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意外应急预案与处理操作规范.docx

合集下载

康复意外紧急处置预案与流程

康复意外紧急处置预案与流程

附件4.运动中突发性骨折的处理预案
附件5.体位性低血压紧急处理预案
附件6.断针紧急处理预案
附件7.心绞痛的急救措施
(一)晕针紧急处理预案
1、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

2、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
(1)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

(2)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点按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等穴,即可恢复。

(3)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2)阵挛期四肢肌肉收缩紧张时,可适当约束限制,切勿用力按压病人身体,以防骨折及脱臼。

程序:
跌倒紧急处理预案
(一)勿扶起,暂制动,观察跌伤部位,初步评价有无骨折,无明确骨折及脊柱损伤者可在局部固定的基础上转移至病床;
(二)测生命体征;
(三)报告科主任及上级医师;
3、请骨科会诊。

具体流程如下:?
?
1、立即放平起立床,让病人平卧,解开衣扣,测量血压和脉搏。

2、吸氧等对症处理。

3、当症状缓解后,停止当天康复治疗,返回病房休息。

次日天无症状继续治疗。

流程:
分钟,

病情稳定送专科治疗。

康复意外应急处理预案

康复意外应急处理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提高康复机构应对突发意外事件的能力,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维护康复机构的正常运营,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康复机构内发生的各类意外事件,包括但不限于:1. 患者意外伤害;2. 医疗事故;3. 传染病爆发;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 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6. 其他可能威胁患者和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突发事件。

三、组织架构1. 成立康复意外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应急处理工作;2. 设立应急处理办公室,负责应急处理的具体实施和协调;3. 各部门设立应急处理小组,负责本部门应急处理的组织实施。

四、应急处理流程1. 发生意外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告应急处理领导小组;2. 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迅速组织应急处理办公室和各部门应急处理小组进行处置;3. 应急处理办公室根据事件性质,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勘查、评估,确定应急处置方案;4. 各部门应急处理小组按照应急处置方案,开展救援、救治、疏散等工作;5. 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根据应急处置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处理方案;6. 意外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织评估、总结,并报告上级部门。

五、应急处置措施1. 患者意外伤害:(1)立即停止康复治疗,将患者移至安全区域;(2)根据患者伤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3)及时通知家属,并协助家属将患者送往医院;(4)做好患者伤情记录,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 医疗事故:(1)立即停止操作,保护现场,并报告应急处理领导小组;(2)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勘查、评估,确定事故原因;(3)根据事故原因,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4)做好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工作。

3. 传染病爆发:(1)立即启动传染病防控预案,切断传播途径;(2)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3)加强卫生消毒,确保环境安全;(4)做好患者信息登记、报告工作。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立即启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组织救援;(2)根据事件性质,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3)加强信息发布,及时回应社会关切;(4)做好患者救治、善后处理工作。

儿童康复意外应急预案

儿童康复意外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保障儿童在康复过程中的安全,预防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儿童康复机构内发生的各类意外事故,包括但不限于跌倒、碰撞、窒息、烧伤、烫伤、中毒等。

三、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儿童康复意外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成员:- 总指挥:康复机构负责人- 副总指挥:分管安全工作的负责人-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医护人员、安保人员等四、应急预案措施1. 预防措施(1)对康复设施、设备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2)对康复环境进行安全评估,消除安全隐患。

(3)加强儿童安全教育,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

(4)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康复过程安全。

2. 应急措施(1)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指挥部成员迅速到达现场。

(2)医护人员立即对受伤儿童进行初步救治,包括止血、包扎、固定等。

(3)根据伤情,决定是否需要紧急送医。

如需送医,立即联系救护车,并告知家长。

(4)安保人员维持现场秩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5)调查事故原因,记录事故经过,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6)对事故责任人和相关部门进行责任追究。

3. 演练与培训(1)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对医护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培训,确保其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

(3)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

五、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指挥部成员迅速到达现场。

2. 医护人员对受伤儿童进行初步救治,同时联系救护车。

3. 安保人员维持现场秩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4. 指挥部成员调查事故原因,记录事故经过,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5. 对事故责任人和相关部门进行责任追究。

6. 整理事故处理情况,形成事故报告,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七、预案实施与监督1. 本预案由儿童康复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2. 各部门应严格按照本预案要求,落实各项应急措施。

康复意外情况应急预案

康复意外情况应急预案

康复意外情况应急预案康复意外情况应急预案1、概述康复意外情况指康复机构的患者或员工在康复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或事故。

因康复意外情况可能会对患者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威胁,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以确保情况得到及时应对和处理。

2、预案制定目的建立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康复机构患者和员工的人身安全、加强康复工作的管理和保证康复工作的正常进行。

3、责任分工负责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的,是由总经理、临床部部长、康复医生、护士长、行政后勤负责人等人组成的领导小组。

具体分工如下:总经理:全面领导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工作。

临床部部长:负责调度康复医生、康复师和其他医疗人员参与应急处理。

康复医生:负责对康复患者进行医疗处理。

护士长:负责对康复患者进行护理工作。

行政后勤负责人:负责协调应急处理场所、物资等相关保障工作。

4、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执行流程①康复意外事件发生后首先应当进行现场处置,包括伤员紧急救治、避免事故扩大等操作。

②康复医生根据情况做出治疗方案并抢救伤病员;同时护士长负责现场救护,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③负责人要在第一时间通知有关部门启动应急响应预案,包括紧急救援、消防、警察等,并协调上级有关部门支持和指导工作,提高应急事故的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

④康复机构职工必须立即掌握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流程,并按照预案的要求开展应急行动。

⑤康复机构应当做好相关记录工作,包括事故处理记录、患者伤情记录,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

5、康复意外情况的预防①定期进行康复机构的检查与维护。

②建立健全的安全工作制度,进行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③加强职工的职业技能及应急知识的培训。

④对康复机构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对相关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康复方案。

⑤加强机构的管理和监管,保证康复工作的规范化和正常化。

6、应急预案执行的评估和总结为了提高康复意外情况应急预案的执行效果,应在事件处理后进行评估和总结。

评估和总结的具体内容包括:①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找出不足之处,制定改进措施。

康复治疗意外应急预案

康复治疗意外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康复治疗过程中的患者安全,提高康复治疗效果,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的风险,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各类意外情况,包括但不限于:1. 患者突发疾病;2. 治疗设备故障;3. 患者过敏反应;4. 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伤害;5. 其他可能影响患者安全的意外情况。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康复治疗意外应急处理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应急处理工作。

2. 小组成员包括:康复治疗科主任、护士长、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等。

四、应急处理流程1. 发现意外情况(1)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应急处理小组。

(2)患者家属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救治。

2. 应急处理小组启动(1)应急处理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

(2)确认患者病情,评估意外情况严重程度。

3. 初步救治(1)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初步救治,如心肺复苏、止血、固定等。

(2)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4. 报告上级(1)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意外情况,请求支援。

(2)向上级领导提供患者病情、意外情况严重程度等信息。

5. 转移患者(1)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将患者转移至附近医院。

(2)途中保持患者安全,防止二次伤害。

6. 事故调查与处理(1)应急处理小组对意外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2)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罚。

五、预防措施1. 加强康复治疗人员的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检查治疗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严格遵循治疗规范,降低患者过敏反应风险。

4. 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紧张情绪。

5. 加强患者安全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

六、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政策调整或实际情况变化,应及时修订。

七、附则本预案由康复治疗科负责解释。

康复护理重点环节意外情况应急预案

康复护理重点环节意外情况应急预案

康复护理重点环节意外情况应急预案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康复护理工作,为了确保康
复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必须制定好应急预案。

目的
本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在康复护理重点环节意外情况下,及
时采取措施,保障工作人员和受护者的安全。

应急预案
1. 意外情况发生时,第一时间要保护好现场,保证安全。

如果
有人员受伤,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在现场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

2. 在保护现场的基础上,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协调处理。


及到的部门包括康复科、医疗器械管理部、医疗保险部、质控部等。

3. 对于意外事件的处理过程,应详细记录现场状况、相关人员情况、处理过程等,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4. 康复护理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应急演练,掌握应对意外事件的方法和技巧。

注意事项
1. 康复护理重点环节指的是:使用康复器械、进行康复治疗等环节。

2. 康复护理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康复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康复护理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4. 如果发现任何安全隐患,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结论
制定好康复护理重点环节意外情况应急预案,对保障康复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康复意外情况应急预案

康复意外情况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了保障康复治疗过程中的患者安全,提高康复机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康复机构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跌倒、窒息、过敏反应、创伤、烫伤、烧伤、骨折、癫痫发作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康复意外情况应急处理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康复意外情况的处理工作。

2. 应急处理小组成员:(1)组长: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和监督应急处理工作。

(2)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和人员。

(3)成员: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处理措施,包括:医疗救治、护理、后勤保障等。

四、应急处理流程1. 发现意外情况(1)医护人员发现患者出现意外情况时,应立即向应急处理小组组长报告。

(2)应急处理小组组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处理措施(1)医疗救治: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止痛、抗过敏、吸氧等。

(2)护理:护理人员负责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等。

(3)后勤保障:后勤部门负责提供必要的药品、器械、物资等。

3. 报告上级部门(1)应急处理小组组长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意外情况及处理情况。

(2)根据上级部门要求,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4. 救治结束(1)患者病情稳定后,应急处理小组组长应向组长报告。

(2)组长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继续观察或出院。

五、应急处理注意事项1. 保持冷静,迅速判断患者病情,采取有效救治措施。

2. 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密切观察病情进展。

3. 遵循医疗救治原则,确保患者安全。

4. 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做好心理护理。

5. 做好意外情况的记录和总结,为今后类似事件提供借鉴。

六、预案修订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可进行修订和完善。

修订后的预案经应急处理小组组长批准后实施。

七、附则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康复机构应急处理小组负责解释。

康复运动中意外应急预案

康复运动中意外应急预案

一、引言康复运动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

然而,在康复运动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操作不当等原因,难免会出现意外情况。

为了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康复治疗效果,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康复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类意外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患者跌倒、扭伤等轻微外伤;2. 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跳骤停等严重症状;3. 患者发生过敏反应;4. 患者出现骨折、关节脱位等严重损伤。

三、应急组织与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调整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协调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

2. 应急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患者转移、医疗救治等工作。

3.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筹备、调配、补充等工作。

4. 沟通协调组:负责与相关部门、家属的沟通协调,及时上报事故情况。

四、应急预案流程1. 意外发生时,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停止运动,保护患者安全。

2. 确定患者伤情,对轻微外伤进行现场处理,如止血、包扎等。

3. 对严重症状患者,立即启动心肺复苏(CPR)程序,同时呼叫救援组。

4. 后勤保障组立即提供急救药品、器械等物资。

5. 沟通协调组通知家属、相关部门,并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情况。

6. 应急救援组协助医护人员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区域,进行进一步救治。

7. 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救治,根据病情进行相应处理。

8. 意外处理后,对现场进行清理,恢复正常秩序。

五、预防措施1. 加强康复运动前的评估,了解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

2. 提高康复运动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康复运动过程中的安全。

4. 加强康复运动器材的检查、维护,确保器材安全可靠。

5. 患者运动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六、总结康复运动中意外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康复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康复机构应高度重视,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康复意外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一、休克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应急预案】1.康复初期评估时需详细记录患者并发症,每次康复治疗前须查询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确保康复治疗在安全范围内进行。

2.患者一旦发生休克,立即停止康复治疗,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

3.对于失去意识的患者,原则上让其平躺,患者上体抬高 10°左右,双下肢抬高 20°左右,形成脚高头低中间凹的仰卧位,同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4.无颈椎损伤者可让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而产生窒息。

5.对于神志清醒的患者,根据病情尽量给予患者最舒适的体位,在医生未到达之前让患者保持安静,以减少因疼痛紧张而造成的心、脑耗氧量增加,减轻心脏负担。

6.发生心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7.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肢体温度及其他临床变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并注意保温。

8.分析原因,及时向患者做出解释和相应的教育,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案,避免医疗纠纷。

【处理流程】发生休停止康复治通知医平卧并抬高肢保持呼吸道通→→→→→克疗生体畅→→ 心脏骤停进行心肺观察与记录临床复苏变化二、晕厥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应急预案】1.康复初期评估时需详细记录患者并发症,每次康复治疗前须查询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确保康复治疗在安全范围内进行。

2.患者一旦发生晕厥,立即停止康复治疗,让患者平卧,观神志、测量血压、心率,观察瞳孔等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

3.无颈椎损伤者可让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而产生窒息。

4.给予氧气吸入,及时对症处理。

5.按压人中、内关、合谷等穴位,促进患者清醒。

6.发生心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7.密切观察与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注意保温。

8.分析原因,及时向患者做出解释和相应的教育,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案,避免医疗纠纷。

【处理流程】→→→→→发生晕停止康复治通知医保持呼吸道通按压促醒穴厥疗生畅位→→ 心脏骤停进行心肺观察与记录临床复苏变化三、骨折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应急预案】1.确定骨折发生后立即停止治疗,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报告医师。

2.如发现患者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昏迷患者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

3.患者有意识障碍者可针刺其人中、百会等穴位。

4.开放性骨折伤员伤口处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

5.急救时及时正确地固定断肢,可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送,急救时的固定是暂时的。

因此,应力求简单而有效,不要求对骨折准确复位;开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复位,而应原位固定。

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手杖或硬纸板等都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

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悬于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6.配合医师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到急救室。

转运途中要注意动作轻稳,防止震动和破坏伤肢,以减少伤员的疼痛。

7.准确、及时书写治疗记录。

8.分析原因,及时向患者做出解释和相应的教育,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案,避免医疗纠纷。

【处理流程】发生骨停止康复治通知医严重者进行急救处简单固→→→→→折疗生理定→→ 协助转观察记录病情变移化四、二次损伤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应急预案】1.检查治疗设备,不断完善改进;及时维修、更新;明确禁忌症,杜绝不安全隐患。

2.当患者出现二次损伤时,立即停止治疗,检查患者伤情及生命体征,通知医生检查患者的神志,受伤部位,伤情成都,全身情况等,并初步判断损伤原因和病因。

3.对有心搏骤停,昏迷休克,呼吸困难症状出现的患者,因马上采取急救处理,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注意瞳孔、神志、呼吸、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通知医师,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4.对再次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患者,根据受伤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运患者方法,将患者进行转移,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5.对于皮肤出现瘀斑者进行局部冷敷;皮肤擦伤渗血者用碘伏清洗后,以无菌敷料进行包扎:出血较多或有伤口者,先用无菌敷料压迫止血,再由医师酌情进行伤口缝合,创面较大,伤口较深者,应遵守医嘱注射破伤风针。

6.加强监护,及时观察采取措施后的效果,直至病情稳定。

7.准确、及时书写治疗记录。

8.分析原因,向患者做出解释和相应的教育,避免再次损伤。

【处理流程】发生二次损停止康复治通知医检查伤情及生命严重者进行急救→→→→→伤疗生体征处理→→ 向医生汇报病观察记录临床变情化五、肌肉拉伤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应急预案】1.治疗前询问患者的疲劳程度和治疗区域的疼痛程度,预防肌肉越疲劳越易拉伤的情况发生。

2.治疗前充分检查肌肉的肌张力、肌肉长度、肌肉弹性、关节活动度等,防止用力过猛或过度活动而出现肌肉拉伤。

3.康复运动之前,应进行小强度的运动热身及肌肉牵伸,防止肌肉僵硬而发生拉伤。

4.治疗中发生肌肉拉伤,立即停止康复治疗,让患者休息。

并在损伤处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拉伤肢体。

减少局部出血、水肿。

5.包扎 24 小时后拆除,若水肿、疼痛依然严重,则给予无热理疗,减少局部水肿;若水肿、疼痛大部分消除,可进行小幅度的肢体活动,减少局部水肿,促进新陈代谢,加快愈合。

6.伤后 2 天内避免重复损伤活动, 2 天后可逐渐进行功能性活动,活动时不宜引起疼痛。

7.观察并记录肌肉拉伤后的临床变化。

【处理流程】治疗前肌肉检康复运动前热发生肌肉拉停止康复治冷敷、加压包→→→→→查身伤疗扎→→→小时内休 3 天后功能锻观察与记录临床24息炼变化六、跌倒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应急预案】1.患者突然跌倒,治疗师、护士应迅速赶到患者身边,同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评估患者医师,受伤部位与伤情、全身状况等,初步判断跌伤原因和认定伤情。

2.疑有骨折或者肌肉、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跌倒的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运方法,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处理。

3.患者头部跌伤,出现意识障碍等严重情况时,遵医嘱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4.受伤程度较轻者,嘱其卧床休息,安慰患者,酌情进行检查和治疗。

5.对于皮肤出现瘀斑者进行局部冷敷;皮肤擦伤渗血者用聚维酮碘清洗伤口后,以无菌敷料包扎;出血较多者先用无菌敷料压迫止血,再由医师酌情进行伤口清创缝合,遵医嘱由护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等。

6.孕妇发生跌倒,应观察和记录有无阴道流血、流水和宫缩,早期发现流产、早产、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等先兆。

7.了解患者跌倒时情况,分析跌倒原因,加强巡视,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宣教,提高防范意识。

加强老人、小孩等无陪护者的防护。

8.填写(坠床)报告表,上报。

【处理流程】患者跌治疗师立即赶到通知医进行必要检查伤情对症处→→→→→→倒现场生确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伤情及病治疗师交强化健康教→→→→→情记录班育→ 填写跌倒(坠床)报告表,上报七、呼吸困难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应急预案】1.康复初期评估时需详细记录患者并发症,每次康复治疗前须查询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确保康复治疗在安全的范围内。

2.患者一旦发生呼吸困难,立即停止康复治疗,迅速报告医师,并就地抢救,将患者的身体扶起,呈半卧位或坐位,减少疲劳和耗氧,这样呼吸就会变得畅通一些,及时清理口、鼻腔中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因鼻饲管等的堵塞应及时拔掉。

有条件立即吸氧。

3.若呼吸停止时,应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联系急诊协助抢救处理。

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为患者保暖。

4.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

【处理流程】→→→→→发生呼吸困停止康复治报告医平卧并抬高肢保持呼吸道通难疗生体畅→→ 心脏骤停进行心肺观察与记录临床复苏变化八、烫伤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应急预案】1.首次治疗前了解好患者的病情,并交代患者及家属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的正常反应。

每次治疗前需观察患者病情是否稳定,确保治疗在安全的范围内进行。

2.一旦发生烫伤,立即停止治疗,就地进行以下简单处理,并马上通知医师。

3.迅速避开热源。

4.采取“冷散热”的措施,在水龙头下用冷水持续冲洗伤部,或取冰块冰敷,以脱离冷源后疼痛已显著减轻为准。

这样可以使伤处迅速、彻底地散热,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渗出与水肿,缓解疼痛,减少水疱形成,防止创面形成疤痕。

这是烫伤后的最佳的,也是最可行的治疗方案。

5.保护好创面,创面不要用红药水、紫药水等有色溶液,以免影响医生对烫伤深度的判断。

6.水疱可在低位用消毒针头刺破,转运时创面应以消毒敷料或干净衣被遮盖保护。

7.密切观察与记录患者病情变化。

【处理流程】→→→→→发生烫停止康复治伤疗→→ 观察采取措施后的效果冰敷或冷保护好创联系医生进行处疗面理记录治疗过程九、误吸、呛咳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应急预案】1.康复评定时查询患者既往史、现病史,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

治疗前确保患者口中无异物。

2.患者一旦发生误吸、呛咳,立刻停止康复治疗,并迅速通知医师处理。

3.对于意识尚清醒的患者,可采取站位或坐位,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即站在窒息者背后,双臂环保患者,一手握拳,使大拇指关节突出点顶住窒息者腹部正中脐上 5-8cm 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 6-10 次(注意不要伤到肋骨),直至异物排出。

4.对于昏迷倒地的患者,采用仰卧位,确保周围空气流通。

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推压冲击肚脐上部位,使阻塞气管的食物(或其他异物)上移并被驱出。

如果无效,隔几分钟后,可以重复操作一次,造成人为的咳嗽,使堵塞的食物团块冲出呼吸道。

5.及时观察采取措施的效果,直至病情稳定。

6.及时、准确记录治疗过程。

7.分析致病原因,向患者做出相应的解释和教育,避免再次发生。

【处理流程】发生误吸、呛停止康复治通知医采取急救体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咳疗生位急救→→→观察采取措施后的记录治疗过分析原因避免再次效果程发生十、出血、晕针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应急预案】1.治疗前准备好一切应急所需的医疗用品,如止血棉签、葡萄糖等。

2.针前应仔细检查针具,以防止因质量问题而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断针的情况。

3.嘱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放松,对初次接受针刺者,要做好解释工作,以防精神紧张而影响治疗效果或出现意外情况。

4.对付累、过饥、过渴者,应令其休息、进食、饮水后,再予针刺,以防出现晕针。

5.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晕针的情况(轻者,表现为头晕目眩,精神疲倦,恶心呕吐;重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冷汗,脉细弱;甚则突然晕厥,不省人事,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唇甲青紫,脉微欲绝等),则应终止针刺,迅速出针,使患者平卧,头部稍低,注意保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