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设计法优化蒺藜中总黄酮回流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法优选田基黄中总黄酮提取工艺

分别精密量取一定浓度芦丁标准溶液 0 、 .、 . 1 5 0
20 .、40 . 60 , 于 5mL 容量瓶 中, .、30 .、50和 . 置 mL 0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田基黄具有抑菌作用 ,保肝 作用 , 抑制肿瘤作用 ,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目前田基 黄已被制成注射剂用于临床治疗急、慢性肝炎【 。 】
按 照1 . .2 2 方法测定 ,计算出相对平均标准偏差 ,
第 l 期 2
易运红等 :正交试验法优选 田基黄中总黄酮提取工艺
2 l
RD .6 S 为0 5 %。仪器的精密度 良 。 4 好
1 . 稳定性试验 .4 2 在加入 1% N O 后0 1mi ̄内测定 ,计算 0 aH ,2 n - ;
此本 文就 提取 工艺展 开研 究 。
1 . 得芦丁浓度 x 与吸光度 y关系曲线的回归方程 式 : .. X 0 01 , 5 -. 2 ,相关系数 :R= . 9 。浓 27 0 20 9 5 9
度在 0 0.. 5 g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 .5 0 m/ 0 02 m
0. 5 3 y 1 57 一 0 00 2 x 21
中图分类号 :R 5 2 . 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9 52 1) 0 00 6 1 0 (0 0. 2 .3 9 0
田基黄味甘、微苦 ,性凉,具有清热利湿 、散 瘀止痛 、消肿解毒 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急、慢性肝
加蒸馏水使体积达到 1m , 6 L分别加 5 a O L %N N 2 m , 2
摇匀, 放置 6 i 后分别加 1% A ( O )2 L摇匀, mn 0 I 3 m , N 3 再放置 6 i后分别加4 a H2 m , mn %N O L加水至刻度, 0
枳椇子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方法与功效研究进展

枳椇子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方法与功效研究进展作者:王育红贾新彦孙瑞林马娇豪来源:《河南农业·教育版》2022年第02期摘要:枳椇子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在保健食品、调味品、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黄酮类物质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在综述了目前枳椇子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及生物活性研究基础上,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为深入开发利用枳椇子资源提供支持。
关键词:枳椇子;黄酮类物质;提取方法;功效;研究进展枳椇子为鼠李科枳椇属植物北枳椇、枳椇和毛果枳椇的干燥成熟种子,又称拐枣子、鸡爪子等,属药食同源资源。
枳椇属植物在我国海拔2100m以下的开旷地、山坡林缘或疏林地带均有分布,也有作为庭院观赏树木栽种。
枳椇子富含糖类、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1],而且还含有不少功能活性因子,例如,黄酮类、多糖、萜类等。
据《本草纲目》记载,枳椇子具有“止呕逆、解酒毒、解虫毒”等功效。
现代药理学证实黄酮类物质是枳椇子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原指是以2-苯基色原酮(现指具有C6-C3-C6结构)为骨架衍生的一大类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属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大量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降血压、降血糖、抗胃溃疡、抗心肌缺血以及保护神经与生殖组织、改善记忆等药理作用[2]。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的较高生物活性,吸引了国内外大量学者和技术人员的关注,在其提取、分离纯化、成分鉴别、生物活性、改性修饰及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
为了进一步拓宽黄酮类化合物应用资源范围,弥补传统药源的不足,有关枳椇子的方剂应用及其关键功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枳椇子在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和活性方面的研究现状,为枳椇子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一、枳椇子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研究现状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有两种,分别是游离型和结合型,其中以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为主,将其从植物体内提取出来是开展后续研究的基础。
蒺藜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类 的含量是皂苷含量 的 15倍左右 , . 所含黄酮类化合物 的苷元 主 再 加 1 %硝酸铝 0 3m , 0 . l放置 6mi, 4 氢氧化钠 4 m , n加 % l加蒸 要为槲皮素 ( u r t ) 山萘 酚 ( am  ̄r1及 异 鼠李 素 (sr— 馏水 定容至刻度 , Q e ei 、 c n K e p o) I h o 摇匀 , 置 1 i , 分光 光度 计上 于 5 0 放 5 m n后 在 1 a e n , 以槲皮素为母核的黄酮类 成分含量最 高 。蒺藜 总 r mnt ) 且 i i m处测定其吸光度 , 无水 乙醇 为空 白参 比。以吸收 度 A为纵坐 黄酮 提 取 工 艺 的研 究 尚未 报 道 。本 研 究 采 用 正 交 实 验 设 计 , 影 标 , 对 浓度 c为横坐标 , 行 回归分析 , 进 绘制 回归曲线。结果在 0~ 响蒺藜 总黄酮 提取 的因素进行 了研究 , 为获得其最佳提取工艺条 5 ml 的范围内 , 浓度与吸光度有 良好 的线 性关 系。得 出 回归 件提供实验依据 。
时珍 国医国药 2 1 0 0年第 2 卷第 7期 l
L HZ E E IIEA DM T RAM DC EE R H21V L2 O 7 I IH NM DCN N A E I E IAR SA C 00 O .1 . S N
蒺 藜 总 黄 酮 提 取 工 艺 的研 究
赵 明 ,朱三浦 ,杨 朝 杨胜祥 , ,白明生
1 材 料 与 仪 器 方程 : A=00 49 0 0 1 ( : .6 C+ .0 C 2 m )r 0 9 98 1 , = .9 。
2 3 样 品总黄酮含量测定 精密 吸取上述待测样 品溶液 10 m , . . l 11 供试 植物 蒺藜植物材料 于 2 0 -7采 自宁夏盐池 县 , . 060 由宁 分 别 置 1 l 量 瓶 中 , 照 “ . . ” 下 的方 法 , 50r 下 0m 容 按 2 12 项 在 1 m i 夏大学生命学 院植 物教研 室陈彦 云教授鉴 定为蒺 藜科蒺藜 属蒺 测 定 其 吸 光 度 A 按 回 归方 程计 算 出 提取 物 中 的 总 黄酮 含 量 。 , 藜 Tiu strsi . r l r ts L 。样 品采集后 自然条件 下阴干 , b u e e rl 用万 能粉 2 4 方 法 学考 察 . 碎机粉碎后过 4 O目筛 , 储存于 阴暗、 干燥处。 2 4 1 精密度考察 精确称取样 品粉末约 2g 按 照待测样 品制 . . , 12 试 剂 芦 丁对 照 品 ( 国 药 品 生 物 制 品 检 定 所 ) 无 水 乙 醇 、 备方法制备待测样 品溶液 , . 中 ; 准确吸取 待测溶液 10m , . l置于 1 l 0m N N ,A ( O ) N O a O 、 1N 、 a H等试 剂均为分析纯。 容量瓶中 , 加蒸馏水定容至 1 l按 “ . . ” 下的方法 , 5 0 0m , 2 12 项 在 1 13 仪器 T . U一1 1D P 80 S C型紫外可见 分光光度计 ( 北京普 析通 n m下测定其吸光度 A, 5次测定 的平均吸光度为 00 13 R D为 .6 ,S 用仪器有 限责任公 司) 旋转蒸 发仪 ( uh, 、 B c i瑞士 ) S Z—D循 环 0 6 % , 、H .7 说明仪器 的精密度 良好 。 水式真空泵( 河南郑 州长城 科工 贸有 限公 司) 电热 恒温水 浴锅 2 4 2 稳定 性研 究 将上述溶液 每隔 1 i 、 .. 0m n测定 1 吸光度 , 次 5 H S 1 ( 京 长 安 科 学 仪 器 厂 ) . H. 1 —2 北 。 次 测 定 的平 均 吸光 度 为 0 062 R D 为 12 % ( 5 , 明待 .6 , S . 1 n= ) 表
正交实验法优化沙棘黄酮的提取工艺

Hip p a a od sL ) 的 简 称 ,是 沙 棘 中 含 p o h e h mn ie r
沙 棘果 于 2 0 0 8年 1 0月采 自山西省 沁源 县鱼
儿 泉产 地 ,芦 丁标准 品购 于 中国药 品生 物制 品检
2 2
2 . .1 2 脱 月 旨
沙棘 籽 中原 花 青素 的分 离 纯化 及 抗 氧 化 性 的研 究
第 3期
2 2 1 正 交 实验 设 计 . .
正 交 实 验 前 先 用 石 油 醚 ( 程 6 9 ℃) 沸 0~ O 脱脂 两次 ,第 1次 :将 称 量 好 的 沙 棘 果 粉 5 O .g
21 0 0年 9月第 8卷 第 3期
《 际 沙棘 研 究与 开发 》 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正 交 实验 法 优 化 沙棘 黄酮 的提 取 工 艺 *
侯 霄
( 西 省 医 药 与 生 命 科 学 研 究 院 中 药 室 , 山西 太 原 山 000 ) 3 0 6
摘 要 :本 文 探讨 了 沙 棘 果 中 沙 棘 总 黄 酮 的 最 佳 提 取 工 艺 条 件 。采 用 I ( 4 )正 交 试 验 设 计 ,以 芦 丁 的 提 取 含量 为评 价 指 标 ,优 化 沙 棘 黄 酮 的 醇 提 工 艺 。结 果 表 明 ,沙 棘 黄 酮 的 醇 提 最 佳 工 艺 是 用 5 乙醇 回流 O 提 取 3 ,第 1 用 l 倍 量 5 乙 醇 提 取 2 ,第 2次 用 l 倍 量 5 乙 醇 提 取 l ,第 3次 用 8倍 量 5 次 次 o o h O 0 h O 乙醇 提 取 1 。乙 醇 浓 度 、提 取 次 数 对 该 提 取 效 果 具 有 显 著 性 影 响 ,本 提 取 工 艺 合 理 可 行 。 h
正交实验优化啤特果中总黄酮提取工艺

Abstract: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Pyrus sinkiangensis by ethanol reflux method was optimized郾 The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Pyrus sinkiangensis were determined by the method of absorbance determination, single factor test and orthogonal test郾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xtraction rate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Pyrus sinkiangensis were material-liquid ratio, alcohol concentration, extraction time and extraction temperature in turn郾 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extracting total flavonoids from special fruit were as follows: ratio of material to liquid was 125, ethanol concentration was 70% , extraction temperature was 80 益 , and extraction time was 3郾 5 h郾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extraction rate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the fruit was 7郾 95% 郾
正交设计法优选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

正交设计法优选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目的:采用正交设计法对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
方法:通过以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含量为指标,以固液比、提取温度、浸取剂pH值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
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固液比1∶15、提取温度70℃、浸取剂pH值为8。
结论:该工艺稳定、合理、可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Abstract] 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parameters of the flavonoids from leaves of Ginkgo biloba by orthogonal design. Methods: The extraction technology was optimized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 with the content of flavonoids which was determined by spectrophotometry, and it was indexes while with ratio of solid to liquid, leaching temperature and pH. Results: The optimal extraction technology was as follow: the ratio of solid to liquid was 1∶15, leaching temperature was 70℃and pH was 8. Conclusion: This extraction technology is stable,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and it is applicable for experimental studies.[Key words] Orthogonal design; Leaves of Ginkgo biloba; Flavonoids; Technology on extract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干燥叶,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和萜内酯类化合物。
藜蒿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

藜蒿,又名艾蒿、蒌蒿、芦蒿等,为菊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和嫩茎供食用,营养丰富,可凉拌或炒食,作为鄱阳湖一种特色时令蔬菜,深受大家喜欢。
研究表明,被丢弃的藜蒿叶和老茎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和活性多糖等天然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抗突变、抗衰老等广泛的药理作用[1-3]。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主要有热水浸提、醇法提取、微波辅助提取以及超声辅助提取等[4]。
由于醇法提取具有过程简单,研究成本低,利用率高等优点,因此本实验选取醇法提取鄱阳湖野生藜蒿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实验找出黄酮类化合物醇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藜蒿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提取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试剂、仪器野生藜蒿叶采摘自鄱阳湖,经挑选、分类、洗净沥干,低温烘干至恒重,超微粉碎后过80目筛;芦丁标准品购买于合肥博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无水乙醇、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蒸馏水等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购买于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ES2000),天津市德安特传感技术有限公司;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DHG-9015A),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DK-S26),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722N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佑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回流装置。
1.2实验方法1.2.1黄酮标准液的制备芦丁标准液(准确称取0.010g芦丁置于50mL杨凌君,苏银燕,赵奕敏,王琤韡*(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昌330013)摘要:为了研究藜蒿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通过乙醇回流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和正交实验法确定藜蒿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总黄酮提取率随着液固比的增大逐渐增大,当液固比大于20mL/g时,总黄酮提取率开始减小;总黄酮提取率随着提取温度的增大逐渐增大,在提取温度为70℃时总黄酮得率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总黄酮提取率随着提取时间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提取时间为1.5h时总黄酮提取率达到最大值。
正交设计优选菟丝子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2 5 提取时间单 因素考察 .
分 别称 取菟丝子 5克 3份 , 入 7 %乙醇 4 ml 加 O 0 回流提取 3 mi, 0 n 倾倒 出上清液 , 出体 积 , 量 精密 吸取 l 于 2 ml 瓶 ml 5 量
中, 加水至 6 , 2 2项下 方法 测 吸光度 , ml 按 . 同时测 定 6 mi、 0 n 9mi、2 mi、5 mi、8 mi 的 吸光度 , 0 n 1 0 n 1 0 n 1 0 n下 计算 含量 。结 果 表 明 3 mi 0 n到 10 n之间随着 回流时 间的延长 , 2 mi 提取 的含 量
关 键 词 : 菟 丝 子 ; 总 黄 酮 ; 回 流 提取 ; 正交 试 验
d i1 .9 9 .sn 0 44 3 . 0 10 . 3 o :0 3 6 /ji .10 -3 7 2 1. 4 0 3 s
菟丝子 为旋花科 菟丝子 属菟 丝子 ( uc t hn s a C suaC iei l s m)
・
通讯作者 : 乐 李
45 ・ 2
数 理 医 药 学 杂 志
2 1 年 第 2 第 4期 01 4卷
表 1 因素 水 平 表
3 结 果 与 讨 论
由正交试验结 果可 以得 出, 实验结 果影 响 最大 的为 乙 对
醇浓度 , 其次为 回流液 的加入 量 、 回流 时间 , 响 最小 的为 回 影 流次 数 。其 最 优 的 实 验 条 件 为 A B C1 3 即 提 取 时 间 33 D ,
Orho o a sg f rOp i z to o t a tn o e r o t g n lDe i n o tmi a in f Ex r c i g Pr c du e f 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0 4 期 2 0 1 4 年1 O 月
工 业 技 术 创 新
I n d u s t r i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n o v a t i o n
V0 1 . 0l No. 04 0c t . 2 01 4
正交设计法优化蒺藜 中总黄酮回流提取工艺
孙耀冉 ,郭娜娜 ,袁绪 宝 ,郭瑞 霞
( 1 . 石 家庄 学院化工 学院 ,河北石家庄 ,0 5 0 0 3 5 ;
2 . 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 司,浙江德 清,3 1 3 2 2 0 )
摘 要 :蒺 藜 是 一种 常用 的药用 植物 ,含 有 多种有 效成 分 ,其 中总 皂苷和 总黄 酮是 其 主要成 分 ,总黄 酮 的含 量 是 总皂 苷 的1 . 5 倍 ,因此对 蒺 藜 中总黄 酮 的提 取 工 艺进 行 了研 究 。实 验 中采用 正 交设 计 法对 蒺藜 中 总黄 酮 的最佳 提 取 工 艺进行 优 化 。通 过 单 因素 实验 得 到 的初 步 结果 首先 确定 了 四 因素 ,分 别 为 :液 固 比、提 取 时 问、提 取次 数和 乙醇 浓度 , 同时确 定每 个 因素 的三 个水 平 。 以总黄 酮 的含 量 为考 察 指标 ,根 据L 9 ( 3 4 ) j E交 实验 法 进行9 次 实验 。研 究结果 表 明 :液 固比2 5 : 1 、 提取 时间l O h 、提 取次 数4 次 、 乙醇浓 度 7 0 %为蒺 藜 中总黄 酮 的最 佳 回流 提 取工 艺。 经过 结 果分 析 得 出 : 四 因素 中液 固 比是 实验 结果 最 大 影 响 因 素 ,提 取 时 间对 结果 也 有 显著 影 响 ,提 取次 数和 乙醇 浓度 对 结果 的影 响较 小 。后 续验 证研 究表 明该最 佳 回流提 取 工 艺条 件 稳定 ,提 取效 率较 好 。
2 . Z h e j i a n g S h e பைடு நூலகம் g h u a Bi o k Bi o l o g y C o . L t d . , Z h e j i a n g , 3 1 3 2 2 0 ,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Tr i b ul us i s a c o mm o n me d i c i n a l p l a nt t h a t c o n t a i n s a v a r i e t y o f e f f e c t i v e i n g r e d i e n t s i n c l u d i n g t he t o t a l s a p o n i n s a n d t h e t o t a l la f v o n o i d s a r e t h e ma i n o ne s ,a n d t he c o n t e n t o f t h e t o t a l la f v o n o i d s i s 1 . 5 t i me s mo r e t ha n t h e s a po n i ns .So t h e e x t r a c t i ng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t h e la f v o no i d s f r o m t h e Tr i b u l us i s be i n g s t u d i e d .W e o p t i mi z e
f r o m Tr i b ul us
Ya o r a n S u n , Na na Gu o , Xu ba o Yua n ,Rui xi a Gu o
( . Che mi c al En gi ne e r i n g De pa r t me n t ,S hi j i a z h u an g Un i v e r s i t y ,He b e i ,05 0 0 3 5 ,Ch i n a
t he b e s t e x t r a c t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b y t h e o r t h o g o n a l d e s i g n.Fi r s t d e pe n d i ng o n t h e p r e l i mi n a r y r e s u l t s wh i c h g e t b y t he s i n g l e f a c t o r e x p e r i me n t s ,we c ho o s e t he f o u r f a c t o r s ,s u c h a s t h e l i q u i d - s o l i d r a t i o ,e x t r a c t i o n t i me ,e x t r a c t i o n t i me a n d c O nc e n t r a t i 0 n of t he e t h a n o l ,a n d i n t he s a me t i me we d e t e r mi n e t he t h r e e l e ve l s o f e a c h f a c t o r s ,a n d
关 键 词 :蒺藜 ;正交 实验 :总黄 酮 中圈 分类号 :T Q 4 6 0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2 0 9 5 — 8 4 1 2( 2 0 1 4 ) 0 4 . 4 2 8 — 0 4 D OI :1 0 . 1 4 1 0 3 / j . i s s n . 2 0 9 5 — 8 4 1 2 . 2 0 1 4 . 0 4 . 0 0 8
工业 技术创 新 UR L:h t t p / / www. c h i n a - i t i . c o n r
S t u d i e s o n t he Re lu f x Te c hn o l o g y o f Ex t r a c t i o n t he To t a l Fl a v o n o i d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