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满分作文800字-巴掌让孩子迷茫,唇印给孩子力量

合集下载

2016年福建省高考(全国卷Ⅰ)作文大家写

2016年福建省高考(全国卷Ⅰ)作文大家写

2016年福建省高考(全国卷Ⅰ)作文大家写来源:泉州晚报(2016-6-9)阅读上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编者按昨日“全民吐槽”的福建省高考作文题目,被众多网友总结为“耳光与亲吻”。

如果您是考生,会如何演绎这篇看图作文?本期“校园风”特别策划推出高考作文试水专版,本地作家、资深媒体人与知名网络写手,2014年中、高考语文单科状元,这样的跨界试水、同台PK,再加上教育界大咖的解读指点,这道高考作文大餐邀您一同品评。

唇印与掌印郑剑文(作者系泉州市丰泽区文体旅游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丰泽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唇印与掌印,是人们向对方表达情感最直接了当的方式了。

赞许你,便赏你一个唇印,让你美得云里雾里;诋毁你,就罚你一个掌印,让你不知今夕为何夕。

是啊,人们大多活得不易,根源在于太在意别人的评判了,因而过得苦累,无可适从,甚至一辈子活在别人言语的阴影中。

当然,这些唇印与掌印,并不乏爱意与善意,但如此泛滥开来,轻者误人一时,重者毁人一生。

很多人为了赢取别人的赞誉,委曲求全,顾此失彼,失去了自我,最终一事无成。

记得我参加高考的那年,老师这样动员我们:“最后一搏了,这决定你今后是穿皮鞋或是穿草鞋的命!”道理很明了,考上了便赏你唇印,你就穿上皮鞋上阳光道吧;否则便给你掌印,你就穿着草鞋走独木桥了。

如今回头一看,我很不以为然,那些落榜的并不乏成功人士,很多人的风头甚至比当年的高材生有过之而无不及。

始知,皮鞋与草鞋的好坏,只有自己的脚知道,凡事适合便好。

所以我想,无论是赏唇印,还是打掌印,都不要轻易而为之,尤其是老师与家长,不要以分数论英雄,不必为一时定输赢,否则不言不慎,一举失妥,虽打在脸上,却印在心上,甚至烙下一生的伤痕。

应知,人生多变,一株野草如有适宜的阳光雨水与土壤,照样能绽放出艳丽芬芳的花朵,所谓野百合也有春天。

2016年全国Ⅰ卷高考满分作文10篇

2016年全国Ⅰ卷高考满分作文10篇

2016年全国Ⅰ卷高考满分作文10篇永州一中刘小忠第一篇:尺子从100分到98分,挨一顿揍;从55分到61分,得一个吻。

这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却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许多人看来,前者退步了挨揍是天经地义,后者进步了得吻是理所当然。

我们常说,要一把尺子量到底。

在现实生活中,应当说尺子是最公平的,但拿在不同人的手里,去度量不同的人,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想读更多此类好文章请加微信:ncf724我们习惯了妈妈在厨房中的忙碌,一日三餐总是准时吃到可口的饭菜,可当有一天,我们回家面对着干锅冷灶的时候,却首先想到的是无饭可吃,沮丧之余,面露愠色,甚至开口责备,完全忽略了她累了病了,撑不住了,连烧口开水的力气也没有了;而我们的爸爸偶尔下一次厨房,煮一碗面,却能让一家人感到万分知足。

惯性,使我们的尺子变得富有弹性,却无法丈量出爱的深远。

每个单位都良莠不齐,有干的有看的,也有捣乱的,总有一些秃子混在和尚之中滥竽充数。

奇怪的是干的永远在干,看的一直在看,而干得越多失误也越多,得到的批评也越多,而那些看客,偶尔偷机取巧做做样子,就会名利双收。

甚至那些捣乱的,变得乖巧一些,就会让领导和一席众人皆大欢喜,心满意足。

惰性,使我们的尺子带了偏见,就再也无法凝聚众人的力量。

大家还记得北方小城那位舍粥的大嫂吗?每到冬天她就半夜起来,熬上满满的三锅热粥,免费送给寒风中瑟缩的清洁工、穷苦人和乞丐,数年如一日,不曾间断。

而当有一天,一位老汉从中吃出了一粒沙子,顿时将一碗热粥泼在大嫂的身上,而领粥的人,也瞬间划分为两大阵营:有人说老汉不该撒野,也有人指责大嫂不该掺沙子。

薄情,让我们的尺子扭曲,冷了多少善良的心。

开县一辆满载了19名乘客的中巴,突遇险情,一头栽进深达五米的水塘。

当地村民金有树跳进冰冷刺骨的水中,砸开车窗将19名乘客全部救出,自己却因长时间冷水的浸泡患上肺病,举债治疗数月,告借无门,不得不离开医院,病死家中。

19名幸存者无一人去医院探视,更无人为他送行。

2016全国1卷高考优秀作文赏析解析

2016全国1卷高考优秀作文赏析解析

2016全国1卷高考优秀作文赏析:2016全国1卷高考优秀作文赏析:致母亲的一封信2016全国1卷高考优秀作文赏析:分数不是唯一标准2016全国1卷高考优秀作文赏析:唯分数论之殇2016全国1卷高考优秀作文赏析:巴掌之吻教育之痛2016全国1卷高考优秀作文赏析: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2016全国1卷高考优秀作文赏析:进步与退步2016全国1卷高考优秀作文赏析:一点进步一种人生2016全国1卷高考优秀作文赏析:勿以沉浮论英雄致母亲的一封信亲爱的母亲:您好!先请允许我引用一句名言:“人能够登上荣誉的高峰,却不能长久地居住在那里。

”我明白您对我的殷切期望,希望我永远都是最优秀的孩子,您的望子成龙我能理解,世界上有哪个母亲不想自己的孩子好?但今天我想跟您说,请原谅我不能一直秀,请原谅我不能一直都做得最好。

我记得小时候,您一直拿我跟别人比,我记得我的表弟,有时候他来我家吃饭,您就会说:“看谁吃的最快。

”每次看我快速的吃完,您都会满意地点点。

我记得我去学钢琴,你会坐着听我弹,听我练,直到每一个音符都弹得流畅,您才会微笑地放我离开,我去考级,虽说也并不真的痛恨钢琴,但我对考级的厌恶有一半都来自您过高的期望。

有时候我也会羡慕其他孩子,当班上一个成绩一般的同学拿到成绩单后就能开心地回家,因为他有了一点进步。

而我心理却是忐忑的,我因为您要求每次考试都要95分以上,所以我才惧怕,即使我的成绩在班上很好。

母亲,我希望您也能理解体谅我,压力有时是动力,但更多时候,压力就像一个鸡蛋,从里面打破的是生命,从外面打破的就只有灭亡。

我希望您能尊重我内心的最真实的意愿,而不是一味强加压力给我,我的成长并不是您个人的意志就能决定的,就好像思想家卢梭曾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应像儿童的样子。

”有时候我也会想到新闻里报道的“虎妈”、“狼爸”,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赢在起跑线上,在这个到处是竞争的年代希望能“与众不同”,但我觉得他们的孩子并不真的快乐。

【2016年高考满分作文欣赏】打在孩子脸上的巴掌疼了谁

【2016年高考满分作文欣赏】打在孩子脸上的巴掌疼了谁

打在孩子脸上的巴掌,疼了谁随着中国式教育的发展,似乎分数已成为论英雄的唯一标准,考了100分就有奖励,追求完美的家长竟在98分时狠心打脸。

55分不满意,打脸;及格了满意,有些家长便亲吻孩子,此种特殊化的对待到底何必?退了步便是巴掌,进步了便是亲吻,喜怒无常的家长未免有些极端。

诚然,面对孩子的进步,适当的奖励能鼓励成长;面对孩子的退步,合理的惩罚也不为过。

推究其原因,首先要反思的便是当事人家长。

孩子们的童年是美好多样的,为何你们偏要将孩子禁锢于牢笼其次,孩子脸上的巴掌也打在了中国教育的脸上。

教育主张“一切为了孩子”育主张开始“一切为了分数”,各种高校,只因分数论成败了,招生只见分数更加助长了教育的沉沦。

市面上“X X中学必刷卷”、“X X从什么时候开始“知”“行”不再合一?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成了读书机器?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只注重分数的进退而忽视了其他?究其根源,“邀千人之欢不如失一人之怒,求万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辱”,纵便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也不应随着社会的浮躁之风更加功利。

倘若急功近利成为教育风气,随波逐流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行动方式,祖国下一代的未来势必会因此崩塌。

艾略特曾说:“这世界轰然倒塌,不是轰然一声,而是唏嘘一声。

”既然我们不想见到孩子因成绩而黯然神伤,就更应该阻止世界的唏嘘。

那么,我们又该做些什么?首先,作为“巴掌”的幕后推手,好处发展。

其次,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便是进步可适当奖励,退步不再以暴力作为惩罚,而是安慰和鼓励。

梁之材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点评】本文具有较高的思维含量——作者从材料中提取观点后,首先揭示了一些家长仅以分数制定奖惩标准的原因:一是望子成龙心切以及自身受教育程度所限,二是中国教育只以分数论成败。

接着说明急功近利的教育风气的危害:祖国下一代的未来势必会因此而崩塌。

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端正社会风气,不因分数论英雄;进行教育改革,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揭寓意,找原因,说危害,想办法,层次清楚,说理充分。

2016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巴掌之吻教育之痛

2016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巴掌之吻教育之痛

三一文库()〔2016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巴掌之吻教育之痛〕2016广东高考满分作文正式出炉,为方便同学们学习写作。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巴掌之吻教育之痛作文,欢迎大家参考!▲【作文题目】适用地区:河北河南山西江西广东安徽湖南湖北福建▲【优秀作文】▲巴掌之吻教育之痛一张考卷,几分浮动,换得巴掌与吻。

是耶?非耶?报以无奈苦笑。

仅从表面上看,母亲对从满分降为98分的退步的孩子求全责备,而对虽然一开始不及格、但后来进步的孩子不吝爱吻,是不是仅说明这位母亲鼓励进步之可取与苛责退步之不妥呢?并非如此,拨开表面的巴掌与吻之别,在这幅漫画中,我们应看到仅仅是分数上的一点变化,都足以使家长做出截然不同的反应,其背后折射出的无数个家庭相似的情景,不免令人深思。

紧紧盯着分数,视分数进与退为奖罚标准,与其产生的求全责备之态,并非是个别家长所为。

满分得吻、98分得巴掌这一荒谬现象,正是被诟病许久的唯分数论的体现,当家长并不在乎分数背后反映的知识掌握情况,指导学习作用时,也就不再在意“98分已经很接近满分”这一事实,而是只看见比上次退步了2分的情况,辨不清“无论55分还是61分都说明孩子学习状况不佳,”而只关注比上次进步了6分。

在啼笑皆非之余,我们不免要发出这样的疑问:这样粗暴的分数对待,对分数的执着,到底因何而来?固然,激烈的竞争环境与中国向来重视考试的传统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考试分数的普遍关注,但有没有更深层、更本质的原因呢?将分数进退当作唯一依据的背后,不正是我们缺乏对孩子成长客观全面的评判标准、对除学习外其他方面忽视遗忘吗?古代便有“为己之学”,以修养完满人格而非取得外界认可的官位为目标,而今,社会也更需要综合素质优秀、人格健全的人才,而非巴掌与吻滋养出的分数型人才。

君不见今年校园投毒案中,犯罪的青年虽分数耀眼,但人格上有着致命缺陷,如若仅凭巴掌与吻一味注目分数浮动,还能说是“育人”吗?培育的到底是栋梁还是外表光鲜,内里朽烂的速生木?。

2016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之5 巴掌之吻 教育之痛

2016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之5          巴掌之吻  教育之痛

2016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之勿以点点沉浮论英雄“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今人之于古人,更为注重孩子的教育。

然而,不少父母把重视化为对于点点成绩的纠结,平日里的“天子骄子”因点点失误而被“由爱转恨”者有之,一直的“差生”因点点进步而顿被“捧在手心”者亦有之。

父母的态度因一点点分数改变而“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是对待成绩过于主观、生硬的行为。

分数的沉浮本就有多重原因,孩子的掌握、思维方式、老师出题的难度,甚至于个人的运气皆可改变成绩的高低。

仅以“这次比上次高了几分”来界定孩子是否认真学习是不客观的、表面的。

高分学生的父母看不到孩子一直以来的勤奋与不缀,低分学生的父母不能认识到孩子的能力与水平。

单次成绩的沉浮即界定英雄、评定父母心中的“宝”,难以认识到孩子的水平,终会致使孩子深陷那红色的分数中,不清醒且不理智。

《礼记》有言“父之爱子,乃生而行之乎。

”父母的爱本是无条件,而现今因分数一点点退步或增加均可改变父母的爱,则此爱易流于表面而不触其心。

孩子退步了两分即挨了巴掌,或许便是错罚了试题变难仍是班级第一的他。

孩子学习如同苦行僧在路上踱步前进,这一路上,父母的关爱与理解是如“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让前路阳光明媚。

而若父母的爱变得“有偿”,须用分数进步来赢得,只会让孩子战战棘棘,时刻背负“优生的包袱”或者“差生的重担”。

古人云,“爱其子,则为计之深远。

”父母看待孩子的眼光不应局限于那小小的分数。

考试是对孩子学习的评估、却并非是对孩子的评估。

父母看待孩子分数的眼光也不应局限于一隅,而应看到整体的、比较的,这样才能知道成绩背后那点点浮沉的真正意义。

父母的“巴掌与吻”是可影响孩子一生的。

曾几何时武汉神童惊人跳级、学业有成,而父母惯于其优异,容不得半点失误或退步,他终顶不住压力而厌学,“泯然众人矣。

”成绩那点点浮沉并不能直接界定了孩子的“好坏”、“优差”,也不能作为孩子赢得父母的爱的筹码。

只有看到孩子真正的实力,给予及时支持,方能在无涯学海上为他撑起一片小舟,助他学成至彼岸。

2016 河南高考满分作文 请粗暴方式让路

2016 河南高考满分作文  请粗暴方式让路

请粗暴方式让路河南考生优生的满分是王道,其余皆是浮云,差生的及格是标准,未达标必受罚。

在粗暴是教育下,成绩胜过孩子,名次胜过幸福,奖励胜过知识,孩子的教育教的不是知识而是分数,真是何其堪忧!屹立于未来之巅,我只想大呼:请粗暴式教育让路,知识幸福先行!粗暴式教育下的产物必是高智商的低能儿,何以担中国之任?人皆知狼爸的一家北大孩子却不知他们成就微弱;人皆知虎妈培养的天才儿童却不知孩子的烦恼,人皆知第一的辉煌桂冠却不知有多少巴掌。

少年时的“狠”教育让成绩卓越的高智商们对未来缺乏规则,对人生缺乏热情,工作不过是学习的继承,都是为了父母高兴。

粗暴式教育让他们离开考试便无所事事,不知所措,习惯性地听从他们不知自我能力是何物,更不知知识的运用是怎样。

这高智商的低能儿怎能为中国的未来献力?粗暴式教育下的结果必是知识与思辨能力的匮乏,何以创造之势?巴掌与嘴唇的展示不仅是单纯的家长面子之争,更是中国教育的短板体现。

教育真的是为了成绩和赞赏吗?不是为了健全人格,丰富知识吗?粗暴式教育让孩子学习时关注的重点从知识转向了成绩,作弊的盛行也就有所依凭了。

毕竟巴掌的威力可以抹杀良心的内疚,然而这样的结果呢?公平成为奢望,中国创造难以成形,知识素质任是国民短板,儿童成长不讲康的是心灵。

在粗暴式教育的横行下,“中国式”成了笑柄。

粗暴式教育下的社会必是素质缺失与社会狂欢,何以立素质大国?数育本是一次华丽的洗礼,洗净人性之恶与无知的狂妄,但是在注重成绩的粗暴式教育下,它是一场竞技与面子之争,素质培养早已可有可无。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能是教科书中的客套话。

温暖的亲情在巴掌下早已结冰。

旅游文明教育伤自尊吗?为什么只有中国有?因为粗暴式教育下的儿童忘了个人修养。

忘了道德素质,只有成绩,尚可存在心中。

孩子长大后还用幼时的方式行事,错了吗?错了却无人指出,更无人耐心的教育。

粗暴式教育下的巴掌与嘴唇之争是要巴掌还是要嘴唇?跳出来吧,请粗暴是教育让路,给孩子一个文明的教育,给中国一个辉煌的未来。

2016高考全国卷漫画唇印与掌印优秀作文

2016高考全国卷漫画唇印与掌印优秀作文

2016高考全国卷漫画唇印与掌印优秀作文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这一则漫画是一组巧妙的富有深意的对比。

先拿满分后拿98分的孩子先后收获了香吻和一个耳光,而先拿55分后拿61分的孩子则先后得到了一个耳光和一个香吻。

从这两个孩子境遇上,我们看到了许多人有意无意抱有的一种心态:追求卓越,积极进取,否认失误和退步,哪怕这个“失误”仅仅两分。

努力进步当然是一件好事。

正如漫画中的第二个孩子,他从不及格到达到及格,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质变与成就。

攀登虽艰辛,而在山顶上“一览众山小”的壮阔是徘徊在山脚下的人无法享受的。

然而,从100分到98分就是应当受到指责的堕落吗?并不是。

93分依然是一个令人艳羡的好成绩,98分和100分同属于优秀水准。

从100分到55分才是应当警醒的堕落。

依然优秀的第一个孩子被对待的态度落差如此之大,连我也不禁感到委屈。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许多人奉行苛求完美地极端精英教育,向往着“高处不胜寒”。

从虎妈狼爸,再到“提高一分,横扫千人”的高考标语,人人的神经成了一张绷紧的弓,生怕遭受横飞而来的一记耳光。

可是,有一句亘古朴实的真理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我们心心念念“直挂云帆济沧海”,却忘了挫折与起伏才是人生的常态。

“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力量,就在这起伏之间。

宽广的大海永不会如一潭碧湖般文弱恬静,清浅的水面可以保持平稳,但也失去了承载大舟的能量。

是的,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没有后退,没有低谷,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和空间,也就没有厚积薄发的震撼。

就像生活在南极冰海的企鹅,想要跃到岸上,并不是在水面上拼命挣扎,而是猛地扎进深水,凭着一股冲劲儿再跃出水面,华丽地落在岸上。

第二个孩子就像这只企鹅,在不及格的深潜后获得腾跃的力量。

而我们,当然应该给第一个孩子以鼓励和支持,不是必须得到满分才是优秀的孩子。

他是潮起潮落的大海,是汹涌起伏能淹没一切的波浪。

我也相信,他可以在这两分的差距中弥补自己的缺漏,下一次重得“满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高考满分作文800字-巴掌让孩子迷茫,唇印给孩
子力量
爸爸、妈妈:
我知道,此时此刻,爸爸,您正在厨房里辛勤地忙碌。

妈妈,您正在校门口焦急地等待。

拿到今年高考作文题,看到图上的巴掌和唇印,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孩子是你们生命的延续,是你们生活的全部。

可怜天下父母心。

巴掌和唇印的背后,都是深深的情、浓浓的爱。

古人云:”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我的脸上,既留下过唇印,也留下过巴掌。

如今,他们都幻化成了一份记忆、一种感动。

然而,这份记忆,这种感动,我领悟得太迟了。

很多同龄孩子,可能还没有领悟到这一点。

其实伴随我和他们十二年学习生涯的,是无穷的压力、无限的自责和无尽的纠结。

分数,分数,我的生活中,永远充斥着分数。

你们习惯于拿我的分数和别的孩子比,拿这学期的分数和上学期的比,拿这次考试的分数和上次比,拿这一科的分数和别的学科比。

比得满意了,你们会表扬和奖励。

比得不满意,你们会批评和责罚。

批评和责罚,当然让我沮丧,因为没考好。

表扬和奖励,却也让我不安,下次怎么办。

有位哲人说过:“永远不要去追一匹马,用心种好你的草地,马自然会来。

”还有人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过同样的意思:“你若花开,蜂蝶自来。

”再往前找,孔子曾经说过:“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

”其实他们说到的,都是目标和路径之间的关系。

学习成绩是我们的目
标,那么路径就是一味地苛责吗?显然不是。

人要脸,树要皮,谁不想要个好成绩?但是积我十二年的经验和教训,最重要的决不是成绩,而是“兴趣”和“信心”。

有了浓厚的兴趣和坚定的信心,成绩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爸,妈,您知道您的巴掌意味着什么吗?它意味着“兴趣全无”,它意味着“信心全无”。

俱往矣。

陶渊明说过:“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您二老也说过,不准备要二孩了。

那么经验也罢,教训也罢,意义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重要的事情在于将来做了父母,我该怎么对待孩子。

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兴趣比分数重要,信心比黄金珍贵。


按照图中的意思,可以这样表达:“100分需要表扬,98分也需要表扬。

61分需要鼓励,55分更需要鼓励。

”以后,我的孩子如果考了100分,我会说:“不错!”考了98分,我会说:“很好!”考了61分,我会说:“想吃什么,我来做。

”考了55分,我会说:“想吃什么,我请客。

”归根结底,就是决不让我的孩子被分数压得抬不起头,永远保持他对学习的兴趣、对自己的信心。

中医讲究“扶正祛邪”,也就是充分激发病人自己的免疫力去战胜病魔。

我相信,在兴趣的推动下,在信心的引领下,任何一个孩子,都会有所成长,有所进步。

哪怕从55涨到61,那也是不小的进步。

爸,妈,时间已近交卷。

其实我还有很多话想对您说。

感谢爸妈给了我生命,陪伴我成长。

还有,求爸妈一件事:这门考试结束,千万别问我考的怎样。

我知道你们急于了解。

拜托,拜托!
儿敬上
2016.6.7于考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