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评价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血清胱抑素C在评估2型糖尿病肾损伤的应用

血清胱抑素C在评估2型糖尿病肾损伤的应用

龄为 3  ̄5 岁 ,平均年龄 4 岁;为本 院体检正 常者 , 5 8 6
PS 肝。 肾功能试验 都正常, 血糖、 血脂 、 血压均正常 , 无心 、 应用 S S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 资料采用 t 肝、 肺等重要器官疾病 ,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史 。 检 验 ,组 间 比较 采用 方 差分 析 。 肾、 无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1 2 1 主要仪器 ..
自上 海执 诚公 司 。
m n 1 7 m 其 C s C c 、 B2M i / . 3 2 y — 、S r 一 G的值 与正常对
6 7
国际医药 卫生导报
20 年 08
第1 4卷
第2 期 ( 3 半月刊)
清胱抑 素 c与血 肌酐 ( ) 内生肌 酐清 除率 (c ) D 微球蛋 白 (3 - G 的相 关性 。方法 C 、 r S 、 r 1zM )
并 与血 清肌 酐、 内生肌 酐清 除率 、 pz 球 蛋 白作 相 关性 分析 。结 果 微
增 强透射 比浊法测定血 清胱抑 素 c水平 ,酶 法测定血 清肌 酐及 内生 肌 酐清除率 ,免疫 比浊法 测定 pzM ; — G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 年 08
第 1 4卷
第 2 ( 月刊) 3期 半
血清胱抑素 C 在评估 2型糖尿病 肾损伤的应用
陆小梅 叶淦 康 黎 四 平 广东东莞 5 3 2 235 东莞市石龙博爱医院检验科

要 目的
探讨血 清胱抑 素 C( Y — ) 2型糖 尿 病不 同’ 害期 的变化 ,以及 肾功 能不 同损 害期血 C c 在 S 肾损 采用颗粒性
1 3 2 血清 肌酐检测方法 .. 用 酶比色法,按操

胱抑素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胱抑素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胱抑素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目的通过观察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来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检测观察组80例早期DN患者和对照组50例来该院体检的人员,在贝克曼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分别对这两组人员进行血清中胱抑素C,尿素氮,肌酐的检测,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DN组中血清Cys-c、BuN、Cr的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N组中Cys-c、BuN、Cr的阳性率分别为91%,61%,71%,其Cys-c水平明显高于BuN、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Cys-c、BuN、Cr 虽都是反映糖尿病肾损害的指标,但Cys-c在反映糖尿病肾损害方面比BuN、Cr优越,能更早期,更准确,更直观的反映出肾小球率过滤的变化,且敏感而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标签:糖尿病肾病(DN);胱抑素C(Cys-c );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患者肾功能的严重损害,也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DN的早期诊断和早期的干预治疗,可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

而Cys-c 是目前反应肾小球损伤的敏感标志物之一,Cys-c 是一类小分子蛋白质,在体内由有核细胞产生,其浓度主要由肾小球率过滤(GFR)决定,其浓度不受多种肾外性因素的干扰,可早期准确反映患者肾功能的情况[1]。

该研究通过对2010年8月—2012年8月间80例DN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同时检测Cys-c,BuN,Cr,来进行评估Cys-c在DN早期肾功能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①DN组:来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的诊断标准,患者无其它并发症,其中男45例,女35例,平均年龄55岁。

②对照组:来该院检查的健康体检者50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0岁,均排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及其它系统的疾病。

胱抑素C与HbA1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胱抑素C与HbA1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3 讨 论
3 n 析 出 血 清 , 0 / i 心后 取 上 清 液 , 2h内检 测 0mi, 300rr n离 a 于 血 清 胱 抑 素 c 浓度 。同 时 抽 取 抗 凝 血 ( 常 规 管 ) 于 6h 血 2mI,
内测 定 Hb C浓 度 。 A1
Hb c 血 液 中 红 细 胞 内 的 血 红 蛋 白 与 血 糖 结 合 的 产 Al 是 物 。Hb c 高 表 示 血 糖 与 血 红 蛋 白 结 合 越 多 , 尿 病 病 情 Al 越 糖 也 越 重 。血 糖 是 通 过 弥 散 方 式 进 入 细 胞 内 的 , 需 胰 岛 素 参 无 与 。血 糖 与 血 红蛋 白的 结 合 过 程 很 缓 慢 , 且 是 不 可 逆 的 , 而 在 红 细 胞 死 亡 之 前 一 直存 在 , 体 内衰 老 红 细 胞 比新 生 红 细胞 的 故
国际检验 医学 杂志 21 年 1 第 3 01 2月 2卷第 2 0期
d, cmb r2 1 Vo . 2 No 2 ItJL bMe Dee e 0 1, 13 , . 0 n a


2 3 ・ 40

情 况 及药 敏 分析 E] 实 用 预 防 医 学 ,0 5 1 ( ) 626 3 J. 2 0 , 2 3 : 1—1 . E] 顾 益 斌 , 俊 . 上 前 列 腺 摘 除 术 几 点 体 会 E i 实 用 泌 尿 外 科 杂 4 江 骨 l.
杂 志 ,9 7 4 4 :. 1 9 , () 1
EO 罗 迪 青 , 晓琳 , 定 明 , . 0 1 0 4年 我 国 解 脲 脲 支 原 体 分 l] 周 何 等 2 0 ~2 0 离 和 耐 药情 况分 析 [] 中 国皮 肤 病 杂 志 ,0 6 2 ( ) 2 02 2 J. 2 0 ,0 4 :1- 1.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2.2 90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以超过参考范围为阳性,Cys C、Sur和Scr阳性例数和阳性率见表2。糖尿病患者中Cys C阳性率(73.3%)明显高于Sur阳性率(25.6%;P<0.05)和Scr阳性率(15.6%;P<0.01)。
表1糖பைடு நூலகம்病肾病早期组和健康对照组Cys C、Sur和Scr的检测结果
注:*与Cys C比较P<0.05(V2=4.199) **与Cys C比较P<0.01(V2=7.538)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增加,相应的各种慢性致残性并发症也在增多,其中约20%~40%的DM患者最终发展为糖尿病肾病。当Sur及Scr检测值比参考范围轻微升高时,提示此时肾储备能力已基本丧失,相当一部分患者将很快进入氮质血症期,并逐渐发展为慢性肾衰及尿毒症。因此,如何进行糖尿病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糖尿病肾病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9-0231-02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糖尿病肾病早期组:根据WHO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病程0~20年不等(均为我院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男51例,女39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48.5岁。对照组:来我院的健康体检者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45.7岁,已除外各种急、慢性疾病。糖尿病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年龄、性别及构成比均无统计学意义。
1.3.2测定方法:Cys C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Sur检测采用尿酶法;Scr检测采用酶法。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各组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指标阳性率的比较采用V2检验。

血清胱抑素C在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的作用

血清胱抑素C在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的作用

血清胱抑素C在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的作用发布时间:2023-02-17T07:42:59.265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1期 作者: 茅锐[导读]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在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的作用。

茅锐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 上海市 200070 [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在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共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清胱抑素C在肾功能损害检查中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血肌酐、血尿素、血清胱抑素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肌酐异常率为33.33%(20/60),血尿素异常率为21.67%(13/60)血清胱抑素C异常率为86.67%(52/60)。结论:血清胱抑素C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检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更能敏感的反映出患者的肾脏损伤情况。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老年;糖尿病;肾功能检查 糖尿病是我国发生率极高的慢性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群,且近年来糖尿病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继发性肾脏损害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类型之一,致死率较高[1]。早期糖尿病肾脏损害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难度较高,而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则多数已进入大量蛋白尿期,肾功能会在短时间内恶化,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2]。因此,必须要重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检查,及时分析糖尿病肾病的风险并进行干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分析了血清胱抑素C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检查中的临床意义,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共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8.35±4.46)岁;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69.06±4.55)岁。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叮嘱患者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4ml,通过迈瑞BS20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配套试剂进行肾功能检查,其中血肌酐采用肌酐酶法进行检测,血尿素采用脲酶-谷氨酸脱氢酶法进行检测,血清胱抑素C采用乳胶颗粒散射比浊法进行检测。

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评价中的价值

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评价中的价值

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评价中的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的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评价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24h尿微量蛋白排泄率的检查结果将其中11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将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B组。

对比分析两组Cys C(血清胱抑素C)、Scr(血清肌酐)和Sur(血尿素)结果 Cys C与Scr和Sur呈正相关,且B组Cys C浓度明显高于A组,两组相比P<0.05,差异显著。

结论 Cys C诊断糖尿病肾病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很好,操作简便,可以作为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 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评价临床价值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由于机体内糖代谢异常,会累及其它重要的器官,最易累及肾器官损伤,引发糖尿病肾病(DN)。

因此说D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占糖尿病患者的20%~40%[1]。

糖尿病患者肾脏一旦受到损伤,就会出现持续性的蛋白尿[2],目前,临床上还无法阻止其发生、发展。

因此,DN的早期诊断对减少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意义重大。

近些年来,大家开始研究Cys C对肾小球的过滤功能进行评价,详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无严重的心肝疾病、癌症,无激素应用史,无尿路感染和发热。

依据UAER(24h尿微量蛋白排泄率)的检查结果将其中11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将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B组。

A组110例:UAER<20μg/min,男性60例,女性50例,年龄30~68岁。

B组90例:UAER在20~200μg/min,男性55例,女性35例,年龄32~70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4h完成尿液收集,免疫比浊法测定UAER,根据检测结果将200例患者分组。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检测中的意义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检测中的意义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检测中的意义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肾功能检测中的意义。

方法:2011年01月~2011年08月期间,诊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外,以80例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采用终点散射比浊法,分别测定2组对象的血清CysC水平,常规方法测定血、尿肌酐,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CysC、Scr、β2-MG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Ccr明显降低,P<0.05。

经直线回归分析,CysC与Scr、β2-MG均呈正相关,差异均具有显著性;CysC与Ccr呈负相关,差异具有显著性。

结论:血清CysC水平是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良好指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标签:血清胱抑素C 糖尿病肾功能检测糖尿病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疾病,治疗需要长期进行,过程漫长。

近些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一直上升,而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就是糖尿病肾病,而这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或残疾的原因,所以,能否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并发肾病是十分重要的。

要及时了解患者肾功能损伤严重程度的动态变化,及时进行治疗,对提高患者预后非常重要。

现在临床评判肾功能的基本指标是内生肌酐(Ccr)和血清肌酐(Scr)清除率。

Grubb率先报道了CysC是低分子蛋白中与肾小球通过率(GFR)关联最紧的内源性标志物,甚至强于血清肌酐。

我院对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测,现将所获经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1一般资料将我院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糖尿病患者均适用于糖尿病专家委员会诊断标准(1999年)。

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30-74岁,平均42.4岁;对照组去本院健康体检者80例,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28-72岁,平均43.6岁。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及构成比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评价中胱抑素C检测的应用

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评价中胱抑素C检测的应用

的 过 滤 是 衡 量 肾 小球 的 功 能 十 分 重 要 的 制 剂 , 有 人称 其 为半 胱 氨酸 蛋 白酶 抑制 定 期 的 胱 抑 素 C 浓 度 变 化 来 观 察 其 和 也 的 参 数 , 参数 也 是反 映 肾脏 疾 病 患者 肾 脏 剂 C Y2 迹 蛋 白 、c s 该 、 痕 y C、 后 v球 蛋 糖 尿病 血管 病 变 的关 系是 十分 必要 的 。 或 还 功 能 的 重 要 指标 , 是 , 今 的 临 床技 术 白。 抑素 C 各种 体液 中都 存 在 , 在 脑 有 实验 证 实 , y C 但 当 胱 在 而 以c s 为基 础 的。 小球 过
。J 卜 #l 综述 { 一 z 1; :
糖 尿 病 肾 病 患者 肾 功 能 评 价 中胱 抑 素 C 测 的应 用 检
邓 美珍 ( 连州 市人 民 医院 广 东连 州 5 0 ) 140 3
【 摘要】目 前在 临床 上, 糖尿病以及肾病患者的肾功能评价 是医学研 究的重要 方向, 传统上的肾功能评 价方法多 利用内源 临床 是
好的效 果 , 实 了胱 抑素C 证 在糖 尿病肾病 早
由于 传统 方法 的缺 陷 , 一些 专 家学 者 期诊断和慢 性肾功能 衰竭 中的应 用价 值 。
在 这 些 研 究 中有 人 对 8 例 糖 尿 病 患 8
疗 , 以抑 制病 情 发 展 向不 可逆 的 蛋 白尿 开 始 进 行 大 量 的 实验 来寻 找 一 条 新 的 更 可
新 的希 望 , 验证 明 , 清胱抑 素 C 实 血 是一 个 患 者 出现 了大 量 的 蛋 白尿 , 研 究 表 明 , 该
1 肾 功能 损 害的 常用 测定 指标
在 过 去 的几 年有 相 关的 资料 显 示…, 1 型 糖 尿病 在 确诊 以 后 的5 时 间 里 ,型 糖 年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8・ 检验医学与临床2O1O年2月第7卷第4期 Lab Med Clin,February 2010,Vo1.7,No.4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 Es] 白癜风l临床分型及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J].中华皮 肤科杂志,2004,37(4):440. E3]李日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8. [4]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6. 

曾海,闫毅,李健,等.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142例白癜风 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9): 6l1-612. 

(收稿日期:2009 1卜02) (本文编辑:辜明铭) 

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评价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罗佩珏(江苏南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26001)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ScysC)对于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 法测定1O9例I)N患者的ScysC水平,同时测定血清p。一微球蛋白(口 —MG)水平和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 结果随着UAER增加,DN患者的ScysC、B MG的含量逐渐增高,临床蛋白尿(CDN)组和微量蛋白尿(MA)组 ScysC和8 M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蛋白尿(NA)组患者ScysC水平与对 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8 M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N组患 者ScysC和B2一MG水平明显高于MA组和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ysC作为诊断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G 一微球蛋白; 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 糖尿病肾病 中图分类号:R446.1;R589.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9d55(2010)04—0348—02 

肾功能损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早期肾损 伤常无I临床症状,尿常规检查和常规肾功能检查多无异常。一 旦出现临床表现时,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 (DN)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报道,胱抑素C(CysC)是较理想 的反映肾功能的指标。本文就DN患者ScysC浓度变化,Scy sC与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8 一微球蛋白(p。一MG)的 关系进行探讨,以评价其在DN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糖尿病组: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在 本院门诊和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4例,诊断均符合美国糖 尿病协会(ADA)的诊断及分型标准…。根据UAER,将患者 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NA)组(UAER<30 mg/24 h),30例; 微量蛋白尿(MA)组(UAER 30 ̄300 mg/24 h),28例;临床蛋 白尿(CDN)组(UAER>300 mg/24 h),26例。(2)对照组:25 例(经健康体检后排除糖尿病及其他系统疾病的健康人)。 1.2检测方法 ScysC、UAER和G 一MG均采用免疫比浊 法,ScysC、UAER试剂均为北京利德曼牛化技术有限公司生 产,B 一MG试剂为上海蓝怡科技有限公司生产。ScysC和8 一 MG由患者清晨空腹抽静脉血3 mI 于3 h内将血清分离后进 行检测,UAER由患者留取24 h尿混匀后取尿10 mI 送检,并 统计当天24 h总尿量以备计算。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 ±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3组患者和对照组Scys("、UAER、8 一MG检测结果 见 表1,随着UAER增加,DN患者的ScysC、G。一MG的含量逐渐 增高,CDN组和MA组ScysC和G。M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组患者ScysC水平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 B 一-M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N组患者 ScysC和8 MG水平明显高于MA组和NA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 2.2 DN患者ScysC水平与UAER进行相关分析DN患者 ScysC水平与UAER旱正相关(r一0.792,P<0.05),说明随 ScysC水平的升高,UAER的排泄牢也随之增高。 表1 3组患者和对照组ScysC、UAER、B2一MG检测结果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一P>0.05;与MA 组和NA比较, P<O.05。 

3讨 论 I)N的防治在临床E日益受到重视,众多学者致力于研究 探索各种用于反映糖尿病不同肾损害阶段的敏感性、特异性指 标以及DN早期诊断的标志物。以往采用肾小球滤过率 (GFR)来作为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并据此作为是 否需要行血液透析的依据。菊粉清除率和mTc.DTPA清除 率虽然以其公认的准确性而被认为是评价GFR的“金标准”, 但由于存在着方法繁琐、费用昂贵而且具有一定的放射性等缺 点,难以在临床上常规使用。 目前临床上主要以UAER来判断糖尿病。肾损害程度,是 早期DN的敏感指标,并以此作为临床DN分期的依据 ,但 UAER作为DN早期诊断标志物具有以下不足:(1)测定时需 收集24 h尿液,操作繁琐、费时,尿量变异大;(2)尿中清蛋白 受体位、运动、泌尿系统感染、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发热、精神 紧张、蛋白摄人量等诸多因素影响。所以,虽然UAER上升反 映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裂隙加大,为DN的特异性病理改变, 但不能直接反映肾功能F降的程度,仅仅靠此一项检测指标往 往会导致部分 期DN患者的漏诊,从而延误治疗时机。 8 MG是一种分子量相对较小的蛋白质,可以自由地通 过肾小球,几乎能被近曲小管完全吸收,继而全部在肾脏进行 分解代谢。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血清B MG即开始升 高,与GFR呈直线负相关,能较早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 伤。然而,由于肿瘤、烧伤或炎症等多种因素也会引起血清8z一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年2月第7卷第4期 Lab Med Clin,February 2010,Vo1.7,No.4 ・349・ MG值增高。有文献报道,血清8 一MG作为肾功能指标,其特 损伤更具有临床意义。 异性 0一 ……… 一 参考文献: 近年研究提示 ]

,ScysC的肾清除率与核素mTc.DTPA ……一 

清除率相同。肾脏是清除循环中ScysC的唯一器官,当GFR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下降时ScysC水平会随之上升,因此采用SysC判断肾功能的 2005:1033—1034. 研究渐显端霓。ScysC是一种低分子量的非糖基碱性蛋白,分 E2]Filler G,Arend B,Kenkamp W,et a1.Hofmann cystatin C 子量小,能够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并在近曲小管几乎被完 as a marker Of GFR—history,indications a future research 全重吸收,重吸收后被完全分解,不再重新回到血液循环中去, EJ].Clin Biochem,2005,38(1):1. 同时肾小管也不分泌,是较为理想的GFR内源性标志物 ],它 [3]Bokenkamp A,Joanna AE,van W,et a1.Effect of cortico一 的敏感性、稳定性及特异性使它在评价DN早期肾功能损伤中 steroid therapy on serum cystatin C and 172一mieroglobulin 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结果显示,DN患者的ScysC、D2一MG concentrations[J].Clin Chem,2002,48:1123—1126. 的含量随着UAER增加逐渐增高,在UAER健康组ScysC比 82一MG更为敏感,这与BoKenkamp等 。 用 mTc,DTPA清除 (收稿日期:2009—11 o7) 率作为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金标准’’分析的ScysC、B 一MG的浓 (本文编辑:吴小莹) 

度诊断的敏感性一致,说明ScysC对糖尿病引起的肾功能早期 

产超广谱l3一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监测 

张广清,梁桂兰,张铭惠(广东省清远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511515) 【摘要】 目的 鉴定产超广谱 内酰胺酶(ESBI s)的肺炎克雷伯茵并了解其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 法对2006年4月至2008年12月分离的738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药敏试验,并用双纸片协同扩散(DDS)法检测 ESBLs茵。结果459株(62.20 )肺炎克雷伯菌产ESBI S,279株(37.8O )为非产ESBI S茵;比较产ESBI S菌 与非产ESBI S菌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经统计学处理,除亚胺培南和头孢美唑外,产ESBI S菌对其他9种抗生 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非产ESBI S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亚胺培南和头孢美唑对90 以上产 ESBI S菌有效,而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等对产ESBLs菌耐药性较高。亚胺培南是治疗产ESBI S 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 B内酰胺酶; 抗茵药; 药物耐受性;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 9455(2O10)04—0349-02 

在多种耐药机制中,产8一内酰胺酶(8一I acta—mase,BLA)是 细菌对BI A类抗生素耐药最重要的机制 』。近年来,革兰阴 性细菌由BI A介导的耐药性问题十分突出。由于能水解新的 B一内酰胺底物的BI A的出现,以及在同一细菌体内有几种 BLA型别同时出现,使一些临床常见的革兰阴性菌获得更强 的针对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能力,导致治疗失败,给临床 诊断和控制感染带来巨大的挑战 。本文对本院分离的738 株肺炎克雷伯菌做药敏试验,并用DDS法检测ESBLs,以了解 清远地区肺炎克雷伯菌产ESBI S及耐药情况。 1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2006年4月至2008年12月,从本院患者的 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738株。 1.2抗生素纸片 头孢呋辛(CXM 30 fig)、头孢噻肟(CTX 3O g)、头孢他啶(CAZ 30 gg)、头孢三嗪(CRO 30 gig)、氨曲南 (ATM 30 gg)、亚胺培南(AM 10 fig)、阿米卡星(AK 30 gg)、 环丙沙星(CIP 5 gig)、头孢泊肟(CPD 10 gg)、头孢哌酮/舒巴 坦(CFP/SU 75/30 g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X/CA 20/10 g)为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产品。 1.3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按美国I 床实验室标 准化委员会1997年标准判读,用标准菌株大肠埃希菌 ATCC25922作质控。 1.4 ESBI S检测 采用DDS法,AMX/CA、CTX、CAZ、 CR0、CPD和ATM 6种抗生素纸片,周围纸片中心与中央纸 片中心距离定为2O mm。 2结 果 2.1 ESBI S检出情况 738株肺炎克雷伯菌检出产ESBI S 菌459株,占62.2O ;非产ESBI S菌279株,占37.8O 。 2.2产ESBI S菌与非产ESBLs菌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比 较见表1。 表1产ESBLs菌与非产ESBI S菌耐药率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