举例讲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方法。

学生进行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实战演练,教师点评指导。

3.4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完成一篇结合了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练习文章,要求运用所学方法进行结合。

第四章:高考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题型解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高考中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题型。

培养学生针对不同题型运用相应技巧的能力。

提高学生应对高考语文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近年高考中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题型。

讲解针对不同题型的应对策略。

高考教案_9_扩展语句_压缩语段[1]

高考教案_9_扩展语句_压缩语段[1]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压缩语段(一)一、考点阐释:“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

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

不管是何种表达方式的语段,其压缩方法基本是一样的,一是在把握主旨的基础上筛选主要的信息,二是将主要信息按要求概括表达。

所以在压缩文段的题目中,把握文段的主要信息就显得很重要了。

所谓主要信息,不同表达方式的语段信息特点也不相同。

如以说明方式表达的语段,其主要信息是①被说明的事物;③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③说明的目的等。

以议论方式为主的语段,其主要信息是①议论的话题、中心看法;②证明中心看法的证据③结论是什么等。

以描写方式为主的语段,其主要信息是:①描写的景物②景与物的主要特征;③描写的角度及目的、感情等。

以叙述方式为主的语段,其主要信息是:①叙述的主体;②主体的经历及特征;③叙述意义及目的。

抓住了以上信息,再概括压缩是较易的了。

二、常见题型:(一)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

这种题一般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详细完整的信息材料,里面包含一个确切的信息术语,而与信息术语相关的信息,都在材料中。

完成这种工作,作题者需首先提取相关信息,然后重新组合成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

例: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魔术”的定义。

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50个字魔术这种杂技节目以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敏捷手法和手段,使物体在观众眼前出现奇妙的变化,或出现或消失.真可谓变化莫测。

这种表演常常借助物理、化学的原理或某种特殊的装置表演各种物体、动物或水火等迅速增减隐现的变化,令观众目不暇接,产生奇幻莫测的神秘感觉。

魔术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参考答案】示例①(魔术是)借助物理、化学原理或特殊装置,以不易察觉的敏捷手法,使物体出现、消失或产生奇妙变化的一朴杂技。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案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案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案【教学要点】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把练落到实处。

特别要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课时安排】八课时【教学过程和步骤】导入:《考试说明》对本能力的要求是:“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D。

“扩展语句”,是指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把简单凝练的语句或一组词语,扩展成表达具体明朗,语言丰富多彩的语段。

扩展语句一、“扩展语句”考查方式:①从正面补充使其丰满;②从反面补充使其更加严谨③加过渡性的语句(大阅读中);④加首扩句或尾扩句二、新题型透析【例题】2000年全国统一高考试题: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情景二:考试前夕我歌声【参考答案一】上周三,在学校为高三年级举行的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手拉着手,满怀激情地唱起了校歌,用歌声表达了他们对老师的感激,用歌声传达了他们对母校的热爱,用歌声唱出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那歌声至今还萦绕在我的耳边。

期中考试前夕,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忽然,从远处传来一阵优美的歌声,那歌声像妈妈的手温柔地抚摸着我,使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催我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参考答案二】毕业典礼上,同学们一齐高唱《毕业歌》,那歌声铿锵有力,气贯长虹,使得白云驻足,大河止步。

考试前夕,我独坐窗前,静听着街头传来的歌声,那歌声,嘹亮动人,似一声声进军的号角,令我精神振奋,催我勇赴前程。

【参考答案三】毕业典礼上,同学们高唱《毕业歌》,歌声整齐洪亮,洋溢着拼搏奋斗的激情和报效祖国的斗志。

考试前夕,我站在走廊上放声歌唱,歌声驱除了连日来复习的疲劳和内心的紧张,伴我轻松愉快地复习迎考。

【参考答案四】毕业典礼上,同学们那激越的歌声如咚咚战鼓,充满着豪情和自信,叩击着大家兴奋的心弦。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6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6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案

专题06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从近几年高考卷看,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有如下特点:1.考查形式多样。

扩展语句主要考查想象、联想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设题形式多有变化,话题拓展式、添加成分式、中心阐发式是考查的常见形式,根据古诗句意境扩展是近年来的一个新趋向。

压缩语段的考查题型是主观题,题型较固定,但命题形式灵活多变:有时概括语段的中心或提取关键词,有时概括语段的观点,有时拟写新闻标题、一句话新闻或导语,有时根据资料拟写人物简介。

2.选材突出地域特色和重大事件。

从近几年考查情况来看,考题的语言材料多取自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突出地域特色和重大事件。

3.考查综合性强。

扩展语句单独考查的情况较少,大多与其他考点融合在一起考查:有的与仿句结合,有的与简明、连贯、得体融合在一起,有的与应用文或其他小作文写作融合,并且大都与修辞运用结合。

压缩语段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联想想象、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同时,在题目设置上,命题者有意将本考点与其他考点结合考查。

一、扩展语句所谓扩展语句,就是根据一定的要求将简单凝练的词、短语或句子甚至画面合理地扩充成几句话或一段话,使其意思丰富、形象、具体。

主要考查考生将一句话的内容充实丰富起来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的能力。

原句常以短句的形式出现,其信息量不足,且一般比较简洁、凝练。

扩展后的语句应含有较大的信息量,表意丰富,有血有肉,同时在句式或修辞等方面也要符合试题要求。

主要题型有:(1)增添情节,补充细节;(2)突出场面,描绘景物;(3)描写人物心理;(4)添加论证,得出结论;等等。

扩展语句解题方法有以下几种:1.添枝加叶法就是在只有句子主干的情况下,添加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

句子的主干只是起单纯的陈述和支配作用,而句子的附加成分能起修饰、限制和补充的作用。

要使句子扩展开,变得生动具体,就要发挥附加成分的作用。

【例1】扩展下面的句子,使其具体、生动、丰满。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表达之扩展语句与压缩语句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表达之扩展语句与压缩语句课件
示例:带着新翻的泥土气息,风儿吹来,我顿时清醒,新的一年,新的希望……让春风把自己的
心声吹向天空——幸福的取得需要努力,这是我和天空的对白。
解析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创设一种情境。“春”体现了季节特点,“我”是抒情的主
体,“天空”是情境表达的背景,是和“我”对话的对象。表述时,可运用描写、抒情等手法,合 乎情理地表达一个主题。要注意题目中“扩写为一段散文”“限60个字以内”的要求,还要注 意扩写的重点。扩写时,语句要符合语境,语言优美。
压缩语段题的四种考查类型 1.提取关键词(短语) 【提问模式】 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提炼出关于某个概念(事物特点)的几个(多为3至5个) 关键词语。 【答题模式】 审读材料,把握大意—划分层次,筛选重要信息—摘录或概括出体现重要信息的关键词语。
例1 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四个关键词。 引力全称万有引力,指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加速靠近的趋势,简单说就是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 作用力。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视野里,引力等价于弯曲的时空。而引力波就是在弯曲的时空 这个大背景下,当发生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导致的扰动时,由此产生的波动如波纹一样向外传播 的现象。 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但近百年来,科学家们并未找到证明它存在的直 接证据。华盛顿当地时间2016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实验组召开新闻发布 会,宣布首次直接观测到了由两颗恒星级黑洞13亿年前并合产生的引力波。这是科学史上又一次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 引力波的发现对普通人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科学家们表示,一个新的重大科学发现,总会 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预估的发展。18世纪描述电磁波的麦克斯韦理论确认的时候,也没有人知道 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但是现在不管是电视机还是移动电话,都与电磁现象有关。

高考冲刺复习精编教案;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第二课时)

高考冲刺复习精编教案;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第二课时)

高考冲刺复习教案;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第二课时)教学参考0915 0814高考冲刺复习教案;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题型。

2.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本知识点涉及各题型的解题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题技艺,增强学生得分意识。

教学重点:1.了解和掌握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涉及的几种题型。

重点是“设置情景,确定重点,限定要求”。

2.熟练掌握各题型的解题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各题型的解题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

教学课时:六课时第二节压缩语段一、考点透视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精练、意思明了的新语段。

其具体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

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

具体表现为三点:1.对材料的理解;2.对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筛选;3.语言概括与表达。

此考点的考查方式较多,如概括主要内容,拟写一句话新闻或标题,拟写导语,给概念下定义等。

这类试题一般与社会生活结合比较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信息量大,对信息准确、全面的提取与概括更显重要。

在命题上,压缩语段综合考查了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项能力,也有较好的区分度,是近年高考考察的一项重点。

二、考态研究压缩语段的解题思路1.掌握所给材料文体特点以及主要信息不同表达方式的语段,其信息特点也不相同。

它基本上要回答这样几个问题陈述的主体是谁?事件有何主要特征?陈述的目的及意义是什么?附图表(要点落实之不同文体的主要信息与特点,学生用书103页)略 2.明确压缩语段审题要求:必留内容、形式、字数①题目要求中是否已提示一些内容必须保留。

②压缩成何种形式。

由简到繁依次是:拟题目——写导语或一句话新闻——下定义——压缩到xx字。

③字数有无限制,绝对不能超过字数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教案(适用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备课人:【考纲解读】《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关于“扩展语句”部分的要求,主要考查的是扩充语言成分、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特点是“变简为繁”;“压缩语段”主要考查的是提炼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特点是“化繁为简”。

【考情透视】本考点在考试能力层级中为(表达应用能力层级)。

这类试题一般与写作实践和社会生活结合较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生活对生动表达、形象阐述、信息准确全面的提取与概括的要求都很高。

在命题上,综合考查了理解、分析、阐发、引申、筛选、概括等语言表达能力,有较好的区分度,是近年高考考查的一项重点。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题型在近几年的各地高考中交互出现,是目前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较好形式,值得高度重视。

就江苏省的近几年高考来看,压缩语段的考查明显多于语句扩展(江苏高考独立命题八年来有七年考到了压缩语段,其中年至今连续五年考查压缩语段)。

扩展语句的特点是题目新颖,与情景再现联系紧密,同时和衔接和仿写融合;压缩语段的考查没有太大变化,但涉及题材较广泛,多采用反映当前科学成就、环保、重大时政热点等方面的事例,材料的字数一般在字左右。

【真题展示】.(年江苏卷)年上海世博会丹麦国家馆,有一尊“小美人鱼”铜像。

(分)()“小美人鱼”故事出自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请以“小美人鱼”的口吻写一段不超过个字的话,表达对上海世博会的祝愿或赞美。

答案:()安徒生《海的女儿》。

() 示例:愿上海世博会像我一样,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愿中国小朋友像喜爱我一样喜爱上海世博会。

我来到上海世博会,仍然生活在童话之中。

上海世博会为我的故事续写新的篇章。

【解析】一是要紧扣身份,如外国人、童话人物、首次来中国等;二是要体现祝愿或赞美。

.(年福建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分)材料一: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钞、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材料二: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

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上传纪念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分)答案示例: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或,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体现了不同的观念。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要求考生能够从两则材料中筛选出重要信息,然后用一句话进行概括表达。

作答时,考生首先要明确两则材料均是围绕清明节祭奠一事展开的。

两则材料中,材料侧重阐述的是近几年清明节祭奠出现的趋势,材料则侧重讲今年清明节祭奠所出现的新变化,材料与材料之间存在着时间的前后关系,而事件本身则出现变化,通过筛选、提取与概括,不难得出答案。

()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

(分)答案示例:赞同网祭,摒弃陋习。

通过网站祭奠已逝的亲友,既便于表达哀思,又省时省力,减少环境污染,值得提倡。

对于烧冥钞、纸汽车、纸别墅等陋习,则要加以正面引导。

(可侧重某一方面阐述,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能针对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做简要阐述。

作答时,考生首先要回答出自己对清明节祭奠形式的看法,如赞同或反对,然后多角度阐述自己这样认为的理由,阐述时,事件本身的社会价值、意义、影响应该成为佐证观点的重点。

.(年江苏卷)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利用“溶瘤病毒”消除肿瘤的过程,请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

( 分) 据有关专家介绍:如果将一种经过基因工程加工的“溶瘤病毒”注射入肿瘤部位,病毒就会成千上万地高速复制,最终撑破肿瘤细胞,肿瘤也就溶解了。

但也因此使部分肿瘤细胞进人血液,随着循环系统进入其他部位,从而导致肿瘤的转移。

此时,如果对病人肿瘤部位加热,人体会大量产生一种叫热休克蛋白的特殊物质。

而热休克蛋白可以训练人体免疫系统识别肿瘤细胞,进而在全身“追杀”肿瘤的残部。

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就能达到消除肿瘤的目的。

()第一阶段:(不超过个字)()第二阶段:(不超过个字)()第三阶段:(不超过个字)解说:此题考查提炼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

参考答案:第一阶段:注射“溶瘤病毒”使肿瘤溶解;第二阶段:加热肿瘤部位产生热休克蛋白;第三阶段:热休克蛋白训练免疫系统消除肿瘤残部。

第一节:扩展语句“扩展语句”就是将结构和内容都比较简单的语句或一组词语,扩充得具体、丰富、鲜明、形象。

扩展语句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命题灵活性大,常常与其他考查形式,如修辞、仿句等结合在一起进行。

“扩展语句”考查的是扩展、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是通过联想、想象等方式,丰富句子的内容,增强表达效果。

要求做到中心明确、结构完整、文句通顺,以所给的词为重点,还要符合情境,有逻辑性等。

以古诗词的意象为中心,根据其意境进行扩写成为近年考查的热点,复习时应给予高度的关注。

【考查形式】.词句扩展式,或给出几个词语,写一段话,要求将给定的词语融入句子;或给出句子的主干成分,要求使语句更加具体丰满,答题时要添加枝叶(定语、状语、补语),通过加修饰成分实现内容的充实丰满。

如天津卷(《听课手册》).文段补续式,即原题留几处空缺,让学生依据上下语境或全段内容,补充恰当的词语、短语或句子,使文意连贯,内容更加丰富、具体、形象。

如浙江卷(《核按钮》).话题展开式,考题给出一个总起句(话题或“中心句”或诗句),要求运用某种方法加以充实或拓展。

如湖北卷(《核按钮》).情景想象式,考题只设定一个比较笼统的情境,在设定的情境范畴内,考生可发挥想像,利用思维的广阔空间进行创造,将所构思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来。

这种扩展,往往以某一词或句为重点,想象出画面,然后连接成文。

如《听课手册》“定位填补法”例句。

【解题点拨】.人物描写法即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心理等,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

【例题】原句:二女儿王海棠扮演“扫北”里的公主。

【答案】二女儿王海棠真像一株海棠似的袅娜,她扮演“扫北”里的公主,有一种女英雄的轩昂气概,含嗔带怒里蕴藏着微笑,眉宇间又透露着脉脉的深情。

.因果推论法说明事情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会得到某种结果,都是通过论述事物运动发展的因果关系而实现的。

【例题】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扩展成一段话,不少于字。

【解析】此题扩展时,重要的是阐明这句话的含义以及为什么是这样的。

【答案】“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不要以为好事太小不屑去做,也不要以为坏事很小做了也无所谓。

因为量变会引起质变。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运动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

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所以对于好事要从点滴做起,对于坏事要防微杜渐。

.举例扩展法即用举例来陈述证实中心意思。

【例题】扩展下面的语句,不少于字。

翻开古诗文,你可以一一品味历史文人们深刻的思想感情。

【答案】读杜少陵、白居易,你懂得了什么是忧民情结,读辛弃疾、陆放翁,你明白了什么是爱国情怀。

李太白的傲骨使你钦佩,苏东坡的豪放让你叹服,文天祥的忠心让你扼腕……读着、品着,你已经和诗人们融为了一体,共同承担了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定义分类法即根据一定的标准给事物分类,然后再扩展的方法。

【例题】把下面的句子扩展为不少于字的语段。

笑是精神愉快的表现,对健康是有利的。

【解析】此题可抓住什么叫“笑”或“有益”作扩展。

抓住“笑”作扩展,此题分类叙述了笑的几种情况,用了“定义分类法”。

【答案】笑,是露出愉快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的一种复杂的神经反射过程。

当外界的笑料变成信号,通过感官传给大脑,大脑接到信号,就会立即指挥部分肌肉、器官甚至骨骼运动起来。

笑容可掬,嫣然一笑,这是一种轻微的肌肉活动,一般的微笑是这样的。

爽朗的笑,放声的笑,不仅脸部肌肉运动,就是发音器官也会运动起来。

至于捧腹大笑,手舞足蹈,那就连全身的骨骼肌肉都运动起来。

笑是精神愉快的表现,对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因此,我们不妨多笑笑,“笑一笑,十年少”嘛。

.对比扩展法从对比扩展中突出事物的共同之处,说明其不同之处,可使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

【例题】扩展下面的语句。

怎样区分一个人的爱好和志趣是否正当呢?【解析】为了区别爱好、志趣是否正当,可用比较法,以突出其区别。

【答案】主要看这种爱好和志趣是否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是振奋一个人的精神,还是使人意志消沉;是使人的生活目的和理想更加高尚,还是趋于颓废、庸俗。

使人身心健康、精神振奋、理想高尚的爱好的志趣,都是正当的。

相反,那些消磨人的意志,使人精神颓废、生活庸俗,从身心两个方面损害人的那些东西都是不正当的,是低级趣味的。

正当的爱好和志趣可以丰富一个人的生活,使人在德、智、体、美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另外,还有添枝加叶式、拆分组合法、巧用修辞法、联想想象法(《核按钮》)、定位填补法、瞻前顾后法(《听课手册》),请参见相关资料,此处不再赘述。

扩展语句跟踪练习.根据要求,分别写一段话,每段话都要包括下面三个词语,词语顺序可以不分先后,且每段字数不超过个字。

思想健康,语意连贯。

想象雾倾听()表现“欢快”:()表现“忧愁”:【解析】本题考查扩写句子和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

题干提供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情景,给出了看似毫无关系的几个词语,扩展时要根据规定情景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把这些词语联系起来,使描写的情景生动形象,丰富饱满;只要与这两种情景相吻合,分别融进提供的三个词即可,要注意句子的连贯流畅。

比如用三个词表达欢快情绪,可设想一个自然环境,在白雾缭绕的林间,倾听大自然的声响,心的愉悦……表现忧愁可运用比喻,写一个人心头的迷雾,心的沉重……答案:示例一:()雾气弥漫,我们依然能遥看瀑布,倾听泉声,想象飞流直下的壮美和清泉石上流的恬静。

()倾听着泉水幽幽的哀鸣,蒙着愁绪不解的雾气,你说,我们忧郁的心中怎能容下想象翅膀的翻腾。

示例二:()快乐是云雾般自由的想象,是开心的山泉般跳动的音符,是小鸟在春天里婉转的歌唱,是钟子期的心有灵犀的倾听。

()忧愁是秋纱帐般迷蒙的雾,是离人悲痛伤感的眼神,是想象中阻隔牛郎织女的天河,是倾听《二泉映月》时布满泪痕的面庞。

.(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根据下面的文字,补写后面总括性的句子,每处补写部分不超过个字。

(分)关于低碳经济的解释较多,例如:“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就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低碳经济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观念”等一系列新概念应运而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