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政府将加快制定LED照明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光电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光电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光电产业是将光子学、电子学、信息学技术相融合的高新技术产业, 是围绕光信号产生、传输、处理和接收等环节,开展各类零件、组件、设备制造及应用市场商业行为活动的总和。
为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推进光电产业快速发展,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忠实践行〃八八战略二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做大做强关键基础领域,拓展新兴应用领域,优化〃一核三地多点〃发展格局,打造全国光电产业发展高地、创新应用高地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光电产业集聚区,为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到2025年,我省光电产业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形成创新驱动、龙头引领、特色突出、多地协同的产业发展格局,建成全国光电产业发展高地、创新应用高地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光电产业集聚区。
1、产业能级显著提升全省规上光电产业营业收入突破5000亿元,在光通信、光学感知、新型显示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技术领先和国际竞争力的〃新星〃产业群。
2、创新能力大幅增强全省规上光电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6% ,在光通信、光学感知、新型显示等领域形成一批创新成果。
3、企业生态更加完善培育营业收入超百亿企业10家、超十亿企业50家,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企业生态。
二、主要任务(-)光电技术协同创新行动1、加强核心技术攻关重点支持光电关键元器件及材料、高端芯片、先进工艺和生产装备等核心技术研发,加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在新型显示、智能光伏、半导体照明等领域的应用。
组织实施〃双尖双领〃计划和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引导企业和科研院所承担国家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提升产业自主可控能力。
创新攻关方式,采用〃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引导成立创新联合体,加快光电创新成果产业化。
六部委联合发布半导体照明产业节能规划修订稿

六部委联合发布半导体照明产业节能规划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六部委联合发布《半导体照明产业节能规划》
六部委版《产业节能规划》
蛇年刚过完的2013年2月17日,业者便收到了第一份政策大礼包。
发改委环资司188号文件正式发布了《半导体产业节能规划》。
该规划联合了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6大部委,印发多级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贯彻执行。
对新兴行业来说,来自6大部委的联合推出政策来支持,颇为少见。
LEDinside特为您解读这份蛇年大礼,期望从2013年开始,政策贯彻落实下来,节能产业产值妥妥的年均增长30%。
市场数据:
三大“发展目标”
三大“主要任务”
四大“重点工程”
五大“保障措施”。
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规模总量大、产业链条长、涉及领域广,是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重要领域。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发挥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工业行业中的支撑、引领、赋能作用,助力实现工业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特制定本方案,实施期限为2023-2024年。
本方案所指电子信息制造业包含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锂离子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关领域。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持电子信息制造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工业经济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
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电子信息企业活力。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将市场机制和举国体制优势结合,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
坚持有效供给与扩大需求相结合。
统筹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释放国内市场需求,合理引导产业资金流向,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不断提升电子信息产品供给质量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
坚持继承巩固与创新发展相结合。
优化产业政策环境,巩固已有产业规模,推进产业国内梯度转移,稳住外贸基本盘。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壮大新兴领域热点,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坚持立足自身与国际合作相结合。
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循环,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深度嵌入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分工体系,保持对全球企业、资源的强大吸引力。
立足自身资源,加强基础前瞻领域技术研究,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2023-2024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5%左右,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4万亿元。
2023年LED灯行业政策分析:国家政策为LED灯行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LED灯政策透视中国LED灯行业政策分析
2023年LED灯行业政策分析:国家扶持力度推动行业变革2023年,中国LED灯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变革。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以下是2023年LED灯行业政策分析,重点关注国家政策为LED灯行业发展提供的有力保障。
1.中国LED灯行业政策分析近年来,中国政府在LED灯行业的发展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政策支持。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中国LED灯产量达到了28.5亿只,同比增长了16.8%,市场规模也达到了157亿美元。
2.中国政府大力补贴LED灯生产,2021年投入约10亿元鼓励企业研发更节能环保的LED产品中国政府对LED灯的生产和销售提供了大量的财政补贴。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2021年,中国政府共向LED灯企业提供了约10亿元人民币的财政补贴,以鼓励企业研发和生产更节能、更环保的LED灯具。
中国政府推动LED灯行业健康发展在政策方面,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LED灯行业的发展。例如,在《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政府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广LED等高效节能照明产品。在《关于加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安全技术保障的指导意见》中,政府则要求加大LED灯等绿色照明产品研发力度。
此外,政府还在积极推动LED灯行业的标准制定和规范。目前,LED灯的标准和规范已经基本覆盖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应用等各个环节。这些标准和规范的出台,为LED灯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Policy driven
"2023年led灯行业政策分析:政策红利与市场机遇并存"
LED照明行业法律法规及政策

LED照明行业法律法规及政策
2015.1
1、行业管理体制
LED所处细分行业为半导体光电器件制造业。
目前,半导体光电器件制造业主要由政府部门进行宏观管理,由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下属光电器件分会进行行业自律管理。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本行业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指导性产业政策、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规章等,调控行业的发展。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光电器件分会主要从事产业研讨及学术交流等工作及自律管理。
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对本行业的管理及自律仅限于行业宏观方面,各企业具体业务管理和产品生产经营则完全基于市场化的方式进行。
2、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
公司所属LED行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朝阳行业。
为支持LED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以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近年来国家陆续制定了许多相关产业政策及战略规划。
在国家产业政策扶持及企业自身技术不断创新等因素推动下,半导体光电器件制造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相关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情况如下表所示:。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十二五”规划的通知-苏府[2012]31号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十二五”规划的通知-苏府[2012]31号](https://img.taocdn.com/s3/m/93868f3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5.png)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正文:----------------------------------------------------------------------------------------------------------------------------------------------------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十二五”规划的通知(苏府〔2012〕31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苏州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苏州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二月十四日苏州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十二五”规划节约能源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大力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有利于加强公共机构自身建设,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有利于发挥公共机构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推进全社会节约能源。
为推进我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合理利用能源,降低能耗,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江苏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1年~2015年,分四个部分:一是“十一五”全市公共机构用能现状分析;二是“十二五”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三是“十二五”公共机构节能重点工作;四是完成“十二五”公共机构节能降耗任务和指标的保障措施。
一、“十一五”全市公共机构用能现状分析“十一五”时期,我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机构节能和创建节约型机关工作,构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体系和网络,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宣传和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制度,积极推进节能技术改造,注重长效管理,强化考核监督,全体干部职工的节能节约意识有所增强,节能节约措施逐步到位,较好地控制了能耗和行政运行成本不断增长的态势。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新材料产业提升发展计划的通知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新材料产业提升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6.24•【字号】苏府[2009]119号•【施行日期】2009.06.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新材料产业提升发展计划的通知(苏府〔2009〕119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现将《苏州市新材料产业提升发展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苏州市人民政府二○○九年六月二十四日苏州市新材料产业提升发展计划新材料产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并对未来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高技术产业之一。
当前,我市的新材料产业主要涉及新型电子信息材料、有机硅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生态环保材料、金属增韧改性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和纳米功能材料等领域,渗透于多个制造行业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应用中。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提升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水平,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计划期为2009~2011年。
一、发展现状(一)产业概况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新材料产业在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快速提升。
2008年,新材料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97亿元,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占比10.4%,同比增长30%,已初具规模,拥有以下五个产业基地:1.常熟市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基地。
常熟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基地是2003年10月通过科技部火炬中心评审建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
2008年产值221亿元,出口额4.1亿美元。
基地内有企业157个,已形成氟化工材料、环保纺织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群,技术优势进一步显现。
2.太仓特种功能新材料产业基地。
太仓市的新材料产业涉及纺织、化工、电子、医药等门类。
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对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就业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十二五”时期是全球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模式变革和竞争格局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我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电子信息产业加快转型、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时期。
为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推动全省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规划实施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
一、发展现状“十一五”以来,我省电子信息产业有效应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加快转型升级,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一)产业规模稳步扩大2010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535亿元,约占全省工业经济比重的20%,占全国电子信息产业1/4强;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4174家,从业人员234万人;集成电路、个人计算机、彩电、光缆等主要电子信息产品产量分别达到223亿块、9365万台、1767万台和3383万芯公里。
(二)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江苏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在稳步扩大的同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形成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计算机、现代通信、数字视听等优势产品集群,约占产业的比重70%。
下一代信息网络、电子核心基础产品、高端芯片、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0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专利申请量2102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9666件,占申请总量的46%;全省电子信息产业拥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49家。
截止2010年底,共有67家单位参与了“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和“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
中电科技55所的砷化镓射频集成电路、昆山维信诺的有机发光显示器件、长电科技的平面凸点封装等一批产品被评为国家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