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水稻叶龄判断方法

合集下载

水稻叶龄标记具体方法

水稻叶龄标记具体方法

水稻叶龄标记具体方法水稻叶龄是指水稻植株上叶片的年龄,它反映了水稻生长发育的阶段。

准确标记水稻叶龄对于研究水稻的生长规律、进行田间管理以及进行科学施肥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稻叶龄标记方法。

一、叶片长度法叶片长度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水稻叶龄标记方法。

它利用水稻植株上每一叶片的长度来判断其叶龄。

通常情况下,第一片真叶的长度约为1-2厘米,第二片真叶的长度约为3-4厘米,以此类推。

通过测量每一片叶片的长度,就可以准确地标记出水稻叶龄。

二、叶片颜色法叶片颜色法是通过观察水稻叶片的颜色来标记叶龄的一种方法。

随着水稻的生长,叶片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刚长出的叶片呈浅绿色,逐渐变为深绿色,然后又逐渐转为黄绿色。

通过观察叶片的颜色,可以判断其叶龄。

三、叶片形态法叶片形态法是通过观察水稻叶片的形态来标记叶龄的方法。

随着水稻的生长,叶片的形态会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刚长出的叶片呈尖形,逐渐变为长圆形,然后又逐渐变为椭圆形。

通过观察叶片的形态,可以判断其叶龄。

四、叶片纹理法叶片纹理法是通过观察水稻叶片的纹理来标记叶龄的方法。

随着水稻的生长,叶片的纹理会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刚长出的叶片纹理不明显,逐渐变得清晰,然后又逐渐变得模糊。

通过观察叶片的纹理,可以判断其叶龄。

五、叶片质地法叶片质地法是通过观察水稻叶片的质地来标记叶龄的方法。

随着水稻的生长,叶片的质地会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刚长出的叶片质地较嫩,逐渐变得硬实,然后又逐渐变得松软。

通过观察叶片的质地,可以判断其叶龄。

六、叶片生长速度法叶片生长速度法是通过观察水稻叶片的生长速度来标记叶龄的方法。

随着水稻的生长,叶片的生长速度会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刚长出的叶片生长速度较快,逐渐变慢,然后又逐渐变快。

通过观察叶片的生长速度,可以判断其叶龄。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水稻叶龄标记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叶龄标记,以便更好地进行水稻的管理和研究。

水稻叶龄标记具体方法

水稻叶龄标记具体方法

水稻叶龄标记具体方法水稻叶龄标记是指根据水稻叶子的生长情况和特征来判断其所处的发育阶段。

通过对水稻叶龄的准确标记,可以帮助农民科学管理水稻生产,提高产量和质量。

下面将介绍具体的水稻叶龄标记方法。

一、水稻叶龄的定义水稻叶龄是指水稻植株上的叶片的生长时间和发育程度。

一般来说,水稻的叶龄从最底部的叶片开始标记,向上逐渐增加,直到顶部的最新叶片。

二、水稻叶龄的标记方法1. 观察叶片的形态特征:水稻叶片的形态特征会随着叶龄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较老的叶片会比较宽大,颜色较深,而较年轻的叶片则较窄小,颜色较浅。

2. 计算叶片的生长时间:水稻叶片的生长时间是指叶片从出现到现在的时间长度。

可以通过观察叶片的生长速度和叶片的位置来计算叶片的生长时间。

一般来说,水稻叶片的生长时间会随着叶龄的增加而逐渐变长。

3. 根据叶片的位置来判断叶龄:水稻叶片的位置也可以用来判断叶龄。

一般来说,底部的叶片比较老,而顶部的叶片则比较年轻。

4. 根据叶片的颜色来判断叶龄:水稻叶片的颜色也可以用来判断叶龄。

一般来说,较老的叶片颜色比较深,而较年轻的叶片则颜色比较浅。

5. 叶片的形态特征和颜色结合来判断叶龄:观察水稻叶片的形态特征和颜色可以结合来判断叶龄。

一般来说,较老的叶片会比较宽大,颜色较深,而较年轻的叶片则较窄小,颜色较浅。

三、水稻叶龄标记的应用水稻叶龄标记在水稻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水稻叶龄的准确标记,可以帮助农民科学管理水稻生产,提高产量和质量。

具体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施肥管理:根据水稻叶龄的标记,可以合理调控施肥。

一般来说,较年轻的叶片对养分的需求较大,而较老的叶片对养分的需求较小。

因此,可以根据叶龄的标记来实施差异化施肥,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2. 病虫害防治:根据水稻叶龄的标记,可以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

一般来说,较老的叶片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因此可以通过对叶龄的标记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 灌溉管理:根据水稻叶龄的标记,可以合理安排灌溉。

寒地水稻生育关键时期诊断技术标准

寒地水稻生育关键时期诊断技术标准

寒地水稻生育关键时期诊断技术标准1、寒地水稻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田间诊断技术①分蘖的生长规则⑴分蘖着生叶位及最大分蘖叶位数分蘖节的叶位数=主茎总叶数(N)-伸长节间数(n)-1,即N-n-1。

主茎上第一叶是最低分蘖叶位,而N-n-1是最高分蘖节位。

例如,主茎11叶伸长节间4个的品种,主茎分蘖数是11-4-1=6个,第6叶是最上部发生分蘖的叶位。

⑵出叶与分蘖的同伸规则主茎出叶与分蘖的同伸规律是N对N-3的同伸关系,即主茎N叶出生,其下第3叶长出分蘖。

例如,主茎11叶品种当主茎第4叶抽出,在其下方的第1叶叶腋内长出第1个分蘖,呈N-3关系,同理,最高分蘖叶位发生在主茎第9叶抽出时,第6叶叶腋长出分蘖。

⑶分蘖的养分供应分蘖的分化和发生依靠主茎叶片供应有机养分。

N叶叶腋的分蘖,以N+1叶对N叶分蘖的养分供应最多,其次是N叶,再次是其它功能叶。

分蘖长出第2叶本身能制造养分,开始由异养向自养过渡,待长出第3叶时,分蘖鞘叶基部节上开始长根,具有一定的独立能力,到第4叶伸出,第1叶基部节上长出节根,有了较多的自生根系,即已完全独立,可从母茎上取下,自立成活成长。

⑷分蘖缺位分蘖不能发生的节位称为分蘖缺位。

造成分蘖缺位的原因有群体密度过大、移栽植伤、移栽过深、水层过深、缺肥、秧苗素质弱等等。

②有效分蘖临界叶位⑴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当主茎生长进入拔节期(N-n+3叶龄期)时,即11品种的拔节期为11-4+3=10叶,稻株的生长中心转向茎和穗,养分供应集中向茎和穗的形成转移,输向分蘖的养分大大减少,处于不同分蘖状态的分蘖发生两极分化,能够成为有效穗的分蘖为有效分蘖,不能成穗的退化消亡的分蘖为无效分蘖。

⑵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主茎拔节期(N-n+3)具有4片叶(3叶1心)的分蘖能独立生活成为有效分蘖,水稻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应为主茎总叶数-伸长节间数的叶龄期(N-n叶龄期)。

因为N-n叶龄期发生的分蘖,到N-n+3叶龄期,恰恰具有4叶(3叶1心),具有自生独立的根系,具有成为有效分蘖的自身条件。

寒地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栽培技术光盘

寒地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栽培技术光盘

寒地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栽培技术光盘寒地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栽培技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所一、什么是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栽培技术(或技术概况)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栽培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理论”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新技术,使传统的种、管、收流程式栽培技术,发展成为按叶龄“诊断、预测、调控”的栽培技术体系。

黑龙江垦区自1996年在水稻生产中全面推广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其中对育苗及本田管理,开始运用叶龄诊断技术,取得较好的效果。

为进一步深入普及这项系统技术,2001年以来,总局农业局连续四次举办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培训班,2003和2004年总局在重点农场设多点水稻叶龄跟踪调查,并以之指导生产,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4年总局农业局组织水稻科技人员,按垦区水稻主要推广品种,编制了“寒地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模式图及技术要点”图文结合,易看易懂、易做,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二、运用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所必须的基础知识1、根据寒地的品种特点和气候特点确定品种水稻是喜温、短日照作物,在寒地长日照条件下栽培,从品种到生态条件均与南方有很大差异。

寒地气温特点是:水稻生育日数短、活动积温少、前期升温慢、中期高温时间短、后期降温快、低温冷害频繁、冬季严寒等。

因此要选用适于当地熟期品种,以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确定生育界限时期,实行计划栽培,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促进水稻健壮生长,防御低温冷害,确保安全成熟,提高结实率和粒重,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益。

黑龙江省水稻保温旱育苗在当地气温稳定通过50C后开始播种(盖地膜、棚膜后增温到120C)。

插秧期以当地日平均气温稳定达到130C后开始。

黑龙江省水稻品种均属于早熟和极早熟粳稻类型,其特点是:熟期为早和极早熟,感温性强,在营养生长期对温度每感,高温可使营养生长期缩短,低温可使营养生长期相对延长,在营养生长期以水保温、以水增温可促早熟。

生育类型上属于重叠生长类型,即营养生长未期与生殖生长前期相重叠,最高分蘖期出现在幼穗分化后。

浅谈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

浅谈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
浅谈 水 稻 叶龄诊 断技 术应 用
李 明杰
寒 地 水 稻 叶 龄 诊 断 栽 培 技术 ,是 在水 稻 “ 器 官 同伸 理 论” 与“ 叶龄模式理论 ” 的基 础 上 发 展 起 来 的 水 稻 栽 培 新 技 术, 是不 同 目标产量下各个生育期 的生长发育标准 , 要求 种 植 者 对 自 已的 稻 田进 行 诊 断 ,并 与标 准对 比 ,及 时采 用 施
王德斌
个 叶龄 出生过程 , 并计算 叶龄 , 首先 , 估算 N叶的长度 , 以 N叶 下 叶 的长 度 加 5厘 米 为 N叶 的长 度 , 然 后 测 量 N 叶实 际抽 出的长度 , 再 除以估算 的 N叶的长度 , 做为 N叶长度 的 比例。例如 , 计算 5叶抽 出过程 的叶龄 , 首先估算 5叶的 长度 ,如 4叶的定型长度为 1 1 厘米 ,则 5叶的估算长度 1 1 + 5 = 1 6厘米 , 如 5叶已抽 出 2厘米 , 则2 + 1 6 = 0 . 1 2 , 约等于 0 . 1 , 即 5叶 已抽 出 0 . 1 个叶龄 , 此时调查的叶龄为 4 . 1 个叶 龄值 , 并 做好 记录 , 如此计算 到倒 数第 3叶均按 此法。倒 2 叶及剑叶按前 一叶的定长减 5 厘米为估算值 ,实际伸出长 度除以估 算值 , 求 出当前叶龄值。 三、 水稻 叶龄诊断 的保障措施 ( 一) 加强领 导 、 层层推进 农场农业 部门组建水稻 叶龄诊断小组 ,由农业科副科 长任组长 、 每个管理 区一名副主任为组员 。 按时召开 田间叶 龄诊断现场定标会 ,每个管理 区设立两处水稻叶龄跟踪标 记点 。5月 2 5日起 , 组员按时上报水稻叶龄 。 ( 二) 加强培训 、 提 高 认 识 农场 在 1月份对全 体农业 技术 人员进 行室 内培 训 ; 6 月份在分别在肇源一区召开叶龄标记现场会 ,并及时通过 广播 电视 、网络等媒体积极 宣传按照水稻节叶龄进行水分 管理 的优势及操作要点 ,极 大的提高种植户 的对该技术认 识, 确保 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 田间地头。 ( 三) 加强规范 、 统 一 标 准 农业部 门统一制作水稻叶龄标牌 2 0个 , 均匀分布在九 个管理 区、 园区。各单位按照统一格式 、 每五天调查填写一 次, 农业部门随时检查 , 确保叶龄标记 工作顺利开展 。 ( 四) 加强落实 、 严格考核 为保证该技术落实到位 ,把水稻叶龄跟踪上报作为考 核管 理 区农 业 标 准 化 的重 要 指 标 之 一 。 四、 存在问题 及明年工作打算 水稻 叶龄诊 断技术 以 1 1叶熟期 品种为载体 ,在 “ 三 化” 栽培技 术和优质米生 产技术的基础上 , 结合垦 区“ 三化 管” 生产 模式 的应用 , 全 面推 广“ 叶龄诊 断栽培技术 ” , 逐 级增加在寒地水稻生产 中的技术含量 ,有利 于水稻栽培 的 可持 续 发 展 。 通过 叶龄诊断技术 了解水稻发育进程 ,种植户及时施 肥、 灌溉 、 植保 等调控 , 为水 稻高产打好 了一定基础 。 但在 实 施 过程 中部分人员操作不规范 、 叶龄标记不准确 , 还有部分 种植 户不 根据 叶龄进行农事作业 ,在一定程度 上限制 了该 技术 的发 挥。 1 、 加 强 培训 的力 度 。 室 内培 训 与 田间 培训 相 结 合 , 冬 季 理论培训 、 夏季 田间定标和秋季产量 比武相结合 。 2 、 加强叶龄跟踪点建设 。每个管理区至少设立 两处标 准叶龄调查点 , 以指 导 农 场 的 水 稻 生 产 。 3 、 加强宣传力度 。 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 , 如通过广播 电视 、 发放技术材料图册等 , 让全场种植户采用水稻 叶龄诊 断技术 , 为水稻丰收打好基础。 ( 作者单位 : 1 6 6 5 1 7黑龙 江省农 垦绥化 管理 局肇 源农 场第二作业 区居民委 、农垦绥化稻叶龄诊断做法 叶龄又称 “ 主秆 出叶期” , 叶龄跟踪 就是对 主秆 出叶情

水稻叶龄标记具体方法

水稻叶龄标记具体方法

水稻叶龄标记具体方法水稻叶龄是指水稻叶片的发育阶段,对研究水稻生长发育和农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关于水稻叶龄标记的具体方法和详细描述:1. 根据叶片形态:水稻叶片具有明显的生长发育序列,从新生叶到成熟叶有明显的变化。

可以通过观察叶片的大小、颜色和纹理等形态特征来判断叶龄。

2. 根据叶片位置:水稻植株的叶片从下到上逐渐展开,叶龄随着叶片位置的升高递增。

通过标记叶片的位置,可以快速确定叶龄。

3. 根据叶片颜色变化:水稻叶片的颜色随着叶龄的增长而变化,从鲜绿色到黄绿色、黄色和褐色等。

可以通过观察叶片的颜色来判断叶龄。

4. 根据叶片纹理:水稻叶片的纹理也随着叶龄的增长而变化,从嫩薄到粗硬。

可以通过触摸叶片的纹理来判断叶龄。

5. 根据叶片下垂角度:水稻叶片的下垂角度也随着叶龄的增加而增大。

可以通过测量叶片下垂的角度来判断叶龄。

6. 根据叶片生长速度:水稻叶片的生长速度也与叶龄密切相关。

可以通过记录叶片的生长速度来确定叶龄。

7. 根据叶片的脉络:水稻叶片的脉络在不同叶龄的叶片上有不同的分布和密度。

可以通过观察叶片的脉络来判断叶龄。

8. 根据叶片的光合效率:水稻叶片的光合效率也随着叶龄的增长而变化。

可以通过测定叶片的光合效率来确定叶龄。

9. 根据叶片的老化程度:水稻叶片随着叶龄的增长会逐渐老化,出现老化斑点和干枯现象。

可以通过观察叶片的老化程度来判断叶龄。

10. 根据叶片的鳞片位置:水稻叶片中的鳞片位置在不同叶龄的叶片上也有不同的分布。

可以通过观察叶片鳞片的位置来判断叶龄。

以上是关于水稻叶龄标记的具体方法和详细描述。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以提高叶龄判断的准确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还可以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和计算机视觉等手段来快速准确地标记水稻叶龄。

寒地水稻生育前期叶龄诊断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

寒地水稻生育前期叶龄诊断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

寒地水稻生育前期叶龄诊断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摘要介绍了寒地水稻育苗期、返青与蘖期叶龄诊断技术和管理措施,以期为寒地水稻不同生育期的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水稻;叶龄诊断;管理措施;寒地中图分类号 s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8)22-0196-01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茎的叶片生长与叶、分蘖、茎秆、穗等器官的生长发育之间存在较严密的相关关系,按水稻主茎叶龄进行管理,是确保及时性和准确性的最好方法,佳木斯市郊区实施这一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将寒地水稻生育前期叶龄诊断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1育苗期郊区水稻机械插秧采用旱育中苗,秧龄30~35d,叶龄3.1~3.5叶,苗高为13cm左右。

按叶龄“器官同伸规律”,通过调温、控水等手段,抓好4个关键时期,育成健壮旱育中苗。

1.1种子根发育期播种后到第1完全叶露尖,时间为7~9d。

管理重点是促进种子根长粗、伸长,使须根多,根毛多,吸收更多养分,为壮苗打好基础。

此期一般不浇水,过湿处散墒,过干处喷补,顶盖处敲落,露籽覆土补水。

温度以保温为主,如遇33℃以上的温度,开口降温;保持32℃以下,最低温度不低于10℃,最适温度25~28℃。

20%~30%的苗1叶露尖及时撤出地膜。

1.2第1完全叶伸展期从第1完全叶露尖到叶枕抽出(叶片完全展开),时间为5~7d。

管理重点是:地上部控制第1叶鞘高不超过3cm,地下促发鞘叶节5条根系生长。

此期温度最高不超过28℃,最低不低于10℃,适宜温度22~25℃。

床土过干处,适量喷浇补水,一般保持旱田状态。

1.3离乳期从2叶露尖到3叶展开,经2个叶龄期胚乳营养耗尽,约经12~16d。

2叶生长略快,3叶生长略慢。

管理的重点是:地上部控制1~2叶叶耳间距和2~3叶叶耳间距各1cm左右;地下部促发不完全叶节根8条健壮生长。

因此,要进一步做好调温、控水及灭草、防病、以肥调匀秧苗长势等管理工作。

温度管理:2~3叶时,最高温度不超过25℃,适宜温度2叶时为22~24℃,3叶时为20~22℃,最低温度均不低于10℃;特别是在2.5叶时,温度不超过25℃,以免出现早穗现象。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粮油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粮油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粮油栽培技术寒地水稻是指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种植的稻米农作物。

由于寒地气候条件的特殊性,种植寒地水稻需要使用特殊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寒地水稻的叶龄诊断栽培技术及粮油栽培技术。

一、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叶龄诊断是通过观察水稻植株的叶片颜色和形态特征来判断植株的生长状况和营养状况。

在寒地水稻的栽培过程中,叶龄诊断可以帮助农民及时调整施肥、灌溉和管理措施,从而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和高产。

首先,通过观察叶片颜色可以判断水稻植株的氮素状况。

通常情况下,水稻的早期叶片呈浅绿色,中期叶片呈深绿色,晚期叶片呈黄绿色。

如果发现叶片呈黄色,说明水稻植株氮素供应不足,需要及时追加氮肥。

而如果叶片呈深绿色或出现黑斑,可能是氮素过量导致的,此时应减少氮肥的施用。

其次,通过观察叶片形态特征可以判断水稻植株的磷、钾等其他营养元素状况。

例如,寒地水稻缺乏磷素时,叶片的形态会呈现短而窄的特点;缺乏钾素时,叶片的边缘会出现黄褐色斑点。

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及时补充相应的营养元素,以维持水稻的正常生长。

叶龄诊断栽培技术需要农民们进行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并结合实际施肥和管理措施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同时,还应当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个别调整,以适应不同环境的需求。

二、粮油栽培技术在寒地水稻的栽培过程中,粮油栽培技术也是至关重要的。

粮油作物是指可以用于食品加工和油脂制取的农作物,如小麦、稻米、油菜籽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粮油栽培技术。

首先,合理施肥是粮油作物栽培的基础。

根据不同作物的营养需求和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

同时,还应当注意施肥的时机和施肥方式,避免浪费和对环境造成污染。

其次,及时除草和病虫害防治是保证粮油作物高产的重要措施。

草、杂草对作物生长有很大的影响,会竞争养分和水分,同时还会提供害虫生长的环境。

因此,农民们应当定期除草,并采取科学的方法控制害虫的繁殖和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地水稻叶龄判断方法
寒地水稻叶龄判断方法水稻叶龄判断方法一
秧苗谷种方向判断法:在秧田当秧苗第1、2片叶死亡不易数清叶片数目时,可观察叶片长在谷的哪一个方向来判断秧苗叶龄。

一般情况下,秧苗奇数叶片长在和种谷相同的方向;
偶数叶片长在和种谷相反的方向。

可根据这一规律判断秧苗的叶龄。

水稻叶龄判断方法二第一双零叶法:两叶叶枕重叠称为双零叶。

水稻移栽时,由于植伤使栽后长出的第一片叶与移栽秧苗最后一片叶的叶枕重叠形成第一双零叶,用它可判断本田分蘖期叶片叶龄。

例如某水稻品种在5叶期移栽,则第5叶与第6叶叶枕重叠形成第一双零叶,由第一双零叶向、2、3等叶,分别是分蘖期长出来的第7、8、9叶。

上数第1 水稻叶龄判断方法三第一类葫芦法:叶片距尖端几厘米处,两边边缘明显皱缩似葫芦开头称为葫芦叶。

水稻移栽植伤使插后长出的第一片叶叶鞘生长受阻,卷抱变紧,造成移栽后长出的第二、三两片叶被前一叶枕箍勒而形成葫芦叶。

水稻叶龄判断方法四植伤叶法;正常情况下,水稻叶片长度一叶比一叶长,直至倒3叶达最长。

由于移栽植伤导致稻株插后长出的第二片叶比前一片叶明显缩短、变小,称为植伤叶。

水稻叶龄判断方法五第二双零叶法:主茎总叶数14片以下的水稻品种,在幼穗分
化前后倒4叶与倒5叶的叶枕长时间重叠在一起形成第二双零叶,由此向上数第一叶就是倒3叶,第二叶就是倒2叶,第三叶就是剑叶。

水稻叶龄判断方法六第二类葫芦叶法:水稻拔节后,由于稻叶紧抱茎秆,嫩叶受前一叶叶枕的箍勒而形成葫芦叶。

因为第二类葫芦叶的出现与拔节有关,具有4个伸长节间的品种,拔节与倒二叶生长同步,因此,第一片葫芦叶为倒2叶,第二片葫芦叶为剑叶;具有5个伸长节间的水稻品种,拔节与倒三叶生长同步,因此,第一片葫芦叶为倒3叶,第二片葫芦叶为倒2叶,第三片葫芦叶为剑叶。

水稻叶龄判断方法七伸长叶枕距法;稻株拔节后出生的叶片,叶枕距很长,称为伸长叶枕距。

由于穗颈节上不着生叶片,伸长叶枕距个数比伸长节间数少1,具4个伸长节间的品种有3个伸长叶枕距在例三叶与例4叶之间形成第一个伸长叶枕距。

因此,第一个伸长叶枕距出现时其心叶为例2叶第二个伸长叶枕距出现时,其心叶为剑叶。

类推,有5个伸长节间的品种,第一伸长叶枕距出现时,心叶为倒3叶,第二伸长叶枕距出现时,心叶为倒2叶,第三个伸长叶枕距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