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感觉器

合集下载

第八章 知觉

第八章 知觉

是大鬼追小鬼吗?
第三节 空间知觉
我们对自身和周围事物的空间关系的知觉以及 对位置、方位、距离等各构成空间关系要素的觉察 即空间知觉(space perception),空间知觉包括 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知觉和方位知觉等等。
一、空间知觉的参考系 知觉的参考系:即知觉时使用的一个标准。 空间知觉的参考系有两类: 以知觉者自己为中心的参考系:上下左右 以知觉者以外的事物所建立的参考系:东南西 北
三、知觉的信息加工过程 • 模板假说:人们在头脑中储存有无数的模板集, 这些模板非常详细,从而使我们有可能辨认出各 种客体。 • 原型论假说:认为原型不同于模板,它不是一个 具体的特定样式是一类食物最典型(最常见)的 例证。
三、知觉的信息加工过程 • 特征假说:人们对食物的直觉,就是把食物的特 征与记忆中所储存的特征相匹配,而不是把整个 食物与木板或原型相匹配。 • 成分再认理论:几何子,所有物体都可以分解为 诸如砖块
感觉与知觉
同:都时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直接性 (在人的面前) 异: (1)感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 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感觉是间于生理与心理之间的一个过程。知 觉是纯粹的心理体会,受人的知觉经验的参与。 (3)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 分析器协同的结果,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
三、听空间知觉 听空间知觉是对声音方向和声源远近的知觉。
(一)单耳线索 主要是依声音强弱判断声源远近。
(二)双耳线索 1.时间差 2.强度差:主要是高频声音方向定位的线索 3.位相差:主要是低频声音方向定位的线索
听觉方向定位要靠大脑两个半球的协同工作。 空间知觉主要依靠视觉和听觉。嗅觉、触摸觉、 动觉等也能确定方位。

感觉器由感受器及其副器组成讲解

感觉器由感受器及其副器组成讲解
白内障(金针拨内障):晶状体变混浊 老花眼:晶状体硬化(弹性减退)、睫 状肌萎缩,看远物清楚、看近物模糊 近视眼:晶状体变凸,屈光率过大,物 像落在视网膜之前,应戴凹透镜
散光:角膜表面曲度改变。 3.玻璃体 无色透明的胶状体,位 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有屈光和支撑 视网膜作用。 支撑减弱,可致视网膜剥离症
(二) 眼球内容物 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角 膜--屈光系统 1.房水 无色液体,由睫状 体产生。 眼房:前房、后房 虹膜角膜角:又称前房角。 房水循环:睫状体 → 后房 → 瞳孔 → 前房 → 虹膜角膜角隙 → 巩膜V窦→眼V。 作用:营养角膜、晶状体, 维持眼内压。 青光眼
2.晶状体 呈双凸透镜状,无色, 有弹性。 当视近物时,睫状肌收缩,睫状小 带松弛,晶状体借自身的弹性变厚,屈 光能力增强,使物像清晰地落在视网膜 上。视远物时,则与此相反。
岬 前庭窗--镫骨底 迷路壁 窝窗--第二鼓膜 面神经管凸--面神经
2.鼓室的内容物 由外侧向内侧:锤骨、砧骨、镫骨-听骨链 作用:传递和放大声波(杠杆) 记忆:铁锤、铁砧、马镫
(二) 咽鼓管 位置:鼓室与鼻咽部之间的管道。 分部 骨部:后外侧1/3,开口鼓室 软骨部:前内侧2/3,开口鼻咽部 两口 咽鼓管鼓室口:鼓室的前壁 咽鼓管咽口:鼻咽部的侧壁(下鼻甲后方1cm) 作用:维持鼓膜内、外的压力平衡。 幼儿易患中耳炎
二、中耳 (一) 鼓室 位置:颞骨岩部内含气的不规则小腔, 位于鼓膜与内耳外侧壁之间。 借鼓膜与外耳道分隔 交通 通过前庭窗、蜗窗与内耳相连 经咽鼓管通鼻咽部 经乳突窦与乳突小房相通
1.鼓室的壁 上壁:为盖壁 下壁:为颈V壁 六 前壁:为颈A壁 壁 后壁:为乳突壁 外侧壁:为鼓膜壁 内侧壁:为迷路壁
(二) 外耳道 形态:自外耳门至鼓膜之间的弯曲管道,长2.5cm。 分部 软骨部:外1/3 骨性部:内2/3 外耳道炎症时常肿痛剧烈 鼓膜检查(将耳郭拉向后上方) 耵聍腺

正常人体解剖学-第八章-感觉器

正常人体解剖学-第八章-感觉器
第八章 感觉器(Sensory organs)
一、视器 二、前庭蜗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1
解剖组胚教研室
一 感觉器的组成
感觉器是由感受器及其副器(辅助装置)
组成。
二 感觉器的功能
感觉器的功能是接受各种类型的刺激 并将相 应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 这些神经冲动经过特定的 神经传导通路传到大脑皮层的一定部位 产生特定 感觉从而建立机体与内外界环境间的联系。
(三) 泪器(lacrimal apparatus)
泪腺
成组
泪点
泪腺 泪小管
泪小管 泪道
泪囊
泪囊
鼻泪管
泪点
鼻泪管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36
解剖组胚教研室
眼泪的产生及排出途径
泪腺分泌泪液 结膜囊
上、下泪点 上、下泪小管
泪囊 鼻泪管 下鼻道
.
黑龙江中医药37大学 解剖组胚教研室
(四) 眼球外肌:名称及作用
2. 本体感受器:分布在肌肉、肌腱、关节、 韧带、内耳平衡器。
3. 外感受器:分布在皮肤、鼻腔和口腔粘膜、 视器、听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5
解剖组胚教研室
第一节 视器
Visual organ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6
解剖组胚教研室
一 眼球(eyeball)
眼球的外形 球形
前、后极 赤道
眼轴
视轴(optic axis)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2
解剖组胚教研室
刺激
概述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解剖组胚教研室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
(感受并换能)
(整合并产生感觉 )

中职《人体解剖学》PPT第8章 感觉器

中职《人体解剖学》PPT第8章  感觉器
感受器和分布于肌、肌腱、关节等处感受其本身空间位置改变的 本体感受器。 (2)内脏感受器:是分布在内脏和血管壁等处,感受内脏、血管 的压力、化学成分和温度等刺激的感受器。 2.特殊感受器:指位于头部感受嗅、视、听和味觉等刺激的感受器。
第一节 视器
一、眼球 (一)眼球壁 外膜:厚而坚韧,前1/6为角膜、后5/6为巩膜。 1.角膜:无色透明,有折光作用。 2.巩膜:呈乳白色,不透明。 巩膜静脉窦:为角膜巩膜交界处深部的环形小管。 中膜:富含血管和色素,由前向后分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1.虹膜:圆盘状,中央为瞳孔,周围有瞳孔开大肌和瞳孔括约肌 。 2.睫状体:虹膜后方,为血管膜增厚部分,与晶状体之间有睫状 小带相连。内含睫状肌,收缩时睫状小带放松,舒张时睫状小带 拉紧。 3.脉络膜:睫状体后方,巩膜内面。
三、内耳
内耳位于颞骨岩部内,称迷路。包括骨迷路和膜迷路。骨迷 路内含外淋巴,膜迷路内含内淋巴。内、外淋巴互不交通。 (一)骨迷路 骨半规管:为三个半环形互相垂直的小管。 骨前庭:半规管与耳蜗之间,外侧壁上有前庭窗和蜗窗。 耳蜗 :形似蜗牛壳,由一条蜗螺旋管环绕蜗轴而成。
(二)膜迷路 膜半规管:位于骨半规管内,也分
内膜 :位于血管膜内层。主要结构有视神经盘、黄斑和中央 凹等。
(1)视网膜分部 1)视部:衬附于脉络膜内面,具有感光作用。 2)盲部:衬附于虹膜、睫状体内面,无感光作用。 (2)视网膜视部的组织结构 1)色素上皮层:内含黑色素。 2)神经部:内含三层细胞。
①感光细胞:包括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感受强光和颜 色,视杆细胞感受弱光。
二、中耳
鼓室内结构 1.听小骨:每侧3块,共6块。分别为锤骨、砧骨、镫骨。 连接方式为: 鼓膜—锤骨—砧骨—镫骨—前庭窗 2.听小骨肌 :包括鼓膜张肌和镫骨肌,前者收缩可牵拉锤骨柄 使骨膜紧张,后者收缩时可牵拉镫骨而减少镫骨底对内耳的压 力。

正常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大全

正常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大全

正常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大全系统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整理第一章运动系统1.矢状面:从前后方向,将人体或器官纵切为左、右两部分所形成的切面。

若沿人体前后正中线方向将人体切为左、右完全对称的两部分的切面,则称为正中矢状面。

2.骺线:成年后,骺软骨骨化所留有的一线状痕迹,成为骺线。

3.红骨髓:位于骨松质间隙内,有造血功能,呈红色,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某些白细胞。

4.椎间孔: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共同围成的孔,内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5. 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连接处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两侧平对第 2 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6. 翼点:位于颅外侧颞窝区,为额、顶、颞、蝶四骨汇合处,呈“ H形”,为薄弱区,内有脑膜中 A 前支通过。

骨折已引起颅内血肿。

7.骨盆:由骶骨、尾骨以及左右髋骨借关节和韧带连接而成,主要功能是支持体重、保护盆腔脏器,在女性是胎儿分娩出的产道8.椎间盘:相邻两椎体之间的连接。

最上一个在C2、C3 之间,最下一个在 L5 与骶骨之间。

由纤维环和髓核之间。

有连接椎体、承受压力、吸收震惊、减缓冲击和有利于脊柱运动的作用。

9.腱鞘:套在长腱四周的鞘管,多位于手足摩擦较大的部位,如腕部、踝部、手指掌侧、和足趾跖侧。

有约束肌腱、减少摩擦作用。

腱鞘损伤后,局部疼痛,临床上成为腱鞘炎。

10.弓状线(半环线):在脐下 4~5cm 以下,腹直肌鞘后层的游离下缘呈凸向上的弓形。

11.盆骨界线:盆骨由骶骨岬至耻骨联合上缘的两侧连线为分界线,可分为上方的大盆骨和下方的小盆骨。

12.腹直肌鞘:包裹腹直肌,分为前后两层,前层有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愈合而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与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

13.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形成腹股沟韧带。

14. 黄韧带:又称弓间韧带,是连接相邻椎弓的韧带,由弹力纤维构成,坚韧而富有弹性。

15.关节腔:由关节软骨与关节囊滑膜层所围成的密闭、潜在腔隙,内有少量滑液,可润滑关节、减少摩擦,腔内为负压,有利于关节的稳定。

人体解剖学第八章 感觉器练习题及答案

人体解剖学第八章 感觉器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眼球壁中膜又称,可分为、和 3部分。

2.视网膜从前向后可分、和 3部分,前两者无感光作用,故称为。

3.眼的屈光装置包括、、和。

4.房水由产生,经入静脉。

5.眼外肌共块,运动上睑,运动眼球块。

6.中耳包括、、和。

7.位觉感受器是、和。

听觉感受器是。

8.鼓室共有壁。

其中上壁称,下壁是。

9.骨迷路位于颞骨岩部,从后外向前内分别是、和。

10.内耳构造复杂,又称。

内耳可分为和两部。

二、判断改错题1.视网膜视部后方有隆起的视神经盘,是感光敏锐的地方。

2.角膜富有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故病变时,疼痛剧烈明显。

3.虹膜中央有孔称为瞳孔,其周围环形排列的平滑肌称瞳孔括约肌,可缩小瞳孔,受交感神经支配。

4.角膜占眼外膜前1/6,有屈光作用,无血管而富有神经末梢。

5.外耳道外起外耳口,内达内耳门。

6.咽鼓管连通鼓室和鼻咽部,使鼓室与外界大气压保持平衡。

7.中耳又称为鼓室,是颞骨内的含气不规则小腔。

8.内耳又称为迷路,包括耳蜗、前庭和骨性半规管。

9.椭圆囊内有椭圆囊班,球囊内有球囊班,它们都是位觉感受器。

10.声音的传导途径有两种,一是空气传导,二是骨传导。

三、选择题【A型题】1.有关角膜的描述,错误的是()A.无色透明B.富有血管C.占眼球外膜的前1/6D.感觉神经末梢丰富E.有屈光作用2.视网膜视力最敏锐区是()A.视神经盘B.视网膜色素层C.黄斑D.视神经乳头E.中央凹3.巩膜静脉窦()A.位于球结膜内B.位于睑结膜内C.位于巩膜最厚处D.是一环行静脉E.是房水产生的部位4.房水产生的部位是()A.睫状体B.巩膜C.角膜D.脉络膜E.巩膜静脉窦5.黄斑()A.位于视神经盘颞侧上方B.位于视神经盘颞侧下方C.位于视神经盘鼻侧上方D.位于视神经盘鼻侧下方E.以上都不对6.开大眼裂的肌肉是()A.提上睑肌B.上直肌C.下直肌D.眼轮匝肌E.瞳孔开大肌7.没有屈光作用的是( )A.角膜B.房水C.虹膜D.晶状体E.玻璃体8.含有平滑肌纤维的结构是( )A.角膜B.巩膜C.结膜D.脉络膜E.虹膜9.晶状体( )A.前面较凸而后面平B.无血管而富有神经末梢C.位于虹膜与角膜之间D.借睫状小带连于睫状体E.视远物时曲度增大10.泪器( )A.是眼球的副器B.包括泪腺和泪道两部分C.泪小管开口于鼻泪管D.鼻泪管开口于中鼻道E.泪腺位于泪囊窝11.视网膜中央动脉来源于( )A.面动脉B.内眦动脉C.颈内动脉D.颈外动脉E.眼动脉12.临床上检查成人外耳结构,应拉耳廓( )A.向上B.向后上C.向后下D.向前上E.向前下13.鼓膜( )A.位于外耳道与内耳道之间B.呈椭圆形凹向内的半透明薄膜C.上3/4为紧张部D.下1/4为松弛部E.锤骨头附着处凹陷称为鼓膜脐14.鼓室( )A.是顾骨内密闭的含气小腔B.上壁为鼓室盖C.下壁是颈动脉壁D.前壁为颈静脉壁E.后壁上有蜗窗15.小儿咽鼓管的特点是()A.粗而长B.短而宽C.弯而细D.长而细E.弯而长16.咽鼓管咽口开口于( )A.咽鼓管半管B.咽隐窝C.平对下鼻甲后方的咽壁D.咽鼓管圆枕E.咽峡17.外耳道()A.外2/3由软骨构成B.向内通内耳道C.前壁和下壁较长D.皮肤与软骨膜结合疏松E.内2/3由软骨构成18.不属于内耳的结构是( )A.内耳道B.耳蜗C.前庭膜D.蜗螺旋管E.蜗管19.听觉感受器是( )A.螺旋器B.球囊斑C.椭圆袁斑D.壶腹嵴E.蜗螺旋神经节20.膜迷路不包括的结构是( )A.蜗管B.膜半规管C.前庭D.椭圈囊E.球囊【B型题】A.角膜B.巩膜静脉窦C.睫状体E.视网膜1.有屈光作用的是( )2.能产生房水的结构是( )3.能调节晶状体曲度的是( )A.泪囊B.泪腺C.上鼻道D.中鼻道E.下鼻道4.鼻泪管开口于( )5.泪小管开口于( )A.鼓室盖B.鼓室外侧壁C.鼓室内侧壁D.乳突窦E.鼓膜6.前庭窗位于( )7.蜗窗位于( )8.连通鼓室与乳突小房的是( )A.提上睑肌B.上直肌C内直肌D.瞳孔括约肌E.睫状体肌9.调节晶状体曲度的肌是( )10.使瞳孔转向内上方的肌是( )11.开大眼裂的肌是( )A青光眼B.白内障D.远视眼E.散光眼12.眼内压增高、视力下降称为( )13.晶状体变混浊而影响视力,称为( )14.角膜表面各径线曲率不相等,称为( ) 【X型题】1.眼球( )A.由眼球壁和眼副器构成B.眼球壁分外膜、中膜和内膜3层C.眼角膜和巩膜为眼球壁外膜D.中膜由虹膜与睫状体构成E.视神经盘为生理性盲点2.眼球的届光装置是( )A.角膜B.虹膜C.晶状体D.玻璃体E.房水3.鼓室( )A.是颠骨结部内的含气小腔B.借蛙膜与外耳道相隔C.内含3块听小骨D.借咽鼓管与外界相通E.是听觉感受器的所在部住4.内耳()A.可分骨速路和膜速路两部B.骨迷路包括耳蜗、前庭和骨半规管C.膜迷路包绕骨迷路D.膜迷路与骨迷路之间充满外淋巴E.膜迷路内充满内淋巴5.视网膜()A.是眼球壁的内膜层B.又可分为色素层和神经层C.色素层无感光作用,称为视网膜盲部D.神经层有感光作用,称为视网膜视部E.视部黄斑中央凹是视觉最敏锐处6.位觉感受器是()A.螺旋器B.球囊斑C.壶腹嵴D.椭圆囊斑E.前庭神经节7. The contents of the eyeball include the ( )A. aqueous humorB. RetinaC. vitreous bodyD. CorneaE. lens8. The vascular tunic of the eyeball consists of the( )A. irisB. ciliary bodyC. corneaD. choroidE. retina9. The extraocular muscles include the( )A. superior rectus muscleB. ciliary muscleC. lateral rectus muscleD. inferior obliquus muscleE. superior obliquus muscle10. The middle ear includes the ( )A. tympanic cavityB. cochleaC.mastoid cellsD. auditory tubeE. vestibule11. The structures of medial wall of tympanic cavity are the( )A. promontoryB. fenestra cochleaC. prominence of facial canalD. auditory tubeE. fenestra vestibuli12. The bony labyrinth of the internal ear includes the ( )A. bony semicircular canalsB. cochleaC. mastoid cellsD. VestibuleE. auditory tube13. The membranous labyrinth of the internal ear includes the( )A. membranous semicircular ductsB. cochlear ductC. utricleD. sacculeE. auditory tube四、名词解释1.感受器2.前房角3.黄斑4.巩膜静脉窦5.瞳孔6.螺旋器7.蜗窗8.乳突窦9.壶腹嵴10.骨迷路五、问答题1.简述眼球壁的分层及主要结构的名称。

眼

16.有关鼓室,错误的是: A.位于颞骨岩部内 B.蜗窗被蹬骨底封闭 C.外侧壁大部分由鼓膜构成 D.和咽部相通 17. 膜迷路感受器,正确的是: A.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感受旋转运动 B.3个壶腹蜻感受直线运动 C.前庭器就是椭圆囊斑和球囊斑 D.螺旋器是听觉感受器 18.有关内耳,错误的是: A.位于鼓室与内耳道底之间 B.分为骨迷路和膜迷路 C.骨迷路套在膜迷路内 D.内、外淋巴互不相通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球结膜下水肿和结膜下出血 沙眼和结膜炎
(三)泪器lacrimal apparatus 泪器 1、泪腺:泪液清洁、湿润、抑菌 、泪腺: 2、泪道: 、泪道:
泪腺分泌泪液→泪腺的排泄小管 泪腺分泌泪液 泪腺的排泄小管→ 泪腺的排泄小管 结膜上穹→泪点 泪点→上泪小管和下泪 结膜上穹 泪点 上泪小管和下泪 小管→泪囊 鼻泪管→下鼻道 泪囊→鼻泪管 下鼻道。 小管 泪囊 鼻泪管 下鼻道。
二、感受器的功能
感受器的功能是接受不同类型的刺激,并将相应的刺激转变为神 经冲动,上传至中枢,使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产生相应的反应。 1、外感觉器:分布于皮肤、嗅粘膜、味蕾、视器、前庭蜗器等。接 外感觉器: 受来外界环境的刺激,如触、压、痛、温度、光、声、嗅、味等刺激 2、内感受器:分布于内脏、血管等处,接受内脏和血管的刺激。如 内感受器: 压力、渗透压、温度变化和化合物浓度的变化。 3、本体感受器:分布在肌肉、肌腱、关节和前庭器等处。 本体感受器:
13.视神经纤维起自: 14.感光最敏感处是: A.视神经盘 B.视锥细胞 C.视神经节细胞 D.双极细胞 E.中央凹 15.生理性盲点位于: 16.感光细胞是: A.上直肌 B.下直肌 C.内直肌 D.下斜肌 E.上睑提肌 17.使瞳孔转向下内的是: 18.使瞳孔转向上外的是: A.前庭窗 B.乳突窦 C.鼓膜 D.咽鼓管 E.蜗窗 19.蹬骨底封闭的是: 20.外耳与中耳的分界处是:

第八章感觉器

第八章感觉器

二、眼副器
(一)眼睑 (二)结膜 (三)泪器 (四)眼球外肌 (五)眶筋膜和眶脂体
(一)眼睑 分为上、下睑,有内、外眦,睑裂,泪湖,泪阜,
泪点等。在睑缘有一排睫毛,睫毛根部有睫毛腺。睫毛腺 的急性炎症→麦粒肿。
眼睑自外向内分为五层
①皮肤,薄而柔软; ②皮下组织,为薄层结缔组织; ③肌层,为骨路肌,包括眼轮匝肌和上睑提肌; ④睑板: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内有与睑缘成
第八章 感觉器
王庭家
概述
感觉器简称感官,由感受器及其辅属装置构成。
感 定义:机体接受内、外环境各种刺激的结构。 受 功能:为接受刺激,并将刺激转为神经冲动。 器 分类:根据感受器的部位和接受刺激的来源,
把感受器分为三类:
外感受器 内感受器 本体感受器
位 置 分布于体表 皮肤和粘膜
分布于内脏、 分布于肌、肌 心血管和腺体 腱、骨和关节
巩膜静脉窦:在巩膜与角膜交界处深面的环行结
构,是房水循环的通道。
2、眼球血管膜
虹 膜:瞳孔、瞳孔括约、开大肌,
眼房,眼前、后房、虹膜角膜角(前房角)
睫状体:睫状突,睫状小带,睫状肌。 脉络膜:占眼球血管膜的后2/3,含丰富的血管和色素。
3、视网膜
虹膜部 睫状体部 视部
视网膜 盲部
眼 底:视网膜的后部
视锥细胞:内含红、绿、蓝等
视色素。
视杆细胞:含感光物质视紫红质
(二)眼球内容物
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不含血管,无色透明,有屈光作用。
眼屈光系统:角膜、房水、玻璃体和晶状体。
1、房 水
无色透明,充满眼房
房水的产生及循环途径:睫状体分泌→眼球后房 →瞳孔→眼球前房→虹膜角膜角隙→巩膜静脉窦 →眼静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紧张部(下3/4)
二、中耳
上壁:颞骨岩部 下壁:与颈静脉分隔的骨板 前壁:颈动脉管的后外侧壁 后壁:乳突壁 内侧壁:内耳的外侧壁 外侧壁:鼓膜
鼓室
前庭窗fenestra vestibuli
面神经管凸 prominence of facial canal
乳突窦 mastoid antrum 咽鼓管 auditry tube 蜗窗 fenestra cochleae
3.耳蜗
蜗轴-蜗螺旋管 (鼓阶、前庭阶)
蜗螺旋管 cochlear spiral canal
蜗顶cupula of cochlea
蜗孔
前庭阶 scala vestibuli
蜗管 cochlear duct 蜗轴 cochlear axis 骨螺旋板osseous spiral lamina
鼓阶scala tympani
下壁
声波传导途径
声波-外耳道-鼓室-蜗窗(第二鼓膜) -鼓阶外淋巴-蜗管内淋巴-螺旋器-蜗 神经-大脑皮质听觉中枢
膜迷路
1.椭圆囊和球囊:5个孔与三个膜半规管相通※椭圆囊斑—位觉感受器 2.膜半规管※壶腹嵴--位觉感受器 3.蜗管※螺旋器—听觉感受器
蜗管的下壁的基底膜上有螺旋器 (Corti器),是听觉感受器。
前庭膜 vestibular membrane
蜗神经 外壁
蜗神经节
螺旋器(Corti器) 基底膜 basilar membrane 骨螺旋板 osseous spiral lamina
三 眼 的 血 管
纤维膜
(外膜)
眼球壁
血管膜
(中膜)
眼球
视网膜
(内膜)
角膜 巩膜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 盲部 视部
虹膜部 睫状体部
视器即眼
房水 眼球内容物 晶状体 玻璃体
眼睑 结膜 眼副器 泪器 眼球外肌 眶内结缔组织
第三节
前庭蜗器(耳)
第一节 外耳
耳 廓 软骨部(外1/3) 外耳道 骨 部(内2/3) 鼓 膜 松弛部(上1/4)
第八章 感觉器
第一节 概述
一、感觉器的组成
二、感觉器的功能
1、外感受器:分布在皮肤、粘膜、味蕾、 视器和听器等处。
2、内感受器:分布于内脏和心血管处。 3、本体感受器:分布在肌、肌腱、关节 和内耳的位觉器。
第二节
眼球壁
视器
纤维膜
(外膜)
血管膜
(中膜)
眼球
视网膜
(内膜)
角膜 巩膜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 盲部 视部
颈内动脉
颈内静脉
乳突小房 mastoid cells
锤骨、砧骨、镫骨
Middle Ear
咽鼓管 乳突窦
三、 内耳
膜迷路 membranous labyrinth
骨迷路 bony labyrinth
骨迷路
1.前庭 有1孔通耳蜗,有5孔与 三个半规管相通。 2.骨半规管
前骨半规管、外骨半规管、 后骨半规管
虹膜部 睫状 晶状体 玻璃体
眼睑 结膜 眼副器 泪器 眼球外肌 眶内结缔组织
一、眼球
眼球壁
角膜 1.纤维膜 巩膜 虹膜 2.血管膜 睫状体 脉络膜 虹膜部 3.视网膜 睫状体部 视部
眼球内容物
1.房 水—继发青光眼 2.晶状体—白内障 3.玻璃体—视网膜剥离
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它们和角膜一样透明而无血管分布,共同 构成了眼的屈光系统。 房水的产生
睫状体产生 巩膜静脉窦 眼后房 瞳孔 眼前房 眼静脉 虹膜角膜角隙
睫前静脉
作 用
屈光 营养角膜、晶状体 维持眼压
继发青光眼?
二、眼副器
眼睑 结膜 泪器
霰粒肿? 内麦粒肿? 外麦粒肿?
睑结膜 球结膜 结膜穹隆
泪腺
泪点 泪小管 泪囊 鼻泪管
泪道
眼球外肌
上直肌、下直肌 内直肌、外直肌 上斜肌、下斜肌 上睑提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